2024届高考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_第1页
2024届高考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_第2页
2024届高考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_第3页
2024届高考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_第4页
2024届高考复习统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高中语文必备知识汇编

近几年高考语文命题,从“旧教材、新高考”到“新教材、新高考”

的跨越。2023年高考对教材的考查可以更加深入,更加灵活。这一点考前

教师和考生须引起高度重视。花费了一点时间,把部编教材上之必备知

识,梳理了一下,以备大家使用。

必修上

1、诗歌的音乐性

诗歌富于音乐性。这种音乐性来自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诗人在诗词中用韵,叫做押韵。从《诗经》到后代的诗词,差不多没有

不押韵的,民歌也没有不押韵的。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诗歌的节奏:诗歌不仅要押韵,更要有鲜明的节奏。声韵仅反映语言的

抑扬,节奏才显示语言的顿挫。郭沫若说:“节奏之于诗,是她的外形,也

是她的生命。”风声、鸟鸣、花开、水流,万事万物都是有规律地运动的,

运动有快有慢,生命本身就是有节奏的。

诗歌要有鲜明的节奏才具备韵律美。

2、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编辑部或作者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新闻事件和有普

遍意义的紧迫问题,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就事论理,就实论虚,有着鲜

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一种新闻文体,是现代新闻传播工具经常采用的社论、

评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专栏评论和评述等的总称,属于论说文

的范畴。简而言之,新闻评论就是对有价值的新闻事实和社会现象发表意见

以指导实践的一种文体。

3、人物通讯

人物通讯是以写人物的思想和事迹为主的通讯。一般有一个或几个中心

人物。如果是报道群体形象的,也往往突出几个比较典型的人物。人物通讯

有系统报道某个人物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也有表现人物的片断事迹的人

物素描、人物特写、通讯小故事。写好人物通讯的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

揭示出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人物的情怀和思想境界。要求写作中既见事,又

见人,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常见的写法有:(一)通过矛盾冲突表现人物的思想境界;(二)通过人物

的行动、对话等表现人物活生生的性格特征;(三)通过细节描写、心理刻画

等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4、文学短评

文学短评是文学评论的一个分支,主要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评论对象,

并对对象的某一点进行深入品析和阐发,进而得出某个评论性观点。

文学短评是对作家、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

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

5、议论文破立结合

立是证明自己的观点、主张正确,而破则是对片面的、错误的、反动的

观点进行批驳。破立结合,是在反驳错误观点的同时,要注意确立正确观点。

这就是边破边立,先破后立,破立结合。例如《拿来主义》将不同现象进行归

类,直接予以批驳,确立自己的观点。

8、比喻论证

比喻论证:指用比喻者之理去论证被比喻者之理的论证方法。在两事物

之间,只需要有类似之点,即可用一事物比喻另一事物,从而论证一个比较

抽象的事理。它是一种特殊的论证方法。比喻者与被比喻者之间类相异而理

相同。类相异,才能作比喻;理相同,才能进行推理、论证。

例如:《拿来主义》中“鱼翅、鸦片、姨太太”等比喻论证的方法。

必修下

①动作性.戏剧语言的动作性(或称动作语言、情节语言),是指人物

的语言流向(人物语言间的交流和交锋)起着推动或暗示故事情节发展的作

用。它不是静止的,它是人物性格在情节发展中内在力的体现。鲁侍萍:哦,

-老爷没有事了?(暗示)周朴园:(指窗)窗户谁叫打开的?(直接推

动)

鲁侍萍:老爷,没有事了?(望着朴园,泪要涌出。)(暗示)

周朴园:啊,你顺便去告诉四凤,叫她把我樟木箱子里那件旧雨衣拿出

来,顺便把那箱子里的几件旧衬衫也捡出来。(直接推动)

如果没有接下去的鲁侍萍关窗户的动作情节无法发展下去。周朴园的语

言,就是典型的动作语言。它的作用在于推动情节的发展。

②个性化

个性化语言是指人物的语言符合并表现人物的身份、性格。即什么人说

什么话,听其声则知其人。个性化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是刻画人物达到合理性、真实性的重要手段。

个性化语言的好处是:作家通过它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读者通过它直

观人物的性格,生动可感,真实可信。

③潜台词

即是言中有言,意中有意,弦外有音。它实际上是语言的多意现象。“潜”,

是隐藏的意思。即语言的表层意思之内还含有别的不愿说或不便说意思。潜

台词不仅充分体现了语言的魅力,而且通过它还可以窥见人物丰富的内心

世界。

下面的人物语言有潜台词,情形是当事人不便说,尽在不言中。如果说

出来,那就不是艺术了。

周朴园:(汗涔涔地)哦。

鲁侍萍:她不是小姐,她是无锡周公馆梅妈的女儿,她叫侍萍。周朴

园:(抬起头来)你姓什么?鲁侍萍:我姓鲁,老爷。

“你姓什么?”的言外之意就是:你怎么知道的这么多?你怎么知道得

这么清楚?

2.说明文

分类依据说明对象与说明目的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事物说明文和事

理说明文两大类。

根据说明语言的不同特色与表达方式的使用情况的不同,把说明文分为

平实的说明文和生动的说明文两种。生动的说明文又叫文艺性说明文。文艺

性说明文是通过文艺的形式介绍科学知识的说明文。

知识性读物(说明文)的阅读方法

找出主要概念一一揭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一一分析文章是怎样围绕

这些概念进行阐说的。

《中国建筑的特征》中涉及的重要概念有“惯例法式”(“文法”)、

“构件和因素"(“词汇")、“可译性”等。《说“木叶”》中涉及的重

要概念有“木叶”“树叶”“落木”“木”“暗示性”“颜色性”等。

前一篇文章先在一个层面上分列陈说,然后在更高的层次上,运用理论

思维探究深刻而带有全局性的问题;

后一篇文章则层层推进,不断总结,又在总结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概

念”在这两篇文章中,既是重要的思维工具,又是组织文章的关键“构件”。

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平实性、周密性和科学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

件。

内容上的科学性结构上的条理性语言上的准确性

说明文的结构

总分式、并列式、递进式、对照式

一篇完整的说明文常常是几种结构综合运用的。

说明的顺序

空间顺序(也可称事实顺序,一般指地点、方位、方向)

时间顺序(包括发展顺序,程序顺序)

事理顺序(也可称逻辑顺序,一般指从现象到本质)

说明文中也会出现以一种顺序为主兼用其他顺序的现象。

说明方法

举例子:使文章更加具体,更有说服力,更客观地说明了事物。使比较抽

象,负责的事情或事物变得通俗易懂,让人信服。

作比较:说明某些抽象的或者是人们比较陌生的事物,可以用具体的或

者大家已经熟悉的事物和它比较,使读者通过比较得到具体而鲜明的印象。

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对某一概念的本质特征作规定性的说明叫下定义。

下定义能准确揭示事物的本质,是科技说明文常用的方法。

列图表:为了把复杂的事物说清楚,采用图表法,来弥补单用文字表达

的缺欠,对有些事物解说更直接、更具体。

作诠释:从一个侧面,就事物的某一个特点做些解释,这种方法叫诠释

法。

打比方:利用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作比较,以突出事物的形状

特点,增强说明的形象性和生动性的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

摹状貌:为了使被说明对象更形象、具体,可以进行状貌摹写,这种说

明方法叫摹状貌。

3、认识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1.传播特点

【缺点】(;)发行区域小;(2)重复阅读率低;(3)不易保存;(4)色彩单

调,视觉冲击力小;(5)时效性短。

【优点】(1)阅读人群广泛;(2)发行量大;(3)可进行详细文字说明;

(4)可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版面设计

(5)信息容量大。

2语言特征

新闻薨建立在真实可信的基础上的,语言首先必须具有准确性,尽可能

使用中性词,切不可因追求语言的轰动效应,用大话套话拔高报道对象,带

有主观色彩。

①真实性②群众性

要使新闻最大限度地向新闻受众延伸扩展,必须艺术地再现事实,通过

文学性更好地体现接近性。用细节生动地表现人物与事件,运用幽默风趣的

笔调增强感染力,拟制形象化标题产生冲击力。

③文学性

新闻应尽量使用群众易于接受的语言,站在群众的角度上写新闻,给群

众以亲切感,体现媒体对群众的一种关怀。

1.传播特点

①传播范围广,传播迅速快,时效性强。

②信息受众广泛,覆盖面大。由于广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只要有

收音机就可以收听。

③信息传播方便灵活,声情并茂。

④制作简便,成本低。

⑤接收方便。

2.语言特征

①口语化

广播新闻的语言通俗易懂、口语化。“说”给听众听是广播新闻的最大

特点,因此,广播新闻语言要朗朗上口,清楚流畅,让人一听就能懂,使人

一听就能明白是在说什么事情。

②形象化

广播语言的形象化,就是运用具体、生动、鲜明和逼真的词语,将听众

看不到、摸不透的事件和景象,通过广播语言形象地展现在听众面前,使听

众获得真切感受。

③大众化

新闻语言,要说群众听得懂的话。采写新闻稿件的语言和播新闻时主持

人的语气,都要平易、平和,尽量做到生活化,实现艺术和生活的有机结合。

1.传播特点

①集字、声、像、色于一体,富有极强的感染力。

②覆盖面广,公众接触率高。

③信息带有较强的娱乐性,易于为受众接受。

④信息稍纵即逝,不易存查。

⑤费用昂贵,制作成本较高。

2语言特征

①真实性。电视新闻语言一定要具有真实性的特点。

②导向性。鲜活直观的画面使电视新闻具有导向性的特点,加上生动、

优美的语言报道后,可以使导向性的特征更加直接、鲜明、突出。

③概括性。电视主要从听觉和视觉两个方面对观众的感知系统进行作用,

因此电视新闻语言通常具有一定的概括性。电视新闻语言尽量能够高度浓

缩、概括,尽可能精练、简洁,不要拖泥带水。

④群众性。电视新闻语言应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尽可能

使每个人都能听得懂,因此电视新闻语言应该尽量口语化,少用专业术语和

书面语。

学习活动

下面是一则校报的招聘启事,需要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发布出去,以得

到更多同学们的关注和响应。选择几种你熟悉的传播媒介,根据其传播特点

对招聘启事进行改写,如调整内容、语言、呈现形式等,并说说这样改写的

理由。

招聘启事

校报拟招聘两名编辑,具体信息如下。

岗位职责:负责来稿筛选、文字编辑和部分校内新闻采写工作。

招聘对象:高一、高二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

应聘条件:1.热爱文学,热爱写作,有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较高的文

字水平;2.能够认真细致地做好文字工作,有较强的责任心;3.具备良好的

沟通能力。

应聘方式:发送个人简历至邮箱XX@XX°截止日期:3月25日。

校报编辑部

3月1日

辨识媒介信息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大量信息,这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周围世界,但有

时也给我们带来误导和烦恼。我们获取的信息并不都是真实的,特别是网络

上发布的信息常常会有讹误。《吕氏春秋•察传》有言:“闻而不审,不若无

闻矣。”……你碰到过这几种情况吗?你所接触到的信息失真的情况还有哪

些?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思考,小组合作,完成以下活动。

1.每名同学举一个虚假信息被揭穿的例子,与其他同学合作归纳这些信

息具有哪些共同的特征,总结辨识媒介信息应遵循哪些原则,可以使用哪些

方法。

2.每名同学举一个自己辨识虚假信息的例子,谈谈自己是怎样产生辨识

信息的动机的,相互交流自己辨识信息的过程、思路。

4、小说单元知识点

①勾勒式白描:也就是鲁迅他自己所说的“画眼睛”的手法,不作面面

俱到的铺叙,只捡那最传神的细节,细致地刻划出来,寥寥几笔,一个活

生生的形象就跃然纸上,如《祝福》中对祥林嫂眼睛的描写就是突出的例子。

通过对眼睛、神情的描写,寥寥数语,表现祥林嫂的内心的悲苦。“只有那

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

5、叙事要引人入胜

叙事技巧

(-)新颖的构思

(1)利用突发事件

(2)设置悬念

(3)抑扬手法

(4)戏剧化效果

(5)意外反转

(二)独特的表达

(1)细节描写

(2)景色渲染

(3)叙述视角

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

思想骨生思维是指有目的的、自我校准的判断。这种判断导致解释、分析、

评估、推论以及对判断赖以存在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或语境的说明。

其特点是:合乎逻辑地论证观点;凭证据讲话;善于提出问题,不懈质疑;

反省自身的问题,对异见保持宽容;认识一个命题具有特定的适用范围和概

括化的范围;直面选择,果断决策,勇于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

7、学写综述

综述就是作者针对某一问题或专题,通过搜集大量相关资料,在仔细阅

读并深入理解和消化实质内容的基础上,去粗取精,把能代表该问题的研究

成果等进行系统的汇总、整理,并据此进行系统的分析、论证和推论,得出

作者自己的判断或结论,这样的过程就是综述。

一、综述要求全面地反映情况撰写者必须对所写主题的基础知识、历

史与发展过程、最新进展全面了解,或者作者本身也从事该主题的研究工作,

是该主题的“专家”。

二、综述力求准确和客观在对他人的观点和看法进行概述时,要注意

梳理内容,概括其主旨,不可偷工减料,更不能以偏概全。

三、综述要有严格的思路+对于综述来说,结构清晰至关重要,一般情

况下,可按“总一分一总”结构组文,中间部分是综述的重中之重,可概述

活动的经过,或总结关于某个问题的研究成果。

四、综述的语言往往要求简洁

综述的语言能说明问题就可以,没有必要渲染。在具体的写作中,也可

以用图、数字等各种形式。

设问:以现代文形式考查?

选择性必修上

三、历史与现实交织的写法

在《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介绍每一仪式之后作者总要介绍一些

背景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以时间闪回的方式组织材料,就像电影中的闪回一样,将历史与现实用

镜头方式交错出现,不仅画面感很强,而且对事件做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

一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厚度;突出了英国在香港156年统治的终结,

更强化了永不再来的意味。

四、魔幻现实主义

20世纪20年代末期诞生于拉美的一种文学流派,代表作家有加西亚吗

尔克斯等。魔幻现实主义在描写现实、叙述故事时,总是插入许多离奇怪诞

的情节和各种超自然的现象,将现实与幻象、常人与鬼魂交织于一体,使作

品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和象征意味。在技巧方面,大量使用象征、比喻、借

代、暗示、渲染等手法,常常使作品显得玄奥诡秘,变幻莫测,甚至隐晦艰涩,

结构上多采取“戏中戏”手法,大故事中套小故事,具有多层次特点;有时也

突破时间顺序,采用意识流手法,使情节颠倒、跳跃,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

六、关于议论文的几组概念

1、思辨性、辩证思维

2、观点之间的逻辑性

3、严密的逻辑性

4、理性思考

七、报告文学

1报告文学是运用文学艺术,真实、及时地反映社会生活事件和人物活

动的一种文学体裁。

1它的基本特征是用文学手段处理新闻题材的一种文体。叙写现实生

活中确实存在的先进人物,反映多彩多姿的生活,揭露为人们嗤之以鼻的丑

恶事物。

真实性、典型性、文学性。

设问:以现代文阅读二的形式考查?

八、史传文学的叙事艺术一一以《史记》为例

一、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

二、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

三、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

四、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

现代诗歌

现代诗歌的特点是形式比较自由,内涵开放,意象经营重于修辞,有高

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形式上分行

排列。

现代诗歌的分类:

按照作品内容的表达方式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

按照作品语言的音韵格律和结构形式分为格律诗、自由诗和散文诗。

A.现代诗歌

把握意象,体味诗情

1、把握意象:

诗人描写的图景是与其思想感情和谐统一的,意象当然会流露出作者的

某种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