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年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学教
育心理学高分通关题库
单选题(共50题)
1、个体身心发展的()要求教育应该抓住人发展的关键期。
A.顺序性
B,互补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
【答案】C
2、小学教育在义务教有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O。
A.强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答案】B
3、当代教师质量集中体现在()
A.专业知识
B,专业素养
C.专业能力
D人格
【答案】B
4、以因约定疾病或意外伤害导致工作能力丧失为给付保险金条件,
为被保险人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减少或中断提供保障的保险是
A.护理保险
B.疾病保险
C.医疗保险
D.失能收入损失保险
E.商业健康保险
【答案】D
5、将各种信息聚合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答案或最好的解决方案的思
维形式是()
A.形象思维
B.发散思维
C.聚合思维
D.直觉思维
【答案】C
6、一般情况下,12岁以上儿童可以连续集中注意()
A.10分钟左右
B.20分钟左右
C.25分钟左右
D.30分钟左右
【答案】D
7、小学生的自学能力是一种()。
A∙阅读能力
B.理解能力
C.分析能力
D.综合能力
【答案】D
8、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
B.小班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复式教学
【答案】C
9、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2009-05)
A.道德发展的先后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B.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C.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答案】A
10、在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中,处于中心环节的是()。
A.备课
B.上课
C.学生作业的检查与批改
D.课外辅导
【答案】B
11、对代数a+3a+b进行合并同类项的问题属于()。
A.有结构
B.无结构
C.创造性
D.认知性
【答案】A
12、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的划分标准是()。
A.社会意义
B.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动的关系
C∙个人的前途
D.动力来源
【答案】D
13、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是()。
A.封建社会
B.资本主义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答案】C
14、根据迁移过程中所需的内在心理机制的不同而进行划分,迁移
可分为()。
A.正迁移和负迁移
B∙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
C.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D.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答案】D
15、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时期是()。(2008-05)
A∙婴儿期限
B∙童年期
C.幼儿期
D∙婴儿早期
【答案】C
16、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
A.强制性、发展性、基础性
B∙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
C.强制性、发展性、普及性
D∙普及性、基础性、强制性
【答案】D
17、少年的自我中心性可以用下列概念来表征()。
A∙独特自我
B.独特观众
C∙假想自我
D∙假想观众
【答案】A
18、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的理论是
Oo
A.外银论
B.内发论
C.环境决定论
D∙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答案】B
19、当个体行为符合群体规范时,群体就会给予赞许或鼓励,从而
进一步强化其行为。这属于()。
A.群体归属感
B.群体认同感
C.群体压力
D.群体动力倾向
【答案】D
20、教育制度形成的标志是()
A.教育实体的出现
B.学校的出现
C.学校教育系统的形成
D∙大学的出现
【答案】C
21、国民基础教育最重要的特征是()。
A.全民性
B.未来性
C.强迫性
D.基础性
【答案】D
22、我国最早的学校教育形态出现于()。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
【答案】A
23、“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者是(
A.墨子
B.李斯
C.秦始皇
D.董种舒
【答案】D
24、我国的《教师法》颁布于()。
A.1991年
B.1992年
C.1993年
D.1994年
【答案】C
25、下列表述中不属于小学体育方面要求的是().
A.初步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B∙须具有健康的身体
C.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D.发现并培养高水平的运动员
【答案】D
26、对一个玩具,儿童既可按颜色归类,也可按形状归类,还可按
大小归类,说明这时儿童的认知水平已达到()。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27、信息清理的常用办法有
A.双份录入或专人检查
B.目测是否存在相同格式
C.在数据库程序设计阶段确定编码属性
D.应用逻辑检查进行查错
E.目测能否发现空白数据
【答案】B
28、《学记》中“学不躅等”、“不陵节而施”是指()。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循序渐进原则
D.因材施教原则
【答案】C
29、中医养生中“药物养生”的应用原则包括()
A.泻不伤正
B∙用药宜缓
C.补勿过偏
D.益气壮阳
E.滋阴补血
【答案】A
30、教师对学生思想的认可与学生成绩有()趋势。
A.负相关
B.正相关
C.没有关系
D.若有若无
【答案】B
31、根据课程的任务,可以把课程分为()。
A.基础型课程、开放型课程、研究型课程
B.理论型课程、开放型、研究型
C.理论型、实践性、研究型
D∙基础型、拓展型、研究型
【答案】D
32、问题解决题要求学生通过对知识进行组织、选择和运用等复杂
的程序来解决问题,因此,也把这种形式叫()o
A.知识水平
B.操作评价
C.形成性评价
D.非正式评价
【答案】B
33、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让学生掌握知识的本质意义,需要变换知
识的呈现方式,其中本质属性保持恒在,而非本质属性可有可无,
这在心理学中称为()。
A.比较
B.变式
C.概括
D.直观
【答案】B
34、班级里的小集团属于()。
A.松散群体
B.非正式群体
C.正式群体
D.联合群体
【答案】B
35、概念教学中为了防止学生出现概括不足,需要给学生呈现()。
A.规则
B.变式
C.正例
D.反例
【答案】B
36、认为“学生对教师必须保持一种被动的状态”,提出“教师中
心”观点的教育家是()。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夸美纽斯
D.斯宾塞
【答案】A
37、关于关键期,理解错误的是()。
A.关键期最基本的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
B.关键期是突然开始和停止的
C鸟类的印刻、人类语言的习得能证实关键期的存在
D.在发展的关键期内,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
就会促使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其发展
【答案】B
38、“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指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
B.制度化教育
C.非制度化教育
D.正规教育
【答案】C
39、成人理想体重的计算公式是()
A.身高(Cm)-IOO
B.身高(Cm)-110
C.身高(Cm)-90
D身高(cm)-120
E.身高(cm)-115
【答案】A
40、婴儿出生一两天后就有笑的反应,这种笑的反应属于()。
(2008-11)
A.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B.自发性微笑
C.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
D.条件反射的笑
【答案】B
41、内化指在思想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
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42、教师自己检查教学质量依据是()
ʌ.教学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
D.关爱学生
【答案】B
43、教师根据教学任务要求.指导学生在校国外一定场所运用所学
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和其他实践活动.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
能的方法是()
A实习法
B.指导法
C.实验法
D.滨示法
【答案】A
44、“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反映了()对
人的发展起影响作用。
A.教育
B.环境
C.遗传
D.主观努力
【答案】B
45、个体实践活动中,最高层次的是()活动。
A.认识活动
B.社会实践活动
C.创造活动
D.精神活动
【答案】B
46、20世纪早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
做合一”,对改造中国旧教育做出伟大贡献的教育家为()。
A.蔡元培
B.陶行知
C.杨贤江
D.徐特立
【答案】B
47、经典条件反射与操作添加反射的理论都认为,形成和巩固条件
反射的重要条件是()
A∙动机
B.需要
C.强化
D.诱因
【答案】C
48、()迁移指将原有认知经验应用于新情境中时,需调整原有的经
验或对新旧经验加以概括,形成一种能包容新旧经验的更高一级的
认知结构,以适应外界的变化。
A.顺应性
B.同化性
C.重组性
D.具体
【答案】B
49、罗马帝国灭亡以后,西欧为了更好地布道,设立了众多的教区
学校,适当讲授()知识。
A.天文
B.几何
C.读写
D∙修辞
【答案】C
50、()是指辅导教师设身处地去体会受辅导学生的内心感觉,进人
到他的内心世界之中。
A.关注
B.尊重
C.真诚
D同感
【答案】D
多选题(共20题)
1、德育过程是由()几个相互制约的要素构成。
A.德育理念
B.教育者
C.受教育者
D∙德育内容
E.德育方法
【答案】BCD
2、测验的质量指标主要有()。
A∙信度
B∙效度
C.难度
D.区分度
【答案】ABCD
3、下列哪些形式属于正式评价?()
A.观察
B.测验
C.谈话
D问卷
【答案】BD
4、儿童强迫行为的主要表现包括()。
A.强迫性洗手
B.强迫性计数
C.强迫性甩头发
D.强迫性焦虑
E.刻板的仪式性动作或其他强迫行为
【答案】ABC
5、教学的物质环境包括()。
A∙课堂自然条件
B.师生关系
C.教学设施
D.上下级关系
E.空间布置
【答案】AC
6、任何一种品德都包括()等成分。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E.道德伦理
【答案】ABCD
7、教师要确立现代教育思想观念,最为主要的内容是指()。
A.教育观
B.人才观
C.应试升学观
D.教育质量观
E.精英教育观
【答案】ABD
8、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负有小学生受教育权实现义务教育的主
体有()。
A.国家
B∙教师
C.家庭
D.教育行政机关
【答案】ABCD
9、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哪些特点?()
A.具有依附性
B.缺乏原则性
C∙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D.自我为中心
【答案】ABC
10、“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的作用
B.教育的价值
C.家庭的影响
D.文化的功能
E.人的能动性
【答案】A
IK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包括()。
A.定义
B.恩索
C.苏格拉底讽刺
D.助产术
E∙启发
【答案】ACD
12、教师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素质,教育素质中的教育实践能力应
当包括Oo
A.教法创新能力
B.语言表达能力
C.教学实践能力
D.教育和组织管理能力
E.创新能力
【答案】BCD
13、针对儿童厌学症可以采用哪些方法予以矫正?()
A.教育治疗
B.家庭治疗
C.心理治疗
D.社会治疗
【答案】ABD
14、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的观点有()。
A.内发论
B.成熟机制
C∙多因素交互作用论
D.教育
E.外银论
【答案】AC
15、下列文化中属于校园物质文化范畴的有()
A.环境文化
B.课程文化
C.设施文化
D.制度文化
E.组织文化
【答案】AC
16、教师运用模型、音像和实物进行教学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
()o
A.简洁
B.与讲授相结合
C∙讲究展示的方法
D.讲究艺术性
E∙模型的多样化
【答案】ABC
17、以下关于课外活动的论述,正确的是()。
A∙课外活动是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的
B∙课外活动也能在校内进行
C.选修课是学生自己选择的,属于课外活动
D.课外活动是近代学校才出现的教育活动
E.课外活动可以扩大学生的活动领域
【答案】AB
18、关予稳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隐形课程具有潜在性、内隐性和持久性
B.隐世课程往往是通过学生无意识的心理反应来影响学生的
C.隐性课程可以以教材的形式明确呈现
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
E.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菲学术性经验
【答案】AB
19、备课要写好的三种计划是()。
A.远景规划
B.近期设计
C.学年教学进度计划
D.单元计划
E.课时计划
【答案】CD
20、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有()。
A.强化法
B∙代币奖励法
C.行为塑造法
D-示范法
E∙暂时隔离法
【答案】ABCD
大题(共10题)
一、不会听课的小刚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总是听一会
儿,就不自觉地东瞧瞧、西看看,桌面上有什么东西都想玩,一支
铅笔、一块橡皮都能让他玩上半节课,等到被教师提醒而转过神来
听课时,由于没听到前面的而跟不上,所以又去玩手边的东西。考
试成绩自然不好,教师和家长都很着急。他自己也知道上课应认真
听讲,想改掉这个坏毛病,可一上课就不自觉地又神游了。请分析
小刚不会听课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
【答案】原因: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虽已发展了有意注意,但还是
容易受其他事物的影响而分心。这个年龄的孩子自我控制能力还较
差。上课不专心听讲,有其自身的年龄特点。
2.对上课所讲的内容不感兴趣。如果教师讲得有趣,他肯定会全神
贯注。3.虽巳上了三年级,却还未养成上课听讲的良好习惯。4.不
适应教师的讲课形式或不喜欢任课教师,而“迁怒”于听课。5.平
时他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而教师的批评正是一种关注,潜意识想
得到教师的关注,所以不认真听讲。方法:1.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
上课时多采用新鲜、有趣、生动、形象的事物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小动物、童话、实物等会使课堂生动活泼。另外也可适当增加活
动性的内容,让学生参加,会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
2.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评价、外部奖赏来激发小学生的学
习动机,并给予及时、积极的反馈;鼓励小学生提各种问题等来激发
学习动机。3.上课前调整好情绪。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听好课的
基础。4.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课前预习,把不懂的问题记下来;
在课堂上带着问题听课,寻找答案。为了不分散注意力,将与上课
无关的东西放在书包里。在听讲时,思考哪些是重点,认为重点的
就记下来,准备课后复习。同时,对一些没听懂的也要记下来,以
便下课问教师或同学。5.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小学生,平时应给予较
多的关注。小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比如,平时交往中,摸
摸学生的头,拍拍学生的肩膀,都会让他们感到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
有位置的。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经常提问。
二、三年级学生小明上课注意力总是不能够集中,好动,上课不认
真听讲,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老师和小明的父母很着急。后来小明
下定决心准备要改掉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这个坏毛病,但是一开始上
课就有不由自主地开始分心了.题目:你如何帮助小明改掉这个坏习
惯?
【答案】
三、某市部分公办小学,家长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孩子就可以享
受优质师资、小班授课、软硬件升级的“贵族班”待遇。学校的解
释是国家财政拨款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只
能想办法找出路。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这些学校的做法不正确。(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
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3)学校通过收取费用来让
学生享受不同的教育条件明显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这种做法
不仅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也使教育公平的原则被异化。(4)对于
这种做法,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查处。
四、张女士9岁的儿了小雷转学还不到一学期,跟过去比好像换了
个人。以前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
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
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知识微笑着轻
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
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
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
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
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案】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的
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己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
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
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O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案例中这位新老师止是
止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止了
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
注重培养孩了的情感,这对孩了的健康成长更为重要和紧迫。
五、“A”是全国优秀班主任。他在总结自己工作经验时特别强调两
点:第一,建立好班集体,他认为班集体建立好了,就会带动全班
同学一起进步。第二,教育好每一个人,不放过每一件小事,特别
不能放过对集体产生影响的“小事”。请以德育原则做分析。
【答案】
【答案要点】
德育的原则主要有: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
相结合的原则;因材施教原则;教育影响一致和连贯性原则。在集
体中德育对学生有巨大的作用,可以引导学生关心集体,为良好的
集体而努力,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的转变影响集
体,同时也把教师主导集体的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了,
更能达到教育效果。
六、某市部分公办小学,家长只要缴纳一定的费用,孩子就可以享
受优质师资、小班授课、软硬件升级的“贵族班”待遇。学校的解
释是国家财政拨款并不能够完全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因此学校只
能想办法找出路。请用教育法规知识分析学校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
为什么。
【答案】(1)这些学校的做法不正确。(2)我国《义务教育法》规
定,实施义务教育,不收学费、杂费。(3)学校通过收取费用来让
学生享受不同的教育条件明显是违反《义务教育法》的,这种做法
不仅给家长带来诸多困扰,也使教育公平的原则被异化。(4)对于
这种做法,当地教育部门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和查处。
七、简述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开展好课外活动的基木要求:
【答案】
八、张女士9岁的儿了小雷转学还不到一学期,跟过去比好像换了
个人。以前由于喜欢做小动作,小雷没少挨老师的骂,结果看到老
师就害怕,不得不转学。到新学校后不久,小雷在上课时又忍不住
做起了小动作,被老师发现了。新老师什么也没说,知识微笑着轻
轻拍了一下他的背,便继续上课了。以后,每次新老师走过小雷身
边,如果小雷没做小动作,老师就会对他微笑并点头表示赞许。很
快,小雷改掉了坏习惯,还爱上了学习,自信心大增。问题:请从
该案例分析,对待有问题的!学生新老师的教育机智。请从小学生的
生理及心理发展特点来分析。
【答案】小学生身高体重处于两次增长高峰期之间,是相对稳定的
发展时期。他们的有意注意己开始发展,但无意注意仍占优势,他
们的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性以及不善于控制
的特点也很突出,特别是小学低年级还是依据他人的要求评价自己O
这些都是小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的发展特点。案例中这位新老师止是
止确认识到了这点,并机智地运用这个特点来引导小雷,既纠止了
他的错误,又不伤害他的自尊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别墅果树出售合同范本
- 勘查标准合同范本
- 上海古董拍卖合同范本
- 信托转让合同范本
- 单位与单位入股合同范本
- 乡村道路跨宽施工合同范本
- 加工企业入股合同范本
- 单位施工合同范例
- 包装盒印刷厂合同范本
- 隐蔽验收合同范本
- T-CSPSTC 111-2022 表层混凝土低渗透高密实化施工技术规程
- 食品经营安全管理制度目录
- 南通大学开题报告模版
- 医院急救中心劳务外包采购项目评标办法(评分细则表)
- JTG H12-2015 公路隧道养护技术规范
- 2024天津工业职业学院教师招聘考试笔试试题
- QCT1067.5-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器设备用连接器第5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
- 石灰石开采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2024年高考历史总复习中外历史大事年表
- 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
- 《研学旅行课程设计》课件-1研学课程资源选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