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_第1页
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_第2页
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_第3页
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_第4页
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系列课件》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二章行星地球第二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思考:为什么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特殊行星?太阳对地球有何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概况气体球;主要成分:氢和氦;表面温度约6000K。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概况气体球、氢和氦、表面温度约6000K思考:太阳是以什么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思考:太阳辐射的能量是怎样产生的?4H1He高压高温1500万度2.5×106帕核聚变反应+能量E=mc2据计算,太阳每秒钟由于核聚变而损耗的质量,大约为400万吨。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这仅仅是太阳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太阳二十二亿分之一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亏损质量转化成能量。思考:太阳辐射到地球表面的能量到底有多大?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太阳辐射思考:太阳常数与实际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强度哪个更大?为什么?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常数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称为太阳常数。注:实际地表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小于太阳常数,常用太阳辐射强度衡量。思考:实际地表不同地区接受的太阳辐射能量相同吗?为什么?结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强度与太阳高度角的大小直接相关。AB思考:不考虑大气的作用,A、B两区域的太阳辐射强度相同吗?为什么?NS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1思考:不考虑大气的作用,A地区冬季和夏季的太阳辐射强度相同吗?为什么?A思考:A、B两地区的太阳辐射强度相同吗?为什么?B地面大气上界A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5、影响太阳辐射能强弱的因素(模式)影响太阳辐射能强弱的因素(答题模式)1.纬度位置:(决定了正午太阳高度、大气路程长短和昼长),一般纬度越低,辐射能越丰富。2.海拔高度: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水汽少,晴天多,削弱作用弱,辐射强。3.天气状况:云量越大,太阳辐射越弱。4.日照时数:日照时间越长,太阳辐射能越丰富。5.大气密度:密度越小,削弱越少,辐射能越丰富。6.大气污染状况:污染程度越小,太阳辐射越丰富。7.地形和坡度:阳坡太阳辐射强于阴坡;背风坡太阳辐射强于迎风坡。注:不同于太阳辐射强度(单位时间内计)。思考:全球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ABCD思考:A区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思考:赤道及南北两侧是太阳辐射能最丰富的地区吗?为什么?思考:B、C、D区域太阳辐射能丰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不是。赤道及南北两侧太阳高度角大,但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多阴雨天,削弱作用强。海拔高,空气稀薄,削弱作用弱。位于副热带,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受副高控制,以晴天为主,削弱作用弱。思考:1月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思考:7月份,太阳辐射能的分布随纬度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思考:1-12月份,赤道及附近的太阳辐射能都比较丰富,为什么?思考:1-12月份,50ºN和50ºS太阳辐射能的分布有何变化规律?为什么?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6、太阳辐射能的分布规律①全球:大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纬度决定);同纬度,海拔高、天气晴朗地区,太阳辐射能丰富;同一地区,夏季强于冬季;南、北半球同纬度地区太阳辐射量随季节的变化规律相反。最贫乏区:四川盆地最丰富区:青藏高原思考: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有何规律?为什么?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主要是因为从东南向西北海拔升高、晴朗天气日数增多导致削弱作用减弱。思考:我国北方和南方太阳年辐射总量更丰富的是?为什么?北方。北方雨季短,晴天日数多,削弱作用弱;夏季时白昼更长,日照时数长。思考:我国西北地区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主要原因是什么?西北地区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晴天日数多,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长。我国太阳能资源的时空分布差异较明显,高值和低值的中心都处在北纬22°~35°之间,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北纬30°~40°地区,随纬度增高太阳辐射能增加。而北纬40°以北,由东向西太阳辐射能逐渐增加,呈东西向分布。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6、太阳辐射能量的分布规律②我国:大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青藏高原成为高值中心的原因: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大;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较少,大气透明度高;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的含量大;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较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贫乏。最丰富区:青藏高原思考:青藏高原是不是我国年平均气温最高的地区?为什么?★特别提醒★太阳辐射强的地方,热量不一定丰富。如青藏高原,虽是我国太阳辐射最强的地区,光照充足,但由于空气稀薄,大气吸收的地面长波辐射很少,大气的保温作用弱,因大气储存的热量少而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思考:A、B位于同一纬度,但太阳能资源B比A丰富,为什么?ABC思考:B的纬度高于C,但太阳能资源比C丰富,为什么?思考:日照时数长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影响日照时间(日照时数)长短的因素(答题模式)1.昼夜长短:(取决于纬度和直射点位置),一般来说,昼越长,日照时数越长。2.天气状况:晴天日照时间长。3.海拔高度:海拔越高,日出越早,日落越迟,日照时间越长;晴天日数多,日照时数长。4.大气污染状况:污染程度越小,日照时数越长.思考: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能量对地球到底有怎样的影响?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课本P9“活动”由低纬向高纬递减(1)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有什么规律?(2)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有何差异?

(3)太阳辐射量与生物量有关系吗?(4)描述这两个地区的自然景观差异。热带雨林的生物量较多,亚寒带针叶林的较少。正相关热带雨林地区森林更茂密,树木树冠较大。亚寒带针叶林地区的森林中的植被密度较小,针叶,树冠小。热带雨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温带针阔混交林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太阳辐射由赤道向两极递减,在不同的纬度带形成不同的植物带极地赤道热量递减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大气运动岩石风化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也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间接提供能量:

化石燃料(储存起来的太阳能)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太阳能电站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7、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简图记忆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如果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过多地到达地面,可能会杀伤地球上的生物,也会造成人体皮肤的灼伤或出现病变。思考:太阳辐射能是不是对地球只有有利影响?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003年10月23日到11月5日,许多国家的短波通信受到干扰,通信设备受损,日本一颗通信卫星信号中断,一颗环境卫星已无法恢复使用。你能解释其原因吗?太阳风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的大气层日冕色球光球太阳大气结构厚度温度亮度观测外↑里日冕约几个太阳半径,甚至更远100万度光球层的百万分之一日全食时或用特制的日冕仪可见色球约几千千米几万度光球层的千分之一日全食时或用特殊的望远镜可见光球约500千米6000K最大肉眼可见光球(底片、墨镜、水盆法观察)色球(日全食时可见)日冕(日全食时可见)思考:晴天时我们观察到的太阳是太阳大气层的全部吗?为什么?不是。我们用肉眼看到的只是太阳大气层的光球层,因为太阳大气层的色球层和日冕层的亮度很低,只有在发生日食时或借助于特殊仪器才能观察到。图示法记忆太阳大气层及特征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厚度变厚、亮度变小温度升高、观察变难思考: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①定义:太阳大气发生的大规模运动。黑子光球层根据长期的观察和记录,太阳黑子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为11年。

太阳光球常出现一些暗黑的斑点,叫作黑子。黑子实际上并不黑,只是因为它的温度比太阳表面其他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课本P11“活动”波状变化、周期约为11年(1)1985~2000年太阳黑子数经历了什么样的变化?周期大约是多少年?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大致相同(2)18世纪以来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周期是否与(1)相同?结论:太阳黑子活动的平均周期约为11年。

耀斑色球耀斑爆发从开始到高潮,大约只需要几分钟至几十分钟。然而,就在这段时间内,释放出相当于10亿颗百万吨级氢弹的能量,其中包括很强的无线电波,大量的紫外线、X射线、γ射线,以及高能带电粒子。

太阳色球有时会出现一块突然增大、增亮的斑块,叫作耀斑。

耀斑日珥日

冕(太阳风)日冕太阳风日冕层高速运动的带电粒子脱离太阳的引力飞向宇宙空间,形成带电粒子流,叫太阳风。思考:太阳风真的是太阳大气流动所形成的风暴吗?不是。太阳风是指太阳日冕层高速向宇宙空间喷射出的高速带电粒子流。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2、太阳活动

类型:图示法记忆太阳活动的类型及位置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黑子太阳风耀斑日珥思考:不同类型的太阳活动之间有何关系?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3、太阳活动的规律周期性:太阳活动平均周期约为11年。同步性:耀斑随黑子的变化同步起落。整体性:黑子增强的年份也是耀斑频繁爆发的年份;黑子最多的区域上方也是耀斑出现频率最高的区域。思考:太阳活动发生时会对地球造成怎样的影响?思考:太阳活动的周期与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周期有何关系?结论:二者间存在相关关系。太阳活动与地震,旱涝等自然灾害有关。研究发现,亚寒带许多高龄树木的“年轮”有规律的疏密变化,恰恰与黑子活动11年的周期相对应。主要原因是:太阳活动影响降水,进而影响乔木年轮的疏密变化。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影响地球上的气候,使气候更加反常:许多水旱灾害的发生于太阳活动有关。距地面80—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大气,因受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大气中氧和氮分子被分解为离子,大气处于电离状态,所以叫电离层。电离层可以反射无线电短波,帮助人们进行无线电短波通信。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②扰动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太阳黑子和耀斑增多时,发射的电磁波扰动地球的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③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的磁场,产生磁针剧烈震动而不能正确指示方向的“磁暴”现象。太阳风达到地球时,受到地球磁场的作用,偏向极地上空,高能带电粒子流与两极地区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发光现象,就是极光。南极光斯德哥尔摩极光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④使高纬地区上空出现极光现象: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高速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并与那里的稀薄大气相互碰撞,产生极光。注:极光多出现在高纬地区,观测时间是夜晚(极夜最佳)。南北极光同放异彩列表法记忆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的影响总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①黑子数增多→太阳活动强烈→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影响气候。②耀斑爆发→电磁波进入电离层→电离层扰动→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③太阳活动强烈→高能带电粒子a.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b.冲进两极高空→同稀薄大气摩擦→产生极光。思考:MH370是航空还是航天?“嫦娥一号”是航空还是航天?那个是天体?★航空航天的区别★航空是指在地球大气层内航行;航天是指在宇宙空间航行。航天器离开大气层是天体,航空器不是天体。思考:航天器发射基地应布局在什么样的地区?航天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答题模式)[自然条件]1、纬度位置:纬度越低,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越大,发射初速度越大,且向东发射利于节省燃料和成本。2、气象气候: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天气晴朗且稳定(云雨少、雷雨少、风速小),大气能见度高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3、地形地质:地形平坦开阔、地势相对较高、地质稳定,利于发射和跟踪观测。4、水源条件:水源充足,满足用水需求。[社会经济条件]1、人口密度: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以保证安全。2、交通条件:要有便利的交通,便于航天设备的运输。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多建于山区、沙漠等。4、其他因素:如科技因素等。(科技是关键因素)此外,周围环海发射时更安全。如海南文昌。航天器返回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答题模式)1.气象条件:天气晴朗且稳定,大气能见度高利于着陆.2.地形地势:平坦开阔的草原地区.3.人口:人口密度低,地广人稀,以保证安全.4.其他:无大片森林,无大河湖泊等,便于发现和营救目标.方法※技巧方法与技巧一: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的判读根据走向及变化判断影响的主要因素,具体:①大致与纬线平行,数值向高纬递减,主要因素:纬度。②大致与海岸线平行,数值向内陆递增,主要因素:天气状况。③呈闭合状增大或减小,主要因素:海拔(地形)或天气状况或污染状况等。方法与技巧一:等年太阳辐射量线的判读此外,还受日照时间、污染状况、地形和坡度等因素影响,分析时应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例、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太阳总辐射量图”,读图回答:(1)图中省级行政中心中,______市的年太阳辐射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直辖市中,________市的年太阳辐射量最低,其辐射量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台湾岛西侧年太阳总辐射量比东侧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拉萨

纬度较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好,晴天多重庆地处四川盆地,多阴雨、云雾天气大(多、高)西侧为背风坡,晴天较东侧多。例、下图是某区域太阳年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方米.年)图。据此回答各题。1.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R<3000

B.3400<R<3500C.3900<R<4000

D.4400<R<4500

2.导致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纬度位置

C.地形地势

D.西南季风BC方法与技巧二:等年日照时数线的判读根据分布及变化判断影响的主要因素(地形地势、天气状况、污染状况等)注:年日照时数不考虑昼夜长短状况例、阅读下列材料和图表,回答问题:材料一:年日照时数是指太阳直接辐射地面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下图是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分布图。(1)请描述图示区域年日照时数的分布规律。(2)说出图中甲、乙区域年日照时数的范围,简要分析原因。大致从东南向西北递增

3600小时<甲<3800小时

位于我国柴达木盆地中,该处海拔较高,空气稀薄;深居内陆周围为山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

2400小时<乙<2600小时

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照时间较短。练习:近年来,人类探索太空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的新成果与新进展令人振奋。据此回答1-2题。1.2007年4月,美国宇航局发表了太空探测器拍摄到的太阳三维图像。这是人类首次从三维视角观测太阳活动。目前,人们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之一是()

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也频繁爆发

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

C.太阳风是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

D.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A过关检测2.据报道,我国将在南极冰盖最高点建立天文台,该地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昼时间长

B.极夜时间长

C.空气稀薄、干燥

D.海拔高,离太阳近

C练习:下图是世界太阳总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