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5/wKhkGWX8Yt-AcrOgAAH5wA-zqZ8322.jpg)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5/wKhkGWX8Yt-AcrOgAAH5wA-zqZ83222.jpg)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5/wKhkGWX8Yt-AcrOgAAH5wA-zqZ83223.jpg)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5/wKhkGWX8Yt-AcrOgAAH5wA-zqZ83224.jpg)
![高考生物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挖空专项练习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原卷版+答案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1/16/35/wKhkGWX8Yt-AcrOgAAH5wA-zqZ8322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1.某地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利用牧草发展养殖,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沼液上山作肥料,使大片荒山快速恢复植被,被称为“草木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该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地通过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该地利用“草木沼果”模式治理水土流失属于次生演替C.该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如果要全面了解该地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2.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现采集到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g·mL-1的KNO3溶液处理两组水稻根毛区细胞,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组水稻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后增,是耐盐碱水稻B.I组水稻细胞在BC段发生了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C.处理过程中,I组水稻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耐盐碱水稻的选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研究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分散在国内不同区域养殖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超高产的“超级奶牛”种质资源集中起来,便于进行良种奶牛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B.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D.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4.板栗是树高为3~4m的深根树种,某种茶树是树高约为1m的根系较浅的小灌木。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实现板栗、茶树两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板栗—茶树生产模式突出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板栗与茶树的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板栗和茶树不存在生态位的重叠,也不存在种间竞争D.茶树能够有效截流降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生态足迹指数(EFI)是指一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EC)与生态足迹(EF)的差额占生态承载力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FI的大小可反映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B.若EFI=100%,表明该区域可能还未被人类开发利用C.当EFI<0时,则应采取的措施是提高EC或缩小EFD.EF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资源越少,对生态影响越小6.东北豹是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等地的深山里,具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不宜选用标记重捕法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豹进行易地保护,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C.东北豹的雌雄个体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东北豹可依据猎物发出的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来追捕猎物7.大熊猫的祖先以肉类为食,现在主要以冷箭竹为食。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69个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并新划进了20%左右保护地之间的连接地带,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的食性变化是大熊猫与其它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B.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C.将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变异性D.大熊猫的憨萌可爱引来众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8.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趋同进化会使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B.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应大量增加特有种比例C.对珍稀物种银杉和大熊猫应分别采用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D.禁止捕杀稀有动物能在基因和物种层次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9.韶关乳源大桥镇是典型石灰岩地貌,自然环境恶劣。现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移植填埋表土,种植油茶、果树、蔬菜、中草药,培养林菌,林下养殖林禽,打造森林景观的发展模式,不仅石漠化总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绿化了植被,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模式体现了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林下养殖林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C.油茶、药材合理搭配提高了群落对光等资源的利用率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0.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一级濒危生物。典型的褐花杓兰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花呈紫红色,两种兰花的分布有一定的交叉,在交叉分布区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两种杓兰存在生殖隔离B.交叉分布区的杓兰存在协同进化C.保护杓兰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过渡类型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11.雾霾的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与雾气结合后使天空变得灰蒙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影响种群繁殖D.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12.黑嘴鸥是迁徙鸟类,为全球性濒危野生动物,因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且行动迅捷隐秘,生态学家对其生活习性及繁殖习惯知之甚少。研究者对黄河口湿地公园内越冬黑嘴鸥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为42只,其中雄鸟6只,并在其粪便中发现了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残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重捕法是该湿地公园内黑嘴鸥种群数量统计的最佳方法B.由上述调查数据可判定未来一段时间该黑嘴鸥种群出生率会下降C.为更好的保护黑嘴鸥,应当将黑嘴鸥迁入人工繁育基地进行繁殖D.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属于影响黑嘴鸥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13.在我国广阔的高山草甸上,生活着一种长得像鼠的兔子,名为“鼠兔”。由于鼠兔在草地上打洞,一直被当成“草原害兽”而被大量捕杀,直到近几年人们才意识到鼠兔是“背锅侠”,它们对草场生态“不仅无过,反而有功”,但有些种类已成了濒危甚至极危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大量捕杀鼠兔会使鼠兔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人类大量捕杀鼠兔必然会改变高山草甸群落演替的方向C.与热带雨林相比,高山草甸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大D.对濒危状态的鼠兔进行的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14.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实施了垃圾分类政策,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厨余垃圾作为有机肥施在农田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增大生态足迹C.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之一D.将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可加快分解速度15.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为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近段时间,环保志愿者调查到已被宣告功能性灭绝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的数量开始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可充分体现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调查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宜用标记重捕法,因初捕受到惊吓后不易被重捕致使调查的数值偏高C.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间接价值缺失对长江流域影响更大D.适当引入本地水生生物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16.为了提高某毛竹林地的经济效益,在林下挖哇,覆盖茶渣、笋壳等废料,栽培食用菌。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该竹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毛竹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部分用于_______。(2)食用菌栽培后群落的_______结构更加丰富,同时会使林地土壤中的N、K、P等营养元素的含量_______。竹子和食用菌在生长空间和生长条件上具有互补性,请尝试从该角度分析林下栽培食用菌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答出2点即可):_______。(3)竹林管理中,一方面需定期清除林内杂木,其原因是______;另一方面需定期间伐老竹,从种群特征分析,这改变了种群的_______,促使竹林更好地发展。(4)食用菌可以食用,不同大小的竹子可制作成家具、工艺品和筷子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17.湖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调蓄、改善水质、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调节局部气候、为人类提供饮用水与食物等。湖泊生态系统是由湖泊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回答下列问题:(1)区分湖泊生物群落与草原生物群落,主要依据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游西湖时留下的名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诗文描写的“西湖四时风光”,即群落外貌等,发生规律性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某湖泊中,体型较大的鲌鱼捕食鲚鱼,鲚鱼和银鱼均以浮游动物为食,但具体食物有差异,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据题分析,鲚鱼和银鱼的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调查显示,银鱼年捕获量随着鲌鱼年捕获量的降低而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外来种福寿螺畜牧食量大与繁绒速度快,对树木信息地水植物的现成威胁。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常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水体治疗。为研究福寿螺对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养养饮食情况,科研人员在株培轮叶黑藻和花狐尾藻的水槽中放入福寿螺,测得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化如图所示。(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N、P等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该治理措施遵循的生态学基础原理主要有_________,轮叶黑藻、花狐尾藻应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条)。(2)福寿螺对藻类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写“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数据分析,福寿螺偏好取食_________,福寿螺对两种沉水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3)大蒜种植物区中,福寿螺存在于逃逸现象,研究发现大蒜分流的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福寿螺,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福寿螺,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
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第7套生态环境保护1.某地在治理水土流失的过程中利用牧草发展养殖,利用畜禽粪便发展沼气,沼液上山作肥料,使大片荒山快速恢复植被,被称为“草木沼果”生态农业模式.下列有关该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地通过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该地利用“草木沼果”模式治理水土流失属于次生演替C.该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D.如果要全面了解该地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2.耐盐碱水稻是指能在盐浓度0.3%以上的盐碱地生长的水稻品种。现采集到普通水稻和耐盐碱水稻若干,由于标签损坏无法辨认类型,某生物兴趣小组使用0.3g·mL-1的KNO3溶液处理两组水稻根毛区细胞,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I组水稻原生质体体积先减后增,是耐盐碱水稻B.I组水稻细胞在BC段发生了质壁分离的自动复原C.处理过程中,I组水稻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D.耐盐碱水稻的选育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3.研究人员通过体细胞克隆技术,将分散在国内不同区域养殖场、适应性好、抗逆性强、超高产的“超级奶牛”种质资源集中起来,便于进行良种奶牛繁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B.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D.体细胞克隆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4.板栗是树高为3~4m的深根树种,某种茶树是树高约为1m的根系较浅的小灌木。在板栗林里栽培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实现板栗、茶树两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板栗—茶树生产模式突出体现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板栗与茶树的根系深度不同,体现了该群落具有垂直结构C.板栗和茶树不存在生态位的重叠,也不存在种间竞争D.茶树能够有效截流降水,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5.生态足迹指数(EFI)是指一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EC)与生态足迹(EF)的差额占生态承载力的比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EFI的大小可反映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B.若EFI=100%,表明该区域可能还未被人类开发利用C.当EFI<0时,则应采取的措施是提高EC或缩小EFD.EF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资源越少,对生态影响越小6.东北豹是稀有的大型猫科动物,分布在我国东北、俄罗斯远东等地的深山里,具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东北豹的种群数量不宜选用标记重捕法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豹进行易地保护,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C.东北豹的雌雄个体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D.东北豹可依据猎物发出的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来追捕猎物7.大熊猫的祖先以肉类为食,现在主要以冷箭竹为食。大熊猫国家公园将原来分属不同部门、不同行政区域的69个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并新划进了20%左右保护地之间的连接地带,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野生大熊猫。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熊猫的食性变化是大熊猫与其它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B.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的措施C.将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大熊猫的变异性D.大熊猫的憨萌可爱引来众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8.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的趋同进化会使遗传多样性逐渐丧失B.为保护物种的多样性,应大量增加特有种比例C.对珍稀物种银杉和大熊猫应分别采用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D.禁止捕杀稀有动物能在基因和物种层次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9.韶关乳源大桥镇是典型石灰岩地貌,自然环境恶劣。现通过生态工程的建设,移植填埋表土,种植油茶、果树、蔬菜、中草药,培养林菌,林下养殖林禽,打造森林景观的发展模式,不仅石漠化总体恶化趋势得到有效遏制,绿化了植被,还提高了农民的收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该模式体现了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B.林下养殖林禽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生态承载力和生态足迹C.油茶、药材合理搭配提高了群落对光等资源的利用率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改变了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10.分布在我国西南地区的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是一级濒危生物。典型的褐花杓兰花呈深紫色,典型的西藏杓兰花呈紫红色,两种兰花的分布有一定的交叉,在交叉分布区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据此推测合理的是(
)A.两种杓兰存在生殖隔离B.交叉分布区的杓兰存在协同进化C.保护杓兰最有效的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D.过渡类型的出现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11.雾霾的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与雾气结合后使天空变得灰蒙蒙。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C.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影响种群繁殖D.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12.黑嘴鸥是迁徙鸟类,为全球性濒危野生动物,因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且行动迅捷隐秘,生态学家对其生活习性及繁殖习惯知之甚少。研究者对黄河口湿地公园内越冬黑嘴鸥进行了调查分析,发现黑嘴鸥种群数量为42只,其中雄鸟6只,并在其粪便中发现了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残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标记重捕法是该湿地公园内黑嘴鸥种群数量统计的最佳方法B.由上述调查数据可判定未来一段时间该黑嘴鸥种群出生率会下降C.为更好的保护黑嘴鸥,应当将黑嘴鸥迁入人工繁育基地进行繁殖D.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属于影响黑嘴鸥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13.在我国广阔的高山草甸上,生活着一种长得像鼠的兔子,名为“鼠兔”。由于鼠兔在草地上打洞,一直被当成“草原害兽”而被大量捕杀,直到近几年人们才意识到鼠兔是“背锅侠”,它们对草场生态“不仅无过,反而有功”,但有些种类已成了濒危甚至极危物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人们大量捕杀鼠兔会使鼠兔的环境容纳量减小B.人类大量捕杀鼠兔必然会改变高山草甸群落演替的方向C.与热带雨林相比,高山草甸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大D.对濒危状态的鼠兔进行的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14.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我国实施了垃圾分类政策,有效缓解了环境压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厨余垃圾作为有机肥施在农田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B.实施垃圾分类可以增大生态足迹C.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具体措施之一D.将垃圾分类粉碎后,再用相应的微生物处理,可加快分解速度15.长江流域是我国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冲突最激烈的地区之一,长江的鱼类资源正处于全面衰退的边缘。为保护长江生物多样性,从2020年1月1日0时起开始实施长江十年禁渔计划。近段时间,环保志愿者调查到已被宣告功能性灭绝的“水中大熊猫”——白鳍豚的数量开始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可充分体现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B.调查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宜用标记重捕法,因初捕受到惊吓后不易被重捕致使调查的数值偏高C.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重要基因资源的流失,其间接价值缺失对长江流域影响更大D.适当引入本地水生生物来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主要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协调原理16.为了提高某毛竹林地的经济效益,在林下挖哇,覆盖茶渣、笋壳等废料,栽培食用菌。回答下列问题:(1)输入该竹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_______,毛竹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部分用于_______。(2)食用菌栽培后群落的_______结构更加丰富,同时会使林地土壤中的N、K、P等营养元素的含量_______。竹子和食用菌在生长空间和生长条件上具有互补性,请尝试从该角度分析林下栽培食用菌能显著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答出2点即可):_______。(3)竹林管理中,一方面需定期清除林内杂木,其原因是______;另一方面需定期间伐老竹,从种群特征分析,这改变了种群的_______,促使竹林更好地发展。(4)食用菌可以食用,不同大小的竹子可制作成家具、工艺品和筷子等,这些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价值。17.湖泊生态系统具有多种多样的功能,如调蓄、改善水质、为动物提供栖息地、调节局部气候、为人类提供饮用水与食物等。湖泊生态系统是由湖泊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回答下列问题:(1)区分湖泊生物群落与草原生物群落,主要依据它们的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的差异。(2)“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是宋代诗人杨万里游西湖时留下的名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诗文描写的“西湖四时风光”,即群落外貌等,发生规律性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某湖泊中,体型较大的鲌鱼捕食鲚鱼,鲚鱼和银鱼均以浮游动物为食,但具体食物有差异,浮游动物以浮游植物为食。据题分析,鲚鱼和银鱼的生态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调查显示,银鱼年捕获量随着鲌鱼年捕获量的降低而降低,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外来种福寿螺畜牧食量大与繁绒速度快,对树木信息地水植物的现成威胁。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常用于浅水富营养化水体治疗。为研究福寿螺对上述两种沉水植物的养养饮食情况,科研人员在株培轮叶黑藻和花狐尾藻的水槽中放入福寿螺,测得两种植物的生物量变化化如图所示。(1)水体富营养化是由水体中N、P等物质富集,引起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导致水质污染。引入轮叶黑藻、穗花狐尾藻使水体富营养化问题能够得到控制,该治理措施遵循的生态学基础原理主要有_________,轮叶黑藻、花狐尾藻应具备的条件有_________(至少回答出两条)。(2)福寿螺对藻类群密度的影响属于_________(填写“密度”或“非密度”)制约因素。数据分析,福寿螺偏好取食_________,福寿螺对两种沉水植物间的竞争关系造成的影响是_________。(3)大蒜种植物区中,福寿螺存在于逃逸现象,研究发现大蒜分流的大蒜素可以有效杀灭福寿螺,为进一步研究大蒜素的作用,科研人员利用不同浓度的大蒜素处理福寿螺,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经验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_。参考答案:1.C【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实用意义的,以及有观赏旅游、科学研究和文学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价值;间接价值主要体现在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等方面;潜在价值为目前人们尚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具有重大的生态功能,该地通过恢复植被治理水土流失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A正确;B、该地利用“草木沼果”模式治理水土流失,使荒山快速恢复植被,具备原有的土壤等条件,故属于次生演替,B正确;C、物质可以循环利用,但能量只能多级利用,不能循环,C错误;D、如果要全面了解该地的物种多样性(微生物除外),除要调查地面上的植物、动物种类以外,还应进行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调查,D正确。故选C。2.B【分析】分析题图:用0.3g·mL-1的KNO3溶液分别处理两组水稻细胞,Ⅱ组水稻原生质体的体积增加,说明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细胞吸水,而I组水稻原生质体的体积先减小后增加,说明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复原。【详解】AB、由图可知,I组AB段原生质体体积减小,发生质壁分离过程,BC段由于外界离子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水发生质壁分离自动复原,与I组相比,Ⅱ组水稻在0.3g·mL-1KNO3溶液中,细胞还有一定程度的吸水,说明其细胞液浓度比较大,Ⅱ组水稻是耐盐碱水稻,A错误,B正确;C、处理过程中,I组水稻细胞先发生质壁分离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细胞的吸水能力先逐渐增大后逐渐减小,C错误;D、间接价值又叫生态功能,而耐盐碱水稻的选育体现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B。3.C【分析】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①对供、受体的选择和处理(选择遗传特性和生产性能优秀的供体,有健康的体质和正常繁殖能力的受体;用激素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用促性腺激素对供体母牛做超数排卵处理);②配种或人工授精;③对胚胎的收集、检查、培养或保存;④对胚胎进行移植;⑤移植后的检查。【详解】A、胚胎分割能够得到多个基因型相同的个体,胚胎移植是胚胎技术的最后一个环节,结合胚胎移植和胚胎分割技术,可快速培育出“超级奶牛”群体,A正确;B、直接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运用克隆技术集中“超级奶牛”种质资源,有利于发挥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B正确;C、“超级奶牛”的成功克隆,说明奶牛体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即体细胞细胞核具有全能性,C错误;D、体细胞克隆技术属于无性繁殖技术,该技术在新领域的应用,可避免从国外引进活牛的生物安全风险,如传染病的引进等,D正确。故选C。4.B【分析】群落的空间结构:(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植物主要受阳光的影响,动物主要受食物和栖息空间的影响。(2)水平结构:由于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等因素,不同地段往往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详解】A、循环原理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既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整体原理是指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因此,板栗-茶树生产模式突出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A错误;B、板栗是一种深根性树种,一般高度为3~4m,茶树是根系较浅的小灌木,高度为lm左右,两树种合理搭配,植物的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体现了该地群落结构的垂直结构,有利于植物充分利用阳光(地上部分)和水分、矿质元素(地下部分)等资源,B正确;C、板栗和茶树生活在同一个生态系统中争夺阳光及养分,存在生态位的重叠,也存在种间竞争,C错误;D、茶树能够有效截流降水,是茶树的生态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故选B。5.D【分析】生态承载力与生态足迹之间的关系,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生态环境压力。生态承载力是指某区域在一定条件下区域资源与环境的最大供应能力。生态足迹是指某区域满足人口生存所需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EFI是一定区域的生态承载力(EC)与生态足迹(EF)的差额占生态承载力的比例,即EFI=(EC-EF)/EC=1-EF/EC,故EFI的大小可反映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A正确;B、EFI=1-EF/EC,若EFI=100%=1,表明FE/EC=0,说明该地区的可能还未被人类开发利用,B正确;C、EFI=1-EF/EC,当EFI<0时,说明EF/EC>1,则应采取的措施是提高EC或缩小EF,C正确;D、EF是生态足迹,生态足迹的值越大,代表人类所需的资源越多,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越大,D错误。故选D。6.B【分析】标记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东北豹分布的范围较小,且个体较大,有灵敏的嗅觉和听觉,可以采用逐个计数的方法调查种群密度,不宜选用标记重捕法,A正确;B、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对东北豹进行就地保护,可提高其环境容纳量,B错误;C、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所以东北豹的雌雄个体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C正确;D、猎物的气味信息属于化学信息,可以为东北豹追捕猎物提供依据,猎物的声音等物理信息也以为东北豹追捕猎物提供依据,D正确。故选B。7.A【分析】自然保护区就是就地保护该地区珍贵稀有的动植物资源和生存环境;易地保护则是把濒临灭绝的珍稀物种迁移到动物园、科研所等进行保护和繁殖,对于珍稀濒危物种,国家立法禁止一切形式的猎采和买卖。【详解】A、生物多样性是不同物种之间以及生物与外界环境之间共同进化的结果。因此大熊猫食性的变化是大熊猫与无机环境及其它物种协同进化的结果,A错误;B、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大熊猫最有效地措施,B正确;C、将不同行政区域的自然保护地连为一体,有利于大熊猫的基因交流,提高大熊猫通过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性,C正确;D、大熊猫的憨萌可爱引来众人观赏,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A。8.D【分析】1、趋同进化:不同的生物、甚至是进化上相距甚远的生物,如果生活在相同的环境中,在同样的选择压力下,有可能产生功能相同的或者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以适应相同的条件。2、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这就是共同进化。3、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物种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其中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详解】A、由于环境的多样性,趋同进化会使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增加,A错误;B、大量增加特有种比例并不能改变物种的类别,不能增加物种的多样性,B错误;C、对珍稀物种银杉和大熊猫应该建立自然保护区,采用就地保护,C错误;D、禁止捕杀稀有动物能在基因和物种层次实现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D正确。故选D。9.B【分析】生态工程是指应用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原理,结合系统工程的最优化方法设计的分层多级利用物质的生产工艺系统,其目的是将生物群落内不同物种共生、物质与能量多级利用、环境自净和物质循环再生等原理与系统工程的优化方法相结合,达到资源多层次和循环利用的目的。如利用多层结构的森林生态系统增大吸收光能的面积、利用植物吸附和富集某些微量重金属等。【详解】A、由题意可知,通过生态工程的建打造的森林景观的发展模式中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置设,考虑了自然生态系统规律以及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体现了自生、整体等生态学原理,A正确;B、生态足迹也称“生态占用”,生态足迹越大,代表人类需求的资源越多,对环境的影响越大,而林下养殖林禽并未增加生态足迹,B错误;C、油茶、药材合理搭配,增加植物群落垂直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了群落对光等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D、该生态工程的建设涉及人类活动,而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变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故选B。10.C【分析】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B、由题意可知,在交叉分布区内,存在花色从浅红到深紫等一系列过渡类型,说明褐花杓兰和西藏杓兰在自然状态下仍可相互交配产生可育后代,两者不存在生殖隔离,仍属于同一物种,而协同进化发生在不同物种之间或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A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其中最有效的措施是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C正确;D、过渡类型的出现可能是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结果,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错误。故选C。11.ACD【分析】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含义: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3)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控制对生态系统的干扰程度。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关系。【详解】A、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分析,雾霾属于不属于生物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B、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污染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并不是完全丧失,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B错误;C、雾霾的成分主要由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可吸入颗粒物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或化学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正确;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是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废气,从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D正确。故选ACD。12.ABC【分析】1、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记重捕法。2、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取样时要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详解】A、黑嘴鸥是迁徙鸟类,因其种群数量极为稀少且行动迅捷隐秘,则标记重捕法不是该湿地公园内黑嘴鸥种群数量统计的最佳方法,A错误;B、由上述调查数据中没有年龄结构,不能判定未来一段时间该黑嘴鸥种群出生率,B错误;C、为更好的保护黑嘴鸥,应当建立自然保护区,进行就地保护,C错误;D、在黑嘴鸥粪便中发现了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残骸,说明黑嘴鸥捕食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所以螃蟹和虾等甲壳类动物属于影响黑嘴鸥种群数量的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ABC。13.BC【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1)就地保护: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2)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3)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4)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详解】A、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人们大量捕杀鼠兔会使鼠兔的环境容纳量减小,A正确;B、人类大量捕杀鼠兔会改变高山草甸上群落演替的速度,但演替方向不一定改变,B错误;C、热带雨林中生物种类多,群落结构更复杂,其抵抗力稳定性较大,与热带雨林相比,高山草甸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小,C错误;D、就地保护的主要形式是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因此,对濒危状态的鼠兔进行的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D正确。故选BC。14.ACD【分析】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遵循着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四个生态学基本原理。遵循整体原理,首先要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要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其次,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还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也需要考虑,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循环是指在生态工程中促进系统的物质迁移与转化,即保证各个环节的物质迁移顺畅,也保证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较高。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还不知道,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一方面是源于其中的“生物”,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另一方面是这些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是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的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应的同步发展。【详解】A、厨余垃圾富含有机物,将其作为有机肥施在农田,其中的有机物经分解者分解成无机物后供植物利用,遵循了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A正确;B、实施垃圾分类可以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减小生态足迹,B错误;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实行垃圾分类处理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之一,C正确;D、将垃圾分类粉碎后能增大微生物与这些垃圾的接触面积,可加快分解速度,D正确。故选ACD。15.BD【分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大多是建自然保护区,比如四川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等;二是迁地保护,大多转移到动物园或植物园,比如,水杉种子带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园种植等;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四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详解】A、根据题意分析,为了保护长江生态,实施了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A正确;B、白鳍豚数量稀少,调查白鳍豚的种群数量宜用逐个计数法,B错误;C、白鳍豚的绝迹会造成其生物多样性价值也随之消失,间接价值缺失对长江流域影响更大,C正确;D、适当引入本地植物可增加物种多样性,体现该生态工程的原理为物种多样性原理,D错误。故选BD。16.(1)毛竹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茶渣、笋壳等废料中有机质所蕴含的能量生长发育和繁殖(或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未利用)(2)垂直上升①竹林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食用菌属于异氧生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②竹林占据林地上层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的同时形成了阴凉、潮湿的林下空间,适合喜潮湿、阴凉的食用菌生存;③竹林占据林地上层空间,食用菌占据下层空间,提高了土地利用率;④毛竹落叶等为食用菌提供了有机质,食用菌将有机质分解后为毛竹提供无机盐。等等。(3)降低种间竞争(或调整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方向,或减少杂木对阳光、水分、养分等的竞争)年龄结构、种群密度(4)直接【分析】能量流动的过程: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一部分用于生产者的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储存在植物体的有机物中。构成植物体的有机物中的能量,一部分随着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而释放出来;另一部分则被初级消费者摄入体内,这样,能量就流入了第二营养级。【详解】(1)结合题意可知,输入该竹林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毛竹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以及茶渣、笋壳等废料中有机质所蕴含的能量,生态系统中每个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都包括呼吸消耗和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因此,毛竹同化的能量一部分在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部分用于毛竹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这一部分能量包括流入下一营养级、分解者分解和未利用的能量。(2)食用菌栽培后,能使群落的垂直结构更加丰富,同时由于食用菌的分解作用会使林地土壤中的N、K、P等营养元素的含量增加。竹子和食用菌在生长空间和生长条件上具有互补性,这主要体现在:竹林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二氧化碳,而食用菌属于异氧生物,生长过程中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竹林占据林地上层空间,充分利用光照的同时形成了阴凉、潮湿的林下空间,适合喜潮湿、阴凉的食用菌生存;竹林占据林地上层空间,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殖民地人民的反抗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第3课美国内战同步练习2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课下能力提升四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
- 生态农业对改善农村地区空气质量的贡献分析
- 2025年度地下空间开发土石方外运合同范本
- 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现状及挑战分析
- 贫困生认定申请书格式
- 2025年度文化创意产品个性化印制合作合同
- 电子商务背景下物流配送模式创新路径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酒店餐饮部服务员招聘协议3篇
- 如何写好科研项目申请书
- 中国人口研究专题报告-中国2025-2100年人口预测与政策建议-西南财经大学x清华大学-202501
- 建筑工程安全与管理
- 幼儿园开学教师安全知识培训
- 2024年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验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版)含答案解析
- 辽宁省名校联盟2025年高三1月份联合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5版六年级寒假特色作业
- 浙江省杭州市9+1高中联盟2025届高三一诊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2025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
- 旅游行业智慧旅游营销策略与方案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知识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