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1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2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3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4页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上会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月考语文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3月份当堂训练一、积累运用(共20分)1.阅读语段,在下面的方格内依次填写加点字的拼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2分)当我们有了足够的定力,将事业之外的zhuì()生物一一剥()除,露出它单纯可爱的本质时,可能已耗费半生。然费时mí()久,精神的小屋也定须住进你所爱好的事业。否则,鸠()占鹊巢,李代桃僵,那屋内必是鸡飞狗跳,不得安宁。2.默写。(8分)(1)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是和兴趣成正比的,因而苦学的同时,更要乐学,正如《〈论语〉十二章》中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很多事都不可能圆满,人生本来就是悲苦与欢乐并存,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既有成功,也有失败。在得失面前,我们应有范仲淹《岳阳楼记》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的心态,始终积极向上。(4).古人常在诗词中以“剑”抒怀。李白被赐金还山后,在《行路难》(其一)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感叹世路艰险、功业难建的苦闷心情。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4分)(1)创造之神!你回来呀!(2)你所栽培的幼苗是有了幻想,樵夫拿着雪亮亮的镰刀天天来,甚至常常来到幼苗的美梦里。(3)你不能放弃你的责任。▲你肯回来,(4)我们愿意把一切——都献给你,当你看见满山的幼苗在你监护之下,得到我们的(1)的灌溉,一根一根的都长成参天的大树,你不高兴吗?(5)创造之神!你回来呀!▲你回来,▲能保证参天大树之长成。(1)在第(4)句的横线上填上正确的句子(▲)(2分)A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汗、血、心、生命B我们的血,我们的汗,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血、汗、心、生命C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心,我们的血,我们的汗生命、心、血、汗D我们的汗,我们的心,我们的血,我们的生命汗、心、血、生命(2)在文中▲的地方填上恰当的关联词(▲)(2分)A如果只有-------才-------B只要如果-------就-------C如果只要-------就-------D只要只有-------才-------4、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题目。(6分)【材料一】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13日出席全国语言文字会议并讲话。她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水平持续提升,为发展教育文化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提升国家软实力作出了重要贡献。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语言文字的特殊重要性,完善法律法规,健全工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材料二】新年伊始,语文界“啄木鸟”《咬文嚼字》编辑部发布2020年十大语文差错:=1\*GB3①“新冠”的“冠”误读为guàn。=2\*GB3②“戴口罩”误为“带口罩”。=3\*GB3③“共渡难关”误为“共度难关”。=4\*GB3④“杏林”误为“杏坛”……=10\*GB3⑩“螺蛳粉”误为“螺丝粉”。【材料三】据北京语言大学校长崔希亮介绍,不仅中小学生的汉字书写水平在下降,就连硕士、博士的毕业论文,导师也经常花很大的精力为其修改文字。“其实母语很重要,大部分人的职业生涯都需要运用母语,而不是外语。”有关专家说。=1\*GB2⑴根据材料一说说语言文字有怎样的特殊重要性。(2分)▲=2\*GB2⑵“共渡难关”为什么不能写成“共度难关”?请分析其原因。(2分)▲=3\*GB2⑶根据以上材料,请你就提高国民的母语素养提出两条具体建议。(2分)▲二、阅读理解(共50分)(一)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5~7题。(共6分)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萧萧一作:潇潇)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注:“白发”“黄鸡”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5.甲词中“何似”的意思是:▲;乙词的小序作用是:▲。(2分)6.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动词的表达效果。(2分)▲苏东坡胸襟坦荡,乐观豁达。这两首词都写于被贬之时,比较一下,两首词分别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二)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完成8~11题。(共14分)【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乙】赵且伐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伐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故愿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乃止。[注]且:将要。苏代;人名。惠王:指赵惠王。他将要攻打燕国。拑:通“钳”,夹住。禽:通“擒”,捉住。8、解释下列句中加粗字的意思。(4分)(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2)今日不雨(▲)(3)王之蔽甚矣(▲)(4)故愿王熟计之也(▲)9、翻译下面文言句子。(4分)此所谓战胜于朝廷。▲(2)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10、文段理解。这两篇短文的共同点是设喻讽谏国君,甲文中的邹忌讽谏齐威王时,先以▲设喻,再拿齐威王的地位和自己作比较,最后得出“▲”的结论。乙文中的苏代讽谏赵惠王时,也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这个比喻后来演变成一个成语,即▲。两文中的国君都接受了臣子的规劝,一个“▲”字就是明证。(4分)11.邹忌讽谏齐威王,苏代讽谏赵惠王的目的各是什么?(2分)▲(三)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15题。(共10分)①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反映时间流转与气候、物候变化的关系,讲求人与自然在时序中的和谐统一。②长期以来,中国人形成了跟着节气过日子的生活传统。“春日春盘细生菜,忽忆两京梅发时。”杜甫的诗句描写了立春日的特殊食品-盛以春盘的生菜(不烹熟生吃的蔬菜)。民间流传的谚语“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等,同样反映了节气与饮食的密切关系。③节气与饮食之所以形成一定的联系,首先在于中国人秉持“应季而食”的理念,注重尝新荐新。“麦到立夏收,谷到处署黄。”“寒露种大蒜,霜降砍白菜。”农作物各有自己的生长周期,播种时间不同。成熟时间不一,不同的节气便各有自己当令的食品,即所谓“时品”。应季而食的理念让人尽量食用“时品”,节气日的饮食活动尤其注重享用新收获的农产品或其他应时鲜货,如谷雨日吃香椿、霜降日吃柿子等。清人顾禄《清嘉录》就记载了立夏日尝新的习俗:“立夏日……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馒头、面筋、芥菜、白笋、咸鸭蛋等品为佐,蚕豆亦于是日尝新。”【材料二]①6月21日,是今年的夏至。②夏至的“至”是什么意思呢?是到来的意思吗?其实,这里的“至”指的是“极、最”,强调的是天文意义上的极致。“极致”,其中又有两层含义。③第一层含义是北半球白昼时间在一年中最长。夏至当天,除海南等地外,我国大部分地区日照时间为一年中最长,且昼长均大于夜长,越往北昼越长。如哈尔滨日照时间在16小时左右,南京可达14小时,即便在海口,也有13小时。④第二层含义是太阳高度角(即太阳光的入射方向和地球地平面之间的夹角)最大。日晷,是古代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夏至这天,太阳光直射日晷的晷针,无法形成影子以在晷面上指示时刻--从现代天文学的角度,这种现象的出现,就是因为此时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最大,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区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夏至这天,太阳高度角达到了一年中的最大值。⑤事实上,整个二十四节气都与太阳高度角紧密相关。古人发现,随着太阳的移动,物体的影子也会相应移动。利用仪器,他们还慢慢发现了日影最短的夏至和日影最长的冬至,并通过测量相邻两年的冬至时刻,确定了一个回归年的长度。接着,又利用日影长短变化规律,结合气候寒暑变化规律,确立了春分、秋分,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等,逐渐勾勒出一年四季的图像。⑥日照时间最长、太阳高度角最大,那么夏至是不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呢?其实,因为光照时间长、地表太阳辐射充足,夏至时气温确实会比较高。但夏至之后,因太阳光照将向南再次“扫描”北半球,热量还会继续积蓄,之后我们才会迎来夏季最热的两个节气--小暑和大暑。⑦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气温的高低,气象学给出了标准:日最高气温达到或者超过35摄氏度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者超过37摄氏度时称为酷暑。⑧“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夏至虽热,却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12.【材料一]第二段引用杜甫的诗句和民间流传的谚语有什么作用?(3分)▲13.【材料二]中加点词语“几乎”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特点的?(3分)▲14.试依据以上两则材料,理解二十四节气中“冬至”的含义。(2分)▲15选出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2分)“麦到立夏收,谷到处暑黄。”“寒露种大蒜,霜降砍白菜。”中含有两个节气。中国人在节气日的饮食活动尤其注重享用新收获的农产品或其他应时鲜货。夏至是万物生长最茂盛的时候,夏至的“至”是到来的意思,意味着夏天到来。日最高气温超过35摄氏度时称为高温,达到或者超过37摄氏度时称为酷暑。(四)阅读《大不起来的小猫》,完成16~20题。(共15分)大不起来的小猫汪曾祺①我教书,教国文,我有时极为痛苦。“国文”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是哪一个指定了这么个名称?天底下简直没有比这更糊涂的事情,但痛苦的不是这个。我相信没有人狂妄荒谬到要来管我教了些什么,如果我真在那儿“教”。在这个国度中,生活有个最大的方便,即对于制度下的什么,可以全然不理睬,因为实在无从理睬,不,根本就没有什么制度!我痛苦,因为我孤独。走近一架琴,坐下,试按一按几个键子;拉开窗前的长帘,扣了工作衣的纽子,撩一撩头发,提起一管画笔……我是多么羡慕那种得其所哉的幸福呵。室中无一呼吸,而远方有无数眼睛、耳朵向着他们。我,一个教员,一个教员是多么寒伧的东西!一走进教室,我得尽力稳住自己,不然我将回过身来,拔脚就逃。不过我的“性子”常常很好(我这一向睡得不错),我走进去,带上门(我把自己跟他们一齐关在里面),翻开书(一切做来安详从容),我讲了:②——上回我们讲到二十七页,“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南阁子——且何谓阁子耶?’……”我说这句话写得真好,这在文言文,普通文言文里,不多见。“闻姊家有南阁子”,忽然一折,来了“且何谓阁子耶”这么一句。我们想想:本来要说的话,可能另是一个样子,话说了半截,忽然思想中带了一带,带了一带:“南阁子是什么?”自己问自己,说出了口,问姐姐:“且何谓阁子耶?”这写得多有神情?——所以,我觉得“且何谓阁子耶”前面应加一个破折号。③底下,因势利导,我想从此出发,说说归有光文章的特色,他作文章态度,与一般人有什么不同。我思想活泼,嗓音也清亮。但是,看一看下面那些脸,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④他们全数木然。这分析得比较细,他们不大习惯?那他们至少该有点好奇,我愿意他们把我当一个印第安人看也好。可是,就是木然,更无其他。一种攻不破的冷淡,绝对的不关心,我看到的是些为生活销蚀模糊的老脸,不是十来岁的孩子!我从他们脸上看到了整个的社会。我的脚下的地,突然陷下去了!我无所攀泊,无所依据,我的脑子成了灰蒙蒙的一片,我的声音失了调节,嗓子眼干燥,脸上发热。我立这里,像一棵拙劣的匠人画出来的树。用力捏碎一支粉笔,我愤怒!⑤但是,我自己都奇怪,一边批判着,一边恨恨的叫苦,忽然伤狗似的大吼一声,用力抓揪自己的头发,把手里红笔用力摔去,平常决不会有的粗野态度,这时都来了。这样也有不少年了,我的青春!我仍然有耐心把一本本“作文”改了。有时候就要大喜若狂,不能自禁了,当垃圾堆中忽然发现了一点火星,即便只是一小段,三句,两句。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我捧出这本卷子,给这个看,给那个看。“不错噢”、“很有希望噢”……我狂热得不计较别人的眼睛怎么从卷子上收回去,怎么看我。自然,有时我是骗了自己,闪了一下的不是火,是一种什么别的东西。这是一种嘲笑,使我的孤独愈益深厚。但一有一片小小的光,我的欢喜仍是完满的,长新的。⑥我又是得意非凡。一个初中二年级学生把她的草稿交来给我先看看,她文章里说到家里几只小猫,一回家她就先去看看小猫,跟它们玩半天,她说她老想:小猫要是老不大起来多好啊。我想:这孩子!我好好的看了她一眼,觉得她眉目之间有一种秀气,美起来了,说“很好,拿回去抄吧”。下了班,在饭后的闲谈里,我不知在谁的话后面,插了一句。⑦“许多东西是与生俱来的,比如艺术,大概真是一种本能。”我躺在椅子里,抽着烟.对这个世界很满意的样子。⑧可是第二天,她把作文本子交来,关于小猫的那几句没有了,我愣了愣,我把本子还给她。我说:“你本来有些很好的东西,你为什么丢掉呢?你觉得——我希望你把原来的稿子找一找。还找得到么?有些东西最好保留,如果你愿意保留,有兴趣。”⑨下了班,饭后照例有闲谈,我仍旧坐在那张椅子里,抽着烟,可是,我没有说什么。我愿意等,等到我的话到了时候,或者,哎……或者甚至没有“或者”了!注:汪曾祺生于1920年3月5日,卒于1997年5月16日,江苏高邮人,毕业于西南联合大学。本文创作于解放前,是其早期作品。略有改动。16.文章写了哪几件发生在我和学生之间的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3分)▲17.第③段中说“我心里一阵凄凉,我简直想哭”,请结合上下文,说一说让我“感到凄凉”的原因。(3分)▲18.请根据句式特点及加点词语的表现力,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2分)我赶紧俯近它,我吹它,扇它,使它旺起来,烧起来。▲19.第⑧段中加点的“很好的东西”是指什么?请结合语境谈谈你的理解。(3分)▲20.请联系上下文,分析第⑥段的“闲谈”与第⑨段的“闲谈”有何异同。(4分)▲(五)阅读名著《儒林外史》完成练习(共5分)小董所在的班级开展了《儒林外史》阅读实践活动,设计了两个活动内容:活动一:《儒林外史》课本剧表演。他们对原著内容进行了改编,下面是改编后的部分剧本内容:第一幕严贡生:实不相瞒,小弟只是一个为人率真,在乡里之间,从不晓得占人寸丝半粟的便宜,所以历来的父母官,都蒙相爱。一个蓬头赤足的小厮,走了进来。小厮:老爷,家里请你回去。严贡生:回去做甚么?小厮:早上关的那口猪,那人来讨了,在家里吵哩。严贡生:他要猪,拿钱来。小厮:他说猪是他的。严贡生:我知道了,你先去罢,我就来。第二幕王小二:冤枉啊,冤枉啊,请大人替我们做主!知县:带上来!王小二:大人有所不知,那口猪,原是_。现在猪长大了,又错跑到严家。我哥去讨猪,严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