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建阳市东片达标名校2024届中考语文猜题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和意大利签订文化、体育、教育等领域合作文件,促进双方人民的相互了解。B.桥梁是武汉一大特色,吸引众多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观赏,是最重要的旅游项目之一。C.习主席的访问是一次加深东西方关系的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开拓之旅,留下了美好回忆,收获了丰硕成果。D.汉口商业极为发达,老字号商铺远近闻名,往来游客川流不息。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穴位(xué)污秽(huì)狡黠(xiá)茅塞顿开(sè)B.吞噬(shì)接济(jì)恣睢(suī)引吭高歌(kànɡ)C.归省(xǐnɡ)校对(jiào)作揖(jī)笑容可掬(jū)D.矍铄(jué)勉强(qiánɡ)虔诚(qián)浑身解数(xiè)3.下列有关传统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朋友”一词在传统文化里枝繁叶茂,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有着不同的称谓,如: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则称之为“金兰之交”。B.《陈涉世家》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史记》,作者是汉朝的司马迁,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C.古代座次安排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如:帝王与臣下相对时帝王面南,臣下面北。宾主之间宴席的四面座位,以东向最尊,次为南向,再次为北向,西向为侍坐。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李商隐的《无题》。这一句诗运用比喻表达了爱情的坚贞。句中的“丝”喻“思”,含相思之意。4.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A.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十二章)译文:军队的主帅可以改变,普通人的志向却不可改变。B.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孟子》)译文: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走这条正道。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河中石兽》)译文:像他说的,(他们)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D.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岳阳楼记》)译文: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5.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场春雨不期而至,滋润了大地,给农作物带来了勃勃生机。B.他是个爱整洁的人,回到家,看到屋里一片狼藉,顿时大发雷霆。C.他不会做饭,便上网查了菜谱来做饭,结果吃起来味同嚼蜡。D.多年来,作家刘慈欣心无旁骛地创作,完成了多部深受人们喜爱的科幻作品。6.请结合网友的评论,为《朗读者》这个节目写一段推荐语。伶熙紫杉所有的选择都不如徐静蕾的一颗《奶奶的星星》——她结合自己的故事,为去世多年的奶奶朗诵作家史铁生的经典散文《奶奶的星星》,字字入心,几度哽咽,瞬间戳中万千心灵……panyue1997《朗读者》这个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很好,每个朗读者的背后都有一段动人心弦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泪流满面。kid.666虽然没有受过专业的训练,不懂什么朗读技巧,但是他们那蕴含着感情的声音却不停地撞击着我的心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默写填空。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自古以来,无数炎黄子孙为了保家卫国而忘我付出,《木兰诗》中这样描写:“__________,寒光照铁衣”;文天祥不惜以身殉国,“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_”;辛弃疾渴望重披战袍,“了却君王天下事,__________”。子曰:“三军可夺帅也,__________。”(《论语·子罕》)蒹葭萋萋,__________。(《诗经·蒹葭》)8.从ABC三项中选择一项,结合名著内容说说画线人物“哭”的原因。A.保尔这么想着,很快就泪流满面,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现在我该怎么办?全怪这该死的神甫。我那时干嘛鬼使神差地在面团上撒烟丝呢?”——《钢铁是怎样炼成的》B.祥子心中仿佛忽然地裂了,张着大嘴哭起来。小福子也落着泪,可是处在帮忙的地位,她到底心里还清楚一点。“祥哥,先别哭!我去上医院问问吧?”——《骆驼祥子》C.自把头去壁上磕撞,大哭起来。燕顺、石勇抱住。宋江哭得昏迷,半响方才苏醒。燕顺、石勇两个劝道:“哥哥,且省烦恼。”——《水浒传》第三十五回我选择(),原因是:二、阅读9.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小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节选)杜甫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手冻死亦足。1.对这首诗节选部分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B.“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比喻修辞,形象地写出了秋雨细密连绵的特点。C.“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D.“长夜”既指诗人笔下凄风苦雨的秋夜,又暗指当时动荡艰难的时局。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内容简要分析。10.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雍氏之役雍氏之役①,韩征甲与粟于周,周君②患之,告苏代。苏代曰:“何患焉!代能为君令韩不征甲与粟于周,又能为君得高都。”周君大悦,曰:“子苟能,寡人请以国听。”苏代遂往见韩相国公仲③,曰:“公不闻楚计乎?昭应④谓楚王曰:‘韩氏罢于兵,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今围雍氏五月,不能拔,是楚病也,楚王始不信昭应之计矣。今公乃征甲及粟于周,此告楚病也。昭应闻此,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雍氏必拔。”公仲曰:“善。然吾使者已行矣。”代曰:“公何不以高都与周?”公仲怒曰:“吾无征甲与粟于周亦已多矣。何为与高都?”代曰:“与之高都,则周必折而入于韩,秦闻之,必大怒,而焚周之节⑤,不通其使。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公仲曰:“善。”不征甲与粟于周而与高都,楚卒不拔雍氏而去。(选自《战国策·西周策》,有删改)(注释)①雍氏之役:楚国攻打韩国雍氏。②周君:西周国君,当时王室衰微,诸侯坐大。③公仲:姓公仲,名侈。④昭应:楚国将领。⑤节:古代出使外国的凭证。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氏罢于兵罢:通“疲”,疲惫B.寡人请以国听听:听从C.必劝楚王益兵守雍氏益:增加D.楚卒不拔雍氏而去。卒:士兵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A.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B.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C.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D.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3.下列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代对周君承诺:不仅能避免韩国在周的征兵征粮,而且还能帮周君得到高都。B.昭应一个月内拿下雍氏的建议,一开始未被楚王采纳,是因为楚国处境困窘。C.苏代认为如果楚国知道韩国向西周征兵征粮,楚国定会下定决心攻克雍氏。D.公仲觉得把高都给西周,西周与韩修好,使秦与西周断交,这确实对韩国有利。4.将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公以弊高都得完周也,何不与也?1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小题精妙的信息存储体①提起存储信息的媒介,我们一般想到的是硬盘、光盘,或者还有早先的软盘和磁带,恐怕谁也不会想到,大自然最古老、迄今容量最大的存储媒介其实在我们每个人身上,也在身边每一个生物体内,那就是存储生命密码的DNA。②我们知道,在DNA上,不仅存放着那些与生命活动有关的基因,还存放着大量的“垃圾基因”。如果我们把DNA比喻成一本书,这些垃圾基因就相当于书中插进去的一段段乱码。在乱码段落里,里面的字符不论怎么排,都不影响我们对整本书内容的理解。③于是科学家想,既然DNA上的“乱码区”可以随意填写,那何不填写上我们需要保存的信息呢?举个例子。现在要在DNA上存储“大科技”三个字。我们先把它们转化为电脑上的二进制码,然后再把二进制码转化为DNA上的“碱基文字”,譬如说转化结果是“A-T-T-A-C-C-G”,最后在某个细菌的DNA上的垃圾基因截取一段,把该段的“乱码文字”用“A-T-T-A-C-C-G”替代。那么随着这个细菌不断繁殖,只要这段区域不发生基因突变,所有后代身上都将带上了“A-T-T-A-C-C-G”这段信息。几百年后,我们的后人只要抓起一个细菌,通过基因测序,把这段代码测出来,就可以还原它所代表的意思——哦,原来是“大科技”!④为什么上述实验要用细菌刻写呢?因为细菌是无性生殖的,也就是说,除非发生基因突变,子代和母代的DNA是完全相同的。有性生殖的生物就不行,因为在交配过程中,基因要发生重组,来自另一方的“乱码字符”将插进你刻的信息里头,到了下一代的DNA上,你恐怕就读不出原先的意义来了,这种方法很巧妙,是不是?可惜还有缺点。因为生物体的基因总在发生着突变,不论有用还是没用的基因概不例外。基因突变在分子水平上表现为核苷酸上的碱基要么被取代,要么缺失,要么插进新的碱基。所以,你“刻写”在生物体上的信息,一代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③为了避开这个缺点,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乔治·邱奇领导的一个小组在2012年8月尝试了另一种办法。他们所用的材料不是活细胞的DNA,而是人工合成的DNA。人造DNA除了不会发生基因突变这一优点外,还有一个好处是整条DNA都可以用于刻写,不像活细胞的DNA,刻写时你得小心翼翼地避开有用的基因。邱奇等人竟然在人造DNA上“刻”进了整整一本书的内容,这本书包含53246个英文单词,11张图片和1个电脑程序,总计5.27MB。所储存的信息量比过去DNA上“刻”进信息的最高纪录还要高600多倍。出错率仅为百万分之二,就是说,这么一本厚书,仅出错几个字母。这些信息在常温下至少能稳定保存40万年。⑥不过,用DNA存储跟同光盘存储一样有个缺点,那就是一旦制作成,就只能读,不能写。因此,这种办法比较适用于需要长期备份保存的大容量数据,像我们电脑上写文章,需要经常修改,那就没必要用它来保存数据了。⑦目前,DNA存储还有另两个缺点,一个是费用比较昂贵,还有一个是刻录和读取都比较慢。比如这次为了刻这本书,科学家就用了好几天。但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这两个缺点未来都将会被克服。就拿基因测序的费用来说(因为DNA存储和读取都需要用到基因测序技术),2012年的费用仅是2001年的百万分之一。⑧用DNA做超级硬盘,不再遥远。可以肯定的是,科学终于追上了科幻小说的步伐!1.结合③④两段内容,介绍科学家将如何利用活细胞DNA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读取。2.阅读下面句子,根据要求回答。(1)为了避开这个缺点,由美国哈佛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乔治·邱奇领导的一个小组在2012年8月尝试了另一种办法。(加点的“另一种方法”有什么优点?)(2)所以,你“刻写”在生物体上的信息,一代代随着时间的推移,甚至会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张冠李戴”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3.本文第⑦段运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各有什么作用?12.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完成小题“知识跨年”让观众“涨姿势”“跨年夜”是中国各大卫视的收视争夺战。而2018年跨年晚会呈现出“知识跨年”“文化跨年”的新特色:央视跨年晚会以“长知识”为特色,回顾总结了2017年的大事件;浙江卫视推出了“2018思想全跨年盛典”,邀请高晓松等知名知识分子与年轻人沟通交流;深圳卫视则再次联手罗振宇,为观众提供了一场知试演讲……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对2005名受访者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77.3%的受访者看好“文化跨年”。对于综艺节目、晚会中文化元素的回归,49.8%的受访者认为是观众审美趣味提升的体现;49.1%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传统“唱跳”的娱乐方式缺少新意,遭遇“瓶颈”;41.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感官式娱乐内容泛滥,同质化严重;36.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35.7%的受访者觉得文化跨年赋予了“跨年”新的意义;21.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内容生产中的“价值回归”。“文化跨年”的魅力在哪里?调查中,56.5%的受访者认为是有思想深度,而不只限于感官娱乐;47.0%的受访者认为是对过去一年的回顾总结;45.3%的受访者认为是令人开阔眼界,增长见识;22.4%的受访者借此勉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综艺节目、晚会如何平衡文化深度和娱乐观赏性之间的关系?调查中,57.5%的受访者建议环节设置、语言风格上更加轻松活泼;53.0%的受访者建议利用舞美、特效等技术手段让文化元素更具视觉震撼力;27.9%的受访者认为应从文化素材中挖掘观众感兴趣的切入点;25.0%的受访者建议请大众熟知的艺人参与。----中国青年报材料二其实,近年来不仅跨年晚会的文化属性越来越强,其他综艺节目也在逐渐往更有“文化味”上靠栊,《中国诗诃大会》《朗读者》〈国家宝藏》等节目都获得了许多观众的好评。与以往的枯燥、沉闷的文化类节目不同,如今这些文化类节目更善于用年轻人喜爱、熟悉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比如,绚丽的舞美特技、明星担纲主讲人,让高大上的知识更接地气。这不仅拉近了节目与年轻人的距离,还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回报。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文化跨年”深受欢迎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间越来越趋于碎片化,人们希望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也意味着诸如“文化跨年”“直播答题”等文化现象所呈现的知识都是零碎的、非系統的“干货”知识。人们如果要想真正摆脱“知识焦虑”,而不是因为明星而关注知识,还是应该将被动的知识喂养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接受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魅力。----广州日报《“文化跨年”让知识更接地气》材料三相关声音某传煤公司制片李慕雪分析,文化元素的回归既有外因也有内因。“外因是______,节目制作者们自然会费尽心思寻找新的形式和内容。内因则是__________。”某高校研究生张帆说:“文化跨年是一个好趋势,给观众带来了新的选择和感受。”他还认为,文化元素回归荧幕的过程中,创新至关重要。“其实文化类节目一直都不少,观众真正喜欢的,是恰当、巧妙、年轻的展现方式。”某大学学生彭振铎指出,也有文化跨年晚会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如果是为了追‘文化’的热点,而强行植入文化元素,就失去了节目创作的初衷,也不是观众希望看到的。”“我们的文化本身足够有魅力,节目创作者需要充分理解它,再通过节目的设计包装,将这份魅力传递给观众。”----中国青年报链接材料今年,许多媒体采用更广泛的文化表达形式,呼应观众情感,借助“跨年”这一电视仪式,在其中植入“文化元素”,进行文化传播,让“跨年”呈现出更多元的文化姿态,既让传统文化有了参与现代娱乐的机会,又让这一场场电视仪式拥有更深刻的文化内涵。1.比较选文第一自然段和“链接材料”,哪段文字更能激发你的阅读兴趣?请说明理由。2.结合材料,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多数受访者认为,可以通过综艺节目、晚会请大众熟知的艺人参与的形式来平衡文化深度和娱乐观赏性之间的关系。B.《朗读者》节目深受好评的原因是其更善于用年轻人喜爱、熟悉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C.“文化跨年”“直播答题”等文化现象可以帮助人们真正摆脱“文化焦虑”。D.“文化跨年”的最大魅力在于它可以勉励人们“活到老,学到老”。3.结合材料,回答问题。(1)谈谈你对下面句中加点词的理解。比如,绚丽的舞美特技、明星担纲主讲人,让高大上的知识更接地气。(2)谈谈目前“文化跨年”“直播答题”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4.请根据材料一相关内容,概括“相关声音”中李慕雪分析“文化元素的回归”的内因和外因。5.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材料三漫画的理解。13.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后面小题“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从广义上讲,电脑视疲劳的引发并不局限于电脑,还包含其他电子屏幕,如手机、电视、广告屏幕等。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很太。(病例回放)青光眼曾是老年病,近年来也出现了年轻化趋势。网络工作人员小王今年62岁,最近眼睛干涩发胀,视物不清,经诊断已是青光眼晚期。医生分析这与他的工作和生活习惯有关,他每天面对电脑十几个小时,夜间还经常躺着着手机。(《长江商报》1.2.7)高三毕业生小宇高考结束后每天都要玩十几十小时的电脑游戏。一周后,他觉得眼睛酸、脖子疼、腰疼,甚至头疼,原本高度近视的他看东西更加模糊,一闭眼就不由自主地流泪。经诊断,小宇视网膜裂孔,需进行手术治疗。(“中关村在线”6.4.16)“医生,我关着灯上网,突然什么都看不见了,这到底是怎么了?”医生告诉这名患者,她的视力已严重受损。长期关着灯上网,电脑屏幕的辐射会毫不费力地穿透眼表组织,损伤眼的成像功能,导致视网膜收缩、视神经紊乱、血液供应循环障碍等,严重时还会失明。(《齐鲁晚报》5.4.14)(调查统计)7年中国网民年龄结构统计图(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专家观点)胡向明(视疲劳缓解研究专家):中国一年有40万人“过劳死”,很多都市白领处于“亚健康”的状态。这一群体的共同点是年龄多在20岁到40岁之间,主要从事脑力劳动,长期面对电脑。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瞭望》1年第14期)袁俊彦(太原爱尔眼科医院):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所以每隔一段时间要看看远处。另外,电脑屏幕要干净,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使眼睛不易疲劳。(《生活晨报》1.6.4)魏瑞华(天津医科太学眼科中心):长时间盯着屏幕,眨眼的次数会相对减少,眼球缺乏泪液滋润,会引发角膜、结膜干燥,导致干眼症。长时间侧躺着玩手机,枕头对眼睛的压迫容易造成供血不足,会出现眼胀、视物模糊、重影;距离和角度的不当,也会导致视疲劳,还可能造成双眼屈光度数发展不平衡。(《今晚报》7.8.11)彭晓燕(北京同仁医院):玩电脑一小时后要远眺一会儿,有高度近视的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因为环境对高度近视有一定影响,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而高度近视是视网腹出现裂孔的病理基础之一。(“中关村在线”6.4.16)9.什么是电脑视疲劳综合征?阅读材料后简要回答。10.阅读上述材料,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电脑用户和痴迷电视、手机的人容易得视疲劳综合征。B.持续的重度视疲劳对身心的伤害非常大,需要引起我们警惕。C.导致中国一年4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D.长期疲劳用眼会使近视加重,高度近视者更容易出现视网膜裂孔。11.请你根据(调查统计)及上述其他材料,写出“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12.暑假里,一些同学可能会迷上电脑、手机,应当如何预防电脑视疲劳呢?请根据上述材料,提出四点建议。三、语言表述14.后三联写诗人内心感受,突出了诗人怎样的渴望?四、写作1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题目一:所谓“年味儿”,就是人们对于过年的感受。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过年方式的改变,“年味儿”的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它可以寄托在“吃喝”“饮食”这些舌尖上的美味上,也可以寄托在“祭灶”“扫房”这些民俗形式上,还可以寄托在“参观”“公益”这些精神文化补给上……刚刚过去的2019年春节,你有怎样的体验?怎样的收获?请在“的年味儿”的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构成你的作文题目,写一篇文章。不限文体(诗歌除外)。题目二:文章《沙海一苗树》中,高林树栽下的“一苗树”,是怎样成活并长成参天大树的?请你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2)字数在600-800之间。(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一、积累与运用1、D【解析】
D错误,搭配不当,改为:汉口商业极为发达,老字号远近闻名,往来游客川流不息。2、A【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对字音的识记。A.正确;B.引吭高歌(kànɡ)-(háng);C.作揖(jī)-(yī);D.勉强(qiánɡ)-(qiǎng)。据此,答案为A。3、B【解析】这是一道考查文学常识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要求学生在日常读书与写作中,注意多积累,多背诵,这样才能轻松应对此题。B.《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4、C【解析】
C正确翻译是:依照他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几里外找到那石兽。5、C【解析】
味同嚼蜡,意思是味道如同嚼蜡一般,形容没有味道。多指说话或文章枯燥无味。C句望文生义,使用错误。6、《朗读者》这个节目值得一看。它是大型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用自己的故事和情感体验给观众带来情感触动。相信你看了之后会喜欢这个节目的。【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语言综合运用是语文考查的重点。本题要抓住题干的要求具体分析问题,题干要求“针对《朗读者》写推荐语”,我们要了解《朗读者》是什么类型的节目,表达什么主题,这样再组织答案要点就可以了。回答时语言要简洁生动,能引起共鸣效果。7、(1)朔气传金柝留取丹心照汗青赢得生前身后名(2)匹夫不可夺志也(3)白露未晞【解析】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首先要选准诗句,生僻字平时要多写几遍。这类试题是通过书写的方式考背诵,关键是不能错字、别字、形似字。近几年总出理解性默写题目,这种题目的难度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首先要根据诗歌内容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此题要注意“柝”“汗”“赢”“晞”等字词的书写。8、示例:A.保尔在神甫的蛋糕里撒了烟丝,被赶出学校,他觉得无法向辛苦而又关心他的母亲交代;B.祥子因遇到虎姐难产而哭;C.宋江因接到家书,得知老父去世,未能尽孝而哭。【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骆驼祥子》《水浒传》,把握其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再根据问题进行回答即可。如A保尔原是神父喜爱的学生,他的圣经课平时总是五分,祈祷文和新旧约他都背得滚瓜烂熟。可就是那次圣经课上,保尔对地球是由上帝创造的这一说法,向神父提出质疑而被毒打一顿后,瓦西里神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事事刁难保尔,多次将他赶出教室,甚至一连几星期罚他站墙角。而且上课再也不向保尔提问了。弄得他对神父又恨又怕。因此,补考那天,他就听了谢廖沙的话,把烟末撒在神父家的发面里。谁知闯下大祸,竟被开除。他觉得无法向辛苦而又关心他的母亲交代而哭。B.虎妞难产,让祥子一下子失去了两个亲人,生活瞬间就变得暗淡。C.宋江因接到家书,得知老父去世,未能尽孝而哭。当然,这竟然是一场骗局。以下的情节是:宋江以为宋太公真的去世了,其实不然,宋太公是不愿意儿子落草为寇,所以骗松江说自己死了,让这个孝子回来奔丧,到时候就可以把宋江看住,不让他到梁山。二、阅读9、1.C2.示例:这两句诗写出诗人推己及人,希望“天下寒士”都居“广厦”,都能安居乐业的心愿,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逐项进行分析即可。C项理解分析不正确,“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安史之乱。2.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的博大情怀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10、1.D2.C3.B4.这样,相国就是在用一个破烂(贫困)的高都,换得(或得到)一个完整的西周,为什么不给呢?【解析】1.D楚卒不拔雍氏而去。卒:最终。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此题根据文意:仓库空虚,没有力量固守域池。假如我军乘韩国粮食不足时,率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那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占领雍氏了。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C.仓廪空/无以守城/吾收之以饥/不过一月/必拔之。3.B“昭应一个月内拿下雍氏的建议”错误,如今楚国围雍氏已有五个月,可是仍然没能攻下,这也证明楚国已疲惫不堪。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是”:这样。“以”:用。“弊”:贫困。“得”:得到。【点睛】参考翻译楚国攻打韩国的雍氏,韩国向西周调兵征粮,周天子感到十分烦恼,跟苏代商量。苏代说:“王不必烦恼,臣不但能能使韩国不向西周调兵征粮,还能让王得到韩国的高都。”周王听了这话,非常高兴的说:“如果贤卿能为寡人解难,那么以后寡人的国事都听从贤卿的意见。”于是苏代前往韩国,拜见相国公仲侈说:“难道相国没有听说楚国的计划吗?楚将昭应曾对楚怀王说:‘韩国因连年争战,兵疲马困,仓库空虚,没有力量固守域池。假如我军乘韩国粮食不足时,率兵攻打韩国的雍氏,那么不用一个月就可以占领雍氏了。’如今楚国围雍氏已有五个月,可是仍然没能攻下,这也证明楚国已疲惫不堪,而楚王现在也开始怀疑昭应的说法。现在相国竟然向西调兵征粮,这不是明明告诉楚国,韩国已经精疲力竭了,昭应知道以后,一定会请楚王增兵包围瘫氏,雍氏就守不住了。”公仲侈说:“好。可是我派的使者已经出发了。”苏代说:“相国为什么不把高都送给西周呢?”公仲侈听后愤怒地说:“我停止向西周征兵征粮,这已经很对得起西周了,为什么还要送给西周高都呢?”苏代说:“假如您能把高都送给西周,那么西周会屈从于韩国,并有往来(再次修好),秦国知道以后,必然大为震怒,不仅会焚毁西周的符节,而且还会新绝使臣的来往。这样,相国就是在用一个破烂(贫圈)的高都,换得一个完整的西周,为什么不给呢?公仲侈说:“好吧。”于是公仲侈就果断决定不向周征兵征粮,并把高都送给了西周。楚军最终没能攻下雍氏,只好离去。11、1.把要存储的信息转化为电脑二进制码,再把二进制码转化为DNA上的“碱基文字”;用刻有信息的DNA替换无性生殖生物中存储垃圾基因的一段DNA;需要读取时,通过基因测序,测出这段替换的DNA,还原信息。2.(1)整条DNA都可以“刻”,信息存储容量大。(2)指刻写在生物体上的信息由于基因突变和时间推移,造成核苷酸上的碱基出现错乱、混淆等情况。3.举例子、作比较。举“科学家用好几天才把一本书的信息刻入人工DNA”的事例,来说明目前DNA存储还存在着的缺点;通过2012年与2001年基因测序费用的比较,举例说明了目前DNA存储存在着的缺点是可以被克服的。【解析】
1.考查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分析。仔细阅读③④两段的内容,找出与“如何利用利用活细胞DNA进行信息的存储和读取”有关的句子,如③段“我们先把它们转化为电脑上的二进制码,然后再把二进制码转化为DNA上的‘碱基文字’。”“最后在某个细菌的DNA上的垃圾基因截取一段。”“我们的后人只要抓起一个细菌,通过基因测序,把这段代码测出来。”作答即可。2.(1)考查对文段内容的概括。根据题目要求,从文段中仔细梳理与题目有关的句子,有指向性很明显的句子,如“人造DNA除了不会发生基因突变这一优点外,还有一个好处是整条DNA都可以用于刻写”“所储存的信息量比过去DNA上“刻”进信息的最高纪录还要高600多倍。”概括最大即可。(2)本题考查词语指代对象的理解。词语指代的对象基本上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需要联系上下文加以概括的;二是原文中找出指代的内容,这种情况,指代的内容一般出现在词语之前,找到后可用其替换词语,通读句子视句意变化与否来检验其正误。“张冠李戴”意思是把姓张的帽子戴到姓李的头上。比喻认错了对象,弄错了事实。这里指的是前一句所说的刻写在生物体上的信息由于基因突变和时间推移,造成核苷酸上的碱基出现错乱、混淆等情况。3.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分析。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解答时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根据文字信息来判断,根据文段内容从说明了事物什么特征,说明什么问题方面来表达其作用。⑦段句子中“比如这次为了刻这本书”表明运用的是举例子,将2012年与2001年基因测序费用的比较,表明运用的是作比较,结合整个句子来看,作者通过举这些实例和比较,来具体准确地说明目前DNA存储还存在着的缺点以及这些缺点是可以被克服的。12、1.示例一:选文第一自然段更能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因为选文以各大卫视2018跨年晚会的事例开头,事例新鲜、新颖,从日常生活谈起,更贴近生活,拉近了文本与读者的距离;与“链接材料”文字相比,语言生动具体,内容丰富。示例二:“链接材料”的文字更能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因为这段文字更为准确地定义了“文化跨年”,具体地阐释了“文化跨年”的意义和内涵。2.B3.(1)“接地气”意为善于用年轻人喜爱、熟悉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节目更为年轻人所接受。(2)存在问题:“文化跨年”“直播答题”等文化现象所呈现的知识都是零碎的、非系统的“干货”知识。解决方法:人们要想真正摆脱“知识焦虑”,不应该因明星而关注知识,而应该将被动的知识喂养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接受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4.外因是传统“唱跳”的感官娱乐方式内容泛滥且缺少新意,同质化严重,遭遇“瓶颈”;内因则是观众整体审美趣味的提升、转变,观众开始具有文化自信,也意识到我们文化的价值。5.一些制作者(单位)单纯地为迎合观众的感官式娱乐而进行模式化(流水线化)节目制作,造成节目缺乏新意、内容同质化严重,使节目失去发展空间和市场关注,前景堪忧;而有的节目制作者(单位)更善于用年轻人喜爱、熟悉的方式进行节目创作和表达,扎根观众所需,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关注,具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生命力)【解析】1.要求学生首先明确态度。然后结合第一段内容或了解材料的内容分析,写出理由即可。如:“链接材料”的文字更能激发我的阅读兴趣。因为这段文字更为准确地定义了“文化跨年”,具体地阐释了“文化跨年”的意义和内涵。其中的“文化元素”让我沉醉。2.A项错误,“多数受访者”,与材料一“25%的受访者”不相符;C项错误,与材料二“人们如果要想其正摆脱‘文化焦虑’,而不是因为明星而关注知识,还是应该将被动的知识养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接受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魅力”的表述不相符;D项错误在于:“最大”一词与材料一“22.4%的受访者借此勉励自己‘活到老,学到老’的数据”不相符。3.(1)要求学生首先了解词语的本义,然后在具体语境中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其含义。“接地气”,网络流行词,就是要广泛接触老百姓的普通生活,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反映最底层普通民众的愿望、诉求、利益。用大众的生活习惯、用语等,而不是脱离了群众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愿望,浮于表面,而是踏踏实实,深入人心,就是要遵循自然规律,而不是盲目行事。在这里意为善于用年轻人喜爱、熟悉的方式进行创作和表达,拉近了与年轻人的距离,使节目更为年轻人所接受。(2)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内容分析阐述即可。结合材料二内容“在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时间越来越趋于碎片化,人们希望利用这些时间学习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强烈。但这也意味着诸如‘文化跨年’‘直播答题’等文化现象所呈现的知识都是零碎的、非系統的‘干货’知识。人们如果要想真正摆脱‘知识焦虑’,而不是因为明星而关注知识,还是应该将被动的知识喂养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接受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这样才能充分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与魅力。”分析:“文化跨年”“直播答题”存在的问题是“文化跨年”“直播答题”等文化现象所呈现的知识都是零碎的、非系统的“干货”知识。解决方法:人们要想真正摆脱“知识焦虑”,不应该因明星而关注知识,而应该将被动的知识喂养转变为主动的信息搜寻,接受完整化、系统化的知识体系。4.要求学生首先理解内因和外因。内因是观众因素,外因是客观原因。然后结合材料分析即可。外因结合“49.1%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传统‘唱跳’的娱乐方式缺少新意,遭遇‘瓶颈’;41.5%的受访者认为是由于感官式娱乐内容泛滥,同质化严重”概括得出:传统“唱跳”的感官娱乐方式内容泛滥且缺少新意,同质化严重,遭遇“瓶颈”;内因结合“36.1%的受访者认为这是文化自信的具体表现;35.7%的受访者觉得文化跨年赋予了‘跨年’新的意义;21.4%的受访者认为这是内容生产中的‘价值回归’”概括得出:观众整体审美趣味的提升、转变,观众开始具有文化自信,也意识到我们文化的价值。5.首先根据漫画中的文字分析得出。有两类“文化跨年”节目制作者,一类是“全民点赞,跟风制作,流水线生产”,这类节目感官式娱乐内容泛滥,同质化严重,生命力不旺盛,前景堪忧;一类节目是“扎根土壤,才有生命”,这类节目拉近了节目与观众的距离,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和市场关注,具有生命力,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13、9.电脑视疲劳综合症是指长时间使用电脑,眼睛过度疲劳所引发的(视力及身心方面的)一系列症状,(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10.C11.(1)在中国网民中年轻人所占比例很高,人数很多。(2)许多年轻人长期面对电脑,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12.(1)不要长时间面对电脑、手机。(2)不要躺着玩电脑、手机。(6)夜间不要关着灯玩电脑等。(4)玩电脑一段时间后要远眺一会儿。(2)有高度近视的同学最好查一下眼底,及时发现问题。(4)电脑屏幕要干净。(7)屏幕亮度和颜色对比度应调至最舒适的状态。【解析】
9.本题综合考查概括文章内容和给名词下定义的能力。可结合《“电脑视疲劳”,不可小视》的第一段的第一、二句“长时间使用电脑容易造成眼睛过度疲劳,引发视力度身心问题,包括眼干、头晕、疲倦、恶心等。90%以上的电脑用户有视疲劳综合征”等内容来给“电视疲劳综合症”下定义。10.根据“过度的视疲劳会直接导致心、脑受损,这是‘过劳死’的诱因之一。”中的“之一”可知:C项“导致中国一年40万人‘过劳死’的原因就是过度的视觉疲劳。”的说法有误。1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也是在考查对选文内容的把握。根据【调查统计】表格中20——29岁的年轻人中网民最多及“一个人如果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的时间过长,就很容易引发过度视疲劳,患上青光眼”的说明,可知“青光眼出现年轻化趋势”的两个原因。12.本题考查联系实际对选文内容的个性理解。所提的建议,一是可以根据“【病例回放】”中医生对病例的分析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二是可参看选文中专家对“电脑视疲劳”的解说来提出该采取的对应的措施。也就是说所提建议一定要符合文章所讲的知识,这需要认真读懂原文内容。三、语言表述14、反对战争,渴望和平。渴望战争尽快结束,期盼亲人团聚,国泰民安。【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思想感情的把握。后三联的意思是忧心伤感见花开却流泪,别离家人鸟鸣令我心悸。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愁闷心烦只有搔首而已,致使白发疏稀插不上簪。诗人既思念自己的家人,又担忧国家的命运,表现了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宠物营养师岗位面试问题及答案
- 河南省新乡市新乡市一中2025届化学高一下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一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末阶段质量检测
- 高考英语写作万能模板(素材)
- 北京车辆登记管理办法
- 北航科技竞赛管理办法
-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 FPGA信号发生器原理与应用
- 古代文学作品鉴赏与解读
- 普通小店晋升管理办法
- 酒店前台案例分析
- 消防应急通信培训
-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
- XX小学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制度
-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查验报告
- 业务佣金提成协议书模板
- GB/T 29469-2024洁净室及相关受控环境性能及合理性评价
- 国家开放大学《城市管理学》作业-“城市病”表现及其治理
- 甄嬛传电子版剧本第01-10集
- 【中国信科-中信科移动】2023星地融合通信白皮书
- 厨师中暑防范知识讲座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