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1页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2页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3页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4页
2024届辽宁省大连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纸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分,共482023年7月25日,小明到有“世界桥梁博物馆”之称的贵州参加学校组织的研学活动。图12图11.据此推测坝陵河大桥的走向A.南—北B.东—西C.东南—西北D.东北—西南2.与大连市相比,此日安顺市A.昼长更长B.正午太阳高度更大C.日落方位角相同D.室内正午光照面积更大脉不断生长,使两端岩层弯曲、断裂,在层面上表现为形似干裂的网格状裂隙。图2为大连滨34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3~53.形成龟背石的岩石属于C.丙4.由第一种观点可推测出形成龟裂状网纹的主要地质作用为A.风化作用堆积作用B.地壳运动变质作用C.风化作用变质作用D.岩浆活动堆积作用5.第二种观点推测的主要依据是A.岩石产生网状裂隙B.形成上宽下窄裂隙C.裂隙中有泥沙填充D.两端岩层边缘上弯图5为亚洲某地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逐月累计曲线图。据此完成6~8图56.符合该地气温特征的说法是A.气温逐月上升B.气温常年稳定C.7月气温远高于1月D.每月气温增幅稳定7.该地降水较多的月份及主要原因分别是A.9~12月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5~8月气压带、风带移动C.9~12月西风带控制D.5~8月东南信风控制8.属于该区域的地理现象是A.土壤肥沃,黑土广布B.草场上大规模斑马迁徙C.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D.植被以常绿硬叶林为主水量盈余率是衡量水库蓄水量变化的重要指标(水量盈余率=流入量/流出量),图6半球某水库各月水量盈余率统计图。据此完成9~10图69.若该地区的河流主要依靠雨水补给,说明该地区①降水集中在夏季②降水集中在冬季③夏季蒸发量较大④冬季蒸发量较大B.①④C.②③10.水库对河流洪水产生蓄积作用的时段是A.1月~6月B.3月~9月C.6月~10月D.9月~次年3月据路透社2023年11月25半岛的北端,进入南大西洋海域。1986年这座冰山从南极菲尔希纳冰架上分离出来,因其底座图7为编号A23a冰山位置图。据此完成11~12图711.A23a冰山移动的主要原因是①南极大陆地壳运动的结果②冰山融化,底部与海底失去接触③科考站排放了过多的热量④海表风场和洋流提供了动力条件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12.该冰山移动可能带来的影响有①沿途海域海气之间水热交换基本不变②再次搁浅,导致生物的觅食路线受阻③南极大陆的生物生存空间大幅度缩小④对非洲南部海运船舶航行造成影响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2023年9月下旬至10最低气温达6~8℃时,枫叶开始由绿变黄,达4~6℃时开始变红,当达0~4℃后全部变成红13~1413.与黑龙江、吉林相比,辽宁东部观赏季较长,其原因是①秋季气温下降更快②秋季气温持续温和下降③秋季降水相对较多④秋季降水相对较少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4.当大连横山寺景区进入枫叶观赏尾期时,可能出现“漫山红遍,层林尽染”景观的地区是A.江苏栖霞山B.新疆哈密天山C.吉林红叶谷D.黑龙江金龙山年8月某调查组开始对部分湖岸的植被进行调查,并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探讨1998~2013年初呼伦湖湖岸植被演替规律。图8示意呼伦湖2003~20129结果显示样地植被种类:1~7、9为羊草,8、10~45、48、49、57为芦苇,46、47、50~56、58~70为藜科。据此完成15~1615.推测20032012年呼伦湖水量的整体变化趋势是A.持续减少B.持续增加C.先增加后减少D.先减少后增加16.呼伦湖水面变化导致湖区南岸植被演替规律为①由现在湖岸向外依次为:羊草→芦苇→藜科②由现在湖岸向外依次为:藜科→芦苇→羊草③演替初期到后期依次为:羊草→芦苇→藜科④演替初期到后期依次为:藜科→芦苇→羊草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综合题(本题包括3道题,共52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处于上冷下暖的不稳定状态。2023年11月5~7日,东北大部分地区经历了强烈的降雪或雨同时也带来了大范围降温,12日冷涡才彻底移出东北地区。专家分析,本次降雪过程是来自西伯利亚(60°N,90°E)附近的高空冷涡加强发展成东北冷涡,与地面气旋结合,共同影响东北地区。图10为2023年11月6日14时,东北冷涡中心即将离开我国东北地区的近地面气压分布图,图11为2023年11月6日20时~7日20时东北部分地区降温幅度图。(1)说出11月5~7日期间,东北冷涡的水平气流运动方向及整体移动方向。(4(2)分析本次东北地区降雪强度大、范围广的原因。(8(3)从地形角度,说明吉林省内东南部降温幅度最大的原因。(4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图12为某地地质地形图,断层东侧相对上升,西侧相对下降。区域附近人类活动较少。图12河流的原因(6(2)分别说出甲丙、丙乙两段主要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判断依据。(8(3)断层东西两侧相对运动方向不同,但地势高度接近,对此做出合理解释。(4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40005445响。表11987~2021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海拔变化,图131987~2021年博格达峰冰川面积空间变化。图13(1)读表1,描述19872021年博格达峰地区冰川面积的变化特点。(6(2)读图13,比较博格达峰地区北部和南部冰川面积变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3)说明博格达山区水资源持续减少的原因。(6大连市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地理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题3481-5DBCAD6-10BBCCD11-15DBCAA16D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道题,共5217.(16(1)逆时针辐合自西北向东南(自西向东)(每点2分,共4(2)强度大:地面气旋东部的东南风从海洋上带来大量充足的水汽;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汽凝结放出热量(潜热释放),利于上升气流的维持。(每点2分,答出36范围广:东北冷涡和地面气旋空间尺度大,影响时间长,影响范围广(2分)。(3)吉林省东南部是长白山山区,西北部是松嫩(东北)平原;东北冷涡带来的冷气团受有利于地面辐射降温。(每点2分,答出2418.(18易受流水侵蚀,发育河流。(4(2)甲丙段为向斜丙乙段为背斜(每点2分,共4判断依据:甲丙段地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构造;丙乙段地层中间老,两翼新为背斜构造。(每点2分,共4(3)断层线东侧主要是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易被侵蚀,西侧主要是向斜构力侵蚀的差异,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地势高度相近。(每点2分,共419.(183200-3500米退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