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3/0F/wKhkGWX7ggKAT-wOAAO_OwE46Dw051.jpg)
![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3/0F/wKhkGWX7ggKAT-wOAAO_OwE46Dw0512.jpg)
![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3/0F/wKhkGWX7ggKAT-wOAAO_OwE46Dw0513.jpg)
![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3/0F/wKhkGWX7ggKAT-wOAAO_OwE46Dw0514.jpg)
![广东省广州市七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0/23/0F/wKhkGWX7ggKAT-wOAAO_OwE46Dw05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上学期高二中段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性善论是孟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春秋战国时代,社会上展开了对人性问题的大讨论,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说法,通过与告子对人性问题的辩难,提出了自己的人性理论。告子认为人性无善无不善,与仁义没有联系。他把人性看作是人或动物的本能或欲望,提出了“生之谓性”和“食、色,性也”的命题。孟子则不同意告子的说法,认为人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人不但有口腹衣食之欲,更重要的是人有善良的本性。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不忍人之心即善心,行不忍人之政,就是实行仁政。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孟子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他说:“诸侯之宝三:土地、人民、政事。宝珠玉者,殃必及身。”人民是诸侯国的三宝之一,如果不加重视,祸必殃身。在治国方面,孟子主张建立一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一统社会,“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为此他提出实行“制民之产”的经济政策,即实行井田制,使农民有一定的土地和财产,解决他们的温饱问题。同时要减轻人民的赋税和商人的关税,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贸易。孟子还特别强调要“谨庠序之教”,普及学校教育,使人民懂得孝悌忠信的道理。孟子人性化色彩的仁政思想无疑具有时代的进步意义,但终因过于理想化,不免有些“迂远而阔于事情”,所以不为统治者所用。(摘编自《〈孟子〉鉴赏辞典·〈孟子〉概说》)材料二:孟子对霸道与王道的区分明确了王道以德服人的政治原则和思想路线,对王者的人格塑造更强调了统治者自身的道德垂范为平治天下之本。这注定了王道绝非力政而是仁政。仁政是孟子特有的政治术语,与孔子所讲的德治同义且一脉相承。狭义上讲,仁政指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统治原则;广义上讲,仁政指以道德而非物质利诱或暴力为手段、为目标的行政原则。以暴力为手段的叫暴政,以道德为手段的叫王道。推行法制叫法治,推行道德叫仁政。由于“仁”与“德”“善”在儒家及孟子这里是一致的,因此孟子所讲的王道是崇尚道德而非暴力手段,以追求道德之善而非物质之利的政治理想和行政理念。在这个意义上,仁政与王道异名而同实。一方面,王道就是仁政。王道以仁政为实际内容和行政原则——是否推行仁政是判断霸道与王道的标准之一。当然,王道与仁政也有细微差别,那就是:如果说与霸道相对应的王道侧重于平天下的过程的话,那么,与力政相对应的仁政则侧重治天下的统治之方;在平天下之后,如果说仁政侧重于治国之方的话,那么,王道则侧重于仁政实施的效果。总之,王道离不开仁政,王道就是用仁政而非力政、暴政来治国平天下。在这个意义上,王道与仁政是统一的。在孟子看来,对于为政者而言,最要紧的是人品即道德素质——好善。孟子对从政之德的重视在与孔子的对比中看得更加清楚。《论语》记载,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孔子把做事果敢、明白事理和多才多艺等都视为从政的条件,只居其一就具备了从政的资格。孟子则对好善之德倍加关注。其实,好善之所以被孟子定为评价或考察从政人员的最高乃至唯一标准,与仁政的最终目标密切相关。为政者的好善,带动了庶民对善的趋从。既然仁政信凭的是以德服人,那么,德便成为考察、衡量、选择和评价为政者最重要的砝码。孟子坚信“仁人无敌于天下”,统治者也是如此。如果统治者能实行仁义,其平治天下则易如反掌。关于为何平天下即仁政和王道的目的问题,孟子的回答是为仁义之善,其治国平天下是一个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过程。早期儒家有重义轻利的倾向,孟子则把这一倾向推向更高境界。他指出“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师文王,大国五年,小国七年,必为政于天下矣”。又说,“鸡鸣而起,孽孽为善者,舜之徒也。鸡鸣而起,孽孽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与跖之分,无他,利与善之间也”。(《梁惠王上》)按照孟子的逻辑,人们的行为或为善,或为利,其间势不两立,不可调和。孜孜求善的仁政、王道与利不共戴天,正是在排斥对利的追逐中完成仁义的。这是孟子关于利与善的基本观点,也是他治理国家的基本思路。(摘编自魏义霞《王道与仁政——孟子政治哲学研究》)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时代变幻中,孟子感受到人民群众的力量,因此他在继承孔子仁学观念基础上提出仁政思想。B.在制定经济政策方面,孟子认为既要扶持农业,以“井田制”解决温饱问题,也要关注商业。C.王道与仁政都包括手段和目的层面,仁政侧重治国术,王道侧重平天下过程和仁政实施效果。D.孟子认为作为国君,其为政路线是为仁义,要以仁义来处理包括血缘和君臣上下在内的人际关系。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两则材料均有对比论证,如材料二论证了孟子与孔子对从政之德重视的不同。B.材料一指出孟子仁政思想有人性化色彩,并分析了其不为统治者所用的原因。C.材料二从狭义与广义角度阐释了孟子仁政的内涵,并以此与孔子德治相区分。D.两则材料均认为孟子主张效法古代圣王,吸取他们的治国经验,达到王道。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3分)A.“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下》)B.“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公孙丑下》)C.“养心莫善于寡欲。”(《孟子·尽心下》)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孟子·梁惠王上》)4.材料一和材料二提出中心论点的方式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4分)5.我们选拔干部的原则是“德才兼备,以德为先”。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要谈谈你对为政者“以德为先”意义的理解。(6分)(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哨兵北舞曾剑绿皮列车终于摆脱京城的喧嚣与繁华,钻出夜色,钻进晨雾,在莽莽丛林间穿行。韩泽中以为,这趟驶向军营的列车,是他灿烂人生的开始,两年后,他将回到“北舞”,开启他辉煌的人生。列车把他们带到一个小县城,换乘面包车,辗转到一个像屯子一样的小镇,在一处营地住下。一个月后,韩泽中和另一位新兵被一辆“勇士”接走。山路漫长,车行颠簸,“勇士”钻出大山,进入一片江湾。远远地,一抹红色飘扬在边界哨所塔楼上。第二天清晨,韩泽中到哨所的第一班岗。真枪实弹,双人双岗。哨所兵少,白天一班岗,晚上一班岗,还穿插着不定时的巡逻任务。夜班岗如期而至,战友们的鼾声衬托出哨所夜的寂静。寂寞伴随着单调和重复袭来,尤其在站岗的时候。他觉得边防的夜不是黑的,是深蓝色。而白天,秋日的阳光直射下来,晒得他脖颈生疼。他站得没有刚开始那么笔直,腰有些松懈。哨长发现了这个问题。那天午饭后,哨长带着他俩上了山,那边有“夫妻哨所”旧址。他们走在荆棘丛生的山路上,也不知走了多长时间,终于到达山顶。“夫妻哨所”上着锁。山高风大,门窗紧闭,屋里的桌椅布满灰尘,哨长给他们讲沈海洋的故事,他与另一个老兵被连队分配到山顶这个瞭望哨。有一天,老兵被抽调到边防团,这里只剩下沈海洋一人,沈海洋就向哨长申请,让妻子余香过来,义务当“哨兵”,这里就成了有名的“夫妻哨所”。余香支持沈海洋,奉献了五年。“夫妻哨所”往下,半山腰,有一个烈士墓。墓碑上写着烈士的名字:夏士连。一次巡逻,发现他国两个军人越界,去抓捕,夏士连冲在前面,坝下巨石林立水中,水深处还有暗礁。当时夜幕降临,细雨如丝,江边有雾,路滑。行到深水区,江水阻隔,夏士连在露出水面的巨石上跳跃,滑倒落水。仔细擦拭过墓碑后,他们往山下走,回望烈士墓,韩泽中觉得这个老兵的名字特别年轻,富有朝气,他仿佛看见一位年轻的战士,立在墓旁向他微笑。回哨所的路上,哨长讲了自己的故事。哨长是物理系的大学生,部队去招大学生干部,他报了名,没想到成了一名边防军官,每天检查岗哨,带兵巡逻,“五年前,我与你们的嫂子扯了结婚证,没有结婚照,没有办婚宴,几次定好的时间,都因部队临时有任务,改了日期,父母年龄大了,原本该休息,养老,却还要给我们带孩子……”哨长说着,声音有些哽咽。他们走下山,来到江边,韩泽中凝望江水,他觉得这界江的水,就像他们边防战士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酸楚,无声地在他们心底流过。回望来时的路,他说不清是哪一步促使他走进军营,像是偶然,像是一时冲动,更像是冥冥之中,偶然里隐藏着必然。第一学年专业课考核,同学说他秀气,建议他男扮女装,跳一段“贵妃醉酒”,他成功了,然而同学们随后喊他“韩媚娘”“韩贵妃”。虽无恶,但听着刺耳。第二天去食堂吃饭,看见征兵宣传标语:“想成为男子汉吗?到军营去!”这则征兵标语吸引了他。现在想来,已走进军营,那段女装古典舞好像不是最初始的缘由。七岁那年,一位亲戚说他过于柔弱,背有些塌,挺不起来,爷爷指着一张报纸上国旗护卫队的照片说,将来你得长成这样。那次从“夫妻哨所”和烈士墓回来后,韩泽中开始按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他在雕刻自己。每次来到界碑前,韩泽中心中总会升腾起去触摸界碑的欲望,界碑在雪的映照下,散发出庄严与神圣的光辉,阻止了他的触摸,他举起手,向界碑敬礼。突然有一天,韩泽中发现他那双细嫩的手粗粝了,骨节变大,他并没有失落,他觉得用这样的手,向国旗和界碑敬礼,更有意义,更神圣。一切都在改变,就像哨所的四季:晚春的花朵,盛夏的绿荫,仲秋的山林,冬日的白雪,不变的是哨所的橄榄绿,那是老百姓眼里永恒的风景。每一天都特别漫长,两年时光连缀起来,却又顿觉转瞬即逝,退伍的时间越来越近,韩泽中眼看就可以回“北舞”了,可他怎么走得了啊。有些心事压在他的心头。他决心申请转士官,哪怕只干一期,也得三年,这意味着,他放弃了他的“北舞”,那是无数舞者梦寐以求的学府。“你真的确定要留下?”哨长问。“是的,我确定!”他说。“同你爸妈商量一下吧。”哨长说。“不用,我二十岁了,我的青春我做主。”他写了留队申请,在申请书最后,他踢正步一样一笔一画地签上自己的名字。天黑下来了,他来到哨位,持枪上岗。星星灯火,在他眼里静静地亮着。(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服兵役的经历让韩泽中有了许多的收获,他对军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更重要的是他因此抹掉了“韩贵妃”的人生印记。B.文中哨长在讲述自己的故事时,内心是有些酸楚的,他的这段经历以及对家人的愧疚,让韩泽中体会到了普通边防军人的奉献与伟大。C.文中画横线句主要是用景物的变化来反衬哨所橄榄绿不变,也暗示主人公此刻的内心既有军人的自豪,更有军人的自觉担当。D.服役期快满的时候,韩泽中没跟父母商量就做出了决定,这种决定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体现了他的成长和性格中的果断。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小说多处运用心理描写和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内心的触动和成长,从而使得小说结尾主人公的选择不显突兀。B.小说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诗意,有一种纯净之美,这与作者意欲着力表现的军人纯净的心灵世界是和谐一致的。C.小说写韩泽中的从军历程,又用其他军人的故事与之形成鲜明对比,作者以此展现新时代军人的群体形象。D.小说主要以时间顺序讲述韩泽中服兵役的故事,其中又穿插其他故事,增添了行文波澜,丰富了小说内容。8.请分析文末“星星灯火,在他眼里静静地亮着”这句话的意蕴。(4分)9.有人说,结构的艺术是小说的最高艺术。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本文结构艺术的特点。(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材料一:先生名鼐,字姬传,一字梦谷,世为桐城姚氏,端恪公文然元孙也。少家贫,体羸多病而嗜学。四库馆开,刘文正公、朱竹君学士成荐先生,遂为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书成,当议迁官。文正以御史荐,记名矣。会文正薨,先生乃乞养归。归里后,主梅花、钟山、紫阳、敬敷诸讲席,凡四十年。所至,士以得及门为幸。与人言,终日不忤,而不可以鄙私干。有来问,必竭意告之,汲引才俊如不及。虽学术与先生异趣者,见之皆亲服。纪文达撰《四库书目录》,颇诋宋儒,先生直斥其妄。先生貌清臞神采秀越澹荣利有超世之志。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礼恭亲王薨,遗教必得姚某为家传。自望溪方氏以文章称海内,上接震川,推文家正轨,刘海峰继之。论者谓:“望溪之文质恒以理胜,海峰以才胜,学或不及;先生则理与文兼至。”三君皆籍桐城,故世或称“桐城派”。(节选自《清先正事略选·卷一》)材料二:安庆府治,始于南宋嘉定年,黄勉斋先生之所营建。此府学之兴,亦必始勉斋矣。恭维我列圣御宇,以朱氏之学训士,而勉斋,朱子之高弟也。其守此郡,以朱子之学教于一方。虽当时支撑江、淮,戎马之间,不竟其志事,而其意可思也。昔当朱子时,有象山、永嘉①之学,杂出而争鸣。至明而阳明②之说,本乎象山,其人皆有卓出超绝之姿,而不免贤智者之过。及其徒沿而甚之,乃有猖狂妄行,为世道之大患者,夫乃知朱子之教之为善也。近时阳明之焰熄,而异道又兴。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则相率而竞于考证训诂之途,自名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猥杂。其行曾不能望见象山、阳明之藩,其识解更卑于永嘉,而辄敢诋朱氏之学,庸非今日之病哉?安庆府学,历代屡有损坏修复。今某来抚此土,又值其年久功敝,乃合官民计量,出财而修之。自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毕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门庑阶砌及旁附祠,靡不整饬。吏民请志其事,余幸当海宇清晏、庠序大兴之日,临勉斋之旧治。余仰企勉斋道德,而渺不可追,惟近推圣天子崇教之心,而远循朱子勉斋之旧训。愿诸生入是学者,一遵程朱之法,以是为学,毋迁异说。至其修建兴革之细碎者,则不足载云。(节选自姚鼐《安庆府重修儒学记》)【注】①象山:陆九渊,因其讲学于象山书院(今江西贵溪西南),被称为“象山先生”,创立“心学”,与朱熹“理学”相异。永嘉:即永嘉学派,是南宋时期与朱熹理学、陆九渊心学成鼎足之势的学术思想流派。②阳明:王守仁,人称“阳明先生”,明代思想家。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先生A貌B清臞C神采D秀越E澹F荣利G有H超世之志。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与人言”与《〈论语〉十二章》“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中的“言”含义不同。B.桐城派,是中国清代文坛最大的散文流派,文风不重堆砌辞藻,力求“清真雅正”。C.“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与《〈老子〉四章》“强行者有志”中的“志”词义相同。D.“庸非今日之病哉”与《师说》“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的“庸”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姚鼐幼年时虽然家庭条件不好,自己也体弱多病,但十分好学;四库馆开设后,他被举荐为编修人员。B.当时的评论者认为,方苞的文章凭借理性取胜;刘海峰的文章则以才华见长,姚鼐则理性与文才兼有之。C.安庆府学由朱熹的得意弟子黄勉斋所建。他作为郡守忙于军政事务,最终无法实现以朱子之学教化一方的志向。D.姚鼐认为,陆九渊、王阳明等人都有卓越的才能,但他们的学徒却只沿袭了他们的不足之处,甚至给世间带来祸患。13.请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王兰泉称其蔼然孝弟,有儒者气象,而文名尤重天下。(2)愿诸生入是学者,一遵程朱之法,以是为学,毋迁异说。14.姚鼐修缮安庆府学的背景是什么?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大热见田中病牛文同垅上病牛良可悲,皮毛枯槁头角垂。两鼻谽谺①只自喘,四蹄屴岌②曾不皮③。牧童默坐罢牵挽,耕叟拱立徒嗟咨。朝驱暮使气力尽,尔死主人安得知。【注】①谽谺(hānxiā):中空貌。②屴岌(lìjí):此处形容牛蹄有棱有角、健壮有力。③皮:通“疲”,疲惫、疲劳。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联“良可悲”三字直接表达了诗人见到垅上病牛时极为怜惜的情感态度。B.颔联上句中的一个“只”字起到了强调的作用,此时的牛两个鼻孔直喘气。C.诗人认为,病牛一生从早到晚都在被人驱赶役使,它这时候已用尽了力气。D.结句似与病牛对话,感慨牛死主人却不知道,暗含诗人对黑暗官场的鞭挞。16.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病牛”,诗人是如何表现其“病”的?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猿的叫声凄厉、哀婉,如泣如诉。古诗文中猿的形象常常与愁、悲有关,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便捷化,老年人上网不再是难事。据统计,截至2022年12月,我国网民中60岁及以上群体占比显著提升,达到14.3%,老年网民规模达1.53亿,而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总数为2.8亿,也就是说每两个老年人中就有1人接触了网络。然而,老年人在互联网上又是孤独的,放眼望去,适合老年人的App有多少?适合老年人的网络平台又有几个?老年人在互联网上的孤独,正是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精神文化需求得不到关注的真实写照。城市中①的购物中心以及让年轻人②的盲盒手办、AR游戏、主题书店、巨幕影院等,着实有“五色令人目盲”之感,但当中又有多少为老年人提供了休闲娱乐的空间?再以老年人经常看的电视为例,电视机倒是越来越智能化,但电视操作却越来越难。打开智能电视机,他们会遇到过长的开机广告、繁多无用的功能、复杂的额外付费等一系列“拦路虎”。不仅如此,与层出不穷的青春题材、少儿题材影视作品相比,反映老年人生活、传播老年人声音的高质量影视作品可谓③。所以,一些老人哪怕学会了开电视,也觉得电视越来越没看头。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加深,社会应正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这不仅是基于促进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呼吁,却包含着对于你我老了之后的现实生活的关切。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使用了大量数据,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20.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三处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6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随着演出市场的加快恢复,①,引发消费者不满。事实上,“黄牛”获取门票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不外乎以下几种:一是利益输送。作为利益共同体,有的主办方、承办方暗中涨价,甚至批量销售门票给“特定用户”,主办方竟成“一手黄牛”。②。“黄牛党”依靠技术优势,动用外挂程序,抢票速度秒杀人工操作。三是海量搜求。“黄牛”往往将集资而来的定金,用于招募人员或进行身份代持,以传统的人海战术抢票。“黄牛炒票”乱象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抵制“黄牛”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我们相信,若各方都下决心采取行动,制防、技防、人防等真正同步发力,落地见效,演出市场的“黄牛”就只能“黄”,不能“牛”了,最终受益的会是整个演出市场和广大消费者。21.文中画波浪线处语言极具表现力,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分)2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13岁的街式滑板冠军崔宸曦、17岁的射击冠军黄雨婷、19岁的男子100米自由泳冠军潘展乐、22岁的乒乓球冠军孙颖莎⋯⋯杭州亚运会赛场上,一批年轻运动员勇创佳绩。中国体育代表团886名参赛选手中,有630人是首次参加亚运会,绝大多数正值青春年少,他们在拼搏中成就青春华章,以奋斗的姿态激扬青春力量,展现着新时代中国青年的责任担当。材料二: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结合自身感悟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参考答案1.A【解析】强加因果。由材料一“在性善论的基础之上,孟子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仁学观念的丰富和发展,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孟子在时代风云的变幻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可知,原文并没有说二者是因果关系。2.C【解析】“并以此与孔子的德治相区分”无中生有。由材料二“仁政是孟子特有的政治术语,与孔子所讲的德治同义且一脉相承。狭义上讲,仁政指发端于不忍人之心的统治原则;广义上讲,仁政指以道德而非物质利诱或暴力为手段、为目标的行政原则”可知,材料二从狭义与广义角度阐释了孟子仁政的内涵,并没有将孟子的仁政的内涵与孔子的德治相区分。3.D【解析】材料一观点是“孟子的仁政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性化色彩”。A.指出影响战争胜负的三个原因。B.展示的是孟子的自信。C.谈论的是修养身心的问题。D.可作“制民之产”的论据,体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强烈的人性化色彩。4.①材料一是在对比孟子与告子对人性问题的不同中提出。(2分)②材料二开门见山,在文章开头直接提出中心论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5.①“以德为先”强调的是为政者的为政应有人性化色彩。②“以德为先”强调的是为政者自身道德的垂范作用。③“以德为先”强调的是为政者的德行对带动民众对善的趋从的作用。④“以德为先”强调的是为政者的为政是一个以善之手段臻于善之境地的过程。(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6.A【解析】“更重要的是他因此抹掉了‘韩贵妃’的人生印记”错。应是“更重要的是他对军人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7.C【解析】“形成鲜明对比”错。“夫妻哨所”的故事、烈士夏士连的故事,是促使韩泽中思考军人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他思想转变的关键,但并未与之形成对比。8.①“星星灯火”是军营的灯火,也象征着韩泽中的信念和对未来军旅生活的希望,这灯火如灯塔一般,是对他未来生活的指引。②“在他眼里静静地亮着”体现了人物内心的坚定和执着,表现出主人公内心对于未来选择的自我肯定。(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9.①以“哨兵北舞”为题,统摄全篇,将哨兵和舞者并立,反差强烈,引发阅读兴趣,暗示主题。②以主人公成长为主线,通过外貌、性格、心理等方面的前后对比,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③设置伏笔照应,如主人公对“辉煌”的理解、对国旗的特殊情感、夜哨时关注星星和灯火等情节,使作品结构严密,立意鲜明。④穿插叙述相关情节。如哨长讲述沈海洋的故事、韩泽中回忆入伍原因等,丰富作品内容,推动情节发展,深化主题。(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得满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10.CE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解析】句意:先生形貌清瘦,神采清秀超越,看淡荣誉和利益,有超凡脱俗的志向。11.C【解析】A.正确,“与人言”译为“他与人谈论”;“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译为“有一个字可以去终身实践它吗?”。B.正确。C.错误,“学者稍有志于勤学法古之美”译为“求学之人稍微有志向于勤学、效法古人的美德”;“强行者有志”译为“强劲奋进的人有意志”。D.正确,“庸非今日之病哉”译为“这难道不是当今的祸患吗?”“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译为“哪管他的生年比我早还是比我晚呢?”12.D【解析】“只沿袭了他们的不足之处”,于文无据。原文“其人皆有卓出超绝之姿,而不免贤智者之过。及其徒沿而甚之,乃有猖狂妄行,为世道之大患者”,意为“这些人都有超出他人的卓著的才能,但是仍然不免犯下贤明之人的过错。等到他们的学徒们沿用这些学说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就有了猖狂胡乱的行为,成为世间的大祸患”。13.(1)王兰泉称赞他和气友善、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有儒者的气度,其文章的名气尤其被天下人看重。(“蔼然”“孝弟”“气象”各1分;“而文名尤重天下”1分)(2)希望进入这所府学学习的各位学子,完全遵循程朱之法,把朱氏之学作为学习的对象,不要学习其他学说。(“一”“迁”“异说”各1分,“诸生入是学者”定语后置句1分)14.①姚鼐任安庆巡抚,正逢安庆府学年久失修,破败不堪。②时值天下太平、学校大兴。③姚鼐想推崇天子崇尚教育之心,遵循朱子、黄勉斋的旧训。(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材料一:先生名鼐,字姬传,一字梦谷,祖上为桐城的姚氏一族,是端恪公姚文然的玄孙。姚鼐幼时家中贫困,身体瘦弱多病但爱好读书。四库馆开设后,刘文正公、朱竹君学士都推荐先生(参与编撰),他于是担任纂修官。乾隆三十九年,书籍编成,应当评议纂修官员的升职问题。刘文正以御史身份推荐了他,已经记下了名字。适逢文正公去世,姚先生就请求回乡奉养老人。回归故里后,他先后主持了梅花书院、中山书院、紫阳书院、敬敷书院的讲席,前后共有四十年。先生所到之处,士子们把能到先生门前拜问他作为荣幸。他与人谈论,终日不烦,但不可以用浅陋庸俗的问题冒犯他。有人前来求问,他一定竭尽诚意告诉那人,提携才俊如恐不够。即使是学术上与先生见解不一致的人,见到先生后也都觉得他亲切和蔼,令人信服。纪文达(晓岚)撰写《四库书目录》,多有诋毁宋儒之言,先生直接斥责其态度轻率。先生形貌清瘦,神采清秀超越,看淡荣誉和利益,有超凡脱俗的志向。王兰泉称赞他和气友善、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有儒者的气度,其文章的名气尤其被天下人看重。礼恭亲王逝世,临终教诲家人说一定要请姚先生来作家传。自从望溪先生方苞凭借文章称誉天下,上接归有光,推崇做文章的正道,刘海峰又接续其后。评论者说:“望溪先生的文质常以理性取胜,刘海峰以才华取胜,学识上或许赶不上(望溪先生);姚鼐先生则是理性与文采兼具。”三人祖籍都是桐城,所以世人有的称他们为“桐城派”。材料二:安庆府治,开始于南宋嘉定年间,是黄勉斋先生营建的。这府学的兴建,也是从黄勉斋先生开始的。颂扬我历朝皇帝统治天下的功绩,用朱氏之学教导士人,而勉斋先生,是朱熹的得意弟子。他担任安庆郡的郡守,用朱氏之学教育一方之人。虽然当时他主持江、淮一带政务,军务繁忙,不能最终完成他的志愿,但是他的用意可以引人深思。过去和朱熹同时代的,有象山、永嘉的学说,这些学说纷纷出现,百家争鸣。到了明朝有阳明学说,阳明学说以象山之说为本源,这些人都有超出他人的卓著的才能,但是仍然不免犯下贤明之人的过错。等到他们的学徒们沿用这些学说并且有过之而无不及,于是就有了猖狂胡乱的行为,成为世间的大祸患,这才知道朱子学说的高明啊。近来阳明之说渐趋衰落,但异道邪说又兴起。求学之人稍微有志向于勤学、效法古人的美德,就争先恐后地追逐考证训诂,自名为汉学,穿凿琐屑,驳难繁杂。他们的行为远远比不上象山、阳明,他们的见解更低于永嘉学说,但他们却总敢诋毁朱氏之学,这难道不是当今的祸患吗?安庆府学,历朝历代多次损坏修复。现在我来到这儿担任巡抚,又逢它年久失修,破败不堪,于是召集官民商量计议,拿出钱财修缮它。从嘉庆十三年某月起工,至次年某月完工,用银一万几千几百两。门庑、台阶和旁边附祠,没有不修整的。官吏百姓请求记载这件事,我有幸遇到天下太平、学校大兴之日,未到黄勉斋先生以前的府治。我仰望黄勉斋先生高尚的道行,但这已是渺远不可追赶的了,只有于近推崇天子崇尚教育之心,于远遵循朱子、黄勉斋之旧训。希望进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常规心电图与冠脉造影术对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 工业建筑工程高支模施工技术应用
- 卫生局申请书
- 教改 课题 申请书
- 大学生创新创业理想项目
- 大学生不能做的创业项目
- 小学三年级数学五千以内加减法质量检测例题大全附答案
- 2024年小学生重阳节活动方案
- 月度教学反思
- 艺术技法解析
- 医疗文书病历书写规范培训教学课件
- 某美术馆物业管理方案
- 中医中风病(脑梗死)诊疗方案
- 网络安全架构设计和网络安全设备部署
- 电烤箱的使用方法ppt
- Part03 Unit5 Celebrations课件【知识精研+拓展提升】 中职专用 高一英语高效课堂
- 小学体育-快速跑-途中跑教学课件设计
-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危险作业申请表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部编版)全册完整课件
-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同音字归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