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1/2E/wKhkGWX7cM-ASs31AAK53Qn1doI296.jpg)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1/2E/wKhkGWX7cM-ASs31AAK53Qn1doI2962.jpg)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1/2E/wKhkGWX7cM-ASs31AAK53Qn1doI2963.jpg)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1/2E/wKhkGWX7cM-ASs31AAK53Qn1doI2964.jpg)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9/11/2E/wKhkGWX7cM-ASs31AAK53Qn1doI296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贵州省铜仁伟才校中考语文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积累1.下面各项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诅咒(zǔ)腻味(nì)蔫巴(niān)溢于言表(yì)B.摩挲(sūo)殷红(yīn)蹊跷(qī)万事俱备(jǜ)C.剔透(tì)撺掇(duo)宁可(nìn)明眸善睐(mó)D.遴选(líng)卷帙(zhì)摒弃(bìng)果实累累(lěi)2.选出对有关名著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两项()()A.武松是打虎英雄,他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在快活林里智取生辰纲。B.李逵号称黑旋风,他的武器是两把板斧,他力大如牛,险些被李鬼所害。C.林冲绰号豹子头,原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高俅设计陷害,刺配沧州。D.阿长是鲁迅儿时的保姆,她既踩死过鲁迅喜爱的隐鼠,又送给鲁迅喜爱的《荡寇志》。E.藤野先生是一位良师,他不修边幅,正直热忱;他治学严谨,非常关心鲁迅的学习。3.下列各组词语的字形及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冠冕(miǎn)窒(zhì)息修葺(qì)咄(zhuō)咄逼人B.怠(dài)慢商酌(zhuó)府瞰(kàn)参(cēn)差不齐C.摇曳(yè)轩(xuān)昂蹒(pán)跚纽捏(niē)作态D.瞥(piē)见睥(pì)睨诡谲(jué)栩(xǔ)栩如生4.下列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我一直想去看看美丽的西沙群岛,在那情趣横生的海岸慷慨淋漓地宣泄自己的畅快。B.她将这幅古字画修补得天衣无缝,简直是妙手回春。C.宣称能“隔空打人”的太极传人闫芳,用尽浑身解数,也没能将记者推到。D.我们在听取别人的意见时,一定要把事情的来龙去脉搞清楚,千万不能断章取义。5.按要求填写相应语句。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________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非淡泊无以明志,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诫子书》)李贺《雁门太守行》中用比喻手法渲染战前紧张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名著阅读。他不但活泼而诙谐,单是那浑身雪白这一点,在红红绿绿中就有“鹤立鸡群”之概。只要望见一顶白纸的高帽子和他手里的破芭蕉扇的影子,大家就都有些紧张,而且高兴起来了。(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______________(人名)写的《______________》一文,上文中的“他”作者称之为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文学名著内容及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____)A.《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的仁怀宽厚和俘获不来夫斯古国舰队的军功受到布罗卜丁奈格国王的赏识。B.在《小王子》中,作者将儿童敏锐的直觉加以放大,通过小王子对世界的不断认知以达到探寻生命“本真”意义的目的。C.《西游记》向人们展示了一个绚丽多彩的神魔世界,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这个超凡入圣的理想化的英雄形象。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是伟大的,也是平凡的,他是在革命的烈火中逐渐历炼成熟起来的钢铁战士,是一个有血有肉的、让人感到亲切的榜样式人物。E.《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较早用文言文写成的章回体小说之一,流传极广,脍炙人口。二、阅读7.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也。伯珍少孤贫,学书无纸,常以竹箭、箬叶、甘蕉及地上学书。山水暴出,漂溺宅舍,村邻皆奔走;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积十年,究寻经史,游学者多依②之。太守琅琊王昙生、吴郡张淹并加礼辟①,伯珍应召便退,如此者凡十二焉。吴郡顾欢擿③出《尚书》滞义④,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①礼辟:征召(为官)。②依:依从。③擿(tī):挑剔。④滞义:含义不通。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父母岁有裘葛之遗(_______)伯珍少孤贫(_______)村邻皆奔走(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3.请用“/”给下面文字断句,限划两处。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4.(甲)(乙)文画线句子都运用了对比手法,分别说说其在刻画人物方面的作用。5.(甲)(乙)两文给了你怎样的人生启示?请用自己的话回答。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于是入朝见威王,日:“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日:“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魏文侯①使乐羊②伐中山③,克之,以封④其子击⑤。文侯问于群臣曰:“我何如主?”皆曰:“仁君。”任座曰:“君得中山,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何谓仁君?”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对曰:“仁君。”文侯曰:“何以知之?”对曰:“臣闻君仁则臣直。向者任座之言直,臣是以知之。”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节选自《资治通鉴》)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____________)②能谤议于市朝(____________)③魏文侯使乐羊伐中山,克之(____________)④向者任座之言直(____________)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臣是以知之徐公不若君之美也B.不以封君之弟而以封君之子学而不思则罔C.何以知之皆以美于徐公D.文侯问于群臣曰百里奚举于市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②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标两处,不含句末)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5.阅读上文齐威王和魏文侯从谏的故事,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9.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孙晷(guǐ),字文度,吴国富春人。晷为儿童时,神明清审,志气贞立。及长,恭孝表约,学识有理义。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父母起居尝馔,虽诸兄亲馈,而晷不离左右。富春车道既少,动经江川,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所诣之处,则于门树下籓屏之间隐息。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药石甘苦,必经心目,跋涉山水,祈求恳至。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亲故有穷老者数人,恒往来告索,人多厌慢之,而晷见之,欣敬逾甚,寒则与同衾,食则与同器,或解衣推被以恤之。时年饥谷贵,有人偷刈①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①送与之。乡邻感愧,莫敢侵犯。注释:①刈:割。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含义。躬亲垄亩(________)(2)亲故有穷老者数人(________)所诣之处(________)(4)既而自刈送与之(________)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乡邻感愧,莫敢侵犯。3.孙晷身上具有哪些可贵的品质?请结合文意加以评析。10.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章鱼、鱿鱼、乌贼,傻傻分不清楚?①一说“头足类动物”,可能很多人摸不着头脑。但要说是“长着许多触手、能喷墨汁”的动物,人们便立刻恍然大悟。从传说中的海怪、与巨鲸缠斗的大王乌贼,到预测世界杯比分的章鱼哥“保罗”,再到街边名吃铁板鱿鱼、章鱼小丸子,还有《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都和这些“触手系”成员脱不了干系。②头足类动物,意思就是“头上长脚的动物”。所谓足,就是那些长长的触手(学术上叫“腕”)。它们可以用来走路、抓取、抱握,类似人类的手和脚。但它们又直接长在头部,这就是头足类动物最大的特点。③头足类动物现生800多个种,全都在海洋里生活。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又分为鹦鹉螺亚纲和蛸亚纲两个亚纲。蛸亚纲中有与我们最“亲近”、却总是傻傻分不清的三类——乌贼、鱿鱼和章鱼。虽然鞘亚纲还有其他类群,但这三类最常见。能分清它们仨,生活中(饭桌上)就够用了。④首先把章鱼分出来。这三兄弟里,只有章鱼属于“八腕总目”,有8条腕,所以才叫“八爪鱼”嘛。鱿鱼和乌贼属于“十腕总目”,多了2条能够伸缩、末端膨大的“触腕”,用于猎捕。在头足类动物、甚至所有无脊椎动物中,章鱼都堪称是最聪明的,有些种类会利用椰子壳、石头等工具保护自己,甚至还有些种类能模仿其他动物——谁让它们身子软,能变形呢。⑤章鱼内壳退化或者消失,摆脱了骨骼束缚,能在狭小环境中来去自如,尤其爱钻洞。渔民利用这一习性,发明了“蛸壶”,只需拴绳沉入海底,蛸类便会自己钻进壶内。抓章鱼当然是用来吃:浙江的名贵海产“望潮”,就是我国近海的长蛸;而世界广布的真蛸,更是日、韩、西班牙等国的海鲜明星。⑥但有些章鱼见到得躲远点儿。比如澳大利亚的豹纹蛸属成员,俗称“蓝环章鱼”,也就几厘米长,满身蓝色环纹,鲜艳夺目,却身藏剧毒,其中的斑点豹纹蛸,人被咬一下便能致命。⑦下面该分鱿鱼和乌贼了,鱿鱼体形细长、末端尖锐,内壳退化成透明薄片,质感像塑料,肉鳍大都长在身体末端两侧,形似箭头。鱿鱼大都生活在开阔海域,善于游泳。尤其是柔鱼科的茎柔鱼、鸢乌贼,虽然寿命也就一年多,却要进行上千公里的长途洄游。而众多海怪的原型,则指向那些巨型鱿鱼:其中大王鱿已知最大体长(算上腕足)有13米,重275公斤;南极海域的梅思鱿鱼,最大个体虽稍短些,但更为壮硕,重达495公斤。鱿鱼中适合吃的水产也不少:比如铁板鱿鱼的主要原料,就是阿根廷滑柔鱼、太平洋褶柔鱼等。福建沿海被称为“小管”的,则是剑尖枪乌贼和杜氏枪乌贼。章鱼呢,常见的种类则完全没有肉鳍。⑧乌贼体形扁圆,像个热水袋,肉鳍常呈“裙边”状,在躯干周围几乎围成一圈。头足纲下单独有个乌贼目,各种乌贼都是这个目下的成员。它们体内有一块石灰质的内壳,大而厚,像艘小白船,用指甲刮,会掉下粉末。内壳里面布满微型的气室。内壳前能进气后能进水,就像一块可调控的浮板,乌贼以此上浮、下沉。同时身体外缘的鳍摆动,可以保持平衡、调整运动方向。⑨比起鱿鱼和章鱼,乌贼的行动缓慢——它们大都生活在浅海海底或珊瑚礁附近,“路况”复杂,游快了既没必要,又容易撞上。它们干脆悠哉生活,波浪状扇动肉鳍,在礁石间慢慢溜达,把精力都用在了娴熟地变色、隐身上,伏击小型动物。⑩今天,在全世界的海洋中,你几乎都能发现鞘亚纲成员的身影,它们继续为头足类这个古老家族书写着传奇。(选自《博物》,有改动)1.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1)头足类动物的最大特点是______。(2)文章主要从______和______两个方面介绍了章鱼、鱿鱼、乌贼的区别。2.请简要说明第①段画线句的作用。3.本文语言生动形象,请举一例并简要说明。4.请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⑤段画线句中“只”的作用。5.“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大自然利用这一法则,塑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你认为头足类动物的生存法宝有哪些?请结合具体内容说一说。11.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朱铁志①每个人的人生定位不同,生活态度自然就不同。打算把自己置于生活的哪个层次、何种境界,是每一个严肃生活的人都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决定了这个人基本的生活方式。鲁迅立志揭出劣根性,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所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别人用来喝咖啡的时间用于读书写作。哈佛大学集中了全美甚至世界最优秀的学生,他们的校训正是“追求卓越”。是的,雄鹰不甘宇下,骏马难守圈栏。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②所谓习惯,是一种常态,一种下意识,一种自动化,一种经过长期培养历练而形成的自然而然的状态,一种无需思考即可再现的回忆。其程序好像早已置于大脑和肌肉中,成为一种特殊的记忆,一举手,一投足,一颦一笑,都是优秀的外化和证明,都会使人眼前一亮,为之折服和赞叹。③优秀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可以有一个明确的起点,但肯定没有固定的终点。但只要不断追求,每一个阶段性的成果都会成为一个新的起点。即便生命个体终结,后来者依然可以从他倒下的地方起步,向着更高的境界跋涉。④优秀和勤勉是天然的盟友,是孪生兄弟。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而勤勉的人即便不是最优秀的,起码是比较优秀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勤勉本身就是优秀的代名词。所有天才无不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请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天才的神话,那种似乎不需练习就能演奏的神童,那种不费吹灰之力就品学兼优的学子,我们听说过,但没见过,不可太当真。即便有莫扎特那样的特例,于我等也毫无借鉴之可能,不可作为榜样盲目复制。道理很简单,你是你,你不是莫扎特。你我遍地都是,莫扎特只有一个。哲学常识告诉我们,特例不揭示必然性。聪明的人从来不把自己当特例,聪明人只知道下笨功夫。⑤因为追求优秀,做什么都必须有“争创一流”的意识。食人俸禄,尽其本分,是常人的标准,而在优秀的人看来,是起码的德性;考上名牌大学,获得全优成绩,将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是一般人梦寐以求的理想境界,而在优秀的头脑中,仅仅是一个通向优秀的起点而已。因为定位于优秀,别人可以睡的懒觉自己不能睡,别人可以敷衍的责任自己不能推,别人可以视而不见的工作自己不能躲,别人可以心安理得的生活自己不能忍。⑥优秀作为一种品质,当然离不开客观环境。但真正优秀的人懂得:命运只有把握在自己手里,才是真正的命运。平庸的人总是把别人的成功归结为环境好、条件好、人缘好、运气好,而把自己所有的失败归结为外在原因。优秀的人心里明白成功离不开客观条件,但从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懂得: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他们成功的时候往往以感恩之心面对社会、面对所有帮助过他们的人,把成功的功劳归结于客观条件。他们失败的时候,往往把原因归结为自己努力不够。优秀的人总是说自己不行,认为自己无知;平庸的人总是利用各种机会表白、粉饰自己。在真正优秀的人看来,世界上没有比这更愚蠢的事情了。⑦优秀是一种酵母,把它用到生活中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效果。套用一句诗人的话:优秀是优秀人的通行证,平庸是平庸者的墓志铭。1.认真阅读全文,找出文章的中心论点。用原文语句回答。2.文章首段引用鲁迅、哈佛大学的事例的作用是什么?3.读文归纳填空:“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一是要不断追求;二是要勤勉;三是______;四是______。4.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5.如果把文章第④段中的“优秀的人无一不是勤勉的”一句作为观点,请你参照下面示例再写一个具体事例作论据(所举事例限制在所学初中教材的范围内)。示例: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三、应用12.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表年份综合阅读率数字化阅读率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期刊阅读率201780.3%73.0%59.1%37.6%25.3%201880.8%76.7%59.0%35.1%23.4%材料二调查数据亦显示,2018年,中国成年国民上网率为78.4%,其中,在网上活动行为中,以阅读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为主,娱乐化和碎片化特征明显,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材料三漫画《轻松听书》(见下图)听书(1)请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人的读书现状。(2)请介绍材料三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3)李明同学热爱阅读,喜欢写诗,他写了一首诗,登门向语文王老师请教,恰巧王老师不在家,就留了个便条。便条中有几处谦词、敬词使用不当,请找出两处并改正。王老师:您好!我到寒舍拜访,您不在。我把拙作《山水有清音》放在您家,望拜读。我有吟诗爱好,学习之余,凑成几句,错处颇多,但自己不能斧正。望您工作之暇不吝赐教。此致敬礼您的学生:李明5月19日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作文。有首歌这样唱道:不停想起“你”最初的模样/此一点点的回忆/种在心里请你以“初心”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选文体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一、积累1、A【解析】
B.摩挲(suō),殷红(yān),万事俱备(jù)。C.剔透(tī),宁可(nìng),明眸善睐(móu)。D.遴选(lín),果实累累(léi)。2、AD【解析】
A项中“智取生辰纲”应为“醉打蒋门神”,D项中“《荡寇志》”应为“《山海经》”。3、D【解析】
A咄duō。B府——俯。C纽——扭。4、B【解析】
妙手回春,意思是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B句使用对象错误。5、(1)便引诗情到碧霄(2)会当凌绝顶(3)零落成泥碾作尘(4)山雨欲来风满楼(5)一抹晚烟荒戍垒(6)非宁静无以致远(7)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碧霄、绝顶、碾、荒、戍、摧、鳞”等字词容易写错。6、⑴鲁迅无常活无常/白无常⑵AE【解析】
(1)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朝花夕拾》有关的文学常识。面这段文字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无常》,文中的“他”作者称之为活无常或白无常。《无常》是鲁迅在1926年7月撰写的文章,发表在半月刊《莽原》第一卷第十三期。文章在夹叙夹议中,对打着“公理”、“正义”旗号的“正人君子”予以了辛辣的讽刺。后收入文集《朝花夕拾》。《无常》通过无常这个“鬼”和现实中的“人”对比,深刻地刻画出了现实生活中某些“人格”不如“鬼格”的人的丑恶面目。(2)A把“布罗卜丁奈格”改为“利立浦特”。E把“文言文”改为“白话文”。二、阅读7、1.(1)同“肢”;(2)给予,赠送;(3)小时候(年少);(4)跑。2.(1)当我从师求学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大谷里。(2)徐伯珍把床叠架起来,坐在上面,诵读不停。3.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4.【甲】文以同舍生的豪华装束与作者的“缊袍敝衣”对比,突出作者内心的充实和强大;【乙】文以山水暴出时村邻“皆奔走”与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的行为对比,突出伯珍的处险不惊、内心安宁、专心读书的品质。5.示例:只有勤奋刻苦、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解析】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词语的意思。做题时要疏通文意,先把句子翻译正确,再解释字词意思,所要注意的是,在字词本义与句中意思有所差别时,最好本义和句中意都要写出来。“四支僵劲不能动”翻译为“四肢僵硬不能动弹”,“支”同“肢”。“父母岁有裘葛之遗”翻译为“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遗”意思是“给予”。“伯珍少孤贫”翻译为“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少”意思是“小时候”。“村邻皆奔走”翻译为“村里邻居都急忙逃走”,“走”意思是“跑”。2.此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在翻译句子是首先要注意重点的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和词类活用的情况,先把按照原句子的顺序翻译,然后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进行语序调整。(1)“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句中“负箧曳屣”意思是“背着书箱拖着鞋子”。(2)“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句中“累”意思是“叠加”,“辍”意思是“停止”。两个句子语序正常,据此翻译。3.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子的断句。解答此类试题时,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意思进行断句。“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意思是“徐伯珍训释回答,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据此断句为: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4.此题考查的是文章的写作手法。(甲)文中“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同舍生的优越条件和“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我的条件形成对比,突出了我以学习为乐的精神。乙文中“村邻皆奔走”和“伯珍累床而坐,诵书不辍”形成对比,突出了伯珍的宁静专心的品质。据此作答。5.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章的主题来谈即可。宋濂“犹幸预君子之列33,而承天子之宠光”和伯珍“训答甚有条理,儒者宗之”都离不开他们的勤奋和持之以恒。据此理解作答。译文:(甲)当我寻师时,背着书箱,把鞋后帮踩在脚后跟下,行走在深山大谷之中,严冬寒风凛冽,大雪深达几尺,脚和皮肤受冻裂开都不知道。到学舍后,四肢僵硬不能动弹,仆人给我灌下热水,用被子围盖身上,过了很久才暖和过来。住在旅馆,我每天吃两顿饭,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同学舍的求学者都穿着锦绣衣服,戴着有红色帽带、饰有珍宝的帽子,腰间挂着白玉环,左边佩戴着刀,右边备有香囊,光彩鲜明,如同神人;我却穿着旧棉袍、破衣服处于他们之间,毫无羡慕的意思。因为心中有足以使自己高兴的事,并不觉得吃穿的享受不如人家。我的勤劳和艰辛大概就是这样。如今我虽已年老,没有什么成就,但所幸还得以置身于君子的行列中,承受着天子的恩宠荣耀,追随在公卿之后,每天陪侍着皇上,听候询问,天底下也不适当地称颂自己的姓名,更何况才能超过我的人呢?如今的学生们在太学中学习,朝廷每天供给膳食,父母每年都赠给冬天的皮衣和夏天的葛衣,没有冻饿的忧虑了;坐在大厦之下诵读经书,没有奔走的劳苦了;有司业和博士当他们的老师,没有询问而不告诉,求教而无所收获的了;凡是所应该具备的书籍,都集中在这里,不必再像我这样用手抄录,从别人处借来然后才能看到了。他们中如果学业有所不精通,品德有所未养成的,如果不是天赋、资质低下,就是用心不如我这样专一,难道可以说是别人的过错吗!(乙)徐伯珍,字文楚,东阳太末人。徐伯珍早年丧父,家境贫困,在竹叶及地上写字练字。山洪暴发,淹没了房屋,村里邻居都急忙逃走,徐伯珍却把床叠架起来,留在上面,读书不止。经过十年,对经籍子史都很有研究,所以游学的人大多依从于他。太守琅邪王萧昙生、吴郡人张淹都曾礼聘他,徐伯珍应召后便立即退归,这样做共有十二次。吴郡人顾欢挑剔出《尚书》中含义不通的地方,徐伯珍训释回答得很有条理,因此儒学之士对他极为宗仰.8、1.①偏爱②指摘过失③攻破④先前2.B3.①所有的大臣、官吏和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②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叫任座返回,他亲自下堂迎接任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4.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5.从两则故事可以看出,国君往往喜好奉承,不愿意听逆耳之言,邹忌和翟璜在谏言时都是运用了委婉劝谏的方法,由此可见,若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需要讲究言辞的技巧。【解析】1.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古今异义词,“谤”:指摘过失。“私”:偏爱”的意思。2.A代词,这些/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B都是表转折。C凭借/认为。D向/从。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在具体翻译时,对句子中的每个字词,只要它有一定的实在意义,都必须字字落实,对号入座。翻译时,要直接按照原文的词义和词序,把文言文对换成相应的现代汉语,使字不离词,词不离句。注意以下关键词:面刺:当面指责。面,当面。刺,指责,议论。受:给予,付予。反:通“返”,返回。以为:奉为。4.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意思是:文侯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据此,正确的句读是:文侯怒/任座趋出/次问翟璜。5.甲文,邹忌见威王后,并没有单刀直入地向威王进谏,而是先讲自己的切身体会,用类比推理的方式讲出“王之蔽甚矣”。他先叙述了妻、妾、客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而至于治国大事,说明齐王处于最有权势的地位,因而所受的蒙蔽也最深。这里,没有对威王的直接批评,而是以事设喻,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从而使他懂得纳谏的重要性。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乙文,以魏文侯使乐羊取了中山国,然后将中山国与了其子的事情为引线,道出了帝王将相的生存之道。面对大臣“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的谏言,魏文侯能知错就改,听取劝谏,不失为一位明君。由此可见,若要取得好的进言效果,需要讲究言辞的技巧。【点睛】甲文,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乙文,(魏文侯)派乐羊子攻打中山,攻破了它;魏文侯把中山封给他的儿子击。魏文侯向群臣问道:“我是怎样的君主?”群臣都说:“您是仁爱的君主。”任座说:“您得到中山,不把它封赏给您的弟弟却把它封赏给您的儿子,怎么能说是仁君?”文侯发怒了,任座跑了出去。文侯又问翟璜,翟璜回答说“您是仁君。”文侯问道:“您凭什么知道的?”翟璜回答道:“臣听说国君仁爱臣子就直率。刚才任座的话直率,我因此知道您仁爱。”文侯高兴了,就让翟璜把任座叫回来,他亲自下堂迎接仁座,把他当作上等客人。9、1.(1)亲自(2)老朋友(3)到(4)给2.(1)虽然自己家业丰厚,但孙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功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2)乡邻被感动而自觉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3.(1)节俭勤勉:虽家产丰厚却亲自耕作,并攻读不断。(2)为人孝顺:亲自服侍父亲外出,为兄长求医问药。(3)乐善好施:周济乡里,善待偷盗者。【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翻译,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本题难度不大,“躬”翻译为亲自;“故”翻译为故人、老朋友;“诣”翻译为到;“与”翻译为给。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的翻译,需要注意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也要注意特殊句式的语序调整。(1)句难度不大,逐字翻译即可。译文:孙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功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2)句中的“乡邻感愧”是被动句,翻译为“乡邻被感动而自觉惭愧”,整句话翻译为乡邻被感动而自觉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从文中“虽家丰厚,而晷常布衣蔬食,躬亲垄亩,诵咏不废,欣然独得”可以看出,孙晷节俭持家;从“父难于风波,每行乘篮舆,晷躬自扶侍”、“兄尝笃疾经年,晷躬自持侍”可以看出,孙晷孝顺善良;从“见人饥寒,并周赡之,乡里赠遗,一无所受”、“时年饥谷贵,有人偷刈①其稻者,晷见而避之,须去而出,既而自刈①送与之”可以看出,孙晷乐善好施。【点睛】译文:孙晷,字文度,是吴国富春人,是伏波将军孙秀的曾孙。孙晷很小时候,从未被呵斥过。顾荣看到后先赞扬他,对他的外祖父薛兼说:“这个孩子神色清明,有志气,不是一般的小孩。”等到长大后,(孙晷)恭敬孝顺,清廉节俭,学识符合公理道义,每当独处暗室时,容貌举止顾盼之间也未曾有所偏离。虽然自己家业丰厚,但孙晷常常穿布衣吃素食,亲自在田间耕种,功读不辍,欣欣然独享其乐。父母担心他(怕他用功过分),想让他轻松一些,但他早起晚睡,没有一点松懈之意。父母日常的饮食,即使是兄弟们亲自送来,他也从不离半步(照顾父母起居)。富春一带通车的道路很少,动不动就要从江河间通过,父亲不习惯水路,每出行乘坐舆,孙晷亲自扶侍,到达以后,就藏在门外树或能遮挡身体的地方,不让主人知道。兄长曾长期卧病,孙晷亲自照顾,尝药送水,精心料理,远涉山水,祈求诚恳备至。听说别人的优点,高兴得像是自己有所得;听说别人的缺点,难过得像是自己有所失。看见别人忍饥挨饿受冻,就周济供养他,乡人的馈赠,一点都不接受。亲朋故交中有几个穷困潦倒年老的,常常前来索要东西,人们大多厌烦慢待他们,而孙晷看到他们,非常愉快恭敬,天冷就同卧,吃饭也同锅,有时脱下衣服赠送被子来救济他们。当时收成不好谷物昂贵,有人偷割他家未成熟的稻子,孙晷看到后躲避起来,一定在人家离开后才出来,不久亲自割下稻子送给他。乡邻感动惭愧,没有人再敢去侵扰他。10、1.(1)它们的触手直接长在头部(2)外形内壳2.第①段画线句列举了多种人们熟悉的头足类动物,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示例:乌贼体形扁圆,像个热水袋,肉鳍常呈“裙边”状,在躯干周围几乎围成一圈。该句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乌贼的外形特征,便于读者理解。4.“只”强调渔民工作程序的简单,表现了渔民的智慧,说明了章鱼能在狭小环境中来去自如、爱钻洞的特点。5.灵巧的触手、身子软能变形、高超的变色能力。【解析】1.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结合文本内容填空即可。(1)结合“所谓足,就是那些长长的触手(学术上叫‘腕’)。它们可以用来走路、抓取、抱握,类似人类的手和脚。但它们又直接长在头部,这就是头足类动物最大的特点。”概括得出:它们的触手直接长在头部;(2)结合“这三兄弟里,只有章鱼属于‘八腕总目’,有8条腕,所以才叫‘八爪鱼’嘛。鱿鱼和乌贼属于‘十腕总目’,多了2条能够伸缩、末端膨大的‘触腕’”,用于猎捕。”“章鱼内壳退化或者消失,摆脱了骨骼束缚,能在狭小环境中来去自如,尤其爱钻洞。”“下面该分鱿鱼和乌贼了,鱿鱼体形细长、末端尖锐,内壳退化成透明薄片,质感像塑料,肉鳍大都长在身体末端两侧,形似箭头。”概括得出:文章主要从外形和内壳两个方面介绍了章鱼、鱿鱼、乌贼的区别2.要求学生识记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是,激发读者兴趣,引出说明对象两个作用。结合“从传说中的海怪、与巨鲸缠斗的大王乌贼,到预测世界杯比分的章鱼哥‘保罗’,再到街边名吃铁板鱿鱼、章鱼小丸子,还有《海底两万里》中的鹦鹉螺号潜艇”分析,列举了多种人们熟悉的头足类动物,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章鱼、鱿鱼、乌贼。3.分析说明文语言的生动形象,需要学生从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或拟人的修辞方法等角度分析句子。如:“内壳前能进气后能进水,就像一块可调控的浮板”采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乌贼的内壳特征,便于读者理解。4.要求学生结合语境分析。“只”表示仅限于某个范围。“只”强调渔民工作程序的简单,表现了渔民的智慧。同时生动形象的说明了章鱼内壳退化或者消失,摆脱了骨骼束缚,能在狭小环境中来去自如,尤其爱钻洞的特点。5.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文本,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然后确定答题区间。结合关键句子概括即可。结合第②段“它们可以用来走路、抓取、抱握,类似人类的手和脚”概括得出:灵巧的触手;结合第④段“在头足类动物、甚至所有无脊椎动物中,章鱼都堪称是最聪明的,有些种类会利用椰子壳、石头等工具保护自己,甚至还有些种类能模仿其他动物——谁让它们身子软,能变形呢。”概括得出:身子软能变形;结合第⑨段“它们干脆悠哉生活,波浪状扇动肉鳍,在礁石间慢慢溜达,把精力都用在了娴熟地变色、隐身上,伏击小型动物。”概括得出:高超的变色能力。11、1.“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或“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2.①引出中心论点;②作为论据证明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3.做什么都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里)4.对比论证。把“优秀的人”与“平庸的人”的不同认识加以对比,突出论证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的观点。5.示例:居里夫人埋头在实验室里用了三年零九个月,从8吨废沥青中提炼出一克镭。(凡举教材中所涉及的事例,如海伦·凯勒、邓稼先、宋濂、司马迁等均可)【解析】1.试题分析:本文的题目即观点,原文中第一自然段照应题目,提出中心论点。即:“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文章中心论点的能力。点评:提取(概括)中心论点是考试常见的题型。分析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作者对所谈论话题的看法,观点。先看谈论的是什么问题,再看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中心论点可以从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中间寻找原句,有时也可以根据文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用标题概括回答的。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第一自然的作用,我们不难看出,第一自然的两个故事,引出了中心论点“一个志存高远的人,必定将追求优秀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作为一种近乎本能的习惯”,也作为论据证明了论点,同时还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首段的作用。点评:议论文首段的常规作用有固定的模式,一定要知道,即引出论点或论题,作为论据证明论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下文的议论具有了针对性。不同的开头段具体的作用不同,但基本上概莫能外。3.试题分析:根据题干中已给出的信息,我们不难知道,实际是要求将文章的分论点补充完整。即把五六自然段的分论点提炼出来。一般给出两个例子,则要按照例子的句式作答。即写作“要有争创一流的意识”、“要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提取概括信息的能力。点评:分析这类题目,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一定要注意题干中带引号的语句(带引号表明是原文语句)或语段附近的内容,从前向后精读,并从中提取出正确答案。4.试题分析:第六段很明显把平庸的人与优秀的人进行了对比,突出了“优秀的人”不过分依赖客观条件,他们会把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的观点。考点:本题考查议论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点评:议论文论证方法常见的有四种,即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要熟记于心,同时它们各自的作用更要知道,这是老师们必讲的、学生必须掌握的考点。5.试题分析:分析“闻一多日不窥园,足不下楼,兀兀穷年,沥尽心血,终于写成了《唐诗杂论》”这个例句,我们会发现,其句式,总体为"某人、什么事、结果怎么样",因此,只要是我们知道的“优秀的人”都可,如爱迪生、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司马迁、史铁生、张海迪等。考点:本题考查学生仿写与事例积累的能力。点评:仿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有时不需要严格仿写的,可整体一致即可。另外平时对于名人的事例也要有一定的积累,要多读多记,以备不时之需。三、应用12、(1)①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有所增长。②纸质书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③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2)画面的左侧是卡通化电子阅读器拿着一本书阅读,右下方是一个小孩,正趴在地上开心地倾听,右上方是“听书”二字。寓意:数字化阅读给人带来轻松愉悦。(3)①“寒舍”改为“贵府”或“您家”;②“拜读”改为“费心一读”;③“斧正”改为“修改”(改出其中两处即可)【解析】
(1)要求概括中国人的读书现状。材料一属于分析统计图表的题目,分析统计表注意统计表的名称,表头列出的项目,表格中的极值和表现出来的趋势等。通过表格中的数字和所给的题干要求得到判断,如此题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情况统计”为陈述对象。找到“年份”“阅读类别”项目,通过对数字的比较可分析出国民综合阅读率和数字化阅读率有所增长,纸质书报纸、期刊的阅读率有所下降的结论。材料二,可直接提取“深度图书阅读行为的占比偏低”作为答案。(2)介绍材料三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寓意。本题考查学生图文转换的能力。学生要明确,作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一定要认真看图,然后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图中出现的所有的元素都介绍清楚,描述漫画注意抓住题干要求的重心,重点描述漫画中的对象的特征,内涵等。要注意漫画中的文字内容,如“数字阅读”。这些文字内容往往揭示漫画的主题。题目中要求说出寓意,就要结合图案的创作背景或题目“听书”的提示来分析寓意。如通过对画面中小孩正趴在地上开心地倾听电子书的分析,即可得出数字化阅读给人带来轻松愉悦的答案。(3)修改便条上的错误。注意题干提示“便条中有几处谦词、敬词使用不当”。“寒舍”:谦辞,对人称自己的家。所以要改为“贵府”或“您家”。“拜读”:读别人作品或书信的敬词。所以要改为“费心一读”。“斧正”:敬辞,请人修改文章。所以要改为“修改”。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13、例文:追随我心没有人追问花儿为什么能吐露芬芳,鱼儿为什么能在水中潜游,鸟儿为什么能在空中翱翔,只因每株小草都有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球及中国半导体用水溶性助焊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第一人称视角射击游戏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HDPE模制容器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2025年全球及中国茂金属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树脂行业头部企业市场占有率及排名调研报告
- 合同起草范本
- 汽车自驾租赁合同
- 房屋委托代管合同
- 2025赠与合同公证书
- 维修工聘用合同范本
- 收获成长迎接新起点主题班会
- 2024年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解析)
- 绘本的分镜设计-分镜的编排
- 查干淖尔一号井环评
- 体检中心分析报告
- 人教版初中英语七八九全部单词(打印版)
- 台球运动中的理论力学
- 最高人民法院婚姻法司法解释(二)的理解与适用
- 关于医保应急预案
-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大全doc
- 2022年版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学习培训解读课件笔记
- 2022年中国止血材料行业概览:发展现状对比分析研究报告(摘要版) -头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