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为12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禁锢(kù)周济(jì)杳无消息(yǎo)

B.蛮横(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悄然(qiāo)不逊(xùn)深恶痛疾(è)

D.翘首(qiáo)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

【答案】D

【解析】

【详解】A.禁锢(kù)——(gù);

B.炽热(zhì)——(chì);

C.悄然(qiāo)——(qiǎo),深恶痛疾(è)——(wù);

故选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

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

C.窒息仁慈蒙昧为富不仁

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

【答案】C

【解析】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这样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辨析出来。特别是同音字、形似字、易错汉字更应引起注意。A项“躁"写作“燥”;B项“弟"写作“第”;D项“皇"写作“惶”。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的热门人选。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成语辨析。

A.藏污纳垢:比喻包容坏人坏事。也说藏垢纳污。此处形容支付宝的“圈子”有包容坏人坏事的现象,使用正确;

B.正襟危坐:形容严肃、恭敬或拘谨的样子。此处形容她严肃的样子,使用正确;

C.抑扬顿挫:形容声音高低起伏,和谐而有节奏。此处不能形容故事情节,对象有误;

D.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本领出众。此处形容他才华出众,使用正确;

故选C。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答案】C

【解析】

【详解】A.语序不当,“无论"放在“工人们”后,因为前后句主语一样;

B、缺少主语,去掉“使";

D.否定不当,去掉“不”;

故选C。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B.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关羽,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西北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识记。

B.有误。“关羽"是《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不是《水浒传》中的人物。故选B。

6.请仿照下面波浪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示例:给我以崎岖②.我就是一条轻盈活泼小溪③.给我以风雨④.我就是一道旖旎绚丽的彩虹

【解析】

【详解】试题分析: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抓住前例句“给我以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句式结构为“给我以……我就是……"。内容要与前一句相谐。一定要符合神形兼备的要求。

7.古诗文默写

(1)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_______。

(4)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5)《雁门太守行》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赤壁》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隐隐笙歌处处随②.似曾相识燕归来③.日暮乡关何处是④.烟波江上使人愁⑤.采菊东篱下⑥.悠然见南山⑦.黑云压城城欲摧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⑨.东风不与周郎便⑩.铜雀春深锁二乔

【解析】

【详解】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本题中的“笙、燕归、暮、篱、悠然、摧、鳞、郎、雀”等字词容易写错。

名著阅读(4分)

8.《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作者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可知,这是斯诺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这一事件的评价。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千难万险,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如,突破乌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缺衣少食,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等等。长征体现了红军战士不怕牺牲、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精神。故选B。

9.填空。

《______》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花了足足十三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他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______。

【答案】①.昆虫记②.法布尔③.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识记。

《昆虫记》又称《昆虫世界》《昆虫物语》《昆虫学札记》或《昆虫的故事》,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所著的长篇科普文学作品,共十卷。法布尔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昆虫活生生的生命过程。该作品是一部概括昆虫的种类、特征、习性和婚习的昆虫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富含知识、趣味美感和哲理的文学宝藏。它的文字清新、自然有趣,语调轻松幽默诙谐,基于事实的故事情节曲折奇异。作者将昆虫的多彩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用人性去看待昆虫。字里行间都透露出作者对生命尊敬与热爱。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共6分)

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0.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1.(1)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两句诗,暗含着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请回答。

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2)6月11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两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____________

【答案】10例:走进身边文化遗产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11.①.车②.船③.例:以“身边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演讲比赛④.例:以“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的征文比赛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

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围绕“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的主题拟写即可。

示例:守护历史印记,传承文化精魂

【11题详解】

(1)本题考查学生诗句理解与文化常识。

“孤帆远影碧空尽",意思是孤单的一只帆船渐渐消失在碧空尽头。由“孤帆”判断交通工具为“船"。

“脱鞍暂入酒家垆”,意思是请您下马暂进入酒家垆。由“脱鞍"判断交通工具为“马”。

(2)本题考查活动设计。

注意结合“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的主题来解答,如文化遗产图文展;京剧曲目“我来学”等等。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6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富贵不能淫()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分别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1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答案】12.惑乱,迷惑

1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14.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此: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解析】

【分析】《孟子·滕文公下》作者:孟子及其弟子年代:战国时期

【12题详解】

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本题中的“淫”是“迷惑",句意是:富贵不能使人骄奢淫逸。

【1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句中的“居(居住)、之(的)、广(宽阔,宽广)、正位(正确的位置)、行(走)、大道(指正确的道路)”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点睛: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14题详解】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代词指代内容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结合上下文,找出代词所指代的内容,然后代入后通读句子,看句子在表情达意上有无变化来检验正误。在解答代词指代内容的题目时,要遵循“词不例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的原则,也就是要弄清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的语意及关系。(1)根据句意,“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是孟子对“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这样的做法发出的质疑,所以“是"指“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2)“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孟子所说的“大丈夫”的内涵。所以“此"指代的内容即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5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依据“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这句话概括作答即可。注意用自己的语言阐述。

参考译文: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

孟子说:“这个怎么能够叫大丈夫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6.给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入/则无法家拂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入则无法家拂士()(2)百姓不堪()

18.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乙文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答案】16.入/则无法家拂士

17.①.同“弼"辅佐)②.忍受

18.(1)这样便可以使他的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坚忍起来,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治理国家犹如栽树,树的根部不摇摆,才能枝叶茂盛。

19.①.人要成大器,必须经受磨练②.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解析】

【16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实词的考核一直是文言文阅读重点考核的内容,近几年考试有加大难度的趋势,要求学生根据文意进行推断,答题时注意分析词语前后搭配是否得当,还要注意文言文在出题中常常出以今释古的类型的题。同时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此题多古今异义,所以一定不要以今释古。如“已”为“停止"之意。

点睛: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17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此题中的“动”“曾"“茂荣”等词语,同时注意一些特殊的文言现象,如词类的活用和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的翻译,还要注意翻译完之后一定要对句子进行必要的整理,使句意通顺。

【18题详解】

试题分析:文言文要点的概括。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这是归纳概括的前提和基础。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情理辨清哪些是主要信息,哪些是次要信息,对文中信息进行提炼和综合。①经历磨练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②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

老家的树

①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让群树仰望,仰望而无法企及。松柏,虽然享有无数的赞颂,却也承担着千古的寂寞啊!在红尘之中,那些不甘寂寞的人,却想借着松柏的风采,让自己伟大起来,崇高起来,这是何等的自私和愚昧啊!因此,一想到老家的原野上的那些松柏被种在坟地里,我就为它们感到屈辱与难堪。可是,我也更懂得:为何在大风雪的旷野中,松柏要傲然挺立,擎着一树墨绿抗拒严冬的淫威了。是的,冬天的淫威,可以让柔弱的暂时低头,却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

③想念北方,想念老家的那些树木,当然,我更想念老家的人,想起那劳苦而沉默的人们,许多熟悉的面孔,就浮现在我眼前!那与我血肉相连的亲人,您们可好?三十多年的岁月,三十多年的动乱,可曾把您们摧折?知道吗?今天对你们,我是如何地想念!

(选自台湾作家郭枫的《老家的树》)

注释①[祖茔](yíng):祖坟

20.作者对松柏的认识和态度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1.第①段写“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的作用是什么?

22.文中“生命的风范”的内涵是什么?请结合第②段文意最少概括出两点。

23.结合全文的主题来看,本文中的“严寒"和“松柏”各象征什么?

【答案】20.①小时候.认为松柏不属于自己;读书之后还是认为它不属于自己,不喜欢它;后来认为它是很可傲的树.(答"由不喜欢到喜欢(崇敬,赞美))②因为知识和阅历逐渐丰富,看遍了人世的冷暖沧桑.

21.反衬松柏的不畏严寒(或"与松柏的不畏严寒形成对比")

22.①超脱尘俗的崇高②甘受寂宽的淡定③抗拒苦难的顽强(或"超脱红尘之外,能够承受寂寞,顽强)

23."严寒"象征"严酷的社会环境"(或"老家三十多年的动乱");"松柏"象征"老家劳苦,沉默而坚强的人们"(或"坚强的愈志",或"顽强的生命")

【解析】

【20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梳理与原因分析。解答此题在理清作者写作思路的基础上,找出有关作者情感描写的句子作答即可。依据文章第一段的“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的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透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敬的树!"这三句话即可整理出答案。

【21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表现手法的判断与作用分析。衬托手法,就是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同类事物衬托是“正衬”;相反事物衬托是“反衬"。本题作者描写冬日里其他树木的凋敝,意在反衬松柏的不畏严寒,表现它坚强的品质。

【22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内容的归纳概括。解答此题,结合第二段描写松树的内容进行理解分析,然后分点概括即可。文章第二段第一句,先总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松柏产生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然后分三点来写,先写松树的高,再写它面对寂寞的淡定,最后突出它具有“永远征服不了顽强的生命"。据此概括作答。

【23题详解】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写作手法(象征)的理解。结合作者最后一段内容,可以看出文中的家乡人和松树有相似之处,家乡人历经了三十年的动乱,这不正雪中的松树相似吗?所以“松柏”象征老家劳苦、沉默而坚强的人们,他们都是顽强的生命。而“严寒"则象征着这些人生存环境的恶劣。

点睛: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它可以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饮水与健康

①一个健康的人,有足够的水喝,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进食,也能维持生命,如果没有水,三天就会导致死亡。如果在酷暑的沙漠中,甚至坚持不到两个小时,死神就会降临。所以《本草纲目》把水放在第一章。中国的先人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为什么水对人如此重要?

②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传送养分至人体各个组织、排泄人体废物、体液(如血液)循环的载体,是消化食物、润滑关节和各内脏器官以及调节体温所必须的物质。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

③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比如可以预防感冒,并使感冒患者早愈,其原因在于,感冒大多数由病毒引起,身体的皮肤和黏膜是防御病毒和病菌入侵的免疫机制的第一道防线,足够地饮水,可避免皮肤和黏膜干燥,有利于阻止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足够的水可促使人体排除废物,使患者早愈。

④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人如果长期处于心理紧张状态,身体就无法抵御细菌或病毒的入侵,所以我们在心情烦躁时,应多饮水。水本身对人体有安神镇静作用,有利于人体健康。老年人睡前喝少量的水,可很快安神入睡。

⑤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人体衰老的过程,就是人体脱水的过程。例如老年人皱纹增多,就是皮肤干燥、脱水引起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已知水占人体的比重,大体如下:胎儿90%、初生婴儿80%、少年75%,成年男子70%、老年男子小于65%。所以,老年人尤其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⑥那么人一天需要喝多少水呢?正常人体内的水总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摄入和排出量相差无几,变化幅度为1%-2%。美国科学家测定,一个体重65千克的中年人,通过尿液、皮肤蒸发等多种途径,每日排出水的总量为2569毫升。为保持人体内水的平衡,每日必须补充2560毫升左右的水。但我们所需的水,不完全来自饮水,粮食、肉类、蔬菜、水果等食品中也含有水,所以每日需要从饮水中获取的水,约需1200毫升。常用饮水杯容量为200毫升,即每天约需饮6-8杯,才能说饮了足够的水。当然,这是指正常状态,在高温天气和运动、劳动强度大的情况下,还要补充约三分之一的饮水量。

⑦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

24.本文是从哪四个方面来说明“饮水与健康"之间的关系的?

25.文章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具体作用是什么?

26.第⑥段句子中“不完全”这个词语可以删去吗?说说原因。

27.在我们周围,尤其是夏季,不少人爱以喝饮料代替喝水。请你结合本文有关知识,给这些人写几句建议的话。

【答案】24.(1)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2)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3)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4)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

25.列数字。作用是: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26.不能删去。“不完全"用在这里指人所需要的水的来源不仅仅只来自饮水,删去后就变得绝对了,与事实不符,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27.示例:我建议大家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因为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对我们身体健康不利。(所答要点符合题干要求即可)

【解析】

【24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理解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由第②段“人体内三分之二以上是水”“水是含有溶解性矿物质的血液系统的一部分,它同溶解的钙、镁一样,对维持身体组织的健康必不可少"可总结出水是人体必需的物质。第③至⑤段开头第一句都是总括说明水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即“喝足够的水有利于防病治病”“喝足够的水有利于营造好的心情"“喝足够的水,可以延缓衰老,有利于长寿”。据此理解作答。

【25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作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各种说明方法的目的都是为更准确、更形象地说明事物的特点。语句中有“90%"“80%”“75%"“65%”等数据,这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联系前句“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可知,此处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随着年龄的增长,水占人体体重的比例会逐渐下降”这一特点。

【26题详解】

本题考查说明语言。

作答时,首先表明观点态度,不能删去。其次结合具体内容阐明理由。“不完全"这个词语在句子中起到了重要的修饰作用,它表明我们所需的水分并不全部来自于直接饮水,还包括了食物中的水分。如果删去“不完全”这个词,句子的意思就会变成我们所需的水分全部来自于直接饮水,这与事实不符,因为我们知道很多食物中也含有水分,对人体的水分补充有贡献。因此,“不完全"这个词语不能删去,它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确保了信息传达的正确性。

【27题详解】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从第⑦段“还要注意,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喝水。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使机体酸性物质增多,容易产生疲劳,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可知,喝可乐等饮料不能代替水,还对人体有害,因此以此为依据进行回答,能说明饮料的害处并进行劝说,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我建议大家不要以喝饮料代替喝水,因为饮料多为酸性,经常喝酸性的饮料,会导致免疫功能降低,对我们的健康不利;其次,长期喝饮料会腐蚀牙齿,碳酸饮料中的碳酸和磷酸与牙釉质产生反应,会导致牙釉质脱落、发黄;另外,长期喝饮料还会诱发肥胖,饮料中的含糖量较高,长期饮用会造成肥胖。

四、写作(50分)

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8.文题:请以“品它千遍不厌倦"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除诗歌戏剧外,体裁不限;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不少于600字:④字迹工整美观:⑤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答案】例文:

品它千遍不厌倦

从小,它的名字就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在课本的篇篇佳作中,我一次次地遇见它,鲁迅先生。尽管已读过它千百次,但我深知自己仍无法完全读懂它,它的深邃和复杂,仿佛是无尽的海洋,让人无法触及底部。然而,这并未减少我对它的热爱,反而让我更加痴迷于探索它的世界。

在小学的课堂上,我初识了它笔下的闰土。那个天真烂漫、充满好奇的少年,让我感受到了它对童年的怀念和对生活的热爱。它描绘的百草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仿佛我也置身其中,与它一同感受那份纯真的快乐。

然而,当我再次翻开它的作品,读到《故乡》时,我看到了一个全新的它。那个曾经无忧无虑的小英雄,如今已变得落魄不堪。它的文字中透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过去的追忆,让我感受到了它内心的痛苦和挣扎。但它并未沉溺于过去的回忆中,而是以它那犀利的笔触,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世界。它的文字仿佛是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让我明白只有勇敢面对现实,才能找到通向未来的路。

后来,我又在书中遇见了孔乙己。那个穿着长衫、落魄潦倒的文人形象,让我看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面。它对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让我感受到了它的正义和良知。它的文字仿佛是一把利剑,刺破了封建社会的虚伪面纱,让我看到了其中的丑恶和腐朽。

尽管已读过它千百次,但我仍然无法完全读懂它。它的深邃和复杂让我感受到了文学的魅力和力量。每一次阅读它,都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人生和社会。它的作品不仅是一部文学史上的巨著,更是一部充满智慧和启示的人生指南。

我愿意继续阅读它,千遍万遍也不厌倦。因为我知道,每一次阅读都会让我有新的收获和感悟。它的文字是一座无尽的宝藏,等待着我去发掘其中的奥秘和真谛。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更加深入地理解它、感悟它,让我的人生因它而变得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

第一,审题立意。题目“品它千遍不厌倦”是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命题。这里的“品它"并不仅仅指阅读书籍或文字,更可能指的是对某种事物、某种文化或某个人的深入了解和体验。而“千遍不厌倦”则强调了这种了解和体验的深度和持久性。明确题意后,考生就要在记忆库中仔细寻觅,在我们的学习生活、成长历程中,究竟哪一个人,或哪一件物,或哪一种景最令自己欣赏回味,或最让自己获益匪浅,为什么它值得自己品读品味,选定材料后确定好中心然后进行写作。

第二,思路点拨。在构思时,可以采用时间顺序或情感变化为线索,串联起自己对某一传统文化元素的多次体验和感受。在选材时,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有感触的传统文化元素,如古典诗文、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戏曲、民间工艺等。例如,可以选择“古典诗文"作为写作对象。先叙述自己在小学时初次接触古典诗文的好奇和兴奋;再描述在初中时开始深入理解其意境和情感的过程;最后写在高中或大学时,通过深入研究和学习,对古典诗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产生了自己创作古典诗文的冲动。通过这样的构思和选材,可以充分展现自己对古典诗文的热爱和对其传承、发展的思考。

29.作文。

步入初三,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体育活动或兴趣爱好,不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

请以“初三,让我更”为题写一篇文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600字。

【答案】例文:

初三,让我更加坚持理想

时光匆匆,并且一去不复返。转眼间,三年的初中生活也快要步入尾声。我却多了一份不舍,还有那有点遥远的理想。

每一个人都有理想。我的理想是:升入一所好一点的高中。

步入初三后,老师希望我抓紧时间学习,能感受到学习的压迫还有紧张感。所以在一个空闲的时间里。老师为我们搜索了个高中的录取分数,好让我们知道自己的实力到底如何。于是说:“高中有好有坏,想要进入好一点的高中,就必须要拿出实力、勤奋来与别人对抗。你们已经初三了,也该给自己的未来做一定的打算了。"

说着说着让我步入了沉思:是啊,我都已经初三,可不能盲目的学习,却一点规划也没有了啊!突然之间,觉得自己身上的压力更大了,学习的动力也更加的多了。

接着老师便说:“自己思考一两分钟,把自己想考的高中写在纸上交上来。”

班上一片寂静过了几秒钟后,便传来了一阵阵写字的声音。撕本子的声音,可见同学们的目的都已经十分的明确了。我忽然有点慌张了,以我自己的实力,考上好的高中还有很大的差距,是有很大的困难的,正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忽然想了想:理想就是为了自己去奋斗的目标啊。于是自己赶紧写下几个大字:xx中学,并写下了自己的名字交了上去,连同自己的理想也交了上去。

老师说:“明年的春天,我们就可以看出,谁努力的大树,结出了理想的果实,希望同学们的理想都不只是理想,都能够变成现实。"

我的大树啊!一定要结出有花的果实来啊!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做到仔细完成作业,但各科作业都来的时候,却找不到方向。看来方法有待改进。

就像老师说的:理想不只是理想,我要让它变成现实。加油!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

一、审题。引导语直接联系学生生活,既拉近了命题与考生之间的距离,也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让你更乐观、更坚强"“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为学生提供了几种立意的方向。可根据自己的真实生活自由选择,当然也可以有自己理解与升华。

二、补题。“初三”是对作文情境的限定。“我"是文章的主要人物。“更”是有别于以前,尤甚以前的意思。命题中空白处填写的应是自己升入初三以后产生的变化。这种变化最好是积极向上的,这一命题不提倡反向立意。如:初三,让我更自信;初三,让我更坚强;初三,让我更乐观;初三,让我更执着……

三、写作思路:写作本文时,应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自己升入初三以后的学习与生活为素材基础,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件,表现自己产生变化的原因与过程。以自己对于初三的独特感悟为表现的主旨。主旨可在末段用抒情或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

如:通过记叙妈妈做手术这样一件事,详细描写了自己由“懦弱"到“坚强”这样一个心路历程,从而表现出母亲深沉的爱以及小作者长大、成熟这样一个主题。还可以通过初三的一次心理座谈会或模拟考,详细描写自己由初一、初二的“贪玩、无所谓"的心态到初三的“紧张、压迫、迎难而上”这样的心路历程,从而表现出在初三学段,在十五六岁的年纪,作者的成长。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八年级语文试题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为120分。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28分)

一、语文知识及运用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匿名(nì)禁锢(kù)周济(jì)杳无消息(yǎo)

B.蛮横(hèng)炽热(zhì)酒肆(sì)颔首低眉(hàn)

C.吹嘘(xū)悄然(qiāo)不逊(xùn)深恶痛疾(è)

D.翘首(qiáo)滞留(zhì)和蔼(ǎi)广袤无垠(mào)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轩昂躁热粗糙油光可鉴

B.简陋落弟俭朴筋疲力尽

C.窒息仁慈蒙昧富不仁

D.慰勉畸形愚钝诚皇诚恐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如果支付宝的“圈子"里藏污纳垢,就可能吸引不法分子将病毒植入其中,对用户权益构成伤害。

B.照片中她身穿深色西服套装,或是正襟危坐,或是嘟嘴卖萌,优雅俊美。

C.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预告片对抑扬顿挫的故事情节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刻画。

D.他聪慧好学,多才多艺,阳光帅气,在我们年级鹤立鸡群,是校草热门人选。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的是()

A.在建设三峡大坝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困难,他们都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的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H7N9禽流感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活禽交易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5.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脸谱是京剧的一大特点,可以帮助理解剧情。简单来说,红脸代表忠勇;黑脸代表猛智;蓝脸绿脸代表草莽英雄;黄脸和白脸代表凶诈;金脸银脸代表神秘。

B.作为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是一部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吴用,关羽,林冲等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C.抒情散文《白杨礼赞》,运用象征手法,以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歌颂西北军民朴质、坚强、团结向上的精神和意志。

D.先秦诸子散文产生于春秋战国百家争鸣时代,主要的著作有《论语》《孟子》《墨子》《老子》《庄子》《荀子》《韩非子》等。其散文大多文情并茂,极具文采,善用譬喻陈说事理,论辩是非,增强了说服力,而排比、夸张等修辞的大量运用更使文章辞采缤纷。

6.请仿照下面波浪线句子,再写两句构成语意连贯排比句。

不管生活给我以什么,我都报之以微笑。给我严寒,我就是一朵清新俏丽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古诗文默写

(1)绿水逶迤,芳草长堤,________。欧阳修《采桑子》

(2)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3)崔颢在《黄鹤楼》一诗中情景交融,抒发了游子悲苦的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_?

_______。

(4)陶渊明《饮酒》中表现了怡然自得,恬淡闲适,热爱自然,旷达胸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_______。

(5)《雁门太守行》诗中写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旺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6)《赤壁》运用议论手法诗中隐含作者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生不逢时的情绪以小见大,借二乔的命运反映赤壁之战重大影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名著阅读(4分)

8.《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这是作者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

9.填空。

《______》是一部引人入胜的书,是法国昆虫学家______花了足足十三年时间写的科普巨著,他从不满足于仅仅记录昆虫的生活,他关注的是______。

二、综合实践与口语交际(共6分)

某校八年级(1)班以“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0.为渲染活动氛围,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11.(1)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两句诗,暗含着古人常用的两种交通工具,请回答。

脱鞍暂入酒家垆______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

(2)6月11日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的主题是“让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结合今年“文化遗产日”主题,请你为学校设计两项与此相关的活动。

____________

三、阅读理解及分析(共36分)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2.解释加点字的意思富贵不能淫()

1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1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和“此之谓大丈夫”句中的“是"和“此”分别指什么?(用原文中的话回答)

15.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试用自己的话作答。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①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②,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遂得徭役不兴,年谷丰稔,百姓安乐。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③不摇,则枝叶茂荣。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

——《治国安民》

【注释】①炀(yáng)帝:杨广,隋朝的皇帝。②孜孜:勤勤恳恳不疲倦的样子。③本根:本,树干;根,树根。比喻国家的基础和根本。

16.给句子划分一处节奏

入/则无法家拂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

(1)入则无法家拂士()(2)百姓不堪()

18.翻译

(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夫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

19.孟子在选文第①段中以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告诉人们:_________。乙文唐太宗使百姓安乐的措施是_______。(用文中句子回答)。

老家的树

①不用说,在风雪的旷野里,所有的树都失去了颜色;只有松柏,才能挺立在严寒中,擎起一树清郁的墨绿。可是,小时候,只记得松柏总是种在一些大户祖茔的墓地上,每回经过,就觉得雪地里的黑松林,特别神秘,特别恐怖,黑黝黝里面藏着些什么,心里认定那些松柏不是属于我们的。读书之后,书中有数不尽的松柏颂歌;不管书上怎么说,我还是喜欢活在我们生活中的那些树。我喜欢:柳的娇柔、榆的粗犷、白杨的潇洒,我喜欢槐、椿以及各种常见的树木,我还是不喜欢松柏,总觉得松柏不是我们的。直到我走出了家园,跋涉过千山万水,看遥了人世的冷暖沧桑,渐渐地,我才懂得,松柏,是多么可傲的树!

②松柏,挺立在山峦最高处,与白云絮语,与天风唱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树产出一种生命的风范来。它站在高处,超脱于红尘之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