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1-T081-2013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_第1页
DB1301-T081-2013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_第2页
DB1301-T081-2013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_第3页
DB1301-T081-2013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_第4页
DB1301-T081-2013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B43

DB1301

石家庄市地方标准

DB1301/T081—2013

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

DB1301/T081-2013

深县猪选育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深县猪选育的技术要求,包括深县猪的品种特征及特性、性能测定、选种选配等指标

及操作规范。本标准适用于深县猪选种选育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

于本标准。

GB23238-2009种猪常温精液

NY/T822-2004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

NY/T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

全国性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

3.术语

深县猪,属于黄淮海黑猪的一个类群,又名深州猪、白豆猪、冀州猪。早熟、多胎多产,繁殖力高、

泌乳力高、护仔力强、仔猪存活率高,抗寒耐热、耐粗饲、耐饥饿、抗病能力强,肉质好。按头型可分

为“黄瓜嘴”和“五花头”两个品系。

4.品种特征及特性

4.1体型外貌特征

4.1.1“黄瓜嘴”:头大小适中。耳大、下垂超过鼻端。嘴筒长,末端尖。鼻直平少毛。额上皱纹较浅,

额头中间有菱形皱纹。颈细长,前驱较窄。背腰平直狭窄、凹而长。腹微垂,臀部倾斜。尾粗大。四肢

坚实有力,后肢较弱,多呈卧系。皮、毛黑色,与“五花头”相比毛相对较长,皮厚多褶皱,,被毛遮

挡外观褶皱不如“五花头”明显。毛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9对。

4.1.2“五花头”:头大小适中,头粗糙,毛粗密。耳大、下垂。嘴筒长直,较“黄瓜嘴”嘴宽而相对偏

短。额宽皱多折深、中间有菱形皱纹。颈粗大,前躯发育较好。胸部宽。背腰平直狭窄、略有凹陷。臀

部倾斜,后躯不丰满。尾巴粗大下垂。四肢粗大,系部较软,多呈卧系。皮、毛黑色,皮厚多褶皱,毛

粗而密,冬季密生棕红色绒毛。乳头7—9对。

4.2.繁殖性能

公猪3—5月龄可采精配种,母猪发情明显,4月龄左右即可受孕。公、母猪适宜初配期为7-8月龄,

体重65-70千克。母猪发情周期为18.9天,持续期5-7天,断乳后5天发情,情期准胎率90%以上,母猪妊

娠期113.9天。母猪利用年限7-8年,公猪利用年限2-3年。

初产母猪平均窝产仔9.7头,第二胎平均窝产仔12.5头。初产仔猪重约1.1kg。

4.3生长发育性能

仔猪30-35日龄即可断乳,断乳仔猪重5-7kg,断乳窝重64.6kg,仔猪成活率94%。2—4月龄体重成

倍增长,体尺增长也近一倍,以后生长逐渐缓慢。采用300日龄体重作为测定育肥性能的指标,平均日

增重370克,料肉比4.1:1,屠宰率71.8%,瘦肉率42.8%,膘厚4.3cm。生长发育指标见下表。

1

DB1301/T081-2013

生长发育指标单位:kg、cm

60日

性120日龄300日龄成年

体重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体重体高体长胸围体重体高体长胸围

公13.851.253.596.383.811563.3118.4107.1143.275.1131.1120.4

母13.648.151.294.681.610760.1113.6106.3118.366.2121.2112.1

5.性能测定

5.1测定性状

窝产活仔数、仔猪出生重;35日龄断乳个体重、断乳窝重、仔猪成活率;120日龄、300日龄、成年

体重、体高、体长、胸围;300日龄平均日增重、料肉比、屠宰率、瘦肉率、膘厚等性状。

5.2测定方法

按照NY/T822-2004种猪生产性能测定规程、NY820-2004种猪登记技术规范及2010年发布的全

国性种猪遗传评估方案(试行)执行。

6.选种选育

6.1选种

6.1.1选种原则

从母猪2、3胎产仔猪中留种。家系选择同家系内个体表型选择相结合,原则上实行家系等量留种,

优秀家系及繁殖力突出的母猪后代多留,平庸家系适当少留。对后备种猪出生、断乳、2月龄、4月龄、

配种阶段和繁殖阶段分别进行5次选择,以4月龄为重点选择阶段。后备公猪的选择要重点突出个体生长

快、背瞟薄、饲料转化率高、性欲旺盛、配种能力强和肢蹄结实等特征;后备母猪的选择要突出母性好、

乳头数7对以上排列均匀、泌乳力好、四肢结实、体态秀健、温顺和易管理的个体。

6.1.2出生时后备种猪的选择(窝选)

父母深县猪品种特征明显,生产成绩优良。种母猪情期明显,产仔数、母性及泌乳力优良,哺乳成

活率95%以上。同窝仔猪中无遗传缺陷。对初生重、乳头数成绩优秀的仔猪进行档案标记。

6.1.3断乳时后备种猪的选择

对出生时标记过的仔猪个体进行筛选,选择同窝产仔数多、哺育率高,断奶窝重大、同窝仔猪生长

发育整齐、个体长势好、身体健壮的优秀个体。公母猪留种数量为最终预定留种数量的10~20倍、5~10

倍以上。

6.1.4二月龄后备种猪的选择

选留身体健康,无遗传缺陷(隐睾、锁印等),生长发育正常,体重14kg以上,体型外貌符合深县

猪品种特征的优秀个体。

6.1.5四月龄的性能测定选择

结合体型外貌、趾蹄结实度、后备猪血缘关系,选留体重、体尺、背膘厚等性状优秀的个体。

6.1.6配种阶段和繁殖阶段终选

对后备猪祖先、生长发育和体型外貌等方面进行全面评定,重点依据其个体本身的繁殖性能进行选

种。出现下列情况的母猪予以淘汰:

a)不发情或发情不明显;

b)发情期内配种未受胎者;

c)产仔数过少、母性与泌乳力太差者;

2

DB1301/T081-2013

d)出现繁殖疾病或其他疾病者。

出现下列情况的公猪予以淘汰:

a)体重达不到本品种成年公猪平均体重的90%-100%;

b)精液品质不符合GB23238—2009标准要求;

c)爬跨能力弱、性欲低;

d)连续配种20窝的配种受胎率低于85%;

e)连续配种20窝分娩平均产仔数低于本品种初产平均数;

f)后代有明显的遗传缺陷.

6.2.选配

6.2.1选配原则

在保持深县猪高繁殖性能等优良性状的前提下,核心群内避免全同胞的随机交配,坚持同质选配为

主、异质选配相结合的原则开展选配工作。以提高增重速度、饲料报酬和胴体瘦肉率为育种目标。

6.2.2按计划配种

首先根据血缘分组,将没有血缘关系的公母猪进行交配。1~2个世代后,根据相关档案资料,计

算并制定种猪选配计划表。根据该选配计划表,按照预先设定的育种方案,兼顾各品种猪血缘间、血缘

内的配种比例,再进行种公、母猪的选配。

3

DB1301/T081-2013

前言

本标准由石家庄市养猪行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石家庄市畜牧技术推广站石家庄市养猪行业协会。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褚素乔郭伟婷齐艳梅吕彦英褚素欣李赛景松李建广何荣庄。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