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西来宾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试卷

一、识记•积累(21分)

语段阅读

我读鲁迅的高洁。面对黑暗中来自四面八方的培难,他从不屈服,他是“彷徨”在黑暗中忍不住要

“呐喊”的勇士。我读鲁迅的坚韧。他“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敢爱,他敢恨。我

读鲁迅的奉献。他年轻时为拯救人民于危难之中,弃医从文,一生笔耕不chub,为了唤醒“铁屋子”

里的人们,他一生“俯首甘为孺子牛”,鞠躬尽瘁,临终前依然不改“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志向。

1.阅读上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垮②chub

2.语段中有不少成语,请写出其中的三个。

①②③

3.语段阅读

《背影》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它让我们在忙碌的琐屑中发现生活

的不易,也感受到浓浓的父子深情。父亲啰靖的思索中蕴含着对儿子的爱,父亲迂腐的言语中包含着对儿

子的爱,父亲晒磔的背影中蕴藏着对儿子的爱。选取生活中的小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却极具表现

力,也许这就是朱自清散文的魅力,也是他的散文打动人的原因。

(1)解释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晒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段阅读

对联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早已把楹联习俗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既要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又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请你根据

对联的特点,补全下面的对联。

4.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对联,你认为在上下联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上联:驼铃①,古道徐行,一路丝绸连②

下联:波涛③,汪洋横渡,千年文明耀④

A.①滚滚②欧亚③悠悠④乾坤B.①滚滚②乾坤③悠悠④欧亚

C.①悠悠②欧亚③滚滚④乾坤D.①悠悠②乾坤③滚滚④欧亚

5.下列文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A.看到“最美奋斗者”黄文秀始终在脱贫攻坚第一线奉献自我的事迹,使我深受感动。

B.学校举行“学习百年党史,汲取奋斗力量”的活动,老师、学生及全体师生参与其中。

C.2021年世界排球联赛中,中国女排能取得胜利的原因,是因为她们有顽强拼搏精神。

1

D.随着2022年12月4日晚返回舱成功着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6.根据下列文段内容,整理诗文填写横线上。

(1)画里有诗,诗即是画。如李白《渡荆门送别》中①“,",描绘一幅

夜幕下江面平静如镜,云霞升腾时则似高楼林立的美丽画面;又如李贺《雁门太守行》浓墨重彩勾画,营

造出大战开始之前紧张的氛围,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机形势的画面诗句是

②",

“;再如崔颍《黄鹤楼》中③",",借

眼前徒留飘荡天际的白云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世事难以预料的感慨。

(2)半山半水亦文章。有些山水能使人忘却世俗的焦虑与不安:④“,飞鸟相与还”<

《饮酒》:(其五)>,悠然南山让陶渊明流连忘返;吴均《与朱元思书》中的

⑤“,;好鸟相鸣,嘤嘤成韵”绘声绘色地描写出一幅山林美景,组成了一首

奇妙的大自然交响曲,令人心驰神往。王绩《野望》中的“树树皆秋色,⑥",写出诗人

远望所见到的田园风光。

二'品悟•现代文阅读(共20分)

现代文阅读

“冰丝带”,每个细节都是高科技

①我们的冬奥场馆之一——国家速滑馆“冰丝带”,每个细节都是高科技。

②来到高空,看国家速滑馆,你会看到一个马鞍形建筑。它长198米,宽124米,巨大的屋顶通过

49对承重索和30对稳定索编织成索网状屋面,再铺设1080块4x4米单元屋面板,形成世界最大跨度正交

双向单层马鞍形屋顶索网。

③由于索网屋面的空间形态非常复杂,张拉以后每一个“方格”空间形态都不一样,因此填充的每一块

单元体尺寸也不同,需要通过实测得到数据后再进行加工定制。速滑馆建设团队将这张索网称为“天幕”。

“天幕”的编织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巨大的羽毛球拍绷在了场馆的上方,只不过这个球拍不是平面而是马鞍

形。这样的屋顶更结实。

④再来看看外墙。国家速滑馆的外墙由3360块曲面玻璃单元拼装而成,每一块玻璃都有不同的弯曲

弧度,玻璃上用超白玻璃彩釉印刷技术印上了和中国传统纹饰中的冰裂纹形态相仿的花纹,这些玻璃单元

构成了22条高低盘旋、环绕飘舞的“丝带”。这些“丝带”就像速度滑冰运动员高速滑动时留下的一圈圈风驰

电掣的轨迹,不仅美观,而且寓意着运动员滑行在冰西上像丝带一样轻盈。因此,国家速滑馆也被称为

“冰丝带”

2

⑤进到速滑馆内,大家最关注的当然是冰。国家速滑馆制冰系统设计负责人介绍,国家速滑馆是世界

上第一个全部用冰覆盖的场地,也是全球苜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会速度滑水场馆。二氧

化碳制冰系统会比传统的乙二醇系统对冰面质量的把控更有优势。经模拟分析,采用二氧化碳制冷,有把

握实现冰面温差不超过0.5℃,利于运动员创造好的成绩。同时,“冰丝带”近12000万平方米的冰面还采

用分模决控制单元。它类似于一个温度不同的“九宫格”,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

域、分标准进行制冰,可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祥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

⑥另外,直冷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

馆的热水、浇冰等场景,相较传统冰场有2%以上的能效提升。

⑦继续深入“冰丝带”内部,国家速滑馆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就像给场馆配备了一个“大脑”。比如,可

以通过智慧管理使得馆内气温分层——冰面一个温度,确保冰面标准稳定;运动员比赛空间一个温度,保

证运动员的体温体感;观众席一个温度,可达16℃,为观众营造一个舒适的观赛环境。

(选自学习强国2021年11月,有删改)

7.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文章内容的一项是()

A.本文介绍了被称为“冰丝带”的国家速滑馆,凸显了它的科技含量。

B.国家速滑馆内的气温可以做到分层:冰面、比赛空间、观众席各一个温度。

C.外墙的造型设计与材质使用寓意着运动员滑行在冰面上像丝带一样轻盈。

D.国家速滑馆内的直冷制冰一体化设计可以做到比传统冰场有20%的能效提升。

8.文中画线句中加点词“首个”能否删去?为什么?

国家速滑馆是世界上第一个全部用冰覆盖的场地,也是全球苜个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会

速度滑水场馆。

9.第⑤段九宫格冰面的设计妙在何处?生活中有没有与之类似的常见电器也有这样的妙处?请试举一

例。

现代文阅读

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

①一个女人一旦做了母亲,便会爱自己最爱的人,然后辜负最爱自己的人。

②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

她担心。可是母亲不知道,那些天,她正在暗暗生母亲的气:母亲的母亲走了,可母亲更多的却似乎不是

为亲人的走难过,而是担心她。母亲怎么可以这样?她记得很清楚,在成长的岁月里,外婆对她说得最多

3

的话就是:“妞妞,长大了一定要对妈妈好,要让妈妈享福。”外婆这样爱着母亲,外婆走了,母亲却那样

平静,这让她很生气,甚至渐渐有了怒。

③她对母亲的疏远,母亲是不安而忧虑的。那天,她再次将母亲放在她书桌边渐渐凉掉的牛奶沉默着

端出去后,她觉得母亲哭了,一刹那,有些悔意,毕竟,母亲对她足够好。那天晚上,她睡下后,听到母

亲悄悄走进来。她不想跟母亲说话,闭着眼睛装睡。母亲就在她床边坐了下来,她能感觉到母亲在注视

她,一直注视着她,目光里,有些犹豫,有些期待,又有些忧伤。那种可以清晰感觉到的目光,几乎让她

快要装不下去了。毕竟,那是爱她的母亲。母亲从来都是爱她的。好在母亲坐了一会儿就站了起来。她偷

偷睁开眼睛,看到母亲走到窗边,轻轻将窗帘的缝隙拉严。从窗口到房门,短短的几步,母亲走了好半

天,屋里太黑,母亲怕弄出声响,几乎是挪出去的。房门近乎无声关闭的那一刻,她的心软下来,想起她

一次次对外婆的承诺,她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④第二天早上,她醒来,起床前想了想,躺在床上大声喊声了一声“妈”。A母亲几乎是也即刻就推门

进来了,眼神里有些慌乱,连声问她:“怎么了?做噩梦了?”她摇头,笑笑,那是外婆去世后她第一次对

母亲笑,然后用曾经对着外婆的有点撒娇的口吻说:“妈,你做什么好吃的了?’‘因为激动,母亲的声音都

有些轻轻颤抖:“牛奶,荷包蛋,还有你爱吃的小粽子……”那顿饭,她吃得很多。她和母亲的关系,就这

样恢复到从前。母亲的爱,甚至更加细致和妥贴起来。

⑤高三,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的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

那天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

“妈,我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那是外婆走后第一次,她对母亲提起了外婆。母亲忽然就哭

了。她和母亲,再无隔阂。她长成快乐明媚的女子,毕业,工作,恋爱,结婚,产女。转眼,小宝一岁

了。小宝很依赖母亲,像她当年依赖外婆。

⑥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

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个手指,分别代表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朋友。第一个被压

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小手指。下一个,她却为难了,最终,她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

间更久,终于她选择了自己。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她猛

然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

⑦她想起和母亲同睡的那天晚上,她终于问出了那个压在心底的问题:“妈,外婆去世的时候,你是

不是也非常难过,但是你不想说?"当时母亲显然愣怔了一下,沉默了片刻,说:“外婆是妈的妈妈,妈当

然难过,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虽然伤心,但不觉得绝望。”

⑧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

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年以

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

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辜负了

最爱自己的人。

⑨原来母爱,就是这样一场重复的辜负,而被辜负的人,却永远无怨无悔。(原文有改动)

[链接]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我啦啦"地飘落。B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

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

天?”她说。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好吧,就明天。”我说。她高兴得一会坐下,一会站起:“那

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

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

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

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0.阅读全文,从“她”的角度,填写下表。

时间情节心理/表现

外婆去世的时候—暗暗生母亲的气

那天晚上感受到母亲的目光,看到母亲拉窗帘,挪步出决定结束对母亲的冷漠

高三最后几个月的一要求和母亲一起睡,并对母亲提起外婆—

个晚上

初夏的时候心如刀割

11.品味下列语句,赏析加点词,体会加点词蕴含的情感。

①那时,她再也忍不住地泪流满面。

②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2.标题“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有何含义?请谈谈你的理解。

13.《母爱是一场重复的辜负》一文中的A处画线句和链接材料《秋天的怀念》节选中的B处画线句,在

描写方法上具有相似处,请加以赏析。

三'品悟•古诗文阅读(20分)

诗歌鉴赏

渔家傲

5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星河欲转千帆舞”中“转”“舞”二字,谩真地写出了词人在风浪颠疑中的感受。

B.经过海上航行,词人的梦魂仿佛回到天国,听到天帝殷勤地垂问自己要回到何处。

C.词人希望自己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远走,她疾呼:风把我的小船吹到海外仙山吧。

D.该词通过记梦,抒发词人对现实的眷恋,表达了自己不被苦难磨灭的追求和向往。

15.赏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中“嗟”、“谩”二字的妙处。

文言文阅读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孟子曰:“是焉得为大

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日:‘往之女家,必

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

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选自《富贵不能

淫》)

[乙]天祥至潮阳①,见弘范②,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崖山,使为书招张世杰

③。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其末有云“人生

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

也。”天祥汝然④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

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南向拜而死。数日,其妻欧阳氏收其尸,

面如生,年四十七。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释]①潮阳:地名,在今广东。后文的“崖山”,也是广东的地名。②弘范:张弘范,元朝将领。③

张世杰:南宋将领。④法(xu&n)然:流泪的样子。

16.运用所提示的方法,解决甲文及乙中的文言疑难字词。

方法词语示例加点字意义

是厚得为大丈

语境义推断法与“失”相对—

夫乎

遂以客礼见之

课内迁移法徐以杓酌油沥之—

往年女家①<动>到,往;②<助>的③〈代〉他们;

查阅字典—

6

@<代>这

17.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中用“妾妇之道”类比“公孙街、张仪之道”,指出他们只是顾从君王的意志,没有独立的判断善恶

是非的标准。

B.甲文层次清晰,开篇摆出景春的观点,然后针对其观点展开批驳,最后鲜明地提出自己心目中大丈夫

的标准。

C.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没有说话,只是写下自己所作的

《过零丁洋》一诗给他,以此表明心志。

D.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在元营多次表明心迹。他视死如归,死前从容坦荡,充分体现了本文中“威武

不能屈”的浩然正气。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②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19.用给下面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0.文天祥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位项天立地的“大丈夫”,你认为文天祥符合文中“大丈夫”的标准是有哪些?

请结合甲、乙两文内容简要分析。

21.请你另举一位历史上能被称之为“大丈夫”的人,并用简洁的语言概述他的事例。

四'探究•综合题(9分)

八年级某班召开主题为“我们的互联网时代”的研讨会,同学们搜集并整理了以下材料。

材料:

2021年12月6日,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其中,“强国有

我”“双减,“觉醒年代”均入选,其他7条如“破防”"yyds"“绝绝子”等均来自网络。

“2021年度十大流行语”的发布方《咬文嚼字》是全国目前唯一一本以“纠错”为特色的社会语文运用刊

物,主编黄安靖说:“我们倡导语文规范,提倡用纯正美丽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网络语词,yyds“绝绝子

,等十分流行,我们并不反对部分网友使用它们,但我们绝不赞成让它们进入年度流行语榜单。”

7

22.结合材料,分析为什么“yyds”“绝绝子”等被国家语言监测与研究中心“2021年度十大网络用语”选入,

却被《咬文嚼字》排除在外,谈谈你的看法。

23.爱读书活动。班级举行阅读书目推荐分享交流会,请你在下面被选书籍中任选一本,向同学们推荐并

说明推荐理由。

备选书籍:《红星照耀中国》《昆虫记》

我推荐:A,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互联网时代,电子阅读已经成为阅读的一种常见方式。据调查,大多数人使用电脑或手机阅读书报,

电子阅读人数远远大于传统纸质阅读。请你围绕“电子阅读会不会取代传统阅读”为话题发表议论,写出80

字以内的“小议论”。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论证合理,结构完整。

五'探究•写作(50分)

25.高尔基说:“人类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来自太阳之光。”

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引领你前行的“太阳之光”,你也在不停地寻找这样一盏灯。这盏灯或许是自己

内心的渴望与追求,或许是来自亲友的关爱与鼓励,或许是源自书籍的启迪和慰藉......这盏灯伴着你一路

成长。

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以“成长路上的明灯”为题,结合自身的经历,写一篇记叙

文。

要求:1.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2.行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8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jie;辍

2.示例:笔耕不辍;鞠躬尽瘁;四面八方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运用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所学知识以及平时的积累来认真辨析

字音;

(2)本题考查成语积累。作答此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然后根据自己的日常积累判断即可;

1.注意同音异形字,根据平时的积累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jie,辍。

2.结合具体的语境和语义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笔耕不辍、鞠躬尽瘁、四面八方。

3.【答案】(1)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解析】【分析】根据“父亲踌躇的思索中蕴含着对儿子的爱”可知父亲经过长时间的考虑,却下不了决

定;

“父亲蹒跚的背影中蕴藏着对儿子的爱。”可知父亲年事已高,走路不再轻捷;

故答案为:指犹豫不决,拿不定主意;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点评】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和积累,结合平时的积累和具体的语言环境,给出合理的解释即可。

【答案】4.C

5.D

【解析】【点评】⑴本题考查对联的补写。解答对联题,一般可按照如下步骤进行:先整体把握所给出的上

联或下联的意思大致确定与之意思连贯、相对的内容;再认真推敲每个字词的含义、词性和词语的结构特

征;最后从整体把握,进行微观的调整和修改。

⑵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解答此题应掌握的知识点为几种常见的病句类型: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结构混

乱、语意不明等。通读句子,寻找具有常见病句类型标志性的词或短语做出判断。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

通过压缩句子,分析句子的成分(主、谓、宾、定、状、补)方法,找出病因。

4.“滚滚”指波涛等急速地滚动或翻腾;“悠悠”指遥远、长久。故①处选择“悠悠”,③处选择“滚滚”。

“欧亚”指亚洲和欧洲;“乾坤”借指天地、阴阳或江山、局面。故②处选择“欧亚”,④处选择“乾坤”。

故答案为:C.

5.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看到”或“使”。B项中全体师生”去包含“老师、学生”。C项句式杂糅,...的原

因‘'和''是因为''重复了。一般用“之所以……是因为……D.正确。

骨单位:D.

6.【答案】(1)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

载空悠悠

9

(2)山气日夕佳;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山山唯落晖

【解析】【分析】古诗文的直接性默写,注意易错字1.(1)镜(2)结(3)摧(4)鳞(5)复

(6)载

2.(1)夕(2)激(3)泠泠(4)唯

故答案为:L(1)月下飞天镜

(2)云生结海楼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甲光向日金鳞开

(5)黄鹤一去不复返

(6)白云千载空悠悠

2.(1)山气日夕佳

(2)泉水激石

(3)泠泠作响

(4)山山唯落晖

【点评】本题考查古诗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考生平时要注重积累,注意书写规范,得体。

【答案】7.D

8.不能删掉,删掉“首个”一词后,意思变成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会速度滑水场

馆,没有凸显世界首个采用之意,如删掉意思发生改变,与句意不符,故不能删掉。

9.[示例]该设计的妙处在于既可以分区域、分标准制冰,又可以同时开展多项冰上运动。电冰箱、电烤

箱、分区控温电热毯、地暖等也有类似妙处。(第一问引用原文“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进行制冰,

可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回答也可)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

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

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2)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作答时结合具体的语句作答给出合理的理由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锁定答题区域,圈画关键信息,结合自己的观点,用流畅的语言表达

出来即可。言之有理即可。

7.运用排除法,ABC.正确;D.有误,根据“另外,直冷制冷过程中产生的大量高品质余热,通过冷热

联供一体化设计可进行回收利用,用于场馆的热水、浇冰等场景,相较传统冰场有2%以上的能效提

升。”应是“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2%以上”。应是“冷热联供一体化设计”“2%以上”;

故答案为:D。

8.“首个”强调它的地位和意义,如果去掉,就无法表达这样的效果;

10

故答案为:能删掉,删掉“首个”一词后,意思变成国家速滑馆采用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的冬奥会速度

滑水场馆,没有凸显世界首个采用之意,如删掉意思发生改变,与句意不符,故不能删掉。

9.根据“它类似于一个温度不同的“九宫格”,可以将冰面划分为若干区域,根据不同项目分区域、分标准

进行制冰,可同时开展冰球、速度滑冰、花祥滑冰、冰壶等冰上运动。”可知设计的妙处在于既可以分

区域、分标准制冰,又可以同时开展多项冰上运动。电冰箱、电烤箱、分区控温电热毯、地暖等也有类似

妙处,再结合生活经验作答即可;

故答案为:该设计的妙处在于既可以分区域、分标准制冰,又可以同时开展多项冰上运动。电冰箱、电烤

箱、分区控温电热毯、地暖等也有类似妙处。

【答案】10.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与母亲重归于好,变得快乐明媚;参加“心路历程”活动,在最后舍

弃了代表母亲的手指

11.①“再也”表现内心汹涌的感情再无法自持,终于理解了母亲,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达了她对

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动。

②“再也”表现母亲失去的突然和猝不及防,表达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12.每个女人做了母亲,便会将自己的全部交给孩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哪怕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自己为

子女时,不能及时回报母亲,而自己为母亲时,一腔感情更多的是倾注

在孩子身上,一代又一代,一直如此,不停地重复,辜负母亲的同时,也在被自己的孩子辜负,却又是心

甘情愿的。

13.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A处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及神态描

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写出了母亲听到“我”呼喊后的紧张、担忧和对女儿深深的关切;B处运用动作描写

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及对儿子的牵挂与关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理解。解答此文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并结合相关语段

分析。

(2)本题考查结合词语体会情感。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分析。

(3)本题考查对标题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要读懂文意,理解主题。答题格式:标题的字面含义+深层含义

(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4)本题考查对描写方法的赏析。描写按内容分,有人物描写、环境描写。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五种,

即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环境描写有自然环境

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作答即可;

10.(1)由第②段“外婆去世的时候,她16岁,她爱外婆,外婆走了,她哭到歇斯底里。母亲没日没夜地

守着她,为她担心”可知,外婆去世的时候,她非常伤心,母亲放心不下她,日夜守在她身边。由第⑤段

“高三,是她学习最紧张的一年。最后冲刺的几个月,当她发现母亲头顶冒出的白发时,她愣住了。那天

晚上,她忽然变得像个小孩子,坚持要母亲和她一起睡。母亲嗔怪她:‘你这孩子。她嘻嘻地笑:‘妈,我

11

答应过外婆,以后一定会对你好。’,母亲忽然就哭了。她和母亲再无了隔阂”等内容可知,当她要求和母

亲一起睡时,她心中对母亲的隔膜已经消失了。由第⑥段“初夏的时候,单位组织了一次拓展训练活动,

活动有个项目叫心路历程,教练让每个人都将自己的手指比喻成生命中最重要的人。五根手指,分别代表

了女儿、母亲、父亲、自己和一个的朋友。第一个被压下的手指她选择了代表朋友的。下一个,她却为难

了,最终选择了父亲。再后来,她迟疑的时间更久,终于选择了自己。但是在最后一个目标的舍弃中,她

万分难过,最终,在教练的一再催促下,猛地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了,那一刻,她心如刀割”等内

容可知,在心路历程测试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她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的瞬间,她内心如刀割般难受以

及没有完成母亲相“我”去看花的愿望的遗憾相悔恨之情;

故答案为:母亲守着她,为她担心;与母亲重归于好,变得快乐明媚;参加“心路历程”活动,在最后舍弃

了代表母亲的手指。

11.①“再也”写出了听了妈妈的“可是外婆不在了,妈还有你,就觉得坚强,觉得活着有劲”之后,她无法

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泪流满面。表达了她读懂了母爱之后的释然和激动,以及对妈妈,的敬重和感激;

②‘再也”是指的母亲在“我”同意去看花时,非常高兴,却因说了让儿子敏感的字眼而“悄悄”离开,就没有

回来。表达了作者因母亲病逝的悲痛;

故答案为:①“再也”表现内心汹涌的感情再无法自持,终于理解了母亲,懂得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表

达了她对妈妈的理解和深深的感动;②“再也”表现母亲失去的突然和猝不及防,表达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怀

念和悲痛之情。

12.由文章第②段和第⑤段等内容可知,文中写母亲在外婆去世时却“没日没夜地守着她,为她担心”,

而她在心路历程测试到最后一个目标时她将代表母亲的手指压倒下去,第⑧段写到“那时,她再也忍不住

地泪流满面。无疑,世间最爱母亲的人是外婆最爱她的人,是母亲。可是,她和母亲一样,都会为了爱自

己的孩子辜负最爱自己的人,哪怕那辜负是无意的,是不情愿的。10年以后,做了母亲的她,终于理解了

母亲说过的那四个字:爱往下走。每一个女人做了母亲,爱得再伟大也都存着自私,自私到不愿把爱分给

他人,只愿全部交给孩子。她,也一样,一样为爱自己最爱的人,负了最爱自己的人”,所以“母爱是一场

重复的辜负”的含义是,普天下的母亲都全身心地爱着自己的孩子,这种爱自私到不愿分配给他人一点

点,而孩子就是自己最爱的人,为了自己的孩子而辜负了哪怕是最爱自己的母亲;

故答案为:每个女人做了母亲,便会将自己的全部交给孩子,无怨无悔的付出,哪怕得不到相应的回

报。自己为子女时,不能及时回报母亲,而自己为母亲时,一腔感情更多的是倾注在孩子身上,一代又一

代,一直如此,不停地重复,辜负母亲的同时,也在被自己的孩子辜负,却又是心甘情愿的。

13.A处“母亲几乎是立刻就推门]进来了”是动作描写,“几乎”“立刻”等词语写出了母亲听到她招呼自己时

的着急,“眼神里有些慌

舌L”是神态描写,形象地写出了母亲以为她出了什么问题时的惶恐,“怎么了?做噩梦了”是语言描写,写出

了母亲的焦灼和忧虑。B处写母亲“挡在窗前”体现了母亲怕儿子看到树叶飘落而伤感的心情,“北海的菊花

12

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则表现了母亲希望儿子消沉的心情能变得好起来,从而体现了母亲对儿子无微

不至的爱;

故答案为: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对孩子深深的爱。A处运用动作描写、语言描写

及神态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写出了母亲听到“我”呼喊后的紧张、担忧和对女儿深深的关切;B处运用

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相结合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的细心及对儿子的牵挂与关爱。

【答案】14.D

15.“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也是词人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叹惋。

“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无限的哀怨与惆怅。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结合诗歌的创作背景、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作答即

可。

(2)本题考查了学生炼字的能力。做此题首先要了解古诗内容,在此基础上对关键字做出赏析,赏析时

要把字放在语言环境中。

14.运用排除法,A、B、C正确,不符合题意;

D.这首词隐含词人对南宋黑暗社会现实的失望,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并无“对现实的眷恋”之意,表

述有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5.“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写作者回告天地,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空有才华的苦闷;化用

《离骚》诗,用日暮途远,象征当时动乱而又看不到光明的社会现实,流露出对现实无能为力的苦闷;

故答案为:“嗟”字生动地写出了词人彷徨忧虑的神态,也是词人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远,茫然不知所措的

叹惋。“谩”字流露出词人心中无限的哀怨与惆怅。

【答案】16.怎么,哪里;用;至U,往

17.C

18.①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己的态

度。

②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19.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0.文中文天祥符合文中“大丈夫”的标准。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道义,

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所迷惑、动摇、屈服。

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面对元军的威逼,毫不畏惧,不写招降书,而是写诗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

临刑时,从容“南乡拜而死”,这些都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品质。

21.(列举人物符合要求,表述意对即可)

①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他对

13

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青年时代,面对多灾多难的

祖国,李大钊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击旧礼教、

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献出宝贵的生命。

②闻一多。中国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

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被反动派暗杀,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③鲁迅。文学家、是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解释。文言字词包括实词和虚词。文言实词要注意积累,另外实词

要注意特殊用法,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要结合语境正确答题。初中阶段常考的虚词

是:之、而、以、于、其。

(2)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选择题注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逐字分析,选项内容和文章不要有出

入,如事物发展顺序、线索、情感、语言特点、结构、手法等,不要以偏概全、无中生有。

(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

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4)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断句先读懂句意,再结合技巧断句。断句技巧:①遇到名词、代词要注意前

后是否有断句。②虚词。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③疑问词要注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④对话标志的词语注

意前后是否有断句。⑤如倒装句、宾语前置、判断句等。⑥修辞方法注意断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重点语句的理解。通读全文,找到要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揣摩词含义。根

据要求答题即可。

(6)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之历史人物故事。了解教材上出现过的历史名人及其常识,日常注意积累。

【参考译文】

【甲】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

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

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

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妇女遵循的规

则。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富贵不能使他的

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乙】文天祥被押到潮阳,见张弘范,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

礼节接见他,文天祥与元军一起进入崖山,张弘范让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

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

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诗的末尾有这样的句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张弘范说:

“国家已亡,丞相你已经尽了忠孝之心了,如果你改变对南宋的忠心来效忠于元朝皇上,还给你宰相的官

14

职。”文天祥流泪说:“国家灭亡不能拯救,做人臣子的死有余罪,怎么还敢如脱杀头之罪而怀有二心呢?”

张弘范敬佩他的仁义。张弘范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文天祥临刑时非常从容镇定,对押解的吏卒说:

“我的事情完成了。”向南方叩拜而死。几天后,他的妻子欧阳氏前去收尸,文天祥的面容同活着的时候一

样。文天祥终年四十七岁。

16.①翻译为: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焉:怎么,哪里;

②翻译为: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以:用;

③翻译为:去到你丈夫家。之:至I;

故答案为:怎么,哪里;用;至I,往。

17.C:文天祥没有说话,只是写下自己所作的《过零丁洋》。错误。文中原话是:使为书招张世杰。天祥

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过零丁洋诗与之。翻译为:张弘范让文天祥

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说:“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张弘范

还是坚决要求他就范。文天祥于是写下自己所作的《零丁洋诗》给他。

故答案为:C

18.翻译句子注意重点字、翻译原则和句式。重点字“淫、移、屈、捍”。淫:使……迷惑;移:使……动

摇;屈:使……屈服;捍:保卫。文言文翻译原则:信达雅,就是字词要翻译准确,语言表达要通达优

美。文言文句式:判断句、省略句、被动句、倒装句。

故答案为:①在富贵时,能使自己节制而不挥霍;在贫贱时不要改变自己的意志;在强权下不能改变自

己的态度。

②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却教唆别人也背叛自己父母,这可能吗?

19.例句翻译为:左右元军命令文天祥叩拜,文天祥拒不叩拜,张弘范于是用宾客的礼节接见他。名词前

后可断句,文天祥做了什么事,张弘范做了什么事,联合句意断句即可。

故答案为;左右命之拜/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20.【甲】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翻译为: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

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可知大丈夫的标准为: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

道义;坚守原则,不放弃;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部施加的因素都不能使人屈服。【乙】“天祥滋然出涕

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可以看出文天祥讲仁德。“左右命之拜

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可看出文天祥守礼法,讲原则,不畏权威。

故答案为:文中文天祥符合文中“大丈夫”的标准。甲文中孟子认为大丈夫应该讲仁德,守礼法,做事合乎

道义,无论得志与否,都不能放弃自己的原则。不能被富贵、贫贱、威武这些外因所迷惑、动摇、屈服。

乙文中文天祥被捕之后,面对元军的威逼,毫不畏惧,不写招降书,而是写诗表明自己为国捐躯的决心。

临刑时,从容“南乡拜而死”,这些都体现了他“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的精神品质。

21.明确大丈夫的基本要求,列举相关人物的故事,言之有理即可。比如:红军战士,鲁迅、闻一多等文

15

人。

故答案为:①李大钊。李大钊同志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和共产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

之一。他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无产阶级的革命前途无限忠诚。青年时代,面对

多灾多难的祖国,李大钊表现出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他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宣传民主、科学精神,抨

击旧礼教、旧道德,向封建顽固势力展开猛烈斗争,为中华民族争取独立和中国人民求得解放献出宝贵的

生命。

②闻一多。中国现代爱国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46年7月15日,在悼念李公朴的大会上,斥责国民

党暗杀李公朴的罪行,被反动派暗杀,他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③鲁迅。文学家、是思想家、革命家。“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答案】22.因为《咬文嚼字》倡导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提倡使用国家通用标准的语言。“yyds”“绝

绝子,,等网络用语虽然流行,但因为是使用拼音缩写或者故意误写,不符合汉语规范,所以没有被《咬文

嚼字》选中。(结合材料分析原因,意思对即可)

23.示例一:《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所写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

它记录了从1936年6月到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

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伟大而又平凡的精神面貌。阅读这本书除

了可以了解中国的革命历史之外,还能学习到红军战士身上的美好品德,所以我推荐大家阅读《红星照耀

中国》。

示例二:《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创作的长篇生物学著作,记录了昆虫真实的生活,作

者将昆虫多姿多彩的生活与自己的人生感悟融为一体,以人性观照从性,字里行间透露出作者对生命的尊

重与热爱,阅读这本书除了能了解昆虫的知识之外,也能从昆虫的世界中得到生活的启迪,所以我推荐大

家阅读《昆虫记》。

24.我认为电子阅读不会替代阅读。因为电子阅读的记忆效果不够好,所阅读的内容容易忘记,不适合于

需要记忆和学习的内容。电子阅读在消耗体力方面明显高于在纸质阅读材料上的传统阅读。电子阅读工具

的使用相对复杂,对于儿童和老人尤其不适合。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本题考查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作答时要全面准确

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

理进行综合性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2)本题考查名著理解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注意理解名著主要内容及作者写作目的、相关事件理解

等。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

(3)本题考查写”小议论文“能力。也是考查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先明确态度,态度要积极,围绕态度展开

描写,语言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议论文要求是先点明论点,再具体论证观点,最后总结即可。

22.看法注意结合:我们倡导语文规范,提倡用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