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件_第1页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件_第2页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件_第3页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件_第4页
小学班主任心理辅导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在学校里,班主任与小学生有着特殊的关系,小学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主管部门、小学领导都应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健康,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促进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班主任也应重视自身的心理保健,做自身心理健康的维护者与促进者。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意义一、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证班主任的心理健康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模仿的良好榜样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有助于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心理成长环境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二、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是班主任自身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问题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的热点话题。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个体专业不断发展的历程;是教师不断接受新知识、增长专业技能的过程;是教师通过不断学习和探究拓展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到专业成熟境界的历程。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是教师专业素质的主要组成部分,这三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决定了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水平。在教师的专业情意中,教师的心理素质占有重要位置。一个合格的班主任,除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以外,还必须具有诸如热爱、合作、活泼、愉快、乐观、幽默等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及时、有效地解决问题;只有心理健康的班主任,才能胜任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能在工作中不断积累经验、进行自我反思,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小学班主任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一、小学班主任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案我们的团队1.团队及目标介绍2.团员自我介绍、分组3.小组内介绍(滚雪球)4.领导者总结准备纸牌、白纸一、小学班主任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案认识自我(1)1.比比看2.我是谁3.工作中的我、生活中的我4.领导者总结准备白纸;较大场地一、小学班主任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案认识自我(2)1.心有千千结2.小小动物园3.我是哪种人4.领导者总结准备彩笔、白纸;较大场地一、小学班主任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案认识自我(3)1.“颈”上添花2.我的五样3.生命线4.领导者总结准备白纸;较大场地一、小学班主任自我认识的团体辅导方案总结与祝福1.松鼠与大树2.我的收获3.温馨祝福较大场地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压力应对的辅导方案第一次活动1.认识自己的压力2.压力指数自评3.小组内交流4.认识压力源5.总结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压力应对的辅导方案第二次活动1.讨论:压力的影响———压力有哪些好处和坏处?2.应对压力策略一:正视压力不逃避3.应对压力策略二:从不同角度看问题,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二、小学班主任心理压力应对的辅导方案第三次活动1.应对压力策略三:把工作、学习当成自己的事2.应对压力策略四:发展管理时间和资源的能力3.应对压力策略五:学会宣泄4.应对压力策略六:学会放松5.丢垃圾”“捡垃圾”游戏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与评价在班级中,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他们的心理发展状况也是有差异的。作为班主任,掌握小学生心理健康诊断与评价的方法,准确把握每个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开展有效的心理辅导的前提条件。小学生的心理诊断的特点和分类一、怎样认识心理诊断学校心理诊断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第一,心理诊断的对象既包括在心理和行为方面存有缺陷或障碍的学生,也包括心理正常的学生。第二,心理诊断的对象有较强的随机性,因而诊断结果只能在一定范围内推广。第三,心理诊断常常是在多层次、多维度上进行的,因而科学系统的分析方法非常重要。第四,心理测量是心理诊断的重要手段,心理评估在诊断过程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二、心理诊断的种类学习诊断智能诊断人格诊断行为诊断心理健康综合诊断心理诊断的过程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案例分析诊断评估小学生心理诊断的方法自我报告法问卷法访谈法临床法观察法个案法活动产品分析法小学生心理评定与诊断工具一、心理评定及常用工具学习评定学习动机诊断测验学习能力测验学业智力倾向测验智能测验比奈—西蒙智力测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瑞文彩色推理及标准推理测验人格测验儿童人格调查表艾森克个性问卷(儿童版)认识自己问卷行为评定阿肯巴克儿童行为量表拉特儿童行为问卷儿童心理健康评定二、班主任在使用心理测试时要注意的问题班主任运用各种心理测验时要注意以下三点:首先,要正确选择测验材料。其次,如果班主任通过与学生的交谈,对其问题已经形成明确的看法,就可放弃不必要的心理测验。最后,测验结果要可靠。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社会的飞速发展、生活的复杂化导致我们需要更多的有关心理健康与辅导方面的知识。现代社会使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一、现代生活从简单走向复杂在社会发达程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生活往往是非常简单的。人们可以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一种十分单调和缺乏色彩的生活。现代社会则不同,现代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日益复杂的现代生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适应上的问题,因为生活变得越来越复杂,需要学习的东西越来越多。人们接受教育就不仅仅是在小的时候,而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比如计算机,由于计算机已经进入生活领域,如果我们不掌握计算机,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甚至有人讲,不会计算机的人是新一代的文盲。过去对文盲的定义是不识字,现在对文盲的定义则是不掌握现代化的工具以及与其相应的一整套复杂的知识和技能。二、现代人生活节奏从慢到快社会发展程度低的时代里,人们常常过着节奏非常缓慢的生活。生活的变化很小,人们仅仅依靠生活习惯就能适应。然而,现代社会则不同,它节奏快而富于变化,很可能一种生活习惯在一觉醒来后就变成了一种落后的陋习,不再适宜新的生活。例如,过去我国的社会职业常常是终身制、铁饭碗。人们从事某种社会职业或承担某种社会角色,一辈子可能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却不是这种情况了,今天你从事的是这种职业,而明天你就可能被炒了“鱿鱼”,或者自己想跳槽了。社会节奏加快,原有稳定的东西不断被打破,这客观上要求人们必须学会以新的方式来迎接不断的挑战。面对不断加速的生活节奏,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感到惶惑、茫然、不知所从,总有一种飘浮感、紧张感和压迫感。这样力求稳定的心理和不稳定的现实生活就会使人的内心发生激烈的矛盾和冲突,从而给现代人增加了大量的心理适应问题。三、现代人自身从被动走向主动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实际上人们每时每刻都受到周围环境的制约。但是在发展水平不高的社会里,人类自身掌握和改变自然、社会、人生的力量很弱,处于比较被动的状态。在现代社会里,人的主动性越来越强,人可以改造自然、社会和自身。比如在一个落后的社会里,生老病死人们只得认命。但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就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祛除疾病,延长寿命。现代人的这种主动性(实质上是一种控制能力)越来越强,就把人的心理层面的问题突出了出来。在现代社会中,人的主动性变得越来越强,相应地,对人的心理健全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心理健康的含义一、健康观念的演变神灵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二、现代健康观不同视角下的“健康”生物学角度综合医学角度社会学角度二、现代健康观最经典并且得到公认的“健康”概念早在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曾对健康做过如下定义:“健康是一种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只是没有疾病或者虚弱现象。世界卫生组织在1989年将健康进一步解释为:“一个人只有在身体、心理、社会适应性和道德四个方面都健全,才算是一个完全健康的人。1978年,国际初级卫生保健大会发表的《阿拉木图宣言》重申:“健康不仅仅是疾病或者虚弱的匿迹,而是身心健康、社会幸福的完满状态。三、心理健康的含义《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将心理健康界定为:个体心理活动在自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但不是一种十全十美的状态。心理健康至少包括三个方面,即正常的心理状态、协调的人际关系和完善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健康包括心理状态和心理调节能力两个密切相关又相互区别的部分。心理健康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心理健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的概念。心理健康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心理健康是分层次的。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一种理想尺度。心理辅导及其发展一、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基本含义是为被辅导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发展性服务,是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在此基础上,学校心理辅导就是指学校教育者以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为基础,运用心理学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其需要的协助与服务,以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进一步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过程。学校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心理辅导和学校德育的关系一、心理辅导心理辅导的分类发展性辅导预防性辅导矫治性辅导近年来,国外心理辅导发展的总体趋势之一,就是由矫治性辅导转向发展性辅导,而在国内心理辅导经过20多年的发展,理论研究者和教育管理部门、教育实践工作者已逐渐达成共识:中小学心理辅导应该以发展性辅导为主,以预防性辅导为辅,兼顾矫治性辅导。二、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早期职业辅导运动美国心理辅导的兴起与发展帕森斯威特默心理卫生运动比尔斯二、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美国心理辅导的兴起与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心理辅导逐渐成为一门学术性的学科,心理测验和辅导技巧也日益受到重视。20世纪40年代到50年代,关于辅导理论与实践的刊物、著作和心理测验等大量涌现,使得心理辅导的经验、技术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辅导的模式也日渐增多,当时流行的辅导模式最少也有12种。二、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美国心理辅导的兴起与发展1952年,美国学校辅导主任协会(ASCA)和美国心理学会(APA)第17分会咨询心理学分会成立;20世纪60年代出现关于专业辅导人员的培养标准和作用的全国性文件;1976年,弗吉尼亚州第一个通过立法,实行心理咨询执照制度,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经历了一段逐步专业化的过程。1957年,苏联人造卫星的成功发射震动美国,美国联邦政府有针对性地颁布《国防教育法》,指定学校要推行辅导及评估计划,识别天才及迟缓的学生并因材施教,而大学也不断增设辅导训练课程,并给辅导工作提供专门的经费。二、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当前国外心理辅导的发展趋向心理辅导的工作取向将由矫治性转向发展性日益重视对心理辅导人员的专业培训形成学校、家庭、社区相结合的辅导网络对心理辅导的评估逐渐增加利用计算机技术为学生提供服务对各种心理辅导理论采用兼收并蓄的态度三、中国台湾地区的心理辅导发展可以看出,60多年来,台湾学校心理辅导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实务走向实务与理论相结合、从行动走向行动与制度相融合的发展历程。如今,学校心理辅导已成为台湾的一种教育制度。介绍期试验期推广期发展期四、中国大陆的心理辅导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大陆儿童心理辅导同样源自心理卫生运动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前后,著名教育家吴南轩先生开在国内高校开设心理卫生选修课之先河。预备期发展期繁荣期第一,政府部门加强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领导。第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推进。第三,心理健康教育研究更加深化并取得新进展。第四,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培训逐步推进。第五,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读物更加丰富。四、中国大陆的心理辅导发展现状与问题中国大陆心理辅导发展进程中容易出现的“误区”心理辅导医学化心理辅导德育化心理辅导学科化中国大陆心理辅导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学校心理辅导缺乏必要的行业规范和束缚学校心理辅导的整合性较低,社会服务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心理辅导的政策支持不到位中小学心理辅导缺乏深入研究和系统规划班主任工作中的常见心理问题辅导小学生心理问题的概述一、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心理问题泛指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心理与行为的不正常的状态,可以分为严重的心理问题和一般的心理问题两大类。一般的心理问题即狭义的心理问题,是指程度比较轻、持续时间较短、可自行调节的心理与行为失调状态,日常人们往往将其简称为心理问题。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叫心理障碍、心理疾病,是心理与行为的病态和变态,一般持续时间长、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且个体不能自我调节。一、什么是心理问题心理问题的辨别:与大多数学生比较社会适应和评价个人经验客观检验的指标二、小学儿童心理问题的分类据国际上对心理疾病的分类和我国小学儿童的特点,我们把小学儿童在学习和生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大致分为以下几类:第一,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主要包括儿童的厌学、焦虑、抑郁等。第二,小学生的人格问题,主要包括退缩、依赖、自卑等。第三,小学生的学习问题,学习动机缺乏、学习方法不佳、学习障碍等。第四,小学生的交往问题,主要包括自我中心、不合群、嫉妒等。小学生的情绪、情感问题一、儿童厌学问题儿童厌学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从内心讨厌学习。儿童厌学的原因: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班主任在对儿童厌学问题进行辅导时,首先要了解儿童厌学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成效。要注意儿童厌学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病理现象引起的,儿童本身无生理、心理缺陷。厌学儿童表现出来的对学校的逃避不同于学校恐惧症。后者除了情绪上的恐学状态之外,还同其他生理、心理缺陷有密切联系,是一种包含多种病症的综合性适应不良症候群。一、儿童厌学问题儿童厌学问题的主要表现是不想学习,不爱学习,对学习没有兴趣,从内心讨厌学习。儿童厌学的原因:学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家庭教养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一、儿童厌学问题班主任在对儿童厌学问题进行辅导时,首先要了解儿童厌学的真正原因,在此基础上对症下药,才能取得成效。要注意儿童厌学问题主要是由社会病理现象引起的,儿童本身无生理、心理缺陷。厌学儿童表现出来的对学校的逃避不同于学校恐惧症。后者除了情绪上的恐学状态之外,还同其他生理、心理缺陷有密切联系,是一种包含多种病症的综合性适应不良症候群。此外,班主任还要做好家长的工作。二、儿童焦虑问题儿童焦虑问题的种类及表现:焦虑是个体应对具有潜在威胁的人、物体或事件时的适应性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负面情绪(紧张、烦躁、恐惧等)和紧张的身体症状(哭泣、心慌、出汗、面色苍白、呼吸困难、心跳加快、失眠、疲乏、头痛等)。在生活中,适度的焦虑可以调动人的潜能,更好地应对当前的挑战。但一个人若长时间处在焦虑状态,则对其身心健康是有害的。焦虑问题是儿童较为常见的心理问题。小学生常见的焦虑问题主要有广泛性焦虑、分离性焦虑等。二、儿童焦虑问题儿童焦虑产生的原因:环境因素方面主要与家庭影响有关。就个人历史原因来说,生活中所产生的一些不良的情绪体验也是导致儿童焦虑的重要原因。小学儿童焦虑问题的辅导:首先,班主任要了解儿童产生焦虑的原因,消除和处理好使之紧张焦虑的刺激因素。其次,在生活和学习中,家长与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品质。最后,可以通过自我暗示法、松弛训练等方法帮助儿童战胜焦虑。三、儿童强迫性行为倾向强迫性行为倾向是指没有客观必要性而又不断重复某些观念、意向或行为的症状。强迫性行为倾向的表现主要有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三个方面。儿童强迫性行为倾向的成因:突然的精神创伤、高度的精神紧张、严重的躯体疾病,以及环境的重大变迁等生活事件是诱发强迫性行为倾向的重要因素。有些儿童先天素质不良,并且形成了谨慎、胆小、害羞、呆板、思考问题过多等性格特点,容易诱发此病。学校教育方法不当,如过于严格、苛求,作息制度过于刻板化等,也可能成为诱发因素。三、儿童强迫性行为倾向小学儿童强迫性行为倾向的辅导:第一,帮助洋洋树立克服障碍的信心。第二,采用行为矫正法帮其减轻症状。第三,指导洋洋的父母正确对待洋洋,在讲卫生方面不必过分要求孩子。四、儿童恐惧问题儿童恐惧的对象有很多,包括动物、黑暗、高空、尖锐声音、交往情境等。面对这些恐惧对象,儿童往往出现剧烈、持久的惊恐和回避反应,而且伴有相应的生理改变,如心跳加速、呼吸变快、出冷汗、面色苍白等神经系统症状。儿童无法控制自己的恐惧情绪,明知不对,却又无可奈何。一般根据恐惧的对象,可分为物体恐惧问题(如对铁栅栏、毛衣针等的恐惧)、动物恐惧问题(如对猫、老鼠、蛇等的恐惧)、疾病恐惧问题(如对癌症等的恐惧)、特异处境恐惧问题(如对高处、广场、学校等处境的恐惧)、社交恐惧问题(因对自己在与人交往时出现的紧张、脸红等症状的焦虑,导致对一切与人交往的活动的恐惧、逃避)等。四、儿童恐惧问题儿童恐惧问题的成因:首先,儿童生活经历中一些创伤性的体验可导致恐惧问题。其次,如果儿童在学校中被老师呵斥、责骂,遭到同学的讥笑,自尊心受到伤害,孤立、无助,也会产生学校恐惧问题。最后,家庭中的一些因素也可能导致孩子产生恐惧问题。小学儿童恐惧问题的辅导:班主任在对恐惧问题儿童进行教育时,首先要尊重、理解这些孩子,千万不要讥笑、羞辱孩子。另外,班主任要引导儿童科学地认识周围世界,消除儿童的恐惧意识。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坚强、勇敢等良好的性格也可以减少恐惧问题的发生。此外,教师也要端正教育观念,减轻儿童的学习压力,让儿童放飞心情,快乐成长。五、儿童抑郁问题抑郁问题儿童的主要表现为:否定性的自我评价;逃避社会交往,自我封闭;认为学习和生活没有乐趣、没有希望、没有办法、没有意义;在身体症状方面经常无缘无故地疲倦,常感到身体不适,并经常出现睡眠障碍。此外,抑郁问题儿童还有焦虑、恐惧等症状。引起儿童抑郁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家族史、病前人格、精神刺激因素及神经内分泌因素等,对儿童抑郁问题的发生均有一定影响。五、儿童抑郁问题在对有抑郁倾向的儿童进行辅导时,班主任要和家长联合起来,调整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及同伴关系,以关心、体贴、尊重、鼓励的态度对待孩子,解除儿童的心理负荷,给他们以温暖、关爱。班主任也可通过理性情绪疗法帮助儿童学会分析问题和适当反应,改变儿童以否定性自我评价为主的思维模式。教师和家长还应教给儿童调控情绪的方法,使他们能够通过“转移”“宣泄”等方法排解苦恼和郁闷。小学生的人格问题一、退缩儿童退缩问题是指胆小、畏缩、孤独、不愿到陌生的环境中去,不愿与其他儿童交往,常独处,与玩具相伴,但无其他精神异常的心理问题。儿童退缩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胆小、害怕、羞怯。第二,孤独、不合群。第三,对客观现实常常采取被动、逃避的行为方式,难以适应新环境。一、退缩退缩问题的成因:儿童退缩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父母教养方式不当是造成退缩问题的主要原因。另外,退缩问题的产生也有儿童自身先天素质、后天的性格等因素的作用。退缩问题的辅导:班主任在对有退缩问题的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时,首先应了解儿童形成这种问题的成因,检查家庭中是否存在有关影响因素。另外,班主任要注意在学习和生活中培养儿童积极、热情、活泼、开朗、勇敢、自信的性格特征,以消除退缩问题。二、依赖从依赖的内容来看,依赖主要包括两种不同的依赖:一种为任务性依赖,具有这种依赖的儿童,往往为了达到某一目的(如完成作业)而到处寻求别人的帮助,此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大的儿童,男孩为多。另一种为情感性依赖。具有这种依赖的儿童,常常企图寻求他人对自己的友好反应和感情上的支持。此类依赖多见于年龄较小者,女孩为多。二、依赖依赖问题的成因:依赖问题的养成主要起源于家庭教育。依赖问题的辅导:在对有依赖问题的儿童进行辅导时,首先要分析儿童依赖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使家长和儿童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性,取得家长的支持。班主任还应和家长一起,为红红创设自主发展的环境。三、自卑自卑是自我评价过低的表现,自卑的儿童常对自己做出消极的、负面的评价,对自己的潜力产生怀疑,而引起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不利于积极性的发挥。自卑的儿童看不到自己的优点,常常夸大自己的缺点,在活动中缺乏自信,缺乏积极进取的精神。自卑的成因:主观方面主要是儿童的认识不全面造成的。此外,自卑也与儿童的性格有关。再者,儿童成长经历也会对其自我评价产生影响。客观方面与外部对儿童的评价有很大关系。三、自卑自卑问题的辅导:使用认知疗法,矫正其错误的认知观念创造条件,帮助他在学习中获得成功体验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同学的交流中增进自信与家长联系,在生活中多些对孩子的关爱与鼓励小学生的学习问题一、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缺失的孩子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他们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不听讲,不做作业,有些孩子还出现扰乱课堂秩序的行为。一般来说,这些孩子学习成绩较差,且对此满不在乎。上述案例中丁某的行为——遵守纪律,干扰同学上课,贪玩,完不成作业而旷课,又不愿意接受同学的帮助,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就是典型的学习动机缺失的表现。一、学习动机缺失学习动机缺失的成因:造成儿童学习动机缺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原因在于学校和教师。学习动机缺失的辅导:个别面谈与家长沟通与协调与丁某共同制订计划,对他提出一些具体要求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予鼓励,重建自信心二、学习方法不佳对于小学生而言,主要的学习方法包括制订学习计划的方法、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和写作业的方法等。小学生对学习方法的理解、掌握和熟练运用经历了由被动到主动,由不自觉到自觉,由具体化到系统化,由不熟练到熟练的过程。许多小学生在学习中没有意识到掌握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他们不会听讲、边玩边听,他们不预习,不复习就写作业,这些表现是小学生常见的学习问题,它们都属于学习方法不佳。二、学习方法不佳学习方法不佳问题的成因:造成儿童学习方法不佳的原因很多。从主观方面看,儿童对学习方法的不重视,缺少有效学习方法方面的知识,再加上个别儿童在学习上比较懒惰,都会导致儿童学习方法不佳。另外,教师缺少必要的指导往往也是儿童不能掌握有效学习方法的重要原因。学习方法不佳问题的辅导:学习计划的辅导预习方法的辅导听课方法的辅导复习方法的辅导写作业方法的辅导三、小学生的学习障碍所谓学习障碍,是指智力正常,看上去聪明,也无情绪方面的障碍和家庭方面的教育问题,只是在听、说、读、写、算能力的获得与运用上出现困难,并因为这些能力的落后导致学习上的失败。学习障碍的儿童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生理和心理特点:(1)活动量特殊,或活动过量,或过于懒散。(2)好动,但缺乏运动技巧,动作不协调,常显得笨手笨脚。(3)注意力反常。选择性注意能力、注意集中能力、注意转移能力都比较差。(4)知觉异常。如无法正确抄写文字,无法辨别相似图形,出现字、图倒写,不易分清声母的发音等。(5)记忆缺陷。短时记忆、有意识提取能力等较差。(6)内在能力特殊。如理解力极强但空间知觉、协调能力等低下,且个体之间差异大。(7)成就低下。虽智力正常,但实际学习效果往往较差。(8)固执。不能轻易转移注意焦点,经常出现重复性行为。三、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类型及表现:书写障碍阅读障碍数学障碍学习障碍发生的原因:内在中枢神经系统的缺陷、环境的不利影响、学校教育的误区等多种因素的交互作用导致了儿童学习障碍的发生。三、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辅导:为了保证儿童正常的学习和发展,必须积极预防儿童的学习障碍。班主任要关心儿童的学习,当发现儿童有学习问题时要及时辅导。此外,教师和家长要关心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儿童开朗、热情、勇敢、坚强、自尊、自信等人格特点。如果发现儿童已有学习障碍的症状,要积极进行咨询与治疗。首先,班主任应当了解孩子的学习心理出现了什么问题、严重到什么程度。要正确对待孩子出现的问题,既不歧视孩子,也不要对孩子失去信心。其次,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为孩子设计个性化的教育方案,针对孩子特殊的学习能力不足进行培训。小学生的交往问题一、自我中心自我中心是小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一种交往问题。这是一种凡事以“我”为主,只考虑自己、不考虑他人,只关注自我形象、不关注他人感受,只以自己的眼光评价事物、不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的现象。案例中丁丁“把什么都不看在眼里”、对得红花的同学说“有什么了不起”、当他没有成为中心时就耍脾气说“我还不读了呢!”、讥笑同学“这都不会做,你也太笨了吧!”……这些言行都是自我中心的典型表现。一、自我中心自我中心的成因:造成儿童自我中心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娇生惯养。自我中心的辅导:(1)通过认知疗法,帮助儿童认识到“人无完人”,别人身上有自己没有的优点,自身也有缺点与不足,如不能认识这一点,一味地看不起别人,就会失去朋友,变成孤家寡人。(2)帮助儿童掌握人际交往中的尊重、谦让等基本的技巧,可在实际的交往活动中通过运用代币制等方法强化儿童良好的行为,矫正其不良行为。(3)做好家长工作,指导家长掌握正确教育儿童的方法,在家庭中与教师配合,帮助儿童克服自我中心的问题。(4)开展以赏识他人、团队合作为主题的班队活动,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别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别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二、不合群不合群是指孩子因各种原因不愿与同学交往,在班中独来独往,不愿参与集体活动,与集体缺少联系的现象。不合群的成因:儿童不合群的原因有很多,从儿童自身来讲,先天的内向、抑郁的特点会使儿童在后天的集体活动中表现出孤僻、不合群;早期的经历中缺少交往环境,会影响儿童交往技能的形成,从而表现出不会交往、不合群。不合群的辅导:首先通过关爱儿童改善师生关系,让其放下思想包袱,大胆地与老师交往。其次,可通过游戏法帮助辰辰增进与同学的关系,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交往的乐趣。另外,班主任也要做好家长的工作,请家长到校面谈或电话联系,与家长沟通思想,达成共识,认识交往障碍的严重后果,共同商讨解决办法。小学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员角色正确认识班主任的心理辅导员角色一、现代教育中的小学班主任角色《小学教育学教程》对“班主任”是这样界定的: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的教师”。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促进者班主任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引导者班主任是各种教育力量的组织者、协调者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与班主任自身成长的研究者二、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的必要性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是实施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是小学班主任工作发展现状的需要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是小学生心理发展现状的需要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是我国心理辅导员队伍发展的需要三、班主任成为学生心理辅导员的可能性对学生的全面了解有利于体现辅导的针对性在创建良好的班级心理环境中自然而然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与学生的亲密关系有利于良好辅导关系的建立与家长、其他任课教师、社区等的密切联系有助于形成教育的合力心理辅导员角色对班主任的新要求一、学校心理辅导员的资质1996年,国际学校心理学协会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提出如下定义:“学校心理学工作者一词指的是受过心理学与教育专业训练,在学校、家庭以及其他可能发生影响的环境下为儿童和青少年提供心理学服务的专业人员。”我国习惯上把从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称为学校心理辅导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1956年在报告中提出的学校心理辅导员的最低任职条件是:具有教学文凭和教师资格证书、有5年以上的教学经验、要系统修完有关心理学课程。一、学校心理辅导员的资质在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已走上了专业化发展的道路,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主要包含:对辅导人员人格特征的要求;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要求;对专业职责和伦理道德的要求;等等。近年,国际学校心理学协会对学校心理学工作者的工作准备也提出了明确的指导要求,主要包括:掌握心理学的核心知识、发展专业决策能力、加强人际交往能力、掌握设计和研究技能、了解伦理知识和建立职业价值观、重在寻求专业性实践所需的问题解决能力等。二、兼职心理辅导员对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辅导工作,有强烈的服务意识,能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服务对学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真诚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隐私具有同理心,即班主任能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科学运用心理测验等测量工具具有较强的合作意识与能力,充分发挥枢纽作用具有较广泛、扎实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知识以及心理辅导的专业知识二、兼职心理辅导员对小学班主任的素质要求具有多重实践的专业技能设计并实施心理辅导课的技能设计并实施某一主题系列团体辅导活动的技能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诊断并实施个案辅导的技能具有熟练的助人技巧具有敏锐的感受性善于倾听良好的语言表现力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素质心里健康正确的价值观坦诚、真挚、富有同情心自信、坚韧、冷静、耐心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及培训模式简介将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发展现状与美国学校心理辅导发展历程稍做对比就会发现,我国学校心理辅导工作面临的问题,如心理辅导教师短缺、教育者对心理辅导存在片面认识以及心理辅导模式单一等与20世纪80年代美国学校心理辅导所面临的问题有相似之处。因此,了解国外学校心理辅导及培训模式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价值。游戏辅导是近年来在欧美地区尤其是在德国得到迅速发展的一种发展性辅导模式;邀请模式、心理辅导综合模式、顾问教师计划这三种模式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出现的三种有代表性的心理辅导模式。此外,许多国家对心理辅导教师的培训模式也值得我们借鉴。游戏辅导模式一、游戏辅导游戏辅导就是以游戏作为主要沟通形式,利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促使当事人发生改变的过程。简单地说,凡是以游戏为主要沟通形式的心理辅导,我们就可称之为游戏辅导。在欧美地区,游戏辅导因其对于儿童心理发展显见的作用而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在德国,游戏辅导又有进一步的发展,它不再局限于对有心理问题的儿童的分析观察与治疗,而是通过组织儿童的各种互动游戏穿插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儿童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进而发展儿童良好的社会性。二、游戏辅导的分类根据辅导者与儿童在游戏辅导中的关系,游戏辅导可以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主动游戏辅导被动游戏辅导依据游戏活动的指向,游戏辅导可以分为两种:指向儿童自我发展的游戏辅导指向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游戏辅导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独特性友好游戏主题:我喜欢你同情游戏主题:照顾动物交流游戏主题:看看我的眼睛信任游戏主题:信任散步邀请模式一、邀请模式的基本教育理念学校要在教育过程的各个方面尊重每一个人的价值和潜能,充分调动学校所有人员、物质条件、规章制度、教育政策、各种教育计划和活动等方面的资源,把学校变成最具吸引力的地方。学生在学校里应感到自己是受欢迎、被接受和被欣赏的。学校鼓励学生实现自己的潜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独特价值,学生接受的心理辅导不再是强制、被动或生硬的,而是为学生所乐于接受并主动寻求的一种教育活动。二、邀请模式的四个假设尊重信任乐观有意性三、邀请模式的实施原则对教育者的要求对教育环境的要求对教育政策的要求对教育过程的要求对教育计划的要求心理辅导综合模式一、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综合模式的核心思想是突出辅导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明确规定心理辅导教师的工作职责和内容。吉斯伯斯提出了两种教育传输系统的观点:学校教育存在教学和心理辅导两个并重的、相互联系的教育系统。这两个系统有其各自独立和相互重叠的部分。教学系统通过课程教学对学生进行知识与能力的教育,其内容包括基本学科和职业准备。心理辅导系统则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其内容包括自我知识和人际关系、生活角色、环境和事件以及生涯规划。二、综合模式的内容与组织主要教育内容自我知识和人际交往的技能生活角色、环境和事件生涯规划综合模式的组织框架结构要素项目要素:辅导课程、个人规划、应答性服务、系统支持三、综合模式的操作要义第一,学校管理者、心理辅导工作者和相关教师需要通过培训充分认识到实施综合模式所要实现的目标以及实施该模式的意义,并且详细了解该模式具体的实施要求,明确各自在模式实施过程中的相应职责。第二,学校通过举办相关讲座、学生座谈会、家长会、成立学校与社区联合会以及其他方式对心理辅导综合模式进行宣传和推广,争取学生、家长、社区工作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对该模式的支持。第三,通过对各方详细调查,对学校现行的心理辅导工作进行综合评估,包括对当前辅导工作的重点,辅导教师的工作负担和时间分配情况,相关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以及政治资源的利用情况等方面的评估。第四,科学设计辅导课程,使辅导课程更具系统性、综合性和多样性,并能体现循序渐进的特点。合理安排辅导课程,统筹兼顾辅导教师的上课时间,使课程计划能够保质保量地完成。第五,以学年为周期对综合模式的有效性进行客观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估。顾问教师计划一、顾问教师计划的提出1987年,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罗伯特·D.迈里克首次提出顾问教师计划(TAP)。TAP模式的出发点是在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建立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和心理发展的支持性人际关系,在学校范围内建立一种支持性环境。在TAP模式中,全体教师参与心理辅导是学校成功实施发展性辅导的关键。学校中的普通任课教师应该而且能够成为学生信赖的指导者,可以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二、顾问教师计划的组织实施这个计划一般由学校管理者会同心理辅导教师共同制定,它详细规定了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内容、程序和要求。学校首先要挑选一批普通任课教师担任顾问教师,每个顾问教师负责辅导15~20名学生。学校可以为学生指定顾问教师,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顾问教师。顾问教师每星期为学生提供2~3次专题辅导活动,每次25~30分钟(通常在课前进行)。典型的TAP辅导课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由教师简要介绍辅导活动课程的内容和形式,需2~4分钟;第二部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小组活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需20~25分钟。三、TAP辅导课程的内容TAP辅导课程由13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构成,每个单元又分为5~6个主题。这13个辅导单元包括:熟悉环境入学指导,学习技能和习惯,自我评价,沟通技能,决策和问题解决,同伴关系,动机,冲突解决,个人卫生和健康,生涯意识和生涯发展,教育计划,社区参与,药物滥用预防。辅导单元按照校历和学年的教育计划编排。例如,入学指导和学习技能单元安排在学年初,使学生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计划和学习活动的基本技能,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一个完整的TAP约需一学年的时间,在辅导过程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出现的问题对辅导单元的编排进行调整,使辅导活动更具针对性。四、学校各类人员在TAP中的职责学校管理者是TAP的组织者和领导者。顾问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各自负责的班组内组织、实施心理辅导活动。心理辅导教师是学校TAP的指导者,其主要职责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全面负责学校TAP的设计、组织与实施二是为教师提供心理辅导专业知识和技能服务三是为那些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诊断、个别和小组咨询以及转介服务等。国外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模式一、英国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模式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英国出现了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其培养工作主要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专业训练前的准备,包括安排受训者现场工作、在教育心理学家的指导下参加晚间工作室活动、进行专题学习、掌握有效的工作策略等。二是专业训练与现场工作,即在大学内学习一年与学校心理健康领域有关的道德与法律知识,掌握专门的技术技能,承担小课题的研究,完成督导下的实践工作。三是高级专业训练,目标在于使受训者能及时巩固、更新知识,发展新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二、法国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模式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法国也设置了专门的心理辅导教师培训计划,包括受训者的专业学习和应用学习两个部分。专业学习包括心理学基础学习,内容涉及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等。应用学习包括教育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等。学习结束后,受训者还要进行两年的见习工作。法国对心理辅导工作者的资格要求是:进入大学心理学专业学习两年、至少三年教师训练和五年小学或学前工作经历等。三、美国心理辅导教师培训模式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培养以“学校心理学家”模式为主,强调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申请者要进入美国学校心理学家协会和美国心理学会认可的学校心理学专业学习。学校心理学专业核心课程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心理学基础课程。如人类心理学、行为的生物学因素、行为的社会及文化因素、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认知心理学、生理心理学等。教育学基础课程。如特殊学生的教育、学习辅导技术、学校的运作和管理等。心理诊断与干预。如心理教育测量、行为矫正技术、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青少年性格测量、咨询会诊、神经心理测量等。心理学统计与研究方法。如研究方法、统计学、心理测量学、项目评估等。职业心理课程。如心理学史、学校心理学家的任务和职责、职业道德与服务标准等。班主任工作中的团体心理辅导团体辅导并不仅仅是大家坐到一起谈话或者课堂上的团体讨论或活动,而是心理辅导中的一种专门形式,而且被认为是一种高级的辅导方法或模式。在学校心理辅导工作中,团体辅导是一种非常实用和有效的形式。作为一名班主任,需要对团体辅导中的问题有最基本的了解,并适时地应用在班级工作实践中。本章主要介绍为什么团体辅导活动的功能、团体中较为基本的活动常识,以及班主任在其日常工作中如何来运用团体辅导来帮助学生。班主任工作中的团体心理辅导一、什么是团体辅导团体辅导是在团体环境下所进行的辅导。它是一种助人的过程,始于团体成员对自己个人世界的探讨,进行自我认识与评价、学习新的行为方式、确定具体可行的目标、在团体中尝试改变行为等。这是团体最重要的,因为这一过程将与自我体系结合,或成为自我的一部分。二、团体辅导的功能促进自我成长独特的治疗功能增强自信感受理解与支持学习和改变的开始增强自尊感提升交往能力班级就是一个团体一、良好班级团体的特质一个良好的班级,同学彼此间可以相互了解对方的兴趣、爱好、价值观以及对各种问题的想法和做法,能够互相分享对方与自己相同的特点,并接纳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行为。在这样的班级中,同学们可以公开自己的建议和意见,可以开放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互相讨论。同学们彼此互助合作,不过分关注竞争及其结果。对于班级中的事务,只要愿意提出来,则每个人的建议、想法都有充分考虑和讨论的机会。所有的决策都是经过大家的讨论且愿意为大家所遵守的。在这样的班级中,气氛非常开放,成员可以公开地质疑团体的议题提出。面对团体的问题与冲突,可以以积极的、建设性的态度面对和解决。每个人不但有信心并有能力对自己的学习和行为负责,而且能够在较好的班级关系和氛围中发展和建构有个性的自我、增强学习和爱的能力。二、良好班级团体的发展开始阶段冲突阶段发展阶段二、良好班级团体的发展倾听与关注鼓励与支持尊重与接纳共情与回应团体的组建计划一、团体组建计划团体成员的构成团体成员的筛选场所的适宜性团体规模的大小团体的会面时间二、团体心理辅导的种类按团体结构和展开的特征分类,可以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团体、结构式团体和非结构式团体按团体的功能分类,可以分为以某种核心主题为特征的结构团体、以促进团体成员自身的发展和成长为目标的团体、自助团体三、团体目标(1)学习相信自己和别人。(2)认识自我,并发展独特的认同感。(3)认识到团体参与者的需要与问题的共通性,并建立一种普遍性意识。(4)提高自我接受、自信、自尊的程度,以便达成新的自我认同感。(5)寻找处理正常发展的障碍和解决各种特定矛盾冲突的方式。(6)提高自我指导、独立自主、对自己和他人负责的程度。(7)察觉自己的抉择,并做出明智的决定。(8)拟定一系列特定的计划来改变某些行为,承诺自己始终如一地遵循这些计划。(9)学习有效的社交技巧。(10)逐渐提高对他人的需要和情感的敏感度。(11)学习如何待人以关心、热情、真诚和直率。(12)不再仅仅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生活,学会依个人的希望而生存。(13)澄清自己的价值观,明白是否需要修正及如何修正它们。考瑞团体心理辅导的技术和过程一、团体辅导的技术积极倾听提供信息澄清对峙自我表露重复二、团体心理辅导的过程开始阶段探索阶段深入阶段结束阶段班主任在团体辅导中的角色与责任一、班主任在团体中的角色与责任首先,班主任应该在团体活动前,了解有关主题的知识。其次,班主任应该对团体的焦点问题时刻保持警觉,注意谈话是抓住了主题还是跑题了。最后,班主任的另一项责任是保证在会谈时留下足够的时间充分讨论有关的内容。二、班主任作为团体领导者应具备的特征自我了解悦纳自我真诚地面对自我敏锐的觉察力有尊重、信任的能力附:团体辅导方案共建家园1.棒打薄情郎2.信任之旅3.签订合约4.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附:团体辅导方案认识自我1.大风吹2.循环沟通3.猜一猜4.领导者总结附:团体辅导方案突破自我1.合力顶气球2.我是谁?3.积极赋义4.领导者总结附:团体辅导方案悦纳自我1.口香糖,粘什么2.优点轰炸3.自我寻宝4.领导者总结附:团体辅导方案发展自我1.解开“手链”2.秘密大会串3.自信百宝箱4.领导者总结附:团体辅导方案温馨祝福1.寻宝2.我的收获3.温馨祝福4.相亲相爱的一家人附:团体心理辅导游戏“盲人”旅行突出重围集思广益画“自画像”班主任工作中的个别辅导教师这个职位赋予了从事这个职业的人巨大的力量。有时,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打动学生,让小小的心灵悄然地发生着改变。学生往往是透过老师的眼睛来看自己的,老师给予他们的肯定与信任、接纳与关注,不但能够让问题学生恢复信心,更能让他们经历一次心理的成长。这种成长让他们有力量向健康、积极的心理方向去发展。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了解孩子的独特性,接纳孩子的独特性,帮助孩子在和谐中发展自己的独特性,是每个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该如何看待小学生一、班主任眼中的小学生峰的故事阿乌的故事森的故事鸣的故事小宇的故事二、班主任应该怎样看待学生小学生具有自己的发展特点儿童具有自己的发展阶段儿童具有自己的独立的价值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发展性课题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独特性没有主动求助意识人格正在发展过程中非语言在辅导中非常重要学生更依赖于家庭和所处环境个别辅导的形式和原则一、个别辅导的形式个别辅导一般应该有较为固定的时间,小学生的辅导时间以一次30~45分钟较为合适。如果学生的问题比较简单,一次心理辅导就可以帮助他们较好地解决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比较严重,需要连续的几次辅导,班主任最好事先与学生商量安排辅导的内容和时间,时间和地点最好提前约好。心理辅导一般要有专门的固定场所,因为心理辅导需要为班主任和学生提供安静、安全的现实环境和心理环境,让学生感到和谐、亲切、平静、安全、放松,以便于能够更安全地、更信任地开放自己,深入探讨自己的内心感受和困扰。二、个别辅导的原则保密原则对学生负责帮助学生自助心理辅导关系一、心理辅导关系的特征心理辅导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助人成长。在这种关系中,至少有一方努力想促进另一方的成长、发展、成熟,想改善对方的能力发挥状况,提高应对生活的能力。罗杰斯认为,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很重要:一是帮助者自身的态度,二是被帮助人对于关系的感受或体验。具体地说,在辅导中,班主任的态度就是对学生的真诚、正确的共情、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和接纳。在助学生成长的过程中,这样的关系恰恰是两颗心灵融洽交流的基础。二、班主任怎样和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尊重接纳真诚共情积极关注心理辅导的基本技术一、倾听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鼓励和重复语句对事实的说明对情感的反应二、具体化所谓具体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澄清具体事实;其二,澄清词汇的具体含义。具体化的意义:具体化是使辅导发生效果的前提之一。只有了解了当前这位学生的具体问题,班主任才可能真正理解学生。具体化不仅有利于建立辅导关系,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成为深化辅导的有效手段,能够推进辅导的进程。三、即时化即时化,是指班主任从自己和学生目前的情感、认知出发,有效地帮助学生暴露内心,澄清问题。上面的案例反映的就是在辅导的当时学生的感受与体验。即时化的类型:自我卷入性陈述,即班主任的自我表露,班主任在辅导过程中讲出个人的有关信息。关系即时化,是指班主任对辅导关系保持敏感,班主任对学生指向自身的言语、行为、情感予以必要的反应。此时此地,指帮助学生注意此时此地的情况,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以“生活在现在”的态度面对现实,另一种情况是讨论在辅导过程中出现的特别的事件和问题。四、对峙对峙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矛盾之处,更好地认识和改进自己。但一定要注意,对峙要建立在良好的辅导关系基础之上,以免破坏辅导进展。对峙的类型:第一种是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差异。第二种是思维、感受与实际行动之间的差异。第三种是想象的世界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差异。心理辅导的过程一、了解情况班主任在辅导中,首先要做的是了解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中发生了什么。我们应该有系统的观念,需要了解对方在学习、生活、家庭、交友等方面的情况,了解学生与家庭成员的关系、与同学的关系、与朋友的关系等,这样有助于全面了解一个人的整体状态。二、提供支持班主任与学生的关系在个别辅导之前应该就已经建立了,这种关系对辅导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要与学生建立起一种平等、尊重、和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