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调研测试语文试题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金秋十月,稻谷飘香。黄澄澄的稻谷昂首挺立着,随风飘扬,那鲜艳的颜色令人羡慕,它那诱人的香味____(飘荡飘散)到了数里之外,窜进了人们的鼻孔里;高粱被压弯了腰,挥舞着红灯1óng______,远远望去像是天空的晚霞。(1)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下来。(2)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鲜艳:___________红灯1óng:______(3)结合语境,从括号内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______________【答案】(1)金秋十月稻谷飘香(2)①.xiān②.笼(3)飘散【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书法临摹。任选一幅临写,临写时应注意易错字词“稻、飘”的正确书写。【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和字形。①鲜艳(xiānyàn):鲜明艳丽。②红灯笼(hóngdēnglóng):又称灯彩,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运用。“飘荡”指在空中随风摆动或在水面上随波浮动。“飘散”指(烟雾、气体等)分散在空中;飘动,散开。句子指的是香味到处飘,应使用“飘散”。2.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你所在的班级正在举行以“交友之道”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1)请你根据提示猜成语。春秋时,齐国人管仲和鲍叔牙相知最深,后常比喻交情深厚的朋友。成语:______________(2)小文准备拟写一副有关友谊的对联,希望表达和同学天长地久的感情,请你为他写出下联。上联:让往昔快乐常在下联:愿_______________(3)好朋友小文因贪玩而耽误写作业,他要向你借作业抄袭,你该怎么说。【答案】2.管鲍之交3.愿今日友谊长存(愿未来真情永恒、愿将来友谊长青)4.小文,你好。我们相处很好,情同手足,我可以借作业给你抄,但是这样只会害了你。作为好朋友,我必须跟你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希望你认真学习,独立完成作业之后再玩,这样不是更好吗?【解析】【小问1详解】本题考查成语管鲍之交:是汉语中一则来源于历史典故的成语,相关典故出自《列子·力命》。这则成语本义指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深厚友情,后来形容朋友之间交情深厚、彼此信任的关系。含褒义。【小问2详解】本题考查对联。对联要求:字数相等,断句一致;平仄相合,音调和谐;词性相当,位置相同;内容相关,上下衔接。上联:“让”是动词,“往昔”是副词,“快乐”是名词,“常在”是动词,“在”是仄声;下联:“愿”是动词,“今日”是副词,“友谊”是名词,“长存”是动词,“存”是平声。【小问3详解】本题考查情景对话。本题要从两个方面劝说,一是劝说小文不应该抄袭作业,二是说小文以后要把作业完成了再出去玩。注意语气委婉,用语礼貌,起到劝说作用。语句通顺,言之有理即可。示例:小文,抄作业是不对的行为,如果父母和老师知道了会伤心的,如果你有不会的问题我门可以一起探讨,下次我们一起把作业写完了再出去玩,好吗?3.诗、文名句填空。①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②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③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④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⑤《<论语>十二章》中强调“学与思”相结合的句子是:_______,_____。【答案】①.杨花落尽子规啼②.落花时节又逢君③.不知何处吹芦管④.归雁洛阳边⑤.学而不思则罔⑥.思而不学则殆【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名篇的默写。本题需要注意“啼、逢、芦、雁、罔、殆”等字词的正确书写。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4.“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请赏析作者这样写的妙处。5.这首元曲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答案】4.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将萧瑟凄凉的哀景与温馨怡人的乐景进行对比,突出游子的思乡之情。5.表现了游子漂泊在外寂寞孤独、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解析】【4题详解】本题考查实词的鉴赏。诗的前两句“枯藤老树昏鸦”和“小桥流水人家”分别描绘了两个截然不同的场景。前者是萧瑟凄凉的哀景,通过“枯藤”“老树”“昏鸦”等元素,传达出一种悲凉、凄苦的氛围,给人一种孤独、无助的感觉。后者则是温馨怡人的乐景,通过“小桥”“流水”“人家”等元素,描绘出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给人一种温暖、安逸的感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画面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对比不仅体现在视觉效果上,更体现在情感表达上。通过对比,游子身处异乡,面对萧瑟凄凉的景象,不禁想起家乡的温馨和美好。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还使得读者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游子的情感世界,进而引起共鸣和思考。【5题详解】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主旨。这首元曲通过描绘秋天黄昏的景物,运用对比和反衬的手法,突出了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曲的最后,“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直接点明了游子在异乡的孤独、悲苦和思乡之情。“夕阳西下”这一景象本身就带有一种凄凉和哀伤的氛围,而“断肠人在天涯”则直接表达了游子的内心感受。这里的“断肠”一词,直接点明了游子因为思乡怀人而产生的极度悲痛之情。阅读【甲】【乙】两部分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宾客诣①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箅②,饭落釜③中。太丘问:“炊何不馏④?”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着箅,饭今成糜⑤。”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⑥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⑦,言无遗失。太丘______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炊饭成糜》)【注释】①诣:拜见。②箅(bì):蒸食物时能隔开水的一种炊具。③釜(fǔ):古代的炊事用具,相当于现在的锅。④馏(liù):把米放在水里煮开,再捞出蒸成饭。⑤糜(mí):浓稠的粥。⑥志:记,记住。⑦易夺:改正补充。6.请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停顿。(只划一处)元方入门不顾7.解释文中加点词语。①期行:②则是无信:③尔颇有所识不:④俱委而窃听: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②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9.【乙】文横线上内可填写最恰当的词语为_______(A.欣然B.贸然C.悄然),请简述理由。10.请结合【甲】【乙】两文,简析陈元方的性格特点。【答案】6.元方/入门不顾7.①约定;②信用;③同“否”,相当于“吗”;④偷8.①朋友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就不再等候离开了,离开后朋友才到。②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9.A理由:“欣然”的意思是“高兴的样子”,依据上下文来看,陈太丘发现两个孩子虽然偷听讲话,但能够把讲话内容清清楚楚复述出来,觉得非常开心,便不计较他们把饭蒸坏的过错。“欣然”这个词更符合当时的情形,其他词语不符合当时的情形。10.甲文中,从元方回应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可见元方爽直方正、聪慧明理。乙文中,元方、季方专心致志倾听大人交谈的内容,能一句不漏地复述,可见元方的聪慧机制,记忆力超群。【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在主谓之间断开,故断为:元方/入门不顾。【7题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1)句意:相约同行。期:约定。(2)句意:就是不讲信用。信:信用。(3)句意:你们可记住一点内容了吗?不:同“否”,相当于“吗”。(4)句意: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窃:偷。【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去:离开;乃:才;(2)如此:既然这样;何:为什么。【9题详解】本题考查炼字。“欣然”的意思是“高兴的样子”,“贸然”的意思是“轻率地的样子”,“悄然”的意思是“静悄悄的样子”。依据“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来看,陈太丘发现两个孩子虽然偷听讲话,但能够把讲话内容清清楚楚复述出来,"“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写他觉得非常开心,便不计较他们把饭蒸坏的过错。“欣然”这个词更符合他开心的心情,其他词语不符合当时的情形。【10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根据【甲】“门外戏”“元方入门不顾”“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可知,【甲】通过动作与语言描写,表现了元方不惧怕友人的怒斥、知书达理、善于应对的性格;【乙】,结合“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箅,饭今成糜”可知,【乙】通过动作与语言描写,表现了元方聪慧机制,记忆力超群且诚实的一面;【点睛】参考译文:【甲】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过了正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乙】有位客人到太丘长陈寔家过夜,陈寔就叫儿子元方和季方做饭待客,客人和陈寔在一起清谈,元方兄弟两人在烧火,结果一同放下手头的事,都去偷听。做饭时忘了放上箅子,要蒸的饭都落到了锅里。陈寔问他们:“饭为什么不蒸呢?”元方和季方直挺挺地跪着说:“大人和客人交谈,我们两人就一起去偷听,蒸饭时忘了放上箅子,现在饭煮成了粥。”陈寔问:“你们可记住一点内容了吗?”兄弟两人回答说:“似乎还能记住那些话。”于是兄弟俩一起说,互相穿插补正,一句话也没有漏掉。陈太丘说:“既然这样,只吃粥也行,何必一定要吃饭呢!”阅读《朝花夕拾》,完成下面小题。【甲】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后来却好起来了,不过给我读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节选自《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乙】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节选自《五猖会》)【丙】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的《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但回忆起我和我的同窗小友的童年,却不能不以为他幸福,给我们的永逝的韶光一个悲哀的吊唁。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昨天看这个,今天也看这个,然而他们的眼睛里还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节选自《二十四孝图》11.【乙】文中的“父亲”让孩子背的书是()A.《物种起源》 B.《山海经》 C.《天演论》 D.《鉴略》12.结合【丙】文,你觉得鲁迅认为儿童读什么样的书,才能“满足幼稚的爱美的天性”,让他们的眼睛里“闪出苏醒和欢喜的光辉来”?13.自由是人性最深刻的需求,鲁迅在三篇文章中都写出封建教育对孩子自由天性的束缚,请写出选文中“先生”“父亲”“塾师”束缚孩子自由天性的具体表现。【答案】11.D12.①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特点书。②印刷精美,充满童趣,能吸引孩子的书。③内容丰富,贴近孩子生活,能够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的书。13.①甲文中“先生”教学方式过于单一,读书枯燥,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②乙文中“父亲”完全不顾及儿童的心理,大扫孩子的兴致,束缚了孩子的自由天性;③丙文中“塾师”无视孩子的渴求(好奇心),也束缚了孩子自由爱美的天性。【解析】【11题详解】本题考查把握名著情节。根据《五猖会》原著内容“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知,父亲在“我”兴致非常高的时候,当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非要“我”背完无意义的《鉴略》才肯让“我”去看五猖会,这让“我”非常痛苦,虽然最终背书成功,但是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早已不再,这深刻地体现了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由此可知,这里“父亲”让孩子背的书是《鉴略》;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情节的把握。根据丙文《二十四孝图》“每看见小学生欢天喜地地看着一本粗拙《儿童世界》之类,另想到别国的儿童用书的精美,自然要觉得中国儿童的可怜”可知,儿童读的书要是精美的,充满童趣,能吸引孩子的;再根据丙文《二十四孝图》“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只好偷偷地翻开第一页,看那题着‘文星高照’四个字的恶鬼一般的魁星像,来满足他幼稚的爱美的天性”可知,儿童读的书应图文并茂,符合孩子形象思维特点的书;根据丙文《二十四孝图》“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可知,儿童读的书应内容接近生活,符合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让小孩子能看得懂,贴近孩子们的生活,能够启发孩子追求真善美的书。【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名著内容。根据甲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我就只读书,正午习字,晚上对课。先生最初这几天对我很严厉”“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从三言到五言,终于到七言”可知,“先生”只是单纯的教“我”读书、写字,然后就和“我”对课,从教学内容上看非常单一无趣,这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也显得非常的枯燥无味,此时孩子正处于想象力丰富和好奇心强的阶段,教育内容的局限,不能释放孩子的自由天性。根据乙文《五猖会》“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可知,父亲在“我”兴致非常高的时候,当头给“我”泼了一盆冷水,非要“我”背完无意义的《鉴略》才肯让“我”去看五猖会,这让“我”非常痛苦,虽然最终背书成功,但是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早已不再,这深刻地体现了封建强权教育对孩子天性的扼杀。根据丙文《二十四孝图》“我们那时有什么可看呢,只要略有图画的本子,就要被塾师,就是当时的‘引导青年的前辈’禁止,呵斥,甚而至于打手心”“我的小同学因为专读‘人之初性本善’读得要枯燥而死了”可知,这里的“塾师”没有重视孩子的审美观的培养,孩子们欣赏美在“塾师”眼里是违规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孩子自由爱美的天性。请你阅读下面这篇散文,回答问题。____________赵永新①突然想起了父亲。②父亲己过世十多年,但父亲对我的一些影响,总在心中涌起,而且久久不能抹去。③父亲中等身材,很结实,他没文化,为人侠义,一生克勤克俭,没有什么奢求。唯有的癖好是爱在庄稼地里转悠,总爱掰弄些谷穗、麦穗、瓜果类,以致有些入迷。④小时候,常随父亲去买些瓜果,那时瓜果便宜得几角钱一斤,可我却总喜欢和人家讨价还价,每当我们“砍”得不可开交时,父亲总是拍着我的小屁股:“走,几分钱,图个啥?”此时,我总是嘀咕:“你不在乎,我在乎,你什么时候多给过我五分钱。”我就是这样在不理解和顺从中,逐步认知父亲的。⑤记得有一次,父亲送我上学时,发现一个学生娃蹲在路头哭泣着。父亲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断断续续地告诉父亲,要交的学费丢了。父亲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捞了半天,好不容易捞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元钱,说:“给,报名去。”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年的学费才三元五。父亲的举动着实让我惊讶,好大方啊!父亲在我儿时的记忆中,就是这么一个阔绰的“小侠义”。⑥可是,有一天,我发现父亲却是一个“大吝啬”。⑦我渐渐长大了,已是结婚成家的时候了,我好像良心大发现了,决定“五一”期间回家看望老父亲。见到儿媳,儿孙,还有儿子的我,他高兴得好像得了健忘症一般,什么都不记得了,一个劲儿地招呼着:“好!好!好!明早帮我割麦子去。”⑧我不敢执拗,不情愿地答应着:“好吧,我一个人去。”⑨第二天早上,一轮金黄金黄的太阳,把它诱人的光洒在茫茫麦海中,一阵一阵,一层一层的金浪起伏在地平线上,一种羡煞人的美,令人惊艳。父亲匍匐在这麦海中,手中的镰刀一茬茬地平割着麦子,身后留下一片平整的麦桩,就像用剪刀修整过的,又像是画着的一般。回头看看我身后的麦桩高高低低的,我第一次懂得了什么叫“参差”。⑩难题好像是专门留给懒人似的。【B】我眼前的那片麦子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有的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有的晃动着身躯,极不齐整,有的交叉缠绕,乱七八糟。我心慌意懒地一阵快刀乱斩,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把麦子一支一支地捋了起来,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和气地对我说:“这也是粮食啊!”然后替我把狼藉的麦子收拾好。⑪吃午饭的时候,我女儿习惯地把饭弄得半桌都是,我不以为意。【A】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我,对着父亲数落起来:“这不是灾荒年,这也不是解放前,丢在桌上的饭您就不怕脏!”⑫听着我的不满,父亲沉下脸来,许久许久。然后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这是老天的恩赐,这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啊!”⑬“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十多年来,我常常反复着这句话。⑭父亲,你的叮嘱,我懂了。⑮放心吧!父亲!(选自《作家地带》,有删改)14.【思路寻美】本文思路清晰,阅读全文,按照提示梳理文章思路,补全思维导图。15.【朗读诵美】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保保觉得【A】句朗读起来特别有感觉,请你帮他设计朗读重音,并说明理由。16.【环境品美】贝贝觉得【B】句中的景物描写好像与内容联系不大可以删去,你觉得呢?请你帮他品析这句话的用意。17.【主旨悟美】该文章在出版时没有附上题目,我校文学社拟写了以下三个题目,你觉得哪个最好?请结合文章内容,借助知识卡片说明理由。知识卡片: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或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蕴含文章的主旨,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A.我的父亲B.叮嘱C.“小侠义”与“大吝啬”【答案】14.父亲不赞同“我”买瓜果讨价还价的行为;惊讶;父亲让“我们”明早帮他割麦子;父亲吃“我”女儿散在桌上的饭,在“我”不满时教育“我”。15.重读“不声不响”“一粒一粒”“慢慢咀嚼着”。细致描写父亲看到女儿散在桌子上的饭默默捡起来的场景,体现了父亲朴实无华、珍爱粮食的一面,丰富人物形象。16.不能删除。描写麦子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的场景,烘托“我”的心烦意乱,为后文写“我”快刀乱斩麦子,父亲和气的教育“我”等内容做了铺垫。17.以“小侠义”与“大吝啬”为题最好。“小侠义”与“大吝啬”形成对比,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人物的形象,揭示主旨,体现对父亲的怀念与赞美。【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根据题干提示“‘我’的心理:不理解”,找到第④段“小时候,常随父亲去买些瓜果,那时瓜果便宜得几角钱一斤,可我却总喜欢和人家讨价还价,每当我们‘砍’得不可开交时,父亲总是拍着我的小屁股:‘走,几分钱,图个啥?’此时,我总是嘀咕:‘你不在乎,我在乎,你什么时候多给过我五分钱。’我就是这样在不理解和顺从中,逐步认知父亲的”可概括为:父亲不赞同“我”买瓜果讨价还价的行为;根据题干提示“父亲的行为:父亲帮助学生娃交学费”,找到第⑤段“父亲送我上学时,发现一个学生娃蹲在路头哭泣着。父亲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他断断续续地告诉父亲,要交的学费丢了。父亲二话不说,从口袋里捞了半天,好不容易捞出一张皱皱巴巴的五元钱,说:‘给,报名去。’要知道,那个时候一年的学费才三元五。父亲的举动着实让我惊讶,好大方啊”可知,当时“我”惊讶于父亲的大方;根据题干提示“‘我’的心理:不情愿”,找到第⑦段“我渐渐长大了,已是结婚成家的时候了,我好像良心大发现了,决定‘五一’期间回家看望老父亲。见到儿媳,儿孙,还有儿子的我,他高兴得好像得了健忘症一般,什么都不记得了,一个劲儿地招呼着:‘好!好!好!明早帮我割麦子去。’”,第⑧段“我不敢执拗,不情愿地答应着:‘好吧,我一个人去。’”可概括为:父亲让“我们”明早帮他割麦子;根据题干提示“‘我’的心理:警醒”,找到第⑪段“吃午饭的时候,我女儿习惯地把饭弄得半桌都是,我不以为意。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本来就窝着一肚子火的我,对着父亲数落起来:‘这不是灾荒年,这也不是解放前,丢在桌上的饭您就不怕脏!’”,第⑫段“听着我的不满,父亲沉下脸来,许久许久。然后一字一句地对我说:‘这是老天的恩赐,这也是国家的命根子啊!’”,第⑬段“‘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可概括为:父亲吃“我”女儿散在桌上的饭,在“我”不满时教育“我”。【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朗读设计。联系题干“重音是指朗读时为适应传情达意的需要,对语句中的某些词或短语以重读的形式加以强调”可知,我们重读的应是能够传情达意的词或短语,作用是强调(突出)。A句“可我父亲不声不响地把散在桌上的饭一粒一粒捡起来,丢在嘴里,慢慢咀嚼着”中可以重读“不声不响”“一粒一粒”“慢慢咀嚼着”。“不声不响”指不说话,不出声;在此形容父亲看到女儿散在桌子上的饭默默捡起来的场景,体现了父亲朴实无华的一面;“一粒一粒”为叠词,体现父亲捡米粒时的认真、专注、虔诚,每一粒粮食都不浪费,都捡起来;“慢慢咀嚼着”为动词,体现父亲细细咀嚼、品味粮食的情景,体现了父亲对粮食的珍视。重读“一粒一粒”“慢慢咀嚼着”能够体现父亲对粮食的珍惜,使父亲的形象有血有肉。【16题详解】本题考查环境描写。明确观点:不能删除。原因:B句“我眼前的那片麦子被狂风卷得东倒西歪,有的耷拉着脑袋,垂头丧气,有的晃动着身躯,极不齐整,有的交叉缠绕,乱七八糟”,描写麦子被狂风吹得东倒西歪、乱七八糟的场景;联系第⑪段“我心慌意懒地一阵快刀乱斩,连自己都看不顺眼。这时,父亲走了过来,把麦子一支一支地捋了起来,扎成一个个小把子,和气地对我说:‘这也是粮食啊!’然后替我把狼藉的麦子收拾好”可知,环境描写侧面体现“我”的心烦意乱,为后文写“我”快刀乱斩麦子,父亲和气的教育“我”,耐心的对待麦子做了铺垫。【17题详解】本题考查文题。明确观点,结合文章内容表述理由即可。联系题干“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好的标题或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蕴含文章的主旨,或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可知,选取“‘小侠义’与‘大吝啬’”为题最好。“小侠义”与“大吝啬”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思考是谁既“狭义”又“吝啬”,怎样体现出来的,设置悬念,激发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主要通过写父亲给丢钱的学生娃五元钱交学费表现父亲的“狭义”,通过写父亲捋顺麦子扎成小把子,吃“我”女儿散在桌上的饭,表现父亲的“吝啬”;可见文题点明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人物的形象。联系第⑬段“‘老天的恩赐,国家的命根子!’这句话警醒了我。十多年来,我常常反复着这句话”可知,父亲的话使“我”警醒,影响着“我”,文题暗含主旨,体现对父亲的怀念与赞美。文题“我的父亲”点明主要记叙的对象,比较稀松平常;文题“叮嘱”侧重父亲说的话,未体现父亲大方、慷慨(侠义)的一面。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油菜花①油菜花绝对上不了大雅之堂。在春天,百花齐放,桃李争艳,这么一大堆花花草草中,油菜花是最平民最草根的了,但它热烈,奔放,毫不忸怩作态,也不孤芳自赏,在田野里,热热闹闹,一大片一大片,金黄的色彩,常引来翩翩彩蝶、嗡嗡蜜蜂,还有叫不出名字的小虫子飞舞于花间,平添了乡间田园缤纷的景致。②油菜花,还真的不同凡响。金灿灿,娇妍妍,明晃晃的。一穗穗,一长吊一长吊地,翠玉杆上,碧叶铺张,小花儿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那么长,那么长的时日,晃着你的眼闹。近看,细看,油菜花四片小小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中间的花蕊弯曲着凑在一块,仿佛在说着悄悄话。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③对于出生农村的人来说,油菜花再熟悉不过了,熟悉得如同自己的亲人,年年岁岁,岁岁年年,村庄就是在花开花落中过着小日子,油滋滋的,美着哩。油菜花开了,田野就有了梦的气息。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花穗就像海上的浪。绿海金浪,延绵推涌,翻滚着,起伏着,煞是好看。站在田野路旁,怔怔地看着这花的浩瀚海洋,看着这金黄色的波涛一波一波地奔涌向前,直到消失在田野远远的尽头。④此时,站在油菜花里,想起乡下的父老乡亲。他们一边耕种,一边歌唱,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那已流逝了几百上千年的劳作方式,没有刀光剑影,更没有风花雪月,有的是简简单单,有的是从从容容。⑤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走进油菜花里,慢慢地看,慢慢地玩,守着日子,一点点地消融。累了,用石板做枕头,躺在一节细草茸茸的田埂上歇息。看一线窄窄的天空撩开浓密的油菜花,把那种青翠欲滴的蓝滴到脸上、嘴上;看一朵朵油菜花停在半空中,像一只只亭亭的蜜蜂,嗡嗡嗡地叫唤着,却不肯飞走——我就是那蝴蝶,那蜜蜂,以花蕊为床,以花瓣为被,称称展展地睡在了花朵中,一万年不醒。⑥天上的风儿,轻轻地飘着,不紧不慢;田野的菜花,默默地开着,不艳不妖。若能,居一间农舍,拥半亩花田,喝一杯淡茶,看几本闲书,沐一身乡间野趣,于此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心无旁骛,安之若素,岂不快意人生!18.作者所写的油菜花有着怎样的特点?19.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划线句子。20.本文与下面链接材料相比较,它们在内容和语言上有什么不同。【链接材料】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厘米。叶互生,花黄色,花瓣4片,为典型的十字形。种子呈球形紫褐色。果实为长角果,由两片英壳组成,中间有一膜,两侧各有10粒左右的种子。油菜是喜冷凉、抗害力较强的作物,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答案】18.①热烈奔放②繁茂③精致④默默无闻19.①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菜花赋予人的情态,增加了趣味性,②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油菜花盛开的热闹场面,③表达了作者对油菜花的热爱之情。20.内容上:①本文主要描写油菜花的形象;②“链接材料”主要介绍了油菜的科属、外形、种子、种植条件、分布区域和营养价值等,普及植物学知识。语言上:①本文将叙述、描写和抒情相结合,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②链接材料以说明为主,语言平实。【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概括能力。①结合第①段“在春天,百花齐放,桃李争艳,这么一大堆花花草草中,油菜花是最平民最草根的了,但它热烈,奔放,毫不忸怩作态,也不孤芳自赏,在田野里,热热闹闹,一大片一大片”可得出:热烈奔放;②结合第②段“一穗穗,一长吊一长吊地,翠玉杆上,碧叶铺张,小花儿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可得出:繁茂;③结合第②段“细看,油菜花四片小小的花瓣,整齐地围绕着花蕊,朴实个性。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那是技艺多么高超的雕刻家也无法雕琢出来的”可得出:精致;④结合第②段“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可得出:淳朴与粗犷;⑤结合第⑥段“天上的风儿,轻轻地飘着,不紧不慢;田野的菜花,默默地开着,不艳不妖”可得出:默默无闻。【19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题干要求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从“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等语句可知是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油菜花赋予人的性格特点,结合“一穗穗,一长吊一长吊地”“热闹着,闹腾着”“晃着你的眼闹”可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油菜花的茂盛,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油菜花的喜爱、赞美之情。【20题详解】本题考查比较阅读。要求从内容和语言上分析。内容上:①结合第②段“油菜花,还真的不同凡响。金灿灿,娇妍妍,明晃晃的……它有坚韧的根茎,茂密的叶,有着像栽种它们的农民们一样的淳朴与粗犷”可知,本文主要描写油菜花的形象;②链接材料“油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直根系”介绍了油菜的科属;“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厘米。叶互生,花黄色,花瓣4片,为典型的十字形”介绍了油菜的外形;“种子呈球形紫褐色。果实为长角果,由两片英壳组成,中间有一膜,两侧各有10粒左右的种子”介绍了油菜的种子;“油菜是喜冷凉、抗害力较强的作物,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安徽、河南、四川等地。油菜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介绍了油菜的种植条件、分布区域和营养价值等,据此分析可知,链接材料内容上主要是介绍油菜,普及植物学知识;语言上:①结合文章第②段“金灿灿,娇妍妍,明晃晃的……嫩黄微薄的花瓣十分精致,有细细的纹路”可知,是描写的表达方式;第⑤段“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走进油菜花里,慢慢地看,慢慢地玩”是记叙的表达方式;第⑥段“若能,居一间农舍,拥半亩花田,喝一杯淡茶,看几本闲书,沐一身乡间野趣,于此男耕女织,养儿育女,心无旁骛,安之若素,岂不快意人生”表达了作者对油菜花的喜爱,对朴实农民的热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是抒情的表达方式;第②段“小花儿你开了我开,他开了她开,热闹着,闹腾着,那么长,那么长的时日,晃着你的眼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第③段“碧油油的油菜叶像绿色的海,黄灿灿的花穗就像海上的浪”运用比喻的修辞,语言生动形象;②“链接材料”中,“十字花科,芸薹属”“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30-90厘米”“油菜是喜冷凉、抗害力较强的作物”等句子主要介绍了油菜的科属、外形、种子、种植条件、区域和营养价值等,是说明的表达方式,语言平实准确。21.根据要求,完成作文。请以“那一次,我真_________”为题,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不少于550字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求: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②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提示:①这是半命题作文,可以补充一个表示情感或心理的词语,如“快乐”“开心”“感动”“后悔”等等。【答案】例文:那一次,我真尴尬回望自己人生的这些年,真的有太多感慨,也许这才叫成长吧?我们一边摔跤,一边爬起,再从中获得启迪。正如那一次,我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