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全国乙卷模拟预测卷
第十八模拟
(适用地区:河南、安徽、江西、山西、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
宁夏、新疆等省份)
本试卷共12页,22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
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第一部集中记录神话片段和原始思维的奇书《山海经》,是极其富有象征意味的。
(重点句)它呼唤着山川湖海的精灵和魂魄,黏附着泥土和方域。更值得珍视的是,《山海
经》展示了初民以神话思维所构想和理解的人间的“历史”。
英雄神话在《山海经》中出现了,它是初民在形式中以自身的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
比试高低,凭借惊天动地的行为对意志、力量和智慧赋予的崇高礼赞。
“不量力,欲追日景”是世人对于夸父的志趣和命运的一种异说。但夸父之驰名古今,
完全得力于《山海经•海外北经》中的记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
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行文有囊括六合、举重若轻
的气魄。夸父逐日的目的并未明言,意在光芒逼人地显示自我存在的逐日行为本身,他由此
成为失败的悲剧英雄,成为悲剧英雄之后,还要弃杖成林,福荫后世。在这里,一种生命的
强力、意志的强力,简直是力透纸背了。
精卫填海的故事较为单纯。《山海经•北山经》中说:发鸠之山''有鸟焉,其状如乌,
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鸟的形状、色彩、鸣叫,是温婉动人的,想不到
其中包含着如此不可摧折的复仇意志:“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埋于东
海。”这幅画面与夸父逐日相映成趣,一者幽邃精微,一者气势磅礴J(选项句)西山、东
海足见其远,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形成强烈的反差,谱出一曲小与大相较量的意志之歌。
原始的力之美也存在于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之中。例如,黄帝与蚩尤之战。《山
海经•大荒北经》中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翼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
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越,雨止,遂杀蚩尤。簸不得复上,所居不雨。”
《山海经•大荒东经》中说:“应龙处南极。”描写涉及之处,足见双方的规模之大、阵容
之盛、对抗性之强、战斗程度之激烈。这真可谓初民心目中的“立体战争”,天上地下,人、
神、天象变幻相交织,以战争神话的形式显示了“天人合一”哲学的原始风貌。(选项句)
在英雄神话与战争神话相交织中,出现了堪称千古一绝的特异英雄:刑天。《山海经•海
外西经》中记载:“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之常羊之山。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
干戚以舞。”《庄子•应帝王》曰:"南海之帝为,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倏与
忽时相与遇于浑沌之地,浑沌待之甚善。倏与忽谋报浑沌之德,目:'人皆有七窍以视听食
息,此独无有,尝试凿之。'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七窍乃人借用视听认知世界的孔
道,以及通过饮食呼吸进行吐故纳新的孔道。七窍凿通,人就有知有欲,那种原始含混的无
知无欲的状态也就结束了。未凿七穿的“浑沌”,隐喻着某种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非文化
的文化姿态。I(选项句)I相反,刑天则在丧失首级之后,于心不甘地把面目重现于乳与脐之
间,这就在无七窍的状态中重开七窍,变得有知有欲有怨有恨,从而把反抗精神的象征推向
极致。|(选项句)二者一柔一刚,一象征哲理,一宣泄意志,显示了初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
的杰出创造性。](重点句)
这就是《山海经》的永恒魅力:它以零碎的形态保存自己的原始性,又以宏大的方位结
构思考着山川湖海间初民的同类与异类,猜想着人间的“历史”,描绘着战争与英雄,给千
百年间虚构叙事以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
(摘编自杨义《山海经的神话思维》)
1.【考点:内容理解】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山海经•海外北经》中描写夸父的文字,注重显示其逐日行为本身,而弱化了其
逐日的目的,展现了其生命的强力、意志的强力,极具悲情色彩。
B.《山海经•北山经》中描写精卫填海的文字,展现着温婉动人与不可摧折的反差,
小鸟微木与浩瀚沧海的反差,幽邃精微和气势磅礴的反差。
C.《山海经•大荒北经》中记载的黄帝蚩尤之战,攻伐激烈,天上地下,由人至神,
天象变幻,展现了“天人合一”哲学的真实风貌。
D.《山海经•海外西经》中的刑天,断首后于心不甘,重开七窍,这与开凿七窍、皈
依自然后的浑沌相比,展现了更为强大的反抗精神和宣泄意志。
2.【考点:论证方法】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论证观点明确,作者在论证过程中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丰富了文章的
内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B.文章第三、四段分别用“夸父逐日”和“精卫填海”的故事论述了《山海经》中蕴
藏着初民的意志之歌。
C.文章为讨论特异英雄刑天有知有欲和反抗精神的进取过程,借浑沌被凿七窍的例子
作类比,使得表述更为形象具体。
D.文章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论证结构,第六段借用英雄神话、战争神话论述了初
民神话思维不可替代的杰出创造性。
3.【考点:观点概括】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山海经》显示了民间想象的原始性与神秘感,其英雄神话寄托了初民想以自身的
意志、力量和智慧与天地比试、抗衡的愿望。
B.《山海经》中黄帝与蚩尤之战的神话思维形态,体现了初民原始思维中的地缘观念、
族群文化和“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C.七窍凿通而浑沌死亡的神话是为证明人类应始终保持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姿态,
切勿打破原始含混、无知无欲的状态。
D.《山海经》集中记录了零碎的神话片段和初民的原始思维,给千百年间虚构叙事以
别具一格的灵感触媒。
1.A
2.C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B.“幽邃精微和气势磅礴的反差”错误,根据文章第四段中的“这幅画面与夸父逐日
相映成趣,一者幽邃精微,一者气势磅礴”可知,这是精卫填海和夸父逐日两个画面的对比。
C.“真实风貌”错误,文章第五段是说“显示了‘天人合一'哲学的原始风貌”。
D.“开凿七窍、皈依自然”错误,文章第六段说的是“未凿七窍的‘浑沌’,隐喻着
某种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非文化的文化姿态”。
故选Ao
2.本题考查考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C.“类比”错误,文中说的是“未凿七窍的“浑沌”,隐喻着某种皈依原始、皈依自
然的非文化的文化姿态。相反,刑天则在……”,由此可知,应是“对比”。
故选Co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是为证明人类应始终保持皈依原始、皈依自然的姿态,切勿打破原始含混、无知
无欲的状态”说法错误,文章第六段举“浑沌”“刑天”的事例,意在说明两种生存状态:
皈依原始、皈依自然和有知有欲、勇于反抗。二者一柔一刚,一象征哲理,一宣泄意志,并
未说明人类应选择哪种状态。且选项中的“始终”和“切勿”说法绝对。
故选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的圣洁已经被人们称颂了近千年之久。现在,
科学家们终于发现了荷叶一尘不染的秘密。这一发现不但令人们感叹大自然的精妙构思,还
给材料科学家带来启发。一场自清洁材料的革命因此揭开了序幕,有望使人们摆脱污渍的烦
恼。
20世纪90年代,德国波恩大学的植物学家巴斯洛特首次发现并解释了荷叶的自清洁效
应。他在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植物叶面时,为防止微小灰尘带来的干扰,总是将叶面清洗
干净。但是,他发现有些植物几乎总是保持一尘不染,荷叶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通过扫描
电子显微镜,他发现荷叶表面分布着许许多多尺寸20〜40微米的凸起结构,而整个荷叶,
包括这些凸起结构的表面,又被更为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这种独特的结
构就像是一片连绵不绝的长满参天大树的丘陵。
植物表面的蜡本身具有疏水的功能,而表面微小的凸起结构可以吸附空气,这一层薄薄
的“气垫”可以托起落在表面上的水滴。由于水滴与荷叶表面的实际接触面积非常小,因而
水滴在荷叶上可以像小球一般自由滚动。同时,微小的凸起结构也使得荷叶表面的灰尘和污
物与叶面的接触面积很小,这样就减小了污物与荷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当水滴在叶面上滚
动时,污物就很容易黏附在水滴上,随着水滴的滚动被带走,因此荷叶在雨后显得格外清爽
洁净。
荷叶的超疏水性依赖于表面疏水的植物蜡和表面独特的凸起结构。科学家们对自然界中
的其他生物比如芋头叶、紫罗兰等进行探索,发现许多植物叶面都有疏水的功能。水稻的叶
子不但有疏水的功能,而且由于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还可以使水滴定向滚动。
除此之外,鸭、鹅、部分水鸟的羽毛表面具有微小的条形结构,这样使得水更易于定向排除,
自身不容易被沾湿。
现在,科学家们在实验室中可以用各种各样的物理或者化学方法制造出类似荷叶结构的
自清洁表面。金属、塑料、有机物等疏水物质通过构造微米或纳米级别的复合表面结构,就
可以拥有自清洁的功能。科学家们以简单的溶液成膜的方法,通过改变成膜物质的组成或成
膜条件,十分简便地在普通塑料表面上构筑了荷叶般的凸起结构,赋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
瑞士的一家公司则将纳米颗粒黏结到织物纤维上,形成类似荷叶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织
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能力。
虽然目前投入到市场中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商品并不多,但是我们已经可以看到自清洁
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的用途:把它应用
在卫星天线上,可以防止因为积雪而造成信号变差;应用于管道中,可以减少液体运输中造
成的损失;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
荷叶上的一滴水珠给予的启发已经可以解决这么多的难题,而这还远不及大自然智慧的
万分之一。她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每一种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研究
生物给人类的启示,逐渐成为新兴的学科,即“仿生学”,也就是通过对生物的结构和性质
的斫究来为工程技术提供新的设计思想和工作原理的科学。
今后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也许大自然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答案。
4.【考点:内容理解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凸起结构能使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减弱,从而使在叶面上流动的水滴更容易带
走污物。
B.荷叶“一尘不染”的秘密被发现,引发了我们身边正在进行的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
命。
C.人类已能在塑料表面和织物上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凸起结构,使它们具有自清洁功
能。
D.叶面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的结构,可使水滴定向滚动,从而使水稻具有
了疏水功能。
5.【考点:概括分析】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开头,既点出说明对象,也起到引发读者
阅读兴趣的作用。
B,瑞士一家公司研制的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溃的能力是受荷叶表面植物蜡的
特性启发。
C.为了体现自清洁革命的光明前景,作者采用了把类似荷叶的结构“作为人体植入材
料”的事例。
D.从经过亿万年进化的地球生物身上学习它们的智慧,可以一一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
到的困难。
6.【考点:信息筛选】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对荷叶的自清洁效应进行说明的?请结合材
料概括并简要说明。(6分)
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错在“水稻从而具有了疏水功能”,强加因果。从第四段“水稻的叶子不但有疏水的功
能,而且由于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还可以使水滴定向滚动”分析可知,原句
是说因为‘'其微观凸起平行于叶边缘有序排列”,从而使水滴定向滚动,而选项说成是凸起
结构能使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减弱,“水稻从而具有了疏水功能”。
故选D。
5.A.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受荷叶表面植物蜡的特性启发”错,原文是“科学家们以简单的溶液成膜的方法,
通过改变成膜物质的组成或成膜条件,十分简便地在普通塑料表面上构筑了荷叶般的凸起结
构,赋予了塑料超疏水的功能。瑞上的一家公司则将纳米颗粒黏结到织物纤维上,形成类似
荷叶表面的粗糙凸起,可以使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渍的能力”,可见,瑞士一家公
司研制的织物具有排斥咖啡、红酒等污溃的能力是由“荷叶的超疏水性依赖于表面疏水的植
物蜡和表面独特的凸起结构”启发的。
C.“作者采用了把类似荷叶的结构'为人体植入材料'的事例”错。原文是“我们已
经可以看到自清洁革命的一线曙光。除了自清洁之外,类似荷叶结构的表面还有着更加广泛
的用:……作为人体植入材料,可以防止因生物分子的沉积而造成血栓等问题”,可见,“作
为人体植入材料”是为了说明自清洁之外的更加广泛的用途。
D.“可以一一解决”错,原文是“地球上的生物经过亿万年的进化,每一种都有其值
得让人学习的独到之处”,可见,原文说的是地球上每•种生物都有其值得让人学习的独到
之处,但是选项说“可以一一解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这显然夸大仿生学的作用。
故选Ao
6.【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从三个方面介绍荷叶的自清洁效应:①独特的结构:荷叶表面有微小的凸起结构,且被
更微小的纳米尺度的植物蜡的晶体所覆盖;②清洁的原理:荷叶表面独特的结构使得水滴可
自由滚动,灰尘和污物与荷叶之间的作用力很小,能轻易被水滴带走;③广泛的用途(应用):
科学家们通过构筑类似荷叶表面的结构,带来了自清洁材料研发的革命,并在医学等领域还
有更广泛的用途。(每点2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午餐
[英]毛姆
我是在剧场看戏时见到她的。如果不是有人提及她的名字,我想我都认不出她了。
“哦,好多年没见了。你还记得咱们第一次见面吗?你请我吃了一顿午餐。”
我怎么能不记得!
那是二十年前了,我在巴黎,收入刚够维持生计。她读了一本我写的书,来信谈论这本
书。我回信表示感谢。不久我又收到她的信,说她路经巴黎,想同我谈谈,问我是否愿意中
午请她在福约特餐厅随便吃点什么。福约特是法国议员光顾的地方,它远远超出我的经济能
力,我从来不敢问津。但她的恭维话让我无法对一位女士说“不”。我还有八十个法郎可以
维持到月底。一顿便餐不会超过十五个法郎,如果后半月不喝咖啡的话,我没准可以对付过
去。
她没有我想象的那样年轻、迷人。实际上,她是一个四十岁的女人,她那一口为数众多、
超过了实际需要的牙齿,又白又大又平整,给我印象颇深。她很健谈,好像很愿意谈论关于
我的事情,我洗耳恭听。
菜单来的时候,我吓了一跳,价钱比我预料的要贵得多。但她说的话叫我放了心。
“我午餐从来不吃什么东西。”她说。
“嗨,别那么说!"我慷慨地答道。
“我向来只吃一道菜。我或许可以吃点鱼,不知他们有没有处鱼。”
吃鞋鱼的季节还略嫌早了一点,但我还是问了侍者。有的,刚刚进了鞋鱼,这是今年的
头一条。侍者问她还要不要吃点什么。
“不,我向来只吃一道菜。”她答道,“除非你有点鱼子酱,我是从不介意的。”
我的心微微一沉。我知道我吃不起鱼子酱的,但我又不能直说。我告诉侍者一定要拿鱼
子酱来,我为自己点了最便宜的菜——羊排。
“我认为你吃肉是很欠考虑的,”她说,“你吃了这种油腻的东西后怎么工作?”
接下来是饮料。
“我午餐从来不喝什么东西。”她说。
“我也不喝。”我马上也说。
“除非有白葡萄酒,”她接着说,就像我没说话似的。“法国白葡萄酒非常清淡,极有
利于消化。”
“你想要点什么?"我问道,口气很客气,但不十分热情。
她对我友好地粲然一笑,露出她雪白的牙齿。
“我的医生只让我喝香槟。”
我想我有点面色苍白了。我要了半瓶香槟酒,并漫不经心地提到我的医生绝对禁止我喝
香槟。
“那你喝什么呢?”
“水。”
她边吃边愉快地谈论着文学艺术。而我心里却盘算着这顿饭得花多少钱。当我的羊排上
来后,她很严肃地批评起我来。“我看,你已经成了习惯,午餐爱吃油腻的东西。这绝对是
一个错误。你为什么不学我的样子只吃一道菜呢?我敢肯定那样你会舒服得多。”
侍者又拿着菜单走过来,我便说:“我是打算只吃一道菜。”
她轻轻一个手势,让侍者站在一边。
“不,不,我午餐从不吃什么东西,只吃一丁点,决不多吃,我吃那点东西也不是为了
别的,只是借此谈谈话。我恐怕吃不下任何东西了,除非他们有那种大芦笋。吃不到芦笋就
离开巴黎我会很遗憾的。”
我的心一沉。我知道价格贵得吓人。
我使劲盼着侍者说“没有”。愉快的笑容展现在他脸上,“我们有这种罕见的珍品!”
“我一点都不饿,”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不介意吃点。”
我点了芦笋。
"你不吃点吗?”
“不,我从不吃芦笋。”
“我知道有人不爱芦笋。事实上,你吃肉太多影响了食欲。”
我陷入恐慌,现在不是能剩下多少生活费,而是够不够付账。如果我还差十法郎,不得
不向她借,那将十分难堪。我不能让自己陷入那种境她。如果账单超过了这个数目,我打定
主意把手伸到口袋里,然后戏剧性地大叫一声,说钱包被偷了。当然,如果她的钱也不够付
赈就更难堪了。惟一能做的事就是把我的表留下来并说好我以后回来付账。芦笋上来了,我
一面看着这可恶的女人贪婪地吞咽着芦笋,一面彬彬有礼地谈论着戏剧。她终于吃完了。
到现在我已无所顾忌了,所以我给自己叫了咖啡,给她叫了冰淇淋和咖啡。
她边吃冰淇淋边说:“我是从不吃午餐的,顶多吃一道菜!”
”哦,我明白了。”
接着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那个侍者,又提着一只装满了硕大桃子的大篮子走来,这
些桃子红得像纯真少女的脸蛋,不过,桃子真是还没到上市的季节啊,天知道它们值多少钱!
我的客人,边说着话边心不在焉地拿起一个来。
“你看,你吃了那么多肉把肚子撑饱了。"(我那一块小得可怜的羊排!)
“你再也吃不下东西了。而我只是随便吃了一点,我还可以再品尝一只桃子。”
账单来了,付完账后我的钱还不够付像样的小费。她的目光在我留给侍者的三法郎上停
了一小会儿,我知道她是觉得我很吝啬。可我已是囊空如洗了。
“学我的样子,”当我们握手道别时她说,“午餐顶多吃一道菜。”
“今后我会做得比那更好,"我回敬道,“我今天晚餐什么都不吃了。”
但我终于报了仇,我并不是爱报复的人,但当上帝插手这件事,我情愿心满意足地看着
这个结局。
现在她的体重已达三百磅。
(有删改)
7.【考点:内容、艺术特色鉴赏】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
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在情节安排上打破常规,作者用插叙的方式讲述故事,帮助读者了解故事的来
龙去脉。
B.小说对人物外貌的描写妙趣横生而又富有暗示意味,对女人牙齿的描写就体现了这
一特征。
C.“今后我会做得比那更好”一语双关:“我”表面接受批评,实则暗示“我”要吸
取教训。
D.小说采用对照映衬的手法刻画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寓冷嘲热讽于字里行间,而又不
露声色。
8.【考点:故事情节】小说为何三番五次写“她”表明自己午餐不吃东西,即使吃也
吃得很少?请简要分析。(6分)
9.【考点:艺术效果】小说以“现在她的体重已达三百磅”结尾,这样处理有怎样的
艺术效果?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7.A
8.①推动情节发展。•次次强调什么都不吃,却一次次大饱口福,把“我”吃得濒临
破产。②凸显人物形象。每一次简单情节的重复,都是在进一步刻画女人的丑陋形象,也进
一步蓄积“我”的焦虑心理。③强化小说主旨。多次强化语言和行为的反差,讽刺人性中的
贪婪虚伪的丑陋本性。
9.①首尾照应,揭示了开头“几乎认不出她来”的原因,突出人物变化之大。②出人
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故事结局出乎读者的预想;但女读者在一顿午餐中不停进食的行为又为
结尾做了铺垫,让结局符合情理。③在幽默中强化了小说的讽刺效果,喑示虚假和无耻换来
的只是丑陋和肥胖。
【解析】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A.“插叙”错,小说先从两人多年后在剧场偶遇写起,然后回忆起两人第一次午餐的情
景,可见小说是采用倒叙的方式,而非插叙。
故选Ao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小说这样描写,“'我午餐从来不吃什么东西。'她说”“我向来只吃一道菜。我或许
可以吃点鱼,不知他们有没有鞋鱼”,结果点了今年的第一条娃鱼;“'不,我向来只吃一
道菜。’她答道,‘除非你有点鱼子酱,我是从不介意的。'”,结果点了“我”根本消费
不起的鱼子酱;“'我午餐从来不喝什么东西。'她说”“除非有白葡萄酒”“我的医生只
让我喝香槟”,然后“我”只能点了半瓶香槟;“不,不,我午餐从不吃什么东西,只吃一
丁点,决不多吃,我吃那点东西也不是为了别的,只是借此谈谈话。我恐怕吃不下任何东西
了,除非他们有那种大芦笋。吃不到芦笋就离开巴黎我会很遗憾的”“'我一点都不饿,'
我的客人叹道,'但如果你坚持的话,我不介意吃点。’”,于是“我”点了芦笋;“你再
也吃不下东西了。而我只是随便吃了一点,我还可以再品尝一只桃子”,于是她又吃了本不
该在这个季节上市的桃子。她不断的强调自己午餐只吃一道菜,但是又不断点餐,大饱口福,
把“我”吃得濒临破产这样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她点的东西都很昂贵,根本不顾忌“我”的承受能力;她越是虚伪地说“我向来只吃一
道菜”,越能够刻画其丑陋的形象;而“我”则在她的点餐中越来越焦虑,“我的心微微一
沉。我知道我吃不起鱼子酱的,但我又不能直说”“我想我有点面色苍白了。我要了半瓶香
槟酒”“我的心一沉。我知道价格贵得吓人”“我陷入恐慌,现在不是能剩下多少生活费,
而是够不够付账”……。可见在她一次次表明自己午餐不吃东西,又一次次的点最贵的东西
的过程中,她的丑陋和“我”的焦虑都凸显出来,这样就刻画r人物形象。
她一次次强调她“午餐只吃一道菜”“午餐从不吃什么东西,只吃一丁点”,却一次次
点最贵的东西,这样多次强化语言和行为的反差,讽刺人性中的贪婪虚伪的丑陋本性,凸显
了小说的主旨。
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结尾艺术效果的能力。
情节上,结尾说“现在她的体重己达三百磅”,呼应/小说开头我们再次见面时“如果
不是有人提及她的名字,我想我都认不出她了”,突出人物变化之大。
本身的效果上,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我”认识她,还请她吃过午餐,
我们应该认识,结果再次见面“我”却差点认不出她,这是意料之外;同时这个结局又在情
理之中,因为上次“我”请她吃午餐,她一次次点最贵的东西吃,吃了鞋鱼、鱼子酱、喝了
香槟、吃了大芦笋、桃子,她在一顿午餐中不停进食,最终导致肥胖几乎是必然的,这样写
又为结尾做了铺垫,让结局符合情理。
主题上,她最终吃成了一个三百磅的大胖子,外形更加丑陋,这样的形象有着漫画般的
讽刺效果。同时通过这个结尾告诉我们,虚假和无耻换来的只是丑陋和肥胖,在幽默中强化
了小说的讽刺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世宗孝武皇帝①建元元年十月,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上亲尊用以古今治道,对
者百馀人。董仲舒对日:“道者,所繇适于治之路也,仁、义、礼、乐,皆其具也。故圣王
已没,而子孙长久,安宁数百岁,此皆.年教化之功也。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
甚众;所任者非其人而所繇者非其道,是以政日以仆灭也。夫周道衰于幽、厉,非道亡也,
幽、厉不繇也。至于宣王,思昔先王之德,兴滞补敝,明文、武之功业,周道粲然复兴,此
夙夜不懈行善之所致也。孔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故治乱废兴在于己,非天降命,
不可得反;其所操持悖谬,失其统也。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
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四方正,远近莫敢不壹于正,而亡有邪气奸其间者,是以阴阳
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民殖,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天子善其
对,以伸舒为江都相。
始,汲黯为谒者,以严见惮。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磊
多病卧闺阁内不出。岁馀,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为主爵都尉,列于冬”。其治务在无
为,引大体,不拘文法。黯为人,性倔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时天子方招文学儒者,
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日:“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
怒,变色而罢朝。上退,谓左右日:“甚矣汲黯之慧也!”群臣或数黯,黯日:“天子置公
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后病久,
庄助为请告。上日:“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至其辅少主,
守城深坚,招之不来,座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日:“然。古有若移之臣,
至如黯,近之矣!”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十七,有删改)
【注】①世宗孝武皇帝,汉武帝。
10.【考点:文言断句】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B.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己/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C.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D.其在东海/治官理民/好清静/择丞/史任之/责大指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阁内不出
11.【考点:文化常识】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策问,是一种取土形式,将政事、经义等问题写在简策上发给应试者作答。
B.礼乐,礼指礼节和规范,乐指音乐和舞蹈,孔子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
C.九卿,是中国古代中央部分行政长官的总称,秦汉时九卿不一定是九个人。
D.社稷,社为土神,稷为谷神。古时君主每年都祭祀社稷,后用社稷借指国家。
12.【考点:内容概括】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汉武帝下诏推举人才,参与的有一百多人,武帝对此事十分重视,亲自出题考察他
们,董仲舒参与了这次策问,得到了武帝的认可。
B.董仲舒认为仁义礼乐是实现治国之道的具体方法,古代圣明的君主深明此理,治理
国家时重视教化的作用,因此国家能够长治久安。
C.堇仲舒举例说周朝在厉王、幽王时衰落,宣王时重新振兴,说明治国之道不会消失,
遵循它能够治理好国家,否则会导致国家衰败。
D.汲黯任主爵都尉时,曾直接指出武帝表面上施行仁义,可内心欲望很多,惹怒了武
帝,大臣们都责备他,他却不为所动,坚持己见。
13.【考点:文言翻译】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夫人君莫不欲安存,而政乱国危者甚众。
(2)黯为人,性倔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
10.B11.B12.D
13.(1)凡是君主,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国家能安宁长存,可是政治混乱、国家危亡的
却很多。
(2)汲黯做人,性情倔傲,缺少礼数,当面批评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
10.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在”的宾语是“东海”,宾语后应断开,可排除AC:
“黯多病”表意完整,“闺阁”是“卧”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CD。
本句意为:他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
曹掾史任用他们,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故
选Bo
1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孔子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借误,孔子不是最早制定礼乐制度的人,他只是“克
己复礼”,想恢复周礼,并非最早制定之人。故选B。
1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概述原文内容的能力。
D.“大臣们都责备他”错误,原文是“群臣或数黯”,可见不是大臣们都责备他,是有
一部分大臣责备他。故选D。
13•【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得分点:
(1)“莫”,没有谁;"安存",安宁长存;“危”,危亡;“众”,多。
(2)“倔”,倔傲;“面”,当面;“容",容忍;“过”,过失。
【参考译文】
汉武帝建元元年十月,汉武帝下诏,命令大臣举荐贤良方正、能直言进谏的人才,武帝
亲自出题,围绕古往今来治理天下的“道”进行考试,参加考试的有一百多人。董仲舒回答
说:“所谓的道,是指由此而达到天下大治的道路,仁、义、礼、乐,都是推行道的具体方
法。所以,古代圣明的君主去世之后,可他的后代可以长期统治天下,国家几百年太平无事,
这都是礼乐教化的功绩。凡是君主,没有人不希望自己国家能安宁长存,可是政治混乱、国
家危亡的却很多;所任用的人不恰当,治理国家的方法不是正道,因此国家政治一天比一天
接近灭亡。周王朝在幽王、厉王时期出现衰微,这并不是由于治国之道不存在了,而是由于
幽王、厉王不遵循治国之道。到了周宣王在位时,他仰慕过去先王的德政,恢复先王善政,
弥补残缺,发扬周文王、周武王的功业,周代的王道再次焕发出灿烂的光彩,这是日夜不懈
地推行善政而取得的成效。孔子说:'人可以发扬道,而不是道弘扬人。'所以,国家的治
乱兴亡在于君主自己,只要不是天意要改朝换代,统治权就不会丧失:君主的作为悖理错误,
就会丧失统治地位。做君主的人,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来整肃朝廷,整肃了朝廷才能整肃百官,
整肃了百官才能整肃天下百姓,整肃了天下百姓才能整肃四方的夷狄各族。四方的夷狄各族
都已整肃完毕,远近没有敢不统一于正道的,就没有邪气冲犯天地之间,因此阴阳谐和,风
调雨顺,生物安和相处,百姓繁衍生息,所有象征幸福的事物,可以招致的吉祥事,没有不
出现的,这就是王道的最佳境界了!”汉武帝认为他的回答非常好,任命他担任江都相。
当初,汲黯担任谒者,因他为人威严而被大家敬畏。他在东海郡时,整肃官吏,治理百
姓,喜好清静无为,谨慎地选择郡丞和各曹掾史任用他们,他只关注大事,不苛求细枝末节。
汲黯身体多病,躺在内室中不出门。过了一年多,东海郡治理得很好,百姓交口称赞汲黯。
武帝听到了,召汲黯入朝,担任主爵都尉,位列在九卿之中。他处理政务,主张清静无为,
从大的方向引导,不拘泥法令条文。汲黯做人,性情倨傲,缺少礼数,当面批评别人,不能
容忍别人的过失。当时武帝正招揽文学之士和儒家学者,武帝说:“我想要怎样怎样。”汉
黯应声回答说:“陛下心中藏着许多欲望,而表面上却做出施行仁义的样子,怎么可能效法
唐尧虞舜那样的治绩呢!”武帝沉默不语,接着勃然大怒,脸色很难看地宣布结束朝会。武
帝退朝回到宫内,对左右侍从说:“汉黯的愚直也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
说:“天子设立公卿等辅佐大臣,难道是让他们阿谀奉承,使君主陷入不仁不义的境地吗?
况且,我既然已经处在公卿的位置上,纵然爱惜自己,怎么能够让朝廷受辱呢!”汲磊身体
多病,庄助替他请假。武帝说:“汲黯这个人怎么样呢?”庄助说:“让汲黯任职当官,没
有什么超越常人的才能:但要说到让他辅佐年幼的君主,会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先基业。有人
以利禄引诱他,他不会前去投靠;君主严辞苛责地驱赶他,他也不会离去;即使有人认为像
孟贲、夏育那样勇猛无敌,也无法改变他的耿耿忠心!”武帝说:“说得对。古时有所谓的
社稷之臣,说到汲黯,就很接近了!”
(-)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小题。
干戈
王中①
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
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
鸦鸩②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
安得中山千日酒③,酩然直到太平时。
【注】①王中南宋末诗人。②鹑: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
余的就都呜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小雅•棠棣》。③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
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
14.1考点:内容赏析】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干戈”作为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本诗以“干戈”为标题,暗合写作
背景。
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两鬓丝”写诗人无力改变局势
而徒添白发的愁绪。
C.颔联诗人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自己当前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两人相似。
D.尾联中诗人想要觅得“中山千日酒",一醉解愁,旨在表明自己想要在酒中解忧,
寻求及时行乐的生活。
15.【考点:思想感情】诗家语曰“诗贵含蓄意蕴深”,请结合诗歌的后两联,分析
诗人是如何表达情感的。(6分)
14.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D.“旨在表明自己想要在酒中解忧,寻求及时行乐的生活”错误。尾联意在表达对国
势动荡的痛心疾首、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故选Do
15.①借物抒情(或者“比喻”)。“鹘鹑”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表达了思念之情。
“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②用典。“乌
鹊”语出曹操《短歌行》,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中山千日酒”表达期吩太平的美好愿望。
③反问。尾联运用反问句,表达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之情。
1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评价诗歌的思想情感能力。
解答本题,要先理解诗歌后两联的意思,着写了哪些内容,使用哪些技巧,表达什么情
感。颈联“鹊鸨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前一句中“鹊鹑”为鸟,古人常用此鸟来
比喻兄弟,“音断云千里”是说兄弟相隔千里,此处借助比喻表达对兄弟的思念之情;后一
句是说归依无主,怀才不遇,这里用典故,曹操《短歌行》曰:“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
树三匝,何枝可依”,这里既有比喻,也使用典故,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
尾联“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中“中山千日酒”使用典故,《搜神记》中
说,中山人狄希,能酿造一种千日酒,人饮用后会一醉千日,相传刘玄石曾因饮了此酒,醉
而不醒,家人以为其死去而埋葬之,千日后,酒家得知此事,让刘家掘坟开棺,刘刚好醒来,
这里使用这个典故,表达对太平的期盼;“安得”使用反问,以此表达对现实的不满。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阿房宫赋》中,“,”两句运用倒置式的比喻,以璀璨晶亮
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
(2)《氓》中,表现女子悔恨多于哀伤,决绝而不留恋,并体现出她刚烈性格特点语
句是:",!”
(3)《鱼我所欲也》中,体现孟子的“向善论”的句子是:“,
16.(1)明星荧荧开妆镜也(2)反是不思亦已焉哉(3)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
皆有之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荧、妆、思、亦己、贤、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论语》有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今天中国大众的内在凝聚力,源于
人们心中相融互通的文化与地域认同意识。正因如此,我们才能以“”的包容态
度去认知中华民族文化,并为多元文化共存而骄傲。在中华儿女的文化意识迅速共筑之时,
只图在中国市场赚钱的某些外国企业“因利而聚”,却“一边吃着中国的饭,一边砸着中国
的碗”。无论多大的企业也不过是,最终只能“因利而散”。
H&M集团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引发了中国网友的声讨抵制。这足以证明国人面对外
界造谣污蔑国家时决不的态度。面对外界的有色眼镜和,新疆棉花“用
实力说话”,不仅力证“洁白棉花不容抹黑”,更借此展现了新疆一方水土所孕育的文化与
底蕴、风情与民生。随着采棉机、无人机等现代化机械的普及,智慧农业正成为传统棉花产
业的新标签。广大网友除了目睹凭借前沿科技助力棉花产业,还惊艳于其发展潜力之无限,
赞叹新疆风光之绝美。(),中华儿女越是在饱受争议与质疑之时,越应行得正、
扎得稳、坐得直。
17.【考点:词语成语辨析】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同而不和危如累卵妥协良苦用心
B.和而不同沙上建塔妥协别有用心
C.同而不和沙上建塔和解良苦用心
D.和而不同危如累卵和解别有用心
18.【考点:辨析修改病句】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广大网友除了目睹前沿科技助力棉花产业,还惊艳于新疆风光之绝美,赞叹其发展
潜力之无限。
B.广大网友除了目睹凭借前沿科技助力棉花产业,还赞叹于其发展潜力之无限,惊艳
于新疆风光之绝美
C.广大网友除了目睹凭借前沿科技助力棉花产业,还惊艳于新疆风光之绝美,赞叹其
发展潜力之无限。
D.广大网友除了目睹前沿科技助力棉花产业,还赞叹于其发展潜力之无限,惊艳于新
疆风光之绝美。
19.【考点:情境补写】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我们不仅要表现坚定态度和信念,更要扎根于对自身文化实力和地域特色的深刻认
知,回击种种“欲加之罪”。
B.我们回击种利欲加之罪”,不仅要扎根于对自身文化实力和地域特色的深刻认知,
更要表现坚定态度和信念。
C.我们不仅要表现坚定态度和信念,回击种种“欲加之罪”,更要扎根于对自身文化
实力和地域特色的深刻认知。
D.我们回击种种“欲加之罪”,不仅要表现坚定态度和信念,更要扎根于对自身文化
实力和地域特色的深刻认知。
17.B
18.A
19.D
【解析】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
第一空处,和而不同:与他人保持和谐融洽的氛围,但对事情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不
随便附和。同而不和:和他人保持一致,但并不讲求真正的和谐融通。
根据文中“源于人们心中相融互通的文化与地域认同意识”和“包容态度去认知中华民
族文化”可知,是“和而不同”。
第二空处,沙上建塔:比喻基础极不牢固。危如累卵:像堆起来的蛋一样,很容易倒下
来打碎。比喻情况非常危险。
根据文中“因利而聚"和''因利而散”说明只有利益关系,基础不牢,所以是“沙上建
塔”。
第三空处,妥协: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和解:互相让步,平息纷争,重归于
好。
根据文中“U&M集团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引发中国网友声讨抵制”,这是一种不“妥
协”的态度。
第四空处,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良苦用心:极费心思,用意
深远。
根据文中“面对外界造谣污蔑国家”和“面对外界的有色眼镜”,得出是“别有用心”o
故选Bo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这道题有三处语病:一是滥用介词“凭借”,造成主语残缺;二是语序不当,“新疆风
光之绝美”是直观感性的地域风貌,应在前,“发展潜力之无限”是理性深入的判断,应在
后;三是“惊艳于发展潜力之无限”,搭配不当。
故选Ao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连贯的能力。
根据前文,“H&M集团在官网上的一份声明,引发中国网友声讨抵制”,这是有力的回
击,所以,衔接“回击种种‘欲加之罪。这种回击是面对外界造谣污蔑国家时的坚定态
度和信念,“更要扎根于对自身文化实力和地域特色的深刻认知”,是更深层次的理解。
故选D。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1题。
青少年的免疫系统比成人的要脆弱,①。手机辐射会对青少年脑部神经
造成损害,从而引起头痛、记忆力减退和睡眠失调等问题,而频繁玩手机也会使他们视力下
降。
中学生自制力比较弱,往往在上课、自习时也会发信息聊天,还有的同学晚上就寝时也
在用手机与人长时间聊天、看电子小说、玩游戏等,②,而且还会影响其他
同学的学习和休息。
因为手机收发信息比较便捷和隐蔽,所以③»这样的行为违反考纪,败
坏考风,会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
21.【考点:补写语句】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
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
22.1考点:句式转换】根据上文的三段话,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来概括学生使用手
机的危害。每句不超过10个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全身状态及头颈》课件
- 数学学案:课堂导学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 大班语言活动游子吟
- 临床医疗安全
- 护士节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100题
- 《如何进行质量成本》课件
- 地震课件教学课件
- 语言水课件教学课件
- 《品牌服装产品规划》课件
- 《呼吸系统教学版》课件
- 新产品试制流程管理办法
- 通用横版企业报价单模板
- Excel 会计记账模板-录入凭证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超实用)
- 从高考“函数与导数”压轴题看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 纪检监察干部调研报告
- 装修公司员工劳动合同
- 数控技术毕业论文幻灯片 数控立式铣床工作PPT学习教案
- 机械专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书范文3篇
- 立定跳远教案 (2)
- 企业资源计划(ERP)实验报告
- 塔筒制造质量管理体系工作程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