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_第1页
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_第2页
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_第3页
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_第4页
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程论文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课程名称:自然辩证法学生姓名:XXX学号:XXX专业:XXX邮箱:XXX2010年12月2科学研究有无禁区的辩证思考摘要:科学研究是否应该有禁区,一直是人们争论的话题。对此有两种不同观点:“科学有禁区”的观点,主要从科学的限度和科学研究的手段层面论证科学有禁区。主张“科学无禁区”的观点中,主要是通过对科学发展历史过程的考察和讨论科学与技术区别及思想自由三个方面论证科学无禁区。这两种观点各有其自身的合理性和局限性,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应该设置或不应该设置禁区来回答,而应当应该历史地、辩证地来分析。在思想上应该保持非功利的自由态度,不应当为科学研究设置禁区;在实践中,应当考虑到社会、伦理等诸多因素对科研的影响,科学研究应当受到一定的限制;当然从长远看,科学研究是没有绝对禁区的。关键词:科学;科学研究;禁区;科学是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联系及其运动规律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是创造知识和整理、修改知识以及开拓知识新用途的探索工作[1]。近些年来,关于科学研究是否存在禁区的讨论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自1978年改革之初,学术界对解放思想、学术自由的大力倡导,突出表现了当时普遍存在的“科学无不战而胜之”的思想。1997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的诞生,引发了人们关于能否“克隆人”的讨论和科学是否存在禁区的争论。2005年围绕“人类要不要敬畏大自然”的讨论,进一步引发了科学研究是否应该存在禁区的问题。人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正是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一些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以及因之而来的科技负效应,引发了“科学研究是否有禁区”的广泛讨论,而且日益激烈。1、有关科学与禁区“科学研究禁区”中讨论的“科学”,也即我们今天所讲的科学,是现当代意义上的大科学,其主要内涵包括三个方面:首先,科学是一种以生产知识为目的的社会活动,表现为一种社会建制;其次,科学作为特定的人类活动的成果,表现为一种动态的知识系统,它借助于相应的认识手段和方式而生产,构成当代观念和文化的重要方面;最后,科学是整个社会活动的一部分,与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活动相互作用,并与技术一起成为社会经济生活的第一生产力[2]。“科学研究禁区”的相关讨论中,对“禁区”的认识有着很大的出入。主张“科学无禁区”的观点多数将“禁区”当作是一个科学尚未触及的领域,因为伦理的或其它的某种考虑,通过强制形式明令禁止科学涉入。“科学有禁区”的观点中,则或者将“禁区”当作是科学自身的局限,认为科学无法解决的问题、无力触及的领域就是科学的禁区;或者将“禁3.1两种观点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3.1.1科学研究有禁区观点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科学研究有禁区者看到了科学的突飞猛进及其给人类社会所带来的难以预料或难以控制的影响,打破了对科学的盲目崇拜,有助于我们对科学研究活动进行理性审视,认真反省现代科学的发展。科学家的道德风险、社会责任等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等等。姑且不论这些批评正确与否,但至少启发了我们重新反思科学。这也在一定意义上打破了自文艺复兴以来科学的垄断地位。为科学研究设置禁区出发点是好的,之所以着重强调科学应用的负面作用,不是要贬低科学,而是想要使得科学可以更加健康,更加合乎人性地发展下去。我们正视科研成果的负面作用才可以调整科学发展的方向,让科学与人类其它文化更加协调,更好地为人类服务。科学研究有禁区者主张限制科学研究,把人们对技术的误用、滥用当成科学本身的过错,认为技术有禁区因而科研也应有禁区;由于科研动机不纯也应为科研设禁区;由科研成果应用导致的负面作用推论出应为科研划禁区。这三种论据都夸大了科学研究的应用带来的影响,不能将所有恶的后果都归为科学研究。在现代,科学理论作为技术的基础,科学上的进步往往会引起技术的巨大飞跃,科学研究成果的应用对社会可能产生连科学家都意想不到的影响,这其中当然也包括负面影响。然而,我们是否可以以这一点来为科学研究划禁区呢?当然不行,科学是一种知识体系,本身不会对社会产生影响。3.1.2科学研究无禁区观点的合理性和片面性首先,提倡科学研究无禁区,有利于营造自由探讨的学术氛围。科学研究无禁区这一观点在突破中世纪宗教神学对科学层层阻挠上的意义不言而喻。其次,有利于确保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维护科学发展的自主性。其所倡导的科学价值中立论,把科学与价值在同一条件下严格区分开来,有助于科学家客观地把握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排除其他价值观的影响,对保证科学的客观性和真理性有重要意义。最后,有利于抵御反科学思潮的侵蚀。近年来,西方流行一种反科学思潮,这种思潮认为,科学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一大错误,科学并没有给人类带来真正的福音,而是带来了人性和环境的毁灭,即科学冲击了人类自身的存在价值[10]。科学研究无禁区反对这种将潜在危险扩大化,摧毁长期建立的在人们心中的科学信念。二战以前,大多数科学家都是主张科学“价值中立”的。这种观点在小科学时代确实起了重要作用。到底应该怎样看待价值中立呢?我们认为不能完全肯定也不能完全否定,关键是怎样看待科学、科学与价值、科学与社会的关系。从科学规律本身来看,我们应当承认科学是价值中立的,准确说是科学规律本身是价值中立的。科学知识内容的这种客观性质或价值无涉正是它区别于其他文化的本质特征之一。科学作为关于自然界的知识体系,它的基本定律、基本事实具有不依赖于人,不依人的价值观念为转移的客观内容。所以“价值中立”仅对于科学中的纯粹自然法则是正确的。从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来看,科学又不是价值中立的,科学研究活动是负载价值的。我们应当承认,随着科学的发展,科技社会一体化的形成,科学研究活动从最初的个人活动转变为集体活动,继而成为一种复杂的社会活动,再也无法完全独立于社会系统之外。科学不能仅仅看作是一种客观的知识体系,尤其是不能看作是一种脱离社会和文化环境的知识体系,科学研究完全做到不受外界的影响已经不可能了。3.2两种观点的统一从历史发展的进程上来说,科学研究是有禁区和无禁区的统一。科学研究有禁区,是自然科学在一定历史阶段和条件下存在着不允许涉及的范围和领域,这是受当时科学研究的状况,社会的发展程度和人类的认识程度决定的。设置这种禁区,并不是否认真理,而是承认在一定时期存在着相对真理,真理是相对真理和绝对真理的统一,人的认识是由相对真理走向绝对真理的过程。但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科学研究终将是无禁区的。我们认为科学研究有禁区和无禁区不是对立的。科学之真蕴涵着价值之善,科学的发展也会影响价值评价。科学内蕴着有利于人的生存发展和提升人的主体境界的价值,体现为科学之善。科学研究中蕴涵的伦理价值“并没有动摇科学客观性的基石,它仅仅是科学的一个从属的组成要素而已。而且,科学的这种价值相关性并不是科学的缺点,毋宁说它是科学的深远意义之所在,因为它作为一条有机的纽带,把科学与整个人类文化联系起来了。”[11]1931年,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如果想使你们一生的工作有益于人类,那么,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的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12]虽然科学对伦理规范的评价和决定不能起直接作用,但间接影响却是相当大的尤其是,能够通过激发人的天然存在的情感或使人产生新的情感,逐渐形成一种职业性的感情心理,而使人的灵魂得到更新,使社会的伦理规范日臻完善。只要科学和伦理处于前进之中,他们二者之间肯定会相互适应[13]。因此提倡基础研究无禁区和应用、开发研究有禁区,就是主张求真和向善的统一,力求在实践中建立真理与价值的统一。科学研究无禁区是一种理想的,值得追求的境界,是需要科学家思想觉悟极大提高、功利观念十分淡泊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尤其是要在全世界范围内持久和平,基本达到世界大同,人们把工作和科研作为生活的第一乐趣的情况下,科学研究就应该无禁区,但这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全人类的共同努力。参考文献:[1]宋健主编.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5.6[2]刘大椿,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3.[3]韩跃红,科学真的无禁区?[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5(2):59-62.[4]侯样祥.我的人文观[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74.[5]任晓明,魏俊国.科学研究的价值导入[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9).[6]金吾伦.科学研究与科技伦理[J].哲学动态,2000(10).[7]方舟子.科学无禁区[N].中华读书报,2000-9-13.[8]曹南燕.科学活动中的利益冲突[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