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高一(下)期末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3.0分)
1.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时都出现的现象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B.着丝粒分裂C.染色体复制D.细胞质均等分配
2.如图为某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图中仅示部分染色体)。下列有关叙「三、
述错误的是()f)
A.该细胞中存在姐妹染色单体\缈/
B.该细胞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
C.图示过程中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2⅛Z
D.该细胞的子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
3.下列关于二倍体、多倍体和单倍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有三个染色组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就是二倍体
C.三倍体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出现联会紊乱
D.多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高
4.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决定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B基因决定黑色,b基因
决定黄色,杂合子表型为黑黄相间的花猫。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黑猫和黄猫杂交后代都是黑毛B.黑猫和黄猫杂交后代都是花猫
C.不论雌猫还是雄猫都有3种毛色D.花猫和黑猫杂交后代可能是黄猫
5.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2:2:3:3,则另一条互补链中相应的碱基
比例是()
A.1:2:3:4B.2:2:3:3C.2:1:4:3D,3:3:2:2
6.下列关于遗传学的基本概念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后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性状分离
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存在的两个基因是等位基因
C.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D.兔子的白毛与黑毛,狗的长毛和卷毛是相对性状
7.一只基因型为HhXRY的灰身红眼果蝇,它的一个精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后产生的4个精子
中,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hY,若不考虑变异,另外3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A.hY、HXR、HXRB.HX∖hXLhXC.HY、hXLhYD.HXthY、hY
8.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伴性遗传病在遗传上并不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的病症都相同
C.鸡鸭等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
D.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
9.下列关于DNA分子的结构与复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的两条链都可作为子链合成的模板
B.DNA的复制伴随着氢键的断裂与形成
C.磷酸与核糖的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
D.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
10.有关蛋白质合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一个氨基酸只对应一个密码子B.每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tRNA
C.都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中合成D.氨基酸由mRNA密码子决定
11.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分子中碱基对发生增添、缺失或替换均能导致基因突变
B.新冠病毒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
C.用高倍显微镜能看到癌细胞中抑癌基因发生了基因突变
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12.下列有关癌细胞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未发生变化B.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能无限增殖
C.人体不同癌细胞中的基因不一定相同D.癌细胞中酶的活性降低导致代谢减慢
13.研究人员在四川牡丹(2n=IO)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图中箭
头所示的“染色体桥”现象。下列选项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
B.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形成染色体桥
C.染色体桥现象不会影响基因重组
D.该细胞的子细胞中遗传信息相同
14.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己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个
重要因素。关于人类遗传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个基因控制的疾病
B.往往在患者家族中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
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够有效治疗遗传病
D.基因检测可以精确的诊断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
15.校601药刚问世时,可治疗病毒性感冒,疗效很高;几年后,疗效渐渐降低,其根本原
因可能是()
A.病毒接触了药物后,慢慢产生了抗药性B.病毒为了适应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C.抗药性个体的增多是自然选择的结果D.后来的药量用少了,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16.实验小组同学借助显微镜分别观察了马蛔虫受精卵有丝分裂固定装片和蝗虫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固定装片,在两个装片中均能看到的现象是()
A.分裂中期染色体的着丝粒排列在细胞中央B.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部分
片段
C.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D.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到达细胞两
极
二、多选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2.0分)
17.如图为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图中可能是显性纯合子的是()
□正常男性
O正常女性
■患病男性
・患病女性
A.2号B.15号C.3号D.13号
18.研究人员测定了某噬菌体DNA中一条单链上的碱基序列,并得到了其编码蛋白质的一
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E基早起始E基因终止
238990
MetValArgLySGlU
LGAGTCA;_导T-T!A-∙ΓG!G-T-A!CaeTGA!τ4T-A-A-一
IlllIlIlllIlllll
MetSerGlnValTyrGlyThrLeuGluGlyValMet
I235960616263149150151152
D基因起始D基因终止
A.不同的密码子可能决定相同的城基酸
B.不同的基因可能有部分碱基序列相同
C.该DNA的一个碱基对替换可能引起两种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
D.起始密码子通常位于基因的首端,是遗传信息翻译的起始位点
19.在没有突变的情况下,根据下列图谱作出的判断中,错误的是()
Oπ□∙-T-BOT-□∙-r□O□正常
・■患病
□
①②③④
A.图谱①中遗传病在女性中患病概率大于男性
B.图谱②中女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100%
C.图谱③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
D.图谱④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显性基因
20.由于地壳运动,某狮子种群被分为A、B两种群。20世纪90年代初,A种群仅剩20只,
且出现诸多疾病。为避免该狮子种群消亡,由B种群引入7只成年雄狮。经过十多年,A种
群增至百余只,对这一期间A种群叙述正确的是()
A.狮子种群遗传多样性增加B.尚未达到遗传平衡的状态
C.与B种群共享一个基因库D.狮子种群的致病基因频率降低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2.0分)
21.橄榄型油菜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其花色与基因型之间
的对应关系如下表所示。
表现型金黄花黄花白花
基因型A_BB、aa__A_BbA_bb
用两株纯种金黄花植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得R全为黄花植株,R自交产生F2。请回答下
列问题:
(I)Fl黄花植株的基因型是,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若F2中的黄花植株自
交后共得到600株植株,其中黄花植株约有株。
(2)B群体中出现了一株金黄花植株,己知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导致的。现有各种类型的纯合
植株若干,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发生突变的基因。
实验方案:。
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子代,则是基因A突变成了a;
②若子代,则是基因b突变成了Bo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3.0分)
22.如图为某高等动物细胞分裂图像及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的变化曲线,据图分析回答下
列有关问题:
f细胞内同源染色体对数
CD!
时期
图2
(1)若图1中细胞甲、乙、丙、丁均来自同一动物同一器官,则可以判断该动物的性别为
,判断依据是。该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将形成个四分体。
(2)图1中丁细胞对应图2中的区间是。图2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
单体间交换的是段。
23.图6为人类中的一种单基因遗传病系谱图,已知该病由一对等位基因(A和a)控制,
但基因的位置还不明确。请据图分析回答:
∏∣□∂⅛□Q■•—
(1)该病是受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皿-2的基因型为,她与一正常男性结婚,
所生的孩子中为携带者的是(选填“儿子”或“女儿”)。
(3)若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1-2的基因型为,口-3为纯合子的概率
是O
(4)若经基因诊断发现口-5不携带该病致病基因,且口-4和U-5在生育过程中未发生任何变
异。由此可以推出,ID-2与II-4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仅分析该对基因)。
数量越多,DNA分子的热稳定性越(填“高”或“低”)。
(2)图二所示的过程叫。
(3)若用32P标记的1个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大肠杆菌,在释放出来的300个子代噬菌体中,
含有32P的噬菌体占总数的。
(4)图二中的亲代DNA分子在复制时,一条链上的G变成了C,则该DNA经过n次复制
后,发生差错的DNA分子数占(填字母)。
A.护
c∙ln
D.∣n+l
25.如图1为某种真菌线粒体中蛋白质的生物合成示意图,图2为其中一个生理过程的模式
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几脚飘派1»前码子哀
CCΛ.('Ct;ACU.ACC
肺就酸苏盥的
(t'U.C(X:ΛCΛ.ΛCG
GGU,GGAGUU.GUC
搐双酸
(XXi.(XX:GUA,GUG
(1)图1中过程①与过程表示同一生理过程,参与该过程的酶是O构成物
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
(2)图2表示过程,图中的UGA表示一个o据图判断,结构HI携带的氨
基酸是。
(3)研究人员用某药物处理该真菌后,发现细胞质中RNA含量显著减少,据图推测该药物
抑制的过程是(填序号),线粒体的功能(填"会”或“不会”)受到影
响。
答案和解析
I.【答案】D
【解析】解:A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次
级精母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故不会发生分离,A错误;
B、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时的现象,
初级精母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B错误;
C、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在分裂时都不出现染色体复制。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
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C错误;
D、初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和次级精母细胞的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质的分配都是均等
的,D正确。
故选:D。
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
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
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
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2.【答案】D
【解析】解:A、该细胞中着丝粒没有分裂,存在姐妹染色单体,A正确;
B、根据染色体的形态结构可判断该细胞一定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
C、图示过程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了等位基因的分离,C正确;
D、由于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所以产生的子细胞中不含同源染色体,D错误。
故选:D。
1、减数分裂过程:
(I)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
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
胞质分裂。
(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
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
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题图分析:图示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染
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3.【答案】B
【解析】解:A、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可能有三个染色组,如六倍体小麦的配子直接发育形成
的个体为单倍体,含有三个染色体组,A正确;
B、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若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则为二倍体,若是由配子直接发育
而来的则为单倍体,B错误;
C、三倍体植株在进行减数分裂时会出现联会紊乱,无法形成正在的配子,因此三倍体植株不可
育,C正确;
D、多倍体植株常表现为茎秆粗壮、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D正确。
故选:Bo
1、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所具有的全部染色体组成一个染色体组。
2、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
(1)由配子发育成的个体叫单倍体。
(2)由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几个染色体组就叫几倍体,如含两个染色体组就叫二倍
体,含三个染色体组就叫三倍体,以此类推。体细胞中含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叫多倍
体。
本题考查染色体组的概念及单倍体、二倍体和多倍体,要求考生识记单倍体和几倍体的含义,掌
握多倍体及单倍体的特点,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4.【答案】D
【解析】解:AB、依题意可知,黑猫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Y或XBXB,黄猫的基因型可以表示
为XbY或χbχb,花猫的基因型可以表示为XBXb,因此黑猫和黄猫的杂交组合可以表示为
XBYXXbXb或XBXBXXbY。XBYXXbXb杂交组合,后代雄猫都是黄猫,雌猫都是花猫;XBXBXXbY
杂交组合,后代中雌猫都是花猫,雄猫都是黑猫,AB错误;
C、雌猫的基因型有XBXb、XBXB、χbχb,对应3种毛色,雄猫的基因型有XBY、XbY,对应2种
毛色,C错误;
D、花猫的基因型可表示为XBXb,黑猫的基因型为XBY或XBXB,花猫和黑猫杂交组合只能是
XBXbXXBγ,后代会出现黄色雄猫,D正确。
故选:D。
由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性状的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这种与性别相关联的性状遗传方式就
称为伴性遗传。
本题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
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解析】解:若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T:C:G=2:2:3:3,即A“Ti:Ci:G∣=2:2:
3:3,依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i=T2,Tl=A2,Cl=G2,Gi=C2,则另一条链中A2:T2:C2≈G2=2:
2:3:3。
故选:Bo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规律:
(1)在双链DNA分子中,互补碱基两两相等,A=T,C=G,A+G=C+T,即喋吟碱基总数等于口密
咤碱基总数。
(2)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A+T)与(G+C)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比
例的比值;
(3)DNA分子一条链中(A+G)与(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在
整个双链中该比值等于1;
(4)不同生物的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碱基之和的比值不同,即(A+T)与(C+G)的比值不
同。该比值体现了不同生物DNA分子的特异性;
双链分子中,其他碱基同理。
(5)DNAA=(AI+A2)÷2,
本题考查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掌握碱基互补配
对原则,能运用其延伸规律准确答题。
6.【答案】C
【解析】解:A、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个体的现象,A错
误;
B、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存在的两个基因可能是等位基因,也可能是相同的基因,B错误;
C、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所以在不同环境下,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C正确;
D、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兔的白毛和黑毛,狗的长毛和短毛都是
相对性状。长毛和卷毛不属于同一性状,因此不是相对性状,D错误。
故选:C0
相对性状是指同一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B表现出来的性
状是显性性状,不表现出的性状是隐性性状。
本题主要考查性状分离、相对性状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
于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
7.【答案】A
【解析】解:一个精原细胞基因型为HhXRY,复制后形成的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HHhhXRXRYY,
因为有1个精子的基因型为hY,所以形成的2个次级精母细胞分别为hhYY、HHXRXR,最终形
成的精细胞为hY、hY、HXR、HXR,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减数分裂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发生同源染色体联会,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类似有丝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
道板上,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移向两极。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D
【解析】解:A、伴性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遗传时总和性别相关联,A错误;
B、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女性患者的病症不都相同,与显性基因的数目有关,B错误;
C、鸡鸭等大多数生物的性别决定方式是ZW型,C错误;
D、红绿色盲为伴X隐性遗传病,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也只能传给女儿,D正
确。
故选:D。
1、决定性别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但是性染色上的基因不都与性别决定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
并随着染色体传递,因此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性别决定方式包括XY型和ZW型,动物大多数属于XY型,鸟类属于ZW型。
本题主要考查伴性遗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与判断能力,难度中等。
9.【答案】C
【解析】解:A、DNA分子复制时,以亲代DNA的两条链作为模板,即DNA的两条链都可作为
子链合成的模板,A正确;
B、DNA的复制伴随着氢键的断裂(解螺旋时)与形成(子链形成时),B正确;
C、磷酸与脱氧核糖的交替连接构成DNA分子的基本骨架,C错误;
D、DNA分子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子代DNA分子中都含有亲代DNA分子的一条链,D正确。
故选:C0
1、DNA的双螺旋结构:
①DNA分子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昔酸长链盘旋而成的。
②DNA分子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在内侧。
③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起来,形成碱基对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2、DNA分子复制的过程:
①解旋:在解旋酶的作用下,把两条螺旋的双链解开。
②合成子链:以解开的每一条母链为模板,以游离的四种脱氧核甘酸为原料,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原则,在有关酶的作用下,各自合成与母链互补的子链。
③形成子代DNA:每条子链与其对应的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从而形成2个与亲代DNA完全
相同的子代DNA分子。
本题考查DNA的结构层次及特点、DNA分子的复制过程,要求考生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
点;识记DNA分子复制的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0.【答案】D
【解析】解:A、一个氨基酸可能对应一个或几个密码子,A错误;
B、每一种氨基酸对应一种或几种tRNA,B错误;
C、有部分胞内蛋白在游离在细胞质基质的核糖体中合成,C错误;
D、氨基酸由mRNA上的密码子决定,一种密码子决定一种氨基酸,D正确。
故选:D。
密码子是mRNA上编码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组成的,共有64种,其中编码氨基酸的密
码子有61种,还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能编码氨基酸。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
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几种密码子编码。一种tRNA只能转运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
一种或几种tRNA转运。
本题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识记密码子的概念
和种类,掌握密码子的特点,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
查。
11.【答案】B
【解析】解:A、若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发生在DNA分子不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因此不
会导致基因突变,A错误;
B、新冠病毒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只有基因突变一种,因此新冠病毒传播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异,最
可能是基因突变导致的,B正确;
C、基因突变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不到,C错误;
D、基因重组可以发生在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即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
叉互换导致基因重组,D错误。
故选:Bo
1、基因突变: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改变。
2、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
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
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
互换而发生重组。
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突变的概念及特征;识记基因重组
的概念及类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
12.【答案】C
【解析】解:A、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A错误;
B、癌细胞适宜条件下可以无限增殖,但不是糖蛋白减少所致;癌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导致细胞彼此间的黏着性减小,易于扩散转移,B错误:
C、癌细胞的发生通常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等癌变基因突变后累积的结果,人体不同癌细胞中
的基因不一定相同,C正确;
D、癌细胞由于无限增殖而代谢旺盛,细胞内的酶的活性并未降低,D错误。
故选:C0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①细胞形态发生显著改变;②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③获得无限增殖的能
力。
本题主要考查癌细胞特征的内容,要求考生识记相关知识,并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
13.【答案】A
【解析】解:A、图中的染色体发生联会,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A正确;
B、图中的染色体桥是由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连接形成的,B错误;
C、形成染色体桥会影响染色体的分离和向细胞两极移动,必然影响基因重组,C错误;
D、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形成子细胞时要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子细胞中的遗传
信息并不完全相同,D错误。
故选:Ao
由图可知,该染色体桥是同源染色体的两条非姐妹染色单体连接而形成的,图中的同源染色体发
生联会,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期。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通过读图审题获得信息的能力,能从图片中获得染色体桥形成、染色体联会等
相关信息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4.【答案】D
【解析】A、单基因遗传病是指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疾病,A错误;
B、应在某患者家系中调查单基因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在随机的人群中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B错
误;
C、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能够有效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C错误;
D、镰状细胞贫血的病因是基因突变引起的,所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可以精确的诊断镰状细胞贫
血的病因,D正确。
故选:D。
1、人类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
(1)单基因遗传病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并指)、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白化病)、伴
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如血友病、色盲)、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如抗维生素D佝偻病)。
(2)多基因遗传病是由多对等位基因异常引起的,如青少年型糖尿病。
(3)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包括染色体结构异常遗传病(如猫叫综合征)和染色体数目异常遗传病(如
21三体综合征)。
2、遗传病的监测和预防
(1)产前诊断:胎儿出生前,医生用专门的检测手段确定胎儿是否患某种遗传病或先天性疾病,
产前诊断可以大大降低病儿的出生率。
(2)遗传咨询: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有效的预防遗传病的产生和发展。
(3)禁止近亲婚配。
3、调查人类遗传病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相对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如色盲、白化病等;若
调查的是遗传病的发病率,则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选取的样本要足够的多,且要随机取样;若
调查的是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以患者家庭为单位进行调查,然后画出系谱图,再判断遗传方
式。
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类型,要求考生识记人类遗传病的概念、类型及实例,掌握人类遗传病的
特点,明确人类遗传病不等于先天性,也不等于家族性,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15.【答案】C
【解析】解:A、变异发生在自然选择之前,A错误;
B、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
C、抗药性个体的出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药物对病毒的抗药性变异进行了定向选择,使抗药性
个体增多,C正确;
D、抗药性变异产生在用药之前,D错误。
故选:Co
达尔文把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
基础,首先细菌的抗药性存在着变异.有的抗药性强,有的抗药性弱.使用抗生素时,把抗药性
弱的细菌杀死,这叫不适者被淘汰;抗药性强的细菌活下来,这叫适者生存.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
内在联系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对生物学问题作出准确的判断.
16.【答案】A
【解析】解:A、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和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着丝粒排列在细胞的中央,A
正确;
B、四分体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的,减数分裂时可以看到四分体中的非
姐妹染色单体交换部分片段,而有丝分裂过程中观察不到该现象,B错误;
C、由于在制作装片时细胞已经死亡,故不能观察到分裂前期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的现
象,C错误;
D、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错误。
故选:A0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比较
比较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
项目
发生
真核生物各组织或器官的体细胞真核生物进行有性生殖的生殖细胞
场所
细胞
分裂
细胞分裂1,产生2个子细胞分裂后形细胞分裂2,产生4个子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成
次数
成的仍然是体细胞熟的生殖细胞
及数
目
子细
胞内
染色
和体细胞相同是体细胞内的一半
体和
DNA
数目
子细
胞间
一般不相同(基因重组,有的还牵涉细胞质的
的遗完全相同或几乎完全相同
不均等分裂)
传物
质
染色
体复间期减I前的间期
制
同联
源会
出现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形成四分体,同源
染1J无同源染色体联会现象、不形成四分体,
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有交叉互换
色四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没有交叉互换现象
现象
体分
的体
行分
为离
也不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
1J出现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体自由组合
组
合
着中
丝期
赤道板减I在赤道板两侧,减II在赤道板
点位
的置
行断
后期减∏后I期
为裂
使生物的亲代和子代细胞之间保持了遗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
意义
传性状的稳定性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相同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都有纺锤体出现,都有核膜与核仁的消失与重建过程,都有染色体
点及
的平均分配现象。减数分裂是一种特殊方式的有丝分裂
联系
本题考查观察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观察减数分裂实验,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
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方法、实验现象及结论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7.【答案】AB
【解析】解:A、由图可知,9号和10号无病,但其子16号患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8号女
性患病,但其儿子14号无病,可排除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
传病,若用A/a代表相关基因,2号正常,基因型可能是AA或Aa,可能是显性纯合子,A正确;
B、16号患病基因型为aa,则9号和10号基因型均为Aa,15号表现正常,基因型为AA或Aa,可能
是显性纯合子,B正确;
C、6号患病基因型为aa,3号无病,则基因型为Aa,C错误;
D、12号患病基因型为aa,则7号基因型为Aa,8号基因型为aa,13号无病,则基因型为Aa,D错误。
故选:ABo
由图可知,9号和10号无病,但其子16号患病,故该病为隐性遗传病,8号女性患病,但其儿子
14号无病,可排除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本题主要考查人类遗传病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
能力。
18.【答案】ABC
【解析】解:A、密码子具有简并性,不同的密码子可以决定同一种氨基酸,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D基因与E基因位于同一个DNA上,且E基因的碱基序列包含在D基因的碱
基序列内部,因此不同的基因可能有部分碱基序列相同,B正确;
C、由上面分析可知,E基因的碱基序列包含在D基因的碱基序列内部,若E基因的碱基序列中
一个碱基对替换则可能引起D基因和E基因编码的两种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C正确:
D、起始密码子位于mRNA上,不在DNA上,因此不可能位于基因的首端,D错误。
故选:ABCo
分析题图可知,不同的基因共用了相同的序列,这样就增大了遗传信息储存的容量。基因突变是
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本题结合图解,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
条件等基础知识,掌握密码子的概念及特点,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19.【答案】ACD
【解析】解:A、图谱①中双亲正常,其女儿患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遗传病在
女性中患病概率等于男性,A错误;
B、图谱②中双亲患病,其儿子正常,故该病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
病,若为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假设基因为A和a),则正常儿子的基因型为aa,故女性患者的
基因型为Aa,是杂合子。若为伴X染色体上显性遗传病(假设基因为A和a),则正常儿子的基
因型为XaY,故女性患者的基因型为XAXa,是杂合子,因此图谱②中女性患者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100%,B正确;
C、图谱③中双亲正常,其儿子患病,故该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或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
病,所以图谱③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C错误;
D、若图谱④中遗传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假设基因为A和a),双亲基因型可能为Aa或
AA和aa,其儿子基因型为Aa,表现出患病,符合题意,因此图谱④中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显
性基因,D错误。
故选:ACDo
遗传病的遗传方式有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常染色体上显性遗传、伴X染色体上隐性遗传、伴X
染色体上显性遗传、伴Y染色体遗传等。
本题结合系谱图,考查常见的人类遗传病,要求考生识记几种常见人类遗传病的特点,能结合系
谱图,判断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属于考纲理解层次的考查。
20.【答案】ABD
【解析】解:A、由于A种群中引入了B种群中的狮子,所以A狮子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
加,A正确;
B、由于种群较小,不符合遗传平衡的条件,没有达到遗传平衡状态,B正确;
C、两个地区的狮子属于不同的种群,因此A种群和B种群不属于同一个基因库,C错误;
D、致病基因是不适应环境的基因,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致病基因频率下降,D正确。
故选:ABDo
A区狮子种群数量仅剩20只,且出现诸多疾病,由B区引入7只成年雄狮子。经过十年,A区狮
子种群增至百余只,可见引入8只雄狮子种群遗传(基因)多样性增加,在十年中的自然选择过
程中,致病基因频率应该降低。
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核心素养。
21.【答案】AaBb金黄花:黄花:白花=7:6:3250让该金黄花植株与双隐性金黄花植株测交全
为金黄花植株出现黄花植株
【解析】解:(1)Fl全为黄花植株(A_Bb),根据F2的基因型有aa,可以推测Fl黄花植株的基
因型是AaBb,自交产生的后代可以出现的花色有金黄花OXJ=⅛A,BB,%a__)、黄花。Xj=
|A_Bb)、白色(,x;=2A_bb),因此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金黄花:黄花:白花=7:6:3,
84416
若F2中的黄花植株《AABb、∣AaBb)自由杂交后共得到600株植株,其中黄花植株占(∣x∣+
2×∣×∣)×i=i因此黄花植株约有600X如250株。
(2)现Fl群体中(AaBb)出现了一株金黄花植株(AaBB或aaBb),已知是由一个基因突变导
致的。请设计杂交实验来确定发生突变的基因。
实验方案:让该金黄花植株(AaBB或aaBb)与双隐性金黄花植株Caabb)测交,若为AaBB,
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若为aaBb,测交后代为aaBb和aabb。
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子代全为金黄花植株,则是基因A突变成了a;若子代出现黄花植株,则是
基因b突变成了Bo
故答案为:
(1)AaBb金黄花:黄花:白花=7:6:3250
(2)让该金黄花植株与双隐性金黄花植株测交(或让该金黄花植株与纯合的白花植株杂交)
①若子代全为金黄花植株(或若子代出现白花植株或黄花植株:白花植株=1:1);②若子代出现
黄花植株(或若子代不出现白花植株)
根据题意:“橄榄型油菜的花色由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两对基因遗
传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本题考查了基因的自由组合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根据题干提示进行解题,解题关键是能够
运用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进行相关计算,能够利用测交的实验进行检测,具有一定的难度。
22.【答案】雄性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2HIFG
【解析】解:(1)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
胞,又因为细胞质均分,所以表示雄性。减数第一分裂前期,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
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分析图1可知,该生物细胞中含有4条染色体,两对同源染色体,因此
生物在减数分裂过程将形成2个四分体。
(2)丁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形成的次级精母细胞,该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所以图1中丁
细胞对应图2中的区间是HIo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图2中,FG表示细胞中有n对同源染色体,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使同源染色体分离,FG
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所以图2中可能发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交换的是FG段。
故答案为:
(1)雄性图1中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其细胞质均等分裂2
(2)HIFG
分析图1可知,图中甲细胞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粒分裂,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乙细胞表示
有丝分裂完成形成的子细胞;丙细胞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表示减数第一次
分裂后期细胞,又因为细胞质均分,所以表示雄性;丁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形成的次级精母
细胞。
图2中,BC表示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粒分使同源染色体对数加倍,DE表示有丝分裂完成,细胞一
分为二使同源染色体对数恢复为n,GH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使同源染色体分离,细胞中同源
染色体对数变为0,据此答题即可。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
分析问题的能力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答案】隐性XAXa女儿ʌaɪ100%
【解析】解:(1)I-I和I-2不患病,但生下了患病的Π-2,根据无中生有为隐性,判断该病是
受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
(2)如果该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IΠ-2表现正常,其父亲Π-2患病,本人基因型是χAχa,
与一正常男性结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EC 62290-1:2025 EN-FR Railway applications - Urban guided transport management and command/control systems - Part 1: System principles and fundamental concepts
- 2025年戏剧表演与导演课程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食品科学与工程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法律学专业考生复习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翻译专业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公共卫生政策相关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机关行政管理考试题及答案
- 餐饮合股合同协议书样本
- 2025年非机械驱动车辆合作协议书
- 一致行动协议书
- 《全的针灸方法》课件
- 涉气施工应急预案
- 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第三版说明
-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入会申请表(2013狗狗制)
- 施工钢结构制作安装环境因素识别表
- 污水井巡查记录表
- 施工总承包管理方案与措施
- 杆塔组立的全过程
- 电子商务那些事学习通超星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环境及理化因素损伤-冻伤
- 急诊专科护士进修总结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