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章节题库第二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具备简朴类比和混沌性思维特性原始宗教信奉形式是()A、自然崇拜B、祖先崇拜C、图腾崇拜D、生殖崇拜2、“我生不有命在天”(《尚书•西伯戡黎》),与“天惟时求民主”(《尚书•多方》)对立反映了()A、天命观动摇B、对天命意志绝对崇拜C、天命转移论D、人文意识觉醒3、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天命观内容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4、下列命题中未能反映西周末年宗教思想动摇是()A、“浩浩昊天,不骏其德。”B、“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C、“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D、“天降丧于殷,殷既坠厥命”5、“天道远,人道迩”在天人关系问题上所重要反映出来观点是()A、天人合一B、天人相分C、天人相胜D、天人相制6、作为国内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思想诞生标志是()A、初期天命观B、初期阴阳说C、初期五行说D、元气说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周初时期提出天命观内容是()A、天命靡常B、以德配天C、绝地天通D、敬德保民8、五行思想初次明确提出是在()A、《诗经•大雅》B、《尚书•洪范》C、《易传•系辞》D、《礼记•礼运》9、根据既有考古资料,国内最早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种以“帝”为最高主宰宗教产生于()A、炎黄时代B、夏朝C、商朝D、西周10、最早明确区别天道与人道,以为人只应索求人道,提出“天道远、人道迩”思想家是西周末春秋初()A、史伯B、伯阳父C、子产D、叔兴11、伯阳父“阴阳之序”说以为()。A.阴阳二气就是物质性天地之气,是万物本原B.由阴阳二气对立斗争产生出八卦,由八卦演生出天地万物C.阴阳二气斗争和对立要遵循一定秩序即规律D.阴阳二气分别体现了天刑罚和恩德12如下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宇宙论理论有:()A、太极阴阳论B、原子论C、佛教缘起论D、五行论二、名词解释题1、阴阳三、简答题1、简述周公“制礼”哲学意义。2、简述《易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中结识论价值。3、简述原始宗教对当时人类社会发展影响。4、简述《易经》蕴涵辩证法思想因素。5、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原始宗教基本特性。6、简述《诗经》思想内容。第三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孔子所有学说都贯穿着她中庸办法论原则,其中庸之道()。A.尽管有某些形而上学因素,但总讲来是符合辩证法B.只有片面真理性,总体而论是一种形而上学折中主义C.只讲矛盾调和而忽视了矛盾对立面斗争和转化D.力求从对立面同一中去谋求矛盾平衡与和谐,这一点是可取2、墨子在世界观上是自相矛盾,即在主张具备唯物主义战斗性“非命”、“尚力”说同步,又提出了具备宗教迷信倾向()。A.自然命定论B.天人感应说C.“天志”、“明鬼”说D.天人合一说3、庄子“道我合一”主观唯心主义是指()。A.通过“无我”、“丧我”即取消自我以绝对地顺应自然、顺应道B.通过不断地扩充自我,发挥自我潜能达到和道同一C.道是无,因而只有在人死后化为无,才也许与道合一D.道即我,我就是道,因此我就是天地万物主宰4、“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量度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仪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以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持此思想观点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5、战国时期初期法家中十分注重“法”思想家是()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6、战国时期初期法家中十分注重“术”思想家是()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7、战国时期初期法家中十分注重“势”思想家是()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吴起8、下列说法不属于道家思想渊源是()A、盖出于曦和之,敬顺旱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B、黄帝与姜太公C、殷周老式文化D、楚文化9、下列命题不符合老子人生哲学是()A、“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B、“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C、“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常。”D、“不谴是非,已与世俗处。”10、下列人物不属于先秦时期名辩思潮重要代表是()A、公孙龙B、惠施C、墨子D、后期墨家11、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中,被韩非称为“世之显学”是()A、儒家B、墨家C、道家D、法家12、孟子性善论以为()A、人先天就具备仁、义、礼、智完美道德,故人性皆善B、人性本善,因此普通人不需后天培养教化自然都能成为仁人君子C、人本性之中具备善萌芽,将其扩充开来就形成完美道德D、人性中虽先天有善萌芽,但还需要后天不断培养才干发展为善行13、荀子“化性起伪”说是指()A、人性本善,后天环境熏染使人变得虚伪B、人性本无所谓善恶,由于后天环境影响而使人有善恶之分C、人道德品质是由圣人“起礼义、制法度”加以改造培养成果D、人性本恶,通过后天努力可以变化人本性使之符合善规定14、庄子在结识论上相对主义重要体当前()A、否认结识对象规定性B、否认有鉴别是非原则C、否认人结识能力D、否认结识可靠性15、老子“道法自然”观点指()A、道运动以自然界运动规律为法则B、道是仿效自然界而构成,其运动法则也取法自然界C、道是宇宙间最高主宰,故其遵循法则只能是自然而然D、道从本体言是自然无为,但其作用则无所不为16、在人性问题上,告子主张()A.性善说B.性恶论C.性无善无不善说D.性三品说17、荀子“虚壹而静”结识办法是一种()A.带唯理论色彩唯物主义结识办法B.唯理论唯心主义结识办法C.带经验论色彩唯物主义结识办法D.先验论神秘主义结识办法18、庄子人生哲学中最具代表性思想是()A、“拔一毛以里天下不为也”B、齐物论C、逍遥游D、“合同异”4、荀子在结识论问题上基本思想可概括为()A、“虚壹而静”B、“静观玄览”C、“静因之道”D、格物致知19、法、术、势相结合政治理论是由()明确提出。A、商鞅B、慎到C、申不害D、韩非子20下列表述不属于孔子思想精华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以德治民,反对苛政C.维护周礼,贵贱有序D.有教无类21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是祭祀祖先、哀悼死者教化作用。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2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蜂出而作,各引一端”,形成了“百家争鸣”局面。与其背景不有关是()A.此时正处在社会大变革时代,思想界非常活跃B.各诸侯国为发展和强大自身而极力招揽人才C.孔子兴办私学,打破了学在官府和贵族垄断教诲局面D.封建经济迅速发展使唯物主义战胜了唯心主义23、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民族性格奠定了基本。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抱负人格相相应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24美国一批研究汉学学者发现明朝皇帝朱元璋很不满意下一段话:“Thepeoplearemostimportant,thestatecomesnext,whiletherulerweighstheleast.”,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哪位思想家说?()A.LaotziB.ConfuciusC.MenciusD.HsunTzu25、在战国时期,曾经显赫-时法家日后衰败下去,重要是由于法家理论()A.不利于确立中央集权B.不利于缓和社会矛盾C.没有反映地主阶级利益D.不借鉴古代统治方式26、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材料表白老子()A.政治上倡导无为而治B.指出任何事物均有矛盾对立两个方面C.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哲学史上第一种探讨宇宙本原哲学家D.以为矛盾双方不能互相转化27、道家结识论所承认“体道”方式是:(CD)A.“自诚明”B.“自明诚”C.心斋D.坐忘28儒家结识论所主张结识办法或结识途径是:(AB)。A、“自诚明”B、“自明诚”C、心斋D、坐忘29、孔子“正名”主张重要内容是()A.按照周礼制度把当时已混淆了社会级别秩序矫正过来,达到名正言顺B.统治者要爱护民力,以求得人民拥护,使其统治名正言顺C.规定东周统治者承认强大诸侯国霸主地位,使它们号令诸侯名正言顺D.给世间万物拟定稳定名号30、如下哪种观点不属于老子主张()A、“无为而治”B、“守静”C、“忠恕”之道D、“天法道,道法自然”31、强调舍生取义,先义后利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韩非子D.庄子32、关于墨子思想,下列评述对的是()A.主张兼爱,并把其称为“仁”,与孔子“仁”完全一致B.主张非攻,倡导节俭等,反映了下层人民规定C.否认上天和鬼神存在D.战国时期成为显学,之后始终很受统治者注重33、下面哪些是孔子思想内容()①“仁者,爱人”②“无为而治”③“兼爱”④“克己复礼”A.①②④B.①④C.①③D.①②34、“仁”思想在先秦时期进步意义重要是()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B.抑制统治者暴政C.成为各国变法理论根据D.奠定“非攻”主张思想基本35、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思想家是()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36、下列孔子思想中最能体现以民为本是()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己复礼”D、“忠恕”之道37、奶奶不断唠叨:“老天爷,你怎么不睁眼,这雨没完没了地下,你还叫咱们穷人活不活。”以上是某文学作品中片段,“奶奶”话表达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文化中对“天”敬重,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古代哪一学派关于?()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道家学派D、墨家学派38、关于韩非子说法不对的是()A、是战国时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C、主张治国以礼教为主D、以为社会在不断发展,主张变法革新39.孟子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重要代表,继承并发展了孔子思想,其主张不涉及()A.“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B.“不以仁政,不能治天下”C.“水则载舟,水亦覆舟”D.“施仁政于民,省刑法,薄税敛”40.两千近年来,儒家思想之因此可以长盛不衰,重要在于A.儒家思想代表封建统治阶级利益B.孔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心中地位不可动摇C.儒家思想自身具备兼容和发展特性D.其他思想不能对儒家思想构成威胁41、下列关于儒家思想评述,不对的是A.始终代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先进思想文化B.其思想核心是仁,其中包括了民本思想C.从西汉开始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正统思想D.对咱们今天建立和谐社会仍有积极作用42、最早提出“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这一知名观点是A.老子B.孟子C.荀子D.唐太宗43、战国时期,某些思想家聚在一起进行辩论,依照下列几段文字,判断哪些学派思想家参加了这次约会?“兼相爱,交相利”、“窃钩者诛,窃国者诸侯”、“明主峭其法而严刑,威势之町以禁暴,而德厚局限性以止乱”。()①儒家②道家③法家④墨家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二、名词解释题1、道通为一说2、三表法三、简答题1、简述墨子尚贤思想。2、简述韩非子政治思想重要理论基本。3、简述墨子“三表”理论贡献。4、简述对庄子“齐物论”理解。5、简述李泽厚对孔子仁学构造分析及整体特性。6、简述庄子“齐物论”思想内涵。7、简述韩非子政治思想重要理论基本。8、简述墨子思想渊源。9、简述先秦儒学对后世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影响。10、简述墨子“三表”理论贡献。11、简述老子思想历史地位。12、简述孟子创造性善论逻辑进路。四、列举题1、列举韩非子对儒家“德治”思想批判主张。2、列举初期法家思想重要特性。3、列举韩非子法术势思想内容4、列举孟子仁政思想重要内容。5、列举儒道抱负人格重要区别。6、列举当前学术界关于“儒”来源重要观点。7、列举先秦儒学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式文化精神形成影响。8、列举孟子与荀子人性论差别。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虮。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因此告子,若是而己。”(1)这是哪本书哪一篇中记载。(2)其语说者是谁?语中“子”是谁。(3)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作者人生哲学思想。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顷。”(1)出自何书,作者是谁?述说谁主张?(2)翻译这几句话。(3)体现了什么样经济主张?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无野人莫养君子,无君子莫治野人。”材料2:“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1)语出何书及其重要注本。(2)作者把社会分作那两类人?她如何看待两类人关系?(3)作者主张对野人有什么样经济政策?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获罪于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天之将降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论语•子罕》“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论语•述而》材料2、“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子曰:“噫,天丧予!天丧予!”————《论语•述而》材料3、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材料4、子不语怪、力、乱、神。————《论语•述而》子曰:“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论语•雍也》材料5、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未知生,焉知死?”《》————《论语•先进》“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论语•八佾》“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论语•学而》1、依照材料1、材料2、材料3阐明孔子所说“天”内涵。2、依照材料4、材料5阐明孔子对待祭祀鬼神观点。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天下之因此察知有与无之道者,必以众之耳目之实,知有与无之为仪者也。闻之见之,则必觉得有;莫闻莫见,则必觉得无。”(1)请问上述材料出自先秦时期哪部典籍并列举重要注本。(2)分析材料中包括哲学思想,并简要阐明其得失。(3)依照以上所有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孔子宗教意识与现实精神。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材料2、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目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1、依照材料1、材料2谈谈孔子对人生境界层次界定?2、依照材料2分析孔子所认定最高人格和境界,并谈谈你对这一境界看法?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之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荀子•解蔽》1、请在以上材料中未加标点处加注标点。2、依照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荀子如何解决“虚”与“藏”、“壹”与“两”、“静”与“动”关系。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为性也,犹白之谓白也?”(告子)曰:“然。”(孟子)“白羽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与?”(告子)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告子: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桮棬。性犹湍水也,决诸东则东流,决诸西则西流。人性之无分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反问道:子能顺杞柳之性而觉得桮棬乎?将戕贼杞柳之性觉得桮棬乎?如将戕贼杞柳之性觉得桮棬,则亦将戕贼人觉得仁义与?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之性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材料2、“性者,本始材朴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生之因此然者谓之性。”“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若夫目好色,耳好声,口好味,心好利,骨体肤理好愉佚,是皆生于人之情性者也;感而自然,不待事而后生者也。”————《荀子》1、材料1中孟子如何对人性定义?2、材料2中荀子如何对人性定义?3、结合所学知识,试比较孟子与荀子在人性论上异同?9、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有状混成,先天地生。寂寥独立不改,可觉得天下母,未知其名,字之曰道。吾强为之名日大。————(甲组1:1)材料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道德经•二十五章》(1)依照材料1、材料2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现存《道德经》重要版本及注本。(2)依照材料1分析其思想内涵。10、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人生而有知,知而有志,志也者,臧也。然而有所谓虚,不以所已臧害所将受,谓之虚。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步兼知之。同步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一,不以夫一害此一,谓之壹。心卧则梦,偷则自行,使之则谋,故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不以梦剧乱知,谓之静。(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出处。(2)依照以上材料分析其思想内涵。1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彼民有常性,织而衣,耕而食,是谓同德;一而不党,命曰天放夫至德之世,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含哺而熙,鼓腹而游,民以止矣。其卧徐徐,其觉于于;一以己为马,一以己为牛。毁道德觉得仁义,圣人之过也。爱利出乎仁义,捐仁义者寡,利仁义者众。夫仁义之行,唯且无诚,且假乎禽贪者器。(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并分析其思想内涵。六、阐述题1、试论先秦儒家与墨家思想异同。2、阐述墨学在汉代后来迅速衰微因素。3、试评论孔子仁学体系要点。第四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范缜“刃利”之喻提出是直接反对()A、形亡神灭B、形神相即C、形亡神不灭D、形质神用2、流行于汉初“黄老之学”是()A、假托黄帝之名,以老子及道家思想改造儒家学说而建立新儒学B、兼采儒家、名家思想,融铸道法而以道家为本建立起来新道家学说C、假托黄帝之名,而直接继承是秦朝所奉行法家学说D、继承了先秦墨家思想,倡导休养生息,以安定社会、恢复生产3、董仲舒在历史观上提出“新王必改制”,其实质是一种()A、强调历史进步历史进化论B、唯心主义历史观C、形而上学循环论历史观D、具备唯物主义因素历史观4、下列命题中()是由董仲舒提出。A、“天不变道亦不变”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C、“天地合气,物偶自生”D、“明于天人之分”5、下列著作中对于“三纲五常”予以详细而明确阐述是()A、《春秋繁露》B、《举贤良对策》C、《白虎通义》D、《孟子》二、名词解释题1、天人三策2、《淮南子》3、谶纬4、形神相即5、黄老学派三、简答题简述汉武帝时期摒弃黄老而独尊儒术转变因素。四、列举题列举汉代古今文经学重要分歧。列举汉代五经十四博士。列举道教产生重要思想渊源。列举寇谦之重要思想观点。列举汉代谶纬与今文经学区别。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赡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摄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适当,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史记•太史公自序》)(1)请问上述材料中“道家”事实上是指何种学说及其代表人物。(2)结合所学知识简朴阐明此学说重要特性。(3)结合所学知识阐明此种学说后被摒弃转向独尊儒学因素。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肖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中民之性如茧如卵。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茧待缫以涫汤而后能为丝,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材料2:“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1)请回答上述材料作者及其人性论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种人性论进行简朴评述。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天者,万物之祖,万物非天不生,独阴不生,独阳不生,阴阳与天地参然后生。”材料2:“天者,百神之大君也。事天不备,虽百神犹无益也。”材料3:“仁之美者在于天。天,仁也。天覆育万物,既化而生之,有养而成之,事功无己,终而复始。凡举归之以奉人。察于天之意,无穷极之仁也。人之受命于天也,取仁于天而仁也。”(1)依照上述材料分析其作者及对“天”多重属性结识。(2)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作者“天”多重属性间关系。六、阐述题1、阐述汉代谶纬迷信流行因素。第五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下列观点属于郭象思想体系是()A、“无即无矣,则不能生有;有之未生,又不能为生。然则生生者谁哉?块然自生耳。”B、“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无也者,开物成务,无往不存者也。”C、“夫至无者,无以能生,故始生者,自生也。自生而必体有,则有遗而生亏矣。”D、“因此立天地者,水也;成天地者,气也。”2、《论语集解》作者是()A、朱熹B、刘宝楠C、何宴D、王弼3、魏晋时期,在“言意之辨”中与王弼持相反观点是()A、荀粲B、何宴C、欧阳建D、郭象4、嵇康君臣论中主张君主是()A、“万乘之国,不可一日无君”B、“割天下以自私”C、“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D、“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5、魏晋玄学中,与嵇康同样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是()A、王弼B、向秀C、阮籍D、王戎6、王弼在名教与自然关系上主张()A、自然出于名教B、名教即自然C、越名教而任自然D、名教出于自然7、魏晋时期,在“言意之辨”中与王弼持相反观点是()A、荀粲B、何宴C、欧阳建D、郭象二、名词解释题裴頠三、简答题1、简述魏晋玄学中“有无之辩”重要观点。2、简述魏晋时期王弼“言不尽意”论。3、简述范缜重要思想。4、简述魏晋玄学分期及其重要代表人物。5、列举阮籍、嵇康之于玄学影响6、简述玄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思想史上学术地位。7、简述阮籍、嵇康之于玄学影响。8、简述魏晋玄学分期及其重要代表人物。四、列举题1、列举玄学时期“言”、“意”之辨重要内容。2、列举玄学重要思想特性。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鸿鹄相随飞,飞飞适荒裔。双翮凌长风,须臾万里逝。朝餐琅玕实,夕宿丹山际。抗身青云里,网罗孰能制。岂与乡曲士,携手共言誓。”材料2:“又每非汤武而薄周孔。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以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乱,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耶?又闻道士遗言,饵术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1)请回答上述材料作者及其重要观点。(2)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种观念进行简朴评述。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季世陵迟,继体承资。凭尊恃势,不友不师,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故君位益侈,臣路生心,竭智谋国,不吝灰沉,赏罚虽存,莫劝莫禁。若乃骄盈肆志,阻兵擅权,衿威纵虐,祸崇丘山。刑本惩暴,今以胁贤。昔为天下,今为一身。下疾其上,君猜其臣。丧乱弘多,国乃陨颠。———《太师箴》材料2:“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咏怀诗》(1)请指出材料1作者,并阐明作者精神价值取向。(2)请指出材料2作者,并阐明作者所表达心态。(3)依照材料1、材料2所反映出作者独特价值取向与心态阐明了什么?并对当时学术发展有何影响。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夫有之未生,以何为生乎?故必自有耳。岂有之所能有乎?此因此明有之不能为有,而自有耳。非谓无能为有也。若无能为有,何谓无乎?一无有则遂无矣,无者遂无,则有自生明矣。————(《庚桑楚》注)材料2:非唯无不得化而为有也,有亦不得化而为无矣。是以夫有之为物,虽千变万化而不得一为无也。不得一为无,故自古无未有之时而常存也。————(《知北游》注)(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及其代表观点。(2)依照以上材料分析其思想内涵。六、阐述题1、荀子、孟子、董子人性论比较。第六、七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宋明时期心学重要代表人物是()。A.周敦颐B.朱熹C.陆九渊D.王阳明2、宋明理学积极方面有()①注重人主观能动性②注重人气节品德③讲求自我节制、奋发图强④强调人责任感和使命感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3、宋明理学对先秦两汉儒学新发展重要体当前()A.提出“理”观念系统,用以解释老式儒学,实现儒学哲理化B.提出“仁与万物俱生”C.强调“存天理、灭人欲”D.强调克服内心私欲以“致良知”4、宋代以来以朱熹为代表新儒学所吸取思想是A.佛教和道教思想B.佛教、道教和法家思想C.法家思想和“经世致用”学说D.佛教思想和“经世致用”思想5、下列关于宋代理学论述不对的是()A.是宋代浮现新儒学体系B.是儒、道、佛、法四家融合C.儒学从佛、道之中汲取了有益东西,完毕了更为理论化、思辨化过程D.集大成者是朱熹,她在历代儒者中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6、下列对朱熹理学思想表述,错误是A、以儒家思想为基本,吸取佛教和道教思想B、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维护封建统治C、发展了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是万物本原D、主张"心外无理"7、“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反映思想内核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格物致知 C.致良知二、名词解释题致良知三、简答题1、简述韩愈、李翱在思想史上贡献和影响。2、简述宋明理学特点。3、简述理学基本精神所特有学术性格或特点。四、列举题1、列举唐代韩愈对佛老批判思想。五、材料分析题1、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1)请回答上述材料作者及其提出观念。(2)结合所学知识对此种观念进行简朴阐明。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留情传注翻蓁塞,著意精微转陆沉。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陆九龄材料2:德业流风夙所钦,别离三载更关怀。偶携藜杖出塞谷,又枉蓝舆度远岑。旧学商量加邃密,新知培养转深沉。只愁说到无言处,不信人间有古今。——朱熹(1)这两首诗作于那一次有名学术争论会先后。(2)朱陆之争一在世界本体,一在为学之方,她们在这两个方面观点分别是什么。3、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以是传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传之孔子,孔子传之孟柯,柯之死,不得其传焉。荀与扬也,择焉而不精,语焉而不详。———《原道》(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阐明作者提出观点及其历史意义。(8分)人之所觉得圣人者,性也;人之因此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岂其无情邪?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未尝有情也。然则百姓者岂其无性者也?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虽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穷,故虽终身而不自睹其性焉。••••••故圣人者,人之先觉者也。觉则明,否则惑,惑则昏。———《复性书》上(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及代表观点;并分析此观点区别于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说其所提供不同思想史意义。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致也。”————《大学》1、分析材料,理解大意,阐明其蕴含哲理。2、联系所学知识阐明朱熹与王阳明对“格物致知”是如何解释,两者观点有何不同?5、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敬有甚物,只如“畏”字相似,不是块然兀坐,耳无闻、目无见、全不省事之谓,只收敛身心、整洁、纯一,不恁地放纵,便是敬。敬不是万事休置之谓,只是随事专一谨畏,不放逸耳。敬只是常惺惺法,所谓静中有个觉处。(1)请指出以上材料作者及其重要观点。(2)依照以上材料分析其思想内涵。 6、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颜子“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而不改其乐”。夫富贵,人所爱也,颜子不爱不求,而乐于贫者,独何心哉?天地间有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而异乎彼者,见其大而忘其小焉尔。见其大则心泰,心泰则无局限性。————《通书•颜子第二十三》材料2:鲜于侁问伊川曰:“颜子何以能不改其乐?”正叔曰:“颜子所乐者何事?”侁对曰:“乐道而已。”伊川曰:“使颜子而乐道,不为颜子矣。”————《程氏外书•卷七》(1)请指出材料1作者及其提出重要观点;指出材料2作者。(2)依照材料1、材料2分析其思想内涵。7、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所谓致知在格物者,言欲致吾之知,在即物而穷其理也。盖人心之灵,莫不有知;而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惟于理有未穷,故其知有不尽也。是以大学始教,必使学者即凡天下之物,莫不因其已知之理而益穷之,以求致乎其极。至于用力之久,而一旦豁然贯通焉,则众物之表里精粗无不到,而吾心之全体大用无不明矣。此谓格物,此谓知之致也。(1)请指出以上材料出处;并分析其思想内涵。(8分)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1、人之所觉得圣人者,性也;人之因此惑其性者,情也。喜、怒、哀、惧、爱、恶、欲七者,皆情之所为也。情既昏,性斯匿矣。非性之过也,七者循环而交来,故性不能充也。水之浑也,其流不清;火之烟也,其光不明,非水火清明之过。沙不浑,流斯清矣;烟不郁,光斯明矣。情不作,性斯充矣。情者,性之动也,百姓溺之而不能知其本者也。圣人岂其无情邪?圣人者寂然不动,不往而到,不言而神,不耀而光,制作参乎天地,变化合乎阴阳,虽有情,未尝有情也。然则百姓者岂其无性者也?百姓之性与圣人之性弗差也。虽然,情之所昏,交相攻伐,未始有穷,故虽终身而不自睹其性焉。••••••故圣人者,人之先觉者也。觉则明,否则惑,惑则昏。————《复性书》上材料2、或问曰:人之昏也久矣,将复其性者,必有渐也,敢问其方?曰:弗思弗虑,情则不生;情既不生,乃为正思。正思者,无虑无思也。此斋戒其心者也,犹未离于静焉。有静必有动,有动必有静。动静不息,是乃情也。••••••知本无有思,动静皆离,寂然不动者,是至诚也。————《复性书》中1、依照材料1阐明作者人性论重要观点;并分析此观点区别于董仲舒、韩愈“性三品”说其所提供不同思想史意义。2、依照材料2阐明复性之方环节。六、阐述题1、试论王阳明良知说学术意义。2、阐述朱熹理气观思想。3、阐述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同植纲常,同扶名教,同宗孔孟”共同特点。4、阐述朱熹、陆九渊之争在结识途径与办法上对立与分歧。第八章题库一、不定项选取题(下列每题给出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一种选项是符合试题规定。请将所选项字母代码填写在题后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1、明末清初思想家中主张人性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顾炎武D、颜元2、顾炎武倡导名治思想,其中不涉及()A、劝学奖廉B、用礼义廉耻教化民众C、倡导“清议”D、清谈3、提出“以理杀人”思想观点思想家是()A、王夫之B、顾炎武C、戴震D、颜元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电子智能化系统集成项目合同
- 深度融合促产业发展提质实施方案
- 2024唐朝古装离婚协议书婚内出轨赔偿及子女抚养协议3篇
- 同城渣土出售合同范例
- 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万象英语视听说》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商洛学院《工程项目管理软件应用》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整套木工设备转让合同范例
- 中标水泥合同范例
- 锅炉改装合同范例
- 陕西中医药大学《现代社交礼仪》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秋期国家开放大学《0-3岁婴幼儿的保育与教育》大作业及答案
- 2024年就业保障型定向委培合同3篇
- 2024预防流感课件完整版
- 2024沪粤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全册知识点考点提纲
- 人教版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综合复习练习卷(含答案)
- 残联内部审计计划方案
- 2024-2030年中国漫画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战略研究研究报告
- 傩戏面具制作课程设计
- 2024年大学生安全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共190题)
- 吊装作业施工方案
- 智能工厂梯度培育行动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