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1页
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2页
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3页
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4页
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邵东市重点中学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理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B.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

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

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现代文阅读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一个真实人的一生

——记胡也频

丁玲

上海这年的夏天很热闹,刚成立不久的左翼作家联盟和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在上海都有许多活动。我们都参加了左联,也频被选为左联的执行委员。我感到他变了,他前进了,而且是飞跃的。

是八月间的事吧。也频忽然连我也瞒着参加了一个会议。至于会议内容,也频一句也没有告诉我。但我看得出,这次会议引起了也频更加浓厚的政治兴趣。看见他那一股劲头,我常笑说:“改行算了吧!”但他并不以为然,他说:“更应当写了。以前不明白为什么要写,不知道写什么,还写了那么多,现在明白了,就更该写了。"他在挤时间,也就是说在各种活动、工作的短促的间歇中争取时间写他的长篇小说《光明在我们的前面》。

十一月八号那天,雷雨很大,也频到医院来看我。我看见他两个眼睛红肿,知道他一夜没有睡,但他很兴奋地告诉我:“《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已经完成了。你说,光明不是在我们前面吗?”中午我生下了一个男孩。他哭了,他很难得哭的。可是他没有时间陪我们,他又开会去了。第二天他才告诉我,他在左联的全体会上,被选为出席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的代表,并且他在请求入党。这时我也哭了,我看见他在许多年的黑暗中挣扎、摸索,找不到一条人生的路,现在找着了,他是那样有信心,是的,光明在我们前面,光明已经在我们脚下,光明来到了。

沈从文从武汉大学来上海了。他看见也频穿得那样单薄,我们生活得那样窘,就把他一件新海虎绒袍子借给也频穿了。

一月十七号这天早晨,他告诉我要去开左联执委会,开完会后就去从文那里借两块钱买挽联布送房东,要我等他吃午饭。他穿着暖和的长袍,兴高采烈地走了。但中午他没有回来。下午从文来了,他告诉我也频十二点钟才从他那里出来,说好买了布就回来吃饭,并且约好他下午来写挽联。我们无声地坐在房里等着。我没有地方可去,我不知道能够到哪里去找他。我抱着孩子,呆呆地望着窗外的灰色的天空。从文坐了一会走了。我还是只能静静地等着命运的拨弄。

天黑了,屋外开始刮起风来了。房子里的电灯亮了,可是却沉寂得像死了人似的。我不能呆下去,又怕跑出去。我的神经紧张极了,我把一切想象都往好处想,一切好情况又都不能镇静下我的心。我不知在什么时候冲出了房,在马路上狂奔。我疯了似的又跑回了家。房子里仍没有也频的影子,孩子乖乖地睡着,他什么也不知道啊!啊!我的孩子!

第二天沈从文来交给我一张黄色粗纸,上边是铅笔写的字,我一看就认出是也频的笔迹。我如获至宝,读下去,证实也频被捕了,他是在苏维埃代表大会准备会的机关中被捕的。他要我们安心,要我转告组织,他是决不会投降的。我紧紧握着这张纸,我能怎样呢。我向从文说:“我要设法救他,我一定要把他救出来!"我才明白,我实在不能没有他,我的孩子也不能没有爸爸。

天气很冷,飘着小小的雪花,我请沈从文陪我去看他。我们在那里等了一上午,铁门前探监的人都走完了,我们听到里面有一阵人声,在两重铁栅门里的院子里走过了几个人。我大声喊起来:“频!频!我在这里!”也频掉过头来,他也看见我了,他正要喊时,巡警又把他推走了。我对从文说:“你看他那样子多有精神啊!"他还穿那件海虎线袍子,手放在衣衩子里,像把袍子撩起来,免得沾着泥一样。后来我才明白他手为什么是那样,因为他为着走路方便,是提着镣走的。他们一进去就都戴着镣。

十号下午,看守人送了一封信给我。我回到房后,打开了也频给我的最后一封信。这封信在后来我被捕时遗失了,但其中的大意我是永远记得的。

信的前面写上“年轻的妈妈”,他告诉我牢狱的生活并不枯燥和痛苦,有许多同志在一道。这些同志都有着很丰富的生活经验,他天天听他们讲故事,他有强烈的写作欲望,相信可以写出更好的作品。他要我多寄些稿纸给他,他要写,他还可以记载许多材料寄出来给我。他既不会投降,他估计总得有那么二三年的徒刑。坐二三年牢,他是不怕的,他还很年轻。他不会让他的青春在牢中白白过去。他要我不要脱离左联,应该靠紧他们。他的署名是“年轻的爸爸"。

他这封信是二月七日白天写好的。他的生命还那样美好,那样健康,那样充满了希望。可是就在那天夜晚,统治者的魔手就把那美丽的理想,年轻的生命给掐死了!当他写这封信时,他还一点也不知道黑暗已笼罩着他,一点也不知道他生命的危殆,一点也不知道他已经只能留下这一缕高贵的感情给那年轻的妈妈了!我从这封信回溯他的一生,想到他的勇猛,他的坚强,他的热情,他的忘我,他是充满了力量的人啊!他找了一生,冲撞了一生,他受过多少艰难,好容易他找到了真理,他成了一个共产党员,他走上了光明大道。可是从暗处伸来了压迫,他们不准他走下去,他们不准他活。从他被捕后,我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也无法停止这眼泪。我擦干了泪,立了起来,不知做什么事好,就走到窗前去望天。天上是蓝粉粉的,有白云在飞逝。

后来又有人来告诉我,他们是被乱枪打死的,他身上有三个洞,同他一道被捕的冯钨身上有十三个。他一生就这样结束了。他用他的笔,他的血,替我们铺下了到光明去的路我们将沿着他的血迹前进。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纪念,永远为后代的模范。二十年来我没有一时忘记过他。我的事业就是他的事业。他人是死了,但他的理想活看,他的理担就是人民的理想,他的事业就是人民的革命事业,而这事业是胜利了啊!如果也频活着。眼看着这胜利,他该是多么的愉快;如果也频还活着,他该对人民有多少贡献啊!

(有删改)

6.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胡也频瞒着“我”参加了一个会议,也没有将会议内容透露给“我",因为他担心“我”思想觉悟还不够高,难以保守机密。

B.胡也频说自己“现在明白了,就更该写了",体现出他经过多年的挣扎、摸索后终于找到了真理,明确自己要为革命而写作。

C.“我”对胡也频被捕的事情早有预感,无法保持内心镇静,以至于在马路上狂奔,回家看到孩子安静睡着,才渐渐冷静下来。

D.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望天",前一处表现了胡也频失踪后“我”的无助,后一处表现出“我"对革命前途的茫然。

7.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明在我们的前面”一语双关,既指胡也频创作的小说,也体现了胡也频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光明的信心。

B.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用海虎绒袍子象征“我"和胡也频生活的拮据,也以此作为胡也频在狱中饱受摧残的见证。

C.“两重铁栅门”“他们一进去就都戴着镣"等细节,暗示胡也频等人“罪行”之重,为其最终牺牲埋下伏笔。

D.本文擅长运用环境描写营造氛围,“灰色的天空"“风”“雪花"等凄凉冷寂之景,与人物内心情感相契合。

8.本文将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9.同属纪念“左联五烈士”的文章,丁玲写道“二十年来,我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而鲁迅在《为了忘却的记念》中说“夜正长,路也正长,我不如忘却,不说的好罢”,二者是否矛盾?请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秦灭周祀,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糠。天下嚣嚣,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向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圄而免刑戮,去收孥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盛德与天下,天下息矣。即四海之内皆欢然各自安乐其处,惟恐有变。虽有狡害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弭矣。

(节选自贾谊《过秦论(中)》)

【注】①元元:平民百姓。②顺权:顺应形势。③离:经历。④嚣嚣:怨恨愁苦的样子。⑤缟素:丧服。文中指秦二世为始皇帝服丧。⑥收孥:指一人犯法,妻子儿女连坐,没收为官家奴婢。⑦塞:满足。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下列相应的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的方框里。

废王道而立A私爱B焚文书C而酷刑法D先诈力而后E仁义F以暴虐G为天下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士民罢弊的“罢"通“疲”,“罢弊"一词与《过秦论(上)》“率疲弊之卒”的“疲弊"含义相同。

B.王天下的“王”意为称王,与《齐桓晋文之事》中“然而不王者"的“王”含义相同。

C.天下莫不引领的“莫"意为没有谁,与《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莫能与之争”的“莫"含义相同。

D.利裋褐的“利”意为有利,与《兼爱》中“故攻异国以利其国"的“利”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近古以来很久没有了统一天下的帝王,周王室和春秋五霸的势力又相继衰弱,秦国的统一上承天道,下顺民意。

B.秦王只想施展一己的智慧,抛弃仁政王道,禁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

C.假如秦二世能够顺着商、周的道路,制定御敌之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

D.文章指出秦两代君主在治国理政上的一系列过失,以及他们应该却没有施行的正确做法,意在警示汉朝统治者。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②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

14.贾谊在《过秦论(上)》最后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论点,本篇是从哪些方面劝诫秦二世实施“仁义”的?请简要概括说明。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

题刘朝英进斋

杨万里

灯火三更雨,诗书一古琴。

唯愁脚力软,未必圣门深。

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

不应将一第,用破半生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白描手法,既描摹了刘朝英在书斋中刻苦夜读的情景,又写出了有古琴作陪的雅趣。

B.颔联指出圣门也不是遥不可及的,但让人忧愁的是求道者脚力不足,没有足够的学问功夫,这是诗人对刘朝英的担忧。

C.尾联告诫刘朝英,要以圣道为心,不要因沉迷功名而虚耗人生,可谓推心置腹、语重心长。

D.杨诗造语力求平易浅近,如本诗中的“莫笑"“不应”,近于口语,如话家常。

16.杨万里的诗注重以事显理,本诗颈联饱含哲理。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17.(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名篇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用“,___"两句,指出屈原志向高洁,即使与日月对照,光辉也毫不逊色。

(2)《过秦论(上)》中,贾谊用“,”两句,写出了陈涉起义得到天下热烈响应的情况。

(3)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两句与孟子的名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语言文字运用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语言文字运用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礼"(禮)字本是从“示”从“豊"。示是指一种仪式,豊是一种祭器。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就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点来说,①____,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②____。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传统是社会所累积的经验。不论哪一个社会,③____。在乡土社会中,传统的重要性比现代社会更甚。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

19.请根据上述材料,概括礼和法的异同。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40个字。(3分)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语言文字运用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作为一部历史人文纪录片,《大运河之歌》通过实地走访,使现实与历史在故事发生地“相遇"。“现场实景十白描动画”的手法,不仅体现了视听语言的创新,更体现了对大运河活态世界文化遗产的深层认识,真正实现了创作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欣欣向荣的今日运河,是活的历史,更是不断发展的中华文明的生动写照。

①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扮演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②近年来,一大批体裁各异、形态不同的优秀纪录片,生动深入地讲述着中华文明故事,③深受广大观众好评。④这些优秀纪录片虽然千姿百态,⑤却拥有一个显著的共性,⑥即深挖“新”与“常",⑦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⑧以守正创新的方式呈现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字”从遇见你》单集5分钟,聚焦汉字,节奏明快,以说唱、动画等方式讲述汉字的独特性、延续性;《如果国宝会说话》基于对一件件文物细致独到的观察,让文物“自我表达",讲述中华文明故事;《书筒阅中国》通过30封古人书信,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纸短情长;《鲜生史》通过鲁迅、苏轼、曹雪芹、白居易与美食的渊源,展示美食里的中国……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是纪录片创作的无穷宝藏。坚持守正创新,纪录片在讲好中华文明故事方面,拥有无限可能,令人期待。

(摘编自《人民日报》)

20.下列对文段相关内容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国家相册”与“自我表达"的引号用法相同。

B.“聚焦汉字,节奏明快”一句中的逗号应改为顿号。

C.“联通古人与现代人的共同情感"一句中“联通”应改为“连通"。

D.“展示美食里的中国……”的省略号是列举未尽。

21.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几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中两处并作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2.优秀的纪录片的命名往往也很有艺术性,请结合文本,从“‘字’从遇见你"“大运河之歌”“鲜生史"三个片名中任选两个,谈谈你的理解。

四、写作

23.(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南极大陆的水陆交接处,全是滑溜溜的冰层或者尖锐的冰凌,企鹅身躯笨重,没有可以用来攀爬的前臂,也没有可以飞翔的翅膀,如何从水中上岸呢纪录片《深蓝》详尽地展示了企鹅登陆的过程。在将要上岸时,企鹅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潜得越深,海水所产生的压力和浮力越大,企鹅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这种沉潜为了蓄势,看似笨拙,却富有成效。

以上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D

2.A

3.C

4.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

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

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

5.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

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

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料进行分析,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应首先通读全文明确论述话题,然后筛选出每一段的关键句。尤其是首段的中心,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态度。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此类题一般的答题模式为:第一步,找出题干中的关键词语,确定筛选对象;第二步,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

1.D.“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错,原文“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说故事的说理方式在逻辑上未必说不通。故答案为:D。

2.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A.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

B.只是针对司马光的说理,不是公共说理。C.“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不是“说理”,而是科普。D.“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不是一种平等、理性的交流,不符合公共说理的特征。故答案为:A。

3.第⑧段是论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A.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没有涉及到“情绪"在说理中的重要性。B.荀子这两句话意为以严肃庄重的态度、端正真诚的心面对对方,指向说理中的“信誉”要素。D.“不违逆于理"强调“理”的重要性,没有涉及到说理中的“情绪"要素。故答案为:C。

4.本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①结合“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知,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②结合“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可知,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③结合“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可知,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

故答案为: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结合“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可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②结合“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可知,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③结合“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可知,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故答案为: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

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

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答案】6.B

7.B

8.①客观记录胡也频的生活细节以及被捕、遇害的经历,展现胡也频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②作者尽情抒发对胡也频浓烈的情感,表达出对胡也频深深的惋惜、赞美和怀念。

③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有收有放,富有艺术张力,感染力强。

9.不矛盾。

①丁玲以“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表达对胡也频的怀念以及继承胡也频革命事业的决心。

②鲁迅说“不如忘却”是因为反动政府统治黑暗,革命道路漫长曲折,与其久久陷于烈士们去世的悲痛中,倒“不如忘却",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这样才是对死难者最好的“记念”。

③二者都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对胡也频等革命烈士的悼念。

【知识点】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语句的表达艺术;散文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2)本题考查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理解题干,“本文将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解答时,可以从人物、主题等角度分析作答。

(4)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解答时,要明确观点,再结合文本内容分析作答。首先,两人说法不一样,但是内在的本质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6.A选项“他担心‘我’的思想觉悟还不够高”理解不当。原文“上海这年的夏天很热闹,刚成立不久的左翼作家联盟和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在上海都有许多活动"可知,是因为他担心我知道内容后会为他担忧。

C选项“渐渐冷静下来”无中生有。原文“我不知在什么时候冲出了房,在马路上狂奔。我疯了似的又跑回了家。房子里仍没有也频的影子,孩子乖乖地睡着,他什么也不知道啊!啊!我的孩子"可知,从相关内容中无法解读出选项的内容。

D选项“后一处表现出‘我’对革命前途的茫然”理解不当。原文“从他被捕后,我第一次流下了眼泪,也无法停止这眼泪"“我擦干了泪,立了起来,不知做什么事好,就走到窗前去望天”可知,作者对胡也频的死虽然悲伤,但是没有放弃理想的希望,更谈不上对前途悲观。

故答案为:B。

7.B选项“本文运用象征手法,用海虎绒袍子象征‘我’和胡也频生活的拮据"理解有误。原文“沈从文从武汉大学来上海了。他看见也频穿得那样单薄,我们生活得那样窘,就把他一件新海虎绒袍子借给也频穿了”可知,原文中明确说明了生活拮据,没有使用象征的手法。

故答案为:B。

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

由原文“也频忽然连我也瞒着参加了一个会议"“他穿着暖和的长袍,兴高采烈地走了”“他身上有三个洞"等内容可知,客观记录胡也频的生活细节以及被捕、遇害的经历,展现胡也频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由原文“他这封信是二月七日白天写好的。他的生命还那样美好,……我擦干了泪,立了起来,不知做什么事好,就走到窗前去望天。天上是蓝粉粉的,有白云在飞逝”可知,作者尽情抒发对胡也频浓烈的情感,表达出对胡也频深深的惋惜、赞美和怀念。

由原文“上海这年的夏天很热闹,刚成立不久的左翼作家联盟和社会科学家联盟等团体在上海都有许多活动。我们都参加了左联,也频被选为左联的执行委员。我感到他变了,他前进了,而且是飞跃的"“我的事业就是他的事业。他人是死了,但他的理想活看,他的理担就是人民的理想,他的事业就是人民的革命事业,而这事业是胜利了啊!如果也频活着。眼看着这胜利,他该是多么的愉快;如果也频还活着,他该对人民有多少贡献啊”可知,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有收有放,富有艺术张力,感染力强。

故答案为:①客观记录胡也频的生活细节以及被捕、遇害的经历,展现胡也频真实、饱满的人物形象。

②作者尽情抒发对胡也频浓烈的情感,表达出对胡也频深深的惋惜、赞美和怀念。

③客观记录与浓烈抒情相结合,有收有放,富有艺术张力,感染力强。

9.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首先,两人说法不一样,但是内在的本质是一致的,并不矛盾。

由原文“这样的人,永远值得我纪念,永远为后代的模范。二十年来我没有一时忘记过他",丁玲以“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表达对胡也频的怀念以及继承胡也频革命事业的决心。

由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中相关左联烈士的纪念内容和鲁迅时事政治类杂文的风格,可知,鲁迅说“不如忘却"是因为反动政府统治黑暗,革命道路曲折,鲁迅以此表达对反动政府禁锢思想、钳制舆论的控诉。

丁玲对胡也频的纪念感情浓烈,充满了深情厚谊;而《为了忘却的纪念》中鲁迅运用激愤的反语同样也表达了对反动政府的控诉,对进步青年的惋惜哀痛之情,二者都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对胡也频等革命烈士的悼念。

故答案为:不矛盾。①丁玲以“没有一时忘记过他”表达对胡也频的怀念以及继承胡也频革命事业的决心。

②鲁迅说“不如忘却"是因为反动政府统治黑暗,革命道路漫长曲折,与其久久陷于烈士们去世的悲痛中,倒“不如忘却”,化悲痛为力量,完成烈士未竟的事业,这样才是对死难者最好的“记念"。

③二者都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对胡也频等革命烈士的悼念。

【答案】10.BDF

11.D

12.C

13.①它的路线没有更改,它的政令没有变化,这是它用来夺天下和守天下的方法没什么不同啊。

②打开官仓,散发财物,用来救济孤苦无依处境困难的人们。

14.①任用忠贤之人;②封赏功臣之后;③减少严酷的刑法;④轻徭薄赋;⑤赈济贫困之人

【知识点】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翻译;断句;概括分析;筛选信息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是翻译的另一种形式,如果不能翻译则采用文字标志断句和语法断句。一般来说名词代词常作主语或者宾语,因此出现名词或代词就在此前或后断句,还有就是出现的一些虚词,表示语气常句尾,可在此后断句,如果是发语词,常在句首,可在此前断句。

(2)本题考查学生对相关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能力。答题时要有一定的知识积累,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含义和用法,仔细比对各个选项的说法,作出正确的选择。

(3)此题考查综合分析的能力。综合分析题,需要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对选项逐一排查,设误常常有时间与发生的事与原文不同,人和事不同,地和事不同,学生在这些方面要注意;在选项中也可考查某些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

(4)此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做翻译题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遵循“信、达、雅”的三字原则,运用“留、删、替、补、调"的五字方法进行翻译。

(5)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筛选文本重要信息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翻译理解文言内容,特别是侧重于对文章要点的具体把握,这是解答本段文字的关键所在,在解答的时候要突出这一点内容。

参考译文:

秦统一天下,吞并诸侯,临朝称帝,供养四海,天下的士人慕风向往。为什么会这样呢?回答是:近古以来没有能统一天下的帝王已经很久了。周王室力量微弱,五霸相继灭亡,天子的命令不能通行天下,因此诸侯凭借武力为政,强大的欺凌弱小的,人多的蹂躏人少的,战事不停,军民疲惫不堪。如今秦王称帝统治天下,这是在上有了天子啊。于是平民百姓希望能靠他得以安身活命,没有谁不诚心景仰皇上。在这个时候,保住威权稳定功业,消除隐患安定国家的根本,就在这一点上了。

但是秦王却怀着贪婪鄙陋的心胸,只想施展他自己的智慧,不信任功臣,不亲近士民,抛弃仁政王道,满足一己之欲,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武力放在前面,把仁德信义丢在后面,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吞并国土时推崇诡诈武力,安定国家时重视顺应形势,这是说夺天下和守天下要用不同的方法。秦经历了战国,后来统一天下,但它的路线没有更改,它的政令没有变化,这是它用来夺天下和守天下的方法没什么不同啊。秦王孤立无助却拥有天下,所以他的灭亡很快就来到了。假使秦王能够考虑古代治国的先例,借鉴商朝周朝延续的过程,来制定实行自己的政策,那么后代即使出现骄奢淫逸的君主,也不会有倾覆危亡的祸患。所以夏禹、商汤、周文王和周武王建立国家后,名号卓著美好,功业稳定长久。

当今秦二世登上王位,天下人没有谁不充满期盼地看着他的政策。受冻的人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挨饿的人吃上糟糠也觉得香甜。天下百姓怨恨愁苦,正是新皇帝执政的凭借啊,这是说对疲惫的百姓更容易施行仁政啊。如果二世有普通君主的德行,任用忠贞贤能的人,君臣一心为天下的苦难担忧,为始皇帝服丧期间就改正先帝的过失,分割土地百姓来封赏功臣的后代,封国立君并礼待天下的人才;放出牢中的犯人,免去他们的死刑,废除没收罪人家属为奴之类的丑恶刑罚,让被判刑的人各自返回家乡;打开官仓,散发财物,用来救济孤苦无依处境困难的人们;减轻赋税,减少劳役,来帮助百姓解除急困;简化法律,减少刑罚,给犯罪人以把握以后的机会,使天下的人都能自新,改变节操,修养品行,各自谨慎对待自身;满足千万百姓的愿望,以崇高的仁德对待天下人,天下就安定了。如果天下到处都欢欢喜喜各自安居乐业,唯恐发生变乱,即使有奸诈为害的人,由于百姓没有背叛君主之心,那么图谋不轨的臣子也就无法弄巧欺人,暴乱的阴谋自然就消除了。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抛弃仁政王道,满足一己之欲,焚毁诗书古籍,实行严刑酷法,把诡诈武力放在前面,把仁德信义丢在后面,把残暴苛虐作为治理天下的前提。“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句式一致,之间之后断开。

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故答案为:BDF。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含义及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A.正确。B.“罢弊",疲惫不堪。句意:军民疲惫不堪。/率领着疲惫不堪的士兵。C.“王”,称王。句意:称帝统治天下。/做到了这些还不能称王,是没有这种情况的。D.“含义相同"错误。“利裋褐”的“利"意为“以……为利”;“故攻异国以利其国"的“利”意为“对……有利",两者含义不同。句意:穿上粗布短袄就觉得很好。/所以攻打别国而使自己国家得利。故答案为:D。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秦二世”错误,原文为“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应为秦始皇。故答案为:C。

13.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①“易”,更改;“是",这;“所以……”,用来……。②“发",打开;“振”,救济;“孤独",孤苦无依。故答案为:①它的路线没有更改,它的政令没有变化,这是它用来夺天下和守天下的方法没什么不同啊。②打开官仓,散发财物,用来救济孤苦无依处境困难的人们。

1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概括信息的能力。结合“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可概括出,任用忠贤之人;结合“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可概括出,封赏功臣之后;结合“约法省刑,以持其后”可概括出,减少严酷的刑法;结合“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可概括出,轻徭薄赋;结合“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可概括出,赈济贫困之人。故答案为:①任用忠贤之人;②封赏功臣之后;③减少严酷的刑法;④轻徭薄赋;⑤赈济贫困之人

【答案】15.B

16.①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意为“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都是娇嫩的幼苗,就像深涧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

②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有所成。

③鼓励刘朝英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知识点】思想内容、观点态度、感情类题目;古代诗歌鉴赏综合练习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重要字词含义作用、情感和艺术手法的分析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

(2)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哲理的能力。答题前先要基本读懂诗歌,然后分析诗歌营造的意境,还要结合诗题和注释进行分析。从而把握诗歌表达的哲理。

15.B.“这是诗人对刘朝英的担忧"错误,这是鞭策和鼓励。故答案为:B。

16.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主旨和哲理的能力。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润底针”,是说“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就像深涧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成。鼓励刘朝英和学子们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故答案为:①颈联“莫笑云端树,初如涧底针”意为“那些高耸入云的参天大树,刚开始时都是娇嫩的幼苗,就像深涧里的针一样渺小,不可轻视嘲笑"。②诗人用“涧底针”变成“云端树"做比,寓意着学习的过程是积少成多的,应逐步积累而有所成。

③鼓励刘朝英要踏实求学,持之以恒,才能由“涧底针”成为“云端树",最终取得卓越的成就。

17.【答案】(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知识点】理解性默写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赢、景、逸豫。故答案为:(1)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2)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点评】此题考查的是名篇名句的默写的能力。对于上下句的识记性默写,难度不大,难在理解性默写。需要理解背诵篇目的内容,针对问题选对句子并默写正确。

【答案】18.①礼和法律无异;②维持规范的力量;③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19.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礼是靠传统维持的,法是靠国家的权利推行的。

【知识点】压缩语段;语句补写

【解析】【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句子的能力。首先认真阅读文段,了解大意;然后可以根据空句的位置来判断,还可以根据上下文语境的提示来分析需要补写的内容。要求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还要注意字数的限制。

(2)本题考查学生压缩概括语段的能力。概括材料的内容要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中找出有用的信息,并加以总结、分析,得出题中要回答的问题的答案。

18.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①空,结合上文“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一点来说”和下文“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强调礼和法律没什么区别,都是一种行为规范。故填:礼和法律无异。第②空,由后文“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和“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知,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故填:维持规范的力量。第③空,根据此空前后文,应当填写的内容为传统对于社会的重要性或必要性。故填:绝不会没有传统的(或:传统都是非常重要的)。故答案为:①礼和法律无异;②维持规范的力量;③绝不会没有传统的

19.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压缩语段的能力。题目要求使用包含转折关系的句子,可以用但、但是、然而等一些表转折关系的词。结合“如果单从行为规范这一一点来说”“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可知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结合“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可知二者不同是礼是靠传统维持的,法是靠国家的权利推行的。整合以上信息,用转折关系表示前后内容,得出答案: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礼是靠传统维持的,法是靠国家的权利推行的。故答案为:礼和法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但礼是靠传统维持的,法是靠国家的权利推行的。

【答案】20.D

21.①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或者: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

②用词不当,“体裁”改为“题材"。

⑦语序不当,改为“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

⑧结构混乱,“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改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2.①“‘字’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一“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

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

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

【知识点】标点符号的使用;语言表达简明、准确、鲜明、生动;语序不当;搭配不当;结构混乱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必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另外,标点符号运用起来也有很大灵活性,必须与语段的思路层次结合起来考虑,才能用得准确。

(2)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应熟知病句的类型,最常用的判别方法是划分句子结构成分,先看主谓宾,再看定状补,判断句子是否存在成分残缺赘余、搭配不当、结构混乱、语序不当等问题。

(3)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主要是修辞、谐音角度分析,_____________。修辞是为了修饰文字词句而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

20.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D.与文中省略号作用都是列举未尽。

A.引文的省略。

B.语音的断断续续。

C.语意未尽。

故答案为:D。

21.①“扮演着……使命”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或者: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

②用词不当,纪录片即是体裁,此处指各种内容,“体裁"改为“题材”。

⑦“于常处出新,于新处见常"语序不当,对应前文“深挖‘新’与‘常’”,应改为“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

⑧“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结构混乱,中心词应为“中华文明"改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故答案为:①搭配不当,可改为:作为“国家相册",纪录片有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或者:作为“国家相册”的纪录片承载着传承文化、传播文明的重要使命。②用词不当,“体裁"改为“题材”。

⑦语序不当,改为“于新处见常,于常处出新"。

⑧结构混乱,“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改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2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字’从遇见你”,“字"谐音“自”,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字",可以让人理解句意为:自从遇见“字”、你遇见了“字"等内容,从而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

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把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比喻为一首歌,从而生动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

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鲜生”既指鲜美食材,又指那些和美食相关的“先生"们,“史”是历史,从而告诉观众,纪录片纪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二者结合,就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

故答案为:①“‘字’从遇见你”,通过谐音,在人们熟悉的句子中嵌入纪录片关键词一“字",引发人们对汉字起源、演变的兴趣和对汉字背后故事的联想;②“大运河之歌”,用比喻手法,表明看此纪录片,就是聆听大运河的传奇故事,大运河承载的深厚文化价值和精神内涵如同一首韵味悠长的歌,突出纪录片主题;

③“鲜生史",谐音双关,新巧别致,记录的是鲜美食物的故事,也是文化大家(先生)们的趣味历史故事,表明此节目是通过美食家们的经典“文人菜”展现悠久的饮食文化,视角独到。

23.【答案】沉潜助力成功

企鹅在将要上岸时,猛地低头,从海面扎入海中,拼力沉潜,一直潜到适当的深度,再摆动双足,迅猛向上,犹如离弦之箭蹿出水面,腾空而起,落于陆地之上,画出一道完美的弧线。企鹅的成功与它的“沉潜"有着莫大的关系,由此观之,沉潜助力成功。

昙花用一年的默默酝酿,才换来一夜的风姿绰约;蝉虫用四年的地下修练,才换来四周的放声高歌;企鹅用竭尽全力的沉潜,才换来迅猛的腾空而起……自然现象向我们透示着一个哲理:沉潜是绚烂前的孕育,沉潜是高亢前的酝酿,沉潜是腾飞前的蓄势。在被动不利的形势下,采用沉潜的策略,往往能化被动为主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获取成功。从古到今,小到个人,大到国家,无数的事实都为这条哲理作出了令人信服的诠释。沉潜能使人反败为胜。公元前496年的吴越之战,越国败北,勾践请降。吴王夫差以越王质吴为条件,许降撤兵。勾践一如夫差手下忠实的臣子,听凭夫差呼于车前马后。甚至在夫差犯病时,勾践竟愿亲尝夫差粪便,以配合太医用药。三年,夫差为勾践的“忠诚”所动,如勾践所愿,他终于再次回到了越国。于是,他卧薪尝胆,整顿国政,励精图治;招贤礼士,重用能人;发展生产,安富救贫,使越国逐渐走向强盛,十年后,终于像企鹅一样“潜到适当的深度",公元前475年,越国攻吴,吴国败北,夫差自刎。

沉潜能使人优秀卓越。康多莉扎·赖斯,这个名字让无数人艳羡而又嫉妒。是的,一个黑皮肤的女人凭什么登上美利坚合众国国务卿的宝座?她出生在种族歧视最严重的阿拉巴马州伯明翰,但她没有选择屈服,也没有选择武力抗争,而是选择了像企鹅一样沉潜。严酷的种族歧视让她相信这样一条严峻的真理:黑人的孩子只有做得比白人孩子优秀两倍,他们才能平等;优秀三倍,才能超过对方。于是多年之后,她凭借全面优秀的素质、富的知识和卓越的能力青云直上,画出“一道完美的”人生“弧线"。

沉潜能使国家走向复兴。当年,邓小平同志根据复杂的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现实和面临的任务,高瞻远瞩,提出了“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国家发展战略,使中国经济走向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我们不可事事都锋芒毕露,甚至以一种“大国主义心态"处理国际问题,热衷于在国际事务中起“带动”和“领导"作用,事事想冲在前面,那样就可能引起本可避免的、不必要的对抗。倘若我们当初不是像企鹅一样奋力沉潜,韬光养晦,能取得今天如此辉煌的成就吗?

沉潜不是消极等待,而是像昙花一样不懈地蓄积养分;沉潜不是贪图安逸,而是像蝉虫一样默默地磨砺自强;沉潜不是忍气吞声,而是像企鹅一样奋力地下潜蓄势。它虽然充满寂寞与痛苦,却能让养分变得充足,力量变得强大,结果变得精彩。

把沉潜作为我们人生的策略吧!只要我们有了企鹅的智慧,就一定能“腾空而起”,抵达看似陡不可攀的彼岸。

【知识点】材料作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写作能力。

这是一道通过企鹅沉潜谈启示的材料作文。

【题干分析】材料讲述的是南极企鹅在身躯笨重、没有前臂和翅膀且在冰岸滑溜、冰凌尖锐等不利条件下的登陆的方法,其关键词是“沉潜",表现材料主旨的一句提示语是“这种沉潜是为了蓄势”。由此及彼作横向联想,“沉潜"之于人生同样十分重要。在不利形势和条件下,只有沉潜蓄势才能取得成功。由此,我们至少可以获取两个最佳论述角度:人生为什么要沉潜蓄势?人生应该怎样去沉潜蓄势?

“沉潜”“蓄势与勃发"有三个层次含义:一是指一种策略,一种权宜之计,一种智慧,属于谋略层面意义;二是指一种思维方式,一种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三是指一种“忍”“韧"的哲学理念,一种“于无声处听惊雷”的心理素养,一种收敛、内向、自省,锻造灵魂的手段。

它当然可以指具体的人或物,可以写个人的体验和感受。也可以指抽象的哲学思辨。可以写韬光养晦积蓄力量,更可以写果断出手一鸣惊人。人生又何尝不是如此?当我们面前困难重重,出头之日遥不可及时,何不学学企鹅的沉潜?这种沉潜绝非沉沦,而是自强。如果我们在困境中也能沉下气来,不被“冰棱"吓倒,在喧嚣中也能沉下心来,不被浮华迷惑,专心致志积聚力量,并抓住恰当的机会反弹向上,毫无疑问,我们就能成功登陆!反之,总是随波浮沉,或者怨天尤人,注定就会被命运的风浪玩弄于股掌之间,直至筋疲力竭。甘于沉下去,才可浮出来,企鹅的沉潜原则,也适用于人的生存。

任务分析:

本文要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先要将发言稿标题居中,另起一行写下称谓与问候(主要是对听众的称谓与问候),接着重新起一行开始书写正文,正文要包括开场、主干、结尾这三个部分,正文部分结束后,另起一行顶格写上祝福语,最后落款写下发言人姓名与发言日期。

另外,作为高年级的同学,要给高一的学弟学妹一些建议,应当从企鹅的“沉潜”中得到哪些人生的启迪,这是本次发言的主要内容。

【立意提取】

1.沉潜,成功的基石;

2.成功,源于静静的沉潜;

3.在沉潜中完成华丽的转身;

4.拒绝浮躁,学会沉潜,诗意表达法。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材料作文的写作能力。首先要读懂材料,全面把握,要抓住重点,理清关系。然后立意要准确,力求新颖,立志好坏影响到作文的创新程度。使用素材要恰当巧妙,我们要在恰当的地方直接或间接引用一下题干材料,可以照应话题,否则容易造成与材料疏远的感觉。

1/1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语文12月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

(2023高二上·邵东月考)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服就是运用语言来对具体的他人作劝说、解释、说明,以期对他们有所影响。伊索寓言中有一则《太阳与风》的故事:太阳与风进行比赛,看谁能使穿着外套的行人脱掉外套。风刮了又刮,但刮得越凶,那个行人就把外套裹得越紧。然后太阳出来了,照在行人的身上,行人感到身体出汗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这个故事可以用作“说服强于强制”的寓言。希腊哲学家芝诺对说服有相似的说法,他称说服是一只摊开的手掌,而不是一个攥紧的拳头。说服是欢迎他人加入对话,不是企图限制他们有自己的看法,更不是威胁他们不准有自己的看法。

说理通过说明和协商,而不是暴力或战争来解决人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和冲突,并形成一种可以称之为“讲理"的文明秩序。所有的战争和混乱都是在没有协商,无理可讲的情况下发生的;说理使得人类能够用摊开的手掌,而不是攥紧的拳头来相互交往,人类才得以进入文明社会。然而,当下互联网中的说理常常被当作是攥紧拳头,而非摊开手掌的话语行为。这样的“说理”便成为“占领话语阵地"、“口诛笔伐”、“论战"和向对方报以“投枪”和“匕首"。这种“说理”观念令无数人深受其害而浑然不知。

说理是发表意见,但“发表意见"并不就是说理。任何表达看法的陈述,包括骂和谩骂,都可以说是“发表意见”,但并不是说理。说理的“发表意见"必须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结论”(也称主张或看法),另一个是“理由",结论是由理由来支持的。当然,有理由支持的结论未必都确实或可靠,因此需要评估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主张。

说理需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并不只是出于说理者主观意愿的“宽宏”、“宽厚"或“宽容”,而是由“说理"本身的话语特性决定的。说理离不开价值判断,包括伦理和政治的判断,尽管它并不专门讨论伦理和政治。说理面向所有公众,说的是社会群体中的许多人,而不只是专业小圈子里的专家们所能听得懂的道理。说理不只是发生在说话者的头脑里,而且是必须说给公众听的。放在一个人头脑里的论理或推演是否可靠,是否合理,不说出来,别人又如何去检验呢?说理提出的“看法”无论具有如何充分的理由,都只是一种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此,说理总是可以再说理的,说理是一个过程,不是最终结果。

说理由哪些主要因素构成?作为修辞术的说理有三个构成因素,分别是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所说的“逻辑",“信誉”和“情绪"。

“逻辑”的意思是“用语言表达思想",诉诸于“理智”和“理解力"。亚里士多德称逻辑是存在于证明本身之中的。逻辑是说理中最重要的说服手段,有逻辑的说理就说得通,而没有逻辑或是逻辑混乱的说理则说不通。一个人哪怕没受过什么教育,别人也可以与他说理,他也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但是,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获得比较好的说理能力。

说理的第二个因素是“信誉”,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说话者品格中的东西"。有信誉的人让别人觉得可靠,这样的人说话才会对别人有说服力。一个人是否可信,当然是一种印象,但却是一种合理的印象。一个人因为一贯诚实、言而有信而被别人看成是可靠之人,反之则是一个无信之人。这不能保证可靠之人一定不会说谎,或无信之人就一定不可能说真话。但一旦人们形成了可信或不可信的印象后,便很难轻易改变。可信度在说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一个人、一份报纸、一个组织、一个政府有说谎的历史,自然也就被人们视为不可信,即便在某个具体问题上说的是真话,也难以取得说服的效果。

说理的第三个因素是“情绪”,亚里士多德称其为“存在于听众那里的东西"。逻辑说理是理性论证的主要力量,但单靠这种力量往往并不能起到预想的说服效果,还需要动之以情。人们常常凭感情接受说服,并不需要先弄清道理,也不在乎说话者可靠或不可靠。哲学家罗蒂就提出“背弃理论,转向叙述”的说理主张,这是一种诉诸情绪的说理方式,它甚至显得不是在说理,而是在说故事。说故事引导对方想象一种你我他都能感同身受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推理出来的。当然,说理中的情绪需要恰当和适度的把握。

在说理中,逻辑、可信度、动情都是必要的手段,但也都可能被滥用或不当运用。说理者要避免逻辑谬误,建立起正确的逻辑;建立好的信誉和形象;正确使用打动人心的说理方式,从而增强说服力。

(摘编自徐贲《明亮的对话:公共说理十八讲》)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无理可讲是战争和混乱发生的必要原因,说理形成“讲理"的文明秩序,使人类得以进入文明社会。

B.对理由是否真的能充分支持结论进行评估是有必要的,这是因为即使有理由支持,结论也未必就可靠。

C.一个人即使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也具有一定的逻辑辨别能力,不会完全弄不明白“说得通”与“说不通"的区别。

D.用说故事的方式引导对方想象具有普遍性的境遇,由此形成的共识是被创造出来的,这种共识在逻辑上说不通。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情况最符合公共说理特征的一项是()

A.鲁迅发表在《中华日报》的文章《拿来主义》用形象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说理,呼吁人们正确对待文化遗产。

B.王安石在《答司马谏议书》中通过驳论表明自己推动变法的决心,这篇文章行文简洁,说理严谨,理足气盛。

C.霍金在一场TED的公开演讲中为人们阐释宇宙如何开始、生命如何起源、宇宙中是否只有人类等终极命题。

D.冯小刚在微博平台公开回应外界对其新电影的差评,以过往作品的亮点为理据断言影评人“浅薄”、“自视甚高"。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⑧段观点的一项是()

A.法国学者勒庞在分析群体容易兴奋冲动的原因时说,“群体通常总是处在一种期待注意的状态里,因此很容易受人暗示”。

B.荀子在《非相》篇里对“谈说之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首要的就是“矜庄以莅之,端诚以处之”。

C.梁启超在《论小说与群治之关系》中指出小说有“可惊可愕可悲可感"的作用,提出借小说来说服读者接受新思想的观点。

D.孔子有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孔颖达解释说,“言君子情貌欲得信实,言辞欲得和顺美巧,不违逆于理,与‘巧言令色’者异。"

4.为什么说理只是“可能”具有说服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5.《人民日报》一篇题为《涵养媒介素质,才有最美和声》的评论指出,“张口闭口‘脑残’"是有害的网络表达。结合本文对说理的构成因素的论述,分析这种表达对言说者本身的害处。

【答案】1.D

2.A

3.C

4.①说理不限制他人的看法,更不威胁他人不准有自己的看法。可能有其他看法出现,所以未必会被说服。

②说理要平等、理性地对待不同意见。不同的意见在说理时处于平等的地位,未必被另一方说服。

③说理提出的“看法”是具有或然性而不是绝对确定性的结论,因为可以再说理,所以未必能说服对方。

5.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比较好地运用逻辑说理能力。谩骂看似使言说者取胜,但这种不讲逻辑的表达不利于言说者逻辑说理能力的形成。

②谩骂给人不讲理、不可信的印象,一旦言说者给人这种印象,就很难改变,即使看法有可取之处,也难以说服别人。

③言说者在说理时要动之以情,从而创造共识。用谩骂的方式只会拉开言说者与对话者的距离,很难以情动人。

【知识点】理解概括文本主要内容;筛选并整合文本信息;文艺理论、文学评价类;论据支撑

【解析】【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这类题目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

(2)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较辨别,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论点论据的分析能力,答题前先通读原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明确文章的观点是什么,文章从哪些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论证的,使用了哪些论据,然后结合选项所给的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