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案精品水的特征【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让学生认真阅读实验计划,按计划进行探究,初步体验探究计划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让学生通过实验证实水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2.让学生懂得分辨哪些是水。【教学准备】材料准备:5个透明瓶子(杯子)分别装上水、牛奶、盐水、醋、葡萄糖水,并标上编号(必须是干净可品尝的)。【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出示五杯液体)同学们,这里有5个杯子,分别装了不同的液体,其中只有一杯是水,你能找出来吗?生:可以。师:说说看,你根据什么来找?生:闻一下,没有味道的就是水。师:你说的是没有气味吧?我们用鼻子闻到的是气味,用舌头尝到的才是味道。你的方法很科学,我们就是要根据水的特征来判断。为了准确判断,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水的特征吧。二、制订计划师:我们已经学过了科学观察的方法,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可以用_______观察水的_______”(也可以借助学生活动手册连一连,思考研究水的特征时运用了哪些器官。)生:讨论——汇报——交流。师:老师把大家想到的整理出来,做成一个研究计划,这样就能让我们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也能保证观察更全面、细致、准确。(出示《“水的特征”研究计划》)在这里,老师要提醒大家,为了安全,我们做实验时,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气味,更不允许品尝实验用品,那么谁有更好的办法呢?生:我们可以把手伸到容器口,轻轻地用手扇动杯子上方的空气,把物品的气味扇到自己的鼻孔,用鼻子闻此空气。远远地闻,这样就可以分辨了。(老师立即做出肯定,并说这种办法叫“扇闻法”。)师:一般情况下,我们是不允许用舌头品尝不明物体的,有时候能判断出来是什么物体却不能保证安全卫生,也不能用舌头品尝。所以用舌头品尝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一节课,老师会准备安全卫生的水给大家观察,同学们可以用舌头品尝,不过要注意卫生,品尝时要把水倒进自己的杯子里品尝,避免交叉污染观察的物品。三、观察师:(用干净的透明杯子给每个小组装一杯干净的温水。)下面,请大家按这个计划表仔细、认真地观察水有哪些特征,每观察完一个,在《学生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小组观察,师巡视,并组织学生汇报交流。师:有的同学认为水是没有颜色的,也有的同学认为水是白色的。请你观察一下粉笔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再请你观察一下牛奶的颜色(出示透明杯子装的牛奶),这是什么颜色?(白色)和水的颜色一样吗?(不一样)那水应该是什么颜色?(没有颜色)(板书:没有颜色)师:大家都认为水是透明的。你是怎么观察到的?生:我们把手放到杯子后面,透过杯子和水,能看到手,说明水是透明的。生:我们在水里放了一个笔盖,也能很清楚看到它,说明水是透明的。生:……师:对,纯水是透明的,加了其他东西的水就有可能不透明了。(板书:透明)师:对于水的气味和味道,大家都认为是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板书:没有气味,没有味道)这就是我们一起观察到的水的特征:(板书)水是一种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物质。四、事实证据那么现在,你能分辨出来这5杯液体哪杯是水了吗?生:不能。师:为什么?生:我们发现2号杯是白色的,4号是褐色的,肯定不是水,可是其他2个杯子都是没有颜色、透明的,还需要再闻一闻、尝一尝才能分辨出来哪杯是水。师:好的,那就请大家再闻一闻、尝一尝这4杯液体,把观察到的特征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生:(观察、记录)师:现在我们能找出哪杯是水了吗?生:1号、3号、5号都没有气味,但是3号是咸的,5号是甜的。所以符合水的全部特征的只有1号。师:你们太厉害了!这么难的难题都让你们解决了。五、小结这节课,我们按“水的特征”研究计划对水的颜色、气味、味道进行了观察,知道了水的特征是“没有颜色、透明、没有气味也没有味道”。我们也发现了按计划进行观察可以更全面、更细致、更具体哦。
水和盐的故事【教学目标】1.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溶解。2.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引导学生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重难点】1.使学生准确理解什么是溶解。2.引导学生观察溶解的过程。【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烧杯、盐、水。2.活动场地:实验室。【教学过程】一、阅读提问师:同学们,盐是我们生活的必需品,在解放战争时期,敌人限制红军买盐,为了能买到盐,并送过关,小红军想了巧妙的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本插图。想想看小红军把盐藏在哪里了?生:小红军好像是把盐倒水里了,这样盐就会化到水里。生:我们看到小红军是穿着湿湿的衣服过关的,这衣服很可能就是浸泡了盐水。师:同学们都对小红军的妙计感到很好奇吧,好奇心是科学探究最好的动力。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盐能“化”到水里吗?二、制订计划师:我们还是按计划进行实验,可以使实验更有条理。请大家阅读“把盐‘化’到水里”研究计划,说说看我们第一步先做什么,第二步再做什么……还有没有什么需要注意的?(生阅读、讨论)生:第一步是先倒一杯水,然后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察。师: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呢?生:倒水、倒盐的时候要小心,不能撒出杯子外面。师:我们怎么才能知道放进去的盐有变化了呢?生:要仔细观察,盯着看。生:盐倒进水里后会慢慢变少了,就是化在水里了。师:最好是只倒入一小勺很少的盐,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快更清楚地看到变化。留下来的盐,正好和水里的盐作对比,看看是不是真的变化了。三、实验师:我们领到材料后,按照计划表,每完成一步,在《学生活动手册》的计划表上打勾。学生分组实验,进行观察,师巡视指导实验及记录。师:有的小组一不小心盐放得太多了,最后剩下一点盐一直在水里,可以再加点水试试。(实验结束)师:请同学们说说,你观察到盐在水里是怎样变化的?生:盐先是慢慢变小、变少了,最后都不见了。师:盐是不见了还是看不见了?生:是看不见了。师:那盐去哪里了?生:化到水里了。四、得出结论师:能不能用一句话说说盐是怎么藏到水里的?生:盐是化在水里的。师:对,我们也把这种现象称为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但并不是所有的盐都能化在我们这一杯水里。盐多了,水也要更多。所以,准确地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板书:盐溶解在水里看不见了)现在你知道小红军是怎样把盐带过关的吗?生:把盐化在水里,再把衣服浸泡到盐水里面,穿着浸泡了盐水的衣服走过关的。师:真棒,你们和小红军一样聪明。想想看这一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生:我知道了盐能化在水里师:准确地说盐能化在一定量的水里。这种现象我们叫它做什么?生:溶解。师:你合格了!我们是怎样知道盐能溶解在水里的?生:做实验。师:我们是怎样做实验的?生:先倒一杯水,再取一小勺盐放进水里,进行观察。师:也就是按我们的研究计划一步一步地进行实验的,对吧?研究计划让我们非常清楚实验该做什么,怎么做。我们的实验也变得更容易。
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几种常见物质,如白糖、味精等能溶解到水里,有的物质如食用油、沙子等很难溶解到水里。2.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计划——实验——结论”的完整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用事实说话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水的特征,知道水能溶解哪些物质。【教学难点】让学生区分并掌握常见物质的可溶性。【教学准备】材料准备:烧杯、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水,同时准备已放入味精、白糖、红糖、食用油、沙子的溶液各一杯。【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我们已经知道盐可以溶解在水里,谁能说说看,盐是怎么溶解到水里的?生:盐放进水里后,颗粒变得越来越小,盐也变得越来越少,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师:盐消失不见了吗?去了哪里?生:溶解在水里了。师:对,盐均匀分布在水里了,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溶解。那你知道还有哪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里吗?生:……师:老师这里有味精、沙子、白糖、红糖、食用油,你认为哪些能溶解在水里,哪些不能溶解在水里呢?生:……师:为什么你认为XX能溶解在水里?为什么你认为XX不能溶解在水里?二、制订计划师:科学需要用事实说话,我还是一起做实验来验证我们的猜想吧。同样的,做实验时,我们要先有什么?生:计划。师:对了!有计划的研究可以保证我们实践有序、准确、科学。(出示“水能溶解哪些物质”研究计划,讲解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同样要注意对比观察物质放入水前后的变化,要找到能物质能被水溶解的证据。三、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指导。师:(拍手提醒)停止实验。同学们坐好,看老师这边。老师看到大家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夸奖XX组做得好)。我们先按PPT的提示,在小组内交流一下你观察到的实验结果。(PPT出示:______放进水之前,是这样的:__________;放进水之后,最开始,我们看到_________,过一段时间后看到_____________,最后(现在)我们看到___________。所以我认为它是______被溶解的。)师:(拍手叫停)大家交流的意见都一样吗?谁愿意来说说看?生:味精放进水之前是白色的、一粒粒长条的,放进水之后,我们看到一粒粒长条慢慢变小了,过一段时间后看到有几粒味精已经化了,最后味精全部都化到水里看不见了。所以我认为味精是可以被溶解的。师:其他同学也都这样认为吗?(是的)那我们在《活动手册》上做好记录。(板书:味精:能溶解)还有其他物质能被水溶解吗?生:白糖、红糖也可以。生:红糖不行,红糖放进水里后,水的颜色变了。师:我们来对比一下,红糖放进水之前是什么样的?生:赤褐色的粉末。师:放进水里以后呢?生:粉末慢慢变少了,水的颜色变深了。师:现在还能看到粉末吗?生:看不到了。师:那红糖粉末去哪了?生:化到水里了。师:我们可以说也是均匀分布到水里了,但是红糖带有颜色,所以把水也被染变色了。既然是均匀分布到水里,已经看不到粉末了,我们可说红糖被水溶解了吗?生:可以。师:(板书:白糖、红糖:能溶解)还有哪些物质能溶解?生:沙子有一部分可以溶解。颗粒大的不能溶解,颗粒小的可以均匀分布到水里,水变浑浊了。生:不对,颗粒小的也不能溶解,等放一段时间后,颗粒小的又会沉到水底,水还会变清的。师:真的吗?你们现在再看看桌面上的沙子溶液,水比之前变清了吗?生:好像是变清了。师:(出示提前准备好的沙子、红糖溶液)这是老师提前做好的沙子和红糖溶液,你觉得它们有什么不同?生:沙子全部沉到水底了,水还是没有颜色、透明的;红糖没有沉到水底,水变了颜色了。师:对,有些颗粒比较小的物质不能溶解到水里,但是一开始可能会在水里漂浮,等放一段时间后又会全部沉到水底,我们认为这种物质是不能被水溶解的。有些物质像白糖,虽然会让水变色,但放很长时间后,也不会沉在水底,还是均匀分布到水中的,我们说它是能被水溶解的。(板书:沙子:不能溶解)那么食用油能被水溶解吗?生:不能,它始终浮在水上面。师:对,我们平时喝汤的时候也会发现,汤上面漂着一层油,油是不能溶解的(板书:油:不能溶解)也请你完成《活动记录》。四、得出结论现在,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了,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里,如食盐、味精、白糖、红糖等;有些物质很难溶解在水里,如沙子、食用油等。如果我们在一杯水里放很多很多的味精、糖,全部都能被溶解吗?生:只能溶解一部分。师:对,准确地说,有些物质能够溶解在“一定量”的水里。并不是一点水能溶解很多的物质。我们要学会尽可能科学、准确地得出结论。五、拓展活动师:除了我们做实验的这些材料,想一想,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溶解?生:洗衣服里洗衣液溶解到水里了;打针时几种药溶解到一起了;煮菜时,盐溶解到菜里了……师: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的溶解现象,给我们生活带来了便利。你知道吗?空气也能溶解在水里呢!我们一起来阅读课本的“阅读”材料。原来氧气也能溶解到水里啊!怪不得水里还有那么多的小动物呢!师:今天我们又发现了几种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回家以后,请你继续观察,看看还能发现哪些能被水溶解和不能被水溶解的物质,我们下节课进行交流。下课。
认识常见植物【教学目标】1.观察并描述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让学生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坚持观察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明它们的名称及特征。【教学重点】1.了解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让学生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坚持观察校园土壤里生长着的植物,并说明它们的名称及特征。【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特征。【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常见植物的挂图或常见植物的照片等。2.活动场地:观察校园里的常见植物,需要注意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防止被植物枝杈划伤,被小动物蛰伤、咬伤,同时注意保护校园植被。【教学过程】1.激趣引入,交待注意事项。师:小朋友们,春天到了,百花盛开,草长莺飞,美丽的大自然为我们展示了它们美丽的花草树木,让我们一起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跟老师一起观察校园土壤里的植物吧!生:太好了,真棒!师:大家认识哪些植物呢?生:柳树、法国梧桐树……生:小草、小花(我不知道名字)……生:玉兰花、迎春花……生:麦苗、韭菜苗……生:蝴蝶、蜜蜂……(不对,那是动物)师:对,大家认识的植物可真不少!除了蜜蜂、蝴蝶这些昆虫外,大家说的都是植物。那么植物和动物有一个简单的区分,就是植物的根是扎在土壤里的,不能随意搬家,大家清楚了吗?生:清楚了。师:老师提醒大家仔细观察,多多地记住植物的名字和它们的样子,回来比赛,看谁记得多、记得好,好不好?(好)那我们怎么记住这么多植物的名字和它们的样子呢?生:画下来。生:背下来。生:把植物叶子带回来。师:小朋友们提供了这么多好办法,真棒!我们可以边观察边简单记录,可以画图。如果大家画不下来可以想想植物长得像什么。例如柳树舒展着长辫子,说明柳树的枝叶很长。那大家觉得到校园里观察植物还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生:注意安全,不乱跑,不打闹。师:所以我们排队出去,组长维持纪律,不到低矮浓密的灌木丛中去,不乱跑,不打闹,好好观察好吗?还要注意什么呢?生:不要任意摘花。生:不要踩坏了小草。师:还要注意保护花草树木,除非采少量夹在书里做标本。生:不要伤害小动物。师:对,保护小动物,例如蜜蜂、蝴蝶、蜗牛。……2.观察校园土壤生长的植物。老师带领学生在校园内观察植物,记植物的名字和样子,学生边观察边简单记录,可以画图记录,可记录在学生手册中,老师适时拍摄下常见植物的图片……3.游戏活动:抢认植物。(在这个活动中,老师提前准备把拍摄下的常见植物的图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方式或把提前准备好的挂图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抢认植物。)师:通过游戏,我们认识了许许多多的植物朋友,你最喜欢哪几种植物朋友?它们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生:我认识了法国梧桐树,它很高,比我们所有人都高。师:松树、柳树也很高,你是怎样辨认出来的?法国梧桐树哪些地方让你印象深刻?你觉得它长得像什么?生:法国梧桐树的叶子像手掌,松树的叶子像针一样。生:我发现上面还挂着一些圆圆的小果子,不知道能不能吃。生:柳树的枝条很长,它们都不一样。师:同学们观察得特别认真,都抓住了植物的主要特征。……4.做活动手册的“连一连、填一填”和“给植物的各个部分涂上颜色”。5.表达交流,交流辨认植物的方法。介绍植物的名称和特征,得出结论:我们一般通过叶、花、果实的特征来辨认植物。培养学生愿意倾听、乐意表达的合作意识。
缺水的吊兰【教学目标】1.本课要探究的核心问题是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通过长期观察、照料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水来维持生存和生长。3.激发学生坚持长期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观察正常的吊兰和快蔫了的吊兰的区别,并做好记录。【教学难点】学会观察并照料植物。【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校园植物角有长势正常的吊兰和快蔫了的吊兰;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2.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师:(回顾认识常见植物)小朋友们,我们植物角里的植物可真不少,通过上一课的认识常见植物的学习,你认识这些植物吗?生:凤仙花的花朵特别漂亮。(老师补充:对,花朵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生:吊兰不开花但是叶子很长,也漂亮。(老师补充:吊兰也开花,有的开黄花,有的开白花,等它们开花了,我们仔细观察好吗?)……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师:大家还有什么发现?生:有的吊兰蔫了?师:观察得真仔细!那我们猜想一下,吊兰为什么蔫了?生:吊兰是不是渴坏了?我口渴的时候就蔫了。生:是不是长虫子了?(教师补充:大家看看吊兰身上有虫子吗?没有,排除它长虫子的原因。)三、计划组织、做吊兰与水的对比试验(一)讨论师:我们怎么救活这些吊兰呢?生:我们可以多浇水。生:我们给它们捉虫子……师:好,那么我们选两盆蔫的差不多的吊兰。一盆浇水,一盆不浇水,看看它们能不能救活好吗?生:好。师:观察吊兰可是个马拉松长跑赛,需要大家坚持观察,大家能做到吗?(能。)(二)争当小园丁游戏那现在我们来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察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植物和水”研究计划:1号盆2号盆浇水次数每天1次不浇水浇水时间每天10点浇水量每次1勺组长探探浇水奇奇观察究究记录妙妙设计思想:建议选择长势差不多的蔫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最好是绿色不耐旱植物、可以很快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例如吊兰。学生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给植物浇水,组织组员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水”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让学生明白做科学研究需要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培养学生长期坚持观察植物的能力和与其他孩子合作的能力。四、搜集事实证据,得出实验结论这个观察过程可能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通过搜集的证据,我们发现每天浇水的吊兰活过来了,但是不浇水的吊兰死去了。得出结论:吊兰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五、拓展活动:水养吊兰把吊兰的长得茁壮的吊兰用剪刀剪了下来,放在阳台上一个装满水的杯子里,几天后,会发现已经长出了一根根白色的根。而杯子里的水位会下降很多。这说明吊兰的生长需要大量的水分。
阳光和凤仙花【教学目标】1.按照老师制订的“植物和阳光”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2.通过长期观察、照料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3.激发学生长期坚持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重点】让学生懂得观察、照料植物,使学生认识到植物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教学难点】激发学生长期坚持观察、照料植物的积极性。【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长势差不多的凤仙花,阳台上有长势很好的凤仙花和在阴影中又瘦又黄的凤仙花;水壶、铲子等花草栽培工具;纸箱。2.活动场地:校园植物角。【教学过程】一、观察植物角,猜想假设小朋友们,教室里真香啊!原来是美丽的凤仙花开花了。仔细观察,凤仙花的颜色有粉红色的,有玫红色的,真漂亮!哎,老师发现这些凤仙花长得不一样。大家发现了吗?生:有的长得好,有的长得不好。师:对啊,为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想假设。生:是不是又忘了浇水了?(生补充:值日生每天都浇。)师提醒:看看它们放的地方有什么不同?长得好的放在哪里?生:我发现长得好的都在阳台上,角落里太暗了,阳光照不到。(师补充:那是不是说明凤仙花的生长需要阳光?)我们像上一节课一样,做实验来验证一下吧。二、计划组织、做阳光和凤仙花的对比试验(一)讨论师:我们选取长得都很好的同种类的凤仙花来做对比实验。这样更准确。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呢?小组讨论交流。生:我们按时浇水。(对,跟上次实验一样。)生:我们把一盆凤仙花放在阳台上,一盆放在暗的地方。老师补充:为了试验更明显,我们把另一盆用纸箱罩上,让它住在完全黑暗的地方。注意纸箱上留两个孔,让凤仙花可以像我们一样呼吸。(老师操作)(二)争当小园丁游戏那现在我们来玩争当小园丁的游戏吧。看老师给大家制订的观察计划,每人选择自己的任务,在表中填上自己的名字。“植物和阳光”研究计划:1号盆2号盆放置地点阳台上不透光的纸箱里浇水次数每天1次每天1次浇水时间每天10点每天10点浇水量每次1勺每次1勺组长探探……设计思想:老师根据学生的特点,提前分组,做好计划和分工,让认真负责的组长负责照料植物,组织组员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学生根据老师制订的“植物和阳光”的计划,做好计划和分工。选择长势差不多的植物做实验,选取的植物不同的地区,要因地制宜,最好是绿色喜阳、可以很快见到实验结果的植物。学生分小组坚持按计划照料植物,保证其他条件不变,把一盆植物放在阳台,另一盆植物罩上纸箱放在阴影里。观察植物,并及时做好记录。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科学研究需要制订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分工合作的道理。三、搜集事实证据这个观察过程可能延续一到二周,需要老师适时鼓励学生坚持观察,将观察结果及时记录下来。长时间观察阳台上的凤仙花和纸箱内的凤仙花的不同长势,并做好观察记录,最后得出结论:植物生长需要阳光来维持生存和生长。四、交流讨论小朋友,通过这两节课的学习,你觉得植物的生长离不开什么?五、补充资料凤仙花的叶子平展、交叉生长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的照射进行光合作用。
太阳和我们【教学目标】1.通过体验活动和观察讨论,让学生知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人类生活离不开太阳。2.利用多种感官及简单的工具,培养学生增强搜集证据的意识和能力。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阳光对人类的重要性。【教学难点】使学生懂得太阳对于人类的作用。【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每小组两顶太阳帽、两个塑料袋、水、秒表。2.活动场地:在室外,选择有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方。【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聚焦问题师:小朋友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ppt展示):早晨跳出东海面,傍晚休息下西山。夏天我们躲着它,冬天人人都喜欢。你猜出谜底是什么了吗?生:太阳!师:非常正确,谜底就是太阳。你都知道哪些关于太阳的知识呢?生:太阳能够发光。生:太阳还能发热。(学生还可能会说出来其他的有关太阳的知识。)师:同学们知道的真多!通过上个单元的学习,我们都知道植物的生存和生长离不开太阳的光,说明太阳能够发光。老师还有一个疑问(PPT展示):太阳真的能够发热吗?怎样证明太阳能发热呢?生思考后回答。师: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ppt展示课题:太阳与我们),刚才同学们说出了一些方法,老师给大家做一下补充和总结,我们可以用以下方法证明太阳是否发热(ppt展示):1.在太阳下戴上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对比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2.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对比一下感觉有什么不同。3.将两个塑料袋中的水同时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过一段时间,摸一摸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大家听明白了吗?生:听明白了!师:此时,外面的阳光非常灿烂,就让我们走出教室,走到室外,开始我们的实验吧!(二)亲身体验,寻找证据1.带领学生有序走到室外一处既有向阳处又有背阴处的开阔地方。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装有同样多水的两个黑色塑料袋。)同学们,这两个塑料袋中装有一样多的水,我们把这两个塑料袋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10分钟后我们再来观察。2.把两个塑料袋分别放在向阳处和背阴处,用秒表计时。师:每组两顶太阳帽,大家都站在阳光下,每个同学都体验一下戴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的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注意不要直视太阳,以免伤害眼睛。3.分组活动开始。4.活动结束,组织同学们排好队,来到向阳和背阴交界处,开始下一个活动。5.师:请每个同学都用手摸一摸向阳处的地面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一下有什么不同。生排队有序用手感觉。6.活动结束,组织同学们排好队,来到放塑料袋的地方。7.师:(出示秒表)时间已经过去了十分钟,就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这两个塑料袋里的水有什么不同。生排队有序用手感觉。8.活动结束,带领同学们回到教室。(三)总结拓展,加深印象师:说一说你在刚才的活动中都有什么发现。生:不戴帽子很热,戴上帽子后不是那么晒了。生:向阳的地面热乎乎的,背阴的地面不那么热。生:向阳的塑料袋里面的水比背阴的塑料袋里的水温一点。师:通过这些活动,能证明太阳能够发热吗?生:能!师:我们刚才做了三个实验,第一个实验是你站在阳光下体验戴上太阳帽和不戴太阳帽的感觉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戴不戴太阳帽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一样;第二个实验是你用手摸一摸向阳处和背阴处的地面感觉有什么不同,在这实验中,除了向阳和背阴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一样;第三个实验是用手感觉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水有什么不同,在这个实验中,除了向阳和背阴这一点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一模一样,比如都是黑色塑料袋,都是一样多的水,都放置了10分钟。像这样除了一个因素不同之外,其他的因素都一模一样的实验就是对比实验,对比实验能让我们的结论更有说服力。如果我们不做对比实验,我们的结论还有说服力吗?生:没有!师:对比实验是一种很重要的搜集证据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经常用到对比实验这种方法。PPT显示总结: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师: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些图片(PPT展示图片),说一说人们这样做与太阳有什么关系。生自由回答。师总结(PPT展示):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太阳的光和热。
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教学目标】1.知道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2.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3.掌握运用多种形式搜集证据的能力。【教学重难点】了解太阳对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的图片或录像资料等。2.活动场地:接龙游戏活动需要比较大的空间,为了减少小组之间相互干扰,建议在学校礼堂、餐厅或体育馆进行,也可以安排在室外进行,可以根据学校条件灵活处理。【教学过程】1.复习旧知,讨论引入。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能够发光发热,对人类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那么,对于同样生存在地球上的其他动物(出示常见动物图片)和植物(出示花、草等植物图片)来说,它们和人类一样需要太阳吗?太阳对它们来讲,有什么样的作用?谁来说说你的想法?生:动物也离不开太阳,它们也要光和热。师:说得很好,想想很多同学家里养的宠物狗、猫,它们冬天时候也喜欢晒太阳,白天也需要光才能活动。对于植物呢?生:植物也要阳光,才能长得好。师:你怎么发现的?生:家里的花草都放在阳台上专门让它们晒太阳。师:你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孩子,并且能将观察到的事实用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其他小朋友都要向他学习。……2.启发提问,引导搜集证据的意识。师:对于“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刚才大家发表了很多自己的看法,有的是自己猜测的,有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老师提醒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想让别人信服自己的观点,就一定要找到事实证据,比如举一些大家身边的例子或是查到的科学图书杂志、观看的科普电影电视等。那么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老师出示的线索图片,用2分钟的时间想一想,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发现吗?完善你刚才的表达?(出示教材图片或校园中动植物图片)师:都想好了吗?谁先来说说植物的生长和太阳有什么关系?生:小苗要想长高长大,需要太阳光。师:你是怎么发现的?生:道路两旁的树长得很茂密。师:对,大部分植物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要比缺乏阳光的地方长得更好。还有谁要补充吗?生:植物生长也离不开太阳给的热。师:这个你怎么知道的?生:冬天太阳不好,道路两旁的树很多都冻死了。为了防止树木被冻死,园丁给有的树木穿上了厚厚的“衣服”。师:处处留心皆学问啊,你可真细心。的确,冬天为了保护树木,很多树干都被裹上了一层保护衣,用来防止低温。还有就是现在种植水果、蔬菜很常见的塑料大棚(出示图片),棚内的温度冬天要比室外高,可以起到保护植物、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也正因为这样,现在我们能吃上各种反季节的蔬菜和水果。那对于动物你有什么想法?动物的生存与太阳有什么关系?生:动物跟人一样,也需要太阳提供光和热。比如很多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白天活动。师:对,动物需要借助白天太阳发出的光,才能方便地活动,晚上没有了光线,也就睡觉了,想想你家养的小狗是不是这样,那么谁有不同意见吗?生:狼就是晚上活动,说明它不需要太阳。师:你懂得可真多!的确,自然界有很多动物是专门晚上活动的(播放短视频),如蝙蝠、猫头鹰还有像狼这样的食肉动物,因为白天太阳提供了充足的光线不利于它们隐蔽起来捕捉猎物,所以选择晚上出来活动,但这恰恰说明太阳对它们的活动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只是和大多数动物或人类的作息时间是相反的。因而,我们可以发现,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到每一种动植物,太阳的影响方式是不同的。3.小组活动,接龙游戏。师:看来同学们虽然年龄小,但非常注意观察生活,那么我们现在就来进行一个接龙游戏,把你知道的分享给大家,你说的不够充分和准确的也让大家一起来帮你完善。我看到很多同学已经迫不及待了,那么同学们先听清老师的要求(出示“游戏要求”),首先我们分好组,然后每个小组按照一定的顺序每人说出一个例子,证明太阳对动物或者植物或者人类生活有着重要影响,能准确说出来的同学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说不出来或说得不正确的学生这一轮不能得到小红花,大家要指出他举例的错误之处。到游戏结束时比一比谁得到的小红花最多。我请一个小组先来做个示范。(一组学生做示范,老师强调学生说出的例子要真实有依据,并指出如果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应如何处理。10分钟学生小组活动,老师巡视、参与)师:好,游戏时间到了。老师看到大家刚才游戏进行得热火朝天,也很有秩序,值得表扬,我们也给每组最后的胜利者鼓鼓掌吧。那么刚才有个小组发生了争执,请老师当裁判,大家一起看看应该如何处理?有个同学说,爸爸每天早上都让他把家里的兰花搬到露台上晒太阳,可另一个同学说,他家的兰花一般都是放在房间里,不让它晒太阳,这是怎么回事呢?(生答不出来,摇头)师:老师想要告诉大家的是,太阳对动植物的作用是很复杂的。以兰花为例,一般说来是喜欢阴凉的,太强的阳光会把兰花晒伤。但适当的光照也是很有必要的,因此我们可以早上让它晒一小会儿太阳。所以,只有掌握了光照对兰花的影响方式,才能养好兰花。(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太阳对动物、植物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太阳对动植物的影响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有的动物喜欢白天活动,有的动物喜欢晚上活动;有的植物喜欢阳光,有的植物喜欢阴凉。我们只有充分尊重这些自然规律,才能更好地保护各种动物,才能让各种植物更好地生长。课下,也请同学们继续留心搜集一些太阳影响动植物的例子,回来和大家分享。
多变的月亮【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说月亮、画月亮、剪月亮、比月亮,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2.学生通过课后坚持长期观察月亮,进行记录,知道月相是不断变化的。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认识月相的变化现象,知道月相是不断变化的。【教学准备】1.材料准备:学生准备材料有白纸、铅笔、剪刀;教师准备材料有月相的图片,月相观察记录表。2.活动场地:分组活动在教室内进行;课外观察活动在家进行。【教学过程】1.引入活动:猜谜语师:同学们,老师这儿有个谜语,大家来猜一猜。“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生:月亮。师:同学们猜的完全正确!这条谜语里都提到了月亮有哪些形状?生:圆形和镰刀形。师:(出示圆形和镰刀形月相图片)月亮是不是只有这两种形状呢?生:不是!月亮有很多种形状!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多变的月亮”。2.表达交流: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都见过什么样子的月亮呢?生:我见过弯弯的月牙!生:昨天晚上的月亮是圆圆的!生:月亮怎么由圆盘变成月牙的?生:会不会就像一个圆饼被一口一口咬成月牙?3.设计制作:画月亮、剪月亮师:刚才同学们说了些自己见过的月亮的样子,下面我们在纸上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再用剪刀剪下来。我们在使用剪刀时,要注意安全,不要碰伤自己或同学。生:(画出自己见过的月亮样子,并剪下来。)4.事实证据:引导学生对比月亮师:我们已经画出并且剪下了不同形状的月亮的样子。我们所看到的月亮的不同形状,我们称之为“月相”,月相是不断变化的。老师这儿有一些不同的月相挂图,下面我们比一比,自己看到的月亮像哪一个,把各自剪下的月亮贴在相应的月相图下面。生:学生对比月相挂图,把自己剪下的月亮贴在相应的月相图下面。师:同学们,我们刚才剪的月亮都能找到相似的照片吗?生:找到了,照片中有圆月亮。生:半圆形的也有!生:照片中有月牙。生:老师,我剪的怎么找不到这种样子的月亮?5.观察:观察并记录不同日期的月相师:为什么找不到这种样子的月亮呢?到底有没有这种样子的月亮,我们可以通过课外观察月亮,了解整个的月相变化。师:我们在观察月亮时,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选择离家近的安全观察地点,由家长陪同共同观察。第二,一般农历上半月可选择在晚上8点左右观测,下半月可选择在早晨6点左右观测。第三,坚持一个月每天不间断地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师:由于一个月的时间太长,我们每个星期都要把自己的观察记录带过来,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交流。
空气知多少【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知识。2.让学生感知空气的存在。【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一些基本特征。【教学难点】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什么、有什么作用。【教学准备】卡纸,剪刀,不干胶,小木棍,图钉。【教学过程】1.导入活动师:我们来猜个谜语吧,我来说谜面,大家一起猜一猜,看谁猜得出谜语。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说它珍贵到处有,动物植物离不了。(学生动脑猜一猜看是我们生活中的什么东西。)老师引导学生去思考。2.空气游戏师:现在大家知道了空气的存在,那么我们有没有玩过一些跟空气有关的游戏呢?(大家想一想,说一说。)生:我放风筝的时候就跟空气有关。生:吹泡泡。生:吹气球。老师课件出示一些简单的空气游戏。3.空气知多少师:关于空气我们知道些什么呢?开动脑筋,把你知道的写下来贴在“气球树”上。出示课件:气球树。让学生把自己知道的有关空气的知识写在卡纸上,一起把它贴到气球树上。4.提出问题师:关于空气我们还有哪些问题?制作“问题银行存折”,把我们的问题存入“问题银行”吧。生:动手制作“问题银行存折”。教师出示课件,学生自己动手模仿制作。5.制作纸风车大家动手制作纸风车,做完以后下课在操场上感受一下空气的存在。
找空气【教学目标】1.感受空气的存在,学会动手寻找空气。2.知道我们的身边充满着空气。3.了解空气的一些简单用途。【教学重点】学会自己去寻找空气。【教学难点】懂得利用身边的事物去感知空气,证明空气的存在。【教学准备】塑料袋、粉笔、瓶子、玻璃水槽、气球。【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研究研究空气,你知道空气的哪些秘密?生:空气没有颜色、没有味道。生: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生:空气还透明。师:我们不容易看到它,也摸不着它。那么空气到底在哪里呢,猜一猜?生:空气到处都有。生:空气就在我们周围。生:空气只在地球上有。……(二)猜想假设:师:同学们都认为空气就在我们身边,你能想个办法找到空气,让我们都能感受到空气的存在吗?生:用塑料袋包住。师:你真会想办法!我们可以借助材料找到身边的空气。今天老师提供了很多材料来帮我们的忙,现在来认识一下吧(展示材料)。(塑料袋、扇子、瓶子、吸管、土块、粉笔头、盛水的水槽)师:这些材料可以自由选择使用,只要能找到空气就行。如果坐着不方便,可以站起来。下面请组长领材料,开始找空气吧。(学生捉空气,教师巡视指导。)(三)事实证据:师:同学们,找到空气了吗?请把材料放回原处,请各小组汇报:用什么材料,怎么找到空气的?生:我打开塑料袋,在空中一抖就找到空气了。师:塑料袋有什么变化?生:塑料袋鼓起来了。师:那说明空气在哪里了?生:空气在塑料袋里。师:他把空气装到了塑料袋里,真棒!还有和他不同的方法吗?生:用扇子扇,有风吹到脸上,这就是空气。生:我把吸管含在嘴里,另一端插入水里吹出了气泡,说明我嘴里有空气。生:我利用了瓶子,先卸开盖儿,让空气流到瓶子里,再拧上盖子,就把空气找到了。师:嗯,瓶子里有空气了。谁还有不同的方法?大胆说。生:我把土块放到水里,发现土块里有很多小气泡冒出来。师:那小气泡是什么呀?生:是空气。生:我还发现,把鲜嫩的树叶浸入水中,也有气泡冒出来!师:通过找空气,我们发现空气在塑料袋里、在瓶子里、在土壤里、在我们的身体里、在树叶里,在很多地方都能找到空气,这说明什么?生:空气的确存在,而且确实就在我们身边。师:空气所在的地方很多,能用一句话概括地说一下吗?生:空气就在我们的周围(教师板书)。(四)迁移应用:压缩棉被1.天气热了,不用的被子太占地方了。2.把它装进专用密封袋里,然后抽去空气。3.瞧,被子变薄了!原来棉被中也有很多空气。
观察空气【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物质。2.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的意思,提高学生搜集证据的探究能力。3.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空气被污染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河南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及答案
- 贵阳人文科技学院《先进制造与特种加工》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珠江职业技术学院《动物分子生物学C》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应用科技学院《日本近现代文学作品选读》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新华学院《东西方设计元素》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电子商务》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海南省建筑安全员-B证考试题库附答案
- 《固定收入证券》课件
- 一年级语文《借生日》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集锦汇编十篇
- 艺术漆培训课件
- 四川新农村建设农房设计方案图集川东南部分
-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小高考生物、地理、历史、政治试卷及答案(综合版)
-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 挡风玻璃自动涂胶方案
- 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考博真题
- IEC60335-1(中文)
- 对于申请增加办公用房请示
- 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空中交通管理办法
- 姓名代码查询
- 四层电梯控制系统设计-(共38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