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1页
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2页
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3页
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4页
湖州市南浔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浙江省湖州市南浔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50小题共50分)1、下表是根据《大国的兴衰》改编的《各强国工业生产排名变化表》,从中可得出结论排名1860年1870年1890年1900年1大不列颠大不列颠美国美国2法国美国大不列颠德国3美国法国德国大不列颠4德国德国法国法国A.工业革命开展时间的先后决定了其工业的排名次序B.第二次工业革命导致欧洲强国走向衰弱C.美国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最大受益国D.工业革命进程中各国发展不均衡[2、霍布斯鲍姆在《帝国的年代》中说:“1905年之后,国际危机通常越来越诉诸战争威胁来解决.”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背景是A.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和发展B.英法操纵国际联盟激化矛盾C.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开始破产D.美国加强对欧洲事务的干涉3、下列图片是一战时各国的征兵宣传海报。实际上各国参加战争的根本目的都是A.为了争夺欧洲大陆霸权B.为了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C.为了保卫国家的和平和民主D.为了转嫁国内的经济危机4、有两位同学参加了一次夏令营,他们参观了福熙车厢,甲同学向乙同学介绍了同盟国失败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协约国集团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都占有优势②英、美的海上封锁起了重要作用③德、奥军队战略上的失误④战争导致国内阶级矛盾激化.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①③④5、在一场灾难过后,几位学者对欧洲前途发出这样的感叹。学者甲说“我们这个时代的现实:欧洲之没落.”学者乙说“欧洲已进入了艰困的时代。”学者丙说“我们欧洲的命运只能这样。”从材料中推断,这些学者担忧的是A.宗教改革后,罗马教会学者对欧洲陷入信仰分裂感到忧心B.法国大革命期间,欧洲保守派对革命运动的传播深感不安C.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知识分子对欧洲文明的前途失去信心D.冷战期间,西欧学者对于亚洲新兴势力的崛起,甚为疑虑6、列宁说:“‘一战'后美国几乎把所有国家,甚至最富有国家,都变成了向自己进贡的国家。”这表明A.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B.美国经济全面繁荣C.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工厂D.美国工业产值居世界第一7、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19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顾维钧、陆征祥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巴黎和会,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不会看到A.美国、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会议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C.斯大林率领苏俄代表团参加会议备受冷遇D.会议通过了相当苛刻的对德和约8、《凡尔赛和约》中最能反映巴黎和会性质的内容是①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转让给日本②对德国军备严格限制③莱茵河西岸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④以“委任统治”形式瓜分德国海外殖民地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1919年英国首相劳合·乔治致美国总统威尔逊的备忘录中曾说:“我想象不到将来有比这更能引起战争的原因了:已明确证实自己素以世界上最充沛、最强大的民族之一的德意志民族,居然被一群小国所包围,这些国家中的多数从来就没能为自己建立过稳定的政府,而每个国家中又都存在着大批吵着要与他们的祖国统一的德意志人.”劳合·乔治讲这段话的意图是A.警告美国不要插手欧洲事务 B.否定美国有关民族自决的提议C.联合美国提防德国的再度崛起 D.不要过分削弱德国10、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灾难,痛定思痛,人类开始探寻维护世界和平的新途径.国际联盟的成立就是这种探寻努力的结果.国联从一成立就宣称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但它却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不太光彩的纪录,并放任了二战的爆发,其原因不包括A.国联成为英法等少数大国操纵下的维护其霸权的工具B.国联盟约的很多规定模糊不清,漏洞百出C.美与英、法在国联内争夺领导权,使国联成为双方争霸的场所,降低其效率D.苏联被排斥在国联之外,美因国内反对未能加入,这大大降低了国联的权威性11、梁启超在《欧游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于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材料中所提“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主要原因是A.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B.威尔逊的外交才能不够C.英法的反对D.美国的实力不够强大12、1921年在美国召开了一次会议,会后美国朝野上下一片欢腾,美国领导人喜形于色,这是因为①《四国条约》埋葬了英日同盟,消除了美国在亚太地区争霸的一个障碍②《五国海军条约》使美国海军得以与英国海军并驾齐驱③华盛顿会议剥夺了日本在大战期间夺得的德国的殖民地④通过《九国公约》,美国可以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争夺中国的过程中占得先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3、右图是一战期间日军占领青岛的情境,下列有关山东问题的由来,排列正确的是①袁世凯几乎全部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②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特权③德国派舰队强占胶州湾④日本归还中国山东主权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③①②④D。③②①④14、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的共同之处有: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②少数大国操纵会议,充满矛盾③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④涉及中国问题,侵犯中国主权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③④15、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象一潭死水般平静"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16、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过程中,德国不同于日本的是A.受经济危机严重冲击B。法西斯势力的与日俱增C.国内阶级矛盾异常尖锐D.民族复仇主义思潮泛滥17、慕尼黑协定签订后不久,丘吉尔在英国下院演讲说:“这无疑是西方民主国家向纳粹武力威胁的彻底投降.这种失败不会给英国和法国带来和平或安全,恰恰相反,这将使这两个国家的处境更为软弱和更加危险。”这表明丘吉尔:①斥责张伯伦的绥靖政策②主张制止法西斯侵略③反对把战争祸水东引④认为绥靖政策是在怂恿侵略A.①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④18、德国入侵波兰是对绥靖政策的致命打击,许多人提出了疑问:“他们已经扔出了两个‘小孩’,再扔出另一个‘小孩’给‘狼群’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还能有收益吗?”其中,两个“小孩”指A.西班牙和埃塞俄比亚 B.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C.奥地利和波兰 D.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19、与毕加索的名画《格尔尼卡》反映的主题最贴近的历史事件是A。中途岛海战B.南京大屠杀C.珍珠港事件D.慕尼黑阴谋20、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转折点,又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这是因为=1\*GB3①苏德战场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②德国是轴心国的中坚力量③这次战役的胜利有利地配合了其它战场④这次战役的胜利使苏联能抽到其他战场作战⑤这次战役的胜利减少了其他战场的压力A.=1\*GB3①②③⑤B.=1\*GB3①②C.=1\*GB3①③④⑤D.=1\*GB3①②③21、1942年7月7日美国邮政总署发行了一枚邮票,下列对邮票的表达意义理解正确的是①邮标上的人物SunYat—Sen和Lincoln分别是中美两国“国父”②邮票设计者将“民族、民权、民生”与“ofthepeople,bythepeople,forthepeople"并列,表明中美两国当时有共同目标③邮票中心突出“抗战建国”的目的是为了美、中两国共同抗击日本法西斯④邮票设计者将台湾列入中国版图是因为中美英发表了《开罗宣言》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D.①④22、右图为发表在2004年3月5日的《讽刺与幽默》的一幅漫画《战车装配中》,它主要反映了日本

A.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极右势力否认侵略罪行C.社会暴力激烈

D.军国主义阴魂不散23、下列名词承载着惨酷的历史意蕴,是法西斯势力所犯下的反人类罪的黑色象征①“奥斯威辛集中营”②“南京大屠杀”③“731细菌部队”④“格尔尼卡大屠杀”其中属于“日本制造"的有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②③24、德黑兰会议期间的一天早晨,在例会开始前,丘吉尔说:“今天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我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通过这段对话,我们可以看出A.苏联实力最强 B.罗斯福野心最大C.美苏矛盾是主要的矛盾 D.三国争霸意图显现25、第二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启示主要有:①法西斯是世界和平的死敌②绥靖政策姑息养奸,害人害己③局部战争有可能演变为世界大战④和平需要各国政府和人民共同维护⑤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文明必将打败野蛮A。①②③④B。①②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②③④⑤26.观察图6。根据图中的内容,它的主题应当是A.施里芬计划B.慕尼黑阴谋图6C.诺曼底登陆D.杜鲁门主义图627.邱吉尔说:“我知道,今天人们很不愿意回忆那一次会议,在那次会议中张伯伦和达拉第等自投罗网,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投降。”邱吉尔这样说的理由是因为“那一次会议”A.承认了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的现实B.使建立欧洲集体安全体系的努力最终破产C.使德国法西斯得到了“向西进军”的鼓励D.使德军摆脱了东西两线同时作战的困境28.“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它"所造成的直接影响有A.促进了欧洲的经济复苏B.稳定了世界经济和贸易秩序C.推动了欧洲联合的进程D.导致了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形成29.《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反映在周朝政治中A.周天子对地方进行垂直统治B.主要按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C.周公开创了分封制D.先后分封了七十一个诸侯王30.“(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句话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有①皇帝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郡县制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1.古代中国史上,曾有西北边境官员向朝廷报告紧急军情,皇帝即刻召集宰相及相关长官共商对策。由于宰相无权调动军队,乃由主管军队的长官提出作战方案,由主管财政的长官调度后勤物资,经皇帝裁决后,才调动军队增援前线。以上场景最有可能发生在A.汉代B.唐代C.宋代D.清代32。在元代,行省是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其中体现在A.行省以下设路、府、州、县B.对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C.地方不能设立常备军D.重大民政事务须呈报中书省33.几位同学讨论某一主题时,各自发表意见如下:“中国皇帝权力来自上天,不受监督与制衡”、“时代越晚,相权越轻,皇帝直接掌理朝政"、“中央政府设有言(谏)官,提出建言,针砭朝政”、“地方长官有一定任期,接受中央政府迁调”.这几位同学讨论的主題最可能是A.传统政治的特质B.御史的政治功能C.皇权与太尉的冲突D.中央与地方权限34。《元史》记载:“至元十三年,初置江淮行省,治扬州。二十一年,以地理民事非便,迁于杭州。二十二年,割江北诸郡隶河南,改曰江浙行省,统有三十路、一府。”从上述史料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①行省的管理区域时有变化②元朝的行省制度时行时废③路和府是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④行省设置和调整由中央政府决定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5。《清史稿·职官志一》:“初设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画军要.……用兵西北,虑儤直者洩机密,始设军机房,后改军机处。”下列关于军机处叙述正确的是A.起迄年间为清朝雍正到咸丰B.是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中央政治机构C.军机大臣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D.由官品较低官员组成,专门“参画军要”36.西汉前期相权之重,是后代少见的,所谓“道德出于君,制令传于相”.汉武帝在制度上克服这一问题的措施是A.设“中朝”B.置枢密院C.置刺史D.设内阁37.近代中国人慨叹:“泰西公法,于平等之国设领事官,不过保护其民之商务,如有词讼及科罪,仍由各国之地方官照例科断。惟于中国、土耳其、……不以平等之例相待.”这种现象A.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开始出现B.客观上有利于自然经济的瓦解C.说明中国政府丧失了官吏任免权D.反映了中国的司法主权已不完整38.历史学家萧功秦在《危机中的变革》一书中指出:“中国近代历史剧变的基本分界线,是距今一百多年前的甲午战争”。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中国割地赔款,丧权辱国B.近代民族工业开始产生C.开启了制度变革的探索历程D.开始出现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39.下列历史事件是日本侵略中国、中国维护民族独立的历史见证,根据其所反映的历史阶段先后排列正确的是①七七卢沟桥事变②九一八事变③中共“八一宣言”④中共七大A.②③④①B.②③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40。“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它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马上打下澳洲,打下印度……”美国总统罗斯福在1942年春的这段话说明了A.打垮日本是美国当时最重要的战略目标B.中国的坚持抗日使盟国掌握了战略主动权C.中国战场牵制了大量的日本兵力D.开辟第二战场迫在眉睫41.(2009全国文综一)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嗣后各式公文,无论京外,内叙大英国官民,自不得提书‘夷’字。"这表明当时的中国A.已经形成平等的外交观念B.“天朝上国"规制受到冲击C.对西方列强产生崇拜心理D.受到西方文化的广泛影响42.(2009全国文综一)抗日战争期间某战役后,《新华日报》刊载一位中国将领的谈话:“我军……对一城一寨之得失,初不以为重,主在引敌深入,使其兵力分散,而予敌主力以打击。”以下战役符合上述特征的是A.淞沪会战B.百团大战C.台儿庄战役D.平型关战役中国以不同的方式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回答43、44题43.(2009北京文综高考)2009年,人民海军在山东青岛举行建军六十周年阅兵。这里曾见证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作为战胜国的中国蒙受屈辱的历史,与此相关的国际文件是A.《辛丑条约》 B.《凡尔赛条约》 C.《开罗宣言》 D.《波茨坦公告》 44.(2009北京文综高考)图8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A.①B.②C.③D.④45.(2009高考广东单科)共产党领导的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说,国民党肤施县党部在延安公开出版几种壁报,张贴通衢。共产党的印刷厂替国民党印刷传单,已是尽人皆知。这反映出当时A.国民党已在军事上占领延安B.边区政府由国民党直接管辖C.正处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D.共产党允许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46.(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马克思在评论鸦片战争时说,,“在这场决斗中,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激于道义,而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却是为了获得贱买贵卖的特权--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据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陈腐世界的代表"是指固守旧制度的清政府 B.“贱买贵卖的特权"说明英国侵华与鸦片无关C.“对联式悲歌”是指中英两国在战争中两败俱伤 D.“最现代的社会的代表”体现出人类的正义和道德47.(2009高考广东文科基础)某年,清政府明令各省督抚放宽民间设置工厂的限制.促成这一政策出台的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48.(2009高考广东理科基础)1937年,美国很有影响的《时代》杂志把蒋介石夫妇选为“1937年伉俪”.这一举动反映出美国A.在冷战后需要中国加入西方阵营B.重视中国顽强抵抗日本侵略的行动C.非常认可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D.肯定蒋介石对北伐战争的贡献49.(2009高考江苏单科)1937年7月7日,驻华北l3军悍然发动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战爆发。日本在华北地区驻军始于A.甲午中日战争之后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C.辛亥革命失败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50。近代以来,在中国人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中出现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爱国口号。如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②保卫华北,保卫黄河,保卫全中国③愿人人战死而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④还我山东,还我青岛。这些口号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④③B①③②④C②③④①D③④②①二、非选择题(51题12分,52题17分、53题21分)5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向它们证明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引起了一场激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阿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8分)材料二战争是人类不断反思的问题。英国画家尼维森以一战为题材的作品《光荣之路》,阴暗的背景下,画面上是尸体、漂落的帽子……EMBEDPBrush

(2)作品取名《光荣之路》有何寓意?一战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怎样的精神创伤?(4分)52.(17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右图这幅漫画刊登在1921年德国一家杂志上,一只五头怪兽将踩在脚下的猎物的内脏吞食殆尽。材料二:“三头怪兽”漫画请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