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_第1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_第2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_第3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_第4页
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部分地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汇编:文言文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子皮曰:“愿,吾爱之,不吾叛也。使夫往而学焉,夫亦愈知治矣。”子产曰:“不可人之爱人求利之也今吾子爱人则以政,犹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伤实多。子之爱人,伤之而已,其谁敢求爱于子?子于郑国,栋也。栋折榱崩,侨①将压焉,敢不尽言?子有美锦,不使人学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学者制焉,其为美锦不亦多乎?侨闻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譬如田猎,射御贯,则能获禽。若未尝登车射御,则败绩厌覆是惧,何暇思获?”子皮曰:“善哉!虎②不敏。吾闻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我,小人也:衣服附在吾身,我知而慎之;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微子之言,吾不知也。他日我曰:‘子为郑国,我为吾家,以庇焉,其可也。’今而后知不足。自今请,虽吾家,听子而行!”子产曰:“人心之不同如其面焉,吾岂敢谓子面如吾面乎?抑心所谓危,亦以告也。”子皮以为忠,故委政焉。子产是以能为郑国。(节选自《左传·襄公三十一年》)【注】①侨:即子产。②虎:即子皮。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不可A人之B爱人C求利之也D今E吾子F爱人则以政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校,乡间的公共场所。校是古代进行各项学习的处所,也可以聚会议事。B.小人,乡野之人,然明自谦之辞。现在则一般用来指人格卑鄙的人。C.“吾爱之”与《孟子》“吾何爱一牛”中的“爱”意思不同。D.射御,射箭御马之术,属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所提到的“六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张毁掉乡校的然明,在听完子产对不能毁掉乡校的理由的阐述后,认为自己没有才能,而子产可以成大事。B.子皮想让尹何来治理自己的封地。子产说尹何太年轻,且过于忠厚老实,不建议他担任重要职务。C.子产认为一个官员只有经过学习锻炼后才能担任重要的行政职务,而不是拿重大的行政职务去让人学习锻炼。D.子产深谙从政治国之道,深谋远虑,忠心耿耿,所以能把郑国治理得很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2)大官、大邑所以庇身也,我远而慢之。14.面对然明的疑问,子产的回答很有说服力。请简要分析。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赵襄子攻翟而胜之,取尤人、终人①。使者来谒之,襄子方将食而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喜也。今君有忧色,何也?”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齐、楚、吴、越皆尝胜矣,然而卒取亡焉,不通乎持胜也。唯有道之主能持胜。孔子劲构国门之关②,而不肯以力闻;墨子为守攻,公输般服,而不肯以兵知。善持胜者,以强为弱。材料二:贞观十一年,大雨,穀水溢。太宗谓侍臣曰:“朕之不德,皇天降灾。将由视听弗明,刑罚失度,遂使阴阳舛谬,雨水乖常。文武百官各上封事,极言得失。”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封事曰:“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业也;有始有卒,所以崇其基也。今虽亿兆乂安③,方隅④宁谧,既承丧乱之后又接凋敝之余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覆焘之恩⑤著矣而疮痍未复,德教之风被矣而资产屡空。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若种之日浅,根本未固,虽壅之以黑坟⑥,暖之以春日,一人摇之,必致枯槁。今之百姓,颇类于此。常加含养则日就滋息;暂有征役则随日凋耗。凋耗既甚则人不聊生;人不聊生则怨气充塞;怨气充塞则离叛之心生矣。故帝舜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孔安国曰:‘人以君为命,故可爱。君失道,则人叛之,故可畏。’仲尼曰;‘君犹舟也,人犹水也。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是以古之哲王虽休勿休⑦,日慎一日者,良为此也。”(节选自《贞观政要》)[注]:①尤人、终人:地名。②杓国门之关:拉开城门的门闩。③亿兆乂安:百姓安定。④方隅:边疆。⑤覆焘之恩:帝王施加给百姓的恩惠。⑥黑坟:肥沃土壤。⑦虽休勿休:即使获得赞誉也不要认为自己值得赞誉。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既承丧乱A之后B又接凋敝C之余D户口E减损F尚多G田畴H垦辟犹少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河,文中指“长江”“黄河”,与现代汉语的“江”“河”词义有别。B.封事,指密封的奏章,古代臣下上书奏事,用袋封缄以防泄漏,故称。C.失道,指违背道义,与《孟子》“失道者寡助”中的“失道”词义相同。D.良,指确实,与《琵琶行》中“感我此言良久立”的“良”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齐、楚、吴、越都曾经获胜却最终走向了灭亡,主要是因为其君主不能通晓保持胜利的道理。B.善于保持胜利的人懂得以强为弱,墨子虽善于进攻防守,但他不愿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闻名。C.毂水泛滥成灾,唐太宗认为上天降下灾祸,是因为自己没有修好德行,视听不明,刑罚过度。D.中书侍郎岑文本认为,守住已成功的基业,其治国之法不应轻易改变,这样才能“定其业”。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2)是以古人譬之种树,年祀绵远,则枝叶扶疏。14.为什么孔子会说“赵氏其昌乎”?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李及字幼几,郑州人也。举进士,寇准荐其才,擢知兴化军。迁枢密直学士,出知杭州。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僚佐惊曰:“江使者兄弟,荣枯大臣如反掌耳。今公不加礼待之,公虽不求福,独不畏其为祸乎?”及曰:“待之如是足矣。”既而德明谓僚佐曰:“李公春秋高,何不求闲郡以自处,而居杭繁剧之地邪?”僚佐走语及曰:“果然,江使者之言可惧也。”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节选自《东都事略·李及传》)材料二:曹玮久在秦州,累章求代。上问王旦谁可代玮者,旦荐枢密直学士李及,上即以及知秦州。众议皆谓及虽谨厚有行,非守边之臣,不足以继玮。杨亿以众言告旦,不答,及至秦州,将吏心亦轻之。会有屯驻禁军白昼夺妇人银钗于市中,吏执以闻。及方坐观书,召之使前,略加诘问,其人服罪。及不复下吏,亟命斩之,观书如故。将吏皆惊。不日,声誉达于京师。亿闻之,复见旦,具道其事,谓旦曰:“向者相公初用及,外廷之议谓及不胜其任,及今材器乃如此,信乎相公知人之明也!”旦笑曰:“外廷之议,何其易得也。夫以禁军戍边,白昼为盗于市,主将斩之,事之常也,乌足以为异政乎?旦之用及者,其意非为此也。夫以曹玮知秦州七年,羌人慑服,边境之事,玮处之已尽其宜矣。使他人往,必矜其聪明,多所变置,败坏玮之成绩。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节选自《说苑·敬慎》,有删减)10.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正确断句处的字母按顺序填写在答题卡上。及资性A清介B治尚C简严D喜慰荐E下吏F而乐G道H人之善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出,文中指京官调到地方任职。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因为犯事而被贬官。B.荣枯,指使人穷达,与《大学之道》中“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的“齐”用法相同。C.相公,在文中是对宰相的尊称。汉魏以来拜相者必封公,故有此称呼。D.“必矜其聪明”与《<老子>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李及是郑州人,曾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因他有才能推荐过他;他在多地任要职,去世后获得殊荣。B.李及任杭州知州时,对过杭使臣江德明未厚礼相待,僚佐提醒他不要因此引来祸端,但李及不以为意。C.李及担任秦州知州时,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李及果断处置了他,由此立下威信。D.王旦认为李及不会像其他人一样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败坏曹玮的功绩,故推荐李及做曹玮的接班人。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2)旦所以用及者,但以及重厚,必能谨守玮之规模而已矣。14.材料二中众人认李及“谨厚有行”,请依据材料一分析李及这一特点。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文本一:奉法循理之吏,不伐功矜能,百姓无称,亦无过行。作《循吏列传》第五十九。(节选自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文本二: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周蔡王引为记室。迁卫州治中。高祖①受禅,转齐州别驾,有能名。在州四年,考绩连最。征轨入朝。时卫王爽②为原州总管,上见爽年少,以轨所在有声,授原州总管司马。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原州人吏闻之,莫不改操。公孙景茂字元蔚,河间阜城人也。开皇初,诏征入朝,拜汝南太守。郡废,转曹州司马。俄迁息州刺史,法令清静,德化大行。开皇十六年,转道州刺史。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好单骑巡人,家至户入,阅视百姓产业。有修理者,于都会时乃褒扬称述。如有过恶,随即训导,而不彰也。由是人行义让,有无均通,男子相助耕耘,妇人相从纺绩。大村或数百户,皆如一家之务。其后请致事,上优诏听之。大业初卒官。身死之日,诸州人吏赴丧者数千人,或不及葬,皆望坟恸哭,野祭而去。敬肃字弘俭,河东蒲坂人也。少以贞介知名,释褐州主簿。炀帝嗣位,迁颍川郡丞。时左翊卫大将军宇文述当涂用事,其邑在颍川,每有书属肃。肃未尝开封,辄令使者持去。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由是述衔之。八年,朝于涿郡,帝以其年老,有治名,将擢为太守者数矣,辄为述所毁,不行。刘旷,不知何许人也。性谨厚,每以诚恕应物。开皇初,为平乡令,单骑之官。人有诤讼者,辄丁宁晓以义理,不加绳劾,各自引咎而去。所得俸禄,赈施穷乏。百姓感其德化,更相笃励,曰:“有君如此,何得为非!”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及去官吏人无少长号泣于路将送数百里不绝。(节选自《隋书·循吏传》)【注】①高祖:隋文帝杨坚。②卫王爽:隋文帝杨坚异母弟杨爽。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及A去B官C吏D人E无F少G长H号I泣J于K路L将M送N数O百P里Q不R绝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奉法循理之吏”的“循”是遵循的意思,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奉事循公姥”的“循”字含义不同。B.别驾,官名。汉置,为州刺史的佐吏。因出巡时不与刺史同车,别乘一车,故名。C.“上优诏听之”的“听”是听从、应许、允许的意思,与《陈情表》中“听臣微志”的“听”字含义相同。D.“每以诚恕应物”的“物”是别人的意思,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善万物之得时”的“物”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踩坏了庄稼。于是,赵轨停下来等到天明,在赔偿百姓的损失之后才离开。B.公孙景茂先后在多地任职。等到其去世时,前来奔丧的官吏和百姓有数千人,一些没有赶上葬礼的就望坟哭泣,随地祭祀后离开。C.敬肃在担任颍川郡丞时得罪了宇文述,所以宇文述对其怀恨在心。后隋炀帝多次准备提拔敬肃担任太守,宇文述总是诋毁敬肃。D.监狱都长满了杂草,官署厅堂可用来张设罗网捕捉鸟兽,这些都能够反映出在刘旷的治理下,平乡的社会风气发生了良好的变化。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悉以秩俸买牛犊鸡猪,散惠孤弱不自存者。(2)述宾客有放纵者,以法绳之,无所宽贷。14.较之司马迁,《隋书·循吏传》的作者为循吏增加了哪些内涵?请简要概括。答案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答案】10.ACD11.D12.B13.(1)我听说用忠于为善,能减少怨恨,没听说过依权仗势来防止怨恨。(2)大官和大的封邑是用来庇护自身的,我却疏远而且轻视它。14.晓之以利害,为然明讲清楚郑国人在乡校议政对施政的好处,同时也讲明一旦废除乡校将会给郑国带来的危害。【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不行。你如果喜爱一个人,总是希望对他好,做对他有利事情。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不可”是子产对上句子皮话的否定,单独成句,表达观点,A处断开;“人之爱人”,动宾结构,“之”为取独用法,C处断开;“也”为句末语气词,应在“也”后面断开,即在D处断开;“今”是“吾子爱人则以政”的状语,中间不应断开,“爱人”的主语是“吾子”,中间也不应断开。所以应在ACD处断开。【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以及一词多义的能力。A.正确。B.正确。C.正确。喜爱/吝惜;句意:我喜爱他。/我怎么会吝惜一头牛呢?D.“属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所提到的‘六艺’”错误。“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的“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句意: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过于忠厚老实”错误。子产只是认为尹何太年轻,对他担任此职务持怀疑态度,“过于忠厚老实”是子皮对尹何的看法。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损”减少;“防”,防止。(2)“所以”,用来……的;“庇”,庇护;“慢”,轻视。【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信息的能力。由原文“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可知,子产对然明晓之以利害,为然明讲清楚郑国人在乡校议政对施政的好处。由原文“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可知,子产也讲明一旦废除乡校将会给郑国带来的危害。参考译文:郑国人到乡校休闲聚会,议论执政者施政措施的好坏。郑国大夫然明对子产说:“把乡校废除了,怎么样?”子产说:“为什么?人们早晚干完活儿回来到这里聚一下,议论一下施政措施的好坏。他们喜欢的,我们就推行;他们讨厌的,我们就改正。这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要毁掉它呢?我听说过尽力做善事来减少怨恨,没听说过靠摆威风来堵塞怨恨。难道不能很快地制止?但是(这防怨)就像堵塞河水溃决一样,河水大决口造成的损害,伤害的人必然很多,我是挽救不了的;不如开个小口疏通河道,不如我听取(这些议论后)把它当作治病的良药。”然明说:“我从现在起才知道您确实可以成大事。小人确实没有才能。如果真的这样做,恐怕郑国真的就有了依靠,岂止是有利于我们这些臣子!”子皮想让尹何治理一个采邑。子产说:“尹何年轻,不知能否胜任。”子皮说:“这个人忠厚谨慎,我喜爱他,他一定不会背叛我的。让他到那里学习一下,就会更加懂得治理政事的方法。”子产说:“不行。你如果喜爱一个人,总是希望对他好,做对他有利的事情。现在您喜爱别人,就想让他来管理政事,这就如同让一个还不会拿刀的人去割肉一样,多半会割伤自己。您的所谓爱人,只不过是伤害人家罢了,那么以后谁还敢求得您的喜爱呢?您在郑国如同房屋的栋梁,栋梁折断了,屋椽自然要崩塌,我也会被压在屋子底下,因此怎敢不把自己的全部想法说出来呢!譬如您有一块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肯让人用它来练习剪裁衣服。担任大官、治理大邑,这些都是人们身家性命之所寄托,却让一个正在学习的人来担当。大官大邑与美丽的锦缎相比,不是更加贵重吗?我只听说过学好了然后才去管理政事,没听说过就用治理政事的方式来让他学习的。如果真这么做,一定会受到危害。比方打猎吧,射箭、驾车这一套练熟了,才能猎获禽兽;假若从来就没有登过车、射过箭和驾过车,总是为翻车发生事故(翻车压死)而提心吊胆,那么,哪里还顾得上猎获禽兽呢?”子皮说:“太好了!我这个人很笨。我听说过,君子总是努力使自己懂得那些重大的遥远的事情,小人总是使自己懂得那些微小的眼前的事情。我是个小人啊!衣服穿在我身上,我是知道加以爱惜的;大官、大邑,这是身家性命之所寄托,我疏远而轻视它。假如没有您这番话,我是不会懂得这个道理的。从前我说过:‘您治理郑国,我治理我的封地,在您的庇荫之下,还是可以把封地治理好的。’从现在起才知道,这样做还是不够的。从今以后我请您允许,就是治理我的封地,也要听您的意见行事。”子产说:“人心的不同,就像人的面貌一样。我怎敢说您的面貌同我的一样呢?不过我心里认为危险的事情,还是要奉告的。”子皮认为子产非常忠实,所以就把郑国的政事委托给他。子产因此才能治理郑国。广东省东莞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答案】10.BDG11.D12.D13.(1)现在赵氏家族的恩德并没有什么积累,而一个早上攻下两座城池,灭亡恐怕会临近我们了吧?(2)因此古人用种树来作比喻,说年岁久远的树,枝叶就会茂盛。14.①夺取胜利并非难事,持守胜利方为难事;贤明的君主用深思多虑去持守胜利、福泽后代;②赵襄子面对“一朝而两城下”的胜利并未沾沾自喜,反而感到忧虑,并反思自己的德行,这是事业昌盛的原因。【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但是已经承接了丧亡乱离之后,紧接着又是衰败凋弊之时,天下人口减少了很多,开垦的田地还很少。“丧乱之后”“凋敝之余”句式整齐,两两对应,故在BD处断句;“户口减损尚多”“田畴垦辟犹少”,句式整齐,两两对应,“尚”修饰“多”,中间不断开,故在G处断句。故在BDG三处断句。【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以及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A.正确。古义:长江、黄河。/今义:泛指江河。句意:长江、黄河发大水。B.正确。C.正确。均指违背道义。句意:国君一旦丧失道义。/违背道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D.错误。确实。/很,甚。句意:确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被我的话所感动她站立了好久。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改变”错误,由原文“臣闻开拨乱之业,其功既难;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可知,“易”是“容易”之意,不能理解为“改变”。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无所”,没有什么;“下”,攻下;“其”,恐怕、大概。(2)“是以”,因此;“譬”,作比喻;“扶疏”,枝叶茂盛,高低疏密有致。【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结合原文“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贤主以此持胜,故其福及后世”可知,夺取胜利并非难事,持守胜利方为难事;贤明的君主用深思多虑去持守胜利、福泽后代;结合原文“襄子曰:‘江、河之大也,不过三日。飘风暴雨,日中不须臾。今赵氏之德行无所积,今一朝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可知,赵襄子面对“一朝而两城下”的胜利并未沾沾自喜,反而感到忧虑,并反思自己的德行,这是事业昌盛的原因。参考译文:材料一:赵襄子攻打翟,取得了胜利,夺得了尤人、终人两个城邑。使者向赵襄子报告这件事,赵襄子正准备吃饭,而面露忧虑的神色。身边的大臣们说:“只用一个早上就攻下了两座城池,这正是人们所高兴的事。现在国君面露忧虑的神色,这是为什么?”赵襄子说:“长江、黄河发大水,不超过三天(势头便要减弱了)。狂风暴雨,一天中不过一会儿时间。现在赵氏家族的恩德并没有什么积累,而一个早上攻下两座城池,灭亡恐怕会临近我们了吧?”孔子听到这件事之后,说:“赵氏大概要兴盛起来了吧!”深思忧虑这是事业昌盛的原因,而沾沾自喜这是事业失败的开始。取得胜利并非难事,保持胜利就是困难的事儿了。贤明的君主用深思多虑去持守胜利,因此他们的福泽可以影响到后代。齐、楚、吴、越都曾经有称霸中原的胜利,但是最终都走向了灭亡,主要是不能通晓保持胜利的道理。只有那些有道的君主才能保持胜利。孔子的力气大到可以拉开城门的门闩,但是不愿凭借多力向人炫耀;墨子善于进攻防守,公输般很佩服,但是墨子不愿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闻名。善于保持胜利的人,把(自己的)强大看成是弱小。材料二:贞观十一年,天降大雨,穀水泛滥成灾。太宗对身边的大臣说:“由于我没有修好德行,所以上天降下灾祸,或是由于我视听不明,刑罚过度,于是使得阴阳错乱,雨水反常。文武百官各上奏章,尽量指出政事的过失。”中书侍郎岑文本上奏章说:“臣听说开创拨乱反正的事业,成功已经很难;守住已成功的基业更加不容易。所以居安思危,是用来稳固事业;做事有始有终,是用来巩固国家的基业。现在虽然百姓安定,边疆平静,但是已经承接了丧亡乱离之后,紧接着又是衰败凋弊之时,天下人口减少了很多,开垦的田地还很少。皇上庇护百姓的恩惠十分显著,但战争的疮痍尚未恢复,仁德教化的风气遍布全国,但国家财政仍然时常匮乏。因此古人用种树来作比喻,说年岁久远的树,枝叶就会茂盛;如果种下的时间短,树根还没有稳固,即使用肥土去培护它,用春天般的阳光去温暖它,但只要有一个人去摇动它,就一定会导致枯萎。现在的百姓就很类似这种情况。经常给予关心养护,就会一天天繁衍生息;一旦有征调徭役,就会一天天凋弊耗损。凋弊耗损的程度愈深,就会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就会心里充满怨恨;心里充满怨恨,就会产生背离叛乱的意图。所以帝舜说:‘令人敬爱的并不是国君,令人害怕的并不是人民。’孔安国说:‘百姓是依靠君王生存,所以国君是令人敬爱的。国君一旦丧失道义,那么百姓就会背叛他,所以百姓是令人害怕的。’孔子说:‘国君就像是船,百姓就像是水。水能够承载船,也可以倾覆船。’因此古人说,圣明的君主即使获得赞誉但不要认为自己值得赞誉,一天比一天谨慎,确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答案】10.BDF11.A12.C13.(1)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比较闲的地方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2)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一定能严格遵守曹玮的制度(规矩)罢了。14.①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有德行;②李及喜欢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有点,表明他忠厚;③李及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表明他严格谨慎【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及资性清介”主谓短语单独成句,其后B处断开;“治尚简严”中,“治”是主语,“尚”是谓语,“简严”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D处断开;“喜慰荐下吏”前省略主语“李及”,“喜慰荐”是谓语,“下吏”是宾语,句子结构完整,其后F处断开故选BDF。【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古代文化常识的掌握,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现象的能力。A.“京官到地方任职实际上是因为犯事而被贬官”错误。京官调到地方任职有很多原因,并不一定是因为犯事而被贬官,选项说法绝对。B.正确。使动用法,使人穷达;使动用法,使……齐整。句意: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要使家族中的各种关系整齐有序。C.正确。D.正确。都是夸耀、夸大。句意:一定自恃聪明。/自我夸耀的人不能长久。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禁军轻视他是文人,因此在集市公然抢劫”错误,从原文“将吏心亦轻之”中只能看出秦州文武属官轻视李及,看不出那名禁军轻视他是文人;且这名禁军“在集市公然抢劫”和“轻视他是文人”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诚”,假如,如果真的;“自逸”,使自己闲适;“何伤”,何妨,有什么妨碍呢。(2)“所以”,……的原因;“但”,只;“以”,因为;“规模”,制度、规矩。【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于时内侍江德元居中用事,其弟德明奉使过杭,及待之薄。”“及笑曰:‘及老矣,诚得闲郡以自逸,庸何伤?’”“既而德明亦不能伤也,时人重其操守”可知,李及不用超常礼仪接待使臣江德明,且不怕报复,不惧威胁,表明李及有操守、有德行;由原文“及资性清介,治尚简严,喜慰荐下吏,而乐道人之善。”可知,李及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有点,表明他忠厚。由原文“忌杭风俗轻靡,未尝事宴游。在杭未尝市物,惟置白乐天一集而已。”李及不满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且从不举行宴饮游乐,不在杭州购物,表明他的严格谨慎。参考译文:材料一:李及字幼几,是郑州人。参加进士科考试,寇准举荐他有才能,被提拔为兴化军知军。升任枢密院直学士,外任杭州知州。当时内侍官江德元在内廷掌权,他的弟弟江德明奉命出使,经过杭州,李及待他很冷淡。属吏惊讶地说:“江使者兄弟,想要使大臣尊贵或低贱,简直易如反掌。如今大人不用超常的礼仪对待他,大人即使不企求福分,难道就不怕他报复吗?”李及说:“这样对他已经足够了。”不久江德明对(李及的)属吏说:“李公年纪老了,何不找个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却要待在这事务繁重至极的杭州呢?”属吏跑去告诉李及说:“果真如此,江使者的话可怕啊。”李及笑着说:“我老了,假如能到政事清闲的州郡任职,来使自己身心闲适,又有何妨呢?”后来江德明也无法中伤他,世人(因此)推崇李及的操守。李及天性清正耿直,为政崇尚简约严明,喜好推荐属吏,乐于称道他人的优点。(他)对杭州轻浮奢靡的风俗不满,未曾从事宴饮游乐。没有在杭州购物,只买过一部白居易诗集而已。材料二:曹玮在秦州任职很久,多次上表请求委派别人接替自己的职务。皇帝问王旦谁可接替曹玮,王旦推荐枢密院直学士李及,皇帝于是任命李及为秦州知州。众人都认为李及虽然严格忠厚有操守,但不是守卫边境的臣子,不能够接替曹玮。杨亿把众人的议论告诉王旦,(王旦)不回答。李及到了秦州,文武属官心里也瞧不起他。恰逢一名驻守禁军白昼在市中抢夺妇女的银钗,小吏抓住他,向李及报告。李及正坐着看书,召见禁军,令他上前,稍加责问,那名禁军承认罪责。李及不再交付法官审讯,马上命令将他斩首,(然后)照样看书。文武属官都大吃一惊。不几天,(李及的)声誉就传到了京城。杨亿听说后,又去拜见王旦,详细陈述此事,对王旦说:“从前相公初用李及,外朝认为李及不能胜任职务,如今李及竟有如此才能器度,相公确实有知人之明啊!”王旦笑着说:“外朝的议论,太容易满足了。禁军戍守边疆,青天白日在集市公然抢劫,主将(即李及)将他斩首,这是平常之事,哪里称得上优异的政绩呢?我任用李及,本意不在此。曹玮担任秦州知州七年,羌人畏惧屈服,边境之事,曹玮已处理得够好了。派遣他人接替曹玮,一定自恃聪明,大加变革,(这就)破坏了曹玮成功的业绩。我任用李及的原因,只是因为他持重敦厚,定能谨慎守护曹玮的制度罢了。”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联考考试【答案】10.CHL11.A12.A13.(1)(公孙景茂)把自己的俸禄全部拿来买牛犊、鸡、猪等,分给孤儿和病弱无法生活的人。(2)对宇文述的放任不受约束的宾客,敬肃用法律制裁他们,没有宽恕的。14.①为官重在教化疏导;②为官心系百姓疾苦;③为官深受百姓爱戴。【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等到刘旷离职,官吏百姓不论老少,在道路旁号啕大哭,送行的队伍绵延几百里。“及去官”为句首状语,应在其后断开,即C处;“吏人无少长”作“号泣于路”的主语,且为定语后置,后面可断开,即H处。“号泣于路”是状语后置句,后面断开;且此句与“将送数百里不绝”说的是两个方面,中间应该断开,即L处;故选CHL。【11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错误。两句中的“循”字含义相同,都是依照,遵循的意思。句意:奉行法律遵循事理的官吏。/一切行事都顺着婆婆的意思。B.正确。C.正确。都是听从、接受的意思。句意:皇上特下诏书批准。/应许我微不足道的心愿。D.正确。前一个“物”指人,意为别人;后一个“物”指客观存在的各种物质、物体。句意:总是以诚实仁爱待人。/羡慕万物恰逢繁荣滋长的好时节。故选A。【12题详解】本题考查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A.“卫王杨爽在夜间行走,其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错误。原文“在道夜行,其左右马逸入田中,暴人禾。轨驻马待明,访禾主酬直而去”,可见在夜间行走的是赵轨,是赵轨手下人的马脱缰跑入农田中。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1)“悉”,全部;“秩俸”,俸禄,俸薪;“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