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化学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氮气用作保护气B.白磷用于制作烟幕弹
C.盐酸用于除铁锈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
2.下列材料是合成材料的是()
A.不锈钢伞骨B.尼龙牙刷刷毛C.载重汽车轮胎D.铜导线
3.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4.“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一件大事.下列做
法不会对人体有害的是()
A.为使馒头好看,超市售用柠檬黄、糖精钠、玉米精等多种添加剂炮制的染色馒头
B.为了增进营养和促进消化,牛奶经工业发酵后得到酸奶
C.为保持肉制品的鲜美,某食品有限公司使用吃了“瘦肉精”的猪肉做原料制火腿肠
D.为避免浪费,某市有人将餐馆的湘水油进行净化成“地沟油”再售往学校和酒店再利用
5.下列现象不属于乳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
6.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是()
A.K+、Na+、SOrB.H+、NO]、COp
C.NH3OH-、NO3D.Cu2+、Ba2+>Cl-
7.如图是电解水过程中水分子分解的微观模拟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示中有2种单质B.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
C.图示中发生的是分解反应D.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是水分子
8.下列各选项中,科学实验与科学结论的关系(或说法)错误的是()
A.蔗糖与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可说明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不同
B.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
C.1965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
D.电解水实验证明了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9.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序号物质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
Acoco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
B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NC)3)2溶液,过滤
CNaCl固体MgCl2溶于水,加入适量KOH溶液,过滤、蒸发
DCuCuO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10.tJC时向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甲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甲乙
A.烧杯①中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钾
B.tJC时,烧杯①中的溶液是饱和溶液
C.将温度升高到tzT,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
D.若将烧杯①和②中溶液的温度从tJC升高到12汽,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下表是某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文字说明:
配料含碘量保质期食用方法储藏指南
氯化钠避热、避
(20mg~40mg)/Kg18个月不要长时间炖炒
碘酸钾光、密封
(1)该“加碘食盐”属于(填序号),给人体补充的是碘。
①纯净物②混合物③单质④氧化物⑤化合物⑥元素
(2)由食用方法和储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三、科普短文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
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但是,像三聚鼠胺、孔雀石绿、
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如作为甜味剂的“甜
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使用范围最大使用量(g/kg)
酱菜、调味酱汁、糕点、冰淇淋、饮料等0.65
蜜饯1.0
陈皮、话梅、话李、杨梅干等8.0
甜蜜素(CfHiiNHSOs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
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口分解温度约280。口无明显现象.蔗糖
的熔点是186。&在190-22CTC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
物质.
(1)苏丹红(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话梅中检测出1.01g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
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
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
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
(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
13.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据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2)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
溶液是______
(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作用.液态的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脂肪合称为油脂,若锅
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4)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12和MgCL
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图:
水NaOHNajCOi
jm(__~~►滤渣
硫酸钠粗品一落解〔一》除杂一|靖杂|―r过i滤________
」滤一一后续处理j硫酸钠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
②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③NaOH和Na2c。3如果添力口过量了,可加入适量_____溶液除去.
(4)“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分)
14.由C、H、0、Cu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A、B、C是单质,甲、
乙是化合物。图中“一”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T”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
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己略去)。回答下列问题。
Al.---------^回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C:;甲:»
(2)写出乙-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转化为甲的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六、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9分)
15.通过一学期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掌握了一些化学知识与技能。请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
题。
ARCDFFG
(1)写出图中①的仪器名称:。
(2)若用高镒酸钾制取氧气,他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装置F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的缘故。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
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o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填管口字母
)--------------0
(5)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
七、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
16.某化学兴趣小组通过探究活动学习和理解化学知识.请你一起
研究学习,并回答有关问题.
研究主题:水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
相关信息:一定体积的溶液中,离子的数目越多,其离子的浓度越
大.电导率传感器用于测量溶液的导电性强弱,能反映离子浓度大
小.相同温度下同种溶液电导率越大,离子浓度越大.
(1)实验一:恒温条件下,向一定体积一定浓度的稀Ba(OH£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献试液,插入电
导率传感器,然后滴加稀硫酸,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图中甲曲线所示.
①写出Ba(0H)2与H2s。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甲曲线M点时混合液体呈_____色;
③通过对甲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M点前曲线下滑的过程中,H+和OFT结合成也0,Ba2+和SOj-结合成Bas。4
B.M点时离子浓度几乎为零
C.M点后溶液电导率逐渐增大,仅由于溶液中H+浓度在逐渐增大
(2)实验二:恒温条件下,向等量同浓度的稀Ba(OH%溶液中滴加2-3滴无色酚麟试液,插入电导率传
感器,然后滴加稀Na2sO4溶液,测得溶液的电导率变化如上图乙曲线所示.
①通过对乙曲线的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填序号).
A.开始至完全反应过程中,电导率减小,溶液由红色逐渐变为无色
B.电导率下降到最低点时仍然较大,表明溶液中还存在较多离子
C.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中Na+数目一直增大
②N点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离子符号).
③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溶液中复分解反应的实质是参与反应的离子,结合生成了沉淀、
气体或水,导致其浓度(填“增大”或“减小”).
(3)拓展:①请根据示例仿写离子方程式.
示例AgNC)3+NaCl=AgClI+NaN()3离子方程式:Ag++Cl-=AgClI
仿写:BaCl2+Na2sO4=BaS04I+2NaCl离子方程式:.
②向一定量饱和澄清石灰水中持续通入过量的C02气体,溶液先变浑浊后浑浊逐渐消失.请推测此过程
的溶液中Ca2+的浓度变化情况.
八、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
17.分别对100g20%的硝酸钾溶液进行如下操作,请计算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加入100g水;(写出计算过程)
(2)加入20g硝酸钾。(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A、氮气用作保护气,是利用了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是利用
了其化学性质.
B、白磷用于制作烟幕弹,是利用了磷燃烧冒出大量的白烟的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
了其化学性质.
C、盐酸用于除铁锈,是利用了铁锈(三氧化二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达到除锈的目的,需要通过
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
D、稀有气体用于电光源,是利用了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有色的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
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
故选D.
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
学变化体现出来.
2.【答案】B
【解析】解:A.不锈钢属于金属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尼龙牙刷刷毛属于合成材料,故B符合题意;
C.载重汽车轮胎不属于合成材料,属于复合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铜属于金属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3.【答案】D
【解析】解:A、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
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药品不能用手拿,有的药品具有腐蚀性,操作错误;
C、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口吹灭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取一片pH试纸放在玻璃片或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
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
待测液,操作正确;故选:Do
4.【答案】B
【解析】解:A、长期过量摄入柠檬黄、糖精钠、玉米精等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错误;
B、酸奶是以新鲜的牛奶为原料,经过巴氏杀菌后再向牛奶中添加有益菌(发酵剂),经发酵后,再冷却灌装
的一种牛奶制品,所以正确;
C、瘦肉精是一种激素,而且不容易分解,长期使用危害人体健康,所以错误;
D、地沟油对人体健康有害,所以错误;故选:Bo
5.【答案】C
【解析】解:A、用洗洁精洗去碗盆上沾染的油污,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
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现象,故选项错误。
B、用洗衣粉清洗就餐时不小心沾染的油渍,洗衣粉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
走,是利用了乳化现象,故选项错误。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沾染的油污,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不是利用乳化
现象,故选项正确。
D、用洗发液清洗头发,洗发液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是利用了乳化现
象,故选项错误。故选:Co
6.【答案】A
【解析】解:A、三者在溶液中两两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选项正确;
B、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会产生二氧化碳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C、铁根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会产生氨气和水,不能大量共存,故选项错误:
D、三者在溶液中相互结合不能生成沉淀、气体、水,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但是铜离子溶液是蓝色的,故
选项错误;故选项为:A.
7.【答案】D
【解析】解: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
2H2T+02To
A、该反应中,氢气和氧气属于单质,说法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分子结构模型可知,化学变化中分子一定改变,说法正确;
C、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
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的最小粒子是氢原子与氧原子,说法错误。故选:D»
8.【答案】D
【解析】解:A、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是不同的,蔗糖与熟石灰在水中溶解的实验可说明不同
物质的溶解性不同,故A正确;
B、世界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故B正确;
C、1965年,中国科学家用化学方法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一种由51个氨基酸组成的有机大分子蛋白质),这
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蛋白质。C正确;
D、水通电可以分解出氢气和氧气,可知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而水中不含氢气、氧气,故D错误。
故选:Do
9.【答案】D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
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Na2s。4、Na2c。3溶液均能与适量的Ba(NO3)2溶液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MgCk能与适量KOH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氯化钾,不符
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CuO能与过量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铜不与稀盐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
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Do
10.【答案】B
【解析】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tJ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由烧杯①中溶解的溶质多可知,
加入的固体是氯化钾,故选项说法正确;
B、tJC时,烧杯①中没有未溶解的溶质,不能确定溶液是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在12冤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在tJ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
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上述分析可知,若将烧杯①和②中溶液的温度从tJC升高到tzK,两溶液中的溶质质量、溶液质量都
相等,则溶质的分数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11.【答案】②⑥受热分解
【解析】解:(1)该“加碘食盐”由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组成,由多种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物质由元素
组成,加碘食盐给人体补充的是碘元素;
(2)由不要长时间炖炒的食用方法及储藏时应避热的要求,可推测碘酸钾受热分解;由避光的储藏要求可推
测碘酸钾见光会分解;
故答案为:(1)②:⑥;(2)受热分解(或见光分解)。
(1)根据加碘食盐的标签,利用加碘食盐的组成,判断加碘食盐为混合物;
(2)根据标签所标明的食用方法及储藏指南,推测碘酸钾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及储藏方法,反过来,物质的用途及储藏方法又可以表现出物质的性质。
12.【答案】不是;超标;分别取样进行加热,先熔化并逐渐变黑的是蔗糖,无明显现象的是甜蜜素;BC;
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会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且只要不超标使用,
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解析】解:(1)像三聚富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2)由题目信息可知,每千克话梅中最多可添加甜蜜素8g,则100g话梅中最多可添加甜蜜素0.8g,检测出100g
话梅中有1.01克的甜蜜素,说明该话梅中甜蜜素已超标;
(3)因为甜蜜素的熔点是265。。分解温度约28(TC;蔗糖的熔点是186。&在190-22(TC的较高温度下,蔗
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所以可根据熔点不同来鉴别甜蜜素和蔗糖,分别取样进行加热,先熔化
并逐渐变黑的是蔗糖,无明显现象的是甜蜜素:
(4)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会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所以在选购食品
时,食品中含有允许添加的添加剂是正常的,只要不超标就不会影响身体健康,可以食用;
(5)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会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且只要不超标使
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我认为是需要的.但过多食用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无利.
故答案为:(1)不是;(2)超标;(3)分别取样进行加热,先熔化并逐渐变黑的是蔗糖,无明显现象的是甜蜜
素;(4)BC;(5)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会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且
只要不超标使用,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1)根据题干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2)根据话梅中甜蜜素的使用标准分析;
(3)根据甜蜜素和蔗糖的熔点不同进行分析;
(4)根据题目信息及选购食品方法进行分析;
(5)根据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3.【答案】水和氧气;A1C13;CUS04;乳化;盖上锅盖;玻璃棒;MgCl2+2NaOH=Mg(OH)2I+2NaCl;
稀硫酸;B
【解析】解:(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水和氧气.
(2)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氯化
铝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可把打磨过的铁丝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氯化铝溶液中,铁丝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
铜却不能置换氯化铝中的铝,从而得到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铝>铁>铜;
(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乳化作用;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盖锅盖或倒入
蔬菜,隔绝空气进行灭火:
(4)①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玻璃棒.
②用NaOH和Na2cO3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MgCl2+2NaOH=Mg(OH)2I+2NaCl,Na2CO3+
CaCl2=CaCO3I+2NaCl.
故填:MgCl2+2NaOH=Mg(OH)2I+2NaCl,Na2CO3+CaCl2=CaCO3I+2NaCl.
③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的硫酸溶液除去.
故填:硫酸.
©“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快干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故填:B.
故答案为:(9分)(1)水和氧气;(2)A1案3、CuS04;(其它合理答案给分)(3)乳化、盖上锅盖.
(4)①玻璃棒②MgC%+2NaOH=Mg(OH)2I+2NaCl③稀硫酸④B
(1)铁与水和氧气同时接触时容易生锈;
(2)铁不能和氯化铝反应,能和氯化铜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
(3)洗洁精能清除油污,这是利用它的乳化足以;根据常见的灭火的方法分析.
(4)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氯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
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
蒸发滤液时,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该停止加热,靠余热把水分蒸干.
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
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4.【答案】出02H203C0+Fe2()3及2Fe+3cO22H2+022H2O
【解析】解:(1)甲可以生成A和C上,已知它们含有C、H、0、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而A和C是单质,
所以我们可以确定甲、A、C这三种物质,所以甲应该为水,而A和C就是氢气或是氧气,B同样为单质,根
据所学知识,氧气具有氧化性,它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生成单质的,所以C为氧气,A为氢气;从ATB这一
反应中氢气表现出来的是还原性,所以B应该是金属单质,而乙也生成B,故乙也是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
故乙可以是一氧化碳,那么B就是铁,经过验证,推导正确,所以A、C、甲分别是小;02;H20;
;
(2)乙-B反应可以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3co+Fe203警2Fe+3CO2
(3)A转化为甲的化合反应是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2H2+02’警2H2。。
故答案为:(1)%;。2;H20;
高温
;
(2)3CO+Fe2O3=2Fe+3CO2
占燃
(3)2H2+O2=2H2O0
根据甲可以生成A和C上,已知它们含有C、H、0、Fe四种元素中的一种或几种,而A和C是单质,所以我们
可以确定甲、A、C这三种物质,所以甲应该为水,而A和C就是氢气或是氧气,B同样为单质,根据所学知
识,氧气具有氧化性,它所发生的反应中没有生成单质的,所以C为氧气,A为氢气;从ATB这一反应中氢
气表现出来的是还原性,所以B应该是金属单质,而乙也生成B,故乙也是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故乙可以
是一氧化碳,那么B就是铁,然后将推出的物质验证即可。
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
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
△
15.【答案】锥形瓶B2KMn04—K2MnO4+Mn02+02T高钛酸钾从导管进入水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
花aghd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解析】解:(1)图中①的仪器名称为:锥形瓶。
(2)若用高铳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加热高铳酸钾反应生成镭酸钾、二氧
化锦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04-^-K2MnC)4+Mn02+02T。
(3)实验过程中,若观察到装置F中的水变为红色,这是因为试管口未放一团棉花,高锌酸钾从导管进入水
中,为了防止实验过程出现上述现象,相应的改进措施是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镒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混合不需加热型,发生装
置选用A,经过浓硫酸干燥后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所选装置连接顺序正确的是aghd。
⑸装置A和C还可以作为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A和C相比较,A装置的优点是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药品。
故答案为:(1)锥形瓶:
A
(2)B;2KMnO4—K2MnO4+MnO2+02T;
(3)高镒酸钾从导管进入水中;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4)aghd;
(5)可以随时添加液体药品。
(1)根据常见仪器的名称进行分析;
(2)根据加热高镭酸钾反应生成镒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进行分析;
(3)根据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锌为原料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该反应属于固-液混合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相关安全协议书
- 车库出售定金协议书
- 解除车贷合同协议书
- 健身俱乐部预售协议书
- 项目合股承包协议书
- 配偶同意卖房协议书
- 餐厅人身安全协议书
- 酒店订餐免责协议书
- 餐厅员工持股协议书
- 退休人员免责协议书
- 2025-2030年辣椒素产业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2025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招聘高校毕业生58人三(本科及以上学历)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大国工匠活动方案
- 《华能企业文化建设》课件
- 陕西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2025年医院管理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江苏高处安装、维护、拆除作业-特种作业证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Unit7OutdoorfunIntegration(课件)-译林版(2024)英语七年级下册
- 成人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护理专家共识
- 2023年船员培训计划
- 2025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招聘614人(河南)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