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吉林市五十五中2023-2024学年高三第二次诊断性检测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家训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家训文化可谓源远流长。家训最早是通过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来体现的。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西周政权建立以后,遍封功臣,建立诸侯国。周武王之弟周公旦,受封于鲁国。周公旦由于要留在京城辅佐侄子周成王,不能就封,就让自己的儿子伯禽就封于鲁。伯禽临行之前,“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周公训子,是一段关于中国家训文化、最早又最可信的记载。父母对子女面对面的训诫,用文雅的词来说,就是“庭训”。“庭训”典出《论语•季氏》,讲的是孔子当面训诫儿子孔鲤的故事。由此,“趋庭”、“鲤对”、“庭对”也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后来,中国的家训通过书信、训词和遗嘱等形式传递;再后来,家训又通过制定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来体现,形成了家庭内部所有成员的行为准则。家训的形式日益丰富。中国的家训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伦理道德的要求、文化知识的教育、谋生技能的传授、为人处世的告诫等,几乎涉及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的家训文化从一开始就有着明确的指向:一是训导教育子女成人成才。这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前文说到周公戒子、孔子庭训,都体现了这一点。中国的家训文化,可分为萌芽期、发展期、成熟期、衰败期、蜕变期,但不管是在哪一个时期,家训都离不开对子女的教育。二是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任何一个家庭都不是孤立的。它作为社会细胞、社会的基本单位,必须接受来自外在的社会控制。这种社会控制包括法律控制、行政控制、道德控制以及习俗控制。同时,为了维护家庭内部的稳定,调整和处理好家庭内部关系,将子女培养成人,使家庭得以承继和绵延,还必须要有家庭的内在控制及家庭的自我控制。这种自我控制的一个主要方面,就是通过口头或书面的各种形式的家训来体现,从而起到对子女、对全体家庭成员的教育、引导和约束的作用。三是确立良好的家风。家风是指一个家庭的传统风习,是人们在长期的家庭生活中逐渐形成和世代延传下来的生活作风、生活习惯、生活方式的总和。家风的形成,是家庭长辈和主要成员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诲的结果,而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隋朝初年的颜之推在《颜氏家训·治家篇》中说过这样一段话:“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夫不义则妇不顺矣。父慈而子逆,兄友而弟傲,夫义而妇陵,则天之凶民,乃刑戮之所摄,非训导之所移也。”在这里,作者强调了家风引导和家庭中长者、尊者的表率作用的重要性。在近现代,江南钱姓家族人才辈出,若星汉灿烂,这和其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子孙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良好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选自胡申生的《中国家训家风中的文化传承》,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家训最早是古代父母对子女的当面训诫,是以口头表达的形式来体现的。B.中国的家训文化源远流长,“周公训子”就是这种文化最早最可信的源头。C.“周公训子”说的是周公旦对替自己就封鲁地的儿子临行前当面训诫叮嘱的事。D.周公旦以自己为迎接贤士而常中断洗头和吃饭的事来告诫儿子要礼贤下士。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论语•季氏》中讲述了孔子训诫儿子的事,后人归纳出了“庭训”“趋庭”“鲤对”“庭对”等词语,这些词语后来成为中国家训文化的代名词。B.中国家训文化的内容要求是指向家庭及其成员的,其功能包括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实行家庭的自我控制以及确保形成良好的家风。C.家训的体现形式在不断更替,从口头训诫发展到通过书信、训词、遗书等传递的形式,再后来又演变为完整的家规、家约、家范等准则性条文。D.中国家训的内容十分广泛,几乎涵盖了个人、家庭、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伦理道德、文化知识、谋生技能、为人处世等多方面的内容。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管是在中国家训文化的萌芽期还是发展期、成熟期,乃至衰败期和蜕变期,教育子女成人成才始终是家训最基本的一个功能。B.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必须接受社会多方面的控制,同时,家庭也必须要有内部的自我控制,这样家庭才能稳定并得以延续。C.家训和家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家庭中的尊长以身作则,同时又教育其他成员循规守矩,久而久之,良好的家风便逐渐形成并延传下来。D.江南钱姓家族的先祖制定了《钱氏家训》,钱氏代代相传、恪守不移,形成了良好的家风,故而其后代人才辈出,如星汉灿烂。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北京,南京老歪这两天特兴奋,以致于晚上都睡不着,鏊子上烙油馍似的在床上翻来覆去。有人说,睡不着就数羊,数不到一百头就睡着了,老歪连着几个晚上,都数到一万多头了还是没有一点睡意。是啊,这事换到谁身上都淡定不了。两个孩子都在电话里说,说他一辈子没出过门,趁着现在还能走动,让他到城里逛一逛,转一转,开开眼界,见见世面,想住了就住下来。老歪到过最远的地方是镇上,赶集时去一趟,县城都没有去过。两个孩子像是商量好似的,说这几天就把车票给快递过来,让他做好准备。去就去吧,住是不会住的,玩两天还是可以的。若是犟着不去,说不定哪一天蹬腿了,会让孩子遗憾终生的。村里人说,老歪该享清福了。可不是吗,老歪的一双儿女都成家立业了,都出息了,他还不该享福吗?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儿子六岁,女儿三岁。当时,亲戚朋友都劝老歪再找一个,说孩子没妈不行。老歪那时还是小歪,挺倔的,说啥也不找。他说,有了后妈,不一定是孩子的福气。就这样,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两个孩子也算争气,学业完成后都留在了城里。唯一遗憾的是,两个孩子不在一个地方,儿子在北京,女儿在南京。两个孩子还算孝顺,没少给他打钱,没少给他寄东西,电话里也没少说话。他们刚参加工作那会儿,也曾邀请老歪到城里去,尽管老歪也特想去,却一直没有成行,他怕给孩子们增加负担,现在不一样了,都有房子了,都成家了,该去看看他们。这次邀请他进城,也就是在前几天的电话里说的。就这样,老歪睡不着了。北京?还是南京?这几天,村里人见了老歪,都会这样问他。不少人给他出主意,有的建议他去北京,说北京有毛主席纪念堂,有天安门城楼;有的建议他去南京,说南京有中山陵,有雨花台。老歪呢,咧着嘴嘿嘿直乐。说实话,他也没决定好到底是上北京还是下南京。这两个孩子也真是的,说寄车票都寄车票,说不寄都不寄。儿子在北京上班,房子买在了河北,每天上班要提前三个小时。唉,上个班就这么远,也真难为儿子了。儿子是去年结的婚,媳妇是日本闺女。他们举行的是集体婚礼,单位操办的。恰好老歪当时刚参加过本村的一个葬礼,按农村阴阳先生的说法,不宜再去参加婚礼,就没有去。他们也没回来过。也就是说,到目前为止,老歪没见过媳妇的面,不能说没见过——儿子给老歪买了个智能手机,在手机里见过,还给他拜过年呢,叽里咕噜的,像是鸟语。儿子说那是问候老爸新年好的。老歪想等到孙子出生后再过去,视频了几次也没见媳妇的肚子大起来,老歪也不好意思问儿子,当然,更不好意思问媳妇了。儿子似乎知道老歪的心思,在上次的电话里却轻松地说,他们不打算要孩子了!这还了得,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得去好好数落数落儿子。这边牵挂着儿子,那边女儿也连着心。女儿在南京上的大学,女婿是她大学期间就认识的。今年五一结的婚,女婿是南京一家企业的老板。哼,老板有啥了不起,收破烂的也叫老板——去年村里来了个收破烂的,临走给了老歪一张名片,名片上写着“回收公司总经理”。女儿是旅游结的婚。老歪见过相片,女婿是个秃顶,年龄也不小了,似乎比老歪小不了多少,女儿说他是二婚。可能因为这个原因,女儿一直没把女婿领回来过。这个女婿不是外国人,是苏州人,说话也听不懂。女儿说,这个老板带来两个孩子,她自己不打算再要了。啧啧,女儿真傻,没有一个亲生的会中?都说闺女是爹娘的小棉袄,儿子指靠不了,还得依靠女儿呢。女儿过不好,也是自己的一块心病。到底是去北京还是南京?去北京,女儿不高兴,去南京,儿子不高兴。有了,谁的票到的早去谁那里!主意一定,老歪才想起收拾自己,去镇里洗了澡,破天荒请人搓了搓背,理了理发,刮了刮脸,还拿出新衣服让邻居家的媳妇给熨烫了一下。过了一天,老歪收到了一个快递员送来的两个快递——两张卧铺车票——一张去南京的,一张去北京的,车票上的车次居然是同一天时间!快递员的到来早已把左邻右舍吸引过来了,他们相互传递着火车票,眼里写满了羡慕,还一边取笑老歪:你不会分身术,看你这次去哪里!当天晚上,老歪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我实指望到时带上你去城里逛一逛,现在不可能了。我决定了,哪儿也不去,就在家守着你。说罢,老歪那沟壑纵横的脸上淌满了泪水。去南京的车票是儿子寄来的。去北京的车票是女儿寄来的。(原发《奔流》2015年第2期,《小小说选刊》9期转载,入选《2015年中国小小说精选》,作者,侯发山。)1.下列对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恰当的一项是A.接到儿女都要他进城的电话后,老歪左右为难,左邻右舍羡慕不已并为之出谋划策,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B.老歪的儿女都在大城市安了家,生活幸福,却对老父亲不闻不问,反映出当代部分青年不懂感恩,不遵孝道的社会现实。C.老歪打定主意后,一番收拾,这处细节描写体现了老歪内心的兴奋与找到解决矛盾的方法后的安心,为下文埋下伏笔。D.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与下文儿女的不孝形成对照,很好地表现了文章的主题。2.小说中的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3.这篇小说的结尾很有特色。小说这样处理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3、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下面小题。挠力河外传肖复兴关于挠力河,有一个传奇,让我很是难忘。在我们大兴岛,紧靠挠力河的是七队。有一个叫盛贵林的北京知青,从七队调到我们农场的加工队。加工队的酒坊里一个姓韩的师傅新生的婴儿缺奶,这在那时的加工队也算是大事。没办法,韩师傅两口子只好喂一些玉米糊糊或者面汤,可孩子哪里吃得饱,整天嗷嗷地啼哭。徒弟盛贵林动了恻隐之心,听说喝鱼汤可以催奶,他便想到自己原来所在的七队。盛贵林想给师娘弄鱼吃,此时正是数九寒天,挠力河的冰都结了一两尺厚。但是,盛贵林心疼师傅两口子,心疼他们刚呱呱坠地的孩子,执着地非要弄几条鱼不可。他请了假,从加工队往七队赶。正临近春节,天寒地冻,路上人很少,赶到七队已是黄昏,在路口碰见了赶牛车的当地老农杨德云。听说盛贵林大老远地从加工队回来是为了弄几条鱼,给师傅的老婆下奶喂嗷嗷待哺的孩子,杨德云一把拉住了他,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从七队到挠力河,抄近路,有五六里地远。这五六里地,是一片荒野,在夏天,是沼泽地,只有些野鸭、野雁、水獭,没有什么凶猛的动物,但到了冬天,荒草萋萋,常有野狼出没。先别说去挠力河捉鱼了,就是在这半路上,遇到狼也够他一个人招呼的。杨德云怎么能够让他一个北京的小知青去冒这个险呢?杨德云把盛贵林拉到自己的家里,让老婆先做了个烙饼摊鸡蛋(那年月里鸡蛋是稀罕物),再让老婆把炕烧热,把炕头让给盛贵林,把家里唯一一床新被子褥子给盛贵林,然后对他说:“你一路也累了,先睡吧!”盛贵林还惦记着弄鱼呢,师娘等着鱼汤催奶,着急的事呀。杨德云拍拍他的肩头,说:“你安安稳稳地把心放回肚子里,鱼的事情,包在我身上,明天你回加工队,我一准儿让你把鱼带走。”他说得那么坚决,盛贵林放心了,加上肚子里有了食,一路跑得也累了,躺下没一会儿就呼呼入睡了。盛贵林哪里想得到,杨德云是到挠力河给他凿冰捉鱼去了。老杨好不容易从冰封的挠力河里把鱼弄到手,回来的路上,深更半夜的,就怕遇到狼,偏偏真的遇到了狼。黑夜里,绿色的小眼睛里的贼光,闪烁在老杨的身前身后,他被狼群包围了。冬天里饥肠辘辘的狼是要吃人的!老杨不由得吓出一身冷汗。这荒野里,谁也救不了自己,他和狼群对峙着,他知道,这样的对峙是短暂的,他必须要先出手和狼群过招。他想起袋里刚刚从挠力河捉到的鱼,这是他唯一的子弹,他先掏出一条鱼,像投手榴弹一样,向狼群扔了过去。狼群不知道遇到了什么样的武器,吓得往后退,一看落在雪地上的鱼没动,一只狼跑了过来,闻了闻,没吃,又退了回去。他又扔出第二条鱼,狼还是没吃,也没动。他把袋子里的鱼都扔光了,狼开始向他进攻。一只小狼冲在最前面,一口咬住他的脚,拖着他就跑,其他的狼跟在后面追,一直把他拖到一片灌木丛里。就在此时,身后突然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惨叫,在寂静的荒野里是那样的瘆人,原来是一只狼被夹子给夹住了。小狼和其他狼都往回跑,跑到夹子前。老杨也一瘸一拐地跑到夹子前,看见那狼的腿已经被死死夹住,他掏出别在腰间杀鱼用的鱼刀子,怒吼一声,一把刺死了那匹狼。那一声怒吼在荒野的夜空里激荡、回响,血花飞溅在四周的雪地上。其他狼立刻吓得如鸟兽散。非常吊诡的是,居然有几匹狼又跑了回来,把嘴里叼的鱼扔在老杨的身前,就像落败之师投降时的缴械。一个叫杨德云的当地老农,一个叫盛贵林的北京知青,为了几条鱼而经历的这样一段故事,为挠力河平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关于挠力河,有一个传奇,让我很是难忘。”文章如此开头,设置悬念,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又和结尾相呼应。B.文中人、狼对峙的那一部分,突出了杨德云的镇定、果断和勇敢;狼群战败后的行为,生动地诠释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强大。C.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细节描写,一连串的动词将狼的迅猛刻画得清晰可见,同时也将杨德云的危险处境描写得紧张惊险。D.文章的语言平易朴实,娓娓道来。人物的语言不多,既符合人物的身份,又能体现其性格,在气氛营造方面也有张有弛。2.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的作用。3.文中的杨德云和盛贵林有着怎样的共同品质?作者叙写这个传奇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淳化三年举进士,补伊阙尉。成平中,徙知壁州,未行,上章言边事,召对,拜殿中丞。久之,直史馆、知浚仪县。俄上言曰:“今朝官以数任除知州,簿尉以两任入县令,虽功过易见,而能否难明。伏见唐开元二年选群官,有宏才通识、堪致理化者,授刺史、都督。又引新授县令于宣政殿,试理人策一道,惟鄄城令袁济及格,擢授醴泉令,余二百人,且令赴任,十余人并放令习学。臣欲望自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上颇嘉其好古。迁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丁内艰,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父寻卒,上复诏权夺。大中祥符中,使契丹还。就拜起居郎,改陕西转运使,赐金紫。陈尧咨知永兴,好以气凌黄目,因表求解职,不许。尧咨多纵恣不法,有密言其事者,诏黄目察之,得实以闻,尧咨坐罢龙图阁职,徙知邓州。八年,黄目入判三司三勾院。天禧初,马元方奏黄目职事不举,遂分三勾院,以三人掌之。黄目罢任,奉朝请。逾月,拜兵部员外郎、知制诰。黄目属辞淹缓,朝议以为不称职。时以盛度知京府,辞不拜,即迁黄目右谏议大夫,权知开封府,度为会灵观判官,两换其任。仁宗升储。明年,徙潭州。长沙月给,减于荆渚,特诏增之,又谕以寄任之意。五年,代还,知审官院。黄目以风疾题品乖当[注],改知通进。数月,求外任,得知亳州。俄所疾加甚,卒,年五十六。黄目面柔简默,为吏处剧,亦无败事。有集五十卷,又撰《学海搜奇录》四十卷。(节选自《宋史·乐黄目传》)[注]题品乖当:考评政绩不当。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臣欲望白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B.臣欲望白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C.臣欲望白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D.臣欲望白今审官院差/知州铨曹注县令/候各及三二十人/一次引见于御前,试时务策一道/如此/则官得其人事/无不治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权夺,古代官员居父母丧时,虽然丧服未满,但朝廷强令m仕。B.金紫,金印紫绶,黄金印章和紫色绶带,后代指高官显爵。C.奉朝请,诸侯春季朝见天子叫朝,秋季为请;因称定期参加朝会。D.代还,出任外官的朝臣在一定年限会被其他官员替换而回到京城。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乐黄目熟悉古制,上书介绍。乐黄目曾经上书介绍唐朝开元二年选拔官员的事情,在介绍对新任县令的考察时,陈述了朝廷的具体做法以及最终的结果等。B.乐黄目不计私仇,客观公正。陈尧咨任永兴知军时经常欺凌乐黄目,乐黄目想免除职务没被允许;后来有人密报陈尧咨放纵违法,乐黄目访察后据实上报。C.乐黄目写文缓慢,朝臣非议。乐黄目写文章比较慢,朝中大臣认为他不称职。此时因为盛度不愿意担任京府知府,就让乐黄目暂代,并两次替换他的职位。D.乐黄目面目和善,为官认真。乐黄目为人简约、沉静,曾经担任过转运使、知审官院、毫州知州等官职,在官任上处理比较繁多的事务,没有失败的事情。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l)丁内艰,时真宗将幸洛,以供亿务繁,起令莅职。(2)长沙月给,减于荆渚,特诏增之,又谕以寄任之意。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雉带箭韩愈原头火①烧静兀兀,野雉畏鹰出复没。将军欲以巧伏人,盘马弯弓惜不发。地形②渐窄观者多,雉惊弓满劲箭加。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鏃随倾斜。将军仰笑军吏贺,五色③离披马前堕。[注]①火:猎火。②“地形”二句:描绘狩猎的过程,用曹植《七启》“人稠网密,地逼势胁”句意。③五色:雉的羽毛。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描绘了猎场情景: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野雉时出时没,“静”字表现了肃穆的气氛。B.“出复没”三个字形象地写出了野雉被猎火驱赶出草丛,见到猎鹰以后惊惶逃窜的窘态。C.诗歌前四句动静结合,以静衬动,为将军射猎做了铺垫;后面六句波澜忽起,情趣横生。D.诗歌塑造了一位踌躇满志的将军,他出猎不仅为觅取野味,也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2.本诗描绘了一位将军射猎的情形,诗人是如何表现将军射技的精湛的?请简要分析。6、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岂无山歌与村笛?______。________,如听仙乐耳暂明。(白居易《琵琶行》)(2)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青泥何盘盘,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3)____________,弃脂水也;_______,焚椒兰也。(杜牧《阿房宫赋》)(4)不愤不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不复也。(《论语》)(5)女娲炼石补天处,___________,梦入神山教神妪,___________。(李贺《李凭箜篌引》)7、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主要人物形象鲜明,就是次要人物也生动丰满。请从《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中任选一个次要人物,结合书中的相关内容,写一段抒情文字。不超过150字。8、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回答问题。冬天大雪后,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使道路畅通,但过多使用融雪剂也有很多危害,如破坏路面、污染地下水、伤害路边植物、侵蚀汽车轮胎及底盘等,今年冬天,某城市实施绿色清雪行动,除市区干道及主要支道可以适当使用融雪剂外,其他道路的清雪以机械和人工为主,严控融雪剂使用。这一举措实施后,市区清雪速度明显迟缓,这给市民出行带来一些不便。有网民发出不满声音: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表达流畅得体。120字左右。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当前社会处于快速的变化发展之中。小至个人,大到企业、国家都需要不断变革。变革的核心是创新,变革可能失败,但不变肯定失败。“变”是适者生存,物竞天择;“变”是理所当然,情势所迫。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1.B2.C3.D【解析】1.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B项,“源头”错,原文是“最早又最可信的一段记载”。2.此题考核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答题时要仔细对读选项和原文,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的差别。题中C项,原文是“家训的体现形式日益丰富”,从口头到书面,多种形式并存,并不是除旧布新的“更替”和“演变”。3.此题考核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侧重根据文意进行推断。重点注意选项的表述和文中内容的整合或转述以及句子之间的关系的细微差别。题中D项,强加因果。《钱氏家训》的制定与传承并非钱氏家族后代人才辈出的充分条件。【点睛】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2、1.C2.①忠厚善良,敢于担当。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一双儿女成人,无怨无悔;②疼爱儿女,寡言隐忍。一心放在儿女身上,面对儿女的不孝独自垂泪;③忠于爱情,始终不渝。妻子早亡,终身未娶,进城也想着带上妻子的照片。3.①情节安排上,这一结尾既照应前文,又是对故事情节的逆转,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耐人寻味;②人物塑造上,儿女性格的两面性和老歪的善良隐忍都在情节逆转中得到集中表现;③主题表现上,对虚情假意的孝顺进行鞭挞,表现对留守老人这一社会现象的关注和思考,深化了主题。【解析】

1.该题属于综合考查文学类文本的基本体裁特征。考查内容涉及作品的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作品主旨,小说的语言,表现手法等各个方面。做此类题须细心和耐心,结合选项具体分析。仔细阅读选项,然后逐一到原文中搜索相关内容。理解后和选项加以比对,看看是否有出入。A项,“意在表现老歪的人际关系很好”分析有误。左邻右舍羡慕不已为之出谋划策,是用来强调老歪两难心理。B项,“不闻不问”分析有误,文中写儿女有寄钱寄东西,打来电话。D项,“文章运用补叙来介绍老歪独自一人拉扯孩子的艰难情形”分析有误,补叙不对,应是插叙。故选C。2.该题考查概括人物形象特点。首先,要分析人物的典型性格。其次,借助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第三,分析矛盾冲突,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第四,借助描写方法分析人物形象。第五,借助环境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分析环境描写,探究形成人物命运和性格的社会原因)。第六,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第七,借助作者倾向分析人物形象(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或联系小说主题分析)。本题要求分析老歪有哪些性格特点。老歪老老伴走的时候,两个孩子还小,坚决不给孩子找后妈,怕委屈了孩子,他既当爹又当妈,一把屎一把泪地把两个孩子拉扯大,供他们上大学。可知老歪忠厚善良,敢于担当。老歪一人把一双儿女抚养大,并供他们上了大学,儿女们都在城里安了家,他做事为儿女考虑,但他收到的车票却让他伤了心,女儿寄了北京的车票给他,儿子寄了南京的车票给他,都不希望父亲到自己家,而对儿女不孝,他只是“捧着妻子的相片喃喃自语”“脸上淌满了泪水”,决定哪也不去了。他憨厚淳朴,寡言隐忍,不想为难孩子,心疼孩子。老歪在妻子去世后,不再另了娶,儿女邀请他进城,他都想带着老伴的照片一块去,后来得知儿女不孝后,对着妻子的相片倾诉。表明他忠于爱情,始终不渝。3.本题考查小说结尾的作用,小说结尾情节的作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结尾的形式特点及表达效果,结尾与环境的关系,和前文情节之间的关系,对于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对于表现小说主旨的作用。本题要求分析小说结尾的作用。先概括小说的结尾,写的是老歪满心欢喜等来的车票却是儿子和女儿寄了对方的,都不希望父亲去自己家。从情节的角度分析,这样的结局和前文他对儿女孝顺,自己高高兴兴准备去孩子家构成了鲜明对比,情节上造成逆转,或突转,自然增强了小说情节的波折,增加了戏剧性。并且也出乎读者的意料,能引发读者的思考。在表达主旨上,通过这一意外的结局,突显孩子孝顺是虚情假意的,作者对此表示强烈批评。而一位一辈子为儿子奉献的老人,晚年却得不到儿女正直的关心和照顾,只能一个人孤零零凄凉地度过,也表达了作者对留守老人现状的关注,从而深化的小说的主旨。从表现人物形象的角度分析,儿女口口声声让父亲到自己家住住,但实际上却寄来了对方的车票,表现了儿女对父亲的虚情假意和冷漠;另一方面,即使儿女都不想自己去,他也隐忍着,他心底不忍心责怪孩子,仍然心疼孩子,表现老歪心地的善良淳厚。【点睛】解答关于小说的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题的方法:读全文,概括主要内容;理清线索,理清内容层次,概括主要内容。第一步:整体感知。明确文章主旨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是评价的基础。文章的主旨是指文章的主要意义或目的,整体把握中要抓住文章的主旨,这是评价的根本。要认真阅读和深入分析文章,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取得对作品的全面认识和深刻理解,才能真正避免在评价中出现以偏概全、主观片面等问题。第二步:评价要具体、客观,不可含糊笼统。分析和评价都必须紧密结合文学作品实际,避免离开作品去进行漫无边际的分析。分析和评价要以正确的思想为理论基础,以辩证法为基本的分析法,并结合文学作品创作特有的艺术规律,对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而不应依据个人的好恶去随意评说。3、1.B2.①介绍从七队到挠力河的路况,交代上文杨德云将盛贵林拉回家的原因。②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到挠力河的路上冬天有野狼出没,为下文杨德云遇到野狼埋下伏笔。③写出了杨德云的善良。3.为了别人嗷嗷待哺的孩子,他们两人不惜冒险去抓鱼,体现了他们乐于助人的品质,淳朴和纯净的性情。作者叙写这个故事,表达了对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温情的留恋与赞赏,也表达了对昔日时光的怀念。【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分析和概括文章的内容要点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要先通读全文,了解和把握全文的内容和主旨,在此基础上,联系上下文,结合文本内容对文章某一内容要点进行分析和概括。解答此题,可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相关内容进行比较,以确定正误。B项,“诠释了人在自然面前的强大”对主题解说有误。结合“非常吊诡的是,居然有几匹狼又跑了回来,把嘴里叼的鱼扔在老杨的身前”“老杨也一瘸一拐地跑到夹子前,看见那狼的腿已经被死死夹住,他掏出别在腰间杀鱼用的鱼刀子,怒吼一声,一把刺死了那匹狼”分析,设计狼群的出现,主要为了突出在可能出现危险的情况下,为了他人去冒险,突出人的善良。故选B。2.本题主要考查分析文本语段作用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答题时注意首先概括该语段的主要内容,然后分析和上下文之间的关系,在表达主旨和人物性格塑造方面的作用,还要注意结合语段在文章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结合“从七队到挠力河,抄近路……就是在这半路上,遇到狼也够他一个人招呼的。杨德云怎么能够让他一个北京的小知青去冒这个险呢”分析,文本第三段主要讲从七队到挠力河的路况。结合上文“听说盛贵林大老远地从加工队回来是为了弄几条鱼,给师傅的老婆下奶喂嗷嗷待哺的孩子,杨德云一把拉住了他,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分析,交代上文杨德云将盛贵林拉回家的原因。结合“回来的路上,深更半夜的,就怕遇到狼,偏偏真的遇到了狼”“先别说去挠力河捉鱼了,就是在这半路上,遇到狼也够他一个人招呼的”分析,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杨德云遇到野狼埋下伏笔。结合“杨德云把盛贵林拉到自己的家里,让老婆先做了个烙饼摊鸡蛋(那年月里鸡蛋是稀罕物),再让老婆把炕烧热,把炕头让给盛贵林,把家里唯一一床新被子褥子给盛贵林”“老杨好不容易从冰封的挠力河里把鱼弄到手”等分析,写出了杨德云的善良。3.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本人物形象特点及分析作品情感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文中的杨德云和盛贵林有着怎样的共同品质?作者叙写这个传奇故事,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文进行分析”,本题为两问,第一问,需要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如结合“盛贵林心疼师傅两口子,心疼他们刚呱呱坠地的孩子,执着地非要弄几条鱼不可”“听说盛贵林大老远地从加工队回来是为了弄几条鱼,给师傅的老婆下奶喂嗷嗷待哺的孩子,杨德云一把拉住了他,把他拉到自己的家里”“杨德云怎么能够让他一个北京的小知青去冒这个险呢”“杨德云是到挠力河给他凿冰捉鱼去了。老杨好不容易从冰封的挠力河里把鱼弄到手”等分析,两人都是乐于助人的,身上有着做人的淳朴等。第二问,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过文章内容表现出来的,因而抓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就能体会出作者的思想感情来。依据带有感情色彩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依据含义深刻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在反复朗读与诵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结合“关于挠力河,有一个传奇,让我很是难忘”“一个叫杨德云的当地老农,一个叫盛贵林的北京知青,为了几条鱼而经历的这样一段故事,为挠力河平添了一抹传奇的色彩”分析,主要为了表达了对那个年代人与人之间的真情的赞赏,也表达了对昔日时光的怀念。4、1.B2.D3.C4.(1)乐黄目的母亲去世,当时皇帝将要到洛阳,因为后勤供给事务繁多,征召让乐黄目继续任职。(2)长沙每月的供给比荆渚要少,朝廷特意下诏增加,又把托付重任告知他。【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文言断句能力是文言文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断句时首先要仔细阅读文段,把握语段的基本意思,然后充分利用各种标志词及句式特点断句。划线句的翻译是: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审官院差遣知州、铨曹登记县令,等到各够二三十人,一次引见给皇帝,设置实务策一题进行考试。这样做,可以选出合适的官员,没有事情办不好。“知州”“县令”的谓语分别是“差(选择、选拔)”“注(登记)”,再加上名词“臣”和动词“欲望”,可以判定“知州”后要停顿,排除CD;介词“于”的宾语是“御前”,故“御前”后要停顿,排除AC;从语句结构特点分析,“官得其人”和“事无不治”分别是结构严整的两个句子,故“人”后要停顿,排除AD。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文化知识的能力。这类题目解答时一般要根据平时的积累,并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需要注意的是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科举、姓名、礼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D项,“在一定年限会被其他官员替换而回到京城”错误,代还,文中的意思是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也指军队被调回原地驻防。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的方法是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本题中,C项,“并两次替换他的职位”错误,原文有“两换其任”,意思是乐黄目与盛度两人互换了职位。故选C。4.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语句翻译能力。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做到字字落实的同时,要重点关注得分点:(1)丁内艰,母亲去世;繁,繁多;起,征召。(2)减,少;谕,告知,寄任,托付重任。【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乐黄目,字公礼,抚州宜黄人。乐黄目在淳化三年考中进士,补任伊阙尉。成平年间,乐黄目调任壁州知州,没有赴任,上奏章讨论边境的事务,皇帝召见他,任命他为殿中丞。一段时间后,担任直史馆和浚仪县县令。乐黄目很快上书说:“现在朝中官员任满几个任期就被任命为知州,主簿、县尉两个任期就被任命为县令,虽然能够看清楚他们的功过,但他们是否有能力担任这样的官职却很难确定。我听说唐朝开元二年挑选官员,有宏才通识、胜任治理教化的,被任命为刺史、都督。又引见新任县令到宣政殿,策试一道治理百姓的题目,只有鄄城的县令袁济及格,朝廷将他提拔授任为醴泉令,其余二百人,先让他们赴任,还有十多人都安排让他们学习。我希望从现在开始审官院差遣知州、铨曹登记县令,等到各够二三十人,一次引见给皇帝,设置实务策一题进行考试。这样做,可以选出合适的官员,没有事情办不好。”皇帝对他熟悉古制很满意。后来乐黄目被任命为太常博士、京西转运使。乐黄目的母亲去世,当时皇帝将要到洛阳,因为后勤供给事务繁多,征召乐黄目继续任职。不久,他的父亲去世,皇帝又下诏让他暂时坚守职务,不让他守丧。大中祥符年间,乐黄目出使契丹返回朝廷。就地被任命为起居郎,改任陕西转运使,赐金印紫绶。陈尧咨任永兴知军,经常以豪横欺凌乐黄目,乐黄目因而上奏请求免除职务,没有被批准。陈尧咨多次放纵违法,有人把他的罪行密报给朝廷,朝廷诏令乐黄目访察,乐黄目得知真相后上报朝廷,陈尧咨因而被免去龙图阁的职务,调任邓州知州。大中祥符八年,乐黄目入京掌管三司三勾院事务。天禧初年,马元方上奏说乐黄目不称职,于是朝廷将三勾院分开,委任三个人掌管。乐黄目被罢免职位,定期参加朝会。过了一个月,乐黄目被任命为兵部员外郎、知制诰。乐黄目写作比较缓慢,朝臣们都认为他不称职。当时朝廷任命盛度为开封府知府,他推辞不肯上任,朝廷就升迁乐黄目为右谏议大夫,代理开封府知府,盛度为会灵观判官,两个人的职务互换。仁宗被立为太子。第二年,乐黄目被调任潭州。长沙每月的供给比荆渚要少,朝廷特意下诏增加,又把托付重任告知他。天禧五年,乐黄目任满回到京城,主理审官院。乐黄目因为患中风导致考评政绩不当,改任知通进。几个月后,乐黄目请求到京外任职,被任命为亳州知州。不久,疾病加重,去世,享年五十六岁。乐黄目神情和善,默默无闻,做官处理繁重的公务,也没有失败过。有文集五十卷,又撰写了《学海搜奇录》四十卷。5、1.C2.①正面描写。通过将军的动作、神态、心理等表现。将军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弓又不轻易发箭,审情度势,选择最能表现自己精湛射技的时机。②侧面衬托。受伤的野雉“冲人决起百馀尺”,极力挣扎,以雉鸡的勇猛、挣扎、坠落,侧面衬托了将军的绝妙神技。③环境烘托。作者引用典故,表明地形渐趋狭窄,围观的人越来越多,此时,将军从容引弓射箭,迅猛准确地命中雉鸡。【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诗歌的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考生解答时首先要注意了解作者身世经历及本诗词的写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然后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C项,“诗歌前四句动静结合,以静衬动”错误,前四句应为“以动衬静”,打猎前突出“静”,与打猎时和打猎后的“动”形成对照。故选C。2.此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答题模式:第一步:指出何种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内容分析;第三步:指出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翻译:原野上火光冲天,火势盛大,野雉被猎火驱出草木丛,一见猎鹰,又吓得急忙躲藏起来。将军想当众表演自己的神功巧技,故而,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劲弓,却并不轻易发箭。野雉受惊而飞,蓄满待发的弓箭也同时射出,野雉应声而中。那只受伤的野雉带着箭冲着人高高地飞起,一番挣扎之后,终于精疲力尽,染血的羽毛和雪亮的箭镞随着倾斜而下。将军仰天大笑,把射中的有着五色羽毛野雉挂在马前,随行军吏都来向他祝贺。《雉带箭》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首古体诗。此诗主要写将军射猎的场面。全诗十句,除“雉惊弓满劲箭加”一句正面描写射雉以外,其他均从不同角度的侧面烘托,巧妙地暗示将军的射技。首句写猎场的情境:原野上猎火熊熊燃烧,四周围静悄悄的。一个“静”字,传出画面之神,烘托猎前肃穆的气氛,由此可以想见从猎人员屏气静息,全神贯注地伫伺猎物的情态。这是猎射前的静态,与下文猎射时和猎射后的动态,成强烈的对照。三、四句转入猎射,写将军的心理活动和猎射时的风度、神采。将军出猎自然不是单纯为了觅取野味,而是要显示自己的神功巧技。所以,他骑马盘旋不进,拉满强劲的弓,又舍不得轻易发箭。五、六两句写“巧”。野雉隐没之处,地势渐渐狭窄,野雉处于“人稠网密,地迫势胁”(曹植《七启》)的窘境,要继续窜伏已不可能;观猎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饶有兴味地观赏将军猎射。这是将军一显身手的时机。正当野雉受惊乍飞的一刹那,将军从容地引满弓,“嗖”的一声,强有力的箭,迅猛而准确地命中雉鸡。“雉惊弓满箭加”,一“惊”一“满”一“劲”一“加”,紧凑简练,干脆有力,“巧”字之意于此全出。“冲人决起百馀尺,红翎白鏃随倾斜”,侧写更显出将军的绝妙射技。“红翎白镞随倾斜”,野雉强作挣扎之后,终于筋疲力尽,带箭悠悠而堕,染血的翎毛和雪亮的箭镞也随之倾斜落下。末两句在热烈的气氛中关合全诗。先以“仰笑”二字,极为传神地突现将军个人的性格特征,一位地方主帅骄矜得意的神气跃然纸上,接着以“军吏贺”照应前面“伏人”,写出围观的军吏敬服将军绝妙的射技,为他的成功庆贺。正侧结合,环境烘托,塑造了一位一位踌躇满志的将军。【点睛】诗歌的技巧主要包括表现手法、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以及修辞手法。描写手法包括:(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反衬又有动静衬、声寂衬、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2)联想和想像

(又叫虚实结合);(3)对比;(4)白描。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双关、用典,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借代、对偶等。表现手法主要有渲染、烘托等。抒情手法主要有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答题步骤: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6、呕哑嘲哳难为听今夜闻君琵琶语猿猱欲度愁攀援百步九折萦岩峦渭流涨腻烟斜雾横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石破天惊逗秋雨老鱼跳波瘦蛟舞【解析】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呕哑嘲哳”“猱”“度”“萦”“腻”“悱”“蛟”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7、《边城》:翠翠身世可怜,但她却乐观向上.其父母因为不是正经夫妇,所以注定了以悲剧了此一生.翠翠的父亲为了维护军人的尊严而自刎,其母也因“愿得一心人,自首不相离”的誓言而殉情,留下了稚幼的翠翠和“白发人送黑发人”的老船夫,祖孙俩从此相依为命,守着青山绿水与一叶扁舟、一条黄狗愉快度日.贫困却也悠游自在,渡人过河却不收取一分钱财,有时也会献上自己的茶水和草药,当真是安贫乐道,活的如神仙般自在.翠翠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和山头黄麋一样,从不想到残忍的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微写作的能力,也是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解答微写作,关键在于如下几点:一是注意审题,有几问,有无修辞、句式、字数、表达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二是注意语言要简洁,观点要明确,注意直接入题,不必铺陈;三是力求结构完整,运用如下的结构方式,如前后照应式、篇末点题式、总分总式等;四是注意表达方式的运用,受文体的限制,一篇文章总以某种表达方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表达方式;五是注意时空的局限性,不能任意发挥和联想;六是主题要观点成熟健康,即不偏激不牢骚,符合主流思想意识;七是写作要有创新意识,体现个性特点。就本题而言,考生需要对《呐喊》《边城》《红岩》《老人与海》四部经典有所了解,如书中的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如这些人物的人生经历,人物在生活中的表现;然后选出自己最熟悉的一个次要人物,思考与之相关的情节,分析这一情节中展现出的人物特点,最后对此做出评价。如《边城》里的主要人物是翠翠,次要人物有翠翠的妈妈和爸爸,如船总顺顺,如《老人与海》中主要人物是老人,次要人物有孩子,明确了人物之后还要思考相关的情节,如老人捕捉马林鱼,与鲨鱼搏斗,如翠翠与祖父相依为命,等等;明确人物,分析情节之后,还要思考人物的表现,彰显出的精神或者生活态度,并且做出恰当的评价。8、不赞同。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为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花更红,造福子孙后代,环卫处坚持实施绿色清雪,我们应该理解。使用融雪剂后的积雪常常堆积在道路两旁的绿化带或农田,开春后其盐类残留物全部堆积在农田和绿化带里,使土壤盐碱化,破坏植被。【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微写作的能力。写好微写作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考虑:①为什么要写作,即写作目的;②写给谁或写给谁看,即写作对象;③用什么形式来承载表达的内容;④语言表达。根据写作目的、写作对象所需要的得体的语言。微写作的语言要求准确、简明、合理、得体。解答此试,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请写一段回复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需要明确观点,然后结合“路滑难走,生命都受到威胁,这时候还顾什么环保”这个观点,做出表达你的看法和理由的回复。可以结合实施绿色清雪行动的好处和使用融雪剂能够快速除雪化冰带来的危害角度分析。如“腐蚀道路、桥梁等路政设施”“污染地下水资源”“融雪剂还可能腐蚀底盘”等。融雪剂的危害性是长久的,范围之广,还有一些未知的危害性。虽然人工清雪面临困难很大,但是环保,可以实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等。【点睛】微作文,顾名思义,就是微小的作文,字数一般在100到300字以内。从表达方式看,可以把微写作分为六大类:记叙类、描写类、说明类、议论类、应用类、抒情类。本题属于议论性微写作。议论类微写作要求考生能够对某一事物、某种现象、某篇文章等发表评论或加以赏析。此类微写作一般先叙述现象或引用材料,然后明确论点,接着分析材料,用合适的论证方法,或举事例,或引名言,围绕现实和自身论述自己的观点。结尾再总结全文,照应开头或强化中心,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记叙类微写作,不必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面面俱到,一般以事件的某个环节或人物的某个方面为中心,描绘出一个精彩的镜头,或是动人的画面,进而揭示事件的意义,展示人物的个性。说明类微写作的对象可以是日常物品、影视作品,可以是场所、建筑、时令特征,也可以是漫画等。事物说明文的写作关键是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而漫画说明文重在准确、全面。语言要通俗易懂、科学严谨。直抒胸臆的抒情类微写作,可以借鉴颁奖词的写法,采用第二人称,使用直接表白的形式,直接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也可以采用第三人称,借助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生动化。间接抒情的抒情类微写作,往往需要结合描写、议论等表达方式,抒发对景物、人物、事物的感情。应用类微写作要了解其基本格式要求,如标题、称呼语、问候语、结束语、落款等,同时还要积累一定量的谦辞与敬辞,注意语言表达的简明、连贯、得体。9、例文:改变,成功的基石改变,不是盲目地破除,而是在正确选择了方向之后,大胆进行布新的过程。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改变是成功的基石。梭罗说:只能这样的生活呵,可是从圆心可以画出多少条半径来,而生活方式有这样的多。一切改变都是值得思考的奇迹,每一刹那发生的事都可以是奇迹。李白是一位难得的才子,少小成名,名耀四方,他想在仕途上一展宏图、实现抱负,然而他失意了,帝王的不重用,同僚的排斥,官场的黑暗,这一切如晴天霹雳,彻底粉碎了他的仕途之梦,他的意志崩溃到了边缘。在这时,李白及时勒马,他发出了“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一声怒吼。他想通了,于是他改变了自己追求的方向,纵游山水,以酒为乐,成了流芳万古的一代“诗仙”。于是,事隔千年之后,我们仍然品味着他那酒气飘香的诗句。人生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一条,此路不通,不如改变一下,也许前方会出现另一条金光大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条条大道通罗马。改变,或许让你的生活也能从此充满阳光。获得诺贝尔奖的杨振宁先生,为中国人扬眉吐气了一回,可又有谁知道他正是惨遭实验物理学失败的情况下,转而攻向自己擅长理论物理学后获得成功的呢?杨振宁先生再次向我们显示了改变自我的精神魅力。在自己不擅长的领域挥洒汗水,为何不转向自己的优势,或许同样的付出,收获的却可能是截然不同的结果。又有谁能保证你我不可能成为第二个“杨振宁”呢?改变,要根据自己的所长与社会的需要从而改变自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