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手册与练习(全国通用)_第1页
中国的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手册与练习(全国通用)_第2页
中国的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手册与练习(全国通用)_第3页
中国的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手册与练习(全国通用)_第4页
中国的气候-2023年中考地理复习手册与练习(全国通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8中国的气候

填图

一、温度带:

(1)温度带的划分:A、B、C、D、E、F区。

(2)C与D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一(河流)一线吻合。

【答案】(1)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青薇高原

(2)秦岭淮河

二、干湿区:

(1)A地区,B地区,C地区,D地区。

(2)A与B之间的分界线,大致与(山脉)一(河流)一线吻合。B与C的分界线大

致与(山脉)吻合。

(3)北京属于_________区,广州、上海属于___________区。

(4)①大致是年等降水量线,②大致是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1)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

(2)秦岭淮河大兴安岭

(3)半湿润湿润

(4)400毫米800毫米

三、气候类型分布图:

A是气候,B是气候,C是__________气候,D是气候,E是

气候。

【答案】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

四、气候特点图:

海口是气候,上海是气候,北京是气候,乌鲁木齐是气候,

拉萨是气候。

【答案】热带季风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温带大陆性高原山地

五、冬季风和夏季风:

根据下图完成关于冬季风和夏季风的特点的表格:

冬季风夏季风

源地蒙古一西伯利亚⑤______洋,⑥____—洋

风向①______季风,②______—季风③______季风,④________季风

特点寒冷干燥—

【答案】(1)源地:⑤印度⑥太平洋

(2)风向:①西北②东北③东南④西南

(3)温暖湿润

六、解题技巧:

1、运用我国1月和7月平均气温分布图,总结出我国冬季和夏季气温的分布特点;在我国温度带分布图上

指出我国自南向北的五个温度带,并能指图说出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2、在我国干湿地区分布图上指出我国自东向西的四个干湿地区,并能指出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3、理解我国的气候特征及影响因素。

■施速记

一、气温:

1、冬季:

(1)分布规律:自南向北降低;南北温差大。

(2)影响气温空间变化的原因:

①主要原因是受纬度位置影响,我国南北跨度大,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南方获得太阳光热比北方多。

②北方受寒冷的冬季风影响大,而南方受其影响较小。

③气温之最: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漠河的北极村;冬季最热的地方是海南省。

2、夏季:

(1)分布规律:除了青藏高原等少数地区以外,全国普遍高温,南北温差不大。

(2)影响气温空间变化的原因:

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我国各地获得的太阳光热较多。北方白天日照时间比南方长,因此夏季南北普

通高温。

②海拔每升高IOO米,气温约下降℃,而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因此青

藏高原夏季的温度不高。

③气温之最: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夏季气温最低的是青藏高原(主要原因是:地形因素)。

3、温度带:

(1)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情况,结合农业生产的实际,我国可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

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2)热带主要分布于西双版纳、雷州半岛、台湾南部、海南岛;亚热带主要分布于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

暖温带主要分布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中温带主要分布于东北平原、内蒙古高原、准嘎尔

盆地;寒温带分布于漠河附近;高原气候区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

二、降水:

1、我国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在不同地区,雨季的长短差别很大。一般来说,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

结束早,雨季短。

3、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我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

三、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1、总特征: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

2、气候类型:

(1)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一年分旱雨两季;

(2)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3)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温带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气温年较差较大,全年少雨;

(5)高原山地气候:夏季凉爽,冬季寒冷,年降水量较少,夏雨略多。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脉。

4、季风对降水的影响:南方雨季长,北方雨季短;夏季风强,形成“南旱北涝”;夏季风弱形成“南涝北

M-,,o

5、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

i施你问我答

1、试分析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1)分布特点:南方温暖,北方寒冷,南北温差大;

(2)形成原因:冬季南方正午太阳高度较大,白昼较长,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大;同时,北方正午太阳

高度较小,白昼较短,地面吸收太阳辐射量较小;冬季风对北方影响较大,加剧了南北的温差。

2、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位置在哪些?原因是什么?

位置: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是新疆的吐鲁番盆地,试分析其原因。

①海拔低,气温高;②地形封闭,热量不容易散发;③离海远,受海洋影响小。

4、试分析我国气候复杂多样的原因及其影响。

(1)原因:①国土辽阔,南北跨纬度广;②地形复杂多样;③海陆差异大,跨多个干湿区。

(2)影响:①动植物资源丰富;②开展农、林、牧、渔等多种农业经营;③形成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5、为什么中国南方是“鱼米之乡”,而同纬度的西亚和北非等却是热带沙漠?

①中国东部海陆差异大,为季风气候区,雨热同期;②西亚和北非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降水少,蒸发量

大。

6、试分析我国夏季风的活动规律和影响。

(1)规律:每年4月开始,由南向北推移,9月由北向南撤退。因而中国南方的雨季比北方早,比北方长。

(2)影响: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不均的主要原因。夏季风的进退也影响中国大陆东部雨带的

推移。夏季风的进退“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雨带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会导致“南涝

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北涝南旱”。

7、“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描述的是我国什么地形区?试分析其形成原因。

(1)地形区:横断山脉。

(2)形成原因:①纬度较低,海拔较高,气候的垂直变化显著;②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丰富,降水充足。

8、东北一一西南走向的大兴安岭,对我国气候有显著影响,列举大兴安岭的地理意义。

①大致与40Omm等降水量线重合: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③大致是内流区与外流区的界线;④牧区与

农耕区的界线;⑤我国地势二级阶梯与三级阶梯的界线;⑥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的界线;⑦温带大陆性气

候和温带季风气候界线;⑧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界线;⑨内蒙古高原和华北平原的界线。

坳点变式演练

1.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F属于______区,E处于(温度带),D处于(干湿地区)。

(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__________,属于(温度带)。

(3)图中C处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度带)、(干湿地区)。

【答案】1.(I)高寒气候热带湿润地区

(2)吐鲁番盆地暖温带

(3)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解析】1.气象部门根据各地的活动积温把我国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温带五个温

度带,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科学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

将我国划分为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四种干湿地区类型。

读图可知,(1)图中F位于青藏高原因地势高,气候条件比较独特,属于高寒气候地区:E海南岛,位于北

回归线以南,处于热带;D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年降水量大于800mm,处于湿润地区。

(2)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方在吐鲁番盆地,该盆地有“火洲”之称,7月份均温为33℃,极端最高气温曾

达到49.6°C,是我国气象记录的最高值,属于暖温带。

(3)图中C华北平原位于秦岭-淮河以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地区。

2.下图ABC为我国三条重要的地理界线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A线大致与我国1月等温线相一致,此线是亚热带和(温度带)的分界线。

(2)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其划分依据主要根据受的影响程度。试从海陆位

置和地形两方面简述非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原因。

(3)城市F为气候,城市E和F气温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O

(4)图中C地是我国夏季气温最处,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答案】2.(1)暖温带

(2)夏季风海陆位置:非季风区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地形:受高大山脉阻档,夏季风难

以到达,干旱少雨。

(3)亚热带季风气候纬度因素

(4)低地形因素

【解析】2.本题考查四大地理区域的相关知识,需要识记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季风非季风区分界线及

影响因素、南北方气候类型及影响因素、青藏高原气温特点及影响因素等。

(1)读图可知,A线为秦岭一淮河一线,大致与我国1月0℃等温线相一致,此线是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

界线。

(2)由图可知,B线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以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

斯山为界,其划分依据主要根据受夏季风的影响程度。非季风区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的原因:海陆位置:

非季风区大部分地区深居内陆,离海洋远。地形:受高大山脉阻档,夏季风难以到达,干旱少雨。

(3)城市F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多雨,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城市E为温带季风气候,城市E和F气温

差异大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纬度因素。

(4)C地位于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处,青藏高原海拔高度4000米以上,海拔高,气温低,故主要

影响因素地形因素。

(1)秦岭一淮河的地理意义:

气温:①1月份0℃等温线②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降水:①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②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分界线;

河流:①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分界线②该线以南的河流流量大、水位变化小、无结冰期、含沙量小;以

北反之;

植被: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

种植业:①旱地农业与水田农业分界线②农作物一年两熟与两年三熟、一年一熟分界线;

中国地理分区:①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②黄土高原-华北平原与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分界线。

(2)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为界

3.读“中国1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面各题。

4科木弁

而æ

(1)由图可知,我国大部分地区1月平均气温由南向北逐渐_________,造成这种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2)图中漠河的1月平均气温在'C以下,海口的1月平均气温在℃以上,两地的1月平均气

温相差在______℃以上。

(3)四川盆地冬季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气温_______,主要是受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4)图中A、B两条河中,有结冰期的是o(填字母)

【答案】3.(1)降低纬度位置

(2)-281644

(3)高地形

(4)A

【解析】3.本题主要是对我国气温的分布,河流的水文特征以及读图能力的考查。

(1)据图可知,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由南向北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所以造成这种气温

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2)从图中可知,黑龙江省最北部漠河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28,C以下,海南省的1月平均气温大约在16℃

以上,我国南北气温大约相差44℃。

(3)四川盆地受周围山脉的阻挡,冷空气难以抵达,而长江中下游平原北边没有高大山脉的阻挡,冷空气

可以长驱直入,与同纬度长江中下游地区相比,四川盆地气温偏高,所以主要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

(4)秦岭淮河一线,与我国1月等温线基本吻合,该线以北河流有结冰期,以南河流无结冰期,图中

A为黄河,位于秦岭淮河以北,有结冰期,B为珠江,位于秦岭淮河以南,无结冰期。

我国的气温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冬季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南北温差很大,夏季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北

移,全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

4.读“我国温度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填注温度带名称:B带、C带、E带。

(2)B与C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沿(山脉)(河流)一线。F带与(填地形区名)范

围一致。

(3)农作物可一年三熟,适宜生长芒果、香蕉的是带。(填字母)

(4)我们学校所在地是带(填字母),熟制是一年熟,代表性水果是o

(5)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这是因为我国

A.季风气候显著B.夏季普遍高温C.气候复杂多样D.雨热同期

【答案】4.(1)亚热暖温寒温

(2)秦岭淮河青藏高原

(3)A

(4)B二柑橘

(5)C

【解析】4.]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及对农业的影响、我国气候的特点.

(I)图中B处位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属于亚热带,C处主要位于华北平原,黄土高原,塔里木盆地,属

于暖温带,E处位于黑龙江北部,属于寒温带。

(2)据图可知,B属于亚热带,C属于暖温带,它们之间的分界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F带为青敏高原

区,与青藏高原的范围大体一致。

(3)农作物可一年三熟,适宜生长芒果、香蕉的是热带,是图中的A处。热带纬度低水热充足,作物可以

随时播种,熟制一年三熟。

(4)据图可知,学校所在地(江苏省句容市)是亚热带,是图中的B处,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柑橘是该

地区的代表性水果。

(5)由于跨纬度广、地形复杂、海陆兼备等原因,使我国气候复杂多样,所以世界上大多数农作物和动植

物都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长的地区。故选C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指标是活动积温,自北向南习惯上划分为寒温带、中温带、暧温带、亚热带、热带五个

温度带,青藏高原属于以高寒为特征的高原气候区;秦岭-淮河以南主要是我国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秦岭

-淮河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以及辽宁省的南部属丁•暖温带;大兴安岭的北段及其两侧地

区属于寒温带;在暖温带和寒温带之间是中温带地区。

5.下图中①②③④代表我国四条地理界线,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0<X

BA

(1)我国地势阶梯分界线是四条线中的。(填序号)

(2)②线是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区________(季风区或非季风区),降水少。

(3)④线为一月等温线,大体与等降水量线_____一致。

(4)④线以北耕地以为主,东营市的农作物熟制是»

(5)④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有、等。(不要同前面的重复)

(6)关于图中四条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牧业区都分布在①线以北地区

B.④线以北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长江三角洲

C.②③两条线均通过大兴安岭

D.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明显,②线以东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以西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

【答案】5.(1)①③

(2)400毫米非季风

(3)0℃800毫米

(4)旱地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5)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6)C

【解析】5.根据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我国四条重要的地理界线:我国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

季风区和非季风界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I)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图中①为地势一二阶梯的分界线;③为地势二三阶梯的分界

线。

(2)②线是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此线以西为区非季风区,降水少。

(3)④线秦岭——淮河一线为一月0℃等温线,大体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一致。

(4)④线秦岭——淮河一线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东营市的农作物熟制是一年两熟。

(5)④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

分界线,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6)我国牧业区多分布在②线以西,故A错误;

④线以南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基地长江三角洲,故B错误;

②③两条线均通过大兴安岭,故C正确;

我国农业东西部差异明显,②线以西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地区,以东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地区,故D错误。

故选C。

6.读“影响我国的季风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I)根据气压和风向判断,这幅图反映的是影响我国的(冬、夏)季风示意图。

(2)①气流是风,来自洋。②气流是风,来自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________区,而西北内陆受这种气流影响不够明显,则

称为非季风区,E区内降水较,而F区则相反。

(4)我国气候具有明显的季风性特点,夏季多刮风(风向),冬季多刮风(风向),受海陆位

置和冬季风的影响,冬季我国气温分布具有特点。

(5)我国东部沿海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为、、。

(6)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答案】6.(1)夏季

(2)东南季太平西南季印度

(3)季风多

(4)东南西北南北温差大

(5)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6)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

【解析】6.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影响,

我国的季风气候显著,东部大部分地区属于雨热同期的气候。

(I)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所示的季风是由海洋吹向陆地,是夏季风的示意图。

(2)图中①气流是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②是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

(3)我们通常把受①和②气流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而西北内陆地区受该气流影响小,称为非季

风区,E地区位于季风区,受海洋暖湿气流影响明显,降水多,而F处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4)我国是一个季风气候显著的国家,夏季多刮东南风,冬季则多刮西北风,受海陆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冬季时我国气候分布具有南北温差大的特点。

(5)我国东部沿海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是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6)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主要受到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和地形等因素的影响。

7.我国各地气候差别很大。读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甲、乙两地,1月均温低于0°C的是地,气温年较差较小的是地。

(2)甲、乙两地,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地。

(3)甲、乙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单选)。

A.各月降水都很多B.各月降水都很少C.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D.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

(4)湖北省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气候。湖北省的降水主要是因为(单选)

A.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B.受纬度位置的影响

C.受冬季风的影响D.受地形的影响

(5)甲地的气候类型属于图丙三种季风气候中的气候,此类气候对农业生产有利的影响是

【答案】7.(1)甲乙

(2)乙甲

(3)C

(4)亚热带季风A

(5)温带季风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7.本题主要考查了我国的气候、气候类型图的判读等,考查了学生根据图片提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1)结合气温曲线图可知,甲、乙两地中一月气温低于的是甲地,乙地1月均温高于0℃,气温年较

差较小的是乙地。

(2)结合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中年降水总量比较多的是乙地,降水季节变化较大的是甲地。

(3)两地降水量季节变化的共同点是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降水少,故选C。

(4)湖北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湖北省的降水主要是因为受夏季风及台风的影响;故选A。

(5)甲地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该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生产。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此线以西为______区,降水(填

多或少)。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此线以东地形以和丘陵

为主。

(3)甲图中曲线是我国亚热带季风与温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4)下列数字有可能为图中E点多年平均降水量的是一。

A.260毫米B.50毫米C.600毫米D.990毫米

(5)甲图中F地夏季气温一(填高或低),其原因是。

(6)根据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地可能位于一。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C.四川盆地D.长江中下游平原

【答案】8.(I)A非季风区少

(2)B平原

(3)D

(4)C

(5)低海拔高

(6)B

【解析】8.读图可得,图中A表示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

山-冈底斯山一线,B表示我国地势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分界线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一线,

C表示我国第一阶梯与第二阶梯的分界线即昆仑山一祁连山一横断山脉一线,D表示秦岭、淮河一线.

(1)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的是A即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

斯山一线.此线以西为非季风区,降水少.

(2)甲图的四条曲线中,表示我国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B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峰山,此

线以东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3)甲图中曲线D是我国1月等温线即秦岭、淮河一线.

(4)图中E点位于北方地区,其降水量范围是400-800毫米,故选C。

(5)甲图中F地即青藏高原地区夏季气温低,其原因是海拔高.

(6)乙图的气温和降水状况判断该图所示的是温带季风气候,青藏高原属于高山高原气候,华北平原属于

温带季风气候,四川盆地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都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故选B。

9.读我国四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下图),

(

)

A

(1)假设这四个城市分别代表我国的武汉、广州、北京、哈尔滨,请写出字母所代表的城市名称:A;

B;C;D

(2)读图可知,气候显著是我国气候特征之一,四个城市夏季气候的共同点是,这种气候

特点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读图可知,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其次冬季风起了加剧作用。

(4)我们的家乡广西的气候特征大致与A、B、C、D四图中的图基本吻合,为气候。

【答案】9.(1)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

(2)季风雨热同期

(3)南北气温差别大纬度因素

(4)D亚热带季风

【解析】9.根据在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中,横坐标轴表示月份,纵坐标轴左侧表示气温,右侧表示降水

量,气温年变化用平滑的曲线表示,降水年变化用长方形柱状表示。观察气温曲线图,可以知道气温最高

月和气温最低月,气温最高值和气温最低值,观察降水柱状图,可以知道降水集中的月份和各月降水量,

进行分析解答。

读图分析可知:

(I)A图冬季气温最低,说明纬度位置最高,为哈尔滨;B图夏季高温,冬季寒冷,是北京;C图冬季气

温大约0℃,夏季高温,是武汉;D图冬季气温最高,降水量最多。纬度在四城市中最低,是广州。

(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显著,使得我国季风气候显著,这

是我国气候特征之一;四个城市夏季气候的共同点是雨热同期,这种气候特点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的

条件,使我国农作物在旺盛的生长期内能够得到充足的热量和水分。

(3)我国南北跨度大,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南北气温差别大,纬度因素是其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我国北

方地区接近冬季风的发源地,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地区的寒冷。

(4)我们的家乡广西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温和少雨,大致与D

图气候特点相吻合。

10.读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和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完成下列各题。

200

100

0

降水蜘ɪm

拉萨武汉

(1)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大陆的东部,东临洋;图中C为我国第二大岛

_______岛。

(2)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界线山脉:A为,B为;非季风区内(填''夏''或"冬”)季

风难以到达,河流大多为(内/外)流河。

(3)右图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的共同特点是降水集中在季;从四城市年降水总量的变化来看,我

国降水空间分布呈现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律。

(4)图中甲、乙两河流量较大的是河。它们的汛期都出现在夏季,但是原因不同,甲是由于夏季

气温高,多,河流水位上升,乙是由于夏季受影响,降水多,河流水位上升。

(5)图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乙河的(上/中/下游)地区,分析原因:该处土质疏松,破坏

严重,且降水集中。

【答案】10.(1)亚洲太平海南岛

(2)大兴安岭贺兰山夏内

(3)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乙冰雪融水夏季风

(5)中游植被

【解析】10∙中国季风气候显著,习惯上以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脉-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

为界,把中国划分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在季风区内,冬、夏风向有规律地更替.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

南风,冬季劲吹来自亚洲大陆内部的偏北风.这种冬夏相反的盛行风向变化,在相当程度上带来了明显的

气候季节变化。

(1)读图可知,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位于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东临最大的大洋太平洋;

读图可知,图中C是我国第二大岛海南岛。

(2)读图可知,A是大兴安岭,图中B是贺兰山;夏季风的影响是导致中国降水时空分布不均的主要原因。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受海陆位置、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

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河流大多为内流河。

(3)由四城市降水量逐月分配图可以看出,四城市的是降水集中在夏季,并且武汉降水总量最多,银川最

少.因此可知,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4)读图可知,图中甲是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位于非季风区内,水源依靠冰雪融水,所以到了夏

季高温季节河流进入汛期:乙是我国第二长河黄河,位于季风区内,河流水源依靠大气降水,到了夏季降

水量大增,形成汛期;所以两河中流量较大的是黄河。

(5)乙河是黄河,中游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最严重,主要原因:该处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且降水集中且

多暴雨。

11.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

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1)读左图,我国自南向北划分为A______带、B________带、C_______带、D_______带、E_______

带五个温度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的F_______区,泾源县位于。

(2)读右图,我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区,分别是①________区、②________区、③________区、④

区,泾源县位于。

(3)B带与C带、①区与②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___一线。

【答案】11.(1)热亚热暖温中温寒温青臧高原暖温带/C

(2)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半湿润区/②

(3)秦岭淮河

【解析】II.该题以读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和中国干湿区的划分图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我国的主要温度带

和四类干湿地区的名称和分布及分界线,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

(1)根据活动积温,我国划分为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高原气候区。读图可知,我国

自南向北划分为A是热带、B是亚热带、C是暖温带、D是中温带、E是寒温带五个温度带,还有一个地高

天寒的F是青藏高原区,泾源县位于暖温带,是字母C。

(2)根据气候的干湿程度,可将中国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F旱区。读图

可知,①是湿润区、②是半湿润区、③是半干旱区、④是干旱区。泾源县位于半湿润区,是数字②。

(3)读图可知,我国自南向北划分为A是热带、B是亚热带、C是暖温带、D是中温带、E是寒温带五个

温度带,B带与C带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线。①湿润区与②半湿润区的分界线大致经过秦岭-淮河线。

12.结合“我国四城市1月、7月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和“某季节季风示意图”,回答问题。

(T)(*t)

-2000

-16(M)

-1200

-800

-4OU

-0

哈尔读北京武汉广州

I―!今ft*木售■北中。手*水Si

(1)由图中四个城市降水情况可知,四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均匀/不均匀),降水多集中在一

季。

(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约一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

(3)四个城市降水情况图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_____向逐渐减少。

(4)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多少和雨季迟早主要是由季风(冬夏)的进退影响的,图中所示是季

风,特点是(寒冷干燥/温暖湿润)。

(5)从图中可得出,我国南北温差较大的季节是季,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城市。

【答案】12.(1)不均匀夏季

(2)广州1600北京

(3)南北

(4)夏夏温暖湿润

(5)冬哈尔滨

【解析】12.我国的气温分布受纬度因素影响显著,冬季受纬度因素的影响,南北温差很大,夏季由于太

阳直射点的北移,全国除青藏高原外,大部分地区普遍高温,南北温差小。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内,气温

和降水在配合上是雨热同期,降水主要集中在气温较高的夏秋季节。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受海陆因素影响

显著,西北内陆地区,距海远,降水少,东南沿海地区,距海近,降水丰沛,降水分布的总体趋势是:由

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据图分析可知:

(1)从图中可以看出,四个城市降水的季节分配都不均匀,降水集中在夏季,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一半以

上。

(2)四城市中,年降水量最大的是广州,约1600毫米,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比重最大的是北京,夏

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

(3)由广州τ武汉T北京T哈尔滨的降水量越来越少,表明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量由南向北逐渐减少,降

水南多北少。

(4)我国东部地区,雨季开始和结束的迟早主要是由偏南的夏季风的进退决定的,图中所示主要来自东南

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的夏季风,气候特点是温暖湿润。

(5)我国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南方温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这是因为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

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

太阳的光热少,图中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哈尔滨。

13.北京的小张假期去乌鲁木齐观光,沿图中所示铁路线旅行,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I)从图中可知北京和上海气候类型不同,上海是一气候,北京是一气候,我国这两种气候类型的

分界线大致是一(山脉)——河流)一线。北京既是我国首都,也是一工业基地的中心。

(2)小张行经的铁路干线有一,一路西行,他发现植被越来越—(填“稀疏”或“稠密”),造成我国这种

东西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离海越来越一,受—(填“夏季风''或"冬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量越来越_

请写出他所经过的任意一种干湿地区—任意一个温度带一,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反映我国气

候的重要特点是一。

(3)小张发现沿途少数民族众多,请你说出小张经过地区的任意两个少数民族名称。

(4)我国许多少数民族都有丰富多彩的独特的文化活动。你能说出我国一些民族的节日或节庆活动吗?

(5)结合我国“东部四城市气温降水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降水和热量的配合特点是雨热_期,原因是

()

A.大陆性气候显著B.季风气候显著C.海洋性气候显著D.气候复杂多样

(6)上图四城市中,纬度最高、冬季最寒冷的是—;雨季最长、年降水量最多的是;与我们鄂州气

温和降水情况最吻合的是一,鄂州夏季易发的气象灾害是,冬季结冰情况一般是_(填“结冰”或“不

结冰")。

【答案】13.(1)亚热带季风温带季风秦岭淮河京津唐

(2)京包、包兰、兰新线(任意答对一个得分)稀疏远夏季风少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任

意答对一个得分)暖温带或中温带(任意答对一个得分)气候复杂多样

(3)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等。

(4)例如汉族元宵节、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节、回族古尔邦节、高山族丰收节、蒙古族那达慕等等。(不

限于上述答案,合理即可)

(5)同B

(6)甲丁丙洪涝(干旱)不结冰

【解析】13.本题重点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利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读图结合所学地理知识

解答。

(1)根据我国气候类型的分布可知,上海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北京位于北方地区,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我国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大致是秦岭-淮河一线。北京既是我国首都,也是京津唐

工业基地的中心。

(2)读图可知,从北京到乌鲁木齐的铁路线是京包线-包兰线-兰新线。由于由西向东距海越来越远,所以

他发现植被越来越稀疏,造成我国这种东西差异的1Ξ要原因是离海越来越远,,受夏季风的影响越来越小,

降水量越来越少。根据我国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分布可知,从北京到去乌鲁木齐经过暖温带、中温带,经过

半湿润地区和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多种多样的温度带和干湿区反映我国气候的重要特点是气候复杂多

样。

(3)读图可知,北京到包头经过内蒙古自治区,主要居住的少数民族是蒙古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居住

的少数民族是维吾尔族。

(4)我国少数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回族的开斋节,傣族泼水节、藏族雪顿节等。

(5)我国东部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季风气候的共同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故雨热同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