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河东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1页
天津市河东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2页
天津市河东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3页
天津市河东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4页
天津市河东区 2022-2023 学年高二年级上册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津市河东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阅卷入

得分

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镀锌的铁表面有划损时,铁仍然受到保护

B.燃煤时加入生石灰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主要是为了变废为宝

D.天然气、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下列物质属于弱电解质的是

A.NaClB.NaOHC.NH3H2OD.H2so4

3.在恒温、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3SiCl4(g)+2N2(g)+6H2(g)#Si3N4(s)+12HCl(g)o不熊表示上述反应达

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3V(N2)is=v(H2)正B.容器内的压强不变

C.混合气体密度保持不变D.C(N2):C(H2):C(HC1)=1:3:6

4.下列溶液一定呈中性的是()

A.pH=7的溶液

B.c(H+)=c(OH-)=10-6moZ/L»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

5.下列事实对应的化学用语埼送的是

A.热的纯碱溶液清洗油污:CO歹+H2OUHCO3+OH-

B.0.1mol/L氨水的pH约为11.1:NH3H2O?iNHJ+OH

C.用醋酸清洗热水壶中的碳酸钙水垢:2H++CaCCh=Ca2++H2O+CO2T

D.明矶净水原理:A13++3H2OUA1(OH)3(胶体)+3中

6.下列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工业上SO2催化氧化成S6的反应,选用常压条件而不选用高压

B.用饱和食盐水除去C%中的HC7,可以减少氯气的损失

C.将FeC%溶液加热蒸干不能得到固体

D.向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颜色变深

7.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1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AHi=+571.6kJ-mol

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AH2=+131.3kJ-mol

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AH3=+206.1kJ-mol-

A.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反应③使用催化剂,AH3减小

D.反应CH4(g)=C(s)+2H2(g)的AH=+74.8kJ-mol1

8.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退的是()

r-Z—nX—;J-__1r_TAR7C-u-

Ir*#£IKz

nr

(含K。饱和溶液的琼胶)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盐桥中的K+移向ZnSCU溶液

C.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计流向铜片

D.铜电极上发生反应:Cu2++2e-=Cu

9.反应sc"、身温。可用于纯硅的制备。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0、AS<0

B-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而凯两

C.高温下反应每生成1molSi需消耗2X22.4LW2

D.用E表示键能,该反应=4E(Si-C7)+2E(H—H)-4E(H-G)

10.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打赢蓝天保卫战”,意味着对大气污染防治比过去要求更高。二氧化硫一空气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实现了制硫酸、发电、环保三位一体的结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SO?一空气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原理国

A.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2电极经过内电路流到Ptl电极

+

B.Ptl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SO2+2H2O-2e=H2SO4+2H

C.Pt2电极附近发生的反应为O2+4N+2H2O=4OJT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02和02的体积比为2:1

1L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操作和现象结论

向2支均盛有2mL相同浓度的AgN03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

AKsp(AgI)>Ksp(AgCl)

滴相同浓度的KCI、KI溶液,前者无明显现象,后者有黄色沉淀

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产木炭与浓硝酸反应

B

生产生N02

"NO2电离出H+的

用pH试纸测得:。/。。。可。溶液的pH约为9,NaN。2溶液的

C能力比的

pH约为8

向盛有相同浓度KL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溶液中可能存在平

D

AgNCh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黄色沉淀衡:I3+12

A.AB.BC.CD.D

12.温度为T℃,向体积不等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足量活性炭和ImolNOz,发生反应:2c(s)+

2NO2(g)UN2(g)+2CO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各容器中N。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乙<72<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NO2的转化率/%

容器体积/L

A.对c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此时〃(地>7©

B.T°C时,a、b两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aVKb

C.向a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NO2,达到新平衡时,N"转化率将减小

D.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逆)

阅卷人

二、综合题

得分

13.

(1)I、研究水溶液中的粒子行为在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根据下表所列三种溶液在25c时的相关数据,按要求填空:

溶液物质的量浓度pH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溶液显酸性的原因

(I)CH3COOHo.imol/L3—

(n)NH4ao.imol/L6/

(IIDNHJS/o.imol/L1/

(2)比较溶液(II)、(III)中c(N号)的大小关系是(II)(111)(填或"=")。

(3)溶液(II)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0

(4)溶液(I)和(11)中由水电离出的c("+)之比是0

(5)II、海水是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以直接或间接获取很多物质。

如下图是氯碱工业中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示意图,饱和氯化钠溶液从a口进入,NaOH溶液从

(填b或d)口导出,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电解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示意

14.

(1)I.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

在1.01xl05pa、250℃时,将1m0小2和1小。出2加入aL刚性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N晶体积分数为

0.04;其他条件不变,温度升高至450C,测得N为体积分数为0025,可判断合成氨反应为(填

“吸热’或“放热”)反应。

(2)我国科学家研究了在铁掺杂加18。19纳米反应器催化剂表面上实现常温低电位合成氨,反应历程

如图,其中吸附在催化剂表面的物种用*标注。需要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E=eV。

(3)H.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的变

化如图1所示。已知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

.nmol

0.8

nA

12345Vmin

图l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此反应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

(4)该反应的4H0(填或“=")。

(5)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2所示:

①根据图2判断,在t3时刻改变的外界条件是。

②在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反应,下列能作为达到平衡状态的判断依据是(填标号)

a.体系压强不变

b.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

c.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d.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

15.

-10

(1)I、某小组同学用下列试剂研究将AgC!转化为2g/。(已知:Ksp(AgCl)=1.8X1O,

Ksp(AgI)=8.5x10-17)

实验操作:所用试剂:6Amol/LNaCl溶液,0.1mol/LAgNO3M,O.lmoZ/LK/溶液;向盛有

27nL0.1mo//ZJVaC7溶液的试管中滴加2滴O.lnwl/LAgN%溶液,充分振荡后,

(将操作补充完整)。

(2)实验现象:上述实验中,沉淀由白色变为色现象可证明AgCZ转化为Ag/。

(3)分析及讨论

①该沉淀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②定量分析。由上述沉淀转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可推导:笔"=

(列式即可,不必计算结果)。

③同学们结合②中的分析方法,认为教材中的表述:“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

的沉淀容易实现”,可进一步表述为对于组成形式相同的沉淀,Ksp(填“小”或者“大”)的沉淀转

化为Ksp(填“更小”或者“更大”)的沉淀容易实现。

(4)II、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装置研究AgNg溶液和K/溶液间的反应(a、b均为石墨)。

当K闭合后,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附近溶液变蓝。

①b极发生的是(填“氧化”或“还原”)反应。

②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

(5)事实证明:ZgNg溶液与K/的溶液混合只能得到4g/沉淀,对比(4)中反应,从反应原理的角度

解释产生该事实的可能原因是Ag+与厂之间发生沉淀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或限度

(填“小”或者“大”)。

阅卷人

-----------------三、综合题

得分

16.C/^COONa溶液是常见的强碱弱酸盐,可由醋酸和NaOH溶液反应得到。

(1)用化学用语表示C/COON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

表示);C/COONa溶液呈电中性,请用等式表示这一现象(用浓

度符号“c”表示)

(2)用O.lOOOmoZ/LNaOH分另ij滴定25.00m10.1000?noZ/L盐酸和25.00m10.1000zno//L醋酸,滴定过

程中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①在上述滴定过程中,下强攀使用的玻璃仪器是(填序号)。

A.容量瓶B.碱式滴定管C.锥形瓶D.胶头滴管

②由图中数据判断滴定盐酸的pH变化曲线为(填“图1”或“图2”),判断的理由:

i、起始未滴加NaOH液时,0.10007?1。1/乙盐酸的pH=。

ii、加入25.00mZJVaOH溶液恰好反应时,所得Na。溶液的pH=0

③滴定C/COOH溶液的过程中,当滴加12.50mZJVaOH溶液时,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符号“c”及“〉”表示),此时溶液中欹。“3。。。“)+

3cOOP=o

(3)用0.1000小。1/乙盐酸滴定25.00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下列操作会使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量取Na。”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

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溅出

D.滴定前俯视读数,滴定后读数正确

答案解析部分

L【答案】A

【知识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解析】【解答】A.Zn与Fe构成原电池时,Zn易失电子做负极,Fe作正极被保护,所以镀锌铁制品破

损后,镀层仍能保护铁制品,故A符合题意;

B.加入氧化钙可与煤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在氧气中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硫排放量减少,可以减

少酸雨的形成,而碳酸钙受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所以燃煤中加入生石灰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

B不符合题意;

C.废旧电池中含有重金属,能污染水源和土壤,回收处理废旧电池,主要是为了防止污染地下水和土

壤,故C不符合题意;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A.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B.生石灰不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C.防止重金属离子污染地下水和土壤;

D.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2.【答案】C

【知识点】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解析】【解答】A.氯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A不符合题意;

B.氢氧化钠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一水合氨在水溶液中部分电离,属于弱电解质,故C符合题意;

D.硫酸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强电解质,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一般包括强酸、强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弱电解质在

水溶液中部分电离,(一般包括弱酸、弱碱、水、非金属氧化物等);

3.【答案】D

【知识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解析】【解答】A.在任何时刻都存在3V正任2)=VJE(H2),若3V网2)逆=丫32)叫则V正(N2)=V逆(N2),反应达

到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为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故反应前后气体的压强为变量,则压强不变则达到了平衡,B不符合题

思-?r.;

c.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前后气体质量发生改变,当气体质量不变时,此时气体的密度不变,

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不符合题意;

D.反应体系中C(N2):C(H2):c(HCl)=l:3:6时,反应可能处于平衡状态,也可能未处于平衡状态,这

与反应条件以及反应开始时加入反应物的多少有关,因此不能据此判断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D符合

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依据化学平衡的特征“等”和“定”进行分析判断。

4.【答案】B

【知识点】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解析】【解答】A.pH=7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100℃时,水的离子积常数是IO%pH=6时溶液呈

中性,当pH=7时溶液呈碱性,故A不符合题意;

B.c(H+)=c(OH-)=1(T6moi/溶液,氢离子浓度与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溶液一定呈中性,故B

符合题意;

C.使石蕊试液呈紫色的溶液,常温下溶液显酸性,故C不符合题意;

D.酸与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正盐的溶液,若是强酸强碱反应,溶液呈中性,若是强酸弱碱反应,溶液呈

酸性,若是弱酸强碱反应溶液呈碱性,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由c(H+)、c(OH-)的相对大小判断溶液的酸碱性,而纯水一定为中性,以此来解答。

5.【答案】C

【知识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解析】【解答】A.温度升高,促进CO歹的水解,使溶液中OH-浓度增加,CO歹水解的离子方程式

为COg+H2OUHCO5+OH\A项不符合题意;

B.氨水中的一水合氨电离使溶液显碱性,其电离方程式为NH3H2OUNH++OH-,B项不符合题意;

C.醋酸和碳酸钙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H3coOH+CaCO3=Ca2++2CH3coO+H2O+CO2T,C项符合题

思;

D.明矶溶于水后AF+在水溶液中水解生成A1(OH)3胶体,吸附水中杂质,AF+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AF+

+3H2OUA1(OH)3(胶体)+3寸,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C项醋酸是弱酸,不拆,其它选项均正确。

6.【答案】A

【知识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解析】【解答】A.存在平衡2so2+O2(g)02so3(g),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选择高压有利于平

衡正向移动,提高,S3的产率,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符合题意;

B.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该反应存在溶解平衡,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化钠电离出的氯离子,

饱和食盐水抑制了氯气的溶解,所以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利原理解

释,故B不符合题意;

C.加热会促进FeCb的水解,蒸干产物不是氯化铁,是氢氧化铁固体,灼烧得到氧化铁,能用勒夏特列

原理解释,故C不符合题意;

D.Fe(SCN)3溶液中加入固体KSCN后,SCN离子浓度增大,平衡正向进行,颜色变深,能用勒夏特列

原理解释,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o

【分析】依据勒夏特列原理,改变影响平衡的一个因素,平衡将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分析。A项

应选择高压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

7.【答案】D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解答】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不符合题意;②焦炭与水反应

制氢A“2>0,反应吸热,故B不符合题意;使用催化剂,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根据盖斯定律,

③一②得CH4(g)=C(s)+2H2(g)的AH3=+74.8kJ-molT,故D符合题意。

【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求解热化学方程式的焰变;

(2)热化学方程式的焰变值与催化剂无关;

(3)AH>0时为吸热反应,AH<0时为放热反应。

8.【答案】B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该原电池中,锌为负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盐桥中的K+向正极移动,即移向CuS04溶液,故B符合题意;

C.锌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即电子从锌片经电流计流向铜片,故C不符合题意;

D.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即Cu2++2e-=Cu,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o

【分析】A.原电池中,活泼金属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C.电池工作时,电子从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

D.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9.【答案】B

【知识点】键能、键长、键角及其应用;焰变和崎变;化学平衡常数

【解析】【解答】A.SiCkH2、HC1为气体,且反应前气体系数之和小于反应后气体系数之和,因此该

反应为燧增,即AS>0,A不符合题意;

B.根据化学平衡常数的定义,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z,B符合题意;

c(SiCZ4)-c(//2)

C.题中说的是高温,不是标准状况下,因此不能直接用22.4L.moir计算,C不符合题意;

D.△11=反应物键能总和一生成物键能总和,即△H=4E(Si—C1)+2E(H—H)—4E(H—C1)—2E(Si—Si),

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气体增加,所以混乱度增加,燧增加;

B.注意固体不考虑浓度;

C.标况下才能用气体摩尔体积衡量;

D.411=反应物键能总和一生成物键能总和。

10.【答案】D

【知识点】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解析】【解答】A.放电时为原电池,质子向正极移动,Ptl电极为负极,则该电池放电时质子从Ptl电

极移向Pt2电极,A不符合题意;

B.Ptl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SO2被氧化为硫酸,极反应为SO2+2H2O—2e-=SO2-4+4H+,硫酸

应当拆为离子形式,B不符合题意;

C.酸性条件下,氧气得电子生成水,C不符合题意;

D.相同条件下,放电过程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so2+4H2O—4e一=2SO%+8H+,正极发生还原反

应:Ch+4e-+4H+=2H2O,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规律可知:放电过程中消耗的SO2和。2的体积比为

2:1,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质子有负极向正极移动分析;

B、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要注意电解质的酸碱性;

D、根据转移电子数相等规律计算。

11.【答案】D

【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解析】【解答】A.其他条件相同时,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Rp小的先沉淀,向2支均盛有2mL

相同浓度的溶液的试管中,分别滴入2滴相同浓度的KC1、KI溶液,只生成Agl黄色沉淀,说明

Ksp(AgI)<KsP(AgCl),A不符合题意;

B.浓硝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因此将红热的木炭放入盛有浓硝酸的试管中,试管中有红棕色气体

产生,二氧化氮不一定是木炭与浓硝酸反应产生的,也有可能是浓硝酸受热分解产生的,B不符合题

忌;

C.两种盐溶液的浓度未知,无法根据钠盐溶液的pH定性判断其对应的酸的酸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

D.向盛有相同浓度KE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淀粉溶液和AgNCh溶液,前者溶液变蓝,后者有

黄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碘单质和碘离子,则KI3溶液中可能存在平衡:I3^I-+l2,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其他条件相同时,相同类型的难溶电解质,Rp小的先沉淀;

B.浓硝酸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氮;

C.两种盐溶液的浓度未知,无法判断;

D.依据可逆反应进行不到底判断。

12.【答案】C

【知识点】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A.在相同的反应时间内,c点对应的容器体积最大、压强最小,化学反应速率较慢,

故其中二氧化氮的转化率较小,对c点容器加压,缩小容器体积,则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向正反应方向

进行,此时V(逆)<v(正”A不符合题意;

B.平衡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受压强影响,因此,TC时,a、b两点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a=Kb,B不符

合题意;

C.向a点体系中充入一定量N02,相当于在原平衡的基础上增大压强(因为另一反应物是固体),化学

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达到新平衡时,N02转化率将减小,C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c点反应未达到平衡状态,则v(逆/vg,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o

【分析】b点NCh的转化率最高,则温度为T℃时,b点恰好达到平衡状态,体积越小,浓度越大,达

到平衡所需的时间越短,则反应相同时间,ab曲线上是平衡时NO2的转化率,增大体积,平衡正移,

NCh的转化率增大,be曲线未达到平衡,体积增大,速率减小,反应正向进行的程度减小,N02的转化

率减小。

13.【答案】(1)CH3coOHUH++CH3coO

(2)<

(3)c(Cl)>c(NHj)>c(H+)>c(0H)

(4)10-5:i

(5)d;阻止H2、OH-移向阳极,防止OH-与CL反应,提高NaOH的产量和纯度,防止H2与CL反

应,发生意外事故;2C1-+2H2。电%OH+H2T+CI2T

【知识点】以氯碱工业为基础的化工生产简介;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水的电离;离子浓度大小的

比较

【解析】【解答】(1)C/COOH是弱酸,在水溶液中不完全电离产生氢离子和醋酸根离子而使溶液呈酸

+

性,电离方程式为:CH3COOH#H+CH3COO0

(2)氯化镂是强酸弱碱盐,钱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硫酸氢核是强酸的酸式盐,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

子抑制镂根离子水解,则等浓度的硫酸氢铁溶液中镂根离子浓度大于氯化镂溶液中的镂根离子浓度,故

答案为:<o

(3)氯化镂是强酸弱碱盐,镂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使溶液呈碱性,则溶液中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

序为c(Cl)>c(NHj)>c(H+)>c(OH-)。

(4)醋酸是弱酸,在溶液中电离出的氢离子抑制水的电离,O.lmol/L醋酸溶液的pH为3,由水电离出

—14

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氢氧根离子浓度可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L°xl°〜mo'/LlxlO-Umol/L,氯化

l.OxlO-^

钱是强酸弱碱盐,镂根离子在溶液中水解促进水的电离,O」mol/L醋酸锈溶液的pH为6,由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可知,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为lxlO-6mol/L,则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

氢离子浓度之比为Ixl(yumol/L:lxl0-6mol/L=10-5:1„

(5)由图可知,电极A为电解池的阳极,a口进入的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在阳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

反应生成氯气,电极B为阴极,b口进入的稀氢氧化钠溶液中的水在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

气和氢氧根离子,在d口导出浓氢氧化钠溶液,由于氯气能与阴极放电生成的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反应,

装置中的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钠离子通过,不允许分子和阴离子通过,防止氢氧根离子、氢气与氯气反

应,电解的离子方程式为2C1-+2H2。电叫OH-+H2T+CI2J

【分析】(1)CH3co。”是弱酸,部分电离;

(2)依据水解平衡的影响因素判断;

(3)强酸弱碱盐水解呈碱性,结合电荷守恒判断;

(4)依据酸或碱抑制水的电离,含有弱离子的盐水解促进水的电离;酸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

氢氧根离子浓度;氯化镂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等于溶液中氢离子浓度;

(5)依据电解时离子的放电顺序及离子与离子交换膜种类一致判断。

14•【答案】(1)放热

⑶"+2"2C;而与

(4)<

(5)升高温度;ab

【知识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化学平衡转化过程中的变化曲线

【解析】【解答】(1)升高温度,NH3的体积分数降低,说明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

反应,故答案为:放热;

(2)根据图示,吸收能量最大的能垒,即相对能量的差最大的为(-L02eV)-(-2.56eV)=1.54eV;故答案

为:1.54;

(3)根据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5L的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n(mol)随时间t(min)

的变化图,A、B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减小,说明A、B是反应物,C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从。逐渐

增大,说明C是生成物,3min达到平衡时,A物质的量的变化量=lmol-0.7moi=0.3mol,B物质的量的变

化量=lmol-0.4moi=0.6mol,C物质的量的变化量=0.6mol,n(A):n(B):n(C)=0.3mol:0.6mol:0.6mol

=1:2: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对A+2BU2C,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篇可故答案为:

©2(C)

A+2BU2C;

C(71)C2(B)

(4)达平衡后,降低温度,A的体积分数将减小,说明降低温度,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所以该反应为放

热反应,△H<0,故答案为:<;

(5)①根据图象可知:t3时逆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都突然增大,且逆反应速率>正反应速率,说明

平衡逆向移动,若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由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所以

t3时是升高了温度,故答案为:升高温度;

@a.A+2BU2c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气体的压强为变量,当体系压强不变,表明达到了化学平

衡状态,故a选;

b.A+2BU2c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气体的质量不变,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变量,当气体的平

均摩尔质量保持不变,表明达到了化学平衡状态,故b选;

c.容器的体积不变,气体的质量不变,则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当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不能说明达到

了化学平衡状态,故c不选;

d.A+2BU2c中A的消耗速率等于B的生成速率,说明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不是平衡状态,故d

不选;

故答案为:abo

【分析】(1)根据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分析;

(2)根据图示,相对能量的差最大的能垒;

(3)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化学平衡常数,指在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

达到平衡时各生成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塞的乘积除以各反应物浓度的化学计量数次幕的乘积所得的比

值;

(4)依据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

(5)①根据图象中“速率突变”和变化趋势分析;

②依据化学平衡的特征“等”和“定”进行分析判断。

15.【答案】(1)再向其中加入4滴O.lmo/LKI溶液

(2)黄

—10

(3)AgCl(s)+「(叫尸Agl(s)+Cl(aq);⑶叱小;更小

8.5xl0-±/

(4)氧化;Ag-+e-Ag

(5)Ag+与r之间发生沉淀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或限度大

【知识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原电池工作原理及应用

lo17

【解析】【解答】(1)Ksp(AgCl)=1.8xlO->KsP(AgI)=8.5xlO-,将AgCl转化为AgL向盛有2mL

O.l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滴入碘化钾溶液,白色沉淀转化为黄

色沉淀,实现沉淀转化,向盛有2mLO.l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滴力口2滴O.lmol/LAgNCh溶液,充分

振荡后,再向其中加入4滴O.lmo/LKI溶液。

(2)向盛有2mLO.lmol/LNaCl溶液的试管中先滴加硝酸银溶液生成氯化银沉淀,在滴入碘化钾溶液,

白色沉淀转化为黄色沉淀,ZgCZ转化为Ag/。

(3)①沉淀转化反应是氯化银转化为碘化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gCl(s)+r(aq)=AgI(s)+Cl(aq);

②AgCl(s)+r(aq)=AgI(s)+Cl-(aq),平衡常数K=笔"=。呼??嗽黑="二叫;;

cQ)cQ4g+)c(/)Ksp(AgI)8.5x10“

③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可进一步表述为:对于组成形式相同

的沉淀,Ksp小的沉淀转化为KSp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4)①D当K闭合后,发现电流计指针偏转,b极附近溶液变蓝,I遇到淀粉变蓝色,则b极附近1-转

化为L,发生氧化反应;

②b极发生氧化反应,则b极为负极,则a极为正极,a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

(5)根据实验现象可知,Ag与之间发生沉淀反应比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或限度大,因此AgNCh溶液

与KI溶液混合只能得到Agl沉淀,而不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分析】(1)依据溶度积常数及沉淀转化分析;

(2)溶度积大的转化为溶度积小;

(3)①沉淀转化反应是氯化银转化为碘化银;

②依据溶度积常数计算;

③一般来说,溶解度小的沉淀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容易实现;

(4)依据实验现象和放电原理分析。

++

16.【答案】(1)CH3coO+H2OUCH3coOH+OH-;c(CH3COO)+c(OH)=c(H)+c(Na)

(2)AD;图2;1;7;c(CH3co0)>c(Na+)>c(H+)>c(0H);0.0025mol

(3)A

【知识点】盐类水解的原理;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中和滴定

【解析】【解答】(1)。%。。。可。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H3coO-在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醋酸和氢氧

根,离子方程式为:CH3coO+H2OWCH3co0H+0H-;C/COONa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

C(CH3COO)+C(OH)=c(H+)+c(Na+),呈电中性。

(2)①在上述滴定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碱式滴定管、锥形瓶,不需要使用的玻璃仪器有容量

瓶、胶头滴管,

故答案为:AD;

②HC1是强电解质,25.00mL0.1000mo//L盐酸中c(H+)=0.1000mol/L,pH=l,力口入25.00mLNaOH溶液

恰好反应时,所得NaC/溶液为中性,pH=7。所以图中数据滴定盐酸的pH变化曲线为图2;

③用O.lOOOznoZ/LNaOH滴定25.00m10.1000znoZ/L醋酸,当滴力口12.50mLNa。”溶液时,所得溶液中溶

质为等物质的量的CH3co0H和CH3coONa,由图可知此时溶液pH<7,溶液呈酸性,则c(H+)>c(OH)

说明CHsCOOH的电离程度大于CH3coONa的水解程度,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c(CH3co0-)>c(Na+)>c(H+)>c(0H),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

n(CH3COO)+n(CH3COOH)=2n(Na+)=2x0.0125Lx0.1000mol/L=0.0025mol„

(3)A.量取NaOH溶液的碱式滴定管未用待测碱液润洗,NaOH溶液被稀释,浓度减小,使测定结果偏

低,故A选;

B.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溶液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溶液,盐酸被稀释,浓度减小,造成V(标准)

偏大,根据c(待测尸逛遒袈竺可知,c(待测)偏大,故B不选;

V(待购

C.滴定过程中滴定管内不慎有标准液溅出,造成V(标准)偏大,根据c(待测)=也您学遒可知,

V(待测)

c(待测)偏大,故C不选;

D.读数时,滴定前俯视,滴定后读数正确,所用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根据c(待测尸迹您华通可

V(待测)

知,c(待测)偏大,故D不选;

故答案为:Ao

【分析】(1)CH3coO-生成醋酸和氢氧根,利用电荷守恒;

(2)①滴定过程中,使用的玻璃仪器有碱式滴定管、锥形瓶;

②依据起点和变化曲线判断;

③依据产物溶液的酸碱性分析和物料守恒计算;

(3)根据c(待测尸小邈磔竺分析。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57分

客观题(占比)24.0(42.1%)

分值分布

主观题(占比)33.0(57.9%)

客观题(占比)12(75.0%)

题量分布

主观题(占比)4(25.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题目量(占比)分值(占比)

综合题4(25.0%)33.0(57.9%)

单选题12(75.0%)24.0(4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