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6/20/wKhkGWX2UPqACDl7AAJ-CSWnzT8229.jpg)
![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6/20/wKhkGWX2UPqACDl7AAJ-CSWnzT82292.jpg)
![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6/20/wKhkGWX2UPqACDl7AAJ-CSWnzT82293.jpg)
![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6/20/wKhkGWX2UPqACDl7AAJ-CSWnzT82294.jpg)
![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6/26/20/wKhkGWX2UPqACDl7AAJ-CSWnzT8229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眉山市天府新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2023-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验卷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答题要求:
答题前,请用0.5mm黑色中性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你的基本信息。
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对应的小方框;若写错了,请用橡皮擦擦了,再重新选择。
答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中性笔答题,书写工整,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若写错了,请在旁边修改。严禁使用修正带、涂改液进行涂改。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4每小题3分,第5题4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溃退(kuì)佃(xì)农歼灭(qiān)正襟(jīn)危坐
B.炽(chì)热笨拙(zhuō)解剖(pōu)殚精竭虑(dān)
C.千载(zài)难逢琐屑(xiè)悄然(qiāo)属(zhǔ)引凄异
D.薄(báo)暮震悚(sǒng)踱(dù)步锐不可当(dāng)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至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C.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瞪,就向空中飞去。
D.我家也糟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梁,通年没吃过白米。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观察细致,措辞犀利,对受压迫者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
B.春晚上演了众多精彩小品,这些笑中有泪的喜剧让观众在抑扬顿挫的故事中感受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这栋现代化新式建筑,在这个斑驳静谧的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国应秉持共建、共享、共商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B.据《红星新闻》11月3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继续空袭加沙地带,双方死伤数字不断上升,迄今已造成超10800左右人数死亡。
C.能否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取决于创对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D.父母总教导我们,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5.我市某初中学校对本校全体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比例对象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长
3次以上2-3次0-1次60分钟以上20-60分钟20分钟以下
男生42%50%8%14%24%62%
女生38%45%17%10%20%70%
(1)请你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写出两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字。(2分)
(2)该校准备开展以“争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体育锻炼周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2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略无阙处(缺点)B.哀转久绝(绝对)
C.猛浪若奔(奔跑)D.负势竞上(凭借)
7.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B.猿则百叫无绝沿溯阻绝
C.素湍绿潭急湍甚箭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8.下面对文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B.“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绝大多数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座山峰。
9.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两文都写了山和水,都写到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清澈、湍急的特征。
B.甲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C.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清悲凉,乙文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D.乙文中划线句子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春天山中的热闹景象。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10.(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
(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黄鹤楼》中,诗人登楼远眺,描写所见生机勃勃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歌鉴赏(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春日晚望
宋·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11.诗中哪个词语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述了怎样的心境?(3分)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3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共12分)
诚信的味道
杨文勇
①有一次,我坐火车到省城出差。
②当车停在一个小站时,我想透口新鲜空气,便打开车窗,伸出头来呼吸。这时,我看见远处有个小贩推着小车,正在沿着车窗兜售吃食,恰好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我便大声唤他过来。
③等他来到我跟前,火车快要开了。着急中,我也顾不上问他都卖些什么,看见小车上摆的是热碗面,就随便要了一份。他麻利地递到我手中,同时报出了价格:“六块钱!”
④准备付钱时,我才发现钱包里除了百元整钞,根本没有别的零钱。此刻,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启动,小贩的脸上显露出一些焦虑。我虽然翻遍了所有口袋,但还是没有找到零钱。
⑤火车缓缓启动了,小贩把车放在一边,跟着火车小跑起来。情急之下,我只好取出一张百元的整钱,一边递给他一边说:“三天后,我会从这里返回,还是这趟车!”
⑥他收到钱后,便停止了跟随的脚步。那一瞬间,不知道他是否听清楚了我所说的话,但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冲动了。
⑦等我缓过神儿来,才想到当时应该还给他那碗面,而不是给他100元。甚至,还胡思乱想三天之后的情景,如果返程时遇不见他怎么办?或者是遇见了但他不承认怎么办?
⑧坐在对面的小伙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开口嘲讽我:“大哥,刚才你真大方!”我听后不知该如何作答,便随口问他:“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办?”
⑨他振振有词地跟我讲:“如今这时代,实在人吃不开。如果刚才我是你,根本不会理睬他,因为我不相信他能跑得过火车!”说完,他便是一阵哈哈大笑。邻座的几位乘客也跟着笑了起来。唯独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⑩三天后,差事办结,我又踏上了那趟火车返程。当再次停在小站时,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找钱的事,虽然心里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有点儿期望。
于是,我打开了车窗,然后向车外张望。我惊喜地发现,那个小贩正在沿着站台,挨个车窗往里探望,似乎并不是在兜售他的吃食。
他是不是在找我?想到这里,我便大声向他呼喊:“老乡,你是在找我吧?”我刚喊了一句,就看见他扭头向我这望了一下,并径直向我奔来。
很快,他就来到我跟前。这时,我发现他手里攥着一把零钱。还未等我开口,他就把钱递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终于找到你了,这三天我一直在找你,生怕你提前返程错过了。现在好了,你数数,94块钱!”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与三天前的一模一样,但却找不出一丝狡黠的意味。
在他的话里,我隐约听出,他为找我影响了做生意。于是,我便在刚刚接过的钱里,抽出一张50元的,使劲往他手里塞。他用一句开玩笑的话拒绝了我:“你这是干吗,成心不让我好好做生意呀?”
我见他不愿收下我的钱,只好说:“为了给我找钱,耽误了你的生意,真对不起!”
我刚说完,他就回答了一句让我回味无穷的话:“这是应该的!因为你给过我信任,我理应还你诚信!”
我没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小贩,竟然这么会说话。忽然间,我很想吃他的热碗面,于是拿出六块钱,然后对他说:“再给我一份热碗面!”
他愣了一下问:“是想照顾我的生意吧?”
我认真地对他说:“不,我只是想品味一下诚信的味道!”
13.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举一例,并简要分析。(2分)
14.文中两次写到小贩“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请分析小贩“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6分)
(1)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
(2)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
15.本文的结尾段有何作用?请你简要分析。(4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不死之药①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②操之以入。中射之士③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①不死之药: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②谒者:接待宾客的近侍。③中射之士:侍卫近臣。
16.下列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谒者操之以入(拿着)B.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通“悦”,高兴)
C.不如释臣(放)D.王乃不杀(于是,就)
17.下列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3分)
A.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B.使人杀中射之士
C.臣故食之D.夫杀无罪之臣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2)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
七、名著阅读(共5分)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也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1925年时,国民党宣传队与他谈了三个星期,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1927年后,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他毅然投向共产党。
一九0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0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9.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人物,文中的“他”是________,文中的“我”是________。(2分)
20.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对长征的介绍,红军的军事策略,卢沟桥事变后国内局势分析,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真实地记录了他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八、实用性文本阅读(共3分)
21.阅读下面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得超过15字)
中新网9月10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下午,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我国外交部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九、文学类文本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
萧萧池塘暮
(1)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2)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4)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5)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6)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7)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8)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9)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10)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11)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解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了空前绝后、无人能对的绝联了。
(13)今天已没有几个人见过池塘的真面目,不久的将来,池塘可能就只存活于词典里,在纸间寂寞地度过它荒凉的来世今生。池塘渐入迟暮,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14)除了记忆和梦,我们还能到哪儿与池塘见上一面呢?
(陈志宏/文,有删改。)
①田畈(fàn):田地。②罱(lǎn)塘:意思是用农具将塘里的淤泥、杂草等清理出来。
22.曾经说自己是“怀着痛苦的心情”来写池塘的。面对迟暮的池塘,有哪几方面的“痛苦”?(3分)
23.第一段中下面语句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请结合其中一种,说说它的表述效果。(4分)
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24.通读全文,说说文章以“萧萧池塘暮”为题有什么好处?(5分)
25.忆过去的池塘,看今天的“池塘”,想未来的“池塘”,是为了唤醒我们关注哪些问题?请结合文章内容写出你阅读后的思考与感悟。(6分)
五、写作(60分)
26.观察周围的同学或老师,为他们其中一个人写篇人物小传。要求:人物个性鲜明,事件典型,语言清晰流畅。字数150字左右。
27.每个人难免有“不容易”的时候:有的“不容易”是外因带来的繁复、艰辛、曲折等;有的“不容易”来自内心的难堪、纠结、胆怯等。做好一份工作,兑现一句承诺,改变一种习惯不容易;道一声抱歉,解一个心结,登一次讲台,可能也不容易。有的“不容易”通过努力最终圆满,有的“不容易”竭尽所能也难如愿。或许正在经历,或许已成过往,“不容易”带来的种种感悟,值得珍藏。
请以“________真不容易”为题,写一篇作文。(50分)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要写出真情实感。
(2)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3)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学校名、人名等信息。
2023-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验解答
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答题要求:
答题前,请用0.5mm黑色中性笔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填写你的基本信息。
答选择题时,请用2B铅笔填涂选择题对应的小方框;若写错了,请用橡皮擦擦了,再重新选择。
答非选择题用0.5mm黑色中性笔答题,书写工整,不能超出规定的范围。若写错了,请在旁边修改。严禁使用修正带、涂改液进行涂改。
一、基础知识(选择题1-4每小题3分,第5题4分,共16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B)
A.溃退(kuì)佃(xì)农歼灭(qiān)正襟(jīn)危坐
B.炽(chì)热笨拙(zhuō)解剖(pōu)殚精竭虑(dān)
C.千载(zài)难逢琐屑(xiè)悄然(qiāo)属(zhǔ)引凄异
D.薄(báo)暮震悚(sǒng)踱(dù)步锐不可当(dāng)
解答:A佃(diàn)农、歼灭(jiān);C千载(zǎi)难逢、悄然(qiǎo);D薄(bó)暮、踱(duó)步
2.下列句子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
A.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至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泻气。
B.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
C.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瞪,就向空中飞去。
D.我家也糟受更多的困难,仅仅吃些小菜叶、高梁,通年没吃过白米。
解答:A“一至”应为“一致”,“泻气”应为“泄气”;C“瞪”应为“蹬”;D“高梁”应为“高粱”“糟受”应为“遭受”。
3.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A.这是一部惊人之作,它观察细致,措辞犀利,对受压迫者的心理描写入木三分。
B.春晚上演了众多精彩小品,这些笑中有泪的喜剧让观众在抑扬顿挫的故事中感受了浓浓的人文关怀。
C.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
D.这栋现代化新式建筑,在这个斑驳静谧的老社区里显得鹤立鸡群。
解答:A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刚劲有力,也比喻对文章或事物见解深刻,透彻。此处使用正确。
B抑扬顿挫:指声音高低曲折,十分和谐。该词适用于声音的高低,不适用于故事情节的起伏。
C锐不可当: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此处褒贬使用错误。
D鹤立鸡群:比喻一个人的才能或仪表在一群人里头显得很突出。这里使用对象错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C)
A.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国应秉持共建、共享、共商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
B.据《红星新闻》11月3日报道,以色列国防军继续空袭加沙地带,双方死伤数字不断上升,迄今已造成超10800左右人数死亡。
C.能否刻画出人物的精神气质,取决于创对该人物的内心世界是否真正了解。
D.父母总教导我们,只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才会收获精彩的人生。
解答:A、逻辑错误,顺序应是“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B.语义矛盾(“超”和“左右”)。D.关联词使用错误(应是“只要……就”或“只有……才”)
5.我市某初中学校对本校全体学生自主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情况作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内容比例对象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每次锻炼的平均时长
3次以上2-3次0-1次60分钟以上20-60分钟20分钟以下
男生42%50%8%14%24%62%
女生38%45%17%10%20%70%
(1)请你根据调查表的内容,写出两条结论,不出现具体数字。(2分)
解答:该校绝大部分学生能主动参与课外体育锻炼,但锻炼的时间普遍较短;相对而言,该校女生自主锻炼的意识比男生差(或该校女生每周锻炼的平均次数比男生少,每次锻炼的时间普遍比男生短。)(1点1分)
(2)该校准备开展以“争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体育锻炼周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20字。(2分)
解答:加强体育锻炼,争做阳光少年;我运动,我快乐,我阳光;阳光锻炼一小时,健康生活一辈子;健康为船,运动为帆,驶向阳光的彼岸。(内容1分,修辞1分)
二、课内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5—8题。
(甲)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选自吴均《与朱元思书》)
6.下面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D)
A.略无阙处(缺点)
B.哀转久绝(绝对)
C.猛浪若奔(奔跑)
D.负势竞上(凭借)
解答:A阙,同“缺”,缺口。B绝,消失。C奔:飞奔的马。
7.下列加点字用法或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A.自富阳至桐庐自非亭午夜分
B.猿则百叫无绝沿溯阻绝
C.素湍绿潭急湍甚箭
D.负势竞上横柯上蔽
解答:A从,介词/如果,连词;B停止,动词/隔断,动词;C都是指急流,名词;
D向上,名词作动词/在上面,名词作状语。
8.下面对文句翻译错误的一项是(B)
A.“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烟雾都消散尽净,天空和群山呈现出相同的颜色。
B.“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绝大多数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的泉水瀑布,从它们中间飞泻冲荡下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那些治理政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D.“争高直指,千百成峰。”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直插云天,形成无数座山峰。
解答:B绝:极(高),应翻译为:极高的山峰上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9.下面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D)
A.两文都写了山和水,都写到了山的连绵、高峻和水的清澈、湍急的特征。
B.甲文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突出不同季节的不同特点。
C.两文都写了猿鸣,但写作目的不同,甲文通过猿鸣烘托环境的凄清悲凉,乙文则通过猿鸣表现了环境的生机勃勃。
D.乙文中划线句子先描写了群山的静态美,再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这是以静写动,显示春天山中的热闹景象。
解答:D这些句子铺写山中的各种声音,是以动衬静,衬托山林的寂静,而不是“以静写动,显示春天山中的热闹景象。”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10.(1)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3)______________,终岁常端正。(刘桢《赠从弟》)
(4)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5)《黄鹤楼》中,诗人登楼远眺,描写所见生机勃勃之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1)归雁入胡天;(2)老骥伏枥;(3)冰霜正惨凄;(4)山山唯落晖;
(5)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四、诗歌鉴赏(共6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
春日晚望
宋左纬
屋角风微烟雾霏,柳丝无力杏花肥。
朦胧数点斜阳里,应是呢喃燕子归。
11.诗中哪个词语点明诗题中的“晚”?诗歌表述了怎样的心境?(3分)
解答:以“斜阳”点明“晚”意(1分),表述了闲适、恬淡的心情。(2分)
1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柳丝无力杏花肥”。(3分)
解答: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柳条的柔软、细长、随风轻拂的情态和杏花茂盛、浓艳、润泽的风姿。(修辞1分,“柳条”和“杏”的特点各1分)
五、文学类文本阅读(一)(共12分)
诚信的味道
杨文勇
①有一次,我坐火车到省城出差。
②当车停在一个小站时,我想透口新鲜空气,便打开车窗,伸出头来呼吸。这时,我看见远处有个小贩推着小车,正在沿着车窗兜售吃食,恰好感觉肚子有点饿,于是我便大声唤他过来。
③等他来到我跟前,火车快要开了。着急中,我也顾不上问他都卖些什么,看见小车上摆的是热碗面,就随便要了一份。他麻利地递到我手中,同时报出了价格:“六块钱!”
④准备付钱时,我才发现钱包里除了百元整钞,根本没有别的零钱。此刻,火车已经鸣笛准备启动,小贩的脸上显露出一些焦虑。我虽然翻遍了所有口袋,但还是没有找到零钱。
⑤火车缓缓启动了,小贩把车放在一边,跟着火车小跑起来。情急之下,我只好取出一张百元的整钱,一边递给他一边说:“三天后,我会从这里返回,还是这趟车!”
⑥他收到钱后,便停止了跟随的脚步。那一瞬间,不知道他是否听清楚了我所说的话,但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我突然意识到自己有点冲动了。
⑦等我缓过神儿来,才想到当时应该还给他那碗面,而不是给他100元。甚至,还胡思乱想三天之后的情景,如果返程时遇不见他怎么办?或者是遇见了但他不承认怎么办?
⑧坐在对面的小伙子似乎看穿了我的心思,他开口嘲讽我:“大哥,刚才你真大方!”我听后不知该如何作答,便随口问他:“如果换成你,你会怎么办?”
⑨他振振有词地跟我讲:“如今这时代,实在人吃不开。如果刚才我是你,根本不会理睬他,因为我不相信他能跑得过火车!”说完,他便是一阵哈哈大笑。邻座的几位乘客也跟着笑了起来。唯独我,却怎么也笑不起来,心里就像打翻了五味瓶。
⑩三天后,差事办结,我又踏上了那趟火车返程。当再次停在小站时,我还是情不自禁地想起了找钱的事,虽然心里已不抱希望,但还是有点儿期望。
于是,我打开了车窗,然后向车外张望。我惊喜地发现,那个小贩正在沿着站台,挨个车窗往里探望,似乎并不是在兜售他的吃食。
他是不是在找我?想到这里,我便大声向他呼喊:“老乡,你是在找我吧?”我刚喊了一句,就看见他扭头向我这望了一下,并径直向我奔来。
很快,他就来到我跟前。这时,我发现他手里攥着一把零钱。还未等我开口,他就把钱递了过来,气喘吁吁地说:“终于找到你了,这三天我一直在找你,生怕你提前返程错过了。现在好了,你数数,94块钱!”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与三天前的一模一样,但却找不出一丝狡黠的意味。
在他的话里,我隐约听出,他为找我影响了做生意。于是,我便在刚刚接过的钱里,抽出一张50元的,使劲往他手里塞。他用一句开玩笑的话拒绝了我:“你这是干吗,成心不让我好好做生意呀?”
我见他不愿收下我的钱,只好说:“为了给我找钱,耽误了你的生意,真对不起!”
我刚说完,他就回答了一句让我回味无穷的话:“这是应该的!因为你给过我信任,我理应还你诚信!”
我没想到,这个看似憨厚的小贩,竟然这么会说话。忽然间,我很想吃他的热碗面,于是拿出六块钱,然后对他说:“再给我一份热碗面!”
他愣了一下问:“是想照顾我的生意吧?”
我认真地对他说:“不,我只是想品味一下诚信的味道!”
13.本文善于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你举一例,并简要分析。(2分)
示例:“我”情急之下递给小贩一百元的做法,和坐在对面的小伙子说应不理睬小贩的做法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我”的善良和对小贩的信任。
14.文中两次写到小贩“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请分析小贩“笑”的真正原因是什么。(6分)
(1)我却分明地看见他黝黑的脸上现出了一丝笑意,好像是狡黠的笑。
解答:对能收到那碗面的钱感到高兴(1分);对“我”能如此信任他而感激(2分)。
(2)我接过钱时,他黝黑的脸上又现出了一丝笑意。
解答:对完成给“我”找零钱这一任务感到如释重负(1分);为自己恪守诚信而感到高兴(2分)。
15.本文的结尾段有何作用?请你简要分析。(4分)
解答:内容上:既写了“我”想再吃一碗面的原因,也含蓄地表述了“我”对小贩能够恪守诚信而感到敬佩和感激(1分),点明中心(1分)。结构上:照应题目(1分),收束全文(1分)。
六、课外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5题。
不死之药①
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谒者②操之以入。中射之士③问曰:“可食乎”曰:“可。”因夺而食之。王大怒,使人杀中射之士。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臣问谒者,曰‘可食’,臣故食之。是臣无罪而罪在谒者也。且客献不死之药,臣食之,而王杀臣,是死药也,是客欺王也。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不如释臣。”王乃不杀。
(节选自《韩非子·说林上》)
①不死之药:吃了可以长生不死的药。②谒者:接待宾客的近侍。③中射之士:侍卫近臣。
16.下列加点字有误的一项是(B)(3分)
A.谒者操之以入(拿着)B.中射之士使人说王曰(通“悦”,高兴)
C.不如释臣(放)D.王乃不杀(于是,就)
解答:B.劝说,告诉。
17.下列句子中的“之”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C)(3分)
A.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B.使人杀中射之士C.臣故食之D.夫杀无罪之臣
解答:A、B、D都是结构助词,的C代词,代指不死之药。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有献不死之药于荆王者。
解答:有一个进献长生不老药给荆王的人。(判断句句式1分,“献”“于”1分,句子通顺1分)
(2)夫杀无罪之臣,而明人之欺王也。
解答:(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明”“欺”各1分,句子通顺1分)
有人给楚王献长生不老的药,负责传达的官员拿着药走入宫中。有个宫中卫士看见后问道:“这东西可以吃吗?”答说:“是可以吃的。”卫士于是抢过来吃了下去。楚王为此甚为恼怒,要杀死这个卫士。这个卫士托人向楚王解释说:“我问传达人,他告诉我说是可以吃的,所以我才拿过药来吃下去,这事我没有罪,有罪的乃是传递人。况且客人所献的是长生不死药,我吃了药大王就杀我,这岂不成了丧死药,是客人欺骗大王。大王杀死一个没有罪的臣子,就证明有人在欺骗大王。不如把我放了吧。”楚王就不杀他了。
七、名著阅读(共5分)
他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清朝的一个武官,也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1925年时,国民党宣传队与他谈了三个星期,他经过慎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1927年后,唐生智、何键等镇压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工人、学生。他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完全同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他毅然投向共产党。
一九0七年,我到成都,在一个体育学校里读一年书,后来回到故乡仪陇县,在本县高等小学里教体操。一九0九年,我到云南的省会云南府,进了云南讲武堂,直到一九一一年的辛亥革命发生后才离校。我的志愿总是想做个军人,而这个讲武堂恐怕是当时中国最进步、最新式的了。它收学生很严格,我竟被录取,因此感到非常高兴。
19.上面材料分别写到了《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个人物,文中的“他”是贺龙,文中的“我”是朱德。(2分)
20.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3分)
A.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对长征的介绍,红军的军事策略,卢沟桥事变后国内局势分析,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B.真实地记录了他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C.在书中说中国红军的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
D.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解答:该作品记录的是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没有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的内容。
八、实用性文本阅读(共3分)
21.阅读下面新闻,用一句话概括新闻内容。(不得超过15字)
中新网9月10日电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当地时间10日下午,日本政府确定了钓鱼岛“国有化”方针。我国外交部郑重指出,近来,中日关系因钓鱼岛问题面临严峻局面。在钓鱼岛问题上,中方立场是一贯的、明确的。日方采取任何方式“购岛”都是非法的、无效的,中方坚决反对。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日方必须充分认识事态的严重性,不要作出错误的决定,同中方一道,维护中日关系发展大局。
解答:中国反对日本将钓鱼岛国有化(“中国反对日本”2分、“钓鱼岛国有化”1分)
九、文学类文本阅读(二)(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
萧萧池塘暮
(1)最早知道“池塘”二字为何含义,源于一副残对:烟锁池塘柳。在老家陈坊,池塘都叫塘,每一口塘都有一个朗朗上口的名字:锅底塘、门口塘、养鱼塘、莲花塘、青山塘……它就像是村里人共有的孩子,每一声对塘的呼唤,经风吹都能传到塘的耳朵里。水草轻摇,青蛙鸣叫,蜻蜓风舞,燕子贴水,波光荡漾,都是池塘的应答。
(2)和故乡的其他风物一样,池塘是极通人性的,年年岁岁见证着村人的喜忧。
(3)“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一阵村风暖,池塘岸边各色水草倒挂而长,一根根亲水而去,犹如一串串清脆玉润的珠帘,将蓄满春水的池塘装饰得如梦如幻。蓄积了一冬的力气,妇女们挽起衣袖,在抽枝长叶的青柳下,浣纱洗衣。池塘中央,开始脱毛的水鸭在和煦的阳光下畅游,荡起层层涟漪。鸭儿不时地“呱呱”乱叫,声音在池塘上空回荡。远处聆听,像是柳树深处发出来似的,訇訇然,如乐一般美妙。“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一声声呱啼,应是报春的讯息吧!最热闹的要数夜里,无数青蛙齐鸣,叫醒暗夜,那是临产前的阵痛,更是即将身为父母的幸福欢唱。青蛙鸣春,是江南池塘不朽的胜景。
(4)夏日的池塘是孩子们的世界。太阳还在半山腰,孩子们就在池塘里玩耍了。在岸上一个猛扎,静静的池塘便溅起灿烂的水花。孩子们排成队列,挨个儿跳水,珠圆白嫩的颗颗水滴飞入浓密的柳荫里,打得青叶脆响,像是一场急雨。孩子们玩腻了,就在厚厚的泥层里摸螺蛳,在水草里抓鱼。夜幕降临,他们用旧衣服一裹,满载而归。
(5)农人在月满中天时分才收工,钻入池塘,洗去一天的尘与汗,洗去一天的疲劳。人在水里,话农桑,谈天气,是再惬意不过的事了。池塘在一拨又一拨人的折腾下,泥沙翻涌,浑黄浊黑。经过一夜的沉淀,它一早又澄澈清冽,一眼就看得见水里的游鱼,厚软的肥泥,以及泥上的走蚌和挪动的螺蛳。池塘静默、博大,容纳故乡人身上所有的灰土污垢,而它自己永远是碧澄如镜。
(6)秋来水瘦,池塘花容失色,只剩寥寥一些残水,像是哭干了眼泪的小妇人的杏眼。但它依然接纳万物,吐故纳新,洁净如初。农人依然来塘里洗澡,一天胜过一天地喊:“啊,水好凉呀!”故乡的秋天,在这一声声水凉的叫喊中,悄悄地不为人知地到来。水凉好个秋。
(7)冬天,村里以鱼闹年,以祈年年有余。每到年终,我们村前村后的池塘都要抽放积蓄了一年的水。一群人赤足在冰冷的泥中捉鱼,笑声在空旷辽远的上空久久回荡。他们不怕冷,俗话说,鱼头上藏了三点火!见了冒火的鱼,还有谁怕寒冷呢?一筐又一筐的肥鱼小虾壮螺蛳从塘里往岸上挑,笑声随之在岸上塘里一阵一阵炸响。
(8)池塘鲜活了四季,更鲜活在所有子民的记忆里。而今,再寻如此池塘,也许只有在梦里吧!岁月在风里萧萧如秋木,池塘在现代的作用下,萧萧至迟暮。
(9)回到陈坊,池塘触目惊心:锅底塘已被人填平,在上面盖了两层楼房,粗粝的土砖和硬冷的水泥在绿树旁狰狞着;门口塘已被淤泥壅塞,深处没不了8岁小孩,跳水已是不可能了,及至深秋,不用抽放,水就只剩一线了;养鱼塘里没有鱼也没有水,长满肥美杂草,牛可以在上面行走了;莲花塘深居田畈①一侧,早已没有了莲花,还算清澈的残水里,漂浮着各式各样的塑料袋、农药瓶,难以让目光停留半秒;青山塘已不存在,被房子取代了……
(10)我固执地认为,故乡年年难逃的水患与池塘迟暮有关。如果每年有人罱塘②,如果池塘还鲜活劲道,雨水可以蓄积在里面,何以在地上泛滥成灾?池塘消退,洗澡成了村人的难题,干旱已是农田的家常便饭,青蛙不再,垂柳作古,水鸭隐退……
(11)与此一起消失的还有田园牧歌,以及让人无法释怀的古典乡村。
(12)“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下一代再来读这首古诗,必得花半天时间来查阅关于“池塘”的解释。“烟锁池塘柳”的残对,也许真的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交媒体在电商中的应用与运营策略
- 石新材料技术教育的培训需求与发展策略研究
- 电子商务物流与配送体系构建
- 电商平台促销活动策划与执行
- 学生会迎新工作计划模板
- 三年级上册期末班主任总结
- 知识产权管理与企业品牌建设的融合
- 新学期计划范文
- 策划公司创业计划书
- 物理-湖南省佩佩教育湖南省长沙市四大名校2025届高三下学期2月联考试题和答案
- 2024年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培训课件
- 2023年新高考(新课标)全国2卷数学试题真题(含答案解析)
- GB/T 19228.1-2024不锈钢卡压式管件组件第1部分:卡压式管件
- 水资源论证报告
- 中药提取车间生产设备风险评估报告讲解
- 实现结构化: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核心
- 上海小弄堂-电子小报
- FZ∕T 54088-2016 锦纶6全牵伸单丝
- 任务工单1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检查与维护
- 食品销售流程图零售
- 物理化学完整版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