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1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2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3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4页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语文试题(解析)仁寿县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考5月期中联考

语文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解析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解析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解析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非选择题时,将解析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测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传统“正史”中,《史记》和《汉书》双峰并峙,影响深远,而两者间的高下之比较,也成了中国史学史上最有兴味的话题之一。汉唐间,《汉书》对《史记》占有压倒性优势,因为《史记》被当作诽谤愤怨之书。中唐之后,文风递变,《史记》开始受到青睐,宋人如郑樵和刘辰翁都贬低《汉书》。到明代,文学领域的拟古派、唐宋派都对《史记》推崇备至。清代随着考据学兴起,《汉书》地位相对升高而《史记》稍诎,但也算不上扳回一局。

那么,唐宋间这个“史升汉降”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呢?

徐复观的看法具有代表性:《史记》实际上是“以文而见重”。中古中国是个贵族社会,典雅渊懿的《汉书》符合贵族阶层爱好骈文的审美口味。唐以后,贵族社会向平民社会转变,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对散文的爱好逐渐成为主流,《史记》地位因此快速上升。这个解释之外,胡宝国的名文《的命运与史学的变化》增加了史学内在理路的解释:这和史学从“重叙述”走向“重解释”的变化有关,《史记》贯穿了对历史的某种解释,当宋代以后人们逐渐重视历史解释的时候,《史记》自然就受到了推崇。

在“史升汉降”的转折点上,有一个人起了重要作用,这就是唐代的韩愈。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推崇《史记》,韩愈是关键人物,当然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实际上也代表了时代的脉动和文风之演变,此后唐宋诸家、明代的归有光、清代的桐城派皆追随其后。

这里我们就着历史思维的一个特点,补充一个对“史升汉降”的观察。这个特点就是“据后以论前”,按历史哲学家阿瑟·丹托的看法,历史评论都是“据后以论前”的:立足于后面发生的事情,不断修正对前面发生事情的评价。后人继承着前人,续写着历史,但从历史评价的角度来看,后人加入历史就会影响前人的历史定位,续写历史同时也改写着历史。后出的历史把各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同时使人们调整此前历史的叙述。胡宝国说:“宋代史家有追求会通的风气……他们从会通的角度看《史记》,自然会给司马迁以很高的评价。到清代,纪传体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饮水思源,认识到《史记》的开创之功是比较自然的事情。”这段话就是采取了“据后以论前”视角。到唐初为止,除《史记》外,可以说还没有一部成功的通史,到唐宋后出现“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长于会通的《史记》随之更受重视;后世纪传体越是蓬勃发展,纪传体鼻祖《史记》的地位自然会越来越高。或许就像阿瑟·丹托的名言“彼特拉克无意开创文艺复兴”一样,司马迁也无意开创“历代纪传体正史”,彼特拉克“文艺复兴开创者”的身份和司马迁《史记》“史部第一书”的地位,不完全是由其自身,而是由其后加入的名家名作推上去的,踵效其后的人物越多、阵容越盛,其历史地位就越高。

(摘编自章益国《“史升汉降”与史学史之延长》)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唐时期,《史记》的地位不如《汉书》,这与《史记》和《汉书》不同的艺术风格不无关系。

B.不同的社会阶层喜欢不同的史书,相对于贵族阶层,平民阶层更喜欢“以文而见重”的《史记》。

C.“三通”、《资治通鉴》等出色的通史著作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让《史记》的地位越来越高。

D.韩愈提倡古文运动,希望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学习司马迁的创作风格,因此他特别推崇《史记》。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然后从汉唐到明清,按照时间顺序论述,条理清晰。

B.第二段在结构上承上启下,设问句的运用,引发了读者思考,并且有总领下文的作用。

C.文章第四段引用钱钟书《管锥编》中的句子,说明韩愈相校于刘勰,更加重视《史记》。

D.文章在论证“据后以论前”观点时,先解释了它的具体含义,然后列举事例进行分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班固的《汉书》侧重于叙述历史事件,而司马迁的《史记》在叙述的同时还贯穿着对历史的某种解释。

B.史书的地位不仅由作品本身决定,还和后来的效仿者有密切的关系,名家名作模仿者越多,其历史地位就越高。

C.“史升汉降”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像韩愈一样的精英人物在鉴赏方面的引领是最重要的原因。

D.一定程度上,通过人们对待《史记》和《汉书》的态度,可以窥知不同时代的学术氛围与思想倾向。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

中国气象学上,气温在35℃以上时可称为“高温天气”,如果连续几天最高气温都超过35℃时,即可称作“高温热浪”天气。高温是一种较常见的气象灾害,对人们日常生活和健康以及国民经济都有一定的影响。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

(摘编自《什么是高温热浪》)

历次高温天气数据

高温时段持续时间(天)35℃以上范围38℃以上范围40℃以上范围单站最高气温(℃)

(万平方公里)

2003年6月30日至8月11日43337.6163.240.3浙江丽水43.2

2013年6月29日至8月29日62423.0212.477.6浙江新昌44.1

2017年7月7日至8月25日50545.8328.799.3陕西旬阳44.7

2022年6月13日至7月12日30502.1206.973.5河北灵寿44.2

(来源:中国天气网)

材料二:

二十一世纪以来,北半球夏季高温热浪事件日趋频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被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导致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

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今年6月以来,在北半球副热带地区上空,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大西洋高压和伊朗高压均阶段性增强,由此形成大范围的环球暖高压带。在暖高压带的控制之下盛行下沉气流,有利于地面增温,加之在大范围高压带的作用下,空气较为干燥,不易形成云,也使得太阳辐射更容易到达地面,导致高温频发,且强度较强,进而造成北半球多地出现持续高温热浪事件。

(摘编自《中国气象局:北半球夏季热浪事件趋多,全球变暖是根本原因》,环球网2022年7月14日)

材料三:

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生产生活用水、车辆出行、农业生产均会造成不利影响。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影响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对经济林果有不利影响,需及时采取管理措施。高温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专家建议,各相关部门需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电力供应和水资源调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区火灾,需加强防御工作。

当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当发布高温橙色预警时,应尽量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高温条件下作业的人员应当缩短连续工作时间;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注意防范因用电量过高,以及电线、变压器等电力负载过大而引发的火灾。当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时,应尽可能停止户外露天作业;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

(摘编自中国气象网,2022年7月8日)

4.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中国气象学上,“桑拿天”气温在35℃以上,不仅气温高,而且湿度大,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温天气。

B.近二十年,中国发生过多次高温事件,2017年高温天气覆盖国土面积达545.8万平方公里,单站温度最高。

C.2022年高温天气发生和结束较早,影响范围和单站最高气温不及2017年,但均超过了2003年和2013年。

D.从上表可见,历史同期地处我国西部的陕西、中部的河北和南部的浙江发生高温天气差异不大,都是酷热难当。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温室效应不断积累,是影响气候稳定的主要因素。

B.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给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失衡,对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也带来了威胁。

C.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2022年6月以来北半球部分地区形成大范围环球暖高压带,气流下沉,空气干燥,导致高温频发。

D.持续高温不仅导致水电供应紧张,也加剧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还容易引发火灾,给环境带来破坏。

6.面对高温天气这样的气象灾害,人们该如何科学应对?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元宵节的灯

肖复兴

①在老北京,上元灯节最辉煌要数明朝,最早起于宫廷而逐渐流入民间,是在明末清初,一直绵延到民国前后。我小时候,赶上灯节的尾巴。北京城灯节最热闹的地方,早已经从灯市口转移到前门,灯火最为灿烂的,要数廊房头条、大栅栏、西河沿和西打磨厂这几条街。那时候,我家住在西打磨厂,买灯、看灯的好地方。买灯笼,要到廊房头条,那里被称之为灯笼街,短短的巷子里,最多的时候曾经集中了二十多家灯笼铺子,可以说是鳞次栉比。其中好多家灯笼铺子,一直开到新中国成立以后公私合营,到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南移至珠市口,成立了北京宫灯厂。

②去廊房头条买灯笼,大多是买卖人家,个人去,得是有钱的主儿。反正,我是一次也没有去过那里买灯笼。我们大院里的孩子,只是用彩纸(好一点儿的用电光纸,差一点儿的用糊窗户的高粱纸),自己糊个简单的灯笼,在里面插上支红蜡烛,拎着它满院子满街地跑,照样一个乐和,那是我们孩子的灯节。

③有时候,我们也到前门看灯去,穿过廊房头条,卖灯的吸引不了我们多少目光,我们主要是到大栅栏看灯。大栅栏里,老店铺多,瑞蚨祥、同仁堂、马聚源好多家都在那里;广德楼、三庆园、同乐等几家老戏园子也在那里,它们的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映照得大栅栏一条街灯火辉煌,看得人眼花缭乱。

④那时候,那么多灯,只知道看热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认识的,只有一种叫做“气死风”的灯笼,一种是走马灯,觉得这两种灯已经很高级了。

⑤“气死风”,只是一种简单的圆形或椭圆形提灯。说它“气死风”,是说你提着它怎么跑,风也吹不灭,不过是夸张而已。这种纸做的灯笼,跑不了多久,只要风稍微一大,里面的蜡烛一歪,灯笼就着了。不过,这种“气死风”,一般物美价廉,有各种图案和造型,其中金鱼灯最受老幼欢迎,老人图它个年年有余的吉利,孩子则图它好看玩着痛快,即使最后被风吹得呼呼地燃着成一个火球,也会让孩子在大呼小叫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快乐。

⑥走马灯,见过我们大院里有钱人家的孩子买过玩儿。那种灯里面有一柄纸伞,用铁丝绑着,可以转动,蜡烛点燃后,造成冷热空气流动,灯笼便不由自主地转动不停,显然比我们糊的灯笼要强很多。大了以后,读到《燕京岁时记》,才知道,走马灯有大有小,小的有四面,大的有九面和十二面。大者灯的四周可以工笔细描画着西厢红楼,如旋转舞台,成为连贯的一出戏,只可抬头观赏;小者才是我们大院孩子提着满院跑。

⑦大栅栏里老店铺门前挂着的可不是走马灯,更不会有“气死风”,也不是如今只是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很多是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用细绢为面、以铁丝线掐制成为骨架的精致花灯,还有火宝塔那样巨型的彩灯。得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简单的一盏盏灯,在我们的手里,可以变化万千,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读《京都风俗志》中,里面有这样对灯节灯的记载:“其灯有大小、高矮、长短、方圆等式,有纱纸、琉璃、羊角、西洋之别,其绘人物,则列国、三国、西游、封神、水浒、志异等图,花卉则兰、菊、梅、桂、萱、竹、牡丹,禽兽则鸾、凤、龙、虎以至马、牛、猫、犬与鱼、虾、虫、蚁等图,无不颜色鲜美,妙态传真,品目殊多。”

⑧在这里,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缤纷的灯光幻影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审美、性情、志趣、避灾纳福的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众多的灯汇聚一起,就是一个小百科全书呢。

⑨非常有意思的是,元宵节看灯,老北京人,一般管这叫做“逛灯市”,或者叫做“闹花灯”,也有叫做“踏灯节”的,民国竹枝词里就有“银烛影中明月下,相逢俱是踏灯人”。无论是一个“逛”字,还是一个“闹”字,或一个“踏”字,都体现了那时灯节的张扬劲头。我以为,只有立春被称之为“咬春”“打春”“踏春”,才能够与之比拟。灯节之时,东风夜放花千树,如此火爆的场面和劲头,就类似西方的狂欢节吧?

⑩前些年,我有一次春节前去那里,看到这条老街的西半截,已经被改造得面貌一新,但从叫做草场三条的新马路以东,还有不少老房子顽强地立在那里。见到一位老街坊,他指着我们大院大门口的房檐,问我看见没,房檐下面有铁钩子?经他这样指点,我看到了铁钩子,不止一个,是一排,间隔有序,伸向远处。他问我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吗?没等我回答,他说就是过节时挂灯笼用的。

顺着老街望去,一排院子钢灰色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一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快一个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灯火辉煌。

(有删节)

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京城灯节最辉煌的时期是明朝,最热闹的地方原本是灯市口,但是在小时候已经转移至前门,的家就在那里。

B.廊房头条被称作灯笼街名副其实,短短的巷子最多时竟然密密排列着二十多家灯笼铺子,这也暗示着昔日灯节的辉煌。

C.详写“气死风”和走马灯两种灯笼,是因为熟悉,后一种虽没玩过,但看到别的孩子玩过。

D.用彩纸糊个简单的灯笼拎着满院子满街跑,图的是乐和,是孩子的灯节;从中也看出当时的孩子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

8.《元宵节的灯》第③段中说大栅栏老店铺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讲究在哪里?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概括。

9.肖复兴说他的散文写作期冀做到“清、细、真”这三点,“清”是一种境界,“细”是讲究构思,“真”是真情实感。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这三点在本文的具体体现。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初,上之立非宰相意,故杨嗣复、李珏相继罢去,召淮南节度使李德裕入朝,以德裕为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德裕入谢,言于上曰:“致理之要,在于辨群臣之邪正。夫邪正二者,势不相容,正人指邪人为邪,邪人亦指正人为邪,人主辨之甚难。臣以为正人如松柏,特立不倚;邪人如藤萝,非附他物不能自起。故正人一心事君,而邪人竞为朋党。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有奸罔者立黜去之,常令政事皆出中书,推心委任,坚定不移,则天下何忧不理哉!”又曰:“先帝于大臣好为形迹,小过皆含容不言,日累月积,以至祸败。兹事大误,愿陛下以为戒!臣等有罪,陛下当面诘之。事苟无实,得以辩明;若其有实,辞理自穷。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谴,如此,君臣之际无疑间矣。”上嘉纳之。

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欲击回鹘以求功,奏称:“回鹘叛将嗢没斯等侵逼塞下,吐谷浑、沙陀、党项皆世与为仇,请自出兵驱逐。”上命朝臣议之,议者皆以为嗢没斯等叛可汗而来,不可受,宜如牟等所请,击之便。上以问宰相,李德裕以为:“穷鸟入怀,犹当活之。况回鹘屡建大功,今为邻国所破,部落离散,穷无所归,远依天子,无秋毫犯塞,奈何乘其困而击之!宜遣使者镇抚,运粮食以赐之,此汉宣帝所以服呼韩邪也。”陈夷行曰:“此所谓借寇兵资盗粮也,不如击之。”德裕曰:“彼吐谷浑等各有部落,见利则锐敏争进,不利则鸟惊鱼散,各走巢穴,安肯守死为国家用!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纵使侵暴边境,亦须征诸道大兵讨之,岂可独使天德击之乎!”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二》,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B.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C.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D.今天/德城兵才千余/若战不利/城陷必矣/不若以恩义抚而安之/必不为患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A.“德裕入谢”与“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两句中的“谢”含义相同。

B.“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与“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汉书·苏武传》)两句中的“诚”含义不同。

C.“有奸罔者立黜去之”与“罔民而可为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两句中的“罔”含义相同。

D.“穷无所归”与“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穷”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武宗被立,并不是出于宰相杨嗣复、李珏的建议。武宗即位后,召李德裕入朝。

B.李德裕认为君子不必依赖别的器物,而邪恶的小人如果不攀附其他器物,就不能自立。

C.回鹘叛将嗢没斯等侵逼塞下,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认为和回鹘世代为仇,请求出兵驱逐。

D.李德裕竭力反对出兵回鹘,他认为吐谷浑等族各有许多部落,大多只是见利起兵,并不会真的为国家尽心效力。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小过则容其悛改,大罪则加之诛谴,如此,君臣之际无疑间矣。

(2)宜遣使者镇抚,运粮食以赐之,此汉宣帝所以服呼韩邪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14—15题。

念奴娇·过洞庭(注)

张孝祥[宋]

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海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襟袖冷,稳泛沧浪空阔。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孝宗乾道二年,被谗言落职,本词作于其从广西经洞庭湖北归途中。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注)

孟浩然[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丞相,西游长安,以此诗献之。

14.下列对两首诗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词上阕巧用数量词“三万顷”“一叶”对比写物境与心境,突出了洞庭湖之大和一己之小,此时诗人感觉大自然为我所有。

B.张词下阕用夸张手法写自己在清冷月色中泛舟“豪饮”西江水、敲着船舷发泄内心的愁闷。

C.孟诗前四句运用夸张写法,描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象,体现了诗人自己生气勃勃的精神状态。

D.孟诗中“舟楫”这个典用得极为得体。“端居耻圣明”,言不甘闲居。这是借此向张丞相表白心事。

15.张词和孟诗都描写了洞庭湖的美景,但寄寓的思想情感并不完全相同。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其思想感情的不同。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醉翁亭记》中与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朝晖夕阴,气象万千”一样描写景物早晚明暗变化特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引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发了江山依旧,英雄不再、后继无人的感慨。

(3)苏轼的《定风波》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表述不畏人生风雨的旷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则道出看淡荣辱得失的超然情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雪有柔媚之姿、慧洁之质。由于这些自然特质,使得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画面。在中国漫长的艺术史中,雪景山水画并非___①____,而是在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着,形成了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的艺术形式,并显示出其独特而长久的艺术生命力。雪景山水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源___②___地指向一个人,此人便是东晋画家顾恺之。

宋代的雪景山水画继承了顾恺之的风格,在艺术成就上堪称高峰,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___③___。宋朝画家皆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着各自内心的雪景寒林,他们在雪景寒林的造境中运用水墨手法的典范④,如王说的《渔村小雪》、宋徽宗的《寒江雪棹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马远的《雪景图》等。范宽笔下的《雪山萧寺图》,给观者的第一印象便是画境稳健,深蕴中正、平允之态。画中严谨细致而又不取繁饰的描绘,或许难以让人联想到“抒情”二字,但这种呼之欲出的震慑力,正是源自画家纵览山川、含毫命素之际的审慎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的无限热爱与深沉敬畏。他笔下的寒山紧密相连,以一种⑤、无以撼动的姿态见证着人世沧桑。宋画中常见的“孤寒”可视为画家独立高标、不同流俗的猬介,他们用孤峰寒林象征自己的心境,视孤寒为归处,向孤寒求适意。

17.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述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述效果。

中国上下五千年,拥有自己的灿烂辉煌文化,古代常称为“文房四宝”,就是传统文化的外在体现。文房四宝之首的笔,即毛笔,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在上下几千年的历史中,中国文人都是用它挥洒奇思,宣泄情怀。文人以笔为锄,以纸为田,笔耕不辍,因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便成了“笔下春秋”。毛笔,比古埃及的芦管笔、欧洲的羽毛笔历史更为悠久,可后者已退出历史舞台,而毛笔与近代出现的钢笔、铅笔、圆珠笔,并称为当代四大笔,在当今的书画史上依然大放异彩,其生命力之强大令人叹为观止。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最近,一款名为ChatGPT的聊天机器人彻底火出了圈。上线仅三个月,其活跃用户已突破一亿。写诗、写论文、敲代码、数据分析……ChatGPT①,这也让很多人担忧“饭碗不保”。其实,人类在人工智能面前不必自惭形秽。迄今为止,ChatGPT虽然看似“聪慧异常”,②。ChatGPT也在“自我介绍”中坦言了自身不足:可能偶尔产生不正确的信息,对2021年之后的世界认知有限,不具备对复杂和抽象系统的理解能力。这些不足,有些能随着技术进步迭代修复,有些则注定无法超越更无法取代人类。

人工智能的“智能”③,而人类的智能还包括价值判断、意志情感、审美情趣等非理性内容。换言之,它可以模拟杜甫的创作风格,却模拟不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它可以解出一道客观题,但无法洞悉你此刻快不快乐。而这些想象力、创造力、洞察力、感受力,就是“人,之所以为人”的独特标识。

请将下面的语句改成四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三名宇航员在太空中的失重环境里创下首次在太空中吃包含我们中国传统美食饺子的年夜饭的记录。

四、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有人说,对于驾驶员来说,掌握住油门、刹车、方向盘,就成功了99%。意思是,驾驶要善于踩油门,也要适时刹车,还要掌握方向盘来选择和调整方向。同时,面对不同的情况,驾驶员要加以调整,灵活采取这三种操作行为,才能顺利到达目的地。

以上材料对吾辈青年如何走好人生路颇具启示意义。请你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和认识。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期中质量检测解析

1.D2.A3.C

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因果不当,结合原文“韩愈对《史记》推崇备至,他本人‘雄深雅健’的风格也和司马迁一脉相承。钱钟书《管锥编》讲:刘勰尚不特重《庄子》和《史记》,是韩愈卓越的鉴赏力改变了这一点。韩愈提倡古文运动,主张越过六朝的骈文时代,回到司马迁时代,以《史记》为古文典范,由此开始了《史记》的复兴与地位提升。推崇《史记》,韩愈是关键人物”可知,“他特别推崇《史记》”并不是因为“提倡古文运动”,应当反过来说“喜欢司马迁的《史记》,所以提倡古文运动,学习其风格。”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中心思想,分析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文章第一段先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说法不对,本文论述的是“史升汉降”的原因,第一段介绍了“史升汉降”的过程,是引出问题,并没有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故选A。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C.“其中像韩愈一样的精英人物在鉴赏方面的引领是最重要的原因”无中生有,文章只是说韩愈“起了重要作用”,并没有说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故选C。

4.B5.A6.①专业人员应了解天气走势,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做好分级预警;②管理部门应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妥善处理好民生和生产问题;③各单位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效应;④个人和相关部门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减少白天长时间露天作业。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是最常见的一种高温天气”错,根据原文“一般来说,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气温高而湿度小的干热性高温;另一种是气温高、湿度大的闷热性高温,称为‘桑拿天’”可知,原文说的是高温通常有两种情况,“桑拿天”是其中之一,但没有说它是最常见的。

C.“但均超过了……2013年”错,根据材料一的历次高温天气数据可知,2013年38℃以上范围是212.4,40℃以上范围是77.6,而2022年38℃以上范围是206.9,40℃以上范围是73.5,所以2022年38℃以上范围和40℃以上范围不及2013年。

D.“历史同期”错,根据材料一的表格可知,是按照年份的来统计的,所以是不同年份差异不大,并非历史同期。

故选B。

5.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排放的温室气体造成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均衡,使温室效应不断积累”错,根据材料“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可知发生作用的先后顺序错了。

故选A。

6.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

根据材料二“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最近50年,全球变暖正以过去2000年以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气候系统不稳定加剧,被称之为‘全人类的红色警报’”“国家气候中心相关专家表示,全球变暖是北半球高温热浪事件频发的气候大背景,大气环流异常则是全球多地高温热浪频发的直接原因”,材料三“专家建议,各相关部门需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电力供应和水资源调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区火灾,需加强防御工作”可知,可从专家角度分析,专业人员应了解天气走势,做好数据收集、分析和使用,做好分级预警。

根据材料二“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燃料,如石油、煤炭等,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而当温室效应不断积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这一现象。全球变暖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不仅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威胁人类以及动物的生存”可知,可从节能减排角度分析,各单位要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减少碳排放,减少温室效应。

根据材料三“长时间、高强度的高温天气,对电力供应、生产生活用水、车辆出行、农业生产均会造成不利影响。高温加剧了土壤水分蒸发和作物蒸腾作用,影响玉米、棉花等作物生长,对经济林果有不利影响,需及时采取管理措施”“各相关部门需关注天气预报预警信息,做好电力供应和水资源调度,并防范城市和林区火灾,需加强防御工作”可知,可从管理角度分析,管理部门应调动各方资源与力量,妥善处理好民生和生产问题。

根据材料三“高温还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中暑可能性加大”“当发布高温黄色预警时,有关部门和单位应按照职责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工作,午后尽量减少户外活动,对老、弱、病、幼人群提供防暑降温指导;高温条件下作业和白天需要长时间进行户外露天作业的人员应当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对老、弱、病、幼人群采取保护措施,要特别注意防火安全”可知,可从个人防护角度分析,个人和相关部门要做好防暑降温准备,合理安排户外活动,减少白天长时间露天作业。

D

①种类多而更高级:宫灯富丽堂皇,花灯精致,彩灯壮观。

②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

③体现了包括审美、性情、志趣、避灾纳福的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的文化。9.清:肖复兴回忆元宵节看灯的往事,不仅仅是记述童年趣事,更是对消逝了的美好的传统文化的怀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爱,体现了散文立意上的境界。

细: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气死风”和走马灯的娓娓道来细致描写,更表现在他的构思缜密而精巧上,比如在第③段说大栅栏老店铺“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接下来并没有具体描述如何讲究,而是宕开一笔,先详细介绍他小时候最熟悉的两种灯,然后再回过头来介绍,这样就避免了平铺直叙。

真:不管是对童年看灯往事的记叙,还是由此而来的情感抒发,都发诸内心真实感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

D.“从中也看出当时的孩子物质和精神生活的贫乏”错误。说“精神生活贫乏”从原文中找不到依据,从文中可以看出,那时的孩子们在灯节时能看到各种各样的灯,还能自己制作灯笼拎着满街跑,不能说精神生活贫乏。

故选D。

8.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

种类多而更高级:结合“很多是富丽堂皇的宫灯,也有用细绢为面、以铁丝线掐制成为骨架的精致花灯,还有火宝塔那样巨型的彩灯”可知,宫灯富丽堂皇,花灯精致,彩灯壮观。

结合“得佩服中国人的智慧,简单的一盏盏灯,在我们的手里,可以变化万千,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可知,蕴含着中国人的智慧,展现着丰富无穷的想象。

结合“在这里,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缤纷的灯光幻影里,有中国传统的文化,包括审美、性情、志趣、避灾纳福的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众多的灯汇聚一起,就是一个小百科全书呢”可知,体现了包括审美、性情、志趣、避灾纳福的祈愿与民俗诸多方面的中国传统的文化。

9.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体裁特征的能力。

清:结合“顺着老街望去,一排院子钢灰色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一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快一个世纪过去了,它们依然还在,诉说着昔日的灯火辉煌”可知,看到房檐下一溜儿生锈的铁钩子,间隔一米左右排列在那儿,弯弯翘着老式古朴的造型,快一个世纪过去了,它们在诉说着昔日的灯火辉煌。肖复兴回忆元宵节看灯的往事,不仅仅是记述童年趣事,更是对消逝了的美好的传统文化的怀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爱,体现了散文立意上的境界。

细:不仅仅体现在他对“气死风”和走马灯的娓娓道来细致描写,更表现在他的构思缜密而精巧:在第③段“大栅栏里,老店铺多,瑞蚨祥、同仁堂、马聚源好多家都在那里;广德楼、三庆园、同乐等几家老戏园子也在那里,它们的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映照得大栅栏一条街灯火辉煌,看得人眼花缭乱”说大栅栏老店铺“门前挂着的灯笼最是讲究”,接下来并没有具体描述如何讲究,而是宕开一笔,“那时候,那么多灯,只知道看热闹,叫不出它们的名字,认识的,只有一种叫做‘气死风’的灯笼,一种是走马灯,觉得这两种灯已经很高级了。”先详细介绍他小时候最熟悉的两种灯,然后再回过头来介绍“大栅栏里老店铺门前挂着的可不是走马灯,更不会有‘气死风’,也不是如今只是千篇一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这样就避免了平铺直叙。

真:结合“自己糊个简单的灯笼,在里面插上支红蜡烛,拎着它满院子满街地跑,照样一个乐和,那是我们孩子的灯节”“孩子则图它好看玩着痛快,即使最后被风吹得呼呼地燃着成一个火球,也会让孩子在大呼小叫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快乐”“在这里,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可知,童年自己糊个简单的灯笼,拎着它满院子满街地跑,照样一个乐和,孩子在大呼小叫中获得一种难得的快乐,人们已是看灯不是灯,有着更多象征的意义和美好祈愿在灯里面了。不管是对童年看灯往事的记叙,还是由此而来的情感抒发,都发诸内心真实感受,没有半点矫揉造作。

10.D11.B12.C

13.(1)对于群臣小的过失,应当允许他们改过自新;如有大罪,则加以惩罚,基至诛杀人。这样,君臣之间就不会产生猜疑了。(“俊”,改,悔改;“谴”,本意责备,这里指惩罚;“疑间”,猜忌离间)

(2)朝廷应当派遣使者前往安抚他们,运送粮食赈济他们,这也就是当年汉宣帝能使匈奴呼韩邪单于臣服的原因啊。(“宜”,应当;“镇抚”,安抚;“服”,使臣服)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现在天德城仅有一千多士卒,如果出战不利,该城必定失陷。因此,不如对回鹘用恩德和大义进行安抚,使他们在边塞安定下来,必然不会成为国家的祸害。

“今天德城兵才千余”是完整的主谓宾结构句式,“若”表示假设的意思,连接“战不利”的内容;“不若”是“不如”的意思,表转折关系,故应在其前断开,;

“安”作谓语,“之”作宾语,应在宾语后断句。

故选D。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德裕入谢”中的“谢”表示谢恩,“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中的“谢”表示道歉,二者含义不同。句意:李德裕上朝向武宗谢恩;/明天早晨不能不早些亲自来向项王道歉。

B.“陛下诚能慎择贤才以为宰相”中的“诚”为副词,表示假设,如果,果真;“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汉书·苏武传》)中的“诚”为副词,表示的确,确实,二者含义不同。句意:陛下如果真的能谨慎地选拔德才兼备的官员担任宰相;/即使受到斧钺和汤镬这样的极刑,我也的确心甘情愿。

C.“有奸罔者立黜去之”中的“罔”表示欺骗,“罔民而可为也”(《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中的“罔”同“网”,张网捕捉,比喻陷害,二者含义不同。句意:把那些奸邪虚罔的官员立即罢免;/安下罗网坑害百姓的做法。

D.“穷无所归”与“人穷则反本”(《史记·屈原列传》)两句中的“穷”都表示陷入困境,含义相同。句意:穷困无所依靠;/人处于困境就会追念本源。

故选A。

1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认为和回鹘世代为仇,请求出兵驱逐”错误。原文“吐谷浑、沙陀、党项皆世与为仇”“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欲击回鹘以求功”可知,与回鹘世代为仇的是吐谷浑、沙陀、党项等族,且天德军使田牟、监军韦仲平攻击回鹘是为了谋求功名。

故选C。

14.B15.不同点:虽同处于贬谪后,但张词用“表里俱澄澈”“肝胆皆冰雪”“扣舷独笑”表述了对自己冰雪般品格的自信,对奸佞的不屑;而孟诗用“端居耻圣明”“徒有羡鱼情”更多地表述了诗人正当年富力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希望得到引荐,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的思想感情。

14.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B.“发泄内心的愁闷”错误,诗人作主人,请万象(天地万物)作客人,舀尽西去长江的水,用北斗七星作酒器,低斟浅酌的招待天地万物,这是何等气势,因此该句表现的“豪迈的气概”“扣舷独笑”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愤慨。

故选B。

15.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分析诗歌情感需要结合诗人生平、诗歌意象等进行比较鉴赏。

张诗中,“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中的“表里俱澄澈”是这首词主旨所在,它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是写秋月秋水之美,美在哪里,美在澄澈。澄是水清,澈也是水清,上上下下,里里外外,没有一丝一毫浑浊,没有一丝一毫污染,这样的清澈明亮,有如非人间的琉璃世界;另一层是说三万顷湖上扁舟上的我,也有如秋月,有如秋水,我就是一个光明磊落,坦坦荡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男子汉、大丈夫。所以表里俱澄澈不仅是写景,而且也是写人,写自己品格之美。“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一方面指月亮在天宇中,只能自我孤独地照耀着;另一方面想起自己的岭表一年,不被人所理解,同时诗人也无需别人理解,只能与孤月作伴,引清冷的月光相照。冰雪的特点是洁白晶莹,所以“肝胆皆冰雪”,实际上是说,尽管自己被免职,但自己是光明磊落、心地纯洁、肝胆照人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我问心无愧,话语中有愤慨、有失望、有自我安慰,但主要还夹杂着自豪、感情真挚而又复杂。“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中,扣舷是动作,独啸是声音,张孝祥则是敲击船沿、仰天长啸,抒发出自己的满腔豪情与愤慨之情,表述了诗人对对奸佞的不屑。

孟诗中,前四句“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引出下文抒情。“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最后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说自己坐在湖边观看那些垂竿钓鱼的人,却白白地产生羡慕之情。希望对方帮助的心情是在字里行间自然流露出来的。

16(1)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①一成不变②不约而同③一席之地④比比皆是⑤坚不可摧18.示例:由于这些自然特质,冰雪世界一直是古往今来的文人雅士所钟爱并竞相描绘的景致。

17.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①语境“在继承与创新中向前发展着”强调变化,此处用于否定句,可用“一成不变”。一成不变: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②语境形容在雪景山水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起源上看法一致,可用“不约而同”。不约而同: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相互一致。

③语境说“在中国和世界艺术史上都占有”,可见是说有自己的位置,可用“一席之地”。一席之地:比喻应有的一个位置。

④语境形容运用水墨手法的典范非常多,可用“比比皆是”。比比皆是:到处都是,形容极其常见。

⑤语境中根据顿号知道所填内容与后文“无以撼动”并列,形容坚固无比,无法摧毁,可用“坚不可摧”,形容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18.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画线句语病有:

成分残缺,“由于……,使得……”介词淹没主语,“使得”或“由于”可删掉其一;

搭配不当,“冰雪世界……是……的画面”主宾不搭配,改为“冰雪世界……是……的景致”。

19.表述效果:将“笔”比作“锄”,将“纸”比作“田”,语言凝练,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突出了“笔”对于中国历史和文人的巨大作用,彰显了毛笔所承载的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历史情怀和审美情趣;将“笔”与“纸张”的关系以比喻的形式对应为“锄”与“田”的关系,生动地把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化,以此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和表述效果的能力。

画波浪线句“以笔为锄,以纸为田”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笔”比喻为“锄”,把“纸”比喻为“田”,简洁形象。“笔”与“锄”,“纸”与“田”在外形和用途上存在相似性。“笔”与“锄”都是细长的形象,且都能“耕耘”;“纸”与“田”都是平展广阔的,且都能在辛勤“耕耘”后结出“果实”。

结合语境“文人以笔为锄,以纸为田,笔耕不辍,因而漫长的中国历史便成了‘笔下春秋’”,可见这两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突出了“笔”对于中国历史和文人的巨大作用,彰显了毛笔所承载的中国人独特的文化记忆、历史情怀和审美情趣,而且,将“笔”与“纸张”的关系以比喻的形式对应为“锄”与“田”的关系,把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化,引发读者的联想和想象。

20.①仿佛无所不能;②但也有不少硬伤;③更多是一种理性能力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述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对上文“写诗、写论文、敲代码、数据分析……”进行总结,强调ChatGPT功能多样,加上“仿佛”“好像”“似乎”等词,表述更严谨。可填“仿佛无所不能”。

第二空,由“看似”可知这里应与前文构成转折,写ChatGPT的缺点,结合后文“坦言了自身不足”可知,此处填写“但也有不少硬伤/缺陷”。

第三空可从上下文信息对称来推断,“人类的智能”对应“人工智能的‘智能’”,那么“非理性内容”对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