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_第1页
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_第2页
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_第3页
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_第4页
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第三单元9.《说“木叶”》同步练习()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9.《说“木叶”》同步练习(含解析)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木叶”(节选)

林庚

①“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如谢庄《月赋》说:“洞庭始波,木叶微脱。”陆厥的《临江王节士歌》又说:“木叶下,江波连,秋月照浦云歇山。”至于王褒《渡河北》的名句“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则其所受的影响更是显然了。在这里我们乃看见“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②“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这似乎是不需要多加说明的。可是问题却在于: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其实“树”倒是常见的,例如屈原在《橘颂》里就说:“后皇嘉树,橘徕服兮。”而淮南小山的《招隐士》里又说:“桂树丛生兮山之幽。”无名氏古诗里也说:“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可是为什么单单“树叶”就不常见了呢?一般的情况,大概遇见“树叶”的时候就都简称之为“叶”,例如说:“叶密鸟飞碍,风轻花落迟。”(萧纲《折杨柳》)“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陶渊明《拟古》)这当然还可以说是由于诗人们文字洗练的缘故,可是这样的解释是并不解决问题的,因为一遇见“木叶”的时候,情况就显然不同起来。诗人们似乎都不再考虑文字洗练的问题,而是尽量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例如:“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柳恽《捣衣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沈俭期《古意》)可见洗练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而事实又正是这样的,自从屈原以惊人的天才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也就再不肯轻易把它放过。于是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乃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而已。例如杜甫有名的《登高》诗中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是大家熟悉的名句,而这里的“落木”无疑正是从屈原《九歌》中的“木叶”发展来的。按“落木萧萧下”的意思当然是说树叶萧萧而下,照我们平常的想法,那么“叶”字似乎就不应该省掉,例如我们无妨这么说:“无边落叶萧萧下”,岂不更为明白吗?然而天才的杜甫却宁愿省掉“木叶”之“叶”而不肯放弃“木叶”之“木”,这道理究竟是为什么呢?事实上,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已经说过:“辞洞庭兮落木,去涔阳兮极浦。”这里我们乃可以看到“落木”一词确乎并非偶然了。古代诗人们在前人的创造中学习,又在自己的学习中创造,使得中国诗歌语言如此丰富多彩,这不过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1.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诗中,诗人不用“树叶”和“落叶”,是因为它们的形象一般,会使得诗歌意象不够唯美。

B.“树”与“叶”的形象一致,古诗又喜用单字,所以诗人作诗时会用“树”或“叶”来代替“树叶”。

C.在杜甫之前,庾信在《哀江南赋》里有关“落木”的诗句,是脱离屈原的《九歌》而自创的。

D.古代诗人们对前人的成果进行继承和发展,使得其新创作的诗歌具有创造性、丰富性。

2.下列对文章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①段举谢庄等诗人的名句,是为了表明“木叶”是古代诗人笔下钟爱的形象。

B.文章第②段以疑问句开头,引出对“木叶”与“树叶”在诗歌运用上的分析。

C.举杜甫《登高》中使用了“落木”一词的例子,表明其具有大胆的首创精神。

D.引用诗句,表现古诗中常用“树叶”“叶”“木叶”,而不用“树”的文学现象。

3.根据文章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叶”和“树叶”原本是相同的概念,但在诗歌中却生发出了不同。

B.我国古代诗歌从大量地使用“木叶”一词发展到使用“落木”。

C.诗人们从来没有想过把文字洗练拿来当作某个字单独使用的理由。

D.中国古代诗歌的语言丰富多彩,“木叶”只是其中的小小一例而已。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条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因为叶子原不是属于木质的,“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周邦彦《满庭芳》)这里如果改用“木”字就缺少“午阴”更为真实的形象。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

节选自《说木叶》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个“躲”字,拟人化地说明“暗示性”与“概念”的关系。

B.诗歌语言有暗示性,才使语言具备“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

C.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能认识语言形象中几乎所有潜在的力量。

D.“木”影响着读者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

5.很多古诗词的意象具有暗示性,下列诗文中的“柳”能让人联想到离别的一项是()

A.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B.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苏轼《蝶恋花春景》》)

C.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采薇》)

D.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贺知章《咏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从“木叶”发展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也正在此。“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就是“落叶”,虽然常见,也不过是一般的形象。原来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从概念上说,“木叶”就是“树叶”,原没有什么可以辩论之处。可是到了诗歌的形象思维之中,后者则无人过问,前者则不断发展。像“无边落木萧萧下”这样大胆的发挥创造性,难道不怕死心眼的人会误以为是木头自天而降吗?而我们的诗人杜甫,却宁可冒这危险,创造出那千古流传、形象鲜明的诗句。这冒险,这形象,其实又都在这一个“木”字上,然则这一字的来历岂不大可思索吗?在这里我们就不得不先来分析一下“木”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事实上他们并不是随处都用的,要是那样,就成了“万应锭”了。而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无论谢庄、陆厥、柳恽、王褒、沈佺期、杜甫、黄庭坚,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就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述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所谓“枯桑知天风”这样的树,似乎才更近于“木”;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6.下列有关这段文字内容的分析和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木叶”与“树叶”或“落叶”的不同,关键在于“木”字。

B.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树叶”,甚至“落叶”也不常见。

C.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的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

D.在概念上,“木叶”与“树叶”相同,没有可辩论之处。

7.根据第一段的意思,写出“落叶”与“落木”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8.第二段中说“寒风扫高木”一句用“高树”替代“高木”“当然也可以”,又说“‘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二者是否矛盾?为什么?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按字面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为何古诗中少见用“树叶”呢?这当然可以说是诗人们文字洗炼的缘故。然而一遇见“木叶”,情况就显然不同,诗人们争取通过“木叶”来写出流传人口的名句。可见洗炼并不能作为“叶”字独用的理由,那么“树叶”为什么无人过问呢?自从屈原在《九歌》里吟唱出了“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一句,发现了“木叶”的奥妙,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熟能生巧。而在诗歌的语言中,又不仅限于“木叶”一词,如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从“木叶”到“落木”,其中关键显然在“木”字。诗歌语言的精妙不同于一般概念,差一点就会差得很多,而诗歌语言之不能单凭借概念,也就由此可见。

那么,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也就是说,都在什么场合“木”字才恰好能构成精妙的诗歌语言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例如吴均的《答柳恽》说:“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这里用“高树”是不是可以呢?当然也可以。曹植的《野田黄雀行》说:“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这也是千古名句,可是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高树多悲风”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述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寒风扫高木”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在这里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诗人们将语言形象中的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形成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更多地想起树干,而很少会想到叶子。而“树”呢?它具有繁茂的枝叶,它与“叶”都带有浓荫的联想。所谓“午阴嘉树清圆”,这里的“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十分一致。由此可见,“树叶”并不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些什么,而“木叶”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且还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就树干而论,一般是褐绿色,这与叶也比较相近。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如我们所习见的门闩、棍子等。这种关于“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使“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有着疏朗清秋的气息。至于“落木”,则比“木叶”还显得空阔,它连“叶”字所留下的一点绵密之意也洗净了。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材料二:

移情作用是极端的凝神注视的结果,它是否发生以及发生时的深浅程度都随人随时随境而异。诗文的妙处往往都从移情作用得来。例如“菊残犹有傲霜枝”句的“傲”,“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句的“相看”和“不厌”,都是原文的精彩所在,也都是移情作用的实例。

从移情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内在的情趣常和外来的意象相融合而互相影响。每个诗的境界都必有“情趣”和“意象”两个要素。情趣是可比喻而不可直接描绘的实感,如果不附丽到具体的意象上去,就根本没有可见的形象。我们抬头一看,或是闭目一想,无数的意象就纷至沓来,不成章法,不具生命,必须有情趣来融化它们,贯注它们,才内有生命,外有完整形象。

这个道理也可以适用于诗的欣赏。比如说姜夔的“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词便含有一个情景契合的境界,他在写这句词时,须先从自然中见到这种意境,感到这种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这个过程既是在创造也是在欣赏。作为欣赏者,我必须要使用心灵综合作用,融入自己的情趣,从词句中领略出姜夔原来所见到的境界,我既是在欣赏也是在创造。

因为有创造作用,我所见到的意象和所感到的情趣和姜夔所见到和感到的便不能绝对相同,也不和任何其他读者所见到和感到的绝对相同。每人所能领略到的境界都是性格、情趣和经验的返照,而性格、情趣和经验是彼此不同的。不但如此,同是一首诗,你今天读它所得的和你明天读它所得的也不能完全相同,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是生生不息的。诗与其他艺术作品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方面。物质的方面如印成的诗集,它除了受天时和人力的损害以外,大体是固定的。精神的方面就是情景契合的意境,时时刻刻都在“创化”中。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

(摘编自朱光潜《诗论》)

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树”与“叶”的形象十分一致,而诗人们为了追求文字的洗炼,常常将“叶”字独用,所以古诗中很少见到“树叶”这一意象。

B.“木”能够让人想到树干,同时因其在视觉和触觉方面具有普遍的潜在的暗示性,为“木叶”带上了落叶的微黄干燥之感。

C.情趣需附丽于意象方能具体可见,意象需由情趣贯注才能拥有生命和完整形象,两者相辅相成,诗文的妙处由此而生。

D.因为性格、情趣和经验存在个体差异且生生不息,故读同一首诗,每个人所见的意象与和其他读者都不完全相同。

10.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屈原首创了“木叶”,此后的诗人们便将其一用再用。这种做法和朱光潜所说的“真正的诗的境界是永远新鲜的”的观点矛盾。

B.“菊残犹有傲霜枝”中的“傲”是诗人凝神注视菊花残枝时,人的感情与菊花残枝的特点互相融合之后所产生的移情的效果。

C.朱光潜认为“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一句情景契合,是因为他读诗时先从自然中见到意境,感到情趣,然后把它传达出来。

D.艺术都各有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物质方面是固定的,精神方面却时刻都在“创化”,这是因为读者既在创造也在欣赏。

11.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表述,最不适合作为实例来支撑材料二“移情作用”的一项是()

A.薛宝钗吟咏“好凤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借柳絮纷飞抒发自己的心志。

B.黛玉写《葬花词》,将青春少女的惜春伤春叹春的情绪移注于落花之上。

C.《代别离·秋窗风雨夕》中淅沥的雨声仿若融合了黛玉凄凉哀婉的心境。

D.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暗示风流灵巧的晴雯薄命早逝的悲惨结局。

12.材料一和材料二所写内容都与“意象”有关,但论述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请简要概括。

13.林庚在比较“高树多悲风”与“寒风扫高木”两句诗时,获得了“高树”饱满、“高木”空阔的感知,这给我们欣赏诗歌提供了哪些启示?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传统的“象”,一开始就跟某一种具体的东西相关,是最接近“隐喻”的,事实上“象”就是一个隐喻性的名词。

“隐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人的经历性、经验性,把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借助另一种东西表述出来。“象”对原始的具体经验的留存,使它有别于西方的“意象”“印象”(image)。从象形的角度来考察汉语语境下的“意象”的“象”的生成可以看出,“象”的经验性、具体性,甚至是我们后面看到的所谓的“触物性”——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的经验性,构成了“意象”之“象”的第一个特性,这也是“意象”的第一个特性。

“象”为什么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别代表意义的文字符号?古代先民描绘动物的文字符号很多,为什么独独只有“象”的符号从同样是对实物的绘形演变成一个表述人们的想象活动的名词?《韩非子》说:“人希见生象也。”“象”这种动物,后人能见到的太少。对于使用这个符号的人来说,人们因很少见到实物所以只能去想象。其他的呢?犬、马、猪、牛、虎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还依然能直接见到,无须想象。所以《韩非子》又说:“案其图以想其生也。”借助“象”的绘形去想象这样一种动物——“想象”的意义便酝酿其中。“象”的符号也就成了一种从具体而变为想象进而变为抽象的经验和经历的表述。

我们通过追溯“象”的字源意义,可以看出汉语传统的“意象”和在西方“image”概念下滋生出的“意象”“印象”的区别——两者在原始意义上,或在隐喻意义上完全不同。源于“象”的中国传统“意象”的原始意义指的是某种具体存在(“大象”);我们所知道的“image”则指的是人的大脑对万事万物的一种反映、一种印象。两者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中国传统“意象”最终生成为一个审美范畴,其中“象”的隐喻意义,也就是它对一个物体的“具体描绘”的特性,依然被保留在后来的“意象”范畴里面,这个特性是西方人的“意象”(image)所不具备的。如果硬要说西方的“image”也有某种具象性的话,那一定是有其他的因素参与进来。

我们还可以通过与文艺学的重要范畴“象征”一词做对比来加深对中国传统意象的理解。

源自西方的“象征”(symbol)最早指的是双方之间的某种契约:把一个木板分成两块,各拿一半作为约定,合在一起,便是完成一个契约——借助某个符号化的“象”(木板)来验证和实现其所代表的意义——这就是“象征”最早的含义。“象征”具有某种“预先注入”的意义,也就是“事先约定好”的意义。

后来“象征主义”的“象征”越来越像“意象”了,尤其是越来越像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意象”。“象征”不仅具有预定的意义,“象征”意象本身还会滋生出新的意义,也就是说每一个“象征”在某种意义上都是一个新的意象,一个新的语义世界。这一点跟中国传统的“意象”内涵是接近的。但“象征”的这个新义是从哪里来的呢?很显然不是从它的词源来的,而是后来人们在象征活动中,通过一种哲学性认知强加进来的、在西方原本的语言环境下,“image”和“象征”在词源上都找不到跟我们传统“意象”相近的那个意义。

(摘编自熊开发《中国古典文学意象研究》)

材料二:

要说明“木”字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它在不知不觉之中影响着我们,它之富于感染性启发性者在此,它之不落于言筌者也在此。而“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料”“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叶”因此常被排斥到“木”的疏朗的形象以外去,这排斥也就是为什么会暗示着落叶的缘故。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荫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子。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树干,而且还会带来“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那就说不定,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尽管在这里“木”是作为“树”这样一个特殊概念而出现的,而“木”的更为普遍的潜在的暗示,却依然左右着这个形象,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隐喻”在文中指某一具体的东西中暗含着人们曾经的某种经验、经历,中国传统的“象”是最接近“隐喻”的。

B.“意象”的第一个特性由经验性、具体性、触物性构成,在“意象”里,保存着对物体的“具体描绘”的特性。

C.“象征”最早具有某种“预先注入”的意义后来在某种意义上能像中国传统“意象”一样滋生出新的语义世界。

D.诗人理解了词语概念中的意义,就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并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言说。

1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韩非子》可知,“象”这种动物在人们的生活中少见,所以人们需要通过想象去感知“象”的实物存在,于是便酝酿出“想象”的意义。

B.西方的“image”在没有其他因素参与进来的前提下.不具有某种具象性的特征,因此也就无法生成为一种审美范畴。

C.西方“象征”的新义不是从词源发展来的,而是通过哲学性认知强加进来的,在某方面接近中国传统的“意象”内涵。

D.“树”与“叶”形象十分一致,都让人联想到密密的浓荫,但因为古典诗歌用词的独特性,“树”“叶”两个字很少连在一起。

16.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曾经发生的赤壁之战,“赤壁”在古诗词中、经常暗含着古战场的影子,也会让人想到周瑜指挥若定的儒将形象。

B.《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中的“落木”会让我们想起树干,而不是叶子,从而描写了秋天的树疏朗的形象。

C.《致云雀》中的“云雀”具有积极昂扬志向高远的象征意义,在词源中与中国传统意象中“鲲鹏”的意义相近。

D.“通灵宝玉”是《红楼梦》中的典型意象,蕴含多重内涵与意义,了解它就能洞察《红楼梦》的深刻内涵。

17.请根据材料一对“触物性”的解读:跟具体事物相接触后的经验性,谈谈你对材料二“木”这一意象“触物性”的理解。

18.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都善于运用意象来表述自己的情思。在鉴赏诗歌“意象”的含义时,我们应注意哪些方面?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材料一:

林庚先生的《说“木叶”》开头引用屈原《九歌》的名句,说明“木叶”已成为诗人笔下颇受钟爱的形象。对于为什么会造成这种诗歌语言现象,林先生认为关键在于一个“木”字:“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林先生认为要说明“木”何以有这个特征,就涉及诗歌语言的暗示性问题:“木”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具有一般“木头”“木料”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使我们更多地想到了树干,林先生还谈到了“木”的第二个艺术特征:“木”所暗示的颜色。“木”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

但笔者认为这样说并不恰当。人们看到“木”首先想到的是一棵树。人们看到“树”首先想到的也是一棵树。由“木”想到“木头”“木料”等,是现代人的联想方式,古代诗人写诗时恐怕不是如此,至于由“木”想到门栓、棍子等,并由此产生一种“微黄与干燥之感”,也显得同样牵强。

那么,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木”“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呢?大量的古诗证明并非如此简单。“木”与秋天并无必然联系。比如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中描述的“木欣欣以向荣”,就是指春夏季枝叶繁茂的树。

另一方面,是不是像林先生所说:“树”就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与‘叶’都带密层层浓阴的联想”呢?事实证明不是这样。诗中写秋天的情景,并不乏用“树”的,比如杜甫写深秋景色的诗句“黄牛峡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送韩十四江东觐省》),用的就是“树影”而非“木影”。

可见“木”也可以是充满活力,枝繁叶茂的,而“树”也可能是叶落飘零,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的。如刘禹锡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此诗“树”“木”对举,和林先生的说法恰恰相反:行将枯萎的树不用“木”而用“树”,生机勃勃的树不用“树”却用“木”。

因此,古人诗句咏及树的形象,或用“木”,或用“树”,而不大可能有林先生所说的那么多差别和讲究,本来并不复杂的道理,我们不必想那么深奥,“木叶”和“树叶”在形象上并没有什么差别。

至于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笔者认为可以这样解释,“木”“落”“叶”在古代汉话中都是入声字,入声是一个短促的调子,而不用“树叶”,“木叶”或“落木”读起来朗朗上口,有种掷地有声的铿锵的韵律美。可能是因为“木”字在书面语中用得较多,“树”字在口语中用得多,“木叶”就比“树叶”庄重些。更为重要的是,“木叶”最初出现于屈原作品中,“诗骚”向来被奉为经典,加上“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句,优美动人,意境浑然,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胡应麟语),“木叶”也便成为一个意味深厚的意象原型了。后人写诗文用“木叶”不仅显得古雅,而且增添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摘编自李春《也说“木叶”》)

材料二: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九歌》)自从屈原吟唱出这动人的诗句,它的鲜明的形象,影响了此后历代的诗人们,许多为人传诵的诗篇正是从这里得到了启发。“木叶”是那么突出地成为诗人们笔下钟爱的形象。

“木叶”是什么呢?按照字面的解释,“木”就是“树”,“木叶”也就是“树叶”,可是我们在古代的诗歌中为什么很少看见用“树叶”呢?“树叶”为什么从来就无人过问呢?至少从来就没有产生过精彩的诗句。这里关键显然在“木”这一字。

首先我们似乎应该研究一下,古代的诗人们都在什么场合才用“木”字呢?自屈原开始把它准确地用在一个秋风叶落的季节之中,此后的诗人们都以此在秋天的情景中取得鲜明的形象,这就不是偶然的了。例如“秋月照层岭,寒风扫高木。”(吴均《答柳恽》)和“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曹植《野田黄雀行》)这里的“高树多悲风”却并没有落叶的形象,而“寒风扫高木”则显然是落叶的景况了。前者正要借满树叶子的吹动,表述出像海潮一般深厚的不平,这里叶子越多,感情才越饱满;而后者却是一个叶子越来越少的局面,所谓“扫高木”者岂不正是“落木千山”的空阔吗?然则“高树”则饱满,“高木”则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相同而又不同的地方。“木”要比“树”更显得单纯,它仿佛本身就含有一个落叶的因素,这正是“木”的第一个艺术特征。

要说明“木”它何以会有这个特征,就不能不触及诗歌语言中暗示性的问题。这暗示性仿佛是概念的影子,常常躲在概念的背后,我们不留心就不会察觉它的存在。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们正在于能认识语言形象中一切潜在的力量,把这些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交织组合起来,于是成为丰富多彩一言难尽的言说。“木”作为“树”的概念的同时,却正是具有着一般“木头”“木板”等的影子,这潜在的形象常常影响着我们会更多地想起了树干,而很少会想到了叶子。而“树”呢?它是具有繁茂的枝叶的,它与“叶”都带有密密层层浓阴的联想。然则“树”与“叶”的形象之间不但不相排斥,而且是十分一致的;也正因为它们之间太多的一致,“树叶”也就不会比一个单独的“叶”字多带来一些什么,在习于用单音词的古典诗歌中,因此也就从来很少见“树叶”这个词汇了,至于“木叶”呢,则全然不同。这里又还需要说到“木”在形象上的第二个艺术特征。

“木”不但让我们容易想起了树干,而且还会带来了“木”所暗示的颜色性,树的颜色,即就树干而论,一般乃是褐绿色,这与叶也还是比较相近的;至于“木”呢,它可能是透着黄色,而且在触觉上它可能是干燥的而不是湿润的。于是“木叶”就自然而然有了落叶的微黄与干燥之感,它带来了整个疏朗的清秋的气息,它是属于风的而不是属于雨的,是一个典型的清秋的性格。

“木叶”之与“树叶”,不过是一字之差,“木”与“树”在概念上原是相去无几的,然而到了艺术形象的领域,这里的差别就几乎是一字千里。

(摘编自林庚《说木叶》)

19.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认为人们见到“木”一般想到的是树,由“木”想到“木头”,是现代人的联想,古代诗人写诗时不是如此。

B.材料一是一篇驳论文,文章先立后破,破立结合,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论证结构条理清楚。

C.材料二认为“高树”和“高木”的形象不同,“高树”饱满,“高木”空阔,这就是“木”与“树”的不同之处。

D.材料二多处使用了如“可能”“似乎”“十分”“全然”等可能性或肯定性的修饰语,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体现了议论的严谨。

20.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引用屈原《九歌》的“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但是二者的作用却并不相同。

B.虽然诗歌语言具有暗示性,但敏感而有修养的诗人却能把语言潜在的力量与概念中的意义组合起来,成就丰富多彩的诗歌世界。

C.材料二的写作目的是阐述“木叶”与“树叶”在概念上相去无几,在艺术形象上却有一字千里的差别。

D.材料一和材料二在论述“木叶”时,观点不同,这启发我们鉴赏诗歌可从相同意象的不同角度思考。

21.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怀》)

B.“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C.“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杨万里《小池》)

D.“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无名氏《庭中有奇树》)

22.材料一认为古人喜欢用“木叶”或“落木”而不用“树叶”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概括。

23.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

三、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去乌镇,看望木心先生

李娟

①初夏的乌镇,烟雨迷离,还有阵阵凉意。踏上湿漉漉的青石板路,走进小巷深处,去看望木心先生。

②十三岁的木心,就在枕水而居的院落,听着乌篷船“吱呀”的摇橹声,几乎读完了手头所有的书。白发如霜的时候,他回来了,叶落归根,像少年时一样,住在古朴的小院里。品一杯龙井茶,尝一块定胜糕,和学生们谈文学和艺术,看水边的桃花开了,听三月间的春雨声和杜鹃鸣。

③他二十二岁时,拒绝了杭州一家学校任教的聘书,雇人挑了一担书和画画的工具,上莫干山读书、画画去了。他不要常人安逸、温暖、舒适的生活,青春年少的他,早已决定要和艺术相伴一生,为艺术甘愿忍受冷清和寂寞。

④如今,他的著作静静地站在书柜里,我用目光一次次抚摸过它们,拂过他的《文学回忆录》,这本书横亘在岁月深处,坚如磐石。

⑤如果说,文化是有脉络的,他仿佛一个习武之人,三言两语就打通中西文化的脉络。他学贯中西,中外文化信手拈来,融会贯通。木心从不仰望大师,也不是学院派,不说教,不迟疑,斩钉截铁,内心却如万马奔腾。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充满了智慧和力量。他平视那些文学巨匠,平视现在和未来的读者,平视一切大家,解读他们不寻常的人生。

⑥乌镇西栅木心美术馆前墙上挂着他在纽约时拍摄的一张照片,中年的他穿着黑色的毛呢大衣,手里一根手杖,头上戴着一顶礼帽,目光如炬,清俊潇洒,儒雅坚毅,脸上棱角分明,宛如一幅版画。他仿佛一位民国文人,穿越半个世纪的光阴站在我的面前。

⑦我站在他的画前,一弯晓月挂在夜空,群山默默,寂静无言,连月亮的光芒都是清冷的。他的画如此空灵、缥缈,有云烟苍茫之感。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他的画,仿佛他自己的内心,灵性、洁净,却无比悲伤和苍凉。

⑧在美术馆中看见他在狱中的手稿。“文化大革命”期间,他数次被捕入狱,三根手指惨遭折断。有一次,他被关进积水的防空洞里,那里阴暗潮湿,不见天日,如同地狱。他把写检查材料的纸张悄悄节省下来,写满他的小说和散文。

⑨我低下头静静看着陈列柜中的手稿,每一张都密密麻麻,字如小米粒大小,写在粗糙的纸上。那穿越半个世纪的手稿,经过岁月侵蚀,纸张发黄变脆,字迹已经模糊,每一张纸的两面都写满了,不留天地。这些手稿有六十六张,共计六十五万字。

⑩我站在一张张手稿面前,忍不住泪水盈眶。那段暗无天日的岁月,带给一位艺术家多少精神与肉体的折磨和苦痛?是这些小米粒一样的文字,支撑他走过那些屈辱苦难的岁月。也是这些文字,给予他暗淡的生命一点点幽微的光亮。

看着这些手稿,我恍然想起画家梵·高的《星空》,梵·高生命最后的几年里,一直被关在精神病院。只有一扇小小的铁窗,能让他看见外面世界的朝阳和霞光,也是那一扇小窗,让他看见湛蓝的夜空中满天的繁星,正因如此,他才创作出不朽的杰作——《星空》。

文学是什么?我问自己,也问镜框里的木心。他回答:是星辰!

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总有几颗璀璨的星辰闪亮着,照亮着人们日渐蒙尘的眼睛和心灵。我听他轻声吟诵:你终于闪耀着了么?在我旅途的终点。

木心的手杖,黑色的礼帽,读过的书籍,他喜欢的艺术大师的肖像,如今都静静安放在他的故居里。莎士比亚、尼采、伍尔芙、贝多芬——木质雕花的相框里有他们的照片。无论他走到哪里,从乌镇到纽约,他们一如芳邻,一直陪伴在先生身边。

电视中播放着他的录像,他坐在老屋里,谈笑风生,语声朗朗。他说话时声音不大,但是一出口就有惊世之语,醍醐灌顶,如大雪天忽然遇见太阳。

我喜欢他的诗歌和短句,那么干净而热烈,率真而明亮,睿智和风趣。他说:艺术是最好的梦。世上有多少墙壁呀,我曾到处碰壁,可是至今也没画出我的伟大壁画。

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尤其是眼睛的快乐。要看到一切快乐的事物,耳朵要是听不到快乐,眼睛可以。

他喜欢画家梵·高,木心的诗:“梵·高在博物馆里/我在路上走。”这是一九八三年,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特展《梵·高在阿尔》,木心看了画展后,写成此诗。第二年,木心在哈佛大学举办个人画展,二零零一年他在耶鲁大学美术馆举办画展。这距离他19岁第一次在杭州举办画展,已经过去了近半个世纪。

木心先生说:“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他说:“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他的一生,历经磨难,孤独漂泊,孑然一身,无妻无子。他只和文学、绘画、音乐、艺术在一起,和世间的一切的美相濡以沫,相携到老。

他说:“人们看我的画,我看人们的眼睛。平时,画沉睡着,有善意的人注视着它时,醒了。”醒着的不仅仅是木心的画,还有他的灵魂。细雨如丝,思绪如雨。

(选自《2016中国年度散文》,有删改)

24.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点题,交代了“我”去参观木心美术馆的时间和环境,写出了乌镇江南水乡迷蒙、凄清的特点,为下文写木心先生奠定了感情基调。

B.“这是画吗?还是历史的云烟一不小心流淌在画布上?”写出了木心的画具有空灵、缥缈的特点,是木心饱经沧桑的情感流露。

C.详写木心手稿,是为了表现木心面对黑暗困境进行抗争的精神,丰富了文章内容,抒发了对木心的崇敬之情。

D.“他的语言如一幅素描,简洁明了,从容舒展,字字如金,耐人寻味,又如铮铮铁骨,掷地有声”,这句话句式整齐,用比喻的手法表明木心的语言具有“简约、含蓄、有力量”的特点。

2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营造了一个寂静、清冷、迷蒙的意境,突出了木心画作空灵、纯净、苍凉、缥缈的特点,表现了木心灵性、洁净、苍凉的内心世界。

B.第段与第段都是从的角度写梵·高的,意在表明木心历经磨难而对未来抱着希望,以及执着前行的坚韧。

C.第段画波浪线句子中,“平时,画沉睡着”是指平时很多人看他的画并不理解作品的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