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市湖州中学 高一历史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_第1页
湖州市湖州中学 高一历史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_第2页
湖州市湖州中学 高一历史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_第3页
湖州市湖州中学 高一历史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_第4页
湖州市湖州中学 高一历史教案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必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一课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二战后世界形势的特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建国初期的外交方针;新中国同苏联等国建交;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在万隆亚非会议上的积极贡献。过程与方法: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中国外交的背景和目的,回顾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和中国国内建设任务,分析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培养学生把历史内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并提高学生知识迁移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对比新中国外交与旧中国外交的不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方法,鉴别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比较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方针的内容和意义,归纳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使学生掌握利用表格概括、归纳历史问题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外交成就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积极开展外交活动,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外交的屈辱局面,显示了中国人民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和爱好和平的愿望。2。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和赞扬,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处理与国相互关系的准则,新中国为建立新型、平等、和谐的国际新秩序作出了重大贡献。3.通过中国代表团参加日内瓦会议、亚非会议内容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1.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2。新中国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教学难点:对新中国初期制定“一边倒”外交方针原因的分析,以及对此方针的评价.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准备五组材料,制成幻灯片文件,依次播放:图片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2: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时的情景;图片3:袁世凯政府与日本签订“二十一条”的情景;图片4:1946年蒋介石政府与美国签订《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材料5:毛泽东主席向全世界宣告新中国建交原则的文字或音像材料。讨论一:与旧中国外交比较,新中国外交的特点是什么?前四组材料,重点让学生回顾近代历史上不平等条约对中国主权的破坏情况。然后通过和第五组材料的对比,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再结合导言中周恩来的话“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说明新中国外交与近代半殖民地屈辱外交的本质区别,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由此导入新课。讨论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提示学生从政权性质、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国际环境、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史这几个方面来考虑)1.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独立自主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2。《共同纲领》以法律的形式肯定了外交政策的原则,体现了实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根本目的。为了保障本国的独立、自由、和领土的完整,拥护国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3.新中国成立时,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新中国,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政策。4.新中国成立时,社会主义已经成为一个体系;亚非拉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日益高涨,赢得了民族独立。为新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创造了有利的国际环境。5.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没有独立自主的外交,受尽帝国主义的凌辱.启示:一个国家的外交政策由政权的性质、国家利益、国际环境和国家的综合国力决定。一、新中国外交的基本政策和初期的三个方针1.新中国初期的时间限定“建国初期”是指1949年到1955年。2.背景:建国初期国际关系最突出的特点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和激烈斗争.3.新中国建立后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引申:规定了新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的文件是《共同纲领》,它是1949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通过的,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4.概括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的四项基本方针.(学生阅读教材完成)内容含义意义“另起炉灶”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而在新的基础上另建新的平等外交关系

使我国改变了半殖民地的地位,在国际交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先消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不移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在国际交往中不致孤立

讨论三:什么叫“一边倒”外交方针?倒向谁?为什么不倒向美国?(通过这种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形势,然后很自然的引导中苏建交的内容。)第一个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是苏联,1950年,两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随后,又有16外国家同中国建交。讨论四:你认为国家与国家之间应该建立一种什么样的外交关系?为什么?分析总结:(1)建立平等,互利的,互相尊重的基础上的外交关系才可以持久。(2)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必备条件、基础、核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贯彻五项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共处的条件;和平共处——出发点和结果(学生讨论的结果或许会有一些差错,但也足以引导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953年朝鲜停战后,国际紧张局势趋于缓和。2.为什么中国政府以主动的姿态,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答:为争取国际局势的进一步好转和为国内即将展开的大规模经济建设创造和平的国际环境。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完善:时间:1953年,周恩来在会见印度代表团时提出.初期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内容完善:1954年,将“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1955年,在亚非会议上,周恩来又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4.意义:(1)在国际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逐渐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2)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参加日内瓦会议时间:1954年;会议议题:和平解决朝鲜和印度支那问题;意义:这是新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重要的国际会议.结果: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日内瓦协议》;结束了法国在印度支那地区长达八年的殖民战争;进一步缓和了亚洲和世界的紧张局势.参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时间:1955年;地点:印尼万隆;会议性质:这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会议议题:讨论各国共同关心的国际问题和亚非国家发展问题;问题:“求同存异"方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答:因为帝国主义国家对会议的干扰破坏,以及与会国之间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矛盾和分歧。问题:“求同存异”的“同"和“异"指什么?答:“同"是指都曾遭受过殖民主义的压迫,“异”是指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不同。结果:通过了《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宣言》,显示了“万隆精神”。问题:什么是“万隆精神”?答: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增进各国人民间友好合作。意义:加强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这一部分,通过展示一些图片、文字材料来讲解,不需要太过仔细的讲。)小结: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工作取得的成就时间成就意义1949。10-1950.10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交打破了美国的外交孤立政策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1954年参加日内瓦会议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1955年参加万隆会议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联系六、板书设计:一:建国初期的国际形势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1.另起炉灶2.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一边倒

三: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1.与苏联等国建立外交关系,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人物,时间.意义)3.参加日内瓦会议(背景,意义)4.参加万隆会议(背景,方针,意义)资料卡片:材料一:“反法西斯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横行一时的德、日、意三个帝国主义国家被彻底打败。曾经是世界第一强国的英、法也受到严重削弱。……与此相反的是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战后在欧亚两洲出现了一系列人民民主国家,特别是中国人民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力量空前壮大,大大发展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战后,殖民体系迅速瓦解,帝国主义的统治范围大大缩小.”“战争结束时,美国的实力在大国中是首屈一指的。这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也表现在军事、政治方面。……随着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国将其军事力量部署到了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等地,建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此外,它还拥有原子弹,在核武器方面拥有绝对优势.这些都是战后美国准备称霸世界的资本.材料二:近代中国由于清政府、北洋军阀政府、蒋介石国民政府实行对帝国主义屈辱投降的外交政策,据统计,中国近代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有1000多个,被迫开放的口岸有一百多个,租借地上百,租界有四十多处。赔偿白银十三亿两、割地仅俄国一家竟达一百五十多万公里.难怪一位外国人说:“中国已经达到了一个国家地位非常低落的阶段。”材料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有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战争政策.—-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四:“亚非的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起都受到,并且现在仍然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这是我们大家都承认的。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我们的会议应该是求同存异。会议应将这些共同愿望和要求肯定下来.这是我们中间的主要问题,"——周恩来在亚非会议上的讲话材料五: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