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解析教学课件_第1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解析教学课件_第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解析教学课件_第3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解析教学课件_第4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解析教学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活本应如此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记叙文阅读《青春成长》主题考点教学(一)我的语文老师(2021·青海)曹文轩①我的语文老师是南京大学的高材生,是一个高高的、身体非常扁平的女人。这个女性是我心目中最高贵、最美丽的人。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千百次寻找过,但再也没有找到过一位这样的女性。②我记得她第一次走上讲台,把两只手轻轻地悬在讲台上,她没有带粉笔,没有带备课笔记,也没有带语文教材,是空手走上来的。她望着我们,说:“同学们,什么叫‘语文’?”然后她用了两节课的时间,给我们阐释什么叫“语文”。那期间,天开始下雨,她把脑袋转向窗外,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年四季的雨是不一样的。”③然后她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一天里的雨也是不一样的,上午的雨与早晨的雨不一样,下午的雨与上午的雨也不一样,晚上的雨与夜里的雨也不一样。”她接着又说:“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雨落在草丛中和落在水塘里,那个样子和发出来的声音都不是一样的。”我至今还记得,我们所有的同学把脑袋转向了窗口,外面有一大片荷塘,千条万条银色的雨丝正纷纷飘落在那口很大很大的荷花塘里。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④大概一个星期之后,她又开始走上讲台,那一天是讲作文课。她走上讲台之后,说了一句话:“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班上写作文写得最不好的同学是曹文轩。”在此之前,我的历届的语文老师都说写作文写得最好的同学是曹文轩。这个反差太大了!对我来讲,这个打击是巨大的,我根本无法接受她的判断,所以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了教室。⑤晚上,我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她的宿舍门口。我记得不是轻轻地把她的门敲开,而几乎是用脚把她的门踢开。她拉开了门,站在门口,微笑地看着我,说:“你请进来坐一会儿。”然后我就进了她的卧室,看到了她不知道从哪里搞来的我的六本作文本。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然后说:“你过来看看,我们先不说内容,就是这些字,前几本的那些作文,字非常稚拙,但是能看出你非常认真。你再看看最后一本作文,你的字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了,你已经浮躁到什么程度了。”⑥她又说:“在这六本作文本里,都有一篇作文是写春天的,你在第一本里写春天的时候是非常诚实的,是非常朴素的对春天的描写。但是后来你慢慢地控制不住自己了,你有必要用那么多的形容词吗?你的作文写得越来越臃肿,越来越夸张。当那些老师都说你有才气的时候,你就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她说:“才气,有时候是害人的。”⑦我记得那一天离开她的宿舍,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那个夜晚是值得我一生铭记的。没有那个夜晚,就没有我以后漫长的人生道路。这就是我的语文老师。⑧我要说语文和语文老师,对一个学生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我这里无意贬低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学生的作用,我只是说语文和语文老师是无可替代的。语文老师永远是一所学校的品质的建构者和体现者。我无法想象一个学校里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我也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没有语文和语文老师。(节选自《读者》,有删改)1.选文讲述了“我的语文老师”的哪两件事?请简要概括。(2分)①语文老师为“我们”阐释什么是“语文”。(1分)②语文老师教“我”写作文,引导“我”成长。(1分)2.如果把第⑤段中的加点部分删去,再与原句比较,说说两者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3分)她把这六本作文本一本一本地排列在她的桌子上……“一本一本地”写出了语文老师的细致与耐心,表现了老师对学生的真切关爱。(2分)去掉以后,这种情感就没有原句那么鲜明了。(1分)3.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4分)(1)我当着她的面就把作文本撕了,扔在了地上,一头冲出教室。该句写出了“我”听到语文老师的批评和否定后的强烈反应,“撕”“扔”“冲”等动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不可抑制的冲动与愤怒。(2)走进校园,月亮特别好。月色如水,清澈的月光整个地铺在校园里头。此处景物描写,借纯净、澄澈的月光表现了“我”盛怒平息之后内心的敞亮、恬静与轻松。4.阅读全文,说说“我的语文老师”是一个怎样的人。(3分)“我的语文老师”有对“语文”的独到理解,(1分)有伟大的人格和宽广的精神世界,(1分)“我的语文老师”尽管外表普通,但真诚、直率,有一颗细腻、温柔、敏感的金子般的心。(1分)5.读了本文,联系作者的成就,谈谈你对第⑧段画线句子的理解。(4分)在“我”心理浮躁,写作出现偏差时,是语文老师的悉心指导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并使“我”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成长为在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假如没有语文,没有语文老师的关心,那“我”的人生之路将不会这般美好。(意思对即可)(二)少年的涅槃(2021·陕西)陈义怀①涂干西蹑手蹑脚下了床,踮着脚尖从墙边取下遮掩在斗篷后面的包袱挎到肩上,再移到门后一点点摇动着拉开了门栓。牛圈里父亲高低起伏的鼾声中夹杂着牛的反刍和喷鼻声,他掏出一张揉得有些皱巴的纸,想把“父亲大人亲启”几个字抹平顺些。泪水忽地涌出来,他扯起衣袖抹了一把,把纸片从牛圈门缝中塞了进去,决然转身走了。②打涂干西记事起,一天到晚总有干不完的活。父亲说穷人兴家只有八个字:刻苦耐劳,勤俭节约。父亲的节约到了可笑甚至可悲的地步:煤油灯的灯芯挑到最短,燃一粒黄豆大的光;碗里的饭是一颗不能剩的,掉到地上的也要捡起来吃了。父亲这样要求自己,也这样要求涂干西。可涂干西隐约觉得,这不是他想要的生活,他要活出另一个样子。一不听话,父亲就收拾他,武器五花八门。涂干西眼里,父亲吝啬、刻薄、蛮不讲理,如一座山横在他渐渐长大的心上,像一只老虎拦住他的去路。一个日益强烈的念头攫住了他:要跨越父亲这座山。有时也有些可怕的想法掠过:夺过父亲手里的棍子,然后狠狠地……等他睡着时,抓起烟管劈头盖脸地……要不,他牵牛时,在前面突然挥动一块红布……当然,这只是孩子一时愤激的思绪,从没付诸实施。昨天父子间那场惊动了全村的冲突,使十五岁的涂干西下决心要去走自己的路。他要去县城找活干,哪怕做苦力也行。④天很暗了,涂干西心里阵阵发麻。划燃随身带着的火柴,跳动的火苗中,隐约可见坡地上散着几根白骨。他一声尖叫,一个箭步跳下坡坎,重重摔在地上。四周树叶摇响,像在齐声嘲笑。涂干西又气又恼,手里的棍子狠狠在地上戳了戳,宣战似的说,老子今天就睡这儿了!结果这晚涂干西睡得出奇地好。他陡然明白了,没有杂念和恐惧,就什么也不怕了。⑤重新上路的涂干西像刚蜕了皮的蛇,焕然一新,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第二天在期待和兴奋中很快过去,星星点点的雨滴开始落下,涂干西有些着急,他意识到自己走错路了。雨越来越密,间杂着隐隐的雷声。涂干西只得抓着崖畔垂下的一段蛇藤爬到了山腰的一处洞穴,刚安顿下,他就闻到了一股骚臭味,地上还有爪印和干结的粪便。这是闯到谁家里来了啊,他有些犹豫。可雨瞬间就大了,雷也越来越近。涂干西心里一横,就这了!⑥半夜,一阵凄厉的嚎叫越来越近,猛然睁开眼,黑暗中两双绿幽幽的眼睛逼视着他。涂干西毛发直竖,顺手抓起棍子,弓身死死抵住岩壁。两个家伙一前一后一左一右朝他扑来,涂干西下意识把棍子横着一挡,一只家伙前爪就搭在棍子上,涂干西全力甩推,那家伙跌撞在岩壁上发出一声哀嚎。涂干西感觉有什么东西嵌进了腿里,一只脚猛踹出去,抡起棍子一阵猛击,另一只哀哀呻吟着倒在地上。他迅速抓起一块石头朝先前那只砸下去,一声惨叫后,洞穴里只回响着涂干西扑通扑通的心跳。雨不知什么时候停了,借着月光,他看见两头还未成年的狼横躺在地上。⑦涂干西扯了一绺布条缠在腿上,拄着棍子一瘸一拐出了洞穴。山风吹起他浓密的头发,他的脸庞已开始呈现青年的模样了。这会儿他有些想家了,甚至不怎么怨恨父亲了。可家的方向已分辨不清,城里的路也找不到。他不丧气,也不后悔,内心有一种莫名的东西正恣意生长,丰盈着他扩展着他。⑧晌午,一粒黑点从山脚下慢慢爬上来,原来是走村串户的一个卖货老头儿。了解情况后,老头儿从担子里掏了一包药粉给涂干西敷腿上的伤。涂干西问,到县城还有多远?还有四五十里地呢。走了两三天,我还没有走出十里路啊,我感觉自己走了好远呢!涂干西看着头发苍白的老头儿,突然想到父亲,他的鼻子一阵酸楚。娃儿,你不止走了十里啊!我一辈子也没有走你这么远的路呢!涂干西感觉老头儿的手和声音都在轻微地抖动着。⑨回到家时,涂干西觉得似乎一下子过去了十年八年。爹正在给牛喂草料,听到动静转过身来,手里的一抱草滑落到地上。才两三天,爹一下子苍老了许多,以前那个凶悍凌厉的父亲消失了,他的眼睛红通通的,满是哀伤。涂干西突然单膝跪地,爹,孩子错了!他看着父亲,就像看着一个老去的孩子。那一刻,他清晰地感到自己已跨越了父亲这座山。(选自2021.2.27《西安晚报》,有删改)1.“我一辈子也没有走你这么远的路呢!”卖货老头儿所说的“路”指的是什么?“这么远的路”又是什么意思?(2分)第一问:经历或遭际(遭遇)。(1分)第二问:常人未曾有的特殊经历。(或:丰富、曲折的经历。)(1分)2.联系上下文,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1)重新上路的涂干西像刚蜕了皮的蛇,焕然一新,感觉自己完全变成了另一个人,整个世界都是他的。(涂干西“蜕”去了什么?变成了另一个怎样的人?)(2分)犹豫、恐惧。(1分)变成了自信、坚强、果敢的人。(1分)(2)山风吹起他浓密的头发,他的脸庞已开始呈现青年的模样了。(“青年的模样”是成熟了的涂干西表现出的什么“模样”?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2分)沉着冷静,坚韧顽强,理智。3.文章多次写到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①推动了情节发展。因为避雨,才有了涂干西夜宿洞穴遇狼杀狼的经历;(2分)②从侧面烘托人物心理。雨由小变大,涂干西也由着急、无奈、犹豫变得坚决、果断。(2分)4.文末涂干西说,“爹,孩子错了!”读者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第一种看法:这表明涂干西意识到自己之前对父亲的认识有误。第二种看法:这表明涂干西认识到自己离家出走的行为不对。第三种看法:这表明涂干西明白了自己原先对生活的理解有偏差。你更认同哪一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理解。示例一:我认同第一种看法。在涂干西眼里,父亲之前一无是处,是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拦路虎。在他经过磨砺,变得成熟后,对父亲的行为多了理解与感悟,意识到父亲对他的爱是深沉的。示例二:我认同第二种看法。涂干西之前对父亲充满怨恨与敌意导致冲突对抗甚至离家出走。经过这次磨砺,他懂得了换位思考,学会了体谅家人,意识到自己的出走给家人带来了伤害。示例三:我认同第三种看法。涂干西之前认为他可以轻易走出大山,活出另一个样子。经过这番磨砺,他对生活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认识到自己原先的理解太肤浅、太幼稚。(表明观点得1分,结合文章内容得2分)(三)借衣记①清晨,我穿着母亲买的新衬衫上学去,边走边想着昨晚母亲下班回家言及丢失布票的事。母亲的神态疲惫而沮丧,她说,扯好了布,才一眨眼,放在柜台上的布票不翼而飞,被人顺手牵羊了。母亲太自责了,父亲、我和弟妹都安慰她。在衣食荒乏,什么物品都要凭票证供应的困难时期,不慎丢失布票,再豁达的人恐怕也轻松不起来。母亲从包里取出一件衬衣递给我,说,还算有幸,买到一件不收布票的衬衫。我接过衣服一看,竟然是土布,忍不住嘀咕一声,灰不溜秋的也太难看了吧,就没有黑色或烟灰色的吗?父亲说,肯定没有,你母亲的审美眼光是一流的,你就将就着穿吧。我心想,要不是那件宝贝白衬衫破了,才不会穿它呢。②我在街上走着。不知怎地浑身不自在,如芒刺背,以至于路上行人不经意瞅上我几眼,都让我觉得是冲着那件新衬衣似的。唉,母亲也真是的,怎么会给我买这么丑的衬衫?土布就土布呗,只是这颜色,说黑不黑,说灰不灰,实在太难看,不是一般的难看,脏兮兮的那种,穿了它自己就像一根黑芝麻糊冰棍在大街上移动。迎面碰上一位在里弄生产组干活、绰号“大榔头”的阿姨,她上下打量我一番,啧啧,这么一个蛮登样的姑娘家怎么穿这种乡巴佬、乡下男人才穿的衣服?难道是一种时髦?在她嘲讥的目光下,我恨不得变成一只灰兔开溜。③走着走着,灵光乍现,我来到好友绿琪家。绿琪见了我,也是睁大了眼,张大了口。嘿嘿,我已然习惯了这样的表情,如此这般解释了一通,然后,厚着脸皮提出借件衬衣穿穿。没等我说完,冰雪聪明的绿琪已将她最漂亮的一件苹果绿色的碎花衬衣交到我手中。喏,给你,还没穿过呢,她说。④在她狭小的闺房里,我迅疾将身上的“黑芝麻糊”换了下来,塞进书包。绿琪这件“苹果花”可真漂亮,比我那件宝贝白衬衫还好看一百倍。穿着它,好像之前穿“黑芝麻糊”的“耻辱”也一扫而光。看谁还会嘲笑我……⑤晚上等母亲下班回家我已将“苹果花”换掉了。然而有一天,因读小说读得忘神,忘了换,母亲看到我赫然一身美极了的“苹果花”,她啥都明白了。⑥我担心母亲会骂我爱虚荣什么的,母亲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她笑着说,都怪我不慎丢失布票,那天,我给你扯的布也漂亮着呢,是雪里绿梅花。我当然理解你,妈是过来人,哪个女孩子不爱美?但是,嫌自己的衣服不好看,去问别人借衣穿,这就不好了。小衣服,大学问,啥叫“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⑦母亲见我面有愧色,抚摸着我的脸说,你认为这件衣服丑,不能增添你的美,但你却可以使这件衣服变得美。这怎么可能?我十分惊疑。怎么不可能?如果你不在乎别人的眼光,有一种天马行空、特立独行的精神;还有,你对天下劳动者的博爱,对织布人、缝制这件衣服的女工怀有感恩心理,所有这些都会使你的心灵变得美丽,由内而外地散发出来,无形中不就增添了你身上这件衣服的美感吗?⑧母亲这席话,我有点懵懵懂懂,但我感觉她说得有道理,是让我仰望的深思的那种道理。第二天清晨,我高高兴兴穿上那件“黑芝麻糊”,并将洗干净了的“苹果花”完璧归赵好友绿琪。⑨记得那年,我读初一。1.文章围绕“土布衬衫”主要叙述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哪几件事情?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4分)①因丢布票,母亲买来土布衬衫。②“我”嫌弃衬衫难看,向好友借来“苹果花”衬衫。③看见“我”穿别人衬衫,母亲耐心教育“我”。④“我”接受母亲教育,归还了“苹果花”衬衫。(每点1分)2.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的理解。(3分)我担心母亲会骂我爱虚荣什么的,母亲却丝毫没有责怪的意思。她笑着说,都怪我不慎丢失布票,那天,我给你扯的布也漂亮着呢,是雪里绿梅花。运用心理描写,(1分)写出了“我”担心和害怕母亲骂“我”虚荣,也写出了母亲对自己丢失布票感到自责以及对没有给“我”扯布做漂亮的衬衫感到遗憾、惋惜的心情。(2分)3.文中的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在生活艰难的日子里,母亲依然想着为“我”买衬衫。(2分)②理解孩子,对孩子宽容:在“我”穿着向好友借来的衬衫时,她没有责怪“我”。(2分)③耐心、善于教育孩子:母亲就“借衬衫”一事耐心教育“我”。(2分)4.文章最后一段有何作用?(4分)①内容上,突出强调事情发生的时间,表明这件事对“我”的影响很深。(2分)②结构上,总结全文,照应上文“母亲这席话,我有点懵懵懂懂,但我感觉她说得有道理”。(2分)(四)父亲的咳嗽声刘心武①一位从大西北来北京上大学的小伙子,有一回来我家度周末,饭后我们坐在沙发上一起听音乐,我放送的是一盘西洋古典大提琴曲集。音箱中传出缕缕婉转柔美的乐音,茶几上小玻璃缸中的水蜡烛荧然闪动,我发现他眼睛里渐渐透出了泪光。在乐声中,我们开始了一场令双方难忘的交谈。②我问他,这音乐为什么让你感动?他说,不懂音乐;尤其不懂这种古典音乐;听大提琴专辑更是头一回;但是,不知为什么,听到这样的旋律,忽然想起了一些以往并不曾有意存放在心里的东西……③我问那是什么东西?④他说,比如说,父亲的咳嗽声……⑤我心里一动。问:在乐音里,怎么无端地想到了咳嗽声?咳嗽,应属于非乐音的一种噪声啊!⑥他说,是的,咳嗽不仅是噪音,而且是病态的音响……⑦然而,他就是忽然想到了咳嗽声,父亲的咳嗽声。他对我说,他父亲是个老矿工,四十五岁前一直在井下作业,四十五岁后成了偶尔下下井的统计员,现在也还不到法定的退休年龄,却被动员提前退休了。他从小就听惯了父亲的咳嗽声,在高考复习期间,父亲并帮不上他的忙,一切生活上的照应,也都出自母亲,父亲往往只是坐在一旁,手里用捆扎包装箱的废带子,编扎着造型拙朴的手提篮,眼睛,时不时地朝温习功课的他望上一眼,偶尔父子目光相遇,双方便都赶紧移开,而这时父亲必然会咳嗽几声……⑧我说,你父亲一定有职业病吧?那是不是叫“矽肺”?⑨他说,矿上很注意防治“矽肺”,但像他父亲这样的老矿工,即便还不足以戴上“矽肺患者”的帽子,但那肺叶里气管里,总还是比常人多些个除不掉的粉尘……不过,他说,在他复习期间,父亲在他旁边的那些咳嗽声,却不一定都是呼吸道里的粉尘作怪……常常是,忙进忙出的母亲会过来嗔怪父亲:“你怎么回事儿?咯咯咯地在这儿闹人!你不知道人家现在不能分心?去去去!钓鱼去!找你的老哥儿们杀棋去!”父亲有时只好放下没编完的篮子,怏怏地踱出去了……然而往往是,他在解题的过程中,忽又瞥见父亲一旁的身影,父亲注视他的目光便倏地闪开,同时是一串咳嗽的声音……⑩他说,整个报考大学的全过程里,母亲说过许多暖他心窝也令他焦虑的鼓励与期盼交织的话语,父亲却几乎从未正面接触过这一话题……他确曾在私下腹诽过父亲的木讷与低智……他一度对父亲的咳嗽声心生烦厌……⑪音箱里的大提琴声韵浑厚而又幽婉……他沉默了好一阵,才接着说,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接到了来自北京的录取通知书,上火车的那天,父母在火车开动前,一直守在车窗前,母亲有道不完的叮嘱……忽然,父亲挤到母亲前面,从胸兜中,掏出一个纸包来,递到他的手中。他听见母亲说:“该给的我都给了!这是你攒了好久的买鱼竿的钱,你就留下谁能怨你?你这人真是!倒好像是当妈的小气了似的!……”说时火车已经开动,他打开纸包,父亲那浓厚的体臭袭入他的鼻腔,他鼻子一酸,抬头要看父亲,却已难见面影,不过,他分明听见了父亲极其畅快的一阵咳嗽声!……⑫听到这里,我仿佛也听到了他父亲那深情的咳嗽声,这沁人魂魄的咳嗽声,竟赛过了乐手超凡的演奏,或者说,那大提琴的优美旋律,与一位最最平凡的老矿工的心灵悸动,融为了一派人世间最可珍贵的天籁……⑬是的,我们往往会忽视人世间那些最不起眼、最不动听,却其实是至为宝贵的亲情显示,而一旦我们在人生的跋涉中念及那些已不在眼前也不在耳畔的至亲至爱的细微而纯朴的存在,心弦为之瑟瑟颤动时,我们才痛楚地意识到,不管我们有多么坚强,有多少庄严而神圣、沉重而严肃的东西作为了生命的支柱,可是我们依然还是需要一些温柔的东西,拙朴的东西,特别是来自亲人、朋友的往往是最琐屑的,甚至是默然的一份关爱!⑭他想到了父亲的咳嗽声……你也许想到了爷爷那任你小手抓扯的胡须……而我忽然想到了当年同宿舍学伴在夏日为我晾晒过的枕头,那天当我在外狂欢兴尽归寝时,枕头发散出了阳光那清新甜美的气息……1.文章⑦~段写了与父亲的咳嗽声相关的两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加以概括。(4分)①儿子高考复习时,父亲会时不时朝他望上一眼,偶尔目光相遇,父亲必会咳嗽几声;(2分)②儿子坐火车去北京上大学,火车开动前,父亲将自己攒了很久想买鱼竿的私房钱递给儿子,那一刻儿子听到了父亲分明很畅快的咳嗽声。(2分)2.揣摩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体会其中流露出了父亲怎样的心理?(3分)他在解题的过程中,忽又瞥见父亲一旁的身影,父亲注视他的目光便倏地闪开,同时是一串咳嗽的声音……“倏地”指很快地,忽然的意思,(1分)用在这里表现了父亲的尴尬,传神地表现了父亲想要关心“我”又怕“我”知道的尴尬心理,(1分)突出了父亲木讷的形象。(1分)3.文中几次对“咳嗽声”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①“咳嗽声”是文章的行文线索;(1分)②侧面表现出父亲的木讷、不善表达;(1分)③代表着我们身边最不起眼、最不动听但又温柔、拙朴的关爱。(1分)4.有人认为这篇文章主要写父亲,所以写母亲的内容是赘笔,没必要写。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5分)不同意。(1分)①从情节看,母亲的话,解释了父亲给的纸包里面的钱是他攒了好久准备买鱼竿的钱,从侧面烘托了父亲对“我”的爱;(1分)②从人物形象看,母亲对儿子的关心呵护、悉心照料,与父亲的默不作声、只是发出咳嗽声形成对比,突出了父亲的羞于表达、木讷和质朴的爱,突出了父亲的形象;(2分)③从主题看,母亲对儿子的关心与呵护,丰富了文章主题。(1分)(五)母亲的香瓜黄渺新①那天,我正在埋头为公司赶写文案。母亲打来电话,说园子里的香瓜熟了,叫我回家去采摘。②母亲六七十岁的人了,身体不太好,还在种地。她经常打这种电话,不是说这个瓜熟了,就是说那个果甜了,或是弄什么好吃的,叫我回去一趟。我几乎都是以“我很忙”来回绝母亲。我能理解她的心,她就是想我,要我常常回家看看。我也想啊,可哪有时间?为了不让母亲太失望,我告诉她,过些日子就轮着我休年假,正好可以回家一趟,尝尝园子里母亲亲自种的香瓜。③哪知文案交上去后,老总很不满意,还臭骂我一顿,说我脑子怎么这么愚钝,写的文案没一点创意!他把文案气乎乎地抛回给我,要我重写!我的心情一下子降到冰点。原本设想利用年假过几天彻底放松的日子,原本想回家好好陪陪母亲……④虽然文案没有完成,我还是如期休假了,老总要我休假完后把文案交上去。可我哪有心情享受假期?除了把自己整天关在屋里,或冥想,或昏睡,我还能做什么呢?忽然间想到了母亲,心里很痛……⑤我还是决心给母亲打个电话,免得她盼我。拨通电话后,我说:“妈,本来打算回家,临时有点事,回不来了。”⑥母亲一听就着急,忙问:“什么事?要紧么?”“公司里的事,不要紧。”母亲沉默良久,方说:“我以为你出什么事了,没什么事就好,回不回家不重要。”⑦我泪水盈眶。母亲又在那头说:“我正想打电话给你,叫你不要回来。”这下轮上我着急了,母亲破天荒头一回不让我回家,让我好生纳闷,莫非家里出了什么事,母亲不想我知道。⑧我催问。母亲说:“正好家里这边正在整修电路,要停几天电,天气热,我怕你受不了。”我仿佛听到了母亲急切的喘气声,而后是幽幽的叹息声,一时间,任由泪水恣意在脸上流淌。⑨我还有什么理由不回家?我匆匆收拾几件东西,直奔车站。傍晚,我就出现在家门口。母亲又惊又喜:“不是叫你不要回来吗,天气这么热。”母亲嗔怪,语气却柔软得很——“我这就去园里给你摘香瓜。”⑩母亲的香瓜果然香,切开,满屋都是香。没电,屋里没灯,昏暗又闷热。母亲说:“我们到天台去。”她端起果盘往天台走,步子轻盈。天台上宽阔,风大,凉爽。风景尤其好,抬头是天空,俯瞰是田园,放眼四处,都是青山绿水。母亲陪我吃瓜、喝茶,说庄稼的事,说村庄的事。我听得入迷,这些事曾离我很近,后来离我很远,如今又近在眼前。⑪没电,夜里我睡天台上。田野山岭上吹来的风,带着各种植物的气息,沁人心脾。仰卧天台,面对满天繁星,静听蛙鸣虫唱,内心澄澈如洗,深邃而幽远,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⑫白天,我同母亲一起进园子劳动。夜里,就在天台上酣然入梦。我什么也不想,什么文案,工作上的事我完全丢一边。然而,我的心像夜空一样辽阔,脑子沐浴着山野风,变得清澈透明,思维异常清晰,无数智慧的光点繁星一般闪烁。⑬回到城里,上班前一日我重写文案,一气呵成。第二天大早,我就将文案郑重地交给老总。同时带去公司的,还有一箱从老家带来的母亲采摘的熟透的香瓜——这是临行前母亲嘱咐我送给同事们尝尝家乡味道的礼物。同事们开心地分享香瓜,满室飘香。老总鼻子尖,老远闻到了瓜香,走进来,笑呵呵地说:“好啊!好东西居然不和我分享!”⑭老总拿起一只香瓜,掰成两半,一口气吃得瓜子纷纷往下掉,直赞:“真香,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瓜!”他一抬头,看见我,脸上笑容灿烂:“你写的文案,我很满意!”⑮他刚往外走,猛又回头,说:“喔,谢谢你母亲的香瓜!”1.阅读文章第③~段,将下列表格填写完整。(3分)2.本文围绕“母亲的香瓜”写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①母亲来电,要我回家摘瓜。②轮休年假,回家团聚品瓜。③返城上班,同事分享香瓜。④完成文案,老总赞文赞瓜。(每点1分)3.请从描写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田野山岭上吹来的风,带着各种植物的气息,沁人心脾。仰卧天台,面对满天繁星,静听蛙鸣虫唱,内心澄澈如洗,深邃而幽远,不知不觉就进入了梦乡。(从描写角度)示例一:运用环境描写,写出了夜晚“我”在天台上看到的景致,表现了“我”对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的沉醉,(2分)烘托了“我”陪伴母亲的愉悦、轻松的心情,为下文“我”重写创意文案一气呵成做了铺垫。(2分)示例二:视觉、嗅觉和听觉结合,(1分)写出了“我”夜宿天台的见闻感受,表现了“我”对美好的田园风光的沉醉,烘托了“我”愉悦的心情。(3分)4.文章的标题是“母亲的香瓜”,文中为什么用不少笔墨来写“公司的文案”?(4分)①突出了“我”工作压力之大,侧面表现了“我”回家的艰难与曲折。(2分)②为下文侧面表现母亲的爱和田园风光具有愉悦心灵、开启智慧的功效做铺垫,有利于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2分)5.文中的母亲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6分)①勤劳、质朴。母亲六七十岁了,身体不太好,还在种地。②关心孩子。听说“我”不回家,急忙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因为家里停电,怕“我”受不了热,不让“我”回去。③善良、大方。在“我”临走前嘱咐“我”送给同事香瓜。(每点2分)(六)被风吹过的夏天①许多年前的学生时代,我读到一句话。②“如果有天我们如尘沙潜入荒漠一般湮没在人潮之中,无法乘风遨游,只能浑浑噩噩、庸庸碌碌地度过一生,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努力要活得精彩。”彼时还是心高气傲的年纪,妄想追求绝对的自由,所有关于“远方”“流浪”的字眼被我自以为是地赋予神圣意味。于是我选择了逃离,用一个谎言。我没有身份证,也没有钱,所以就只是无所事事地坐在火车站门口,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出神,一面深陷自怨自艾的情绪,一面自己跟自己诉说着虚无缥缈的关于理想的追寻。③班主任是新换的,还不到三十岁,说话很温柔。在偶尔从别的班级传出老师们的大声训斥时,她总是面目平和地同我们说话。奇怪的是,她越是如此,大家越是不会惹她生气。④第二天上学,她对我说,你昨天说自己不舒服请了假,可是我问了你父母,昨天下午你没有回家。⑤我被她带到了办公室。我逃了半天学,并且说了谎。我在想,无论是脾气多么好的老师都会气愤不已吧,于是做好了心理准备——迎接自己的将是劈头盖脸的痛骂,或是老生常谈的长篇大论。⑥事实上都不是。她只是安静地看了我一会儿,说,我很担心你,好在我刚跟你母亲通过电话你就回家了。她停顿了片刻又说,其实我在这个年纪的时候也是这样的。⑦她语气平和,没有任何气恼,从书架上拿了一本书递给我,我印象非常深刻,是简单到有些质朴的白色封皮——凯鲁亚克的《在路上》。⑧“无聊的时候看看这个。看完写篇读后感给我。”⑨那是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我看到这个有着放荡不羁的灵魂的天才这样写道:“世界旅行不像它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只是在你从所有炎热和狼狈中归来之后,你忘记了所受的折磨,回忆着看见过的不可思议的景色,它才是美好的。”⑩从此之后开始喜欢上读书,她会带给我各种各样的书籍,那两年的读书笔记写了很多厚厚的本子。而不知不觉间,因为能够逐渐忍耐住长久地坐在课桌前,会在读书间隙写一些习题。曾经因为厌学一直垫底的成绩,因此有了很大的改善。⑪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成为支撑着我坐在一方狭小教室里的全部信念。⑫当我开始能够忍受教室的狭小天地时,她开始限制我读书的时间。她说,你应该知道什么书是可以放一放的。她也会说,简姨的《梦游书》不是她最好的一本文集,至少她觉着还有其他几本比这本更加好看一些。⑬“现在做做习题,如果期末进步比较大,寒假前我把那几本带给你。”⑭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读书的关系,我也不似从前那样过分偏执,也渐渐地意识到成绩对于一名学生来说的重要性,然后在高三那一年几乎是逼迫着自己埋头在题海里。⑮高考的分数足够念一所一本大学了,是我当初怎么也不敢想的,填志愿的时候特意去感谢她。她只是摇摇头,说,你原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我也没做什么。⑯我后来总是在想,如果她当初是以训斥的方式,强迫我学习,我反而会因为那个年纪的叛逆而愈加不服气,变得更加偏激。好在她没有,而是跳脱了一般的方式。⑰或许父母或别的人会觉得上学的年纪看那些书是在浪费时间,但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些文字和文字里的灵魂是如何改变了我,让我不至于在歪路上闷头走到底。⑱那个夏天,坐在火车站门口的女孩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还可以跟大学有缘分,也没有去想那位年轻的、温婉的老师会带给自己怎样的改变。1.在“我”的学生时代,班主任与“我”之间发生了哪些事?请简要概括。(4分)①班主任没有训斥逃学的“我”,而是让“我”读书。②班主任带给“我”各种各样的书籍看。③班主任限制“我”的读书时间,让“我”做习题。④班主任拒绝了“我”的谢意,认为“我”本来就是个聪明的孩子。(每点1分)2.请对选文中第⑤段中加横线的句子进行赏析。(3分)示例一:运用心理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做错事情后担心、害怕的心理以及做好了被老师批评的准备。示例二:用词准确生动,“劈头盖脸”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老师批评学生的严厉,“老生常谈”“长篇大论”写出了老师教育学生时语言的枯燥乏味,没有新意和时间之长。(意思对即可)3.选文第段中“好在她没有,而是跳脱了一般的方式”中“跳脱了一般的方式”指什么方式?(2分)“我”犯了错误后,班主任语气平和地和“我”谈心,介绍书给“我”看,用读书磨练“我”的耐性,一步步引导“我”学习。4.从选文内容来看,班主任是怎样的一个人?(2分)说话温柔、关爱学生、有教育智慧、不求回报。(每点0.5分)5.关于选文的主题,有人认为是表现了好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有人认为是阅读的力量。你赞同哪种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分析。(4分)示例一:赞同“好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的看法。班主任从不呵斥我们,对我们很温柔,在“我”逃学时,并没有训斥“我”,强迫“我”学习,而是给“我”书看,一步一步引导“我”进行学习,最终“我”高考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体现了好的教育方法的重要性。示例二:赞同“阅读的力量”的看法。班主任让“我”通过阅读的方式慢慢开始学习,“我”在书籍里汲取了力量,从而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体现了阅读的力量。(表明观点得1分,结合选文内容得3分)(七)在那颗星子下——记我的中学生时代舒

婷①母校的门口是一条笔直的柏油马路,两旁凤凰木夹荫。夏天,海风捋下许多花瓣,让人不忍一步步踩下。我的中学时代就是笼在这一片红殷殷的花雨梦中。②我哭过、恼过,在学校的合唱队领唱过,在恶作剧之后笑得喘不过气来。等我进入中年回想这种种,却有一件小事,像一只小铃,轻轻然而分外清晰地在记忆中摇响。③初一年级,我们有那么多学科,只要把功课表上所有的课程加起来就够吓人的,有11门课。当然,包括体育和周会。仅那个崩开线的大书包,就把我们勒得跟登山运动员那样善于负重。我私下又加了10门课:看电影、读小说、钓鱼、上树……我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把读书当玩了,还是把玩当作了读书。④学校规定,除了周末晚上,学生们不许看电影。老师们要以身作则。所以我每次大摇大摆触犯校规,都没有被当场逮住。⑤英语学期考试前夕,是星期天晚上,我串了另外三个女同学去看当时极轰动的《五朵金花》。我们咂着冰棍儿东张西望,一望望见了我们的英语老师林老师和她的男朋友。他们在找座位。我努力想推测她看见了我们没有,因为她的脸那么红,红得那么好看,她身后的那位男老师(毫无根据地,我认定他也教英语)比我们的班主任辜老师长得还神气。⑥电影还没散场,我身边的三个座位一个接一个空了。我的三个“同谋犯”或者由于考试的威胁,或者由于受到良心的谴责,把决心坚持到底的我撂在一片惴惴然的黑暗之中。⑦在出口处,我和林老师悄悄对望了一眼。我撮起嘴唇,学吹一支电影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