钒矿选矿厂安全预评价报告实例_第1页
钒矿选矿厂安全预评价报告实例_第2页
钒矿选矿厂安全预评价报告实例_第3页
钒矿选矿厂安全预评价报告实例_第4页
钒矿选矿厂安全预评价报告实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业有限公司***钒矿1000t/d选冶厂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有限责任公司APJ-(国)-****

********矿业有限公司***钒矿1000t/d选冶厂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法定代表人:***技术负责人:***评价项目负责人:****评价报告完成日期:评价人员姓名资格证书号签字项目负责人项目组成员报告编制人报告审核人过程控制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技术专家姓名 签字前言坚持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发生是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一贯坚持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项重要政策,是企业生产与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在生产活动中,本身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对周围环境及人群造成危害,如果不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甚至会酿成灾难性重特大事故。推行企业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工作,是实现安全生产的一项治本之策,认真执行这一制度,将从源头上夯实安全基础,确保企业建设项目具备完善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功能和本质安全程度,避免先天不足,防止安全欠帐,为实现今后安全生产奠定可靠的物质技术基础。********是2005年11月成立,以投资开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为主,集煤矿、铁矿、稀有金属矿业开发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开发企业。********矿业有限公司是********全额投资建立的下属企业,主要开发利用**省**县***钒矿。选冶厂是陕西省镇巴县***钒矿的配套工程;********矿业有限公司为实现建设项目建设、生产、经济的同步增长,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相关政策,********矿业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公司***钒矿选冶厂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预评价。公司接到委托后,成立了安全评价项目组。于2011年11月上旬,多次组织有关专家和评价人员进场实地勘察和收集资料。本着“安全第一,实事求是,坚持标准、依法评价”的原则,项目组根据项目可研报告,查阅了《安全预评价导则》、《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标准和相关资料,在对项目有关技术资料以及项目危险有害因素认真分析的基础上,采取定性、定量评价方法,编制完成了《********矿业有限公司***钒矿1000t/d选冶厂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在本次安全评价过程中得到了安全监管部门及矿方给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衷心感谢!安全预评价项目组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概述 11.1评价依据 11.2评价目的 41.3评价范围、内容 51.4安全预评价的程序 6第二章建设项目简介 92.1企业基本情况 92.2建设项目概况 92.3建设地址条件分析 102.5生产工艺 132.6选冶厂主要设备类型 162.7主要建构筑物 212.8原材料消耗与质量要求 212.9总平面图布置 232.10安全管理机构 23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3.1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243.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 363.3有害因素辨识 423.4重大危险源辨识 443.5事故案例 45第四章安全评价单元划分和评价方法选择 484.1评价单元的划分原则 484.2评价单元的划分 494.3评价方法的选择 494.4评价方法的选用及介绍 50第五章定性、定量评价 525.1厂址选择单元 525.2生产过程单元 545.3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评价 635.4安全管理与职业危害单元 74第六章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76.1可研中已有的安全对策措施 776.2安全技术对策措施 806.3安全管理对策措施 84第七章评价结论 877.1项目危险有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结果 877.2各评价单元评价结果 877.3应重视的重要对策措施 887.4安全预评价结论 89第八章附件 90****矿业有限公司****钒矿1000t/d选冶厂工程安全预评价报告PAGE83第一章概述1.1评价依据1.1.1法律、法规和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60号)以及《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决定》(2011年国家主席令第52号)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主席令第28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国家主席令第2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国家主席令第77号)7)《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8)《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9)《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10)《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6号令)11)《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12)《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劳安字8号)13)《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卫生部第49号令);1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40号)15)《劳动防护用品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监总局1号令)16)《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监总局3号令)1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18)《工伤保险条例》(国务院令第375号)及《国务院关于修改<工伤保险条例>的决定》(国务院令第586号)1.1.2主要标准、规范1)《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2)《安全评价通则》(AQ8001-2007)3)《选矿安全规程》(GB18152-2000)4)《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范》(GB4387-2008)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8)《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9)《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10)《建筑照明设计规范》(GB50034-2004)1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09)1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13)《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2008)14)《固定式钢直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1-2009)15)《固定式钢斜梯安全技术条件》(GB4053.2-2009)16)《固定式工业防护栏杆安全技术条件》(GB4053.3-2009)17)《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GBJ87-1985)18)《高温作业分级》(GB/T4200-2008)19)《粉尘作业场所危害程度分级》(GB/T5817-2009)20)《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90)21)《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2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1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23)《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2部分:物理因素》(GBZ2.2-2007)24)《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25)《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2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27)《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6067.1-2010)8)《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2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13690-2009)30)《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31)《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05)32)《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05/XG1-2007)33)《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3)34)《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35)《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5083-1999)36)《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37)《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38)《特低电压(ELV)限值安全电压》(GB/T3805-2008)39)《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AQ/T9002-2006)1.1.3其他资料1、《********矿业有限公司***钒矿可行性研究报告》(西安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2011.06)2、《********钒矿石选矿可行性试验报告》(河北省地矿中心实验室,****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选矿系实验室2009年6月)3、《镇巴县***矾矿30万吨/年选冶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陕西交通公路设计有限公司(2012年9月)4、安全预评价委托书。1.2评价目的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提高项目的本质安全程度和安全管理水平,控制项目实施和生产中的危险、有害因素,降低建设项目生产安全风险,预防事故发生,保护企业的财产安全及人员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具体内容如下:⑴识别分析项目投产运行后可能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⑵对项目运行过程中固有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预评价,预测其安全等级并估算危险事故发生时可能造成的伤害。⑶对建设项目安全条件以及主要技术、工艺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确保建设项目具有安全可靠性。⑷提出提高该项目安全等级的对策与措施,为项目的初步设计和安全管理提供依据。⑸为建设单位安全管理的系统化、标准化和科学化提供依据和条件。⑹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为建设项目设立安全审查提供依据。严格执行国家现行有效的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标准规范,本着“科学、公正、诚信、优质”的服务方针,开展评价。1.3评价范围、内容1)评价范围********矿业有限公司***钒矿项目选冶厂工程。具体评价范围包括:从选矿厂原料堆场,到破碎,最后到烘干、热解出精钒。选冶厂外部矿石运输不在本次评价范围内。该厂涉及的尾矿库工程另行评价,本次报告不涉及尾矿库。2)评价内容项目的总平面布置、周边环境、生产工艺、主要设备、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安全管理等有关内容。1.4安全预评价的程序根据《安全预评价导则》(AQ8002-2007)的规定,安全预评价程序包括: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和范围;进行现场调查,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建设项目的资料等。2)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辨识和分析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各种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发生作用的途径及其变化规律。3)划分评价单元一般将生产工艺、工艺装置、物料的特点和特征与危险有害因素的类别、分布有机结合进行划分。划分评价单元应能够保证安全预评价的顺利实施。4)选择评价方法根据安全评价对象和要达到的安全评价目的,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5)定性、定量评价根据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对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计算。6)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要求,提出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的安全对策措施建议。7)形成评价结论列出评价对象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种类及其危险危害程度,说明评价对象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范的要求。8)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根据安全预评价计划和所获得的资料,对照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具体程序如图1-1所示:

前期准备前期准备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划分评价单元划分评价单元选择评价方法选择评价方法定性、定量评价定性、定量评价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做出评价结论做出评价结论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编制安全预评价报告图1-1安全预评价程序框图

第二章建设项目简介2.1企业基本情况********是2005年11月成立,以投资开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为主,集煤矿、铁矿、稀有金属矿业开发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能源开发企业。********矿业有限公司是********全额投资建立的下属企业,主要开发利用陕西省镇巴县***钒矿。2.2建设项目概况2.2.1项目和工程简介********矿业有限公司***钒矿包括采矿工程、选冶厂工程和尾矿库工程。本项工程只针对选冶厂工程的进行评价,选冶厂布置在狼皮沟东北侧山坡上,距红岩沟矿段约1.5km,距白果树矿段约4.0k选冶厂布置在***村狼皮沟东北侧山坡上。选冶厂主要车间有:破碎车间、筛分车间、粉矿仓、磨矿车间、焙烧车间、浸出车间、浓密池、萃取车间、沉钒车间、煅烧车间、硫酸罐及各车间所需要的储罐等。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变配电站、高位水池及水泵房、石灰乳制备车间、空压机房、煤气站、机修仓库等。行政福利设施集中布置在狼皮沟西南侧山坡上,选矿厂南侧,行政福利设施包括:办公楼,食堂,宿舍、浴室等。2.2.2选冶厂周边环境拟建场地位于狼皮沟两侧,距红岩沟矿段约1.5km,距白果树矿段约4.0km,距蒋家岭矿段约3.0km。北侧主要为厂区,南侧为职工生活区。南侧斜坡坡度较缓,为水稻田,坡度20~50°。北侧山坡较陡,坡度50~80°,植被较发育,以灌木林为主。坡脚较平坦,坡脚占地面积小,主要为耕地。2.2.3产品方案(1)产品简介五氧化二钒是含钒的一种常用化合物,钒作为元素周期表钒族元素中的一员,其原子数为23,原子重量为50.942,熔点为1887℃,沸点为3337(2)产品生产能力主要产品:年产片状五氧化二钒(98%)1594吨。2.3建设地址条件分析2.3该项目拟建在镇巴县北部,与西乡县相邻,位于镇巴县城20°方位,直距30.9公里,矿区简易公路向北西50公里经西乡县堰口镇与210国道相连,经210国道向南80公里至镇巴县城,经堰口镇沿210国道、316国道向西北15公里至西乡县城,矿区距阳安线西乡火车站直距50公里。交通较为便利。2.4.2自然气候条件本区属凉亚热带山地气候,气候较温和湿润,四季分明,夏季较凉爽,冬季较寒冷,年平均气温13.8℃,极端最高气温37.3℃,极端最低气温-10℃;年降雨量矿区年降雨量1250mm,集中夏秋两季,地表河流有红岩沟、肖家沟、响水沟,还有狼皮沟分布于矿区外南侧。红岩沟和狼皮沟为常年流水,肖家沟和响水沟为季节性流水,它们汇集矿区东侧的东河。7-9月为丰水期,12月~次年2月为枯水期。2.4.3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矿区主干山脉南北纵贯,北高南低。主要水系东河由北而南纵贯矿区中部于两河口汇入诸河(矿区为诸河发源地),在紫阳县汇入任河后再入汉江。区内主要支沟有红岩沟、肖家沟、响水槽、狼皮沟等。由于河流切割,本区形成山间河谷流水侵蚀地貌,河谷为“V”型谷。最大高程为1180m,最低880m,属中山区。区域位于南秦岭地槽西南缘,高滩一兵房街复式向斜西翼。属扬子地台巴山凹陷北缘。地层跨南秦岭高滩一兵房街地层小区及扬子区高川地层小区,以绕峰一麻柳坝深断裂、兴隆场断裂为界。区域地质构造位于司上-大巴山弧形褶带与米仓山向斜隆起的接合部位。南北-北西向逆冲断裂带和层间滑脱褶皱发育。构造呈现南北走向的单斜构造,地层呈西老、东新排列,产状向东倾,倾角40°~80°。区内走向断层发育,有十二岭和两河两条走向大断层,及少量平推断层。场地有一小型浅层滑坡,该滑坡体目前处于蠕滑阶段,不稳定状态。滑坡体由坡残积的碎石土组成,遇雨水饱和,易产生滑动,滑坡体体积约200m3。另外,局部地段,基岩外露,表层岩体风化,易形成崩塌。除此之外,场地未发现其它不良地质作用,场地稳定性较好,基本适宜建设2.4.4水文条件矿区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可分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两大类。第四系孔隙潜水分布于沟道底部及残坡积松散堆积层的孔隙中,含水层为⑥层碎石土和⑤砾砂层,受大气降水、河谷地表水和两岸山体基岩裂隙水补给,在孔隙中运移,向河沟下游或地表水排泄;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两岸山体②层风化岩体的裂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向两岸山坡的冲沟会聚,以下降泉形式出露排泄,呈现山高水高的分布特征,基本每个分支冲沟沟顶都有泉水,据厂址区两岸冲沟泉水出露高程约950~990m,泉水流量与季节关系密切。2.4.5(1)给、排水矿区地处巴山东段,属中山区,山形地势有利于矿山开采及建设选厂。区内主要水系有红岩沟等,水量充足,水质良好,工业及生活均可使用,可作为矿山水源。(2)供电、通讯区内电力、通信条件良好,10千伏供电线路及电信线路已接通,完全可满足生产生活需要。2.5生产工艺镇巴县***钒矿由红岩沟、白果树、蒋家岭三个矿段组成,红岩沟矿段内共圈定钒矿体18个,其中参与资源储量估算的矿体五个。设计利用资源量为:332+333矿石量575.95万吨,V2O5金属量53011.35吨,品位0.92%;其中:332矿石量233.86万吨,V2O5金属量22511.74吨,品位0.96%;333矿石量342.09万吨,V2O5金属量30499.61吨,品位0.89%。该项目根据《********钒矿石可行性试验报告》采用“氧化焙烧—酸浸—P204萃取—氧化沉钒”工艺提取五氧化二钒。钒冶炼厂工艺过程描述:破磨后的钒矿经过斗式提升机送至焙烧车间原料仓,料仓下料通过皮带输送机上的卸料器分别卸料至6个中间料仓,中间料仓经电子皮带秤送至6台沸腾焙烧炉。沸腾炉燃料采用煤气发生站产煤气,焙烧温度为840℃,时间为2h。焙砂进入圆筒冷却机冷却至≤200℃;沸腾炉烟尘经余热锅炉冷却后进入两级旋风收尘-电收尘,收尘后的烟气采用双碱法吸收二氧化硫后,经30m排气筒高空排放,收尘得到焙砂送圆筒冷由焙砂料仓来的焙砂经电子皮带秤计量送至制浆槽,浆料经矿浆泵输送到浸出槽,浆料在85℃下浸出2h,加入硫酸,硫酸加入量为原矿量的12%,液固比2:1。浸出后料浆进入高效浓密机进行固液分离和洗涤,使含钒溶液和浸出渣分离。浸出上清液进入浸出液储罐,固含量45%的底流用泵输送到尾矿库。浸出液储罐中溶液用泵输送至净化槽,加入氨水调整PH至~2.5,常温下加入铁粉进行还原,反应完全后用泵输送至隔膜压滤机,滤渣用小车运走,堆放,滤液送萃原液储槽。萃原液储槽溶液和新鲜有机相在箱式萃取器中逆流5级萃取,萃余液进入废水处理工序处理后做回水使用,负载有机相(油相)在箱式混合萃取器转入下一级中进行洗涤、5级反萃,贫有机相经过3N硫酸溶液再生后循环使用,反萃液送氧化沉钒。反萃液用泵输送至氧化沉钒槽,搅拌升温至65℃,加入氨水调节PH=2.5,加入氯酸钠(1.1倍理论用量)氧化1h,升温至90℃,搅拌保温2h,静置,过滤,滤饼为红钒。过滤得到多钒酸铵产品,滤液送脱氨废水处理流程。滤饼进反射炉经干燥、煅烧、脱氨、熔铸得到得到片钒(V2O5>98%煤气发生站流程:无烟煤从提煤车加入加煤箱上腔,加入后拉动加煤机,首先下钟罩封闭,上钟罩打开,然后上钟罩关闭,下钟罩打开,煤全部落入炉内,最后关闭下钟罩,完成一次加煤。煤在炉内与鼓入的空气燃烧产出热煤气,经双竖管冷却、静电除尘、洗涤塔洗涤、除雾、加压机加压后,采用管道将煤气送至用气点。2.6选冶厂主要设备类型序号设备名称与技术性能单位数量重量(吨)电动机备注单重总重数量型号容量(kw)一破碎车间1GZ8电磁振动给料机台13.214.02C80颚式破碎机台17.51753皮带给料机B=650台11.511.54GP11F圆锥破碎机台110.5116051#胶带输送机B=800Lh=50m条1118.562#胶带输送机B=800Lh=50m条11117LD型电动单梁起重机Q=5TLk=7.5mH=9m台13.419.1二筛分车间82YA1548圆振动筛台16.311593#胶带输送机B=800Lh=50m条111510电磁除铁器CF-90台11.111.511LX型电动单梁悬挂起重机Q=2TLk=5mH=12m台11.76.1三磨矿车间12600×600摆式给料机台60.63.661.5134#胶带输送机B=650Lh=15m条22514Φ2700×3600干式球磨机台271142240010kV1515/3T双吊钩桥式起重机Lk=16.5H=12m条119.146.5165#胶带输送机B=650Lh=50m111四备料车间17斗式提升机台1Q=45t/h3718料仓台1V=600m19皮带给料机台11120料仓台6V=100m21电子皮带秤台6B=600mm,L=12m5.5五焙烧车间22沸腾炉台6炉床面积28m2,床能力7t/m23鼓风机台12风量11900Nm3/日200(10kv)6用6备24圆筒冷却机台65.525液态化冷却器台12Q=11.3t/h6用6备26定量给料机台6B=600mm3727卸料器台6YDJ,10t/h1.128刮板输送机台12B=400mm7.529螺旋给料机台6LS=200,Q=7.6m330空压机台631气体输送系统套112032电动葫芦台6Q=10t16.2六浸出车间33电子皮带秤台12434料仓台1V=535制浆槽台1Φ2500×25005.54用4备36制浆泵台2Q=150-200m3/h,H=3037浸出槽台4Φ4000×50002238耐腐蚀泵台8Q=250-300m3/h,H=374用4备39耐酸高位槽台1Φ1000×200040硫酸罐台Φ10000*1300041硫酸泵台2Q=15m3/h,H=25m4一用一备42浓密机台3NJ-24,Φ240007.543耐腐蚀泵台2Q=250-300m3/h,H=26m3744耐腐蚀泵台2Q=150-200m3/h,H=26m2245耐腐蚀泵台2Q=10-20m3/h,H=32m1146上清液储槽台1Φ10000*1000047耐腐蚀泵台2Q=100-120m3/h,H=30m18.5用二备48电动单梁起重机台1Q=10t,H=24m1.5+13+0.8七中和和萃取车间49中和还原槽台2Φ3500*40002250耐腐蚀泵台4Q=100-120m3/h,H=30m18.5二用二备51氨水储罐台1Φ3000*300052氨水泵台2Q=5-10m3/h,H=20m7.5一用一备53厢式水洗自动翻板隔膜压滤机台2F=250m11一用一备54中和液贮槽台1Φ12000*900055耐腐蚀泵台2Q=100-120m3/h,H=30m18.5一用一备56五级萃取槽组115000*12600*36001557五级反萃取槽组125000*12000*30001558萃原液储槽台1Φ12000*900059耐腐蚀泵台2Q=100-120m3/h,H=30m18.560新鲜有机相储槽台1Φ12000*900061耐腐蚀泵(有机相)台2Q=60-80m3/h,H=20m1562萃余液储槽台1Φ12000*900063耐腐蚀泵台2Q=100-120m3/h,H=30m18.564药剂制备槽台2Φ3000*40001565有机相制备槽台1Φ3000*40002266反萃剂制备槽台1Φ3000*40001567再生反应槽台120m35.568工程塑料磁力驱动泵台2Q=60-80m3/h,H=20m1569再生三相分离槽台1Φ10000*9000701.5MH2SO4液储槽台1Φ4000*400071硫酸泵台2Q=15m3/h,H=4一用一备72反萃剂高位槽台1Φ1500*200073有机相高位槽台1Φ1500*200074洗水高位槽台1Φ1500*200075再生液高位槽台1Φ1500*200076电动单梁起重机台1Q=3t,Lk=10.5m,H=23m0.8+7.5+977电动单梁起重机台1Q=3t,Lk=34.5m,H=15m0.8+13+9八氧化沉钒车间78氧化沉钒槽台3Φ3200*35007.579单盘过滤机台3DF31.580耐腐蚀泵台22.281缓冲槽台1Φ600*100082氨水计量储罐个11500*1500*700083真空泵台1Q=12m32284自动排液气液分离器台2Φ50085滤液泵台2IHS50-32-1252.2一用一备86反萃液贮槽个1Φ6400*630087工程塑料卧式泵台2Q=20m3/h,H=20m3一用一备88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台1Q=3t,H=10m0.8+1.5+7.5九煅烧89电动葫芦台2Q=1t,H=8m0.55+2.290反射炉台22.8m×2.5m9.791冷凝器台192热交换器台193储液箱1台194洗涤塔1台195循环水泵台4ALW65-1255.5二用二备96洗涤塔2台197储液箱2台198氨水池液下泵台180FY-38Q=54m3/hH=38m18.599引风机台24-726C型10552m3/min/2147Pa11一用一备100钢烟囱台1Φ1600×6H=30m101助燃风机台24-688C型9702m3/min/657Pa4.0十煤气发生站102单段煤气发生炉台4ф3000,F=7m2103蒸汽包台4ф1200×2570,104双竖管台4DN1100105洗涤塔台4ф2500106切断水封器台4DN700107静电除尘器台4C-72108切断水封器台4DN600109捕滴器台4ф2500110煤气加压机台8MZ120-20075150111软化水泵台85.511112离心风机台89-19NO6.3A3060113双竖管循环泵台8IS100-652244114洗涤塔循环泵台8IS100-652244115加煤机台444十一石灰乳制备116抓斗桥式起重机台1Q=10t.H=1845.5117电动单梁桥式起重机台1Q=10t,H=1257.5118石灰消化机台1ф1800×160003119中心传动格子型球磨机台1ф1500×30001.5120单螺旋分级机台1ф150014.6121单螺旋分级机台1ф200030122渣浆泵台27.5123渣浆泵台22.2124高效搅拌槽台6ф7500×800015十二收尘车间125余热锅炉台6126一级旋风收尘器台2127二级旋风收尘器台2128电收尘器台260m2,四电场16.57129高温引风机台2Q=20000m390130溢流螺旋给料机台8ф2000,L=60007.5131电动单梁起重机台2Q=3t27.52.7主要建构筑物该项目选冶厂主要车间有:破碎车间、筛分车间、粉矿仓、磨矿车间、焙烧车间、浸出车间、浓密池、萃取车间、沉钒车间、煅烧车间、硫酸罐及各车间所需要的储罐等。辅助生产设施包括:变配电站、高位水池及水泵房、石灰乳制备车间、空压机房、煤气站、机修仓库等。2.8原材料消耗与质量要求 2.8.1主要原材料消耗该项目主要原材料要求与消耗见主要原辅材料消耗量表:序号名称规格单位数量来源1钒矿0.8%t/a300000矿山2煤煤C>50%t/a28800外购3硫酸>90%t/a33804外购4铁粉≥96%t/a2092外购5P204>90%t/a9.4外购6TBP≥98%t/a4.7外购7煤油工业级t/a80.8外购8氯酸钠工业级t/a358.9外购9氨水工业级t/a6439.8外购2.8.2主要原材料质量要求(1)浓硫酸:工业级,>92%H2SO4,符合GB/T534-2002合格品标准;(2)煤:C>50%,灰分<10%,粒度:13~25mm;煤气量9.61*107Nm3/a;(3)铁粉:工业纯,纯度≥96%,符合HG-T2967-2000一级标准;(4)P204萃取剂:工业级,纯度>90%,磷酸-辛酯≤2.7%;(5)TBP萃取剂,工业级,含量≥98%,密度0.973~0.980,酸度≤1.2,水分≤0.1%;(6)磺化煤油,工业级,运动粘度(20℃)≤1.85mm3/s,密度≤0.81g/cm3,芳香烃≤5%,干点≤260(7)氯酸钠(NaClO3):工业级;(8)氨水,浓度28%,工业级。2.8.3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化学品的最大储量见化学品一次使用量和最大储量表:序号化学品名称浓度一次使用量(t)最大储量(t)1硫酸>92%30902氨水浓度28%183氯酸钠0.21.04煤油总平面图布置项目建设场拟布置在矿区狼皮沟东北侧山坡上,距红岩沟矿段约1.5km,距白果树矿段约4.0k2.10安全管理机构该项目建成后公司组织结构如下:总工程师总工程师副总经理总经理财务部供应部办公室质量部磨矿加工车间焙烧煅烧车间生产技术部浸出萃取车间销售部保安消防部

第三章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报告主要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职业病范围和职业病患者处理办法的规定》(卫生部、原劳动部、总工会等颁发)、《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等对该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进行辨识分析。3.1物质的危险、有害因素分析本项目涉及的危险物质有硫酸、煤气、氨水、煤油、氯酸钠、石灰、五氧化二钒、偏钒酸铵等。硫酸溶液用于浸出原矿和反萃取,氨水用于水解沉钒,氯酸钠用于含钒液氧化,干燥热解过程中产生一定的氨气。煤气产生于煤气发生炉,用于煅烧炉等加热炉使用。硫酸、氨水分别属于酸性腐蚀品、碱性腐蚀品,而且均具有一定的毒害性,氨气是一种有刺激性的有毒气体,氯酸钠是一种强氧化剂,煤气是一种有毒的,易燃易爆物质。五氧化二钒是剧毒产品、偏钒酸铵也是高毒品。以上物品中,属于《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规定的危险化学品有硫酸、煤气、氨、煤油、氯酸钠、五氧化二钒、偏钒酸铵等。3.1.1硫酸表3-1硫酸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硫酸危险性类别第8.1类酸性腐蚀品属易制毒化学品英文名sulfuricacid危规号81007

分子式H2SO4UN编号1830相对分子质量98.08CAS号7664-93-9理化性质性状熔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1.83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饱和蒸气压(kPa)1.59(20℃最小引燃能量(mJ)无资料溶解性危险特性燃烧分解产物氧化硫。遇水大量放热,可发生沸溅。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遇电石、高氯酸盐、雷酸盐、硝酸盐、苦味酸盐、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燃烧。有强烈的腐蚀性和吸水性。禁忌物酸类、铝、铜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砂土。避免水流冲击物品,以免遇水会放出大量热量发生喷溅而灼伤皮肤。灭火剂接触限值中国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mg/m3(皮)最高容许浓度PC-MAC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mg/m3(皮)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蒸气或雾可引起结膜炎、结膜水肿、角膜混浊,以致失明;引起呼吸道刺激,重者发生呼吸困难和肺水肿;高浓度引起喉痉挛或声门水肿而窒息死亡。口服后引起消化道烧伤以致溃疡形成;严重者可能有胃穿孔、腹膜炎、肾损害、休克等。皮肤灼伤轻者出现红斑、重者形成溃疡,愈后癍痕收缩影响功能。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甚至角膜穿孔、全眼炎以至失明。慢性影响:牙齿酸蚀症、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硬化。

毒性急性毒性LD502140mg/kg(大鼠经口)LC50510mg/m3,2小时(大鼠吸入);320mg/m3,2小时(小鼠吸入)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项目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干燥石灰或苏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储运与废弃储运:本品铁路运输时限使用钢制企业自备罐车装运,装运前需报有关部门批准。铁路非罐装运输时应严格按照铁道部《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的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配装。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易燃物或可燃物、还原剂、碱类、碱金属、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废弃处置:缓慢加入碱液-石灰水中,并不断搅拌,反应停止后,用大量水冲入废水系统。3.1.2煤气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一氧化碳英文名:carbonmonoxide分子式:CO分子量:28.01UN编号:1016危规号:21005RTECS号:CAS号:630-08-0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熔点/℃:-199.1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乙醇、笨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191.4相对密度(水=1):0.79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0.97临界温度/℃:-140.2燃烧热(KJ.mol-1):无资料临界压力/Mpa:3.50最大爆炸压力(MPa):0.720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二氧化碳闪点/℃:<-50聚合危害:不聚合爆炸极限(体积分数)%:12.5~74.2稳定性:稳定自燃温度:610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灭火方法:切断气源。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30;前苏联MAC(mg/m3)20;美国TVL-TWAOSHA50ppm,57mg/m3;ACGIH25ppm,29mg/m3美国TLV-STEL未制定标准;对人体危害一氧化碳在血中与血红蛋白结合而造成组织缺氧。急性中毒:轻度中毒者出现头痛、头晕、耳鸣、心悸、恶心、呕吐、无力,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中度中毒者除上述症状外,还有皮肤粘膜呈樱红色、脉快、烦躁、步态不稳、浅至中度昏迷,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重度患者深度昏迷、瞳孔缩小、肌张力增强、频繁抽搐、大小便失禁、休克、肺水肿、严重心肌损害等,血液碳氧血红蛋白可高于50%。部分患者昏迷苏醒后,约经2-60天的症状缓解期后,又可能出现迟发性脑病,以意识精神了障碍、锥体系或锥体外系损害为主。慢性影响:能否造成慢性中毒及对心血管影响无定论。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术。就医。防护工程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生产生活用气必须分路个体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空气呼吸器,一氧化碳过滤式自救器;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一般作为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泄漏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也可以用管路导至炉中、凹地焚之。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储运易燃有毒的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3.1.3氨水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表3-3氨水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氨溶液;氨水危险性类别第8.2类碱性腐蚀品英文名ammoniumhydroxide

;ammoniawater危规号82503分子式NH4OHUN编号2672相对分子质量35.05CAS号1336-21-6理化性质性状无色透明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熔点(℃)无资料相对密度(水=1)0.91沸点(℃)无资料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意义饱和蒸气压(kPa)1.59(20℃最小引燃能量(mJ)无资料溶解性溶于水、醇燃烧

爆炸

危险

性燃烧分解产物氨燃烧性不燃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不聚合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V%)无意义爆炸下限(V%)无意义引燃温度(℃)无意义自燃温度(℃)禁忌物酸类、铝、铜燃爆特性本品不燃,具腐蚀性、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易分解放出氨气,温度越高,分解速度越快,可形成爆炸性气体。爆炸性气体的分类、分级、分组爆炸危险度[(爆炸极限上限-爆炸极限下限)/爆炸极限下限]火灾危险性类别(《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分类)乙液化烃、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分类(《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分类)乙灭火方法采用水、雾状水、砂土灭火灭火剂职业

卫生中国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20mg/m3(皮)最高容许浓度PC-MACmg/m3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30mg/m3(皮)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危害表现•吸入后对鼻、喉和肺有刺激性,引起咳嗽、气短和哮喘等

•重者发生喉头水肿、肺水肿及心、肝、肾损害。溅入眼内可造成灼伤。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口服灼伤消化道。•慢性影响:反复低浓度接触,可引起支气管炎;可致皮炎。毒性急性毒性LD50350mg/kg(大鼠经口)LC50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眼睛接触:就医。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防护措施•工程项目控制:严加密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蒸气时,应该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身体防护:穿防酸碱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储运与废弃•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酸类、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铁路运输时,钢桶包装的可用敞车运输。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酸类、金属粉末、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中和、稀释后,排入废水系统3.1.3煤油的理化特性及危险特性标识中文名:煤油、火油英文名:kerosene分子式:分子量:UN编号:1223危规号:33501CAS号:危险类别:第3类易燃气体理化性质性状:水白色至淡黄色流动性油状液体,易挥发。熔点℃: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醇等多数有机溶剂沸点℃:175~325相对密度(水=1):0.8~1.0饱和蒸汽压/kPa:相对密度(空气=1):4.5临界温度℃:燃烧热(kJ.mol-1):临界压力MPa:最小引燃能量mJ: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43~72聚合危害:爆炸极限(%):0.7~5稳定性:引燃温度℃:210禁忌物:强氧化剂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方法:泡沫、二氧化碳、干粉、沙土。用水灭火无效。卫生标准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对人体危害急性中毒:吸入高浓度煤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吸入液态煤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慢性影响:神经衰弱征候群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干燥等皮肤损害。急救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时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防护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个体防护:[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及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0分钟或用2%碳酸氢钠溶液冲洗。[食入]:患者清醒时立即漱口,如发生呕吐,使其取侧卧位,防止呕吐物进入气管,就医。[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接触时佩带防毒面具。[眼睛防护]:高浓度接触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工作服。。[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泄漏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眼。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喷水雾会减少蒸发,但不能降低泄漏物在受限制空间内的易燃性。用沙土或其它不燃性吸附剂混合吸收,然后收集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也可以在保证安全情况下,就地焚烧。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远离火种、热源。仓温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定期检查是否有泄漏现象。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3.1.4次氯酸钠标识中文名次氯酸钠溶液CAS号7681-52-9英文名SodiumhypochloritesolutionUN编号1791分子式NaClO分子量74.44危险货物编号83501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微黄色溶液,有似氯气的气味。主要用途用于水的净化,以及作消毒剂、纸浆漂白等,医药工业中用制氯胺等。溶解性溶于水。熔点(℃)-6沸点(℃)102.2相对密度(水=1)1.10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饱和蒸汽压(kPa)无资料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不燃建规火险分级闪点(℃)无意义自燃温度(℃)无意义爆炸下限(V/V%)无意义爆炸上限(V/V%)无意义稳定性稳定聚合危害不能出现危险特性受高热分解产生有毒的腐蚀性气体。有腐蚀性。燃烧(分解)产物氯化物。灭火方法采用雾状水、二氧化碳、砂土灭火。禁忌物碱类。避免接触的条件无资料。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第8.3类,其它腐蚀品危险货物包装标志20包装类别储存注意事项应与还原剂、易燃、可燃物,酸类、碱类等分开存放。分装和搬运作业要注意个人防护,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运输注意事项起运时包装要完整,装载应稳妥。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碱类、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泄漏应急处理设备。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毒性及健康危害性接触限值MAC(mg/m3)--TWA(mg/m3)--STEL(mg/m3)--急性毒性LD50:5800mg/kg(小鼠经口)。刺激性无资料。健康危害次氯酸钠放出的游离氯可引起中毒,亦可引起皮肤病。已知本品有致敏作用。用次氯酸钠漂白液洗手的工人,手掌大量出汗,指甲变薄,毛发脱落。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环境危害无资料。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误服者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防护措施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紧急事态抢救或逃生时,建议佩带自给式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防护服穿工作服(防腐材料制作)。手防护戴橡皮手套。其他工作后,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泄漏处置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相应的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在确保安全情况下堵漏。用沙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然后转移到安全场所。如大量泄漏,利用围堤收容,然后收集、转移、回收或无害处理后废弃。3.1.5五氧化二钒标识中文名:五氧化二钒英文名:vanadiumpentoxide危规号:61028分子式:V2O5分子量:181.9UN号:2862危险性类别:第6.1类毒害品CAS号: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黄至铁锈色斜方晶系结晶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浓酸成红至黄色溶液,溶于碱生成钒酸盐,不溶于醇熔点/℃:690临界温度/℃:相对密度(水=1):3.35沸点/℃:700-1125时分解失去氧临界压力/Mpa:相对密度(空气=1):无资料最小引燃能量/mJ:饱和蒸汽压/Kpa:燃烧热/(kJ·mol-1):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闪点/℃:聚合危害:引燃温度/℃:爆炸极限/%:稳定性:禁忌物:危险特性:本品与三氟化氯、锂接触剧烈反应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服;用水和砂土灭火。毒性毒性:剧毒急性毒性:LD5070mg/m3,2小时(大鼠吸入)LD5023mg/kg(小鼠经口)对人体危害五氧化二钒粉尘能刺激呼吸系统,引起胸紧、咳嗽、舌部呈现墨绿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根据动物实验,五氧化二钒比三氧化二钒和三氯化钒的毒性强。还比钒酸、金属钒、铁钒、碳化钒等毒性强。急救应使吸入粉尘或烟雾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必要时须就医诊治;眼睛受刺激用大量水冲洗,对溅入眼内的严重患者须就医诊治;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防护密闭操作,局部排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泄漏处理对泄漏物处理必须穿戴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砂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深埋。储运储存于阴凉、通风的仓间内,防止容器破损;与食用原料、酸类及碱类物品隔离储运;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全身防护用品。3.1.6偏钒酸氨物质名称钒酸氨、二缩原钒酸氨GB6.1类61029。剧毒GA58-93B1087,UNN0.2859。物化特性熔点(℃)210相对密度(水=1)2.326无资料溶解性难溶于冷水。溶于温水、氨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化铰饱和溶液。可做氧化剂外观与性状自色至淡黄色结晶性粉末火灾爆炸危险数据危险特性高毒。误服能产生呕吐、流涎与腹泻。粉尘能刺激眼睛和粘膜。灭火方法消防方法,用砂土、水泥、二氧化碳灭火。急救,应及时将吸入粉尘和烟雾的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必要时就医诊治。眼睛受刺激用水冲洗,对溅入眼内的严重患者须就医诊治。误服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反应活性数据稳定性不稳定避免条件潮湿空气稳定√聚合危险性可能存在避免条件不存在√健康危害数据侵入途径吸入√皮肤口√急性毒性LD50LC50健康危害(急性和慢性)具有强腐蚀性。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休克 储运注意事项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干燥、遏风的仓库内。远离热源、火种。与可燃物、还原剂和使用原料隔离储运。操作人员必须穿载防护用品。泄漏处理,载好防毒面具与手套。用湿沙土混合,倒至空旷地方深埋。防护措施项目控制密闭操作。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头罩型电动送风过滤式防尘呼吸器。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眼防护呼吸系统中已作防护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饮食,饭前要洗手。工作毕,应淋浴更衣3.1.7(1)标识中文名:氯酸钠;氯酸碱英文名:Sodiumchlorate分子式:NaClO3相对分子质量:106.45CAS号:7775-09-9危险性类别:第5.1类氧化剂化学类别:卤素含氧酸盐(2)理化性质主要成分:含量工业级一级≥99.0%;二级≥98.5%。外观与性状:无色无臭结晶,味咸而凉,有潮解性。熔点(℃):248~261沸点(℃):分解分解温度(℃):300溶解性:易溶于水,微溶于乙醇。(3)燃爆特性与消防燃烧性:不燃危险特性:强氧化剂。受强烈撞击或与强酸接触时即发生爆炸。与还原剂、有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急剧加热时可发生爆炸。灭火方法:用大量水扑救,同时用干粉灭火剂闷熄。(4)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本品粉尘对呼吸道、眼及皮肤有刺激性。口服急性中毒,表现为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胃肠炎,肝肾损伤,甚至发生窒息。(5)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6)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勿使泄漏物与有机物、还原剂、易燃物接触。小量泄漏:避免扬尘,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大量泄漏:收集、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7)储运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易燃或可燃物、还原剂、硫、铵化合物、金属粉末、硫酸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混运。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禁止震动、撞击和摩擦。(8)防护措施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手防护:戴橡胶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综合上述:该项目中存在的危险化学品为硫酸、氨溶液、煤油、氯酸钠、煤气,偏钒酸氨等。其中煤油易挥发。易燃。挥发后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爆炸极限2-3%。偏钒酸铵属于剧毒物质。3.2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分析根据对该项目所使用设备及生产过程的综合分析,该建设项目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主要存在:火灾爆炸、中毒、灼烫、锅炉爆炸、容器爆炸、起重伤害、触电、机械伤害、物体打击、车辆伤害、高处坠落等危险有害因素。3.2.1火灾、爆炸该项目沸腾炉燃料采用煤气发生站生产的煤气。煤气发生炉工作过程中,如果煤气炉设备破损、管线破裂,煤气达到爆炸极限的爆炸下限以上,设施内部可能出现内部爆炸事故。另外,发生炉及管线超压或损坏后的煤气泄漏,如遇通风不良,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或高温热源也极易燃烧爆炸。项目生产的物料中属易然物品多,使用煤作为原料和燃料。煤尘爆炸在该项目中也是很有可能的,在煤尘存在的环境中,当粉尘浓度达到爆炸下限时,遇火源或高温热源即可引起火灾爆炸。同时,在煤场或煤仓中的储煤,如果煤垛长期暴晒致使煤场或煤仓内温度达到自燃温度就会产生煤的自燃,继而引发火灾。另外项目有大量的电气设备。故项目有发生电气火灾的可能性。火灾的可能。发生火灾的原因主要有:1)易然物品密封不好。2)煤堆储存时散热不良,发生自燃。3)煤粉仓中煤粉和泄露的煤粉遇火源发生燃烧。4)电气线路、照明灯具、电气设备的短路、过负荷均可引发电气火灾。3.2.2中毒该项目中煤气为有毒物质,其有毒物质的主要成份为一氧化碳。若管线、设备、阀门出现故障,导致煤气发生泄漏,操作人员防护不当时,可能造成操作人员中毒。另外在探火孔处操作时也极易发生中毒事故。另外在生产过程中还涉及五氧化二钒和中间产品偏钒酸铵,均属于剧毒化学品,五氧化二钒粉尘能刺激呼吸系统,引起胸紧、咳嗽、舌部呈现墨绿色,并能刺激眼睛,引起结膜炎。五氧化二钒和偏钒酸铵中毒和有毒气体危害极大、影响极坏,有造成重大事故的风险,一旦发生事故,造成的伤害最为惨重,可以造成群体伤亡、作业环境遭受破坏和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根据动物实验,五氧化二钒比三氧化二钒和三氯化钒的毒性强。还比钒酸、金属钒、铁钒、碳化钒等毒性强。3.2.3灼烫生产装置中有煤气发生炉炉体、水套锅炉、探火孔、蒸汽管道、气包等高温设备,如管道设备没有良好的外保温及隔热措施,管道连接处未考虑足够的补偿系数,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因热胀冷缩而拉裂管道之间的连接,发生管道损坏事故,一旦蒸汽外泄极易发生高温烫伤事故。钒冶炼过程中焙烧温度为840℃,物料温度很职工在巡回检查时,有高温设备及管道触及人体烫伤的危险;雨雪天气可能摔倒而接触高温设备及管道引起伤害;在巡回检查通道上,如无“禁止触摸、防止高温”的警示牌,如无防护栏杆等防护设施,则均有受到高温烫伤危险的可能。设备及管道的密封、保温部位未定期检查检修、设备带病运转、设备管道堵塞检修时,高温气体突然泄出可能造成高温烫伤。除此之外,生产过程中还接触到硫酸、氨水含水量大于等于30%的具有腐蚀性,一旦泄露,防护不当均会造成化学灼伤。缺少淋洗设备将更加加重人员受伤害程度。锅炉蒸汽管道泄露出的高温蒸汽,人体不慎接触会发生烫伤。3.2.4锅炉爆炸该项目使用余热锅炉一台,如设计缺陷、制造失误或使用维护不当,可导致锅炉爆炸事故。可能造成锅炉爆炸事故的原因有:1)锅炉存在设计缺陷,结构受力、水循环、热补偿、强度计算、用材、安全设施等方面存在严重错误。2)锅炉制造失误,用错材料、不按图施工、焊接质量低劣、热处理和水压试验等工艺错误。3)安全阀、水位表、压力表等安全附件失效。4)锅炉超压导致爆炸。5)锅炉缺水,未采取正确措施处理。6)锅炉因水击破坏和长期使用产生的腐蚀,造成锅炉受压元器件强度降低。3.2.5容器爆炸该项目生产使用到压缩空气,压缩空气储罐可能会发生爆炸。该企业机修使用的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均属《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549号)中规定的压力容器范围,当设备故障或使用不当时均存在压力容器爆炸的可能。容器爆炸的后果是人员伤亡和机械设备损坏。3.2.6起重伤害本项目使用大量起重设备,如单梁起重机和吊式起重机等,因此可能发生起重伤害。起重伤害指各种起重作业(包括起重机安装、检修、试验)中发生的挤压、坠落(吊具、吊重)物体打击和触电。该项目使用的起重设备为电动葫芦和行车,可能造成起重伤害的原因有:1)长期起吊作业使吊钩出现裂纹或断裂,对吊钩没有及时更换。2)起吊作业使用的钢丝绳因疲劳,断股,挤压变形,插头钢丝绳松动等,未及时为钢丝绳进行更换,在起吊过程中钢丝绳断裂造成重物坠落伤害。3)起吊过程中由于被吊物不牢或被吊物重心偏斜造成重物坠落伤人事故。4)超载起吊,造成吊钩或钢丝绳断裂,发生重物坠落。5)由于视界限制、技能培训不足等造成操作失误。6)吊挂方式不正确,造成吊物从吊钩中脱出。7)滑轮轴疲劳断裂,滑轮损坏。8)制动器工作不可靠,磨损件超标使用;9)紧停开关失灵,联锁保护装置失效。10)电气故障,如短路、过压、过流、失压及闭锁等保护装置失效;电气设备与线路的安装不符合规范要求,存在临时线或老化的线路与设备。吊运中突然停电。11)起重工未戴安全帽。3.2.7触电该项目存在大量的电气设备,有发生触电事故的可能,而造成人员触电原因有:1)违章带电作业,直接触及带电体;2)违章操作电气开关而导致直接触电;3)因管理使用不当、设备老化、绝缘降低而漏电,致使触电;4)检修人员不按电气安全工作规定对停电后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设备不挂临时地线,对高压电缆、电力变压器、电容开关柜及大电动机等电气设备停电检修前不进行充分放电而造成感电压、剩余电压触电。5)临时用电管理不善,乱搭乱接,造成触电。3.2.8机械伤害机械伤害主要是指机械设备运动(静止)部件、工具、加工件直接与人体接触引起的夹击、碰撞、剪切、卷入、绞、碾等形式的伤害。该项目存在给矿机、破碎机、振动筛、球磨机、水泵、泥浆泵、输送机等机械设备,有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发生机械伤害的可能原因有:1)机械因素:设备设计不合理,安全防护装置不到位,安全保护装置缺少或失效。2)操作者本身因素:违反操作规程,安全意识不强,未穿戴保护用品;过度疲劳等。3)环境因素:照明度不够或光线刺眼,工作场地导致设备布置不合理,噪声等。4)管理因素: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严密、安全制度不健全、奖惩措施不到位等。5)意外伤害。3.2.9物体打击物体打击是指在重力或其他外力的作用下产生物体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该项目造成物体打击的可能原因有:1)工件、材料在搬运过程中出现失误、违章;2)检修捶击造成的金属飞溅;3)手工作业过程中操作失误;4)运输物件装卸过程中的失误或违章造成物件翻倒、散落。3.2.9车辆伤害车辆伤害,指企业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起的人体坠落和物体倒塌、下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括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的事故。该项目厂区行驶有铲车和运输物料的汽车,可能发生车辆伤害的原因有:1)驾驶员违章驾驶。2)车辆因使用不当或缺乏维护,技术状况不良。3)道路环境差,道路狭窄、坡度大、弯多且急等。4)车辆载物超过车辆的最大载荷。5)载物装载不合适,造成载物从车辆上滑落,造成伤人。6)缺乏道路交通安全标志。3.2.10高处坠落高处作业是指凡在降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度进行的作业。该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对设备、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及其它临时性作业过程中存在高处作业。因此可能发生高处坠落事故。造成高处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有:(1)梯子的使用不符合安全规定,造成高处坠落;(2)孔洞不封闭,导致高处跌落;(3)未设防护装置(安全网、栏杆)或防护栏杆不符合安全要求及穿戴个人防护器具(安全带);(4)作业人员疏忽大意,疲劳过度。(5)未办理危险作业手续。(6)在严禁恶劣的天气进行露天高处作业(在6级以上的大风以及暴雨、打雷、大雾等恶劣天气,应停止露天高处作业)等。(7)生产工艺有缺陷,高处作业安全管理不到位。3.3有害因素辨识3.3.1噪声1)噪声的来源该项目噪声主要来自于各种破碎机、振动筛、各种泵等设备运行时产生的振动,摩擦,碰撞等噪音。2)噪声的危害长期接触工业噪声可引起操作工人身体发生多方面健康损害及职业病。引起工人耳鸣、耳痛、头晕、烦躁、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能引起内耳听觉神经细胞的功能异常、器质性损伤而出现暂时性听阀位移、永久性听阈位移、高频听力损失、语频听力损伤直至噪声性耳聋,引起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出现非特异不良改变,引起工人操作时注意力下降,身体灵敏性和协调性下降、工作效率和质量降低,误操作发生率上升,将导致事故的可能性增加。3)原因分析⑴设备设计选型不合理;⑵设备安装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⑶运行中未及时检查维修,连接松动,设备的精度降低;⑷防噪声未能正常使用或失效;⑸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3.3.2振动项目使用的各种破碎机和振动筛,能造成设备或地基的振动,对人体造成危害。振动产生的原因有:1)设备本身设计的原因;2)设备安装未达到质量标准要求;3)运行中未及时检查维修,连接松动,设备的精度降低;4)防噪声防震动装置未能正常使用或失效;5)作业人员违章操作等。3.3.3粉尘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破碎机和振动筛能产生煤尘和矿尘。粉尘产生的原因有:1)设备设计本身缺陷;2)未使用防尘设备;3)职工未佩戴防尘防护用品。3.3.4高温在焙烧、煅烧工段有大量辐射热产生,如不采取有效措施,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健康。在温度过高的热环境下工作,常会因身体不适而助长心情暴躁、愤怒或其他情绪变故,诱使工人动作轻率、不谨慎而导致意外事故。如果在热环境下暴露过度,也会使工人的体力、精力耗尽,而直接产生身体上的病变。危险性:人员烫伤、中暑、热衰竭、热痉挛、昏厥、汗疹、暂时性热疲劳。高温危害原因分析1)安全防护用品没有或失效或不使用;2)散热、通风不良;3)高温天气。3.4重大危险源辨识3.4.1对危险化学品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的主要《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原料、中间产品、成品中无内的危险化学品。但项目使用的燃料煤气属于重大危险源辨识范围,煤气重大危险源临界量50t,因该项目目前对煤气管道直径、长度和相关参数尚未确定,因此重大危险源无法进行辨识。建议企业确定该建设项目煤气管道相关数值后,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应到当地安监部门备案。3.4.2对锅炉和压力容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规定:项目内有压力容器,其临界量为最高工作压力≥0.1MPa,且PV≥100MPa×m³,达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