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_第1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_第2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_第3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_第4页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姓名:班级:考号:

一、选择题

1.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先用10km/h的速度匀速骑行了前一半路程,接着用15km/h的速度

匀速骑行了剩下的一半路程。小明骑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12km/hB.12.5km/hC.13km/hD.13.5km/h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要测量方法正确就不会有误差

B.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如果测量次数非常多,取平均值,误差就不存在了

3.王瑞同学水平推动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物体的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

()

①物体O~ls处于静止状态

②物体在第1〜4s做匀速直线运动

③物体在4~6s通过的路程是2.4m

④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是0.7m/s

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③正确D.①②③④都正

4.甲、乙两同学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他们通过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

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05101520时间历

A.在0~10s内,乙同学的速度为10m/s

B.在0~20s内,两同学的平均速度相筝

C.两同学在0~15s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D.在0~15s内,乙同学追上甲同学并在100m处相遇

5.如图所示为甲、乙两人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沿一条平直公路跑步时,路程随时间变化

的图像,以下关于甲、乙两人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人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B.0~50s内甲、乙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C.甲的速度始终大于乙的速度

D.乙的速度始终为4m/s

6.甲、乙两个物体同时同地向东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得出的信息正

确的是()

A.乙的速度越来越大

B.甲通过的路程比乙长

C.在第1.5s时两车相距1.5m

D.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7.如图所示,"天舟一号"飞行器和"天宫二号"空间站在轨道上对接成功。此时我们说"天

宫二号”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可以是()

A.地球B.太阳C."天舟一号"D."天宫二号"

8.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同向运动,如图所示,分别为两物体运动的回图像。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0-4s时间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

B.第2s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

C.0-4s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相等

D.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5m/s

9.甲同学骑自行车去看望乙同学,乙同学得知消息后步行去迎接,接到后同车返回,整个

过程他们的位置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可知()

A.两同学在t=15min时相遇

B.相遇前甲的速度是乙的4倍

C.相遇后乙的速度是原来的2倍

D.整个过程甲的平均速度是乙的2.5倍

10.在《与朱元思书》中有这样一句诗句“风烟俱静,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

西”。后两句写的是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飘荡,任凭船随水漂去。从物理学角度,若诗人

认为船是静止的,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诗人自己B.空中飞鸟C.岸边青山D.天上云朵

11.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f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C.甲的速度等于乙的速度

D.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

12.如图是甲、乙两辆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小车的sr图象,由图象可知()

B.在0〜5s时间内,乙车的速度比甲车的速度大

C.第10s时,甲、乙两车速度相同

D.经过5s,甲车通过的路程比乙车大

13.观察如图所示的情形,关于卡车和轿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A.卡车运动,轿车静止B.卡车静止,轿车运动C,两车都运动

D.两车都静止

14.两列火车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

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1国和I谐1号arnnm

西mmKSBIr8XH东

A.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

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

C.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

二、填空题

15.小明一家双休日驾车外出郊游,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

程的表盘如图甲所示,此速度为(选填"瞬时速度"或"平均速度"),该车匀速

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示数如图乙所示,那么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

m/So

用7.

16.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以为参照物是静止的,汽车在行驶中,司机看到如图甲

所示的标志牌,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丰南最快需要ho如图乙所

示是一辆在公路上行驶的汽车中的速度表,目前指示的车速,这样的速度行驶

40km,需要时间

甲乙

17.小明乘车行至某隧道前,看到路边的如图所示的信息。据此可知,根据交通规则,车

(车长可忽略)通过隧道的时间至少需要s。

隧道全民

4.1KM

18.小聪一家去北京旅游,在北京市郊公路的十字路口,他看到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

标志牌上的数字"40"表示的意思是最高限速为40km/h,汽车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

此标志牌处匀速到达北京,最快需要h。小聪在车上看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他是

以为参照物的。

北京

60km

19.小明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体课本的宽度5次,记录的数据分别是:18.71cm、

18.73cm、18.78cm、18.68cm、18.70cm,其中测量值明显错误的一次是,该物

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o

20.(1)如图所示,读数正确的是(选填“甲”“乙”或“丙”);铅笔的长度

为cm;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o若用毫米

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5.98cm、26.00cm、26.02cm、26.4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

应为o

三、解答题

21.太阳发出的光,要经过大约8min才能到达地球。

(1)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2)如果一架民航飞机以900km/h的速度不停的飞,它要经过多少小时才能飞完这段路程?

22.2020年9月29日,芜湖长江三桥正式开通使用。芜湖长江三桥的开通不仅加强了两

岸地区间的社会、经济、文化联系,也加速了芜湖市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进程。芜湖长

江三桥线路东起长江中路立交,上跨长江水道,西至化工西路;线路全长5.4千米,主桥

全长1.234千米。上层桥面为双向八车道城市主干道,设计速度为60千米/小时,下层为双

向四线铁路,设计速度为250千米/小时。问:

(1)若汽车在不超速的情况下,通过三桥线路全长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2)一列火车以180km/h的速度匀速全部通过主桥需要32.68秒,则火车有多长?

23.小明一家假期驾车去莆田,然后乘高铁去厦门游玩,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小明同学

观察了一下速度及里程表盘如图甲所示。汽车行驶了半个小时后,表盘的示数如图乙所

Z]\O

车站里程/km到站、发车时刻

福州07:12

莆田1057:547:56

泉州1748:178:19

厦门2769:02

⑴这段时间内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2)表是福州至厦门D6201次列车沿途部分站点的到站、发车时刻表。列车从莆田到厦门的

平均速度为多少?

24.小亮同学家住南昌,五一假期爸爸开车送小亮和爷爷去南昌西站乘坐高铁前往厦门游

玩,汽车行驶途中小亮看到路旁的交通标志牌如图甲所示,汽车的速度表如图乙所示,小

亮和爷爷所坐列车的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则:

车次发车时间到达时间路程

G1692南昌西(10:10)厦门北(15:05)826km

(1)如图甲®交通标志代表什么意思?

(2)已知现在9点整,高铁提前十分钟停止检票,请问小亮爸爸以图乙速度表所示车速行

驶,能不能赶上G1692列车?为什么?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C

3.D

4.D

5.B

6.C

7.C

8.B

9.C

10.A

11.D

12.B

13.A

14.B

二、填空题

15.瞬时速度222【详解】1速度计上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2图甲可知里程数为13561km乙

图可知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行驶的路程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16.汽车0280km/h05h【详解】1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只要是以该汽车上的任何物体都是

静止的2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02h3由于是交通工具故其标志是

80km/h4所需的时间为故所需的时

17.246【详解】由图可知隧道全长为41km限速60km/h根据可知最快通过隧道的时间

18.5车(或自己)【详解】1由图示交通标志牌知道此处距北京的路程是60km由知道汽

车的行驶时间2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说明树木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

以汽车(或自己)为参照物

19.68cmi873cmimm【详解】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i873cmi878cml870cm虽然不

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中准确值为186cm与其它测量值

20.乙350减小误差2600cm【详解】(1)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确2物体左

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2)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

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

三、解答题

21.

22.

23.

24.

【参考解析】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总路程为2s,前半程和后半程都为s,则前半程的时间为

后半程的时间为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Sa2s2v.v,2xl0km/hxl5km/h-

v=^=---------=—=---------------------------=12km/hn

t_L+J_Vj+v2lOkm/h+15km/h

匕V2

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2.C

解析:C

【详解】

A.误差不能避免,只能减小,有测量就一定存在误差,故A错误;

B.误差难免,但优化实验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B错误;

C.选用更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案可以减小误差,故C正确;

D.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误差仍然存在,故D错误。

故选Co

3.D

解析:D

【详解】

由图像可知,物体在0~ls内速度匕=0m/s,处于静止状态,故①正确;根据图像,物体

在第1~4s内速度V2=0Sm/s,做匀速直线运动,故②正确;根据图像,物体在第4~6s

内速度匕=L2m/s,由V可得通过的路程

*=卬3=l-2m/sx2s=2.4m

V

故③正确;物体在第1~4s内速度%=0.6m/s,由丫=」可得通过的路程

s2=v2t2=0.6m/sx3s=1.8m

物体在0〜6s的总路程

s="+邑=1.8m+2.4m=4.2m

总时间/=6s,物体在0~6s的平均速度

s4.2m八r/

v=—=-------=0.7m/s

t6s

故④正确。

故选Do

4.D

解析:D

【详解】

A.由图可知,乙的图像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说明乙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0~10s内的平均

速度等于0~15s内的平均速度,所以乙的速度为

s100m「,.

v=—=-------Q6.7m/s

t15s

故A错误;

V

B.由图可知,0~20s内时间相同,但路程不相同,根据公式V=—可得,两个同学的速度

t

不相等,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甲在5s内静止,故C错误;

D.甲乙同学从同一位置同时出发,0~10s内甲运动的快,甲在乙的前面,甲在10~15s内

停止运动,在时间为15s,路程为100m时两图像相交,代表甲和乙相遇,故D正确。

故选Do

5.B

解析:B

【详解】

A.由s~t图象可知,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变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甲、乙运动的路程相同,所用时间相同,根据丫=二可

t

知,它们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故B正确;

C.由s~t图象可知,在0~50s内乙的图象在甲的上面,50s后甲在乙上面,可知0~50s内

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50s后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C错误;

D.由A已知,乙做变速直线运动,即乙的速度是变化的,不是一直保持4m/s,故D错

误。

故选Bo

6.C

解析:C

【详解】

A.由运动图像可知,甲乙均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有关,无法比较二者通过的路程大小,故B错误;

CD.甲乙运动的速度分别为

s74m,

v™=3m/s,v乙=4=——=2m/s

甲%2s

甲的速度较大,若以甲为参照物,乙向西运动,在第1.5s时两车相距

As=(v甲―V乙)/=(2m/s-lm/s)xl.5s=1.5m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7.C

解析:C

【详解】

A.以地球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地球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以太阳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太阳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故B不符合题意;

C.以“天舟一号"为参照物,"天宫二号"相对"天舟一号"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C符

合题意;

D.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不能以被研究物体作为参照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8.B

解析:B

【详解】

A.由图甲可知,甲在l-3s内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误;

B.由图甲可知,甲在1s内的速度为4m/s,1-2s内静止,2s内甲运动的路程

S甲="甲Zi=4m/sxls=4m

乙在2s内的速度是2m/s,2s内乙运动的路程

s乙二u乙?2=2m/sx2s=4m

s甲二s乙二4m

所以第2s时刻甲、乙两物体再次相遇,故B正确;

C.0-4s时间内甲运动的路程

s甲1=u甲A+u甲为=4m/sxls+6m/sxls=lOm

0-4s时间内乙运动的路程

s乙i=u乙/4=2m/sx4s=8m

0-4s时间内甲、乙运动路程不相等,故C错误;

D.0-4s时间内甲的平均速度为

,s甲110m一_,

=------=2.5m/s

甲t'4s

故D错误。

故选Bo

9.C

解析:c

【详解】

A.由图象可知,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路程,在lOmin时两同学相遇,故A错误;

B.由图象可知,甲同学lOmin经过的路程为3km,相遇前甲的速度是

s甲_3km

v甲=/10=18km/h

—n

60

乙同学lOmin经过的路程为1km,相遇前乙的速度是

s乙1km

v乙=/10卜=6km/h

60

v甲二3u乙

故B错误;

C.由图象可知,相遇后乙

15min-10min=5min

经过的路程为1km,速度

s乙,_1km

♦乙'二〃一百一=12km/h

1二h

60

v乙'=2u乙

故C正确;

D.由图象可知,整个过程,甲经过的总路程为4km,总时间为15min,甲的平均速度为

4km

V甲平二-------------

15min

乙经过的总路程为2km,总时间为15min,乙的平均速度为

2km

v乙平1=5—mi―n

v甲平=2u乙平

故D错误。

故选C。

10.A

解析:A

【详解】

A.诗人乘坐着船随江水漂去,诗人与船是相对静止,故船相对于诗人是静止的,故A选

项正确;

B.若以空中的飞鸟为参照物,则船与鸟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B选项错误;

C.若以岸边的青山,则船与鸟青山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C选项错误;

D.若以天上云朵,则船与鸟青山的距离在变化,故船是运动的,D选项错误。

故选Ao

11.D

解析:D

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与运动时间f成正比,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根据图象的形状

判断甲、乙的运动性质;由图象找出甲乙的路程s与所对应的时间r,由速度公式可求出甲

乙的速度,然后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

由图得出经过6s甲乙通过的路程,而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据此得

出甲在乙前面多少m»

【详解】

A.读图可知,经过6s,甲运动了4.2m,乙运动了1.8m,因为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

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此时甲在乙前面

4.2m-1.8m=2.4m

故A错误;

BCD.由图象知甲11s行8m,乙11s行3m,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故D正确,B、C错

误。

故选D。

12.B

解析:B

(1)在sT图象中,和时间轴平行的线段表示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2)在s-f图象中,一条过原点的斜线表示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根据图象读出甲乙两

车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可比较出两车的运动速度;

(3)由图知,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运动。

(4)根据图象读出5s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

【详解】

A.乙车在7〜20s内的图象是一条和时间轴平行的直线,所以乙车处于静止状态,故A错

误;

B.由图象看出两车在0〜5s内的图象是一条斜线,表示两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且在相

同时间内甲车通过的路程小于乙车通过的路程,所以v甲乙,故B正确;

C.由图象看出两车在10s末相遇,此时乙处于静止状态,甲还在匀速运动,二者速度不相

同,故c错误;

D.由图象看出甲车在5s末的路程10m,乙车在5s末的路程15m,所以在5s末乙通过的

路程大于甲,故D错误。

故选B。

13.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卡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卡车相对于地面是

运动的;由图可知,以站牌为参照物,轿车与站牌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因此轿车相

对于地面是静止的。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o

14.B

解析:B

【详解】

AB.若西子号向东行驶,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以

更快的速度向东行驶,故A错误,B正确;

C.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一定向东

行驶,故C错误;

D.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快,故D错误。

故选Bo

二、填空题

15.瞬时速度222【详解】1速度计上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2图甲可知里程数为13561km

乙图可知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行驶的路程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解析:瞬时速度22.2

【详解】

⑺速度计上的速度表示瞬时速度。

⑵图甲可知里程数为13561km,乙图可知里程数为13601km,半小时行驶的路程

5=13601km-13561km=40km

汽车行驶的速度为

v=—==80km/h«22.2m/s16.汽车0280km/h05h【详解】1坐在行驶汽车

t0.5h

上的乘客只要是以该汽车上的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2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到丰

南所需的时间为02h3由于是交通工具故其标志是80km/h4所需的时间为故所

需的时

解析:汽车0.280km/h0.5h

【详解】

⑺坐在行驶汽车上的乘客,只要是以该汽车上的任何物体都是静止的。

⑵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

t60km/h

到丰南所需的时间为0.2h。

[3]由于是交通工具,故其标志是80km/h。

⑷所需的时间为

s40km

v=—=---------=0.5h

t80km/h

故所需的时间为0.5h。

17.246【详解】由图可知隧道全长为41km限速60km/h根据可知最快通过隧

道的时间

解析:246

【详解】

V

由图可知隧道全长为4.1km,限速60km/h,根据V=—可知最快通过隧道的时间

t

t=-=4-lkm=—x3600s=246s18.5车(或自己)【详解】]由图示交通标

v60km/h60

志牌知道此处距北京的路程是60km由知道汽车的行驶时间2路旁的树木向后

运动说明树木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以汽车(或自己)为

参照物

解析:5车(或自己)

【详解】

[1]由图示交通标志牌知道,此处距北京的路程是60km,由v=—知道,汽车的行驶时间

t

s60km,「

t=-=---------=1.5h

v40km/h

⑵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说明树木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发生了位置变化,所以是以汽车

(或自己)为参照物。

19.68cml873cmlmm【详解】]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

1871cml873cml878cml870cm虽然不相同但准确值都是187cm所以都是正确

的;而1868cm中准确值为186cm与其它测量值

解析:68cm18.73cm1mm

【详解】

[1]在五个长度测量结果中,18.71cm、18.73cm、18.78cm、18.70cm,虽然不相同,但准确

值都是18.7cm,所以都是正确的;而18.68cm中,准确值为18.6cm,与其它测量值偏差最

大,所以是错误的,应该舍去。

⑵物理课本的宽度为

L+L1+L.+L.18.71cm+18.73cm+18.78cm+18.70cm.

LT=——=―——=---------------------------------------=18n.73cm

44

该物理课本的宽度应该是18.73cm。

[3]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记录数据的倒数第二位

所对应长度单位是刻度尺的分度值;用此刻度尺测量的物体长度是18.73cm,数据的倒数

第二位7对应的长度单位是mm,所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0.乙350减小误差2600cm【详解】(1)1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

确2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2)3

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

解析:乙3.50减小误差26.00cm

【详解】

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刻度垂直,故乙正确。

⑵物体左侧与0刻度线对齐,右侧读数为3.50cm,所以物体的长度为3.50cm。

(2)[3]用刻度尺测物体长度实验的目的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误差。

[4]从题中提供数据可知,26.42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6.42cm是错误的,应该去

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

应记录为

25.98cm+26.00cm+26.02cm

L=——:---------------:----------------:--------=26.00cm

3

三、解答题

21.

(1)1.44x10s;(2)1.6x106

【详解】

⑴由题意知,8min=480s,v光=3xl()8m/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

5==3xlO8m/sx48Os=1.44xl012m=1.44xl08km

⑵由s=1.44x108km,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