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A/1D/wKhkGWX0_e2AReQgAALOg6yF8xY815.jpg)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A/1D/wKhkGWX0_e2AReQgAALOg6yF8xY8152.jpg)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A/1D/wKhkGWX0_e2AReQgAALOg6yF8xY8153.jpg)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A/1D/wKhkGWX0_e2AReQgAALOg6yF8xY8154.jpg)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编制说明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2/M01/3A/1D/wKhkGWX0_e2AReQgAALOg6yF8xY81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C/TXXXX—2020《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一、工作简况
1、任务来源
由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向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申报申
请制定《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汽车行业标准,并经过工信部组织专
家进行评审,同意立项制定《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汽车行业标准,
批准文件为工信厅科【2018】31号,计划编号为2018-1414T-ZJ,项目名称:《汽
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
2、主要工作过程
(1)QC/TXXXX—2020《汽车空调(HFC-134a)用冷凝器》标准调研工作。
2017年7月28日接到龙泉市经信局通知,申报第二批行业标准制修订材料,
2017年8月17日,向龙泉经信局提交材料,提交行业标准项目计划申请建议书
及标准草案,该项目由“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运作。2018年3月9日,杭
州“浙江省智能制造标准联盟”培训。2018年3月22日,北京工信部答辩。经
过专家评审准予立项,浙江省答辩共计10个标准(7个单位),立项3个标准,其
余7个标准不予立项及暂缓立项。
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成立了标准制定的内部工作组,组织专人
对涉及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相关信息进行了长达两个月的调研,收集国内企业标
准、国际标准,包括日本、美国及欧盟的汽车空调冷凝器标准,并收集了大量信
息和技术资料,进行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对该标准参数的确定起到了关键的作
用。
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浙江省汽车空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
全国汽车标准化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进行了沟通,讨论座谈关于制定该标准
的具体时间安排及制定方式,最后确定由车身分委会牵头,由浙江省汽车空调产
1
品质量检验中心为主要起草单位,由全国生产汽车空调蒸发器主要生产企业、科
研院所及相关单位组成工作组共同制定。
(2)第一次工作会议。
2019年5月17日至18日,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在浙江
省龙泉市召开《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工作组第一次会议,车身分委会秘书长张尚
娇主持会议,龙泉市市委副书记、市长吴松平参加会议并致辞。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
调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艾泰
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及龙泉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共30余人参加了
本次会议。
现汽车空调冷凝器单体还没有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前国家标准GB/T
21361-2017《汽车用空调器》国家标准,但该标准主要针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
要求及检测方法,冷凝器在其中处于系统中的一个部件,所有部件必须合理匹配
才能使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更优,该标准不适用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产品。所以
制定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产品标准势在必行,该标准是在龙泉市联盟标准的基础
上升级而来,在制定的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各企业的意见及建议。
企业在对冷凝器材料、工艺、外观、焊接要求、结构要求规定偏低;部分产
品试验方法及参数在生产的过程中不明确。针对以上问题,本次会议研究提高了
产品外观、焊接要求、生产工艺要求,并对产品结构和试验方法以及技术参数要
求做出明确规定,从而提高了冷凝器的安全、环保、节能性能。
另外,本次会议确定了工作组成员名单以及《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的基
本框架,并对标准的内容及检验检测参数进行了现场讨论,对原草案的范围进行
了明确规定,对冷凝器的结构进行了明确定义,并细化了外观的检验方法,并增
加“温度交变”、“温度冲击”、“过滤性能”、三个检验项目。
本次会议确定了后续安排
2
●标准中涉及的相关技术指标,各成员单位将按照要求先行提供,并在下次
工作组会议中讨论。
●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执笔编撰“标准编制说明”,2019年6月15日前
完成第一版,提交车身分标委秘书处。
●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按照本次会议确定的标准框架,修改完善标准
草案(V2),2019年6月15日前完成第一版,提交车身分标委秘书处。
●2019年7月15日前,车身分标委秘书处向工作组成员提交经审阅的标准
草案及标准编制说明。
●下次工作组会议拟于2019年8月底至9月初举办。
(3)第二次工作会议。
2019年7月29日至30日,汽车空调相关标准制定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
共有来自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上海加冷
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电装(中国)上
海技术中心、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芜湖通联汽车部件有限公
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上海天菡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中汽研汽车
检测中心(天津)有限公司、中原工学院等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的30余位专家出
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尚娇主持。
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
调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艾泰
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及龙泉市政府相关部门及企业共30余人参加了
本次会议。
本次会议主要议程:
●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工作落实情况通报;
●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及其相关问题研讨;
●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用蒸发器》及其相关问题研讨;
3
●工作组后续工作模式及工作计划研讨。
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按既定议程有序进行,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尚娇女士简要回顾了
《汽车空调用冷凝器》行业标准的工作历程,并对第一次工作组会议后各项工作
的落实情况进行了通报。《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龙泉市产
业创新服务中心的闫国海先生介绍了标准制定情况和最新进展,与会代表对标准
的内容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研讨,形成如下主要修改意见:
序号标准章条号及内容修改意见
0标准名称《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将标准规定内容调整为汽车空调用车外冷凝器
11范围将“二氧化碳制冷剂除外”修改为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二氧
化碳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22规范性引用文件按GB/T1.1修改,补充ISO相关标准
33术语和定义按照GB/T1.1的要求,补充完善相关内容
43.1冷凝器按QC/T82修改术语
试验过程中,相关测试参数的波动值可控制在规定的范围
53.2稳定状态
内的状态
63.3换热量完善定义,补充单位
74产品型号删除本章
85技术要求删除悬置段
95.1结构删除本条
105.2.1尺寸公差删除迎风面平面度误差,沿侧板长度方向的直线度误差
1、内容完善,通过通用要求统一规定冷凝器的外观要求
115.2.2外观
2、删除焊接要求
换热量、空气压
125.3完善换热量的技术要求
降、制冷剂压降
1、水检氦检分开描述
135.4密封性能
2、修改氦检泄漏率,完善单位及描述
145.6耐真空性能“......500Pa/min”修改为“......0.5kPa/min”
1、“压力循环性能”修改为“压力交变性能”
155.7压力循环性能
2、修改为仍能满足5.4.2
165.8内腔存水量存水量要求修改为不大于40mg/㎡
175.10耐振性能试验验证
185.15过滤性能按车外冷凝器的技术特点完善,补充最小吸水量要求
196.1尺寸公差、外观删除焊接的检测方法
20表3压力循环试验修改介质温度
216.11爆破压力试验完善描述
226.14过滤性能试验删除本条
过程检验、出厂检
23表5删除出厂检验中的样品数量
验和型式检验
4
后续工作安排:
序号工作内容责任单位时间节点备注
1根据会议讨论1、龙泉市产业创新服2019.11.30车身分标委秘书处负责编撰过程的答
决议,修改完务中心疑解惑。
善两项标准的2、车身分标委秘书处
文本
2《汽车空调用1、龙泉市产业创新服2018.12.101、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负责试验
冷凝器》试验务中心。大纲的编制以及试验;
验证任务:1、2、中国汽车工程协会2、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
“耐振性能”汽车空调委员会等。薛秘书长负责落实5个公司的样品;
试验验证大纲3、南方英特空调有限3、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同意提供2
编制;公司。个样品(会议现场表态);
2、试验样品样4、上海加冷松芝汽车4、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
件征集;空调股份有限公司5、司同意提供2种产品各一个样品(会议
3、验证试验。车身分标委秘书处。现场表态)
5、车身分标委秘书处负责协调相关事
宜。
35.15过滤性空调国际(上海)有限2018.11.305.15过滤性能
能公司5.15.1杂质过滤
5..15.2滤水性
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补充完善
上述内容
46.2换热量、1、上海佐竹冷热控制2018.11.30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牵
空气压降、制技术有限公司头,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
冷剂压降2、上海加冷松芝汽车公司参与,补充完善该条款内容。
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56.3密封性能空调国际(上海)有限2018.11.301、核实压力3.43MPa等数值的合理性;
试验公司2、补充完善该条款内容。
66.7内腔残存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2018.11.30补充完善该条款内容
水量试验司
76.14.1差分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2018.11.30补充完善该条款内容
析和尺寸测量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法
8筹备工作组第1、龙泉市产业创新服预计2019年会议将由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承
三次会议务中心12月办,会议地点暂定龙泉。
2、车身分标委秘书处
3、中国汽车工程协会
汽车空调委员会
(4)第三次工作会议。
2019年12月17日至18日,汽车空调蒸发器、冷凝器行业标准制定工作组第三
次会议在浙江龙泉召开,共有来自中国汽车工程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浙江省汽
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南方英特空调
5
有限公司、空调国际(上海)有限公司、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电装
(中国)上海技术中心、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芜湖通联汽车
部件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上海天菡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等
标准工作组成员单位的30余位专家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
书长张尚娇主持。
本次会议主要议程:
●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工作落实情况通报;
●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及其相关问题研讨;
●行业标准《汽车空调用蒸发器》及其相关问题研讨;
●工作组后续工作模式及工作计划研讨。
会议主要内容:
会议按既定议程有序进行,车身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张尚娇女士简要回顾了
汽车空调行业标准年度工作情况,并对第二次工作组会议后各项工作的落实情况
进行了通报。《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标准的第一起草单位,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
质量检验中心闫国海介绍了工作组第二次会议后的修订情况及最新进展,与会代
表对标准的内容进行了逐字逐句的研讨,形成如下主要修改意见:
序号标准章条号及内容修改意见
将标准规定内容调整为汽车空调用车外冷凝器
11范围将“二氧化碳制冷剂除外”修改为“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二氧化
碳为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22规范性引用文件按GB/T1.1修改该章节。
33术语和定义GB/T2136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43.1冷凝器将气态制冷剂冷却并冷凝为液体的热交换器。
53.2稳定状态试验过程中,相关测试参数的波动范围小于规定值时的状态。
冷凝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运行,单位时间内冷凝器散发到空
63.3换热量
气中的热量。
冷凝器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运行,冷凝器进风和出风的压力差
73.4空气压降值1)。
在本页左下角加:“1)除特殊说明外,本标准中的压力均为表压。”
84技术要求项目的顺序调整。
94.1尺寸公差及外观更改为“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104.1.1尺寸公差删除
114.1.2外观删除
124.1.2.1翅片外观删除
6
134.1.2.2扁管外观删除
144.1.2.3整体外观删除
换热量、空气压按5.2试验方法冷凝器换热量、空气压降及制冷剂压降由供需双
154.2
降、制冷剂压降方协商确定。
164.3气密性能顺序调整
冷凝器在完成其它试验后,按5.3.2水检气密性能试验,应无气
174.3.1水检气密性能
泡产生。
冷凝器初始气密性检查按5.3.1试验,氦检测漏率应不大于1×
184.3.2氦检气密性能
10-5mbar•l/s(制冷剂当量泄漏率为2g/y)。
按5.4试验后,测得的内腔残存杂质质量≤20mg/m2,颗粒对角线
194.4内腔残存杂质量
外径≤0.2mm。
204.12耐高温性能更改为“高温贮藏”
214.13耐低温性能更改为“低温贮藏”
224.14温度交变性能
234.15过滤性能按车外冷凝器的技术特点完善,补充最小吸水量要求
245试验方法顺序调整
尺寸公差及外观
255.1尺寸公差用量具进行检验,外观采用目测法和量具检测。
要求
265.7爆破压力试验完善描述
275.12耐高温试验更改为“高温贮藏试验”
285.13耐低温试验更改为“低温贮藏试验”
295.14温度循环试验试验时间高温和低温各2时间。
305.15.1吸水能力
315.15.2过滤性能试验该项目不提供试验方法。
(5)征求意见情况。
2020年6月,形成征求意见稿上报。
3、主要参加单位。
序号单位
1龙泉市产业创新服务中心(浙江省汽车空调产品质量检验中心)
2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汽车空调委员会
3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委会
4浙江省汽车空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5天津格特斯检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6芜湖通联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7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8上海佐竹冷热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9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0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11南方英特空调有限公司
12银邦金属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13中汽研(天津)汽车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7
14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15上海天菡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
16杭州三花研究院有限公司
17沈阳紫微恒检测设备有限公司
18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9艾泰斯热系统研发(上海)有限公司
20浙江新劲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21浙江龙腾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22浙江兰通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23浙江创新汽车空调有限公司
二、标准制定原则和主要内容。
1、标准制定原则。
(1)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要求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
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20000.2-2009《标准化工作指南第2部分:采
用国际标准》的规定。
(2)标准编写原始草案内容采用Z/ZZB0814—2018《汽车空调用冷凝器》
“浙江制造”标准,并结合国内企业及国外标准。
(3)广泛吸收和听取冷凝器生产企业、检验检测单位、设备生产企业等单
位的科研、设计、制造、使用、管理部门的意见。
2、标准制定的主要内容。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空调用冷凝器(以下简称冷凝器)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HFC-134a、HFO-1234yf等为制冷用车外冷凝器及热泵型车内
冷凝器。
本标准不适用于CO2制冷剂的汽车空调用车外冷凝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
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
单)适用于本文件。
8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10125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
GB/T21361汽车用空调器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
检验抽样计划
GB/T6287分子筛静态水吸附测定方法
ASTME11编织线试验筛布和试验筛的标准规范
(3)术语和定义
术语和定义包括“冷凝器”、“稳定状态”、“换热量”、“空气压降”、“制冷剂
压降”五个术语。相比较标准草案也就是“浙江制造”标准增加了“冷凝器”、“稳
定状态”两项术语,“空气阻力”修改为“空气压降”,“制冷剂阻力”修改为“制
冷剂压降”。
(4)技术要求
本标准规定了“尺寸公差及外观要求”、“换热量、空气压降、制冷剂压降”、
“气密性能”、“内腔残存水量”、“内腔残存杂质量”、“耐压性能”、“爆破压力”、
“耐真空性能”、“压力交变性能”、“耐振性能”、“耐腐蚀性能”、“高温储藏”、“低
温储藏”、“温度交变”、“吸水能力”“杂质过滤”十六项技术要求。
相比较《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浙江制造”标准细化了“尺寸公差、外观和
焊接要求”,由于结构不同外观检测也不同,所以每种结构对应一种外观检测。
本标准参考了企业及其他标准,增加了“压力交变性能”、“高温储藏”、“低
温储藏”、“温度交变”、“吸水能力”、“杂质过滤”六项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针对技术要求编制了试验方法。增加了“压力交变性能”、“高温储藏”、“低
温储藏”、“温度交变”、“吸水能力”五项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规定了三类检验包括过程检验、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同时也规定了判定规
则。
9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对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进行了相应的规定。
三、主要试验(或验证)情况分析。
该标准主要在原有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浙江制造”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及
生产企业的相关标准及技术文件等制定完成,该标准对我国汽车空调用冷凝器的
生产及检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其中的耐振动性能试验进行了试验验证,选取
五家企业生产的冷凝器耐振动性能试验振动前后换热量衰减情况进行了验证,验
证结果经过工作组专家的讨论最终确定了该项参数。试验数据如下表。
振动试验振动试验计算试验后换热量比
序
试验样品前换热量振动试验工况后换热量试验前换热量下降百
号
(W)(kW)分比(%)
1F2019030611623.411853.3未下降
2F2019030711658.311715.1未下降
3F2019031418752.0损坏密封性能测试泄露
4F2019031518890.4振动频率:33.3Hz。损坏密封性能测试泄露
5F2019030811820.3振动加速度:4.4g。损坏密封性能测试泄露
6F2019030915593.6振动方向:上下、左右、前后。15563.3未下降
7F2019031014079.7时间:上下4h,左右、前后各2h。损坏密封性能测试泄露
8F201903114157.0损坏密封性能测试泄露
9F2019030411360.411442.7未下降
10F2019030511339.211296.2下降0.3%
四、明确标准中涉及的专利情况。
本标准目前未涉及专利的情况,征求意见稿在封面位置注明了“在提交反馈
意见时,请将您知道的相关专利连同支持性文件一并附上”。
五、预期达到的社会效益、对产业发展的作用等情况。
采用优质的原材料,提高了产品的性能和可靠性、保障安全;生产线自动化
程度提高,节约社会劳动力成本;该标准的制定,推动了冷凝器行业产品可靠性
和质量档次的提升,为其日后适时升级到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奠定了基础。
制定汽车空调冷凝器行业标准,能够通过龙头企业示范作用,倒逼冷凝器产
业链的快速提档升级,从而会涌现一批代表先进水平的冷凝器制造企业,也会淘
汰一批落后产能的制造企业,实现产业机构调整,加快经济转型。
10
本标准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体现,侧重于产品全生命周期理念。
积极开展绿色设计,按照全生命周期的理念,在产品设计开发阶段系统考虑结合
产品特点,充分考虑设计、选材、制造、检测、使用、服务、回收等全生命周期
的要求;有助于实现产品对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再生率
最大化,定能产生很可观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六、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与国际、国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
情况,国内外关键指标对比分析或与测试的国外样品、样机的相关数据对比情况。
根据目前掌握的情况,由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应用比较广泛,普及面较高。
目前查阅相关的国际及国外先进企业标准,并仔细的进行了对比分析,本标准基
本能涵盖其标准。
本标准部分参数采用了德国大众TL82086标准2009年版本的内容。如冷凝器
的耐温度范围为-40℃至130℃,在该标准中温度循环变化及温度冲击试验的温度
范围进行了引用。
由于国内目前还没有汽车空调用冷凝器行业标准,本次是首次制定。
七、在标准体系中的位置,与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及标准,特别是强
制性标准的协调性。
本标准在汽车标准体系表中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汽车
101强制性标准102推荐性标准
汽车整车系统及零材料通用摩托车汽车整车
部件装置
301302317318330331
摩托车车轮车身附件车身转向变速器
系统
…………
11
401402403404
通用基础产品试验方法管理
501502503504505506507
基础1、车目前内成对行人及其他易受伤害车辆车身汽车视野
通用员保护的道路使用者的保护防盗材料空调
现汽车空调冷凝器单体还没有国家及行业标准,目前国家标准有一个GB/T
21361-2017《汽车空调器》国家标准,但该标准主要针对汽车空调系统的技术要
求及检测方法,冷凝器在其中处于系统中的一个部件,所有部件必须合理匹配才
能使汽车空调系统的性能更优。该标准不适用于汽车空调用冷凝器产品,在制定
的过程中充分征求了各企业的意见及建议。
2、本标准与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强制性标准相冲突情况。
本标准无低于相关国标、行标和地标等推荐性标准的情况。与现行相关法律、
法规、规章及标准,特别是强制性标准的协调性无冲突。
八、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
本标准在制定过程中未产生重大分歧。
九、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
QC/TXXXX—2020《汽车空调用冷凝器》汽车行业标准为推荐性标准。
十、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
通过产品公告和标准宣贯的方式来贯彻标准的要求。
十一、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
无。
十二、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
无。
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车身分技术委员会
2020年6月17日
12
QC/T268—XXXX
图4
表6
角度短边长度L,mm≤30>30~50>50~80>80~120>120
厚度≤2mm±1°30′±1°15′±1°±0°45′±0°38′
极限偏差
厚度>2mm±1°15′±1°±0°45′±0°38′±0°30′
6成形拉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6.1拉延直径d(图1,C)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1“基本尺寸”栏放大1级。
6.2拉延零件深度H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图5、表7规定。
图5
表7
单位为毫米
拉延深度
材料厚度≤18>18~50>50~120>120~180>180~250>250~500
极限偏差
≤1±0.3±0.5±0.8±1.0±1.4±1.6
5
序号报告编号试验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3支按照6.4.3进行试验均无气泡是
1YD202006251
产生
向充注阀的加注端方
按照6.4.3进是
向充入0.15MPa~3支按照6.4.3进行试验均无气泡
2YD202006252行试验,应无
0.18MPa空气,将充注产生
气泡产生。
阀放入水中,保压30s是
3支按照6.4.3进行试验均无气泡
3YD202006253
产生
2)开启压力验证情况
序号报告编号试验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结果(N)是否合格
3支按6.5进行试验开启压力是
1YD202006251
在常温常压条件下,2.3N,2.4N,2.2N
将充注阀固定在弹簧
按6.5进行试
拉压试验机上,用弹3支按6.5进行试验开启压力是
2YD202006252验,开启压力
簧试验机检测阀芯顶1.95N,1.98N,2.0N
为1.5N~5N。
杆位移0.25mm时的压
3支按6.5进行试验开启压力是
3YD202006253力值。
2.4N,2.2N,2.3N
3)耐压验证情况
序号报告编号试验方法技术要求检验结果是否合格
1、3支加压6.3MPa目视检查均无断是
裂,无明显变形
2、3支按6.4.2做水检气密性试验均无
气泡产生
1YD202006251
3、3支按6.4.3进行耐真空度试验均无
气泡产生
向阀内施加4、3支按6.8做作动平顺性试验均回弹
5.4MPa的水压到位,阀芯无卡滞现象
或油压,保持
是
5分钟,目视1、3支加压6.3MPa目视检查均无断
检查无断裂,按6.10进行试裂,无明显变形
无明显变形,验,无断裂,2、3支按6.4.2做水检气密性试验均无
气泡产生
2YD202006252然后按6.4.2无明显变形,
做水检气密性并符合5.4.2、3、3支按6.4.3进行耐真空度试验均无
试验、按5.4.3和5.8要气泡产生
6.4.3进行耐求。4、3支按6.8做作动平顺性试验均回弹
真空度试验、到位,阀芯无卡滞现象
按6.8做作动是
平顺性试验。1、3支加压6.3MPa目视检查均无断
裂,无明显变形
2、3支按6.4.2做水检气密性试验均无
气泡产生
3YD202006253
3、3支按6.4.3进行耐真空度试验均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司年会领导发言稿范文(17篇)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
- 2024-2025学年第17课挽救民族危亡的斗争-勤径学升高中历史必修上同步练测(统编版2019)
- 2025年以车抵押还款协议书范本
- 2025年个人项目委托合同
- 2025年临时展览馆场地租赁合同范文
- 2025年涂料助剂:流平剂项目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企业会议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与团队共同成长策划协议
- 2025年全场景住宅交易居间合同模板
- 陈鹤琴传记和生平课件
- 小学运动伤害事故应急预案
- 深度配煤掺烧方案
- 中药雾化吸入操作评分标准
- 安全评价工作程序框图流程图
- 空间生产理论
- 网络营销教案完整版讲义
- 学生个人成长档案实用模板
- 三一电气产品外观通用检验标准
- 五线谱打印用(共4页)
- 10kV环网柜改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