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对中国当前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现象进行深入的个案研究。近年来,随着社会转型期的复杂多变,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在中国呈现出一种不容忽视的趋势,严重威胁着社会的和谐稳定与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试图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细致剖析,揭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社会根源、心理动因以及防范和应对策略。本文将首先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研究范围。接着,通过收集和分析近年来发生的典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例,探讨犯罪者的个人背景、犯罪动机、行为特征以及社会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如社会心理失衡、法制观念淡薄、教育缺失等。本文将提出针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预防与治理建议,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理论框架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多种多样。为了深入研究和理解这一现象,我们需要构建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应涵盖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以便全面解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和发展过程。在生物学方面,现代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关于大脑结构与功能的新认识,特别是关于情绪调节、冲动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这些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某些极端暴力犯罪行为可能与大脑结构或功能的异常有关。心理学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心理动因和过程的解释。例如,心理创伤、人格障碍、病态心理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极端暴力行为。同时,心理学也关注个体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反应和决策过程,这对于预防和干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具有重要意义。社会学理论则侧重于分析社会结构、文化环境、经济条件等因素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影响。例如,社会不平等、文化冲突、贫困等问题可能导致个体产生对社会的不满和敌意,进而引发极端暴力行为。社会学还关注社会支持系统(如家庭、学校、社区等)在预防和干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中的作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理论框架应综合考虑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成果。通过这一框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过程和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这一社会现象提供更为科学和有效的策略。这一框架也有助于我们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和政策制定,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三、个案研究本研究选取了近年来在中国发生的几起典型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案件包括但不限于持刀伤人、爆炸、纵火等形式的暴力犯罪行为。选择这些案件的原因在于它们的严重性和社会影响,以及它们所反映出的深层次社会问题。通过对这些个案的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动机和特点。本研究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收集相关案件资料、新闻报道、警方通报等,对案件进行详细的描述和分析。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案件进行深入的剖析和解读。通过统计分析等方法,揭示案件背后的社会问题和犯罪动机。该案发生于某市繁华商业区,犯罪嫌疑人因个人恩怨持刀捅伤多人后逃逸。经过警方全力追捕,犯罪嫌疑人最终被抓获归案。通过分析该案,我们发现犯罪嫌疑人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和社会适应障碍,同时社会矛盾和人际关系紧张也是导致该案发生的重要原因。该案发生于某市一居民小区,犯罪嫌疑人因对邻居不满,制造并引爆了爆炸装置,造成多人伤亡和财产损失。该案反映出当前社会邻里关系紧张、矛盾激化等问题,同时也暴露出犯罪嫌疑人法制观念淡薄、心理扭曲等问题。该案发生于某市一商业广场,犯罪嫌疑人因个人经济纠纷纵火报复,造成严重后果。该案揭示了当前社会经济压力增大、利益冲突加剧等问题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影响。同时,也暴露出消防安全监管不到位、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对以上个案的分析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与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密切相关,如社会矛盾激化、心理健康问题、法制观念淡薄等。预防和打击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社会救助体系、提高公众安全意识等。对于已经发生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应依法严惩犯罪嫌疑人,同时加强社会舆论引导和教育普及工作,以减少类似案件的再次发生。四、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因分析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安全和个人权益的犯罪行为。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深入研究其成因至关重要。以下是对中国当前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因的分析:心理因素: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往往与犯罪者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部分犯罪者可能患有严重的心理疾病,如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他们产生极端的行为和情绪。一些人可能遭受过心理创伤,如童年虐待、家庭破裂等,这些经历也可能导致他们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社会因素:社会环境和背景也是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重要成因之一。社会不公、贫富差距、就业压力等问题可能导致一些人对社会产生不满和敌视情绪,进而采取暴力手段来表达自己的不满。一些地区的文化和社会价值观可能对暴力行为持宽容态度,这也可能助长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家庭因素:家庭环境对个人的成长和行为习惯具有重要影响。一些家庭可能存在教育方式不当、亲子关系紧张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个体产生攻击性和暴力倾向。一些家庭可能存在家庭暴力、虐待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暴力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法律漏洞:在一些情况下,法律制度的漏洞和不足也可能成为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之一。例如,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等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一些犯罪者利用法律漏洞来逃避惩罚。一些地区可能存在法律宣传不足、法律意识淡薄等问题,这些问题也可能导致一些人对法律缺乏敬畏之心,进而采取暴力手段来解决问题。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涉及心理、社会、家庭和法律等多个方面。为了有效预防和打击此类犯罪,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加强心理干预、改善社会环境、优化家庭教育、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的工作。也需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素质,共同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五、预防与应对措施面对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问题,我们必须从多方面进行预防和应对。社会应加强对公民的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减少犯罪动机的产生。这可以通过学校教育、社区活动和媒体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政府应加大对极端暴力犯罪的打击力度,提高法律的威严性和公正性。对于已经发生的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应依法严惩,形成有效的震慑。同时,应建立更为完善的犯罪情报收集和分析系统,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可能的犯罪行为。再者,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和支持,帮助那些可能走向极端暴力犯罪的人群。心理健康问题往往是极端暴力犯罪的重要诱因,因此,我们应加强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投入,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服务。社区和家庭在预防极端暴力犯罪中也起着重要作用。社区应建立更加紧密的邻里关系,提高社区凝聚力,减少犯罪行为的空间。家庭则应承担起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责任,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我们应建立更加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为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群提供帮助和支持。贫困、失业、社会排斥等问题都可能导致个人走向极端,因此,我们应通过社会救助、就业扶持等方式,帮助他们改善生活状况,减少犯罪风险。预防和应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需要我们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加强法律教育和道德教育、提高打击力度、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加强社区和家庭的作用以及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有效地减少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六、结论本研究通过对当前中国个人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其背后的复杂成因与影响因素。这些犯罪个案不仅涉及个体的心理扭曲、社会适应障碍,还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多方面的因素紧密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极端暴力犯罪往往不是单一原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交织、累积、激化的结果。在预防与应对方面,本研究认为应构建一个多层次、全方位的防控体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特别是针对青少年和边缘群体的心理辅导和干预,以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和恶化。完善家庭教育指导,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和责任意识,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再次,优化社会环境,减少社会不公和歧视,增强社会包容性和凝聚力,降低极端暴力犯罪的社会土壤。加强法律制裁和惩罚力度,确保对暴力犯罪行为的有效打击和震慑。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对当前极端暴力犯罪个案的深入剖析,更在于为未来的犯罪预防和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通过综合施策、多管齐下,我们有信心逐步减少极端暴力犯罪的发生,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与人民的安居乐业。参考资料: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了全球性的问题。这类犯罪行为不仅对个人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也对社会的稳定和和谐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因此,如何预防和预警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成为了当前社会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基于情报感知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警研究,以期为预防和减少这类犯罪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情报感知是指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获取有关事件的信息和知识。在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警研究中,情报感知可以通过对个人行为、社交网络、言论等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预测个人可能实施的犯罪行为。通过对个人行为的监测和分析,可以获取个人的生活习惯、社交网络、心理健康状况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判断个人是否有可能实施极端暴力犯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当一个人的行为表现出偏执、暴躁、具有攻击性时,就有可能预示着其有潜在的暴力倾向。社交网络数据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分析个人的社交网络,可以了解个人的社交关系、社交圈子、社交行为等。当发现个人在社交网络上的行为表现出极端的观点、煽动性的言论、参与非法活动等时,就有可能预示着其有潜在的极端暴力倾向。言论数据也是重要的信息来源。通过对个人的言论进行分析,可以了解个人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当发现个人的言论表现出极端的观点、仇恨情绪、煽动性言语等时,就有可能预示着其有潜在的极端暴力倾向。基于情报感知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警模型是通过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对个人的行为、社交网络和言论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以预测个人是否有可能实施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该模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数据预处理: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重、标准化等预处理操作,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征提取:从预处理后的数据中提取出与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相关的特征,如行为特征、社交网络特征和言论特征等。模型构建:利用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构建预测模型,以实现对个人极端暴力犯罪的预测。基于情报感知的个人极端暴力犯罪预警研究对于预防和减少这类犯罪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个人行为、社交网络和言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可以预测个人是否有可能实施极端暴力犯罪的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干预和预防。然而,该领域还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如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特征提取的方法、模型的泛化能力等。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这些问题,以提高预测模型的准确性和实用性。也需要加强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完善。暴力犯罪是“智能犯罪”的对称。犯罪类型之一。以暴力手段来实现犯罪目的的犯罪行为。如囚杀、抢劫、伤害、强奸等以暴力行为为特征的犯罪。由于暴力犯罪是通过对人身实施侵害的方法来达到犯罪目的的,因此对社会的危害和犯罪后果往往比较严重。西方国家一般将暴力罪列为重罪,在中国,暴力犯罪是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破坏社会治安的行为,是中国刑法和司法机关打击的重点。这里所说的使用暴力手段,既可以通过器械、武器、爆炸物等,也可以借助于犯罪人本身的体力。暴力犯罪是一种极其恶劣的行为,所以这种恶劣行为大家不要学习,不要模仿。而且一旦违法必定会遭受到法律的制裁。(1)直接规定“暴力”为犯罪的要件。如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抗税罪、强迫交易罪、强奸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抢劫罪、妨害公务罪、妨害作证罪、强迫卖血罪等等。这类犯罪除少数只以暴力为要件外,多数犯罪还规定可以以胁迫、其他方法、手段构成犯罪。(2)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但是法律用语事实上是指该种犯罪是以暴力(包括以暴力为胁迫内容)的行为实施的,刑法上则以“叛乱”、“暴乱”、“强制”、“绑架”、“殴打”、“聚众扰乱”、“聚众斗殴”、“劫夺”、“暴动越狱”、“强迫”、“阻碍”等来表示。如武装叛乱、暴乱罪、绑架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强迫卖淫罪等。(3)既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为要件,法律用语也并不意味着该类犯罪只能以暴力行为实施,但实践中该类犯罪通常是以暴力行为实施的,传统观念及理论上也认为该类犯罪就是暴力犯罪。如爆炸罪、放火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犯罪。(4)虽然不具有上述的各种特征或者特点,但是法律将以暴力实施犯罪的,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者按照刑法所规定的的相应犯罪论处。如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犯各种走私罪而武装掩护走私、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儿童之第5项之罪、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之第2款和第3款之罪等。由于法律对该类犯罪在规定上的不统一,因而如何界定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但尚无统一的认识。从刑法的意义上说,所谓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故意的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要件。“暴力”是指自然人非法实行的有形物理力,所谓“胁迫”(威胁)是指预示着有形的加害内容。由此,可以说暴力的含义无疑在犯罪中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是,由于各种犯罪的性质不同,因此,在暴力的内容及程度上存在很大区别。例如,在日本刑法理论上就将暴力划分为最广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最狭义的四种。从暴力的程度和范围来看,当然在具体犯罪中仍然有着差别,但是我认为,从我国刑法对暴力犯罪规定的法定刑的种类,以及轻重的范围来看,暴力的程度和范围与法定刑的关系,概括地说,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比例关系,即,暴力的程度越重,则法定刑越重;暴力包括的范围越广,法定刑的幅度越大,刑种的种类越多。暴力犯罪是我国当前刑事犯罪活动中十分突出的犯罪现象。由于国际恐怖活动的影响,海外黑社会组织向祖国大陆的不断渗透。国内暴力犯罪活动也日趋严重。运用法律手段遏制、预防暴力犯罪,特别是严重暴力犯罪,是当前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环节。所谓的暴力犯罪原本并不是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中的概念。在各国刑法中,尚无哪一个国家在刑法典中系统、集中规定暴力犯罪这一类犯罪,而是泛指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例如,日本学者即认为暴力犯罪“是指伴随行使暴力的犯罪,典型的如强盗、暴行、伤害等。所谓暴力,包含暴行以及威胁行使暴行。”(注:(日)日本犯罪学研究会编:《犯罪学辞典》成文堂,1982年版,第497页。)在我国刑法中,也只是在第20条第3款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中涉及了这一概念,即:“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如果从泛指以暴力作为犯罪手段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的角度出发,在我国刑法中,所谓暴力犯罪大体上可以有以下两种情形:第一,法律条文明确地将暴力方法、手段规定为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要件,或者犯罪的情节之一。前者如第202条抗税罪、第236条强奸罪、第239条绑架罪、第263条抢劫罪等,后者如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等。第二,法律条文虽然没有明文规定暴力,但所规定的犯罪事实上只能是暴力,或者实践中犯罪通常是以暴力为主要犯罪手段。前者如第104条的武装叛乱、暴乱罪、第316条第2款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第317条第2款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61条强迫他人卖淫罪等,后者如第232条故意杀人罪、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等。对于具有上述特点的犯罪,我国学者多将其归之于暴力犯罪的范畴。但也正因为刑事法律对该类犯罪在规定上的不统一,因而如何界定暴力犯罪的内涵和外延,但尚无统一的认识。归纳起来,我国学者对暴力犯罪研究主要表现为两个层次。一是从刑法学角度,以犯罪的实质来界定暴力犯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如:“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故意以强暴手段,侵害他人的人身和公私财产,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注:叶高峰主编:《暴力犯罪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27页。)二是从犯罪学角度,以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为依据界定暴力犯罪,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两种:(1)认为暴力犯罪“即为获取某种利益或满足某种欲求而对他人人身采取的暴力侵害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以及以暴力为手段的流氓犯罪等。”(2)认为:“所谓暴力犯罪,通常是指犯罪人使用暴力或者以暴力相胁迫而实施的犯罪。从刑法学的角度看,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注:曹子丹主编:《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56页。)上述两个层次对暴力犯罪的界定,对我们认识暴力犯罪这一社会现象具有不同的意义。前者从适用刑法,准确理解暴力犯罪的社会危害性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如前所述,暴力犯罪并非刑法上的概念,而是犯罪学上对犯罪进行分类使用的概念,刑法的研究,只是借用了这一术语而已。从研究暴力犯罪的原因、规律以及预防对策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从犯罪学角度剖析暴力犯罪似更为恰当一些。比较第二个层次对暴力犯罪所下的定义,两者有以下区别:一是两者对暴力内涵的理解不同。前者对暴力的理解是狭义的,不包括以将要实施暴力相威胁的胁迫,后者对暴力的理解是广义的,包括这一内容;二是两者对暴力的对象,即暴力犯罪的外延理解不同。前者将暴力犯罪限定在针对人身而实施,而后者无此限制,即只要是使用暴力手段实施犯罪,无论针对人身还是财产,均为暴力犯罪。我们认为,从我国刑事立法的规定以及结合实践来说,第二个层次的两种观点虽然都有应肯定的一面,但也均存在值得商榷之处。第一种观点有两点不足:(1)从实践看,犯罪人在实施暴力犯罪时,暴力手段和以将要实施暴力进行威胁的胁迫手段通常是交错使用的,威胁行为传输给被害人的信息是:若有必要,就决定使用公开的暴力。这也就是说,刑法中的有些犯罪所使用的胁迫手段是以暴力为后盾的,因而,以暴力为威胁内容的胁迫手段,同样具有暴力犯罪的本质特征,将其排除在暴力犯罪之外是不妥当的。(2)将暴力只限定为对人身的侵犯,也与刑事立法和司法实际不相符合。例如,我国刑法中的第115条爆炸罪既可针对人身而实施,也可针对公私财产实施,再如第202条抗税罪,如为抗拒缴税款打砸征税人员的车辆、打砸税管所公物的行为,实践中也是视为使用暴力手段抗税。若对上述犯罪不视为暴力犯罪,也是不妥当的。第二种观点将暴力犯罪外延界定在“凡是刑法分则规定的以暴力为特征作为犯罪构成要件的各种犯罪都应该认为是暴力犯罪”的看法,也是不恰当的。理由是:(1)如前所述,刑法中还有一些犯罪,法律条文并没有明确地将暴力作为犯罪构成要件,但所规定的犯罪只能是暴力,或者通常是以暴力手段实施犯罪,如武装叛乱、暴乱罪、劫夺被押解人员罪、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强迫他人卖淫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等。我们并不能因刑法没有明确将暴力规定为犯罪构成要件,而将具有这种特点,并且实际上是以暴力行为实施了犯罪的,一概排除在暴力犯罪之外。(2)刑法上明文规定以暴力为手段的犯罪,除极个别犯罪外,绝大多数是将暴力和胁迫(威胁)同时规定为客观方面的构成要件,有些罪还规定可由其他方法、手段构成。胁迫的内容,可以是暴力。如杀人、伤害、殴打等,也可以是以毁坏财产、破坏名誉、揭发隐私为胁迫的内容,或者以对被害人不利,但内容是合法的进行胁迫,如以揭发其违法乱纪、犯罪行为进行威胁。对这样的罪,法律虽然明文规定了暴力是其构成要件,但笼统地讲这些犯罪即是暴力犯罪也是不妥当的。因为有些犯罪的胁迫手段除了可以暴力为内容外,还可以毁坏名誉、揭发隐私等为内容。而其他方法、手段,则是指除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人不知反抗或丧失反抗能力的方法、手段。如用酒灌醉、用麻药麻醉等。这样的胁迫手段或者其他方法、手段与暴力的内涵相去甚远,若行为人没有以将要实施暴力为胁迫的内容而实施了犯罪的,视为暴力犯罪显然不够妥当。基于上述认识,我们认为,对暴力犯罪的界定,重要的并不在于刑法分则条文本身是否明文规定以暴力为犯罪构成要件,而在于行为人在实施犯罪时所采取的是否为暴力(包括以暴力相威胁的胁迫手段)行为。不宜说所有规定有暴力为犯罪成立的要件的犯罪,都是暴力犯罪,只有法律对犯罪有规定,并且行为人事实上是以暴力行为实施犯罪的,才可能归入暴力犯罪的范畴或者称其为暴力犯罪。据此,我们认为,所谓暴力犯罪,是指行为人以暴力或者以暴力为胁迫手段内容,非法侵犯他人人身或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的犯罪行为。从刑法的意义上说,所谓暴力犯罪中的暴力(包括以将实施暴力的胁迫),是为自然人的故意危害行为而设立的犯罪要件。“暴力”是指自然人非法实行的有形物理力,所谓“胁迫”(威胁)是指预示着有形的加害内容。在此意义上,可以说暴力的含义无疑在犯罪中具有共性的一面。但是,由于各种犯罪的性质不同。因此,在暴力的内容及程度上存在很大区别。从我国刑法对实施暴力的犯罪的规定来看,暴力的表现形式法律上概括为以下几种:(1)直接规定“暴力”为犯罪的要件。如刑法第123条规定的暴力危及飞行安全罪、第202条抗税罪、第226条强迫交易罪、第236条强奸罪、第237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第257条暴力干涉婚姻自由罪、第263条抢劫罪、第277条妨害公务罪、第307条妨害作证罪、第333条强迫卖血罪等等。这类犯罪除少数只以暴力为要件外,多数犯罪还规定可以以胁迫、其他方法、手段构成犯罪。(2)虽然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但是法律用语事实上是指该种犯罪是以暴力(包括以暴力为胁迫内容)的行为实施的,刑法上则以“叛乱”、“暴乱”、“强制”、“绑架”、“殴打”、“聚众扰乱”、“聚众斗殴”、“劫夺”、“暴动越狱”、“强迫”、“阻碍”等等来表示。如第104条的武装叛乱、暴乱罪、第239条绑架罪、第316条第2款劫夺被押解人员罪、第317条第2款暴动越狱、聚众持械劫狱罪、第358条强迫卖淫罪等。(3)既没有直接规定暴力为要件,法律用语也并不意味着该类犯罪只能以暴力行为实施,但实践中该类犯罪通常是以暴力行为实施的,传统观念及理论上也认为该类犯罪就是暴力犯罪。如第114条爆炸罪、放火罪、第232条故意杀罪、第234条故意伤害罪等犯罪。(4)虽然不具有上述的各种特征或者特点,但是法律将以暴力实施犯罪的,规定为从重处罚的情节,或者按照刑法所规定的相应犯罪论处。如刑法第120条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第2款、第157条(犯各种走私罪)第2款、第238条非法拘禁罪第2款、第240条拐卖妇女、儿童罪第1款第5项、第241条收买被拐卖的妇女、儿童罪第2款和第3款等。在刑法理论上根据暴力的程度和范围对暴力的分类,也有不同的认识。例如,在日本刑法理论上就将暴力划分为最广义的、广义的、狭义的、最狭义的四种。(注:(日)木村龟二主编:《体系刑法事典》,青林书院新社,1981年版第401页。)从暴力的程度和范围来看,当然在具体犯罪中仍然有着差别,但是我们认为,从我国刑法对暴力犯罪规定的法定刑的种类,以及轻重的范围来看,暴力的程度和范围与法定刑的关系,概括地说,一般情况下是一种比例关系,即,暴力的程度越重,则法定刑越重;暴力包括的范围越广,法定刑的幅度越大,刑种的种类越多。从我国刑法规定的特点看,我们认为暴力可以分为广义的、狭义和最狭义的三种。(一)广义的暴力。包括非法实施有形物理力的所有类型(包括威胁使用暴力的加害内容)。具体说,暴力行为的对象,既可以是人,也可是物;可以是针对被害人本人,也可以是针对在场的其他人,暴力的内容,可包括从一般的殴打、轻微伤害到最严重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例如,我国刑法第104条的武装叛乱、暴乱罪、第202条抗税罪、第277条妨害公务罪、第305条妨害作证罪等犯罪中的暴力和胁迫,就属于广义的暴力。这种最广义的暴力,不以达到直接抑制被害人的反抗的程度为判断的标准。但根据刑法理论,虽然这类犯罪的暴力可以包括所有非法实行的有形物理力,然而,在认定犯罪性质上根据刑法的规定则有不同的要求。具体说,(1)有些犯罪可以包括最严重的暴力,如刑法第104条的武装叛乱、暴乱罪,可以包括诸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不特定的暴力犯罪行为,换言之,该种犯罪暴力本身就是以故意杀人、故意伤害、抢劫、强奸等不特定的暴力犯罪行为为内容的。(2)如果行为人实行的是超出该种犯罪所能包含的暴力,如在抗税、妨害公务中实施了杀人、重伤害的,则不再构成该种犯罪,而应以相应的犯罪论处。(二)狭义的暴力。是指对人身施加有形物理力,即不包括对物体实施的有形力。暴力的程度,也不要求对人身造成一定的伤害结果。例如,第237条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使用的暴力、第239条绑架罪的暴力、第240条拐买妇女、儿童罪第1款第5项绑架妇女、儿童使用的暴力等。狭义的暴力,应具有比较强的对人身强制性,而且,不排除造成伤害、死亡的可能性。但是,是否具有足以抑制被害人的反抗的程度,并不影响对暴力的认定。(三)最狭义的暴力。同样是指对人身施加的有形物理力,不包括对物体实施。但暴力的程度则强于狭义的暴力,一般来说,应具有达到足以抑制被害人反抗的程度。例如,第236条强奸罪的暴力、第263条抢劫罪的暴力等。这种最狭义的暴力的最高形式,通常认为是故意的杀人和故意的伤害。暴力犯罪是对社会危害最为严重的一类犯罪,其中青少年暴力犯罪尤为突出,据学者对某省青少年重大刑事犯罪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故意杀人、抢劫、伤害、投毒、放火、爆炸、破坏等暴力犯罪中的比例不断上升。青少年案犯占全部严重暴力案犯的比例,1985年为9%;1986年为7%;1988年、1989均为100%;1990年为4%。而且在暴力犯罪案件中,青少年案犯又以抢劫、杀人、强奸三类犯罪突出且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在案犯总数中的比例,自1990年至1994年1至8月,分别为8%;8%;9%;8%;1%(注:《社会公共安全研究》,1995年第2期,第25页。)。由此可见,从一定意义上说,预防犯罪,首先是对暴力犯罪的预防。暴力犯罪的成因是多元和多层次的,是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和犯罪人主观心理发展的缺陷相互作用的结果。而犯罪人之所以能形成有缺陷的犯罪心理,与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有直接的关系。当前我国正处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过渡时期,在新旧体制转换、社会生活各个层面发生的快速、深刻的变化中,社会规范不得力、不存在或者互相矛盾的失范现象大量存在。由此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导致暴力犯罪的,也是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因此,从宏观上考察这些失范的社会现象,对把握个体暴力犯罪的原因是有益的。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学校是系统化、正规化传递知识、技能和价值标准职能的社会组织,承担着文化传播、社会一体化、个人发展、筛选和发掘个人潜能等重要功能。我国已建立起比较完备的多层次教育体系,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所以,总体上说,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规范已纳入法制轨道,但不可否认在学校教育,特别在初、中级教育环节上,失范现象是存在的。例如,在初、中级教育阶段,近年来大量涌现的在大、中城市建立的“贵族学校”,由于缺乏必要的规范,其对现行教育体制造成的冲击有待进一步研究;普通中小学招生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违背社会收入平均水平招收高额费用学生的问题;由于教师经济收入与升学率直接挂勾,使学校只重视升学率而忽视向学生传授优秀文化中的道德规范等现象也屡见不鲜。而且,上述现象在高级教育阶段也并非不存在。所以,教育体制的改革从大的方面来说是成功的,但在改革过程中,由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致使社会价值观念转变,上述等等现象的存在,对传统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现阶段缺乏对上述现象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规范,极易使公众形成“金钱万能”、“权势万能”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特别是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的刺激,我国的学校教育也逐步向“文凭社会”迈进。不同的学历证明、文凭在一定的社区、工作环境里所反映出的家庭财富的多寡的作用日益显著,金钱的多寡常常与接受教育的机会成正比。换言之,令人忧虑的趋势是,青少年接受教育成果的好坏优劣,不再决定于青少年本人的素质和才能,而是决定于其家庭的贫富状况。这些现象的存在,往往对拜金主义思想的形成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于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青少年来说,极易使其形成不健康的思想和生活态度。甚至有可能造就成为暴力犯罪的潜在后备队。大众传播工具是指多种多样不同的信息传播形式。如报刊、杂志、图书、电视、电影、广播、唱片、电脑软件等等。它具有信息的发送者与接受者之间无任何个人联系,接受面广泛,接受者成份复杂难以确定的特点。近年来,由于中外文化交流的增多,国内文艺氛围随之活跃而管理相对松懈的矛盾日益突出,形成了国外大量的不健康的文艺作品以及国内自产的不健康的文艺作品充斥文化消费市场的现象,遍布城乡各地的雷射厅、录像厅、个体书摊,大量传播着思想不健康的武打、凶杀、抢劫等书刊和影视作品,甚至有少数地方办的传播工具也参与进来,有的地方只看经济的繁荣,甚至对传播、贩卖色情、黄色刊物等的也放任不管。其结果,使青少年群体中崇尚用武力解决纠纷、或者以武力满足自己非法需求的现象也大量出现。虽然要确切地讲出传播工具管理失范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有相当困难,但可以肯定这种管理失范向更多的人,特别是向青少年提供了可能绝对不能用别的方法看到的角色模式和生活方式,辨别是非能力低下的青少年具有了更多的机会观看到惨无人道的暴力行为以及各种破坏形式。不论其生活环境如何,青少年有了与成年人一样的,甚至只在自己家中就能够学习到的,应有尽有的暴力犯罪行为方式的机会,而深受其害走上暴力犯罪道路的并不在少数。经济秩序即社会对商品和社会服务进行生产和分配制度化的体系。当前我国虽然处于一个全新经济秩序形成的过程中,新的社会价值观念也已经初步形成,但是仍然存在着多种经济形式和经济利益的差别,对经济秩序实行调控的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特别是国家对经济活动实行管理的法律、法规也不健全,管理人员素质比较低,良莠不齐,执法不严的现状是客观的。然而,经济变革毕竟已经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提供了使社会成员扮演各种不同的经济角色的机遇,并可以各自按照自己与他人截然不同的经验、所具有的不同的价值标准,按照不同的模式使自己及其子女社会化的机会。这一过程中,有不少人依靠钻法律、政策的空子非法致富,并将自己的经验、价值观念传授于下一代。由于就业与经济结构的变化,大量下岗人员的再就业以及原有的城镇居民的待业问题突出。事实上,大量的下岗人员再就业的问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矛盾,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如果国家承认的致富目标不可能实现,也极易造成这些人不正常的精神状态。从而产生堕落、意志消沉、精神空虚甚至对社会的不满和反抗情绪。遇有适当的机会,就可能实施犯罪。正如美国学者伊恩·罗伯逊所说的:“如果一个社会一方面看重人人都过富裕生活的目标,但是另一方面又拒绝使人人都有平等的机会以社会承认的方式致富,那么它就会引起偷盗、欺诈和类似的犯罪。”(注:(美)伊恩·罗伯逊《社会学》(上册),商务印书馆1994年版,第247页。)而且,由于社会价值观念变化而引起的人际关系紧张,新事物出现与正误界限难以区别而引起对传统道德、价值观念的否定,也使金钱关系日益成为人际活动的重要联系方式。这就进一步消弱了集体意识对社会成员的约束力,极易使人们形成一种以注重自我需求为轴心的价值观念。而这种个人主义的感觉回过头来又进一步破坏个人对社会的忠诚和共同的价值标准、情操和信仰,从而加剧了社会经济活动中无规范状态。这种恶性循环的定势,往往导致个人为过度追求金钱和物质而置整个社会利益和公德不顾,选择非法途径去刻意攫取。近年来,由于仇视社会分配不公、寻机发泄铤而走险,由于物质利益与价值需求之间巨大差异而引起的以攫取他人财产为侵害目标的抢劫、杀人等暴力犯罪的发生,不能不说与上述原因和现象有着更为直接的联系。会治安状况与基层治安管理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基层治安管理体系是由派出所、社区联防、基层治保组织、调解组织等所组成的。这一基层治安体系在为群众排难解纷,防止犯罪发生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管理工作在一定社区内,一定时期内也存在着忽紧忽松的失范现象。特别是由于在基层治保单位之间还缺乏明确的分工和协调配合。或者在管理环节上对具体制度的贯彻缺乏灵活性,或者试图采取制度以外的简单方法解决纠纷,这些都为暴力犯罪的发生提供了机遇。由于对群众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婚姻、恋爱矛盾导致的治安案件未及时处理和调解,有的甚至对已出现暴力危险苗头的治安案件仍相互推诿不予受理,当事人在受到挫折又得不到法律保护的情况下,在应激心理下自己动手解决,从而激化矛盾导致凶杀的案件,在故意杀人案件中都占有相当的比例。(注:曹子丹主编:《中国犯罪原因研究综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62页;康树华主编:《犯罪学通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298页。)基层治安管理对存在的助长和诱发暴力犯罪的环境和地区的治安防范措施也比较薄弱,也缺乏对具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群体的分化、瓦解工作。比如在城乡结合地带、歌舞厅、车站、码头、旅馆等公共场所和繁华地区,是具有不良行为的同辈青少年经常聚集的地方,这些经常聚集的青少年极易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群体,有自己的趣味和消遣活动、价值标准,甚至有敢于蔑视社会公德、抵制社会价值标准的“英雄”。对这种群体如不注意对它的分化瓦解,经常会引起械斗和凶杀案件。暴力犯罪活动虽然多具有突发、隐秘的一面,但并非不可预防。减少暴力犯罪的根本途径,有赖于社会经济、文化和国民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发展,但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尽可能减少其发生也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1.依法严惩严重暴力犯罪,是控制、预防暴力犯罪最基本的环节。惩罚暴力犯罪同样是为了最终达到预防暴力犯罪的目的,在这一意义上,惩罚也是预防的对策之一,这里所说的严惩,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判处死刑。对于严重的暴力犯罪人即使应当判处死刑,也必须贯彻少杀慎杀的刑事政策,采取必要的慎重态度。除极少数罪行严重到非杀不可者外,完全可以对可杀可不杀者判处长期自由刑和必要的财产刑,这是因为,“死刑不可能根除产生犯罪的复杂社会根源,自然不可能从根本上遏制犯罪的发生。”(注: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2页。)鉴于历史上“以杀去杀”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杀人犯罪的教训,我们在惩处暴力犯罪时,也应当重视“化民之道,固在政教,不在刑威武也”(注:沈家本:《历代刑法考》第4卷,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2025页。)的真缔。所以,这里所说的严惩,是指严格执法,使任何暴力犯罪分子都不能逃脱刑罚的严惩。2.认真贯彻和执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建立未成年人保护和教育的协调机构,指导各级各类中小学校、职业学校,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纠正在学校教育环节上因正面引导不及时而引起的对社会公德、价值标准的冲击,开展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研究,对违反《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责任人员,必须依法惩处。3.尽快完善规范文化传播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文化市场。限制暴力文化的传播,依法坚持扫黄,采取切实措施消除日常生活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影响暴力犯罪个人倾向形成的消极因素,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文化、宣传部门要严格依法把关,防止外来过度渲染暴力的文化的不良影响和国内不健康文艺作品的出台。书刊、电影、电视等宣传要坚持防止对凶杀、武打、暴力和物质享受内容的过分渲染,对于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必须依法惩处。4.建立健全市场经济体制的法制体系,依法加强对经济的监督工作。通过强化经济秩序的法律调整,制定健全周密的经济管理法规,使社会经济活动纳入法制轨道,规范人们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使其受到明确的、强制性的法律约束。行政管理、司法机关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严肃执法工作。大张旗鼓地宣传对各类经济违法和犯罪行为的惩处,强化人们在经济活动中的守法意识。通过立法和司法活动,调整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为人们提供一定的价值、道德标准和正确的导向。5.依法建立完善社会治安防范网络,强化治安管理。重视和掌握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暴力犯罪的危险征兆,发现危险苗头要及时果断采取一定措施,力争将暴力犯罪消灭在萌芽阶段,制止可能发生的暴力犯罪。依法建立健全基层治保组织和调解组织,并协调与司法机关工作的配合。及时妥善调解和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纠纷、矛盾和冲突,消除其内部蕴含的暴力因素。依法加强对行业和可就业人员的管理,注重瓦解青少年中的不良社会群体。在暴力犯罪易发生的敏感地区,应加强保安措施,防止暴力犯罪发生。依法加强对管制刀具、枪支、弹药、毒品以及其他危险品和贵重财物的保管,消除易引发暴力犯罪的各种因素。6.依法加强对暴力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切实降低累犯、再犯率。教育改造犯罪人是我国刑罚的目的之一,通过教育改造措施,转化犯罪人的犯罪思想,提高改造质量,将对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具有良性循环作用。依法对暴力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应对其普遍存在缺乏法制观念,无视法律威慑,不惧怕刑罚惩罚;缺乏荣辱道德观念,缺乏罪恶感;颠倒的人生价值观,视个人利益为一切等等思想进行针对性教育,力争将绝大多数犯罪人改造成为遵纪守法的新人。7.芬兰科学家研究发现,5%到10%的严重暴力犯罪都归咎于两种基因,每一种基因都能够修改大脑活动。这些发现并非第一次将犯罪倾向与基因联系在一起,而且其它专家也就研究的局限性和人类行为的复杂性提出了批评意见。这项研究分析了芬兰监狱中895位罪犯的基因,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单胺氧化酶A(MAOA)的变异基因类型在那些承认10次或以上严重暴力行为的犯人当中更普遍。Tiihonen教授称,这就表明这种基因在确定或者控制极端暴力行为中起着作用。第二种基因名为钙粘蛋白13(CDH13),这种基因参与大脑与细胞间的交流,而且已经被确定与冲动行为的控制有联系,它也在这项研究中被发现与极端暴力犯罪有关。研究推断,保守估计在芬兰约有5%到10%的严重暴力犯罪可归咎于特殊的MAOA和CDH13基因。然而Tiihonen教授称,尽管我们清楚40%拥有这种变异基因的人们不会成为暴力罪犯,但最终的研究无法确定是否在教养和基因遗传之间存在一种类似的交互作用。牛津大学神经科学教授JanSchupp称:“把它们称为‘暴力基因’有点太夸张,这些基因与许多其它因素共同造成人们有点难以控制暴力冲动,但是它们并不会预先决定你的犯罪生涯。”近年来,个人极端暴力犯罪案件屡见不鲜,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治理这类犯罪,本文基于100起犯罪案例进行实证分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防范治理工作提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印刷品购销的合同
- 内的幼儿园买卖合同有效么
- 二零二四年度钢筋订购合同2篇
- 股份合同范本
- 全新劳动合同模板
-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课件
- 合资购房合同合资购房合同
- 2024版加工承揽合同工作进度安排及其质量控制3篇
- 财政科技调研报告范文
- 教育类课件网站
- 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卷
- 2024-2030年中国冷库及冷风机行业竞争趋势及未来发展策略分析报告
- 代谢相关(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4浙江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答案-中医虚症辨证用药
- 第五单元作文 记述与动物的相处 课件七年级语文上册人教版2024
- 2024-2030年全球学前教育行业经营规模研究与投资模式分析研究报告
- 江苏省盐城市2024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含答案)
- 2024秋期国家开放大学专科《社会调查研究与方法》一平台在线形考(形成性考核一至四)试题及答案
- 深圳市滴滴网约车从业资格证书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部编2024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 大一统王朝的巩固》教案
- 经济法学-计分作业二(第1-6章权重25%)-国开-参考资料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