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4练
城镇化(5年17考)
[2022广东·15—16,6分,难度★★☆☆☆]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题。1.由图可判断,该城市群呈现 ()A.单核模式发展
B.双核模式发展C.多核模式发展
D.金字塔式发展【答案】1.B由图可知,2000—2018年城市1和城市2用地规模大幅增加,目前两城市用地规模相当且远超城市群内其他城市,说明城市1和城市2应为该城市群内规模最大的两个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强,故该城市群呈现双核模式发展,A、C错误,B正确;城市1和城市2用地规模大(有塔尖),但其他各城市的用地规模都较小(有塔基),缺少中间用地规模的城市(缺塔中),所以该城市群并不呈现金字塔式发展,D错误。
[2022广东·15—16,6分,难度★★☆☆☆]下图反映国内某城市群15个城市1990—2018年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及排序的变动情况。据此完成1—2题。2.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是()①人口规模
②产业发展③建城历史
④生态环境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2.A城市产业发展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吸引大量青壮年劳动力人口迁入城市,城市商业区、住宅区和工业区建设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因此人口规模和产业发展是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图示信息显示,2000年以前该城市群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相当,说明影响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主要因素与建城历史没有直接关系,③错误;受生态环境因素影响,城市功能区需要进行合理布局,但生态环境对各城市建设用地规模变化的影响较小,④错误。故选A。
[2021湖北·4—6,9分,难度★★★☆☆]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km2,目前面积已达66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其将建成为面积达225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3—5题。3.图中所反映的城市化表现是 ()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
②地价向北部地区递增③用地规模不断扩张
④人口向中心城区集聚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3.B由材料可知,亦庄新城面积不断扩大,且规划面积进一步扩大,即用地规模不断扩张,人口规模持续扩大,①③正确;由图可知,亦庄新城主要由开发区向东西两侧扩展,东西两侧的地价会升高,②错误;亦庄新城有多个产业基地,就业机会多,且规划建设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会吸引部分中心城区人口外迁,④错误。故B项正确。
[2021湖北·4—6,9分,难度★★★☆☆]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km2,目前面积已达66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其将建成为面积达225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3—5题。4.开发区发展成为亦庄新城的主要驱动力是()A.劳动力丰富 B.市场广阔C.产业集聚 D.环境优美【答案】4.C由材料可知,亦庄新城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而来,说明其主要驱动力是产业集聚,C正确。
[2021湖北·4—6,9分,难度★★★☆☆]亦庄新城由1992年开始建设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开发区)发展而来,起步面积约4km2,目前面积已达66km2。根据《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未来其将建成为面积达225km2的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下图示意亦庄新城规划功能区布局。据此完成3—5题。5.有利于亦庄新城未来建设的措施是 ()①完善公共服务设施②保障各功能区等量投入③建立智慧交通体系④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5.C亦庄新城规划建成面积较大,且要发展成为北京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和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的综合新城。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立智慧交通体系,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建设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促进产业集聚和功能区的良好发展,①③④正确;不同功能区投入应有所侧重,优先保障重点产业的发展,②错误。故C项正确。
[2023湖北·7—9,9分,难度★★★☆☆]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6—8题。6.架设在高楼层的高空人行天桥数量和分布是重庆智慧交通“大脑”掌握的重要信息。重庆城区高空人行天桥多的主要原因是 ()A.地势起伏大
B.高层建筑多C.河网密度大
D.地面车流多【答案】6.A重庆是著名的山城,地势起伏大,建设大量高空人行天桥有利于居民通行,A正确;许多大城市高层建筑和地面车流也多,但高空人行天桥相对重庆较少,B、D错误;河网密度大需要架设桥梁,但不一定要在高空建设人行天桥,C错误。
[2023湖北·7—9,9分,难度★★★☆☆]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6—8题。7.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 ()①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②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③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④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7.A智慧交通“大脑”属于地理信息系统,其是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因此支撑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布局、土地利用和人口分布数据,居民出行时空动态数据,不同路段的即时车流量和人流量,①②③正确;物流企业数量和规模对城市交通运行的直接影响较小,因而其不是支撑重庆智慧交通“大脑”运行的关键数据,④错误,故选A。
[2023湖北·7—9,9分,难度★★★☆☆]由大数据和智能算法加持的智慧交通“大脑”正助力重庆市交通管理部门打通城市交通“肠梗阻”。下图示意重庆市城区局部街景。据此完成6—8题。8.为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下列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可实时做到的是 ()A.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B.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C.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D.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答案】8.C应用智慧交通“大脑”,分析过江通道的数量和交通量,给出车辆通行建议,能实时分流拥堵路段的车流,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C正确。分析高层建筑的数量和高度,预测交通出行人数可以为交通建设和交通出行提供建议,但不能实时缓解当前交通堵点压力,A错误;分析居民出行的习惯和频率,优化居民出行方式属于防止未来交通拥堵的措施,B错误;分析多层立交桥的通行出错率,合理布置交通指示牌属于交通建设,不能实时缓解重庆市交通堵点压力,D错误。9.[2022广东·18,22分,难度★★★★☆]农村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1)推测2008—2018年该村农林用地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1)为满足城镇发展的用地需求,部分农林用地转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外来企业建设需要征用农林用地;村庄道路、住宅等建设占用农林用地。9.[2022广东·18,22分,难度★★★★☆]农村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2)分析该村村民外出务工收入占比高的原因。(8分)【答案】(2)当地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少;外出务工人员多;靠近城市,交通便利,村民外出务工方便;与传统农业相比,外出务工收入水平相对较高。9.[2022广东·18,22分,难度★★★★☆]农村问题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Z村位于岭南某城市边缘,国道穿村而过,附近有高速公路出入口。2018年全村土地面积1605.2hm2,其中农林用地占85.36%;户籍人口3430人,常住人口2114人,外出务工人口占38.37%,村民总体收入水平不高。该村经济以种植与养殖为主,仅有一家自办企业,服务业几乎空白;另有三家外来重工业企业和一个度假村,企业原料与市场“两头在外”。与2008年相比,2018年该村的农林用地显著减少,建设用地增加明显。下图反映2018年该村村民主要收入来源构成。(3)从该村与外来企业合作的角度,提出增加村民收入的具体措施。(8分)【答案】(3)发挥该村资源优势,为企业提供农副产品;满足企业需求,提供民宿、餐饮、休闲等生活配套服务;发挥区位优势,配合企业发展物流、租赁等生产性服务业;发挥企业技术和资金优势,加强村民技能培训,提高村民就业能力。
[2022全国乙·1—3,12分,难度★★★☆☆]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10.2010—2020年四城市人口变化的共同特点是 ()A.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B.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C.总人口增加,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上升D.总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答案】10.A读表可知,2010—2020年净增人口上海为-30.25+215.42=185.17万人,北京为-72.8+300.9=228.1万人,广州为129.12+468.46=597.58万人,深圳为116.88+596.68=713.56万人,说明四城市的总人口都有所增加,B、D错误。2010—2020年上海和北京中心城区人口减少,中心城区以外人口增加,故2010—2020年上海和北京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下降;虽然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区人口增加,但中心城区人口增加数量低于中心城区以外人口增加数量,说明广州和深圳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也是下降的,A正确,C错误。新考法:以中心城区内外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及措施,体现时代特征及创新思维
[2022全国乙·1—3,12分,难度★★★☆☆]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11.与四城市人口变化共同特点类似的中国其他城市,一般具有 ()A.相似的空间形态 B.趋同的主导产业C.一致的功能定位 D.相近的等级规模【答案】11.D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河流、交通等因素的影响,各城市空间形态与人口变化特点关系不大,A错误;受资源、劳动力、交通等区位因素影响,不同城市之间存在着明显的产业分工,主导产业并不趋同,B错误;结合材料及上题分析可知,四城市人口居住郊区化特点明显,人口规模等级高的城市会出现这种特点,D正确;人口规模等级高的城市功能定位不一定一致,C错误。新考法:以中心城区内外人口数量的变化,考查城镇化带来的问题及措施,体现时代特征及创新思维
[2022全国乙·1—3,12分,难度★★★☆☆]中心城区通常为城市中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下表数据显示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城市201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及2010—2020年中心城区和中心城区以外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据此完成10—12题。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