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期中自测卷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
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一切已死的先辈们的传统,像梦魇
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当人们好像刚好在忙于改造自己和周围的事物并创造前所未有的事物时,恰好在
这种革命危机时代,他们战战就兢地请出亡灵来为自己效劳,借用它们的名字、战斗口号和衣服,以便穿
着这种久受崇敬的服装,用这种借来的语言,演出世界历史的新的一幕。
当黑格尔辩证法还很流行的时候,我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是,正当我写《资本论》
第一卷时,今天在德国知识界发号施令的、愤懑的、自负的、平庸的模仿者们,却已高兴地像莱辛时代大
胆的莫泽斯•门德尔松对待斯宾诺莎那样对待黑格尔,即把他当作一条“死狗”了。因此,我公开承认我
是这位大思想家的学生,并且在关于价值理论的一章中,有些地方我甚至卖起黑格尔特有的表达方式。辩
证法在黑格尔手中神秘化了,但这没有妨碍他第一个全面地有意识地叙述了辩证法的一般运动形式。在他
那里,辩证法是倒立着的。必须把它倒过来,以便发现神秘外壳中的合理内核。
(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材料二人类思维发展的规律决定了文化的连续性。人们是在改造现实世界的过程中认识和表现现实,
从而创造文化的。但是,人们在表现现实世界、创造文化时,必然要遇到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思想,并受它
们的影响。虽然人们的文化思想归根到底是以该时代的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但是,意识
形态的完成过程,表现为思想依据前人留下的思想资料进行创造的过程。物质生产所创造的经济关系是通
过对原有文化思想的影响来起作用的,它并不重新创造出任何东西。
批判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规律,任何时代的文化,都包含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成果,都
与前人所创造的文化有着批判继承关系,没有批判继承关系就不会有文化的选择和积累,没有文化的选择
和积累,就不会有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
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有相互继承的关系。后起的德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曾从英、法资产阶级文化中汲
取营养;中国资产阶级的思想家也曾从外国特别是欧洲资产阶级文化中汲取营养;英、法等国的自由、平
等、博爱思想,为各国资产阶级所接受。同样,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不仅为英、法、德
等国无产阶级所接受,也为俄国、中国和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所接受。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继承,这
很好理解,因为它们有着相似的经济基础、相似的阶级本质、相似的社会的需要,并且会遇到相似的社会
问题,因此有相似的文化。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也有批判继承关系。孙中山先生就讲过:“抑自人类有史以来,能纪四五千年之事
翔实无间断者,亦惟中国文字所独有;则在学者正当宝贵此资料,思所以利用之。如能用古人而不为古人
所惑,能役古人而不为古人所奴,则载籍皆似为我调查,而使古人为我书记,多多益善矣。”他本人也确实
批判改造了传统儒家思想中某些有意义的思想,如其中的民本思想和大同思想等。这些思想本来是封建统
治阶级中一些比较具有政治远见的人物,用来调解缓和阶级矛盾、巩固封建统治的,孙中山则赋予传统儒
家的有关“重民”和“民本”思想的言论以同近代“民权”思想相近的含义,把它们纳入自己的民权主义
思想中去,提出政治权利和经济权利民有、民治、民享,从根本上否定封建主义的君民关系和皇权至上思
想。
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之所以能相互继承,一方面是因为其有共同的自然的环境和社会的环境,共同的
文化传统,面对相同的问题等;另一方面是因为批判继承不是简单地原封不动的照搬,而是一个再创造和
重构的过程。孙中山先生的民权主义显然不是对“重民”和“民本”思想的照搬,而是一种重构。虽然无
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是共产主义,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它在自己的发
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是,共产主义文化的产生也离不开它以前的文化成果。与
以往的所有制关系的彻底的决裂,是以往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了解了人类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历史趋
势,只有掌握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才能得出共产主义的结论,创造出共产主义文化。
(摘编自赵常林、林娅《马克思主义文化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马克思所说的“亡灵”,是指可供利用的已经死亡了的先辈们。人们可以借用它们的传统改造旧世
界、创建新世界。
B.文化是人们在改造现实世界的实践中产生的对现实的认识,人们有怎样的独立的实践活动就会有怎
样的思想文化。
C.文化的丰富、发展和变革是以文化的选择和积累为前提的,而文化的选择和积累又必须以批判继承
关系为前提。
D.共产主义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但并不拒绝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
秀文化成果。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足基本国情,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进行了多年建设
这一基础上开创的。
B.批判和继承是对立统一的,对传统文化的继承要带有批判性,决不能全盘接受,也决不能全盘否定。
C.对传统文化要区别对待,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继承,而不同阶级之间的文化则需要批判地
继承。
D.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可以批判地继承本国本民族的文化遗产,也可以批判地继承其他国家或
民族的文化遗产。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3分)()
A.庞朴说:“如果某个民族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每一天都在从头开始去练习生存本领,
其情景当然是不堪设想也不忍设想的。”
B.余秋雨说:“文明的人类总是热衷于考古,就是想把压缩在泥土里的历史扒剔出来,舒展开来,窥
探自己先辈的种种真相。”
C.萧伯纳说:“人生不是一根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暂时由我们拿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把它燃得十
分光明灿烂,然后交给下一代的人们。”
D.习近平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
核心的时代精神。”
4.材料一中马克思承认自己“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但又公开承认自己“是这位大思想
家的学生”,怎样理解马克思这种貌似矛盾的做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答:...........................................................................
5.鲁迅在《拿来主义》里批判过这样两种人:一种是面对大宅子“勃然大怒,放一把火烧光”;一种
是“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称前者为“昏蛋”,后者为“废物”。试用材料二的观
点说明这两者各有怎样的错误。(6分)
答:...........................................................................
(二)现代文阅读11(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与周瑜相遇
迟子建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个纵马驰骋、英气逼人的三国时的
周瑜。
因为月亮很好,又是在旷野上,空气的透明度很高,所以即使是夜晚,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当
时我穿着一件白色的睡袍,乌发披垂,赤着并不秀气的双足,正漫无目的地行走在河岸上。凉而湿的水汽
朝我袭来,我不知怎地闻到了一股烧艾草的气息,接着是鼓角相闻,我便离开河岸,寻着艾草的味儿和;禀
凛的鼓角声而去,结果我见到了一片荒凉的旷野,那里的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皆是,帐篷前篝火点点,军
马安闲地垂头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就在这种时刻,我见到了独自立在旷野上的周瑜。
我没有小乔的美貌,周瑜能注意到我,完全是因为在这旷野上,睁着眼睛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我,
一个就是周瑜。
因为见到了我最想见到的一个男性,所以那一瞬间我说不出话来,我见到亲密的人时往往都是这个表
情。
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一股逼人的英气令我颤抖不已。
“战事还未起来,你为何而发抖?”周瑜说。
我想告诉他,他的英气令我发抖,只有人的不可抗拒的魅力才令我发抖,可我说不出话来。
我不知道又有什么战事要发生。这么大规模的安营扎寨,这么使周瑜彻夜难眠的战事,一定非同一般。
短兵相接,战前被擦得雪亮的军刀都会沾有血迹。只有刀染了血迹,战争才算结束。
周瑜并没有在意我的发抖,而是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便明白了艾草味的由来。可是先前所闻的
鼓角声呢?
周瑜转身走向帐篷时我见到了支在地上的一面鼓,号角则挂在帐篷上。他拿起鼓槌,抑扬顿挫地敲了
起来,然后又吹起了号角。他陶醉着,为这战争之音而沉迷,他身上的铠甲闪闪发光。
我说:“这鼓角声令我心烦。”
周瑜笑了起来,他的笑像雪山前的回音。他放下鼓槌和号角,朝我走来。他说:''什么声音不令你心烦?”
我说:“流水声、鸟声、孩子的吵闹声、女人的洗衣声、男人的饮酒声。”
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我见月光照亮了他的牙齿。
我说:“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你穿布衣会更英俊。”
周瑜说:“我不披铠甲,怎有英雄气概?”
我说:“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们不再对话了。月亮缓缓西行,篝火微明,艾草味由浓而淡,晚风将帐篷前的军旗刮得飘扬起来。
我坐在旷野上,周瑜也盘腿而坐。
我们相对着。
他说:“你来自何方?为何在我出征前出现?”
我说:“我是一个村妇,我收割完芦苇后到河岸散步,闻到艾草的气息,听到鼓角的声音,才来到这里,
没想到与你相遇。”
“你不希望与我相遇?”
“与你相遇,是我最大的心愿。”我说。
“难道你不愿意与诸葛孔明相遇?”
“不。”我说,“诸葛孔明是神,我不与神交往,我只与人交往。”
“你说诸葛孔明是神,分明是嘲笑我英雄气短。"周瑜激动了。
“英雄气短有何不好?"我说,“我喜欢气短的英雄,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
周瑜不再发笑了,他又将一把艾草丢进篝火里。我见月亮微微泛白,奶乳般的光泽使旷野显得格外柔
和安详。
我说:“我该回去了,天快明了,该回去奶孩子了,猪和鸡也需要喂食了。”
周瑜动也不动,他看着我。
我站了起来,重复了一遍刚才说过的话,然后慢慢转身,恋恋不舍地离开周瑜。走前我打着哆嗦,我
在离开亲密的人时会有这种举动。
我走了很久,不敢回头,我怕再看见月光下周瑜的影子。快走到河岸的时候,却忍不住还是回了一下
头,我突然发现周瑜不再身披铠甲,他穿着一件白粗布的长袍,他将一把寒光闪烁的刀插在旷野上,刀刃
上跳跃着银白的月光。战马仍然安闲地吃着夜草,不再有鼓角声,只有淡淡的艾草味飘来。一个存活了无
数世纪的最令我倾心的人的影子就这样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
我伸出一双女人的手,想抓住他的手,无奈那距离太遥远了,我抓到的只是旷野上拂动的风。
一个司空见惯、平淡无奇的夜晚,我枕着一片芦苇见到了周瑜。那片芦苇已被我的泪水打湿。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鼓角声令我心烦"“我还不喜欢你身披的铠甲”,描述了一个村妇的内心世界,表现了厌恶战
争、喜爱安宁而淳朴的生活这一主题。
B.文章写艾草味道慢慢由浓变淡,暗示了战争的血腥味道慢慢逝去,周瑜被“我”那种对平凡生活的
向往触动了,一场战争偃旗息鼓在望了。
C.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形成反复,突出了夜晚的平淡和生活的平凡,表明“我”是在梦中见到周瑜,强
化了“我”对周瑜的倾心与不舍,首尾呼应。
D.小说塑造了一位沉迷战争、颇为自负、英气逼人的英雄,但后来成为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普通人,
表明对跌落神坛的英雄的惋惜和慨叹。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二段的景物描写突出了梦境清澈、素雅的特点,营造了一种战前暂时宁静、祥和的氛围,为
下文的情节发展和刻画周瑜这一形象作了铺垫。
B.”周瑜笑了起来”“周瑜又一次笑了起来”“周瑜不再发笑了”,文中这三处神态描写体现了周瑜
对“我”的态度由深有触动到不以为然。
C.文章以“我”与周瑜的相遇为主线,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如艾草味、鼓角声的多次出现便是实
写,让人物形象和主题得以凸显。
D.“我不喜欢永远不倒的神。英雄就该倒下。”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应不惧怕失败,哪怕在战场倒下
去了,仍是响当当的英雄。这是很典型的“英雄观”。
8.联系《念奴娇・赤壁怀古》,探究苏轼心中的周瑜和本文塑造的周瑜各是怎样的英雄形象。(4分)
答:...........................................................................
9.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有人说这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这二者矛盾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赵扑字阅道,衢州西安人。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京
师目为"铁面御史"。其言务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以谓小人虽小过当力遏而绝之君子不幸徒误,当保全爱
惜,以成就其德。言宰相陈执中不学无术,且多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生所为及奉使不法;枢密使王德用、
翰林学士李淑不称职。皆罢去。欧阳修、贾黯由是得留。一时名臣,赖以安焉。知益州。蜀地远民弱,吏
肆为不法,州郡公相怏落。扑以身帅之,蜀风为变。知虔州。虔素难治,扑御之严而不苛,召戒诸县令,
使人自为治。令皆喜,争尽力,狱以屡空。岭外仕者死,多无以为归,扑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
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于是至者相继,悉授以舟,并给其道里费。召为天章阁待制、河北都
转运使。时贾昌朝以故相守魏,扑将按视府库,昌朝使来告日:“前此,监司未有按视吾藏者,恐事.省,
若何?”扑曰:“舍是,则他郡不服。”竟往焉。昌朝不悦。初,有诏募义勇,过期不能办,官吏当坐者
八百余人。扑被旨督之,奏言:“河朔频岁丰,故应募者少,请宽其罪,以俟农隙。”从之。坐者获免,而
募亦随足。昌朝始愧服。知成都。扑向使蜀日,有聚为妖祀者,治以峻法。及是,复有此狱,皆谓不免。
扑察其自”,目:“是特酒食过耳。”坦首恶而释余人,蜀民大悦。会荣^除转运使,英宗谕日:“赵
扑为成都,中和之政也。”神宗立,召知谏院。故事,近臣还自成都者,将大用,必更省府,不为谏官。
大臣以为疑,帝曰:“吾赖其言耳,苟欲用之,无伤也。”以太子少保致仕。元丰七年,薨,年七十七。
赠太子少师,谥日清献。其为政,善因俗施设,猛宽不同。日所为事,入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不可告,
则不敢为也。
(节选自《宋史・赵扑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将相应位置的标号涂黑.(3分)
其言务区]欲朝廷别回白君子小人©以谓回小人虽小回过回当力遏回而绝回之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馈饷,可指运送粮饷,也可指馈赠财物,本文“州郡公相馈饷”中“馈饷”的含义为后者。
B.无比,指没有先例,与《孔雀东南飞》“可怜体无比”中的“无比”含义不同。
C.亡他,即没有其他情况,“亡”与《过秦论》中“秦无亡矢遗镶之费”中的'‘亡"字含义不同。
D.开!],这里是动词,施刑罚之意,与《鸿门宴》中“刑人如恐不胜”中的“刑”字含义不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扑嫉恶如仇,保护君子。他声名赫赫,弹劾不回避权贵,人们称他为“铁面御史”;而君子贤臣
则因他得以安定。
B.赵扑宽严相济,处事灵活。在处理聚众妖祀问题上,他根据实际情况,在益州严苛,在成都宽容,
都深得百姓拥护。
C.赵扑以身作则,刚直不阿。蜀地官场风气不好,他率先垂范改变当地官风;巡视地方时,不屈从权
贵,坚持原则。
D.赵扑信任属下,宅心仁厚。他放权让县令们自主治理,成效显著:关心下属生活,对客死异乡的官
员给予特殊关照。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翰林学士曾公亮未之识,荐为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
译文:
(2)扑造舟百艘,移告诸郡曰:“仕宦之家,有不能归者,皆于我乎出。”
译文:...........................................................................
14.请简要分析赵扑每日焚香告天的原因。(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九月二十八日五鼓起坐抽架上书得九域志①泣然有感,
陆游
一事无成老已成,不堪岁月又峥噪。
愁生新雁寒初下,睡起残灯晓尚明。
天地何由容丑虏,功名正恐属书生。
行年七十初心在,偶展舆图泪自倾。
【注】①九域志:北宋地理名著,以熙宁、元丰间四京、二十三路行政区划为标准。②本诗作于庆
元二年秋(1196),作者闲居山阴。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题点明写作的时间、事件、情感,“泣然”饱含诗人的家国之情。
B.首联中诗人不能忍受岁月的不断流逝,抒发了自己年老无成的慨叹。
C.天寒欲晓北雁南飞,诗人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
D.尾联直抒胸臆,诗人年老仍初心不改,偶然看到北宋地图不禁落泪。
16.本诗中的“书生”形象和《沁园春・长沙》中“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的“书生”形象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6分)
答:...........................................................................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一句,描写有的仙人穿着七彩仙衣御风而来的
景象;“................”一句,描写有的仙人在音乐的引导下乘车而来的景象。
(2)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两句从侧
面写箫声的魅力。
(3)古代诗歌中出现的“猿啼”多指哀音,常寄寓诗人的愁苦、凄怆之感,如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其实,我们更
应该庆幸A,因为遗忘可以降低记忆带来的认知负荷,使认知系统能够更加高效地工作。而超强记忆力
往往是以牺牲抽象、泛化能力为代价的。从下面例子中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有一位记者,①拥有人们只能望其项背的超强记忆力。②他虽然能轻松地记住一长串数字,③却发现
不了其中的规律;④他脑海里充满各种孤立的事实,⑤却不能归纳出一些模式将它们组织起来。⑥这促使
他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⑦甚至复杂一点的句子。⑧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
军,必虽然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低很多,⑩听课的时候也很难集中注意力。也许正是牺牲了一部分记
忆,我们才有了独一无二的归纳和抽象思维能力。
网络时代,我们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B,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
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通过一些训练提升记忆力,也一直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目标。
18.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
过10个字。(4分)
答:...........................................................................
19.文中第二段有三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
变原意。(6分)
答:...........................................................................
(二)语言文字运用H(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天是越来越冷了,祥子似乎没觉到。心中有了一定的主意,眼前便增多了光明;在光明中不会觉得寒
冷。地上初见冰凌,连便道上的土都凝固起来,处处显出干燥,结实,黑土的颜色已微微发些黄,像已把
潮气散尽。特别是在一清早,被大车轧起的土棱上镶着几条霜边,小风尖溜溜的把早霞吹散,露出极高极
蓝极爽快的天;祥子愿意早早的拉车跑一趟,凉风飕进他的袖口,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
陕*有时候起了狂风,把他打得出不来气,①可是他低着头,咬着牙,向前钻,像一条浮着逆水的大鱼;
风越大,他的抵抗也越大,似乎是和狂风决一死战。猛的一股风顶得他透不出气,②闭住口,半天,打出
一个嗝,仿佛是在水里扎了一个猛子。打出这个嗝,他继续往前奔走,往前冲进,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住
这个巨人;他全身的筋肉没有一处松懈,像被蚂蚁围攻的绿虫,全身摇动着抵御。这一身汗!等到放下车,
直一直腰,吐出一口长气,抹去嘴角的黄沙,他觉得他是无敌的,他刚从风里出来,风并没能把他怎样了!
20.文中有三个重叠形式”处处、微微、早早”,说说它们和“处、微、早”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
么不同。(3分)
答:.一..........................................................................
2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
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4分)
答:...........................................................................
22.语言文字运用I和II中画波浪线部分,都有“像……似的",说说二者表意上的不同。(3分)
(1)不过我们也不能过于依赖互联网,像互联网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似的。
答:...........................................................................
(2)使他全身像洗冷水澡似的一哆嗦,一痛快。
答:...........................................................................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材料一《荀子》:“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礼记》:“道德仁义,非
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
材料二我国自古就被称为“礼仪之邦”,然而在生活中,我们有时会看到一些无“礼”的现象:学
校食堂买饭不排队,升国旗时交头接耳,在公物上乱涂乱画,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丢弃垃圾,高铁霸
座等。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针对材料中提到的无“礼”现象,写一篇议论文,体现你
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期中自测卷
1.解析:“人们有怎样的独立的实践活动就会有怎样的思想文化”说法错误。根据材料一第一段“人
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
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可知,人们的实践活动不能是独立的。
答案:B
2.解析:“相同阶级的文化彼此可以直接继承”说法错误,对前人的文化遗产的继承,都需要批判地
继承。
答案:c
3.解析:材料一的基本观点是要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A项,论述的是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
B项,论述的是考古的实质,未涉及人类文化遗产的继承问题。C项,论述的对象是“人生”,而不是人类
文化遗产。D项,论述的对象中“中国精神”,而“中国精神”与人类文化遗产为交叉关系,不能用对“中
国精神”的论述来阐述要批判地继承人类文化遗产这一观点。
答案:A
4.答案:黑格尔辩证法有合理的内核,但它是倒立着的;马克思“批判过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方面”,
正是批判其颠倒了关系:而承认自己是黑格尔的学生,则表示自己赞成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马克思
对待黑格尔辩证法的看似矛盾的态度,正是他批判地继承黑格尔辩证法的表现。(意思对即可)
5.答案:①“放一把火烧光”大宅子,这是一种全盘否定的历史虚无主义。这种人不懂得历史不是凭
空创造的,也不懂得文化的连续性。②“欣欣然的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这是一种全盘接受的投
降主义。这种人不懂得前人的文化遗产是前人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后人必须批判地继承,不能全
盘接受。
6.解析:周瑜后来虽回归平凡,但也不失英雄本色。D项与本文呼吁和平的主题相悖。
答案:D
7.解析:B项,“由深有触动到不以为然”错,体现了周瑜对“我”的态度由不以为然到深有触动。
C项,本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又是一个关于和平的梦,运用的是梦境再现的虚写法。有关艾草味、鼓
角声的描写都是虚写。D项,由文中“你不披铠甲,才是真正的英雄”可以看出,作者认为真正的英雄并
非在战场上、在血腥的搏杀里,脱下铠甲,成为一介布衣,成为和平的守卫者,更是作者心中的大英雄。
答案:A
8.答案:①苏轼心中的周瑜是一个外表儒雅、婚姻美满、驰骋疆场、威名赫赫、功业早就的大英雄。
②本文塑造的周瑜原先是一位沉迷于战争、颇为自负(英气逼人,具有不可抗拒的魅力)的英雄,后来成为一
位放弃战争、甘做平民的英雄。
9.答案:①不矛盾。本文是一个关于英雄的梦,也是一个关于平凡的梦。②周瑜是“我”心目中真正
的英雄。在旷野、帐篷、鼓角声的背景下,周瑜身披铠甲、剑眉如飞、双目炯炯地闯入“我”的梦境里,
这是在战场上足智多谋、建功立业的英雄。然而,当“我”面对这样的英雄时,却宁愿其倒下,成为一介
布衣。③英雄和平凡并不矛盾,和平的守卫者更是大英雄。小说鲜明地体现了作者淳朴至善的美好情怀,
表达了作者希望友爱和平的愿望。
10.解析:文言断句。“务”意为“致力,专力从事”,其后应紧跟宾语,“欲朝廷别白君子小人”
意为要朝廷辨别明白君子小人,作“务”的宾语,故A处不应断开;“别白”是一个词,意为辨别明白,
故B处也不能断开;“以谓”省略了主语“其”(赵扑),意为他认为,前后均应断开,即C、D处要断开;
“小过”意为很小的过失,其间不应断开,“小人虽小过”意为小人即使犯了很小的过失,语意完整,故E
处不应断开,应在F处断开;“当力遏而绝之”意为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遏”与“绝”意思相近,用
“而”字连接表并列,中间不应断开,“之”作其宾语,两者之间不应断开,故G、H处不应断开。因此,
本题应在C、D、F处断开。
答案:CDF
11.解析: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D项,《鸿门宴》中的“刑”也是动词,施刑罚的意思,二者含义相
同。B项,文中“比”的意思是“例,可以仿效或依据的事情”,“无比”意为没有先例,”可怜体无比”
中的“无比”意为没有什么可以相比,二者含义不同。C项,“秦无亡矢遗然之费”中的“亡”意为丢失,
与文中“亡他”的“亡”含义不同。
答案:D
12.解析:理解文意。原文只提到赵井在成都宽容处理聚众妖祀问题时“蜀民大悦”,并未提到他在
益州实行严苛政策时也深得百姓拥护。
答案:B
13.答案:(1)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赵扑)弹劾检举不回避权贵幸臣,声
名令人敬畏。
(2)赵井制造了一百艘船,递送文书告知各郡说:“做官的人家,有去世后不能归葬故乡的,都从我这
里出去。”
14.解析:理解文意,分析人物心理。由原文“弹劾不避权幸,声称凛然”可知,他嫉恶如仇,刚直
不阿,“焚香告天”每日所做的事是用来表示自己心底无私。”不可告,则不敢为也”,即不可告知上天
的事情,他就不敢去做,由此可知,他做事遵守原则,坚守初心。“焚香告天”还可以让他保持警醒,不做
违背本性之事。
答案:①焚香告天,以示心底无私(正大光明、磊落坦荡)。②以这个仪式日日警醒(约束)自己(坚守初心)。
【参考译文】
赵扑字阅道,是衢州府西安县人。翰林学士曾公亮并不认识他,推荐他任殿中侍御史,(赵扑)弹劾检举
不回避权贵幸臣,声名令人敬畏,京师称(目)他为“铁面御史”。他的谏言致力于要朝廷辨别明白君子小人,
他认为:小人即使犯了很小的过失,也应当尽力遏制阻绝他;君子不幸因过失失官(在误),也应当保全爱惜,
来成就他的德行。上书言说宰相陈执中没有学问和能力,并且有很多过失:宣徽使王拱辰平时做事以及奉
命出使不合法度;枢密使王德用、翰林学士李淑才能与职位不相称。这些人都被朝廷罢免。欧阳修、贾黯
因此得以留任。当时有名的贤臣,都依靠他得以安定。赵界担任益州知州。蜀地地方偏远,百姓软弱,官
吏肆意做不合法的事,州郡官员公开相互赠送财物。赵扑亲自作表率,蜀地的风气因此改变。赵扑担任虔
州知州。虔州一向(素)难以治理,赵井治理(御)虔州严厉但不苛刻,召集并告诫各县县令,让他们自主治
理各县。县令们都很高兴,争相尽力,监狱里因此常常没有关押的囚犯。在岭外做官的人死后,大多没有
办法归葬故乡,赵井制造了一百艘船,递送文书告知各郡说:“做官的人家,有去世后不能归葬故乡的,都
从我这里出去。”于是到这里求助的人络绎不绝,赵扑都给他们一艘船,并送给他们路费。赵井被征召担任
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当时贾昌朝以故相的身份镇守魏地,赵扑将要巡察(按视)府库,贾昌朝派人
来告知赵扑说:“在此之前,没有来巡察我的库藏的监司,恐怕这件事没有先例,你准备怎么办?”赵扑说:
“放弃巡察这里,那么其他郡县就会不服。”最终前往巡察。贾昌朝很不高兴。原先,朝廷下令招募乡兵,
过了期限也未能完成招募,官员因此被判罪的有八百多人。赵井奉旨督办此事,上奏说:“河朔之地连年丰
收,所以应征的人少,请求宽恕他们的罪过,等待农闲时再行招募。”朝廷听从了他的建议。获罪的官员们
得到赦免,而招募的乡兵不久也随之满员。贾昌朝才惭愧而心服。赵扑担任成都知府。赵扑先前(向)在蜀
地任职时,有人聚众非法祭祀妖邪,赵扑用严刑惩治了他们[治以峻法:以峻法治,状语后置]。到了这里,
又发生了此类案件,大家都认为这次也免不了被严惩。赵扑查明其中并无其他情况,就说:“这只是(特)饮
酒过度罢了。”处罚了为首的人,释放了其余的人,蜀地百姓都非常高兴。恰逢荣gl被授予(除)转运使一职,
英宗对他说:“赵扑治理成都,施行的是中和之政啊。”神宗即位后,征召赵扑回朝廷任知谏院。按照旧例(故
事),从成都还朝的皇帝所亲近的大臣,将要被重用,一定改任省府官职,不再担任谏官。大臣们对此感到
疑惑,皇帝说:“我依靠他的谏议罢了,如果想要任用他(担任其他官职),也没有什么关系。”赵扑以太子
少保之职辞官归乡。元丰七年去世,终年七十七岁。朝廷赠予他太子少师称号,谥号为“清献他处理政
事,善于依据当地的风俗来处置,严厉宽松有所不同。他白天所做的事情,到了夜里必定穿戴好衣冠露天
焚香告知上天,如果是不能告知上天的事情,他就不敢去做。
15.解析:”以新雁自况,表达对收复北方失地的信心”错误。
答案:C
16.答案:①同:都是有理想、有抱负的爱国者形象。②异:本诗中的“书生”是一个年逾古稀、壮
志犹存的爱国诗人。《沁园春♦长沙》中的“书生”是一个立志救国、勇于拼搏、直面困难的青年知识分子。
17.答案:(1)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整妇(3)其间旦暮闻何
物杜鹃啼血猿哀鸣(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
18.解析:补写句子。A处,由“因为忘记重要信息而懊恼,幻想着要是能过目不忘该多好啊”可知,
我们希望拥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而“其实”意味着前面的认识是不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庆幸的是自己拥
有与过目不忘相对的能力,根据后面的“因为遗忘可以……”可知,此处可填“自己拥有遗忘的能力”之
类的内容。B处,此处所在的句子是在前文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前文说遗忘是有好处的,再结合横线前
的“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和后文“毕竟互联网随时可以帮我们查阅“,可知此处是说我们没必要记住所
有的信息,故此处应填“记住所有的信息”之类的内容。
答案:A自己拥有遗忘的能力B记住所有的信息
19.解析:正确使用词语+辨析和修改病句。①处“望其项背”指能够望见别人的颈的后部和脊背,
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故可将“只能”改为“难以⑥处,“不能理解隐喻等修辞手法”
是这位记者拥有超强记忆力的代价,''促使”意为推动使达到一定目的,用在语境中不合适,故应将“促使”
改为“导致”。⑨处,“记忆大师奥布莱恩曾多次获得世界记忆锦标赛冠军”和“他的阅读理解能力比常人
低很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生产承诺书合集八篇
- 世界地球日活动策划书9篇
- 促销活动策划方案模板合集9篇
- 2025保管合同协议
- 2024年全新油品输送协议样式指南一
- 大一学生自我鉴定范文(汇编15篇)
- 2024年版消防水池防水层施工协议2篇
- 学生假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14篇
- 2024年离婚双方子女探视权协议
- 五一劳动节教师演讲稿(12篇)
-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 高大模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2023年托幼机构幼儿园卫生保健人员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催化材料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南开大学
- 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难点与应对措施
- YY/T 1181-2021免疫组织化学试剂盒
- 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图样画法图线
- GB/T 16991-1997纺织品色牢度试验高温耐光色牢度:氙弧
- GB/T 10051.3-2010起重吊钩第3部分:锻造吊钩使用检查
- GB 500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
- 1000W准正弦逆变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