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七年级(下)期中历史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0分)
1.“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
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
《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这位在西方人眼中影响深远的中国
皇帝是()
A.隋文帝B.汉武帝C.秦始皇D.唐太宗
2.古人评论大运河说:“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据此,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作用是()
A.巩固了隋朝的统治B.方便了隋炀帝南巡
C.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D.加强了北部的边防
3.贞观年间,唐太宗将大臣魏征的奏疏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激励自己。据此可知,唐
太宗()
A.朝令夕改B.立志成才C.善于纳谏D.敢于决断
4.大战争摧毁了统治基础,削弱了中央集权,为藩镇割据创造了必要条件,便唐王朝由盛
转衰,一蹶不振。材料中的“战争”是指()
A.赤壁之战B.黄巾起义C.八国之乱D.安史之乱
5.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段:……黄蓉愈看愈奇,又揭起一层,却见下面是
一轴轴的书画卷轴。她要郭靖相帮,展开一轴看时,吃了一惊,原来是一幅“送子天王图”,
“送子天王图”的作者是()
A.顾恺之B,吴道子C.张择端D.赵孟^
6.学习隋唐史后,你认为下列能准确概括这段历史的基本特征的是()
A.文明初露曙光B.分裂与战争C.繁荣与开放D.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7.考古学家在一处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
罗马、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这些出土文物可以印证唐代()
A.文学艺术多姿多彩B.中外贸易往来频繁C.社会风气渐趋保守
D.生产技术领先世界
8.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名家辈出。其中,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
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
A.骆宾王B.杜甫C.白居易D.李白
9.“它毕竟在中华大地上点燃了一种快速蔓延的希望之火,使无数人才陡然振奋,接受竞
争和挑选。国家行政机构与广大民众产生了一种空前的亲和关系,它对社会智能的吸纳力也
大大提高了。”据此材料可知O
A.贞观之治缓和了社会矛盾B.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
C.唐蕃和亲促进了西藏发展D.漕渊之盟维系了社会安定
10.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A.玄奘西游B.鉴真东渡C.郑和下西洋D.张骞出使西域
11.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能及
矣。",这一现象反映了()
A.重文轻武的国策B.君主权力的加强C.军事力量的落后D.民族关系的和谐
12.宋真宗时期,流传着一首民谣:“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以下哪一事件与“寇老”
直接相关()
A.漕渊之盟B.宋夏议和C.宋金对峙D.靖康之变
13.“骏马凌风,拓土开疆成一统;弯弓挽月,擎天立柱启蒙元。”据材料可知,成吉思汗
的功绩是()
A.统一蒙古B.建立元朝C.消灭南宋D.统一全国
14.忽必烈在1271年发布《建国是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大元”为国
号。据此推知,他()
A.推行重文轻武政策B.建立蒙古政权C.接受中原先进文化D.
开创行省制度
15.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分裂割
据局面。元朝统一全国的时间处于()
A.12世纪70年代B.12世纪80年代C.13世纪70年代D.13世纪90年代
16.历史解释是在史事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下
列对元朝统一的表述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276年元军攻入宋都临安B.1279年元灭南宋完成全国统一
C.由蒙古族建立的全国性的统一王朝D.为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17.下面这道连线题搭配正确的是()
①辽-契丹族②西夏-元昊③阿骨打-党项族④北宋-赵匡胤⑤金-阿保机。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
18.宋朝时期,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东到朝鲜、日本,西至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那时
阿拉伯等十几个国家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当时政府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市舶司B.澎湖巡检司C.行省D.宣政院
19.法国人谢和耐在《南宋社会生活史》中说:(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
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对此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中国早在宋代已经进入现代化行列B.宋代社会商品经济活跃
C.宋代茶盐企业已采取现代管理制度D.银企之间票据流通频繁。
20.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开始于()
A.唐朝B.元朝C.明朝D.清朝
21.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
A.掌握兵权的武将B.前朝的皇亲国戚
C.南下的少数民族首领D.镇守边疆的节度使
22.北宋初年,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有()
①把军队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
②中央派文臣担任地方州县的长官
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
④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A.①②③B.②③④C.(D@@D.①③④
23.《宋史》中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表明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了()
A.黄河流域B.淮河流域C.珠江流域D.长江流域
24.苏州的“苏”,过去往往写成“稣”,这是因为苏州自古就有“鱼米之乡”的美誉。我
国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湖州开始成为全国粮仓,并且民间流传“苏湖
熟、天下足”谚语的朝代是()
A.唐朝B.宋朝C.明朝D.清朝
25.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
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
追思。下列表述与岳飞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0分)
2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太宗道:“民之所以为盗者,由赋繁役重,官吏贪求,饥寒切身,故不暇顾康耻
耳。朕当去奢省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则自不为盗。”
——摘编自钱移《中国经济史》
材料二:如图是敦煌莫高窟445窟唐代壁画中的《牛耕图》。
——朱被新《文物讲读历史》
材料三: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农耕历史的国家,人们以农为本,重视农业,尊重劳动,爱惜
粮食。因此,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中有着节约粮食的美德。另外,唐代盛行道教,提倡节食
的养生理念,人们的饮食习惯是只吃七八分饱;同时佛教提倡的不杀生,以素食为主。这些
理念使得人们的粮食消费量总体上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奢侈浪费的现象相对较少,这对
粮食安全也是非常有利的。
一一杜海斌《唐代粮食安全问题研究》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贞观时期为实现“民衣食有余”在经济上采取的措施。
(2)根据材料二,分析图中耕牛所拉的耕田工具名称是什么。并说明该工具的发明对古代农业
的发展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归纳唐代粮食安全的有利因素。
(4)综上所述,就如何促进农业发展谈谈你的认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经过唐太宗一段时间的统治后)天下大稔,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
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费粮,取给于道路焉。
——摘编自《资治通鉴•唐纪》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材料三:
材料四:贞观、显庆年间,唐朝曾三次派王玄策出访印度。除了官方的使节往来外,民间自
发的商贸、文化交流活动也极为频繁.李勉做广州刺史时,广州每年来华的外国商人,在80
万人以上。
——摘编自《中国文化通史》隋唐五代卷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治世局面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
(2)材料二表明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具体的史实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中外交流的特点。
(4)根据材料四,概括唐朝对外交流频繁的原因。
(5)根据以上材料,概述唐朝的时代特征。
28.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请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过唐代的发展,考试作为一项重要制度确立起来。这样,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
接报名考试……由官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材料二:宋朝的政治体制大体沿袭唐朝的政治制度,但宰相不再由三省长官担任,而是另以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朝的相权大幅萎缩,仅负责行政职能,因此削弱了相权,加强
了皇权。
材料三:忽必烈即汗位之时……突破中国空前的大一统,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民族复杂。
他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建立起了以蒙古贵族为主要统治者的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
材料四: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当时,许多阿拉伯人、
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所提到的考试制度是指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正式确立于哪个朝代?
(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朝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了什么措施?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元朝“为了巩固对这个偌大国家的统治”,元世祖忽必
烈建立了什么制度?其中,元朝掌管全国行政事务的是什么机构?负责监察事务的机构是什
么?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中“新的民族”指什么民族?元朝时为了加强对西
藏的管理,当时设置了哪一机构进行管理?这一机构的设置有何意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由材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
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可知,这反映的是隋文帝的功绩,581
年,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设洛阳为陪都。589年,隋
灭陈,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重新统一了全国。
故选:Ao
本题以“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
重吏治,国家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为切入点,考查隋文帝的相关知识。
注意识记隋文帝的主要历史功绩。
2.【答案】C
【解析】“天下转漕,仰此一渠。”指的是隋朝大运河的运输功能。根据所学可知,隋炀帝时,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大运河以洛阳为
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2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开通,大大加强了
南北经济的交流。
故选:Co
本题考查隋朝大运河的作用.隋朝开通大运河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是隋炀帝在位期间开通的.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大运河,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归纳和综合运用历史史实的能力.
3.【答案】C
【解析】贞观年间,唐太宗将大臣魏征的奏疏写在屏风上,朝夕阅读,激励自己。据此可知,唐
太宗善于纳谏。唐太宗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
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
故选:Co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唐太宗的纳谏,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4.【答案】D
【解析】开元末年之后,唐玄宗追求享乐,任人唯亲,朝廷日趋腐败。755年,安禄山借口朝廷
出现奸臣,和部将史思明一起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史叛军从河北大举南下,先攻占
东都洛阳,又攻下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太子李亨北上灵武,被拥立为帝,即
唐肃宗。唐朝将镇守西北地区的精兵悉数内调,并在北方少数民族军队的援助下,反击叛军。安
史叛军接连内乱,最终于763年被平定。持续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乱,对社会经济造成极大的破坏,
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唐朝的国势从此由盛转衰,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唐朝的中央权力衰
微,安史旧将和内地节度使权势加大,逐渐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
故选:D。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知道安史之乱使唐朝的国势由盛转衰。
本题考查安史之乱,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5.【答案】B
【解析】唐朝的吴道子被后世称为“画圣”,他的画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
世写意画先河,代表作品有《送子天王图》等。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唐朝吴道子的画作。
本题以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为依托,考查学生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能力。
注意掌握唐朝吴道子的画作。
6.【答案】C
【解析】隋唐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繁荣与开放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贞观之治”“开元
盛世”的局面;对外交往频繁,与日本、开罗、天竺等的交往比较密切。
故选:Co
本题考查学生对隋唐历史的整体把握。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隋唐历史的整体把握,难度较小。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唐代墓葬发掘中,发现墓中有大食人俑、非洲黑人俑,以及大量产自东罗马、
波斯、阿拉伯等国的金银币”及结合所学知识可得,这反映出当时中外贸易往来频繁,B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唐朝文学艺术方面的相关信息,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不同地区之间
的交流,而社会风气渐趋保守,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生产技术领先世界,不符
合题意,排除D项。
故选:B0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唐朝的对外交往相关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8.【答案】D
【解析】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李白的诗歌颂祖国山河的壮美,抒发了昂扬的进取精神,表现出
藐视权贵、超凡脱俗的风骨。他的诗飘逸洒脱,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具有浓郁的浪漫情怀,因
此享有“诗仙”的赞誉。符合“盛唐浪漫精神的深化”“天与俱高的艺术境界”“天真狂放的艺
术个性”三个特征的唐代诗人是李白,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0
本题主要考查李白的诗歌特点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李白的诗歌特点的
相关史实。
9.【答案】B
【解析】题干材料说明了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以来,官员大都从
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作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
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一弊端,隋炀帝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隋炀帝
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
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了科举制的有关内容。结合所学知识点进行思考解答。
注意科举制的有关内容的识记。
10.【答案】A
【解析】唐贞观年间,为了求取佛经精义,玄奘毅然西行前往的佛教圣地天竺,在天竺,玄奘用
大约17年的时间遍游各地,寻师访友,研习佛法,获得了极高的声誉。为中印的友好交流作出了
杰出贡献。故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故选:Ao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知道唐朝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玄奘西游。
本题考查玄奘西游,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IL【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题干材料“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收复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
其荣亦不及矣”描绘出将领即使领兵打仗获胜的荣誉也不及考上状元的荣耀,反映了当时北宋实
行重文轻武政策,士人受到社会普遍尊重。
故选:Ao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政策。宋太祖赵匡胤本是后周禁军统帅,靠部下将领的拥护,发动陈桥
驿兵变,夺得后周政权,建立宋。因其以武力夺位,再加上五代时期,武将夺权的情况特别多,
故特别害怕部下掌握兵权的将领效法不信任武将,重文轻武,压制武将,防止武将篡位。
本题考查宋代的重文轻武,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
12.【答案】A
【解析】据材料“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并结合所学知,与“寇老”直接相关的是漕渊之盟。
宋真宗时(IOo4年),辽大举进攻北宋,宰相寇准力劝宋真宗来到澧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
辽军。第二年辽宋议和,辽朝退兵,宋朝给辽岁币,史称漫渊之盟。此后很长时间,辽宋之间保
持和平局面。
故选:A0
本题考查澧渊之盟的相关知识,关键信息是“宋真宗时期”“欲得天下好,无如召寇老”。
注意识记澧州之战和漫渊之盟的相关知识。
13.【答案】A
【解析】根据“擎天立柱启蒙元”并结合所学可知,成吉思汗的历史贡献是统一蒙古。铁木真完
成蒙古统一大业,结束了蒙古草原长期混战的局面。1206年,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
权,被尊为“成吉思汗”,A项正确;忽必烈是铁木真的孙子,建立元朝,排除B;忽必烈消灭
南宋,不符合题意,排除C;忽必烈统一全国,排除D。
故选:Ao
本题主要考查了成吉思汗以及主要功绩等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主要考查了成吉思汗以及主要功绩等知识,注意基础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14.【答案】C
【解析】1271年,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大都。元朝建立时,积极接受中原先进文化。忽
必烈在1271年发布《建国是诏》,取《易经》“大哉乾元”之义,以“大元”为国号。据此推知,
他接受中原先进文化。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o
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建立的相关史实。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本题主要考查解读题干信息和对历史史实的分析和准确识记能力。理解并识记元朝的建立的相关
史实。
15.【答案】C
【解析】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军攻灭南宋残部,完成了全国的统一,结束了我国历史上
较长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
故选:Co
本题考查元朝的统一,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本题考查元朝的统一,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6.【答案】D
【解析】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即“是什么”的问题。历史解释是在史事
的叙述和理解的基础上,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即“有什么用”的问题。题干
选项中选项ABC对当时的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反映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属于历史事实;选项
D不是描述某个历史事件,而是对历史事物进行的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属于历史解释。选项D
符合题意。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相关史实。注意掌握区别历史事实和历史解释
的方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事实,什么是历史解
释的相关史实。
17.【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可知:辽是中国历史上由契丹族在中国北方地区建立的封建王朝;西夏是中国
历史上由党项族建立的一个政权,1038年,元昊建国时以夏为国号,又因其在西方,宋称之为“西
夏”。阿骨打是女真族著名首领。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史称北宋。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在统
一女真诸部后,1115年建都立国,国号大金。综上所述,搭配正确是①②④。
故选:Bo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时期主要少数民族政权的相关史实。
熟记古代主要少数民族的重要首领、建立的政权等史实。
18.【答案】A
【解析】宋代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市舶司,宋朝时阿拉伯、东南亚、印度等十几个国家
的商人经常来华从事贸易,属于海外贸易,所以,宋朝政府给她们办理手续的机构是市舶司,澎
湖巡检司管理台湾,宣政院管理西藏,行省是元朝设立的地方行政机构,故BCD错误。
故选:A0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市舶司。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19.【答案】B
【解析】题目中(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
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说明宋代的商品经济活跃、繁荣。宋代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世界
上最早的纸币-交子,这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故选:Bo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宋代南方经济的发展和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历程。
理解和识记宋代经济发展的表现。
20.【答案】B
【解析】元朝时期,元政府在中央政府设置宣政院,负责管理西藏地区的行政事务,加强对西藏
地区的管辖。西藏地区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的行政区。
故选:Bo
本题以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行政区域并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为依托,考查宣政院的设置。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识记与灵活掌握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21.【答案】A
【解析】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五代
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不安。当时的南方地
区,由于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也有一定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
虽然政权分立,但长期政治统一的历史影响和各地经济发展的密切联系,使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
的必然趋势。
故选:Ao
本题考查了五代十国。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需要灵活运用五代十国涉及的政权与影响。
22.【答案】C
【解析】本题为排除型选择题。③在地方设置节度使,是唐朝后期的事情,与宋太祖无关•排除
③.①②④符合题意。
故选:C0
本题以为加强中央集权,宋太祖所采取的措施为切入点,考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
本题以宋朝加强中央集权措施为背景,考查学生识记历史知识能力。
23.【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以《宋史》的材料为依托,考查的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知识。
本题以《宋史》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
能力。
【解答】
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末年开始,到南宋最终完成。材料“国家根本,仰给东南。”反
映的正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到长江流域的历史状况。
故选D。
24.【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代南方农业不断发展,占城稻等得到推广,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30年车床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废旧物品回收服务技术方案
- 2023年铝硅靶、铝硅铜靶材投资申请报告
- 2024年房屋租赁合同详细条款及标的
- 2024-2030年版中国橡胶金属减震器行业发展状况及投资策略分析报告
- 2024-2030年激光打线仪搬迁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04年企业市场推广与营销合同
- 0kv线路施工临时设施租赁合同04
- 2024-2030年新版中国冶金耐火材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30年成品鞋加工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前景与投资研究报告
- 第二章 旅游线路类型及设计原则
- 大学美育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临时食堂施工方案
-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中测试试卷及答案
- 2023-2024全国初中物理竞赛试题:光的反射及折射(含答案)
- 2024年英语专业八级汉译英试题真题
- 2024年中考英语试题分类汇编:短文填空之选词填空(解析版)
- 山东省烟台市2024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真题答案】
- 菜鸟驿站合伙合同范本
- 汽车保险与理赔-题库
- 脓毒血症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