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质量抽测试卷八年级语文2024年1月注意事项:1.请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2.本试卷共四道大题,23道小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1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组是()A寻觅(mì)泻气(xiè)连绵不断(mián)摩肩接踵(mé)B.星辰(chén)娴熟(xián)巧妙绝伦(jué)正襟危坐(wēi)C.仲裁(cái)胆怯(què)自出新裁(xīn)锐不可当(dǎng)D.漫延(màn)建树(shù)俯仰生姿(zī)油光可见(jiàn)【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A.泻气(xiè)——泄,摩肩接踵(mé)——mó;C.胆怯(què)——qiè,自出新裁(xīn)——心,锐不可当(dǎng)——dāng;D.油光可见(jiàn)——鉴;故选B。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我爱冬天。冬天是一个小王子,它喜欢着一身素装,白巾束额,有点高傲,有点。可是,它的面庞多么干净,它的灵魂多么______。它擅长舞剑,剑术一流。风萧萧中,树枝摇摆,犹如万剑齐舞。它偏爱空旷和安静。这个时候,天也是高的,地也是的,雨点落下来,会凝结成冰。这是小王子送给这个世界的_____。A.清冷流光溢彩广珍奇 B.清凉晶莹剔透远珍宝C.清冷晶莹剔透广珍宝 D.清凉流光溢彩远珍奇【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辨析。一空,清冷:凉爽而微寒。清凉:凉而使人清爽。句中形容冬天,将冬天人格化,与前文“高傲”相呼应,用“清冷”恰当;二空,流光溢彩:流动的光影,满溢的色彩。形容光芒耀眼,色彩明亮。晶莹剔透:形容器物精致、光亮通明,结构细巧。句中形容冬天的灵魂光亮通明,用“晶莹剔透”恰当;三空,广:宽大、宽阔。远:远离、避开。句中形容大地辽阔,用“广”恰当;四空,珍奇:意思为珍贵奇异之物。珍宝:珠玉宝石的总称。句中形容冰是小王子送给世界的珠玉宝石,用“珍宝”恰当;故选C。3.下列各项中分析错误的一项是()①围棋被称为“手谈”,也就是说,是不用言语的特殊的对话方式。②下棋的过程,就是一个双方对话的过程,不用言语而心息相通,围棋之道体现了中国文化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③正是在棋盘上,纹枰对坐,以手代口;无声之中,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心灵交融的愉悦。④这是棋的境界,恐怕也是人生的一种美妙境界。A.“不用言语的特殊的对话方式”“人与人之间心灵交融的愉悦”都是宾语。B.四个句子都是陈述句。C.“共藏多少意,不语两相知。”最适合放在句③前。D.句②是病句,应把“就是一个双方对话的过程”中的“的过程”删掉。【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内容分析。D.句②是病句,改法错误。应该把“下棋的过程”中的“的过程”删掉,变成“下棋,就是一个双方对话的过程,不用言语而心息相通”。故选D。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4.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朝花夕拾》是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藤野先生、寿镜吾先生都是鲁迅人生中令他难忘的老师。B.书即古人的书信,古称“尺牍”或“信札”,《与朱元思书》和《答谢中书书》都是这种文体。C.《昆虫记》是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花了三十年写就的科普巨著,堪称科学与文学完美结合的典范,读起来“有趣又有益”。D.《格列佛游记》以写实的手法,对当时的英国统治阶级进行了痛快淋漓的鞭挞与讽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D.“以写实的手法”表述错误,应该是讽刺的手法;故选D。名著阅读(3分)5.小红和小显一直想探究: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党的第一代领袖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在读完《红星照耀中国》之后得到了答案。请你结合阅读,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小红:之所以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挽救国家命运,是因为最初的那一代领导人都对受苦受难的百姓怀有强烈的同情。比如彭德怀曾______________为人民谋幸福,是他们革命的出发点之一。小星:他们前仆后继、顽强坚韧的意志也是很重要的原因,书中的___________事例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小红:周恩来、朱德曾去欧洲留学,学习西方的军事、政治文化;毛泽东曾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这证明他们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可以救中国。【答案】①.带人攻打米店,将米拿出来赈济灾民;②.两万五千里长征;③.掌握了科学先进的知识(能以科学先进的思想领导中国革命)【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著内容。第一空:彭德怀早期就对受苦受难的百姓怀有强烈的同情。《红星照耀中国》中写道彭德怀的自述:“湖南发生大饥荒,成千上万的农民赤贫无依。彭德怀的舅舅救了许多农民,但是最大的一些米店是一个大地主开的,靠此大发横财。有一天有二百多个农民拥到他家中,要求他把大米平价卖给他们——这是在饥荒之年一向要大善士做的事。但这个有钱人拒绝讨论,把人们赶走,闩上了大门。彭德怀继续说:“我正好走过他家,便停下来看示威。我看到有许多人都已饿得半死,我知道那个人的米仓里有一万担大米,可是他却一点也不肯帮穷人的忙。我生气起来,便带领农民攻打他家,他们把他的存粮都运走了。我事后想起来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样做。我只知道,他应该把米卖给穷人,要是不卖,他们把米拿走是应该的。”可概括此事填空。第二空:以毛泽东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靠前仆后继、顽强坚韧的意志,经过长期的革命斗争,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才取得了革命的最终胜利,最突出的事例是带领中国工农红军进行了震惊中外的两万五千里长征。第三空:中国共产党革命者注重学习研究,周恩来、朱德曾去欧洲留学,学习西方的军事、政治文化;毛泽东曾阅读了大量的马克思主义书籍,这充分证明了只有掌握了科学先进的知识,能以科学先进的思想领导中国革命,才可以救中国。6.古诗文默写。(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3)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___。(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5)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不应为苦难所磨灭。正如李清照用《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诉我们:人生,就是要乘胜追击,勇往直前。【答案】①.烟波江上使人愁②.无可奈何花落去③.曾益其所不能④.塞上燕脂凝夜紫⑤.风休住⑥.蓬舟吹取三山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句默写。注意以下易错字词的正确书写:“波、奈、曾、燕、休、蓬”。二、古诗文阅读(17分)(一)(3分)7.阅读下面的杜甫诗两首,完成小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①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②湿,清辉③玉臂寒。何时倚虚幌④,双照⑤泪痕干!【注释】①闺中:指作者的妻子。闺,闺房,旧时称女子居住的内室。②云鬟(huán):女子乌黑浓密的头发。③清辉:月光。④虚幌(huǎng):薄到透明的帘帷。⑤双照:共照两人。下面对两句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诗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但甲诗更表达了对国家衰乱、人民流离失所的悲痛。B.甲诗把对国家败亡的悲痛融入景物描写;乙诗则借助想象,书写妻子对自己的想念。C.甲诗颔联“花溅泪”“鸟惊心”将花鸟人格化,写出了春之生机,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之情。D.乙诗颈联刻画了妻子的神与态,透露出战乱对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造成的巨大伤害。【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诗歌理解和分析。C.借“花溅泪”“鸟惊心”写出了时局的动乱和百姓的离散,表达了诗人的伤时忧国之情;本项中“写出了春之生机”分析错误;故选C。(二)(14分)阅读下面两文,完成下面小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选自《记承天寺夜游》)乙余与河南元集虚、范阳张允中……凡十有七人,自遗爱草堂历东、西二林,抵化城,憩峰顶,登香炉峰,宿大林寺。大林穷远,人迹罕到。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寺中惟板屋木器,其僧皆海东人。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于时孟夏月,如正、二月天。梨桃始华,涧草犹短。人物风候,与平地聚落不同。初到,恍然若别造一世界者。因口号绝句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既而,周览屋壁,见萧郎中存、魏郎中弘简、李补阙渤三人姓名文句。因与集虚辈叹,且曰:“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时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序。(选自《游大林寺序》,有删改)【注释】①遗爱草堂:白居易被贬江州后,在庐山遗爱寺建造的草堂。②东西二林:指东林寺、西林寺。后文“化城”指化城寺。③聚落:村庄。④迨(dài):等到。8.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欣然起行然后能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B.庭下如积水空明天时不如地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自遗爱草堂自非亭午夜分(《三峡》)D.寂寥无继来者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9.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两处画直线的句子。(1)相与步于中庭。(2)环寺多清流苍石,短松瘦竹。10.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11.甲乙两文中,作者所游之地都景色优美但游人甚少,其原因分别是什么?请用文中语句回答。【答案】8.D9.(1)(于是,我和张怀民)一起在院子里散步。(2)寺院周围多是清澈的溪流苍黑的岩石,矮短的青松修长的翠竹。10.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11.甲: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乙:大林穷远;名利之诱人也如此!【解析】【8题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词缀,……的样子/代词,这样;B.动词,像/动词,及、比得上;C.介词,从/连词,如果;D.代词,……的人/代词,……的人;故选D。【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相与:共同、一起;中庭:院子里;(2)环:周围;清流苍石:清澈的溪流苍黑的岩石;短松瘦竹:矮短的青松修长的翠竹。【10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由驿路到寺门,还不足半日的路程。“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独立且完整的表达句意;故断为:此地实匡庐第一境/由驿路至山门/曾无半日程。【11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根据甲文“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可知,在承天寺赏月夜之景的人只有苏轼与其好友张怀民,究其原因是他们为“闲人”,是清闲之人,闲情雅致之人。用原文回答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根据乙文第一段“大林穷远,人迹罕到”可知,大林寺在僻远的地方,人迹罕至;原因即“大林穷远”;根据乙文第三段“自萧、魏、李游,迨今垂二十年,寂寥无继者。嗟乎,名利之诱人也如此”可知,此地二十年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是因为人们都追名逐利;用原文回答即“名利之诱人也如此”。【点睛】参考译文:【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准备解衣入睡,恰好看到月光从门户照进来,于是高兴地起身出门。想到没有和我一起游乐的人,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还没有入睡,(我们)就一同在庭院里散步。月光照在庭院中,像积水一样澄澈透明。水中水藻、水草纵横交错,原来是院中竹柏的影子。哪一个夜晚没有月亮?又有哪个地方没有竹子和柏树呢?只是很少有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罢了。【乙】我与河南的元集虚,范阳的张允中……共十七人,从遗爱寺旁边的草堂出发,经过东林寺和西林寺,抵达了化成寺,然后在峰顶院歇息一会,再登上香炉峰,在大林寺住宿。大林寺在僻远的地方,人迹罕至。寺周围有许多清澈的流水、青色的岩石、矮小的松树和细瘦的竹子。寺里只有板隔的房间和木制的器具,寺僧都是海东人。这里由于山高地深,季节转换得很迟,按时令已是初夏四月,天气还像正二月一般。梨树、桃树才刚刚开花,山涧中的青草还未长高,人物风俗气候与平地的村落都不一样,初到这儿恍惚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于是我口占绝句一首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一会儿我们遍观了房间的墙壁,看见萧存郎中、魏弘简郎中、李渤补阙三人留下的姓名和文句,于是与集虚他们叹道:“这里确是庐山首屈一指的地方。由驿路到寺门,还不足半日的路程,但自从萧、魏、李三人到此游览之后,至今相隔将近二十年了,二十年间这里一片寂寥,再也没有来游览的人。哎,人们忙于追名逐利而冷落了大自然的美景,名利对人的诱惑是如此强烈啊!”元和十二年四月九日,乐天作序。二、现代文阅读(36分)(一)(8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1—13题。【材料一】“昆曲之美,美在文辞,美在唱腔,美在服饰,美在身段。昆曲的舞台美术在视觉效果上追求写意之美,精致考究,典雅细腻,它与昆曲各环节结合在一起,共同浓缩了昆曲的美学精华。”上海昆剧团团长谷好好介绍,追求写意之美是上海昆剧团在作品舞美上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这样的舞美创作不仅成为烘托剧情、辅助演员表演的优质载体,更成为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2019年,上海昆剧团携《临川四梦》首度亮相德国柏林戏剧节。德国专家一再夸奖其“舞台追求非常高级,让我们看到了东方文化的深邃”。“这让我认识到,当我们牢牢抓准属于民族艺术的审美内核,自信大胆呈现在舞台上,世界一定会对中华民族刮目相看。”谷好好说。(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二】“昆曲目前已经流转了600余年,它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大家都说它是‘诗句’。”参与本次演出的北方昆曲剧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元代剧作家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中,崔莺莺、张生及红娘三个人物形象可谓家喻户晓,这部作品表达了“愿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被赞为中国“爱情圣经”。本次演出通过展示《西厢记》作品中的部分精华,以张弛有度、诙谐有趣的表演,带领观众品味这部“元杂昆唱”力作,沉浸式欣赏“百戏之祖”昆曲的魅力。随着昆曲于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于昆曲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和扶持与日俱增,人民大众对昆曲的认知和喜爱逐渐增长。而如何突破昆曲欣赏“门槛”,使其更容易为社会大众所接受?“我们更希望观众朋友提出需求,避免从业者自说自话。”相关负责人表示,代入观众兴趣方向的昆曲社会推广新做法将起到引领作用,将观众“带进门”来,人们懂得如何欣赏,才可能慢慢喜欢上昆曲。(选自《光明日报》)材料三】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选自《西厢记·长亭送别》)【材料四】微上海:都说“昆曲”是百戏之祖,但对许多年轻人甚至00后而言。昆曲非常遥远,无法轻易接触,张军老师您怎么看待这个现象呢?张军:昆曲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从物理上来说的确是非常古老的艺术,但我坚信,只要母语是汉语,中国的文字、青乐、文化其实一直存于心中,只是何时、被如何启动的问题。昆曲的音乐曲调、诗词歌赋,是能让年轻一代发出一声“Wow”的感受!微上海:今年某大型视频网站跨年会也有一个国粹节目,深受网友们的喜爱,让年轻人接触并接受传统戏曲,张军老师在这一方面做出过哪些努力呢?张军:2011年,我曾与著名音乐家彭程在录音棚待了数不清多少个夜晚,把数段民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换上新衣、在保留昆曲原本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NexAge、摇滚、爵士、民谣等流行音乐的曲风,创造了“水磨新调”。微上海:张军老师作为“昆曲王子”,对提高昆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做了许多尝试,今后还有什么计划吗?张军:我现在有个新的身份——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校长,作为校长,面对这些新起之秀,要给他们更多精神与行动上的引领,让年轻人更好地学习并传承中华文化及传统艺术,把老祖宗的美好东西传下去。(选自《昆曲“噶好听”指南》)12.对以上材料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昆曲的舞台艺术在视觉效果上追求写意之美,这是昆曲在舞美方面始终坚持的重要原则,能起到烘托剧情、辅助演员表演的作用。B.昆曲历史悠久,爱情题材是其唯一的题材,其中以表现崔莺莺和张生之间爱情的《西厢记》最为著名。C.我国乃至国际社会对于昆曲传统文化的复兴保护和扶持与日俱增,普通民众对于昆曲的认知和喜爱也逐渐增长。D.虽然昆曲是非常古老的艺术,但其音乐曲调和诗词歌赋等“中国特色”迟早会令其在年轻一代中流行。13.学校举办“一曲入江南·昆曲戏剧月”活动,邀请你撰写一张有关“昆曲”的名片,介绍昆曲的历史和特色。届时发布在校园网站上。请你结合以上材料完成任务。14.在“昆曲戏剧月”活动中,同学们欣赏到了代表作《西厢记》,观看后大家的热情十分高涨。于是他们在课间围绕昆曲的艺术魅力和继承发展进行了讨论。请结合材料三、材料四补全下面发言。小文:都说昆曲是“诗句”,这次我可深有体会。像《长亭送别》的文辞,___________。小赫:是啊,既有诗的意境,又有诗的韵味。我们作为青少年,应该把这么美好的传统艺术发扬下去。据我所知,有许多可行的办法。比如__________________。小文:学校也应该自上而下地在精神和行动上引领我们,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传承昆曲。【答案】12.B13.昆曲距今有600多年的历史,是百戏之祖,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大家都说它是“诗句”。昆曲之美,美在文辞,美在唱腔,美在服饰,美在身段,舞台上追求写意之美。14.①.渲染了离别的伤感氛围,句式长短参差,句尾押韵,有声律之美;②.融入流行音乐曲风【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辨析。B.根据材料二第①段“昆曲目前已经流转了600余年,它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可知,昆曲善于表现爱情题材,选项中“爱情题材是其唯一的题材”的说法错误;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概括。细读材料,结合每一则材料找出昆曲的特点然后加以整合构成“名片”。根据材料一第①段“昆曲之美,美在文辞,美在唱腔,美在服饰,美在身段”可直接提炼;根据材料一第①段“昆曲的舞台美术在视觉效果上追求写意之美”可知,昆曲的舞台美术追求写意之美;根据材料二第①段“昆曲目前已经流转了600余年,它善于表现爱情题材,大家都说它是‘诗句’”可直接提炼;根据材料四第①段“都说‘昆曲’是百戏之祖”可直接提炼。【14题详解】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概括。根据小文的观点体会到昆曲是“诗句”,结合《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可知,句子长短参差,“天”“地”“紧”“飞”“醉”句尾押韵,有着音律之美,根据“黄花”“雁”这些象征着离别的意象可知,黄花地里西风吹,北雁南飞渲染出了离别的伤感氛围。(2)根据材料四“把数段民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唱段换上新衣、在保留昆曲原本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Nex
Age、摇滚、爵士、民谣等流行音乐的曲风,创造了‘水磨新调’”可知,为了让更多年轻人接触并接受传统戏剧,在保留昆曲唱腔的基础上融入了流行音乐曲风,所以把昆曲传承传扬下去的办法是融入流行音乐曲风。(二)(17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昆仑石①走进昆仑山口,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震撼,群峰巉立,突兀高峻,上干云霄。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清冽。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惊叹不已!②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石沟深壑,绝无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③那么就进山吧!④顺着109国道,从一个叫南山口的地方走进去,这一路,看吧!群峰相连,峰回路转,相迎相送,虽海拔高度不一,但都是巍峨巨石筑成的山体,山石大多呈青灰、赭黄、赭红色,给人感觉如翻阅时间久远的巨型线装书册,又有朱笔勾画。这样一页一页地读着,眼前仿佛浮现出一个个历史身影,峨冠博带的屈原大夫也飘然而来,曳袖长吟《九歌》:“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⑤与我们正在行走的青藏公路平行的,是那条青藏铁路,锃亮的钢轨上跳动着耀眼的光。这两条天路齐头并进,如长梯向昆仑山深处延伸……我注意到,那覆着积雪的铁路路基,是由一块块道砟组成,同行的铁路工务部门的同志说来自昆仑石,而公路也是由小小石渣铺底。⑥哦,昆仑山是它们的母体。⑦记得以前我去过山下的一个叫南山口的采石场。那是生产道砟的地方,工人告诉我,昆仑山石大多为青麻岩,坚硬度仅次于花岗岩石,是做铁路道砟的好材料。拿起两块石头相撞,顿有钢铁铿锵之声,由于它坚硬无比,粉碎机的钢板经常被崩坏,而粉碎时,那响声真是惊天动地,震耳欲聋;那石烟滚滚,飞向天空,颇像浓烈呛嗓的硝烟。就是这一块块坚硬的昆仑之石,托起了这长长的钢轨和公路,托起了几代人的梦想。⑧冒着冰霰雪雾,我们在昆仑山的深处歇脚。那里有个铁路工点,走进去,让我们眼前一亮的是那院子里摆着许多昆仑石。这里终年风雪为伴,缺氧寒冷,走路快了都会气喘。维护这条天路,辛苦可想而知。工区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这里的气候很难种植物,却摆了不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昆仑石,乳白色、深青色、褐黄色,摆在那儿,让你驰骋想象。有的石头上边画着牦牛、藏羚羊等动物,它们应该是这些铁路工人的唯一邻居。你别说,画得很像,那牛犄角,那蹄,画得都很可爱,惟妙惟肖,特别是那绒毛,长长的,飘起来,真像活了一样。望着,感叹着,我们忘记了呼啸的风雪和彻骨寒冷,心里热乎乎的,满是敬佩。⑨我有疑问,这么坚硬、沉重、如钢似铁的昆仑石,是怎么搬到工区院子里的?面容黢黑的工人回答我,是用机械和人力。他们说得很平淡,只微微笑。⑩这些昆仑石边还有一条小路,那是无数小小昆仑石砌成的,那些小石头晶莹光滑,十分可人,远望犹如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工人说这些小石头是从旁边清冽湍急的昆仑河里捞出来的,它们都经过雪水的磨砺洗礼。⑪搅天雪花继续急匆匆地飘洒着。忍着头痛欲裂的高原反应,我们艰难地来到最高点的一座石碑前,碑侧红字注明:世界铁路海拔最高点5072米。碑上有密密嵌文,红漆描就,断断续续读出:⑫“……建青藏铁路……虽历人世之艰险,然以人之本……他们金戈铁马、铺铁路以攀昆仑……为青藏筑钢铁坦途,功高昆仑。”⑬看了结尾,知道是西藏那曲人民立的碑。无数昆仑石托起的这条铁路,铺在这地球上,在阳光下发出光彩,犹如璀璨珍宝。仰望,一只雄鹰在雪后湛蓝的高空中翱翔,翱翔……⑭那一刻,我仿佛读懂了这一块块昆仑石。(冯文超·选自《人民日报》)15.通读全文,仿照所给提示,将空白处补充完整。走进昆仑山口,深受震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伫立石碑前,感慨万千16.作者在文章前两段不惜笔墨描写昆仑山,有何用意?17.结合选文内容,分析第⑨段加点字的表达效果。他们说得很平淡,只微微笑。18.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⑩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那些小石头晶莹光滑,十分可人,远望犹如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19.作者在文章结尾说:“我仿佛读懂了这一块块昆仑石。”你是否理解了其中的含义?请将你的看法写出来。【答案】15.①.行走在青藏铁路上②.看到昆仑石做成的道砟③.在昆仑山的深处歇脚④.看见铁路工人收藏的昆仑石。16.昆仑山是昆仑石的母体。这两段表现了昆仑山巍峨高峻的特点,衬托了昆仑石的坚硬沉重、如钢似铁。17.写出了铁路工人对此事平静的态度和习以为常的心态,突出了他们不畏艰苦、坚忍不拔的品格。18.比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昆仑石连缀排列、晶莹光滑的样子。19.这一块块昆仑石质地坚硬、如钢似铁,恰恰象征着铁路工人不畏艰险、坚韧乐观的品格。【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概括。根据第④段“顺着109国道,从一个叫南山口的地方走进去,这一路,看吧”,⑤段“与我们正在行走的青藏公路平行的,是那条青藏铁路,锃亮的钢轨上跳动着耀眼的光”可知,我们正行走在青藏公路;根据第⑤段“我注意到,那覆着积雪的铁路路基,是由一块块道砟组成,同行的铁路工务部门的同志说来自昆仑石,而公路也是由小小石渣铺底”可知,我看到了一块块的道砟,同行的人告诉我这些都是由昆仑石制成,所以我看到昆仑石做成的道砟;根据第⑧段“冒着冰霰雪雾,我们在昆仑山的深处歇脚”可知,在昆仑山的深处歇脚;根据第⑧段“工区的小院收拾得干干净净,这里的气候很难种植物,却摆了不少大大小小、形状各异的昆仑石,乳白色、深青色、褐黄色,摆在那儿,让你驰骋想象”可知,走进工区小院后,我看到了院子里摆满了铁路工人们收藏的昆仑石。【16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根据第①段“走进昆仑山口,就被那巍峨苍莽的山势所震撼,群峰巉立,突兀高峻,上干云霄。四季不化的冰凌雪雾,让昆仑山的磅礴里又多了几分清冽。哦,真不愧是‘万山之祖’!让人惊叹不已”,②段“这山看上去没有一点植被,只有岩石和岩石的组接,如巨人雄壮的骨骼,石沟深壑,绝无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可知,这两段描述了昆仑山巍峨苍茫的磅礴山势,“群峰巉立,突兀高峻,上干云霄”“石沟深壑,绝无柔和线条,山山相依,如削如攒,挺拔峥嵘”等都是作者对昆仑山的描述,表现出了昆仑山巍峨高峻的特点;联系下文第⑤段“是由一块块道砟组成,同行的铁路工务部门的同志说来自昆仑石,而公路也是由小小石渣铺底”,⑥段“昆仑山是它们的母体”可知,昆仑山是昆仑石的母体,昆仑山如此巍峨拥有着如巨人雄壮的骨骼和挺拔坚硬的特点,那么昆仑石也肯定坚硬沉重,如钢似铁,所以前两段大笔墨的描写昆仑山巍峨高俊的特点是为了衬托出昆仑石的坚硬沉重、如钢似铁。【17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只”的意思是仅仅。联系上文“我有疑问,这么坚硬、沉重、如钢似铁的昆仑石,是怎么搬到工区院子里的?面容黢黑的工人回答我,是用机械和人力”可知,我询问如此坚硬沉重,如钢似铁的昆仑石是怎么被工人们搬到院子里的,工人们“只”微笑,并没有说话,这一“只”字,写出了工人们并没有抱怨诉苦说如何把沉重坚硬的昆仑石费力的搬进院子里的,而是“只”微笑,表现出了工人们对把昆仑石搬进院子里的平静态度和习以为常的心态,突显出了工人们不畏艰苦,坚韧不拔的品格。【18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赏析。根据句子“那些小石头晶莹光滑,十分可人,远望犹如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可知,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远处望去将昆仑石晶莹剔透的“小石头”比喻成一条漂亮的“珍珠项链”,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昆仑石有着珍珠项链般的晶莹剔透和连缀排列的特点。【19题详解】本题考查句子含义的理解。根据第⑫段“‘……建青藏铁路……虽历人世之艰险,然以人之本……他们金戈铁马、铺铁路以攀昆仑……为青藏筑钢铁坦途,功高昆仑’”可知,石碑上记录了铁路工人们不畏艰险,已为人之本的态度,铺铁路建设铁路,为青藏铁路事业付出了汗马功劳,功高于昆仑,联系“我仿佛读懂了这一块块昆仑石”,是我理解了昆仑石如此坚硬如钢似铁,但工人们修建铁路就是克服了如此坚硬的昆仑石打造了昆仑铁路,昆仑石坚硬、如钢似铁的特点象征了铁路工人不畏艰险、坚韧乐观的品格。(三)(11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博物馆的“显眼包”①“显眼包”近日入选《咬文嚼字》评选出的2023年“十大流行语”。为其“加热”的,少不了博物馆里的显眼包。时下的年轻人,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逛博物馆——寻找博物馆的显眼包。那些千奇百怪、弹眼落睛、让人“笑不活了”的文物,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搜罗出来,俨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斗图”担当,在热议、转发甚至二度创作中出圈。但也常常一不小心,就将大众的关注点带歪了,这几天某网红茶饮品牌因与某博物馆显眼包联名推出的产品引发巨大争议即为一例。在无意识形成的娱乐化讨论场中,还有不少显眼包滑向低俗,而失了文物本该有的尊严,甚至误导公众对于文物内涵的认知。②如今的显眼包“顶流”,则非“无语菩萨”莫属,这是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的瓷雕“沉思罗汉”。他那一言难尽的微表情,被视作为“职场打工人”代言。很多人从刷屏的微信表情包认识了他,进而又追捧起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其承载的颇具民间风味的瓷雕技法倒是乏人问津。③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有这样的显眼包:西安博物馆惊现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彩绘陶缩脖俑;三星堆博物馆有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中的卡通猪;安徽博物馆“派”出“摸着良心说话”的一对守门按盾武士陶俑“出战”……明明是文物,却形似表情包,以似乎不那么“正经”的姿态走下神坛,精准切中大众情绪。④然而,仅盯着显眼包,对于了解博物馆以及博物馆所承载的厚重历史文化,显然是不够的。⑤不少显眼包,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或许在其所处博物馆中未必排得上号。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就拿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来说。它们千人千面、俨然“QQ表情”的外表固然有趣,更值得被知晓的,是其独特价值。作为具有一定数量且曾风行一时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仅见于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有专家推测,这或许与当时的都城建业(南京)屡次发生火灾有关,瓦当上夸张的人面,可能是具有避火之术的神祇。⑥需要肯定的是,显眼包点燃了时下年轻人对于博物馆的好奇心。这是一根自发的引线。至于它所引发的关注度最终将向何处奔涌,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波,其实需要专业引导。⑦中最应担此重任的,便是“出土”显眼包的博物馆本身。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显眼外表抢了复杂内涵的风头,在耍宝卖萌、插科打诨的网络漩涡中流于低俗,值得思考。另一方面,主动出击,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基于专业层面“活”化更多值得被看到的文物,越来越应提上日程。惟其如此,显眼包的这波引流才可能真正有效,才能全面烘托出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价值。(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20.文章首段有何作用?21.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逻辑顺序,补全下面的分析。首先列举许多例子,说明___________,接着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总结文章,指出博物馆本身应_____________,同时利用新技术,“活”化文物。22.文章第⑤段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3.文章最后一段的加点词可否删掉,为什么?【答案】20.首段叙述了时下的年轻人喜欢寻找博物馆中“显眼包”的现状,引出下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1.①.博物馆中的许多文物正以形似表情包的姿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②.很多文物尽管貌不惊人,但承载了巨大价值;③.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22.举例子,具体说明了许多文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23.不能,“可能”表推测,说明只有致力于挖掘历史文化价值,这波引流才或许有效,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就太绝对了。【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根据第①段“时下的年轻人,在用一种很新的方式逛博物馆——寻找博物馆的显眼包。那些千奇百怪、弹眼落睛、让人‘笑不活了’的文物,被人们乐此不疲地搜罗出来,俨然成为社交网络上的‘斗图’担当,在热议、转发甚至二度创作中出圈”可知,博物馆中那些千奇百怪的文物都被搜罗了出来,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寻找博物馆中的“显眼包”,叙述了现状;根据第②段“如今的显眼包‘顶流’,则非‘无语菩萨’莫属,这是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的瓷雕‘沉思罗汉’”,③段“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有这样的显眼包”,第⑤段“不少显眼包,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或许在其所处博物馆中未必排得上号”,⑥段“需要肯定的是,显眼包点燃了时下年轻人对于博物馆的好奇心”,⑦段“中最应担此重任的,便是‘出土’显眼包的博物馆本身”可知,全文的描述对象都为博物馆中的“显眼包”,联系第①段“为其‘加热’的,少不了博物馆里的显眼包”可知,首段就提出了博物馆中的“显眼包”,起到了引出下文中说明对象的作用,激发读者阅读兴趣。【2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章的逻辑理解分析。(1)根据第②段“如今的显眼包‘顶流’,则非‘无语菩萨’莫属,这是景德镇中国瓷器博物馆的瓷雕‘沉思罗汉’。他那一言难尽的微表情,被视作为‘职场打工人’代言。很多人从刷屏的微信表情包认识了他,进而又追捧起这一系列文创产品,其承载的颇具民间风味的瓷雕技法倒是乏人问津”可知,通过举例“无语菩萨”“沉思罗汉”一系列的形似表情包的文物被很多人作为微信表情包刷屏。第③段“博物馆无论大小,都有这样的显眼包:西安博物馆惊现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彩绘陶缩脖俑;三星堆博物馆有陶猪‘撞脸’《愤怒的小鸟》中的卡通猪;安徽博物馆‘派’出‘摸着良心说话’的一对守门按盾武士陶俑‘出战’……明明是文物,却形似表情包,以似乎不那么‘正经’的姿态走下神坛,精准切中大众情绪”可知,通过举例“仿佛受了天大委屈的彩绘陶缩脖俑”“‘撞脸’《愤怒的小鸟》中的卡通猪的陶猪”“‘摸着良心说话’的一对守门按盾武士陶俑”等等文物,举了很多文物被做成表情包形似表情包的例子,说明了这些文物通过形似表情包的方式让年轻人认识了并追捧精准的切中了当代年轻人的大壮情绪,博物馆中的许多文物正以形似表情包的姿态获得年轻人的青睐。(2)根据第⑤段“不少显眼包,就其重要程度而言,或许在其所处博物馆中未必排得上号。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就拿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来说。它们千人千面、俨然‘QQ表情’的外表固然有趣,更值得被知晓的,是其独特价值。作为具有一定数量且曾风行一时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仅见于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有专家推测,这或许与当时的都城建业(南京)屡次发生火灾有关,瓦当上夸张的人面,可能是具有避火之术的神祇”可知,举例“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来说明“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尽管很多文物貌不惊人,但承载了巨大价值。(3)根据第⑦段“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显眼外表抢了复杂内涵的风头,在耍宝卖萌、插科打诨的网络漩涡中流于低俗,值得思考”可知,最后总结说明了博物馆本身应该考虑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22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的辨析及其作用。根据第⑤段“就拿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来说。它们千人千面、俨然‘QQ表情’的外表固然有趣,更值得被知晓的,是其独特价值。作为具有一定数量且曾风行一时的瓦当类型,人面纹瓦当仅见于六朝的第一个时代——东吴。有专家推测,这或许与当时的都城建业(南京)屡次发生火灾有关,瓦当上夸张的人面,可能是具有避火之术的神祇”可知,运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举例“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六朝博物馆里备受热捧的人面纹瓦当”,具体说明了前文“同时,有相当数量的文物尽管貌不惊人,背后的价值有待被更多人看到。而显眼包文物惊世骇俗的外表,代表的也不过是它们的某一方面”,说明了许多文物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使说明更具说服力。【23题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特点。明确观点:不能。定性:“可能”,或许,表推测,起修饰限制作用。带词解句:联系结尾段“一方面,如何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避免其显眼外表抢了复杂内涵的风头,在耍宝卖萌、插科打诨的网络漩涡中流于低俗,值得思考。另一方面,主动出击,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基于专业层面“‘活’化更多值得被看到的文物,越来越应提上日程”,联系“惟其如此,显眼包的这波引流才可能真正有效,才能全面烘托出博物馆及文物的独特价值”可知,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这波引流才或许有效。删词解句:进一步挖掘出圈文物背后的历史文化价值,用好不断出新的互联网技术和传播方式,寻找文物与当下人们日常生活的连接点,这波引流才一定有效,与原意不符。说明文语言特点:“可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删去就太绝对了。四、写作(50分)请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其一,按要求作文。24.题目:那次劳动,真开心要求:①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②内容充实,行文流畅,能表达真情感。【注意】①不得套写、抄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②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③不少于600字,但不要超出所给字格【答案】例文:那次劳动,真开心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走进了特校。参加这样的义务劳动,同学们特别开心。广阔的操场,一栋接着一栋的教学楼,所有的人都由衷的羡慕。可真的是这样吗?这里的孩子多是残疾人,他们不会自卑吗?这些问题一个一个冒了出来。但一想到能够为他们做点儿事情,心情特别地雀跃。这时,教学楼里走出几位老师,带领我们去打扫卫生。大家早有准备,变戏法般拿出抹布。我走到窗边,不由深吸一口气。窗上蒙了一层灰,反倒是激发了我的斗志。我拿出抹布,浸上水,用力擦起了窗。只擦了一下,玻璃上就露出一道痕迹。看着效果,我一鼓作气。按着由上至下的顺序,使出全力。布与其发出清脆的摩擦声,虽有些刺耳,但我听起来却是格外欣慰。先粗擦掉灰尘,洗净抹布,再擦一遍。看着差不多干净起来的玻璃,我长出了一口气,很有成就感。手虽然有些酸痛,我却不肯停下。抹布脏了又洗,擦了又脏,已经看不出本来的颜色。重新洗净,与玻璃上顽强的污渍做起了斗争。旁边好心的学长递来了洗涤剂,挤上些来回擦几下,复又变成了原来的颜色。窗明几净,这才是该有的样子。同学们相视一笑,我心情大好。“哎呦,窗槽里还有灰尘呢!”忽然有人一喊,本想休息的我们又投入了“战斗”,可不,窗槽中灰尘还不少呢!重新洗净抹布,抓住一个小角,放入槽内反复擦着。边边角角处,就用抹布裹住手指,来回抠干净。当其一尘不染之时,手更酸了,本来高高升起的太阳,也有些斜了。傍晚,温柔的光芒洒在我们身上,徐徐的凉风吹过,算是给浑身湿透的我们一丝安慰。集中到操场上,欣赏着我们的劳动成果——窗明几净的教学楼,真是心旷神怡。能够用勤劳的双手服务社会,自豪感油然而生。当带着微笑抬头的同时,一句标语映入了眼帘——能来到这世上,本就是幸福的,我们都应心怀感恩,尽自己的力,去帮助他人。我想,我在这一次劳动经历中找到了答案:劳动,既是帮助了他人,也是帮助自己吧!【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命题作文。1.审题与立意。题目“那次劳动,真开心”,关键词是“劳动”,什么是劳动?为了某种目的或在被迫情况下从事体力或脑力工作,劳动是一种生产。同时题目中的“开心”指的是劳动的感受,对这项劳动有兴趣、热爱它,劳动后心情很好。“那次”要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沧州地坪施工方案
- 太阳能器具在户外摇滚乐比赛的供电考核试卷
- 塑料鞋生产安全操作规程考核试卷
- 煤炭矿区土地复垦技术考核试卷
- 建筑装饰与城市照明规划考核试卷
- 2025年速闭消声止回阀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超声脱钙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豆面条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自动泊车系统行业发展分析及发展趋势预测报告
- 2025年蓝牙通讯产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集装箱化和模块化数据中心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分析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防腐新材料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策略与投资前景预测研究报告
- 2025年护工考试试题及答案
- 全国第9个近视防控月活动总结
- 人教A版必修第二册高一(下)数学6.3.2-6.3.3平面向量正交分解及坐标表示【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快速换模系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肺功能康复锻炼》课件
- Unit 3 Weather(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四年级下册
- 技术标编制培训
- 【小学数学课件】搭积木课件
- GA/T 882-2014讯问同步录音录像系统技术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