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绪论(一)选题意义故意伤害案件是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常见的案件类型之一。因故意伤害案件中必定造成了被害人的人身健康伤害甚至死亡,因此该类案件手段残忍、性质恶劣、社会影响力大,因此侦破该类案件有助于为被害人伸张正义,维护法律的尊严,并对社会有警示教育的作用。在故意伤害案件办理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证据不足,证据之间关联性不强等的实际问题阻碍侦查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影响案件办理进度。故下文就为了故意伤害案件中证据收集与审查判断方面的内容与常见的问题进行探讨。二、故意伤害案件的特点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犯罪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的,一般不构成犯罪。但自伤行为损害了社会利益而触犯了其他刑法条文的,则构成犯罪。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主要指损害人体组织的完整或者破坏人体器官的正常功能。伤害行为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但不论使用何种手段,伤害他人身体的,均属伤害行为。伤害的结果,可能是轻伤或重伤,也可能是致人死亡。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故意伤害案件有如下特点。(一)主观故意性构成故意伤害罪的主观要件是行为人必须有伤害被侵害人的人身健康并且希望或放任该结果的发生的主观故意。因此,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行为人一般因为某些原因,例如与被侵害人产生纠纷,或在日常交往中受到打击从而产生了伤害他人人身健康的想法,因而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具有主观故意性。(二)成因的相对一致性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嫌疑人出现伤害被害人人身健康的主观故意的成因有多种多样,如经济上的纠纷、酒后一时冲动的争吵等。但总的来说,故意伤害案件的成因总结起来,一般都是因为当事双方存在一定矛盾且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无法缓和的情况演变而成的。因此,故意伤害案件的成因具有相对一致性。(三)激情犯罪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行为人一般处于愤怒、仇恨等的极端情绪的控制下,无法理性思考自身行为的危害性并无法控制自身行为,从而做出伤害他人人身健康的行为。因此,故意伤害案件具有激情犯罪的特征。(四)与其他案件易混淆故意伤害行为易与一般殴打、故意伤人的行为混淆,难以认定,特别是与殴打行为。在目前的日常实践中,区分这两种行为的一般判断标准为对被侵害人是否造成轻伤或以上的伤害结果来区分。但是仅仅从伤情结果来区分故意伤害和殴打就无法做到客观公正。比如,在主观故意上的认定方面,故意伤害在主观故意上行为人具有明显伤害被侵害人的人身健康的意图,并在伤害行为发生后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继续发生,并没有对被侵害人做出救助等补救行为。但是,殴打行为一般发生在行为人在暴怒等的极端情绪支配所发生的,在主观上并不希望对被侵害人的人身健康造成损害,例如街上两个陌生人发生纠纷,在争执的过程中,其中一方不慎将另一方打成轻伤,显然这样的行为,行为人并没有伤害被侵害人的人身健康的主观故意,但造成了轻伤的行为结果,因此不能因为造成了轻伤的行为结果就认定是故意伤害。而故意杀人与故意伤害相比,故意杀人在客体要件是不仅仅是损害了他人人身,而是非法剥夺了他人的生命权。在主观要件上,故意杀人是行为人明知该行为会对被侵害人的生命权进行剥夺,但希望或者放任该结果的继续发生,包括了直接和间接的故意。因此,在认定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过程中,需要区分行为人主观上的故意,即区分行为人是否有杀人的故意还是损害他人人身健康的故意,和考虑行为结果,即是直接造成他人死亡的结果还是伤害过重致他人死亡的结果。三、故意伤害案件的证据特点故意伤害案件是一种瞬时发生的案件,从案件发生到第一批侦查人员到达现场之间有一段的空白时间,嫌疑人可能会利用该段时间进行相关的证据处理工作,因此故意伤害案件的证据有如下特点。(一)隐蔽性故意伤害案一般由双方的纠纷无法得到解决,从而使一方情绪失控演变而来的,所以该类案件的发生地点常处于比较封闭的场合,现场可能没有目击者,除了双方各自的陈述与供述等直接证据之外,需要花费时间去寻找可能见证案发经过的目击者,发掘熟知双方矛盾的知情人,了解事件始末等的间接证据,因此该类案件的证据会存在一定隐蔽性。(二)虚假性故意伤害案的证据还具有做伪证的特点。比如,行为人在实施行为后将凶器进行丢弃、藏匿或者其他处理;私下接触目击证人,串通证词,掩盖案件重要环节;威胁证人,使证人不敢出面指证等;再比如,被侵害方可能刻意夸大事实,夸大案情的情节;收买证人,让这么做出不利行为人的虚假陈述;在验伤过程中故意夸大伤情,让医生无法做出准确的判断;作虚假的病历证明,购买昂贵的药物治疗,企图获得高额的赔偿等。以上特点会在日常实践中造成双方对事情的描述相左,案件的关键情节无法确定,关于伤情认定或量定赔偿金额的证据证明力不足,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的困境。从而拖延了案件办理进度,降低了案件办理效率。四、故意伤害案件的证据收集在办理故意伤害案件中,对于案件情况的掌握可以基本分为发案起因、案件基本事实、和行为结果几个方面。案件的基本事实决定了案件的性质,发案起因和行为结果影响着案件的裁量,因此两方面的证据都应该查明。但是,对于故意伤害案件本身而言,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还是证明案件基本事实的证据,应该着重收集证明案件基本事实的证据。而关于案件基本事实的证据主要是指行为人在何时何地出于什么样的目的,使用什么样的手法侵害了被侵害人的人身健康;侵犯被侵犯人的人身健康的具体过程以及侵犯的结果和侵犯后的行为反应。下面展开论述关于故意伤害案件证据收集的方法与细节。(一)物证的收集违法现场是案件的中心,大量案件的信息都蕴藏在违法现场里,等待着侦查人员的发掘。因此,勘验现场是侦查工作的第一步,也为后面深入开展侦查工作提供线索。在勘验现场时,首先要绘制现场方位图,将现场所处的位置、当时的环境条件以及现场附近的建筑物、植物与现场的相对位置、距离等要素一一在现场方位图上呈现并拍照固定,方便日后侦查人员能快速熟悉现场的方位以及其他条件,更能快速对案件熟悉案件的情况。其次,划定好警戒范围,划分好中心现场和警戒区,严禁无关人员进入中心现场,破坏现场。最后,要在现场的重点部位提取痕迹物证,如现场出入口、打斗的中心现场以及可能被行为人或被侵害人接触的物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调取现场的监控视频,包括现场出入口、中心现场等,使情况确定调取监控视频的范围和时段,进一步重现基本犯罪事实。在勘验现场的时候需要做好个人防护,戴好头套、手套、脚套、口罩,防止在勘验现场时无意破坏痕迹物证。(二)嫌疑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的收集在询问当事人双方和证人时,应秉着全面、客观、真实的原则了解案件的前因后果,但要把询问的重点放在案件基本事实上来,即整个伤害行为发生的过程,比如对行为人的讯问需要问到事前是否有为伤害行为专门准备器械;在实施伤害行为时双方在现场所处的位置、站位以及移动路线;造成被侵害人人身伤害的方法,即用何种器械用何种姿态对被侵害人造成伤害;被侵害人在行为过程中有无采取何种行动反抗;行为结束后被侵害人的状态以及自身后续的行为等。上述细节在结束对行为人的讯问后应在对被侵害人和证人询问中再一次确定,发现双方证言的矛盾之处,进一步询问从而发现和排除行为人掩盖事实的细节或被侵害人夸大事实的情节。在对第一次询问内容的设计中,一定要问细问全。其一是因为案件办理的时间长,当事人双方可能会因为时间过长而遗忘案件细节,第一次询问时是当事人双方对案件事实记忆最清楚的时候,因此因此第一次询问应该全面细致,为接下来的侦查工作打好基础,减少日后需要再次询问被侵害人或者证人需要,节省在询问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上花费的时间,提高侦查效率,也防止相隔长时间询问被害人和证人,导致其遗忘案件细节,增加取证难度。其二,通过对讯问内容的全面设计,让嫌疑人尽可能多的讲出案件事实的细节,与已掌握的物证和证人证言、被害人供述进行对比,寻找出矛盾之处进一步讯问,压缩嫌疑人掩盖、隐藏案件事实的空间。最后,在询问当事人双方和证人时一定要遵从分开询问原则,严禁集中统一询问,以防相互影响对案件事实的记忆,从而不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或相互串供。(三)伤情鉴定的收集在故意伤害案件中,伤情是对案件进行定性和日后审判量刑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伤情鉴定是判断伤情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也是对故意伤害案件定性和量刑的依据性证据之一。在一些构成轻伤的故意伤害案件中,伤情可能会在案件侦查阶段痊愈,倒是证据消失。因此,在处警人员到达现场时,除了制止双方行为,登记个人信息外,仍要对被害人的伤情先行进行拍照固定,在照片的内容上需要反映出伤情的形状、大小、成伤位置等。其次,指引被侵害人尽快就医,处理伤情,获得伤情完整的病历证明和报告后,告知被害人交付病历资料复印件给公安,公安机关委托鉴定机关进行伤情鉴定,根据鉴定机关得出的鉴定意见对案件进行准确的定性。最后,得出鉴定意见后要及时告知被害人和嫌疑人。根据《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第81条第二款规定,对经审查作为证据使用的鉴定意见,公安机关应当在收到鉴定意见之日起五日内将鉴定意见复印件送达违法嫌疑人和被侵害人。(四)电子证据的收集上文所述,在对案件情况的掌握中,除了行为的具体过程和行为的结果外,行为的起因也会成为案件量刑的一个影响因素或可能在起因中存在着其他的违法犯罪行为因此,行为的起因也是公安机关应当追溯的内容。行为的起因自然会在被害人陈述和嫌疑人供述中有所体现,但是仍需其他证据与笔录中反映的内容向映衬,能证明涉案双方存在纠纷的证据除了其他证人的证言中体现,也可能存在在涉案双方的日常交流里。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使用手机和互联网的程度越来越深。因此在进行侦查工作时,侦查人员因根据当事人双方讲述的事件起因收集当事人双方手机里与对方的交流记录如如微信聊天记录、银行转账记录等,用直接证据证明涉案双方存在纠纷的情况。(五)辨认笔录的收集对于已收集的需要进行同一性判断的证据,例如用于造成被害人人身伤害的器械、嫌疑人的身份相貌、反映伤势情况的照片、以及反映涉案双方纠纷的书面记录等,都需要让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进行辨认。在与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进行证据辨认时,应注意几个方面。首先,进行辨认时应在灯光条件良好,能清晰分辨的环境下进行;其次,进行辨认时应分开单独进行,以防相互影响,无法确保辨认结果的真实性;最后,在辨认的过程中,侦查人员不得以任何方式对辨认人进行任何暗示来影响辨认的结果,让辨认结果失去准确性。五、故意伤害案件证据的审查判断证据是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材料。对于案件的定罪量刑需要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因此证据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判断其的关联性、合法性、客观性。总的来说,审查证据即是审查证据的证明能力和证明效力。证据的证明能力是指证据在案件中证明案件的客观事实,找出证据与案件事实的客观联系,形成完整的证据链,将案件事实用证据完全的重现。而证据的证明效力即是指证据是否合法,包括证据的取得,取证的过程,取证的程序是否符合刑事诉讼法关于证据要求的相关规定。在故意伤害案件对证据的审查判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物证的审查判断在对物证进行审查时,对于现场取得的物证,需要证明该物证的来源确实为案件现场。对于其他收集的物证需要证明其为原件或原物,对需要进行复印、转录的物证副本需要与原件进行同一认定,证明副本与原件是否一致。比如在故意伤害案中现场缴获的凶器需要证明该凶器是否在现场找出,排除其事后带入现场的可能。最后,在对物证的审查判断中,物证提取的具体位置应该得到详细的记录,应该充分描述到物证提取位置的特定位置,例如在现场某个方位的某样参照物上,不能就笼统描述在现场里或在现场的某个区域里,必须充分描述到物证的具体特点。(二)被害人陈述的审查判断被害人陈述是证据链中极其重要的一环,但被害人陈述同时会充满被害人的主观推断和感情色彩。因此,在审查被害人陈述时应注意几点。首先,审查被害人的陈述能力。审查被害人在进行陈述时的精神状态是否能客观真实的反映事实,并审查被害人在进行陈述时是否受到威胁、欺骗、诱导、强迫等的外界因素影响,从而提高被害人陈述这类证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其次,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审查被害人所陈述的事实是否与案件为同一事由,是否与嫌疑人有关,所陈述的内容是否真实,有所印证,并且注意审查被害人陈述的内容是否前后一致,对案件事实做出不一样的陈述。(三)嫌疑人供述的审查判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护情况进行审查,必须严格审查其真实性。真实的供述和辩解有细节,可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而虚假的供述没有细节,无法与其他证据相互印证。在故意伤害案件中,对嫌疑人供述的审查应该着重审查判断嫌疑人对该行为的主观恶意和是否存在掩盖、模糊事实的情节。有一起故意伤害案件,嫌疑人和被害人在江边的酒吧喝酒后发生矛盾然后产出冲突。在打斗的过程中,嫌疑人在被害人已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将被害人追打至江边的护栏,导致被害人不慎从护栏边摔落进江里,且事后嫌疑人存在阻止被害人朋友对被害人进行施救的行为。在嫌疑人供述中,嫌疑人否认自己有推被害人下江的动作和辩称其阻止被害人的朋友下江拉被害人上岸只是因为当时情绪激动,并主观上并没有阻止施救的意思。但是在其他多个证人的证词中都明确了嫌疑人是在被害人已经没有反抗的能力时,将被害人依靠在栏杆上继续进行殴打的行为,最终导致被害人滑落进江里,并且明确了嫌疑人在阻拦被害人朋友展开施救时踹了其中一个施救的朋友一脚,并说“不关你们的事,再帮忙连你们也一起打”,对施救的朋友产生了言语和行为上的威胁,令被害人的朋友在当时停止了施救,最终导致被害人的溺亡。嫌疑人的供述中,虽然承认了殴打的事实,但是模糊了自己在追打被害人时,被害人已无反抗能力的细节,企图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查,因此,对嫌疑人供述的审查应该与其他证据相互对照,审查其供述的真实性与对事实讲述的完整性。(四)伤情鉴定意见的审查在故意伤害案中,对于伤情的鉴定意见是对案件定罪量刑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鉴定意见的审查需要慎之又慎。首先,对伤情鉴定意见须对鉴定的伤势相关的病历材料进行审查,确定与案件被害人为同一伤情材料;其次,审查鉴定机关以及鉴定人的鉴定资质,对于在不具备进行鉴定资质和条件的,或超出鉴定机关法定的鉴定范围所得出的鉴定意见,应当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案件的证据;最后,审查鉴定意见的鉴定程序,对于鉴定程序违法或错误,鉴定过程违反相关鉴定特定标准或鉴定意见报告文书不完整的,可以进行补正或重新鉴定,不能补正的应当予以排除,不能成为案件的定案证据。(五)辨认笔录的审查判断辨认是嫌疑人、被害人或证人对涉案的相关物品或人员进行同一认定的一大重要方法。只有能够正确反映对相关涉案人员和物品进行同一认定的辨认笔录,才能对相关的涉案人员与物品进行确认。因此有必要对辨认笔录进行对合法性的审查判断。例如对辨认的环境进行审查,是否处于光线充足,能够清晰的进行辨认的环境下进行辨认;对辨认的条件进行审查,对人员或物品的辨认是否有一定数量的相似物一并进行辨认,辨认人是否为单独辨认;对辨认过程的审查,在辨认过程中是否由两名及以上侦查人员主持辨认工作,在辨认的过程中辨认人是否受到威胁、暗示、诱导、强迫等的方式干扰辨认结果以及在辨认过程中是否有见证人;对辨认笔录的审查,对于已形成的辨认笔录审查是否有辨认人、见证人以及两个侦查人员的签名和辨认结果的时间与辨认笔录反映的时间是否一致。(六)电子证据的审查判断电子证据是刑事诉讼法里规定的八大证据种类的其中一种。为了更好地证明案件的事实,对电子证据的审查应该是:首先应审查电子针具的客观性。尽管电子证据与案件同时出现,甚至在案件发生前存在,但并不意味着电子证据的客观性必然存在,其原因在于电子证据的数据容易被人窜改。还应审查电子证据的数据是否为原件。如果它是一个转录的副本,它更可能被改变。因而,还须审查电子证据在保存期间的查阅情况,是否有人在公安机关保存电子证据期间进行过数据的修改。其次,应审查电子证据的关联性。在审查电子证据的相关性时,最重要的是区分相关性本身是否属实。最后,审查视听材料的合法性,审查在取得电子证据和保存电子证据的过程中是否符合法定程序。(七)定罪以及程序的整体审查判断公安机关侦查的刑事案件的起诉标准是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已经查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在进行完对案件单个证据的客观性、关联性审查完毕后,应该对通过单个证据相互关联所得出的犯罪事实再一次进行审查判断。在故意伤害案中,嫌疑人的主观故意是定罪的关键,嫌疑人主观上的动机决定了对不同罪名的使用。一对夫妻在家中因生活琐事发生争吵并相互动手。在争吵的过程中,嫌疑人走到洗手间拿了一把戒尺刀,对着被害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年新能源发电设备自动化装置项目成效分析报告
- 2024年超铀元素及其提取设备项目综合评估报告
- 2024年装在进口飞机上的国产零备件和材料项目评价分析报告
- 质量培训35环宇抽样检验培训教材
- 2024届河北省唐山市唐县第一中学高三5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数学试题
- 构建幼儿园大阅读体系的实践研究 研究计划+实施阶段+结题报告
- 采购合同中的处罚条款
- 编撰物流合同执行统计表
- 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 辽宁省丹东市七校协作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生物试题
- 肝穿刺病人术后的护理措施
- 初二(四)班感恩主题
- 贷款业务三查培训课件
- 幼儿园呕吐培训课件
- 【川教版】《生命 生态 安全》三年级上册 第13课《情绪气象图》课件
- 幼师生涯发展报告
- 部分地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期末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含答案)-2
- 风湿热护理查房
- 辽宁省盘锦市双台子区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数学试题(含答案)
- 新生儿院感知识培训
- 血小板减少的护理查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