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理学元中一些问题_第1页
伦理学元中一些问题_第2页
伦理学元中一些问题_第3页
伦理学元中一些问题_第4页
伦理学元中一些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伦理学参考书目:1.《哲学的伦理学》,[美]彼彻姆著,雷克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2.《伦理学是什么》,何怀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3.《自我、他人与道德——道德哲学导论》,徐向东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

伦理学思考题:是否我们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都能说得上是道德的?如果不是的话,如何区分出与道德有关系的事情和与道德无关系的事情?是否道德就总是要涉及到他人?一个人对于自己的事情是否存在道德?是否要为道德给出理由?充分的理由是否是道德行为的必要条件?

伦理学

相对主义与客观主义

a.相对主义(relativism)约定主义(conventionalism)主观主义(subjectivism)

b.客观主义(objectivism)道德上的主观主义到目前为止,关于道德,我知道道德就是你在追求的时候感到自在的东西,不道德就是你在追求的时候感到不自在的东西,道德与不道德就是按照这些标准来判断的。斗牛对我来说是很道德的,因为在从事这种游戏时我感到很惬意,有一种生与死、死亡与不朽的感觉,而在这种游戏结束之后,我就感到很悲哀,尽管同时也很惬意。——海明威:《死于下午》道德相对主义(MoralRelativism)

Mostoftenitisassociatedwithanempiricalthesisthattherearedeepandwidespreadmoraldisagreementsandametaethicalthesisthatthetruthorjustificationofmoraljudgmentsisnotabsolute,butrelativetosomegroupofpersons.Sometimes‘moralrelativism’isconnectedwithanormativepositionabouthowweoughttothinkaboutoracttowardsthosewithwhomwemorallydisagree,mostcommonlythatweshouldtoleratethem.道德相对主义1道德价值乃是植根于社会习俗、历史条件和形而上学信念这样一些东西之中的,而这些东西在不同的社会中是不同的;2所以,道德判断必然与社会约定和社会习俗牵涉在一起;3没有中立的标准使我们可以判定竞争的道德主张;4因此,道德判断必定是相对的道德相对主义对文化相对主义的批驳:“宽容”的矛盾变革与进步是否可能自身基础的不确定相对主义和客观主义1.《文化模式》,露丝·本尼迪克特著,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2.《原始人的心智》,弗兰兹·博厄斯著,项龙王星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3.《德性之后》,麦金泰尔著4.“道德相对主义批判”,杰哈德·泽查思考题1.是否存在着普遍的人性?支持或反对的理由是什么?是否能够以普遍的人性作为道德普遍性的支持?2.什么是道德相对主义?什么是道德怀疑论?两者是否存在联系?3.谈谈你是如何理解“宽容”的?4.阅读《文化模式》一书,阐述其基本观点。

是与应该的断裂“是”与“应该”的断裂(“is-ought”Gap)

DavidHume

是与应该的断裂“在我所遇到的每一个道德学体系中,我一向注意到,作者在一个时期是照平常的推理方式进行的,确定了上帝的存在,或是对人事作了一番议论;可是突然之间,我却大吃一惊地发现,我所遇到的不再是命题中通常的“是”与“不是”等连系词,而是没有一个命题不是由一个“应该”或一个“不应该”联系起来的。这个变化虽然是不知不觉的,却是有极其重大的关系的。因为这个应该或不应该既然表示一种新的关系或肯定,所以就必需加以论述或说明;同时对于这种似乎不可思议的事情,即这个新关系如何能由完全不同的另外一些关系推出来的,也应该举出理由加以说明。……这一点点的注意就会推翻一切通俗的道德学体系……”

——休谟:《人性论》,关文运译,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509-510页。A.不许上课不认真听讲!(ought)B.上课不认真听讲烂耳朵,(is)不许上课不认真听讲!(ought)C.上课不认真听讲烂耳朵,(is)烂耳朵会引起头痛,(is)不许上课不认真听讲!(ought)是与应该的断裂是与应该的断裂论证一:(1)谋杀者的行为出于恶意(2)受害者痛苦地死去(3)因此,谋杀是一种罪恶的行为。是与应该的断裂论证二:(1)谋杀者的行为出于恶意(2)受害者痛苦地死去(3)有意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是罪恶的。(4)因此,谋杀是一种罪恶的行为。是与应该的断裂思考题:“是”与“应该”的断裂的问题与道德相对主义存在着何种联系?在“事实”与“价值”之间是否存在着明确分别?阅读原著中的相关内容,说明休谟的提出是与应该的断裂问题的真正主旨何在?是与应该的断裂参考书:1.《人性论》,休谟著2.《伦理学原理》,G.E.摩尔著,长河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道德运气参考书目:

■《道德运气》,伯纳德·威廉斯著,徐向东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道德运气”)■《人的问题》,托马斯·内格尔著,万以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道德运气”)■《善的脆弱性》,玛莎·纳斯鲍姆著,徐向东陆萌译,译林出版社,2007年。(“第一章:运气与伦理”)道德运气(moralluck)“善的意志并不因它造成或者达成的东西而善,并不因为适宜于达到任何一个预定的目的而善,而是仅仅因意欲而善,也就是说,它就自身而言是善的……即使由于命运的一种特殊的不利,或者由于继母般的自然贫乏的配备,这种意志完全缺乏贯彻自己的意图的能力,如果它在尽了最大的努力之后依然一事无成,所剩下的只是善的意志(当然不仅仅是一个纯然的愿望,而是尽我们力所能及的一切手段),它也像一颗宝石那样,作为在自身就具有全部价值的东西,独自就闪耀光芒。有用还是无效果,即不能给这价值增添什么,也不能对它有所减损。”

——《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康德著,3:394。(《康德著作全集》第四卷,第401页,李秋零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道德运气“高更与塔希提岛”道德运气“然而,人的卓越就像葡萄藤那样成长,得到了绿色雨露的滋养,在聪慧而公正的人当中,茁壮成长,直达那清澈的蓝天。”

——品达,《尼米亚》,转引自《善的脆弱性》,纳斯鲍姆著,第1页。利己主义心理的利己主义(psychologicalegoism)伦理的利己主义(ethicalegoism)利己主义

心理的利己主义第一个论证:

如果我们把一个人的行动描述为自私的,把另一个人的行动描述为无私的,那么我们就忽视了这个关键的事实:在这两种情形中,倘若我们假设那两个人都自愿地履行这个行动,那么每个人都是在做他最想做的事情。利己主义

心理的利己主义第二个论证:

“无私的”行动在履行该行动的那个人那里产生了一种自我满足感。当一个人做一件看起来是利他主义的行为时,他也许不是出于对某种实质性的自我利益的考虑,例如,得到公众承认,捞取名声等等,而是觉得这样做可以使自己感到很满足。利己主义伦理的利己主义的一个论证一、每个人都最了解自己的欲望和需要,而且,每个人在有效地追求那些欲望和需要都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二、照看他人这项政策是对他人隐私的一种无理侵犯,涉及留心和介意他人的事情。三、使其他人成为一个人的恩惠对象就是在贬低他们,因为这种做法剥夺了他们的个人尊严和自我尊重。利己主义

如果一个人采取了利他主义伦理学,那么他的首要关注就不是如何过他的生活,而是他如何去牺牲他的生活。……利他主义腐蚀了一个人把握自己的生活价值的能力;它揭示了一种把一个人的实在性加以抹灭的心态。……利他主义把死亡作为价值的根本目标和标准。一旦你接受了利他主义,你就必然会把放弃、顺从、自我否定以及任何其他形式的受难(例如自我毁灭)视为美德。——安·兰德:《自私的德性》利己主义安·兰德为利己主义提供的论证(1)一个人只有一个生活要过。因此,如果我们珍惜个体,也就是说,如果个体具有道德价值,那么我们就得承认个体的生命具有最高的重要性,因为一个人毕竟只有一次生命。(2)利他主义的伦理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