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1页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2页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3页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4页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一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卷第I卷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面加点字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A.漪(yī)沦 百舸(gě) 罗绮(qí) 约车百乘(chéng)B.饿莩(piǎo) 沟壑(hè) 冠(guàn)者 鸡豚狗彘(zhì)C.昳(yì)丽 倾圮(yí) 强(qiǎng)谏 接踵(zhǒng)而泣D.饥馑(jǐn) 铿(kōng)尔 缒(zhuì)城 恃(shì)辇而行2.下列各组词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坎坷 窠臼 废墟 暄响 B.骄美 宁谧 魅惑 怨诉C.隐秘 雾霭 斑斓 攀缘 D.悲泣 憩息 贵冠 振惊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至而自谢曰(道歉) 一年一度秋风劲(刚劲有力)B.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游泳)C.肆其西封(扩张)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水浅的江底)D.时时而间进(间或)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激浊扬清)4.下列作家、国籍(或朝代)、作品分类错误的一项是:A.郭沫若——现代——《女神》 舒婷——当代——《致橡树》B.闻一多——现代——《红烛》 普希金——俄国——《叶甫盖尼·奥涅金》C.狄金森——美国——《篱笆那边》 裴多菲——匈牙利——《我情愿是急流》D.左丘明——战国——《左传》 孟子——春秋——《论语》5.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期望 。A.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温婉靓丽的小姐。B.迈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小姐。C.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小姐。D.迈过一个丁香一样的温婉靓丽的小姐。6.找出下列诗句中表达有问题的句子:A.在野草的茫茫中咆哮着干燥的风/在低压的暗云下唱着单调的东流的水/在愁闷的森林里有许多埋藏的年代。B.那座滑梯的栏杆太低了/常常跌下家长的心。C.青绿青绿的是杨柳条儿吗/千枝万枝要把春天插遍沙漠。D.也不止像泉源/长年送来清亮的安慰/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一个人不喜爱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部诗看。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假如关于诗没有爱好,关于小说戏曲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确实是故事。因此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味的故事。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是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探案》之类的东西。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然而假如真能观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稚嫩的好奇心,要超过关于《福尔摩斯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关于人一辈子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第一流小说家不仅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支撑住一园锦绣辉煌动气蓬勃的葛藤花卉。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确实是小说中的诗。读小说只能见到它的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不记得架上的花。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观赏诗,自然就能观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假如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和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氏乐府本领》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然而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他们所依照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氏乐府本领》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举一个专门简单的例子来说,比如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或者崔颢的《长干行》: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里面也都有故事,然而这两段故事多么简单平凡!两首诗之因此为诗,并不在这两个故事,而在故事后面的乐趣,以及抓住这种朴素而隽永的的乐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朴素而隽永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这两段故事你和我都会说,这两首诗却非你我所做得出,尽管从表面上看起来,它们是那么容易。读诗就要从此种看来虽似容易而实在不容易做出的地点下功夫,就要学会了解此种地点的佳妙。关于这种佳妙的了解和爱好确实是所谓的“趣味”。(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7.本文作者期望青年喜爱读诗的缘故是:A.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B.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做一首诗看C.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微 D.能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8.本文中所谓的“趣味”指的是什么,找出说明不准确的项( )A.对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的了解和喜爱B.对艺术家关于人一辈子的深刻的观照和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的了解和喜爱C.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这一点必须引起作者和读者的重视D.对故事后面的乐趣及表现它的艺术本领的了解和喜好9.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和崔颢的《长干行》这两首诗之因此为诗,并不在诗里的故事,而是隐藏在故事后面的“乐趣”。对两首诗中“乐趣”说明不正确的项是:A.两首诗都不着一色,白描无华,但人物、景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B.贾诗中有郁郁青松,悠悠白云,这青与白,这松与云,它的形象与色调恰和云山深处的隐者身份相符。C.崔诗中女主角闻乡音而急于“停舟”相问,可见她离乡背井,水宿风行,孤零无伴,没有一个可与共语之人,表现了她境遇和内心的孤寂D.贾诗中隐者采药为生,济世活人,是一个真隐士。诗人对他有高山仰止的钦慕之情。10.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观赏诗的人关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切的了解B.一个人不喜爱诗,文学趣味就低下的缘故是他在观赏时仅停留在满足原始的稚嫩的好奇心这一层面C.第一流小说家是不大会讲故事,但所讲故事中又有诗的人D.“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其中的诗即指作品内容和形式的精深、完美之处三、(12分,每小题3分)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1—14题。………………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11.对下面加点词语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舍瑟而作舍:放下 B.冠者五六人冠者:戴着帽子的C.夫子喟然叹曰喟然:长叹的模样 D.为国以礼,其言不让为:治理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古今相同的一项是:A.莫春者,春服既咸 B.童子六七人C.为国以礼 D.其言不让1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差不多相同的一组是:A.为国以礼,其言不让B.是故哂之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因之以饥馑C.浴乎沂D.子路率尔而对曰风乎舞雩舍瑟而作14.下列赏析文字有错误的一项是:A.文章对曾皙出场时的细节描写,栩栩如生地表现了他放达、潇洒、自得的性格B.孔子“哂子路”以及对冉有、公西华述志的评论,差不多上以礼让为准则的C.曾皙表示不愿做官,但他所描画的师生暮春郊游的美好图景,正是儒家所向往的“礼治”社会的景象,是“礼治”的最高境域,集中而形象地表达了儒家的政治理想D.孔子以礼治国即“为国以礼”的政治主张只是在对四人述志后的评论中正面直截了当表达出来第II卷四、(13分)15.将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1)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 (2)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译: 1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三片叶子梅绍静三片嫩叶像三只绿色的小鸟,自豪地站在树桩上。树桩只发出这条绿茎,绿茎上只有这三只小鸟。多可爱的小东西啊,它们还要为砍断的树桩唱歌。即使只有这三片绿叶也要向世界呼喊,让人们永久向往被剥夺的满树春光。1981年(1)诗的第一节中“自豪”的含义是: (2)第二节中的“呼喊”表达了: 17.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上名或下句(只选做两小题)(2分)(1) , ,粪土当年万户侯。(毛泽东《沁园春·长沙》)(2) , 。今又重阳。(毛泽东《采桑子·重阳》)(3)今齐地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葱葱郁郁,苍苍翠翠,风拂雨洒,满眼只有绿在波动。如流水碧涛,如翡翠铺天。这便是夏中的树——充满着生命的动感与青春的蓬勃。然而,假如你稍用一点心,便会发觉棵棵浓绿之下片片残缺的枯黄——那是夏中落叶。但是,有谁留意过这夏中落叶?即使它在你周围轻曳盘旋,划着孤寂的弧线跌落,你大致也会毫不在意地把它当作一只金色的蝴蝶在嬉戏或者是向日葵的花瓣随风飘舞——因为,夏季中看起来只有生命的存在呀!云白天蓝,在所有年轻的岁月中,美好的生活就如同满树的绿叶,数也数不清,茂盛得让小孩们仰慕,葱郁得让青年自豪,年轻得让老人感叹。因此,那些在无意与随意中抛洒的日了亦同夏中落叶一样可不能珍爱,甚至连点缀青春的地位也没有。再因此,生活一天一天随风落去,直至到了落黄遍地的季节,昂然与葱郁渐逝,生命的色彩被阳光晒得发黄变枯。蓦然回首,在荒凉的来路只有“秋风舞黄叶”的惨淡。有太多人叹惜,“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太多人吟着“盛年不重来,岁月不待人”太多人暗羡“枯木逢春犹可发”,而黯然于“人无两度青年时”。生活走过也就可不能再回头,岁月逝去便没有重来的机会,明年的绿叶再也没有今年绿叶的丰韵,因此,为何不在你拥有葱郁时就把生命的绿叶收藏好呢?18.文中提到的“夏中落叶”,其蕴意是(不超过13个字)(2分)□□□□□□□□□□□□□19.从第4段结尾处“而黯然于‘人无两度青年时’”一句中,能够看出作者对人一辈子的看法是(不超过8个字)(2分)□□□□□□□□20.作者认为人们不曾留意这“夏日落叶”的缘故是什么?(不超过35个字)(2分)□□□□□□□□□□□□□□□□□□□□□□□□□□□□□□□□□□□21.依照选文推断,下列说法中符合作者观点的两项是(4分)A.此文的标题为《落叶》B.不必在意夏中浓绿之下的片片枯黄C.夏中落叶是一只金色的蝴蝶,给大地带来缤纷的色彩D.时刻易逝,切莫随意抛洒E.拥有葱郁时,当把生命的绿叶收藏好六、22.仿照下面的诗句,选择新的写作对象,另写一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2分)原作仿写路边的那一潭死水,无纹无波。我不要如此的生活!我不要如此的生活!要么就卷入长江大海,要么就去无声地滋润田禾。23.下面的句子中有余外的词语或词组,请予以删除。(2分)我们学校已成为一所现代化的学校①,除运算机室、语言教室外②,新增了③校园宽带网、多媒体教室等④先进的⑤教学设备也一应俱全⑥,崭新的⑦实验大楼也已落成⑧。删除的成分是(只写序号): 24.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2分)成年累月的战事①,每况愈下的社会治安②,不断衰退的经济③,动荡不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