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1/1上海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写作(解析)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上海市2023年高考语文模拟题汇编-写作
一、材料作文
1.(2023·上海松江·统考二模)按要求作文。
人的控物能力和自控能力发展往往不够平衡,有人说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自控能力比控物能力更重要。对此,你怎么看?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按要求写作。
社会上很多人为了成功,急切地追赶别人的脚步,加入到竞争行列;往往在投入巨大却劳而无获之后,有些人就选择放弃,变得与世无争。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3.(2023·上海金山·统考二模)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这个世界的逻辑不是谁有理就谁对,而是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谁损失大就谁错。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4.(2023·上海长宁·统考二模)按要求作文。
一般认为在行动之前应考虑周详,但是详尽地考虑行动的一切后果又常使人不能行动。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按要求作文
5.(2023·上海浦东新·统考二模)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大多数人认为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6.(2023·上海普陀·统考二模)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你当然可以说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到头来,每个人也只是经历其中的一种。
对于这样的认识,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7.(2023·上海徐汇·上海中学统考二模)根据要求写作。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倾向于做出“最优”的选择;但很多情况下,我们未必做了“最优”的选择。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8.(2023·上海静安·统考二模)写作。
甲:道路坎坷不平,人心也不平,这世上大概只有水是平的。
乙:水也不平。你没看到,高处的水与低处的水根本就不在一个平面。
上面的对话引起了你哪些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述你的看法。
9.(2023·上海黄浦·统考二模)有人说,生命的价值在于生存基础上的美好生活。你是否认同这个观点?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0.(2023·上海虹口·统考二模)史铁生在《务虚笔记》中写道:“过去并未消失,而未来已经存在。”
请将你对这句话的思考写成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题目自拟。
11.(2023·上海奉贤·统考二模)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说法的认识和思考。
有人说,质疑一件事比相信一件事更困难。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你怎么看?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2.(2023·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写作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西方社会学教授指出:“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⑴自拟题目;⑵不少于800字。
13.(2023·上海青浦·统考二模)有人认为,怀疑是认识世界本质的前提。你是否认同这一观点?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14.(2023·上海闵行·统考二模)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们常说眼见为实,但也有人说,我们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视角而不是事实。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5.(2023·上海杨浦·二模)作文。
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
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6.(2023·上海崇明·统考二模)有人认为,我们要通过与他人交往中得到的反馈才能更清楚认识自己。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17.(2023·上海静安·统考一模)写作。
有人认为,世界需要交流沟通,就需要采取合适的劝说方式和技巧来改变他人的想法;有人认为,人总是坚信自己的想法,试图改变他人的想法是徒劳的。
对“要不要改变他人的想法”这个问题,你有哪些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表述你的观点。
18.(2023·上海黄浦·统考一模)写作。
有人说,一切美的光是来自心灵这一源泉的,没有心灵的映射,是无所谓美的;也有人认为不尽然。
对此,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参考解析:
1.例文:
控人物之平衡,铸伟大之发展
日月轮替,万象更新。在人类的社会发展中,有两种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是控物能力,二是自控能力。这两种能力通常不能兼而得之。但要说哪种能力更重要,是有失偏颇的。
控物,走向成功的基石。
控物能力,即对事物的掌控能力,使客观事物为己所用,充分发挥效力的能力。在日常交往中,在生活工作中,都是必不可缺的。古有《说苑·建本》中云:鱼乘于水,鸟乘于风,草木乘于时。懂得借助外力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善于掌控外物的是有大智慧的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的故事,正是诸葛亮佯攻曹操,诱其进攻,巧借万箭,才完成任务,化险为夷。
自控,成人立业的基础。
自控能力,众所周知,即对自己行为的控制能力。主要体现在理性地应对事物,做出合理的行动上。它是实行自我支配的一种能力,是成熟的体现。拥有这种能力的人真乃成大事者。学习工作中难免会有负面情绪产生,拥有这种能力的人,在感知道工作有压力的环境时,能保持冷静,不带负面情绪或有消极行为,可以持续性完成工作。著名的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曾说过,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控制住自己,经得起考验,才会成功。君可见,古有越王勾践为一雪前耻,数十年为一日,卧薪尝胆,在隐忍中积蓄力量,终得偿所愿。今有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鲁迅,一朝因迟到被教书先生所罚,便下定决心,在书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以此激励自己,终成一代文豪。
私以为,争论控物能力与自控能力谁主谁次,孰优孰劣,是没有必要的。要顺应发展、走向成功,二者必相互协调,相与为一。既不能光控物忽略了自控,也不能只自控忽略了控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只有既重视控物,又重视自控,才能有助于人类社会发展。我们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更要有这种认识。充分发扬控物与自控的能力,使自己能更充分、有力地加入到对社会的生产建设中去。如此而来,人类社会发展必是蒸蒸日上、朝气磅礴。
人类社会发展中,应追求控物能力与自控能力的平衡。法国哲学家狄德罗说过,伟大往往是各种对立品质自然平衡的结果。寻找控物与自控之间的平衡,方能铸就伟大。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先指出人的控物能力和自控能力发展不平衡,从而引出一个问题,有人认为自控能力比控物能力重要,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也就是说,你是否赞同这一观点。
要想写好这篇作文,先要理解什么是自控能力。自控能力就是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就是说能够自己控制自己。比如,你在家中做作业时,不能看手机玩游戏,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说明你有自控能力。再比如,我们都知道破坏环境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但是有些国家或个人仍然破坏环境,谋求私利,这也是缺乏自控能力。一般缺乏自控能力的人往往是不考虑后果。控物能力是指对外物的控制能力。比如,通过使用大棚技术改变植物生存的环境,从而让植物改变自己的开花结果的时间,从而人们可以吃到反季的瓜果蔬菜等。当然,这个方面的例子有很多,涉及各个领域,因为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的控物能力越来越强。
我们清楚概念之后需要思考,究竟是自控能力重要还是控物能力重要呢,这里有辩证关系。如果认为自控能力重要,就可以从自控能力对于个人发展、国家发展或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谈。因为无论个人还是国家,只有控制各个方面的诱惑或贪欲,才会有更大的发展,如果不能控制自我,可能会带来损失甚至是灭亡的危险。如果认为控物能力重要,则需要分析控物能力对于个人发展或社会发展有何重要作用。如果认为二者均重要,则可以重点谈其中一点,另外适当补充。
写作时,你可以先明确观点:自控能力比控物能力重要。然后主体安排成层进式,先从个人自控能力有助于事业成功,举一些例子;再到国家,因为自控能力强国家得到大的发展;最后就是整个社会,如果都具有自控能力,我们的社会或者星球才会走向未来。最后,照应开篇。
立意:
1.自控能力比自控能力重要。
2.控物能力比自控能力重要。
3.控物之时更要自控。
2.例文:
竞争方显勇毅,争得日升月恒
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舞台上,中华儿女携手同行,于竞争中共同见证华夏大地的日升月恒。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里,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理应正确认识竞争,明白竞争的真谛,在竞争中实现人生理想,面对失败也能坚定信念。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千帆竞渡,力争则强。
奥维德说:“一匹马如果没有另一匹马紧紧追赶它,就永远不会疾驰飞奔。”世界上每一个成功人的背后都难免不存在于一个强劲的“对手”。也正是因为有了强烈的竞争对手,才会使我们走出安逸的现状,不断的与劲敌一起前进,不断的赶超。古人言:“金就砺则利”,我言之:“人逢劲敌则愈强”。这也许便是竞争的要义所在,只有身处于竞争之中,我们才会不断的奋斗,不断的超越自己,努力力争上游,成就自己的人生,在时间的沙滩上,留下自己坚实的足迹。
百川归海,有容乃大,学会退让,与世无争。
生活琐事频频,面对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要学会不要计较;面对别人的流言蜚语,要学会一笑置之;分清主次,才能活得更有质量。皇帝路过,当其他学子纷纷跑出去看皇帝时,范仲淹仍然端坐学习,因为他知道,如果没有学问,只能是从旁边看看皇帝,而掌握了本领,才能守护在皇帝身边。我们要有博大胸怀,将时间和精力倾注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创造出不一样的曙光。
失败面前,坦然面对,破釜沉舟,心存希翼。
学会退让是旨在面对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进行取舍,而只因一时的失败而放弃竞争是不明智的。冬奥冠军徐梦桃曾言道:“老打胜仗就永远害怕打败仗,真正在大赛中失败过了,最多也就这样了,要对自己有个交代。”此前,因比赛伤病困扰的她曾萌生退役的念头,而父亲鼓励她“不差这一步,一定要坚持下去。”最终她以2022北京冬奥女子决赛最高分摘得大满贯。我们须知,每一次风雨兼程未必彩霞满天,每一次翻山越岭未必春暖花开,这一路百舸争流的日子,终不会辜负我们竞争的光彩。
在竞争中锤炼能力,才能在人生路上栉风沐雨,用丹心碧血明怀中丘壑,用治时自律绘奋斗奇迹,用脚踏实地建久久之功,用坚实臂膀承担新时代征程中的新使命。
回首雄关漫道真如铁,感悟人间正道是沧桑,展望长风破浪会有时。正处风华正茂的我们,当怀丹心启航新征程,于竞争中彰显勇毅,争得日升月恒!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前半部分讲,有人为了成功选择竞争;后半部分讲,有些人投入过多,无所获,最终放弃竞争。材料的核心话题是“竞争”。
因为材料围绕“竞争”展开,从材料的前半部分“社会上很多人为了成功,急切地追赶别人的脚步,加入到竞争行列”中“为了成功”“急切地追赶”等我们可以读出,“急切”的态度值得反思。该不该竞争?应该如何竞争?等。也就是说,如果在成长发展中急功近利,单纯地为了成功而竞争,往往会适得其反。材料第二部分“往往在投入巨大却劳而无获之后,有些人就选择放弃,变得与世无争”,这也印证了前半部分所说的,因为急功近利,在巨大投入后遭遇失败,最终选择了竞争的另一面,就是放弃,甚至是“佛系”“躺平”。这里面包含有一旦竞争失败,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当然,最可取的态度就是查找问题,总结教训,继续前行。综合上面分析可知,写作时可以围绕竞争条件完备了吗?我们应该以何种态度面对竞争?面对竞争的失利,我们又应该如何重整旗鼓,重新加入竞争?
写作的时候可以安排成总体“总--分--总”结构,主体正反对比结构。开篇引出观点:不要因为失败而拒绝竞争。主体部分正面安排一些失败之后仍然积极竞争,努力进取的例子,尤其是当代一些成功的典型;反面可以从当今社会一些“躺平”“佛系”的现象与正面例子进行对比,从而论述不要因失败而放弃努力。最后收束全文,照应开篇。
立意:
1.“躺平”不可取。
2.不要因失败而放弃竞争。
3.准备充分再竞争。
3.例文:
对错诚可贵,同损炫奇争胜
人类社会的本质就是博弈。在这个复杂的博弈中,每个人都希望获得最大的利益,但是,由于资源的有限,互相利益的冲突就成为了避免不了的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认为,这个世界的逻辑不是谁有理就谁对,而是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谁损失大就谁错。这种看法到底正确吗?
损失指的是某个人或群体在决策或行动中所遭受的实质性或主观性的损失。在实际生活中,损失更多地被视为一个标准来衡量某个人或群体所承担的风险。例如:在交通事故中,如果双方都没有受伤,谁的车辆受损轻,就由谁来承担责任;在战争中,谁的士兵伤亡少,损失轻,就谁能够取得胜利。从损失的角度看,谁损失大就谁错的说法确实有一定道理。因为在博弈中,每个人都会选择自己最利益的选择,而损失体现了每个人的选择是否正确。例如,在学生之间打架时,谁先打谁就输了,但是,如果另一个学生因为受伤而退学,那么他的损失就比单纯输掉要大得多。除此之外,谁损失大谁错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博弈是确定性的,即每个人都知道对方的策略和目标,并且没有无法预测的外部因素干扰。在确定性的博弈中,如果某个人的策略导致他自己损失大,那么他就是错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博弈都是非确定性的,即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例如,在传销骗局中,有些人可能因为参与了被骗,但有些人可能因为没参与而错失了获得高额回报的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人承受的实际损失更大,也不能简单地说他错了。否则,我们也无法判断那些没有参与、但理应受到惩罚的人是否错了。
痛苦的本质就是对与错的挣扎,只要是个问题,就一定会陷入选择里,于是它造成了痛苦。对错也是判断一个人或群体目的是否正确、行为是否合理的一种标准。在这种视角下,正确与否与损失的大小没有必然联系。例如,在斗殴中,先发制人的行为虽然可以获得胜利,但是不管输赢,这种行为都是错误的;在不公平的交易中,买家被卖家利用欺骗手段获得了高额利润,买家虽然没有损失,但是这种交易仍然是不道德的。
从对错的角度看,我们的行为应该遵循一定的伦理、道德标准,不能简单地以损失大小为衡量标准。否则,我们就容易忽略了一些道德、法律的约束,为了获利而行事。如果这种思想普遍存在,必然会导致社会的混乱,引发种种不良后果。
损失视角着重考虑个人利益,更适合在确定性、个体主义的博弈中判断,而对错视角更多地考虑社会规范或价值观,更适合考虑非确定性的博弈中的情况。无论从哪个视角看,“谁损失大谁错”这种说法都是片面的,只有综合考虑各个因素,才能得出较为公正的结论。
行走于雨路,终点清晰地竟然渐渐模糊,无所谓是非对错。我们不仅需要考虑自己的利益和损失,也需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利益。做到“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有一个关于谁错的观点,那就是在事情的发生过程中,谁损失大就是谁的错。这是逻辑中的一个观点。
对于这种观点,你有什么样的认识与思考?也就是说,你可以认同这种观点,你也可以不认同这种观点。谁损失大就是谁错,这种情形在现实生活中非常多,比如:当我们因为一些事情或者一些人而生气甚至发火。因为生气,你可能没有心思专注地学习或者工作,你也可能会身体不舒服,而别人却跟没事人一样,这样真的值得吗?所以,当我们意识到这些的时候,就会意识到是自己错了,竟然为了那样不值得人去浪费时间和精力。我们的时间要比那些人的时间值钱多了,应该花费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我们没有办法管控别人的思想和言行,唯一能做的是从自身出发寻找问题根源。问题出现了,自己有所损失,只能怪自己,也只有自己才能改变事情的最终结果,靠自己,从自身出发寻找原因,很多问题迎刃而解。
再比如:1998年比尔·盖茨已稳坐世界首富两年,属于世界级名人。但有次他受邀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一场重要演讲,西装革履的他正经过过道时,一个蛋糕突然砸过来,砸到比尔盖茨脸上,让人措不及防。经历这件事情后,比尔盖茨的心情一直是平稳的,他理性分析了事情的前因后果,没有追究袭击者的责任,取而代之的是几天后解雇了身边所有的保镖。他认为这个事情的发生给他提了个醒,作为世界首富,没有重视自己的安保问题,是自己的错误。若这次砸过来的不是蛋糕是子弹,那后果可想而知……为了达到更高的人身安全,他决定把保镖全部换掉。比尔·盖茨的例子告诉我们,正是因为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才避免了自己更大的损失。
如果你认为有些人损失虽然不大,但是错误却在他身上,也可以从反面进行分析论述。但是,这个角度不容易展开。
在写作时,我们可以开篇表明自己的观点:损失大的人有错。然后可以先从生活中的小事进行分析,因小事生气,最终导致自己办砸了一件大事,因此说自己因生气而损失,错误自然在自己。接下来可以从比尔·盖茨的例子入手,分析他因为能够减少损失,从而避免自己的错误。最后,再重申观点照应开篇。
立意:
1.减少损失,避免错误。
2.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
3.多从自身找原因。
4.例文:
果断与运筹齐飞,勇敢共智慧一色
网络流行语:犹豫就会败北,果断就会白给,引人深思。到底应该是果断还是考虑周全再行动呢?而至兼而有之。
人们总说三思而后行,但思虑太多难免产生顾虑,放弃行动。这时候就需要果断来解决。适时的果断用来抓住时机,深谋远虑也可走向成功。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勇敢不畏险阻
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之勾践卧薪尝胆抓住无果空虚之时机,一举灭吴。希尔顿在早期追寻掘金热潮失败后,抓住商机建立旅馆,发了大财。一代名将关羽优柔寡断错失良机而失荆州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告诉我们审时度势,找准时机,果断出手可至成功。考虑太多,患得患失会错失良机。这就要求我们要有更强的大局观,一往无前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决心。正如歌词中所唱的,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果断是成大事者必备的能力之一。
深谋远虑,运筹帷幄,智慧可破道路坎坷。
汉代著名文学家杨雄曾言:修身以为弓,矫思以为矢,立义以为的,奠而后发,发必中矣。当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时,在付出行动,会事半功倍,更好的达到目的,实现人生目标。正如下象棋,看十步,走一步。西汉留侯张子房,蜀汉丞相诸葛亮,那个不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辅佐君主成就一番霸业。善于运用智慧的头脑,权衡利弊,多方考虑之后再做决定可达奇效。世界首富比尔盖茨凭借智慧,用发展的眼光眺望未开,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把一个小公司发展为跨国企业。可见谋定而后动之重要,德国登山者普斯顿在考虑周详之后,在攀登珠峰距峰顶仅100米时放弃了,因为那100米将是他无法按时返回,最后12位同行者葬身暴风雪。思虑之后在行动可以帮助问我们躲避危险走向成功。
抓住时机,果断出手,深思熟虑,能屈能伸。勇敢与智慧并存,机遇与成功相伴。
过于果断谓之莽,过于犹豫谓之怯。果断而智慧不足,思虑而坚毅有余,终难以成功。果敢与思虑相辅相成,对立统一。春秋时期,范蠡是越王勾践的谋臣.他在勾践困顿时,毅然决然与他患难与共为,他出谋划策,灭了吴国后,他深知“勾践为人,可与共患,难与处安”,他主动功成身退,正是因为范蠡有长远的目光,才得以保卒余年。
时机得当,当果断出击,不留遗憾。虚实未知,当深思熟虑,运筹帷幄。方可知成功之要。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主要从两个方面讲考虑与行动的关系,材料具有思辨性,一般认为行动之前要考虑周详,而也有人认为详尽考虑之后往往不能行动。。
考虑也可以认为是想,而行动则可以认为是做,上面材料所讲的就是做之前要想全面,而想了之后往往就不想做了。这就是说,做之前究竟需要不需要想呢?这就涉及到作文的几个方面:一是做之前必须要想,只有考虑全面,才会做的到位,不至于出现很多漏洞。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关于因考虑周全而行动成功的例子有很多,无论是新中国的成立还是全面实现小康,都离不开考虑和计划,当然古今中外,因为不考虑,不计划而失败的例子也有很多。因此说,想要干成一件事情需要思考和谋划,只有行动之前考虑周全,谋划合理才助于行动成功。二是行动前的考虑非常重要,不要因为考虑周全而放弃行动。在行动之前,我们可能会考虑很多方面的问题,一旦考虑周全了,有的时候甚至会放弃行动,当然,如果这次行动真得不可行,可以放弃,但是不要因为考虑过多而畏首畏脚,从而放弃了行动,这样是很可惜的。这个时候的考虑就需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大问题和困难,因为客观冷静一些,从整体上考虑,或者是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或克服困难上。总之,想与做要结合起来,让想更好地指导做,这是最好的。
写作时我们可以在开篇简明引出观点:想与做二者如影随形,跬步不离。接下来可以采用分论点的形式:运筹帷幄之中,不打无准备之仗;道虽迩,不行不至;小心筹划,可以预见全局,照见险滩;大胆践行,可以逢山开路,遇水搭桥。最后照应开篇,重申观点。
立意: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2.做思想者,也要做践行者。
3.不要让“想”成为“拦路虎”。
5.例文:
以积累为翼,终翱翔于万里长空
在物欲横流的今日,有所缺时才会想到需要,这似乎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惯例,但仔细想想,这难道不是因为所需太容易得到而常常被人们忽视吗?但若有一日你发现所需并不是唾手可得,你又当如何?
诚然,有所缺时才想到有所需,这句话并非空穴来风。“马上不知马下苦,饱汉不知饿汉饥”,是自古便有的俗语,比喻富贵的人并不知道贫穷的苦,富人从来都不缺少金钱,自然他们也不会有金钱的需要;住在大山里的孩子,在面对书籍时渴望的眼神,是普通人无法理解的,因为书籍是他们与外界世界联系最紧密的通道,缺少探寻外面世界的机会,自然格外珍视;在经历过饥饿的六十年代人们,似乎更懂得珍惜粮食。
种种迹象表明,在一定程度上,人们只有在缺少的时候才会想到需要。但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事物都具有两面性,你在缺少时想到的需要,也分为两类,一类是探囊取物、唾手可得的,比如你在饿了时想吃饭,天冷了要添衣,下雨了要打伞,这些是你即想便即得的,但另一类,却并非即想即得,就如每年的高考,几家欢喜几家愁,在成绩出来的那一刻才想到知识的需要,难道不太晚了吗?你如何能比过那些终日埋头苦读、披星戴月、囊萤映雪的人呢因此万物都是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在顾城《白昼的月亮》中有一段话:“我愿做一枚白昼的月亮,不求炫目的荣华,不淆世俗的浪潮。”我们生逢盛世,勿颠簸于短视、功利的无边波浪中,我们要在内心建立属于自己的精神高地,自会发现筑梦路上清风来,崎岖道上也花开。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也,当他们面临所缺的困境时,安之若素、履险如夷。周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阙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假使他们在面临种种困境时刚刚想到需要,那在历史的坐标轴上,是否还会有他们的轨迹呢?因此在他们骄人的伟纪背后,是无数个日月的积累,请相信: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百二秦关终归楚,这样即使在黑暗侵袭的时候,依然能守住生命的星光。
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我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当用坚劲点燃岁月,志之所屈,无远弗届,让我们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所给比较简单,核心句就是“有所缺才会有所需”,但是关于这个观点有两种认识,一是有人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而有人则认为不尽如此。
这个作文材料中“缺”是核心,先理解什么是“缺”,“缺”就是不够,能够让我们找到需要什么。比如口渴了,说明缺水,因此我们需要喝水。“缺”是客观稀缺感知,比如野生动物,当猎杀过多,野生动物稀缺时,我们就会感觉野生动物是珍贵的。往往,在短缺或失去的时候,才会感到这些东西的可贵。比如说财物、时间、健康,这就告诉我们,要学会珍惜。如果再深入理解的话,不要等什么东西“缺”了,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的宝贵,应该未雨绸缪,比如不要等到口渴了才喝水,我们应该在口渴之前就补充水,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亡羊补牢的做法有的时候并不可靠,因为毕竟已经损失了。也就是在稀缺发生之前,我们就可以通过预见性的手段和措施,防止稀缺本身的出现。
从正面观点来看,有所缺确实能够给我们带来有所求的行为动力。当我们面对“缺”这样一种客观状态的时候,这样一种“缺”是我们基于自己生存环境的判断,所以当我们面对这样一种“有所缺”的状态,我们的理智告诉了我们应该执行什么样子的行动策略来补充,从而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在环境正生存。正如一个人只有在自己身体状态不好的时候,才知道维护身体的重要性;一个人在解决问题中发现自己黔驴技穷的时候,才知道去做到自我的能力精进。
从反面来看,“缺”并不能成为我们“有所求”的唯一动机来源。一味的弥补缺,会让我们缺乏行为的多样性,失去很多可能性,而将我们更多“所求”的动机合理化,能够给我们带来更加好的可期待结果。
写作时可以先明确自己的观点:有所缺能够给我们带来有所求的行为动力。然后主体可以先从日常生活写起,比如当我们口渴时就是缺水,这个时候需要去找水喝,如果获得水比较麻烦,就需要我们费时费力;接下来就可以由此引申,如珍惜野生动物被人们猎杀越来越少,这个时候需要我们想办法保护动物……由此可知,有所缺才会有所需。最后再次总结全文,照应开头。
立意:
1.有所缺才会有所求。
2.未雨绸缪。
3.稀缺本身并不是客观的价值。
4.追求稀缺是一种短视。
6.例文:
生活的无限可能
抛去种种现实的桎梏与拖累,生活就是天马行空的可能性集合。而有人说:“你当然可以说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到头来,每个人也只是经历其中一种。”“生活的无限可能”意味着未来的不确定,我们可以凭自己的主观意识对可能性进行无限拓宽填充。只要我们向往某种生活的可能性,并为此前行努力,很大程度上可以完成我们所期待的目标。
可是脱离现实的生活只是空中楼阁。人的生命长度、生命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致力于把每个可能性都探索实践一次,也不是每个天马行空的想象最终都能落地发芽。好比陶渊明因缺乏“生生所资”走入官场,李贺因犯父讳一生与政治无缘。人们往往只得在可能性中选取一种推行下去,使其成为自己的生活经历。
最终“只是经历其中的一种人生”并不意味着其他生活的可能性不存在。我们可能幸运,从一开始就选择了符合心意的“可能”,并一直甘之如饴地将其推进下去,如安德鲁怀尔斯从十岁立志证明费马大定理,选择成为一名数学家的可能性,最终解决了这个困扰数学界三百余年的难题;但我们也可能未必如此,而是踏上一种不尽如意的可能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知并不是经历其中一种就意味舍弃其他可能性,它们依旧存在,正如人生有随时改道的可能。
即使经历一种人生,生活依旧是可能性的集合——重要的是随时有改换可能的勇气与决心,而非浑浑噩噩、得过且过。正如陶渊明做了彭泽县令后深觉“心为形役”,便毅然辞官,以“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完成了可能性的转换,最终收获了“悠然见南山”的安静恬适;又如聂赫留朵夫在过了几年军队生活堕落成纨绔子弟后,决定向玛斯洛娃赎罪,帮助她重获对生命的感知,逐渐走向人生、人性的“复活”。
不要因为无限可能而失去前行的方向,不要因为过多的选择而患得患失。当今社会,许多曾不被理解看好的人生被主流接纳,越来越多曾闻所未闻的可能走入人们的视野。我们似乎应该变得更加自由,而现实却是很多年轻人陷入了信息过载,他们在无限的可能中消磨徘徊,在取舍中犹豫踌躇,最后却哪种可能性都没过好。这本是因为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把可能性变为人生经历的关键在于不遗余力地践行。
所以,去拥抱践行有无限可能的人生吧。即使只能经历一种生活,只要心怀勇气与魄力,人生也不会就此失去无限可能性。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生活充满无限可能,但每个人也只能经历其中的一种。由此看来,我们要承认,生活具有无限的可能性,人生不被预设,那就意味着我们人生可以具有高度的自主性和自由性。那么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无限可能给我们带来希望。
但是人在客观上会遇到限制。因为人的时间、生命都是有限的。所以人做每一个选择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另外一个选择的错过。所以选择的本身就代表了限制。这种客观的绝对限制就意味着人只能对于客观世界做到有限体验而不是无限体验。而同时,任何一种人生,都是需要深耕才能做到深刻体验,也就是说,想要真正完整经历一种生活,就必须要有足够多的时间投入。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面对选择,最为理性的做法就是专注。然后从选择的角度去论述,正如那句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概念那般,虽然人生丰富,但是我们应该选择其中一种并且去有序地生存,具有目的性的价值筛选才是一种客观理性的选择。再从人生体验的角度去分析,可进行对比论证,强调专注与深耕对人生的重要性,而各种可能性的浅尝辄止,只会让我们生命变得浅薄而一无所获。最后总结全文,珍惜我们的经验和可能性,坚定于自己的人生选择,才能实现真正人生的价值。
立意:
1.投入地体验人生的韵味。
2.深耕的人生最有价值。
3.无限的选择,有限的人生。
4.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7.例文:
择最优之选,行人生之路
在人生的旅途上,我们随时随地都会面临各种不同的选择。但不论选择如何丰富,总会有一条,会被认为是“最优选”。比如,苍鹰的最优选必然是在高空翱翔,而非徘徊于天际;鲨鱼的最优选也往往是遨游深海,而非搁浅于沙滩。而我们,也往往会主动或被动地做出自己的最优选,并为之而追逐向前。
诚然,做出“最优”选择,有利于促进我们为目标不断向前奋进。
就比如科研中,正是出于获取最佳科研结果的最优选,平均年龄24岁的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吕志鹏教授团队才会选择不畏困难,试错上百次,勇争第一。在结果的最优选面前,一切困难都不是阻碍。正是出于航天梦圆的最优选,中国航天史上,一批批年轻的中国航空航天团队选择不断攻坚克难。而为了国歌在奥运会上响起的最优选,一个个参赛运动员勇敢克服伤病困扰,不断突破勇争先。正是预见到“最优选”可能带来的美好前途,人们才会有奋勇前行的动力,而不是消极躺平,不思进取。从这一角度来说,虽然我们可能暂时无法做出“最优选”,却也应当有向着“最优选”不断前进的勇气。
但是,对于“最优选”,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此时此刻我们追求的“最优选”,就会是永远的“最优选”吗?
未必。世界是不断变化的,此时此刻你踏入这条河流是最优选,彼时彼刻却是未必。因此,有时候,我们在当下取景框架下所做出的“最优”选,只是一种暂时的表象,很快就会变成并不最优的选择。从这一角度来说,我们想要做出“最优选”,就必须要用变化的、运动的视角去做出“最优选”。
同时,我们基于自身做出的“最优选”,对他人、对大众而言也会是最优选吗?
也未必。当我们站在自我内部的取景框出发,做出最有利于自身的最优选时,往往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摒弃掉他人的利益。因此,过度追求“最优选”,也可能会让我们陷入自私单一的处境,总是以利己视角作为衡量结果的唯一变量,做出非理性选择。就比如过去,我们只关注某个人、某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却忽视了对人类整体环境的破坏。不断地透支,最终对全人类的利益产生了贬损,也为人类的长远发展埋下了隐患。
因此,从这一角度而言,当我们想要做出“最优选”时,就必须跳脱出个人的狭隘视角,从社会宏观的幸福总和角度去长远考量。比如,揆诸过往,廖俊波做出“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的“最优选”,周恩来做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最优选”,马克思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当他们做出选择时,面临的大多是他人的不理解;但时至今日,我们才知道,他们做出的,是对群众、全中国甚至是全人类的“最优选”。视诸当下,把造福一方百姓作为“最优选”,黄文秀放弃了高薪工作,把青年的风采写在为强国扶贫的路上;疫情爆发,诸多逆行者们勇往直前,放弃了个人的“最优选”,为的却是保护人民群众安全的最优选。
如今,我们在做出人生之选时,不能仅仅限于眼前,限于自身,而当“风物长宜放眼量”。唯有如此,“最优选”才真正恰如其分。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思辨性材料作文题。
日常生活中需要人具备做出最优选择的意识和能力。即基于诸多可能性选择的前提,实现选择之后,有效落地并达成最终目的。俯瞰日常生活,我们寻求攻略、资料整理、数据分析、专业点评……体现着做出最优选择的倾向。乐于做出最优选择,为之付出大量精力,为的是避免未经理性雕琢的天然判断,经过利弊权衡、得失考量。如此举动不可不说是一种认真对待生活、认真经营人生的态度。
但是,未必做出最优选择的事实,则提醒人在不同纬度上知与行的偏狭。意愿上的倾向性,无法根除意识中的怠惰和局限,最优选择需要与时俱进的常识、认知以及创造力。倾向于做出最优选择,离不开匹配的学习能力以及近似博弈论时时刻刻进行计算取舍的个人算力。正因如此,最优选择应是进取的动因和演化路径,而不是盲目探求以及依赖捷径。但是,当最优选择不再是只有少数人知晓的信息优势,开源之后,人人都倾向于已知的最优选择,无疑是使所有参与生活博弈、社会竞争的人无可奈何地陷入最优选择的囚徒困境。即人人都选择最优,最优选择名存实亡,甚至变作诸多可选择项中的最坏选择。当下青年的就业困境,不正是诸多最优项被公众接纳后形成了内卷态势下的局面?试问名校、互联网大厂、宇宙尽头的考公路和直播赛道,青年人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可选项?
所以,写作时,对于最优选择,可以先承认其准确性与高效率性。但在此基础上,还应展开思辨性讨论,说明最优选择在众星捧月中收获了“唯一正确”的期待,其余选择悉数沉入万马齐喑的可哀态势,而真正的损失是最优选择消除本应存在的更好选择,最优选堂而皇之的成为了终极解决方案。也就是说,很多时候,人们倾向于的“最优”,从本质上来说,仅仅只是表面增长,而这样一种表面增长,从本质上来说,不会给我们带来必然的客观增益。因为这个世界是变化的,我们当下取景框架下所作出的“最优”评价,并没有绝对意义上的客观印证。所以,对此则可对材料后一种观点展开论证:人生的最优选,从来不是唯一选,要走出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恐慌。打开后的格局只迷恋最高处,会被冗杂信息和不确定概率的浮云遮望眼,洞见精微,窥探无穷,正确的解析不止有有一个。当社会共识只接纳单一的“最优选择”时,无论出于自我实现的需求,还是以个体之力践行社会责任,个人都应当找到同质化竞争之外的更好选择,找到自己的生态位,在小而美的细分领域中,成为社会多样性演化图景中的一抹亮色。
立意:
1.破除最优迷雾,追求实质进步。
2.最优选永远是自己最舒心的选择。
3.盲目追求最优选只会带来内卷。
8.例文:
踏平坎坷再出发
有人认为世路不平,坎坷所在皆是,有的人甚至认为,连作为高度测量基准的海平面都不平。
确实如此。可是仔细思量,高低起伏、崎岖坎坷似乎是世界的常态,处处一马平川、毫无波澜才是奇乎怪哉呢。
万物参差不齐,因此连一碗水都难以端平。自然世界和人生也就难以万事顺利、尽如人意了。然而物不平、事不顺,不能成为我们放弃努力、悲观厌世的理由。
就是孔子也大概率没料到自己会成为“至圣先师”。虽然他“梦坐奠于两楹之间”,但那恐怕是长期焦虑的结果。他幼年丧父、“少也贱”,全靠自学成才;政治上也不顺遂,见弃于鲁国,所以才周游列邦,依然郁郁不得志;在陈绝粮,在卫险死于匡人之手,晚年又丧子、失爱徒。人生之路可谓极度不平,但他矢志不渝,传道授业、编纂典籍、更新儒家思想,流风遗被华夏,最终卓然挺立于世界文化巨人之列。
司马迁遭受不白之冤,苏轼险些死于御史们罗织的文字狱,杜甫颠沛流离,谈迁《国榷》稿被盗,爱迪生屡遭实验失败之苦,乔布斯数次被逐出自己开创的公司……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抱怨不公平,便各自投入著述、实验、技术革新之中,终于有所成立。
我想,大概是因为他们深知功不唐捐,而叹息惋伤都无大用,为错失星星而悲伤,可能终不免和太阳、月亮擦肩而过。
大概孔子在川上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之时,已经抱定了坚持下去的信心。孟子的“虽千万人吾往矣”,倘若用来描述孔子踏平坎坷的不悔之志,也许最适合不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逻辑地看,无论你如何看,不管平与不平,人生之路已在眼前蜿蜒。我们唯一能着力的,是走好它,或者像愚公一样搬掉横亘的高山,铲除不平,筑成大道。
而往深处想,人生的意义不就在于经历“不平吗”?倘若一帆风顺,处处都是铺满鲜花和赞美的坦途,没有丝毫对比的话,幸福感恐怕也就难以完全建立起来。
话再说回来,追求绝对的“平”,杜绝努力、逃避困难,恐怕只是我们的执念,只能沦为一厢情愿。在战胜困难、移除障碍、踏平坎坷的过程中,我们丰富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知,也深刻体察到自我的力量和价值,逐步建立起自信。还有什么比这种自我奋进的成长,更令人欣慰呢?
当然,我们不歌颂苦难,也断不自会找苦吃。但我们依然会在遇到困难和不平时,不疑不惧,“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
何况我们走过之后也许会发现,风雨成就了彩虹,险阻不平,反而强健了我们的心胸?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甲乙二人就“平”表述自己的观点。甲从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阐述了不平的现状,强调了事物之间的差异性,然后给出了一个貌似的平的方向,但也不过是表象而已。乙则更加彻底地否定了平的存在,用更加冷峻的视角去审视不平的外部世界与内在心灵环境。
乙所说高处的水和低处的水根本不在一个平面,是从外部世界的评判角度来给“平”下了一个绝对的概念定义。殊不知,处于高处的水和貌似处于低处的水皆在流动之中,于海陆之间,甚至于不同介质之间,更重要的是其二者本质并无差别,内在的“平”也别无二致。因此,这种分别心就会让这个世界变得充满不确定性与差异性,从而使我们丧失对世界的理解的可能。
不平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情况,而概述来看,道路不平和人心不平,是我们这个世界境遇的客观复杂,每个人会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挫折,也会遇到不一样的人,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后天要求所有人能够得到绝对一致的待遇。而水代表的就是每个人所面对的人生起点是复杂的,不同人会生活在不同的人生高度之上,所以我们不得不做出的判断就是我们会遇到这样不同的起点,有些人的出生就是我们所无法达到的终点。
写作时我们可以这样安排:首先,开篇指出:确实,我们追求平本身是具有合理性的。然后分析我们要了解到罗尔斯提出的正义观——机会平等原则,也就是我们社会给我们创造了一个可以通过后天努力来获得自我阶层跃迁的机会,所以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追求公平,是建立在机会平等的认知之下的客观兑现。然后论证追求平是具有合理性的,因为平是一种原则上公平的追求,而这是一种正义的表述,相似水平高的努力投入能够给我们带来相似的人生结果和境遇,后天努力带来的价值以及规则平等,这个是正确的,比如高考就是机会平等的践行。最后,再次强调,我们应该通过自身努力追求平。
立意:
1.追求平是合理的。
2.不平是客观存在的。
3.路见不平就要吼。
4.踏平坎坷再出发。
9.略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呈现关于生命价值的探讨。生存基础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美好生活”的物质基础,生存基础、美好生活、生命价值依次构建了生命三重维度:活着、生活、存在。位列最高维度的生命价值更是一个人泅渡世界、跨越人生的动因和初衷。生存基础、美好生活、生命价值是铁三角,牵一发而动全身,生活方式取决于生存基础的多寡和稳固程度。另一方面,一个人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既会产生与之对应的生命价值,更会被生命价值赋予更深刻的持久性。就生存基础而言,可联想到近期热议的话题“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这是当代大学毕业生,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残酷的就业环境、理想的工作以及对应的社会认可和期待显得高不可攀时,对巨大落差导致的荒诞感发出的叩问,更是一种需要倾听、需要关怀的呼喊等。就美好生活而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无可厚非,但应当注意不能把美好生活局限在对物质的狭隘追求上。欲望愈发迷离,现实愈发残酷,感受愈发荒诞,当生活的美好定义不再困囿于拜金、消费、权势文化、娱乐、网红、阶层跃迁等社会价值观时,美好才有可能显现。最后是生命价值,遵循内心生命价值的指引,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去找寻自己有意义的人生,并且更有义务去承担这样的人生:获得与之匹配的生存基础,破除滚滚红尘、繁花似锦的妄念。无论这种意义是什么,崇高或者渺小,玄远还是朴实,都敌不过因生命真实、人间值得而坦然说出的三个字:不后悔。在这颗星球上,数十亿人不是无数个数字一的简单累加,而是无数个我的并列呈现,恰好我也在序列之中,是独一无二的一环,散发着自己的光彩,用我的重量留下存在的痕迹,那也是一种美好。
综上,写作时当扣住“生命的价值”、“生存基础”、“美好生活”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论述,辩证分析其中的关系,落脚点当在“生命的价值”上。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如:在追寻价值中,实现生命的美好。接下来从怎么办的角度展开论述,一、“人只有活着,爱才有所附丽,生存基础是实现生命价值的前提。二、追寻“大我”的生命价值,在奉献中感受生命的美好。三、实现自身价值,有落地的方案以及百折不饶的行动力。
立意:
1.奉献人类共同的美好生活。
2.在追寻生命价值中实现生命的美好。
3.物质富足为次,生命的价值更重。
10.略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这道题目想考验我们的,是关于时间的本质以及存在方式的讨论。从正向和反向都能构成文章的切入角度,从这个角度来,正向反向都能够解释,那就选其中给一个方向给一个文章的写作切入方式:
辩证的角度:确实,我们承认,过去并未消失,未来已经存在,是一种正确的认知结构。
首先,这个世界几乎不存在脱离于物质基础的行为的诞生,几乎所有诞生性质的行动都是在叠加态之下的产物。过去的存在给我们带来的是当下发展的物质基础,而我们现在有的,也为未来提供物质基础。所以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有点类似于德国哲学家伽达默尔的“时间意识”理论——我们的记忆和经验记录着过去发生的事情,而我们想象和预期反映了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情。因此,过去,现在和未来存在于我们交织意识中,互相影响,所以过去只是相对于现在而言的消失,但是实际上在人的意识结构中是存在而且会给客观赋能的。
批判的角度: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过去和未来在我们认知中的交织,而忽略于“现在”的重要性。用存在主义来说,确实“本质先于存在”,也就是过去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现在,而我们现在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的未来,但是我们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本质”,是在于我们用无数个行为的“存在”累加而形成的。所以,过去的本质是我们无数自由选择的藕合带来,而未来也会因为我们当下的自由选择而改变。也因此,尽管过去和未来都能够对于现在赋能,但是我们要强调的,是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本质,只是具有联系性的关系,而不是决定性的关系。过度强调了解过去来衡量当下,抑或于过分关注当下来了解未来,都是一种短见,都是一种将“经验”进行过度赋能的行为,其实客观来说,真正决定未来的,是我们当下的一次次选择,而不是那些已经发生的事情。所以尽管过去没有消失,但是产生的作用和效果是有边界的。
本体论角度:那么本体论就比较简单了,对于这篇文章来说,我们应该用萨特的概念去论证——萨特曾经提出过一句著名的话:“人在世界中是自由的,没有永恒的真理可以让你束缚,没有必然的存在可以让你支配,你要靠自己创造一切。”萨特认为,人的存在是自由的,没有任何必然性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过去作为一种存在形式,它的存在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被我们的回忆和解释所构建的。相反,未来则是我们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决定的。因此,我们不能将自己的生活、行为和价值观局限在过去的经验和历史中,因为它们只是我们构建自己过去的方式。我们需要接受过去的经验,但也应该积极地面对未来,创造自己的未来。
人类的存在是自由的,过去和未来都不应该成为我们行动和思考的限制。我们需要以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决定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并在自己的生命中发扬自由、多样和创造的精神。
也就是从存在主义剖析这个概念。
行文构思上,先概括材料,由材料引出观点:笃行当下,继往开来。过去与未来不是完全割裂的,而是可以同时并存于一个时空的。一、过去既形塑了现在,也提供了数不胜数的镜鉴。二、明智的人则在回溯历史的同时,做好当下的事情。三、站在时间的纽结点上,我们必须以史为镜、铭记过去,更要踏实做事,奋力沟通现代与未来。
立意:
1.笃行当下,继往开来。
2.在过去中汲取向前的力量。
3.不念过往,把握当下,展望未来。
11.略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了两种观点,一种认为质疑一件事比相信一件事更困难,一种认为质疑一件事未必比相信一件事困难。要求考生写作文章谈谈对这些说法的认识和思考。
质疑是敢于探索真相,它需要勇气和智慧,而如果没有原则和根据,就是盲目怀疑,就会与世界疏离,最终作茧自缚。信任的前提,是真挚和诚实。在人们的内心中,更倾向于信任,毕竟信任于人于己均为一种良好的修养与品质。但如果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力,信任就成为盲目,会蒙蔽了自己的双眼。因此,盲目的怀疑与盲目的信任都不可取,无论质疑还是相信都需要理性和智慧。
因此,如果从质疑比相信更难的角度看,质疑之所以比信任要难,一是因为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需要充分的智慧,二是在怀疑中探索真理,前路漫漫,道路崎岖,只有勇毅前行,才能获得真知。三是质疑要敢于挑战世俗,质疑作为探索的起源,要敢于质疑才能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如果从质疑不比相信更难的角度看,当代社会纷繁复杂,或许我们只能保证自己对于他人是真诚的,但没有办法确保他人对于自己是否诚实,“相信”变得更加困难。路人不肯为倒地老人伸出双手,出门在外抱有防人之心,以及人们陷入的信仰危机等,都会让人们对“相信”抱有质疑态度。因此社会呼唤信任的回归。
写作时应明确自己的观点,在二者中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论述。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质疑比相信更难;然后从不同角度分析质疑“难”在何处,如只有勇于质疑,才能不断开拓进取;质疑需要知识做储备,需要准确的判断力;质疑可能需要挑战权威和世俗,没有坚定地信念很难坚持自己的看法;质疑需要把握要原则,不能盲目等。可用典型例证法和引证法,如布鲁诺挑战权威勇敢宣告质疑,伽利略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等,如马克思的名言“怀疑一切”,陆九渊的名言“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注意行文中也要有适当比例的“比较”,也就是说明质疑比相信更难。
立意:
1.质疑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
2.保持质疑的精神,大胆开拓创新。
3.质疑有道,智慧前行。
4.相信比质疑更难。
5.相信,打造和谐社会的良药。
12.略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费孝通说的“人熟是一宝”体现出熟人社会的特点,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而西方社会学教授指出的“陌生世界”,则体现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之下,人们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导致人们之间相互陌生、人性冷漠、自我封闭的现状。
由此看来,两种“社会”各有利弊。“熟人社会”强调人治,重视人情,但它也是一个“关系社会”,办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浅程度。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目标,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问题。“陌生人社会”的缺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纽带被斩断,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沟通,表现为冷漠、封闭的特征,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信任靠制度或契约来维系,其优点是在社会竞争方面显示出公平的规则。
行文思路上首先提出中心论点,辩证地看“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它们看似矛盾,其实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要用熟人社会的人情看守心灵,用陌生社会的规则看守公平。可从社会现实的角度进行分析,中国大城市总体上体现为陌生人社会,但熟人社会的关系网并不会完全消失,在具体的人际范围内依然发挥作用。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这是一种理论划分,但观察现实生活可知,社会并没有那么绝对的一一对应,生活实践可能是互嵌的。然后可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从“熟人社会”发展到“陌生人社会”,从“人治”发展到“法治”,均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最后总结全文,无论社会形态如何转换,如何发展,如何融合,我们既不能失去应有的温情,同时在社会竞争中也不能失去应有的规则和公平。
立意:
1.熟人是把双刃剑,会帮助你,也会伤害你。
2.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一种进步。
3.从“人治”到“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4.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须重构社会信任。
5.用人情看守心灵,用规则看守公平。
6.陌生的熟人和亲近的陌生人。
13.略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怀疑是认识世界本质的前提”,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辩证思考,可以赞同,也可以不赞同。
如赞同,我们先要思考何为“世界本质”,这里的“本质”,应该是剖开纷繁的表象的最真实的内核。正如刚才所说,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掩盖在外表之下的,包括真理,如果我们不用怀疑的眼光看这些事物,看这个世界,那么就会相信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表象,如此,我们就很难拨开迷雾看到事物的本质。而怀疑,我们就会去探究,就可能得到事物的本真面貌。从这个角度来说,怀疑的确是认识世界本质的前提。从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看,“怀疑”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人类认识不断深入、不断突破、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新的成果的前提和保证。毫无疑问,“怀疑”有着非常重要的认识论意义。
如不赞同,可以思考如果时时处处皆怀疑,可能会不相信任何事物,也不做任何判断的结论,甚至可能会否定世界的真实性,从而陷入怀疑主义的泥潭。这样不仅不会认识世界的本质,而且还会庸人自扰,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
当然,写作时最好能够辩证思考,可以肯定“怀疑”在认识世界方面的价值,正是怀疑,让人类不断探索,拓展了我们的认识范畴,越来越接近世界的本质;但是,“怀疑”也并非越多越好,需要有限度,需要理性地怀疑而非盲目的怀疑;不能怀疑一切,因为有些确定的东西没有必要再去怀疑。最后可以分析如何做到“理性而正确”地怀疑,把握好怀疑对象,把握好怀疑的“度”,有了疑问还应该深入探求以释疑,如此才能不断进步,接近世界的本质。
立意:
1.怀疑推动人类文明不断发展,怀疑是认识世界本质的前提。
2.有的放矢,怀疑需理性。
3.怀疑是把双刃剑,人类智慧是最好的剑手。
14.例文:
眼见未必为实
常言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事实上,许多事情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样,眼见未必为实。
我们对世界的认识往往是建立在视觉为主的感觉基础上。魔术师们运用各种巧妙的花招和精巧的道具,一次次骗了人们的眼睛。虽然多数时候我们能看到比较属实的状况,但偶尔会出现偏差,这就是错觉。很多错觉,若不用理智来精细推测,往往会被表象所迷惑。哲学家也不例外,亚里士多德曾认为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落地快,后来,伽利略的斜塔实验证明其理论是错的。
此外,每个人看待事物,应难免带有主观性,我们看到的事物或多或少会受到主观思维的局限,换句话说,是心理认知上的偏见。路边的一只空饮料瓶被环卫工人看到是垃圾,被环保人士看到是污染,被拾荒者看到是财富,被社会学家看到是道德……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谁是“朱”,谁是“墨”,有时取决于自己用怎样的视角去看。一个人要是常见到他人的优点,那么他会认为身边都是良师益友;一个人要是总见到他人的缺点,那么他就会认为身边都是低俗的恶人。
那如何才可以把握眼见为实呢
首先需要消除错觉。消除先入为主的成见。很多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论,何况,仅凭一次眼见为实的经历,就断定结果也不客观。关注事物时不要局限于自己刻板的印象,不要急于下结论。其次多看多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感性的认识变为理性的认识,不要被表象所蒙蔽,要保持明辨是非的清醒头脑。
孔子曾领其弟子周游列国。一次,在他们最艰辛的时候,有人给了他们一袋小米,他们用其做粥。孔子大弟子颜回,在煮粥的时候无意中看见有脏东西落进了锅里,他立即用手抓了出来,沾上了米粒的东西弃之实在可惜,颜回只得将其吃下。而后一幕,恰巧让孔子看见,孔子认为他在偷吃,觉得对其失望。而后,当事情澄清的时候,孔子也不禁感叹,自己亲眼所见的却也不是真实的。由此可见,“眼见未必为实”。
生活是复杂的,每件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理由,事情的表面现象,不一定就能真实反映出事情的真相。所以千万不能用固有的眼光去观察问题,用单一的思想方式,或简单的“眼见为实”的标准去想问题、做判断。
我们所谓的眼见为实,看到的可能只是表象,我们要通过智慧的观察和分析去把握本质和规律。用最真实的心灵去体会事物,感知事物,做出理性的判断,看清这个纷繁复杂而又多姿多彩的现实世界。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两种观点,一是眼见为实,一是所见非实。我们经常说,眼见为实,强调的是要习惯亲自观察和发现,莫轻易相信道听途说。但其实每一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看到的情形也不一样。我们看到的可能只是事物的一个方面,或者说一个层次,眼见并不一定为实,这强调的是现实是复杂的,我们的眼睛所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实的,有时会背离事情的真相,若轻易相信自己的眼睛,就会有被假象所欺骗的可能,从而影响自己对事物的正确判断。眼睛作为感官受人的主观控制,看到的也是万物反射出的光,并非万物本身。因而肉眼所见要保持客观是比较困难的。主观的心境自然会影响我们视角的客观性,导致有时眼见为虚。除了内在的心理因素之外,外在的环境因素也能影响“眼见为实”。综合起来比较,面对问题,在自己观察和发现的基础之上,还必须用心去思考鉴别,要有质疑精神,才有可能了解事物的真相。
行文思路上,首先由材料提出中心论点:眼见未必为实。然后从个人的主观思想和社会的客观环境两个方面去辩证分析眼见未必为实。可采用典型例证法和引证法,如可联系《列子》疑邻盗斧的故事和齐人攫金的故事,说明肉眼所见受到主观影响特点。也可引用冰山理论的内容,或勒庞的名言:“可见的现象可以喻为波浪,但这只是我们一无所知的湍流的表象。”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全文,强调既要从理论上懂得现象和本质既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又要在行动中用心观察、理性思辨,学会透过现象探寻本质,把握事物的内在规律,学会客观、全面理性地看待事物。
立意:
1.眼见未必为实。
2.人会更关注心中所想,故“心想”即“眼见”。
3.突破“眼见”局限,窥见真实世界。
4.不为主观情绪所惑,客观公正认识事物。
15.略
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中引出了一个问题,退出朋友圈,卸载一些相应软件,是让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呢?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朋友圈、社交视频软件可以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感觉离这个世界更近。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可以让我们随意搜索,更早更快地了解这个世界有什么大事发生。我们每天看朋友圈,每天使用一些软件或搜索引擎,看似离世界更近,但是,这些都是借助网络世界的,与现实世界比较,还是有些虚拟。这时候,需要我们思考,什么是离世界近?怎样才能离世界更近?
关于离世界远与近的问题,是这个作文的核心问题,写作时要紧紧围绕这个来写。比如,当我们翻看朋友圈,可以最早了解朋友的动态,哪怕这个朋友远在重洋,相隔万里;当我们使用一些社交软件时,即使远隔重洋,也可以面对面交流;当我们打开新闻搜索引擎,世界大事,尽收眼底。这样,我们距离世界就近了。但是,我们当我们使用互联网时,好像隔离了身边的人或事,实际上近的人或事反倒是变远了。也就是说远与近是相对的,并且是互相转换的。因此,写作时,可以针对材料中所给的问题谈你对世界远与近的认识,写作时尤其需要注意思辨性,因为远与近是相对的,甚至有的时候就是一个心理上的问题。
立意:
1.咫尺能成天涯。
2.天涯也能近在咫尺。
3.最远的你也能有最近的爱。
16.略
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
材料提到了“要通过与他人交往中得到的反馈才能更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20KV变电站施工协调沟通方案
- 中小企业技术服务提升方案
- 光伏发电项目融资方案研究
- 高层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专项方案
- 门窗工程方案招标文件
- 广告材料的平面设计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机动车保养和修理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智能电子书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切割拆除方案
- 2022年大学物理学专业大学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B卷-附解析
- 二类医疗器械质量管理制度目录和工作程序
- 《跨境电子商务客服与沟通》 课件 第3章 售前客服与沟通
- 护理质量指标数据收集与分析
- 《中国古代礼制》课件
- 舞台美术设计基础
- 2024年华润燃气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安全管理的组织架构与责任划分
- 复发性流产查房
- 优先还款协议书
- 潜在供应商审核 检查表
- 美术学类专业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