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名称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项目代码2108-460108-04-01-132355建设单位联系人联系方式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东临海甸三西路,南与恒大外滩隔海甸河相望,西距世纪大桥约1.3公里,北临碧海大道。地理坐标(20度03分05.465秒,110度19分37.997秒);建设项目行业类别滚装、客运、工作船、游艇码头”;用地(用海)面积0.3845万m2建设性质新建(迁建)□改建□扩建□技术改造建设项目申报情形首次申报项目□不予批准后再次申报项目□超五年重新审核项目□重大变动重新报批项目项目审批(核准/备案)部门(选总投元)717.62环保投资(万元)20.02环保投资占比2.79施工工期2个月是否开工建设否□是:专项评价设置情况无规划情况(1)《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所依据的规划名称:《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审批机关:国务院;审批文件名称及文号:《国务院关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国函〔2011〕54),(2)《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所依据的规划名称:《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组织编制单位:海口市交通运输和港航管理局;规划编制单位:中交水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规划日期:二零一三年十二月六日。(3)《关于海口市海秀、新埠岛、城西、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海甸岛)》所依据的规划名称:《关于海口市海秀、新埠岛、城西、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海甸岛)》公示机关: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文件名称及日期:《关于海口市海秀、新埠岛、城西、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海甸岛)》,2019年7月12日。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情况本项目属于海口市规划的水上巴士、旅游航线经停点之一,暂无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规划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符合性分析(1)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的符合性:根据《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对外交通部分内容可知:海口港包括海甸港区、秀英港区、新海港区、马村港区。海甸港区功能为:由客货码头逐步调整为游艇码头和海上观光旅游娱乐中心。本项目为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建设游艇和游船码头,属于海甸港海上观光旅游路线的一部分,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相符合。本项目与《海口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水上游览线路的位置关系详见附(2)与《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游艇码头布局规划部分内容提出:完善水上巴士、旅游航线,衔接周边市县。海口市岸线和海岸带旅游资源丰富,海口市旅游发展以“三带、一轴、一中心”的空间体系为核心,“三带”即西海岸旅游带、东海岸旅游带和城市绿色隔离旅游带;“一轴”即南渡江风光游览带;“一中心”指海口中心商务区和历史文化街区组合。对应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海口市规划的水上巴士、旅游航线如下:新港游艇航运中心-新埠岛-司马坡岛-龙塘大坝;新港航运中心-万绿园-假日海滩;白沙门-万绿园-假日海滩-会展中心;新埠岛-海口东营-曲口-北港岛;会展中心-金沙湾-盈滨岛;万绿园-新港航运中心-海甸溪-横沟河-新埠岛。本次游艇码头布局将兼顾海上旅游观光船及海上巴士等停靠需要,因此游艇码头布局选址将尽可能覆盖以上线路的经停点,以完善上述水上旅游观光线路。本项目为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属于《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规划的水上巴士、旅游航线其中的经停点位,属于完善海口水上旅游观光线路项目,因此项目与《海口市游艇码头总体规划》相符。本项目与海口市区域内水上交通(含游艇、游船)码头及航线布局关系详见下图:图1本项目与海口市区域内水上交通(含游艇、游船)码头及航线布局关系图(3)与《关于海口市海秀、新埠岛、城西、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海甸岛)》的符合性分析:根据《关于海口市海秀、新埠岛、城西、海甸岛(含美丽沙和海甸溪北岸)等4个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修编)公示(海甸岛)》中“综合交通规划”的“水上游船交通”可知:游船线路呈环状布局于海甸岛沿岸,并设置多个游船码头,为本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水上游览和观赏海甸岛的一个途径。本项目为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建设游艇和游船码头,为地居民和外来游客提供水上游览和观赏海甸岛提供了便利。本项目与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公示的海口市海甸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位置关系详见下图:图1本项目与公示的海口市海甸岛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位置关系图其他符合性分析1.1与产业政策的相符性分析根据国家发改委《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2020年1月1日起施行本项目不属于鼓励类、限制类和淘汰类,属于允许类。根据《海南省产业准入禁止限制目录(2019年版)》,本项目不属于禁止类项目。故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1.2与《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符合性分析本项目为水上巴士码头工程,不占用生态保护红线,不占用其他农用地、园地,II级保护林地。根据《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以下就主体功能区划专篇、生态保护红线专篇和海洋功能区划专篇进行分析。1.2.1与主体功能区划专篇的相符性分析主体功能区分为三个区域,重点开发区域、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本项目拟用海区位于海口市海岸,为划定的重点开发区域(见图1.2-1)。根据《海南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是支撑全省海洋经济持续增长的区域。充分发挥海口市和三亚市作为我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战略支点作用,打造以海口、三亚为中心的现代服务业合作战略支点。我省海洋经济发展的增长极,是未来我省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城镇建设用海、港口和临港产业用海、海洋工程和资源开发的重点建设区域。发展方向和开发原则中有:大力推进滨海旅游发展。依托独特的海洋资源,充分利用沙滩和海岛资源,大力发展滨海度假、海岛休闲、海洋观光、邮轮游艇、海上运动等特色旅游项目,提升丰富海洋旅游产品,以海口和三亚为中心,重点推进海上丝绸之路旅游门户建设区建设。推进海洋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稳步推进各地区海洋防灾减灾工程建设,提升风暴潮和风暴海浪抵御能力。提高滨海城市堤防建设标准,对受损岸线进行修复工程建设,做好海洋防灾减灾工作。本项目为水上巴士码头工程,属于发展滨海洋观光等特色旅游的项目,可进一步完善海南省的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大力推进了海南省滨海旅游发展。综上,本项目符合《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年)》中的“主体功能区划专篇”。图1.2-1项目与主体功能区划位置关系示意图1.2.2生态保护红线专篇依据《海南省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划定海南岛陆域生态保护保护红线区总面积11535平方公里,占陆域面积33.5%,其中Ⅰ类红线区(禁止类红线区)占16.1%,Ⅱ类红线区(限制类红线区)占17.4%。划定近岸海域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区总面积8316.6平方公里,占海南岛近岸海域总面积35.1%,其中Ⅰ类红线区(禁止类红线区)占1.5%,Ⅱ类红线区(限制类红线区)占33.6%。根据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海南省省级生态保护红线发布系统”公布的省级生态“生态保护红线专篇”相符。图1.2-2项目与生态保护红线位置关系示意图1.2.3海洋功能区划专篇根据《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项目所在海域的海洋功能区为“A2-03海甸港港口航运区”。项目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详见表1.2-1;项目与海洋功能区位置关系见图1.2-3。表1.2-1工程所在海域海洋功能区一览表面积:km2功能区名称地区地理范围功能区类型海域使用管理要求海甸港港口航运区海口市位于海口市海口湾海甸溪出海口港口航运区规划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保证船舶停积。类海水水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海洋生物图1.2-3项目与海洋功能区位置关系示意图项目与《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相符性详见下表:表1.2-1项目与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的相符性分析海洋功能区要求海域使用管理要求制式治海洋环境保护要求符合功能区要求,在采取有效环保措施境影响较小。项目用海符合环境保护要综上所述,项目用海不影响海甸港港口航运区海域用途管制要求的发挥,可与用途管制要求兼容,符合用海方式控制要求、海域整治管理要求、重点保护目标要求及海洋环境保护要求,项目用海符合《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1.3与《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的相符性分析根据《海南省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2010年修编)》,项目区近岸海域规划为海甸港区(HN074DⅢ),海甸港区位于海口湾海甸溪出海口,总面积0.86平方公里,主导功能为港口,执行三类海水水质保护目标。本项目为水上巴士码头工程,符合港口主导功能要求;项目严格执行《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有关海洋污染管理的法律法规,船舶污水和垃圾的排放均严格执行《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不会降低功能区水质,满足环境保护要求。综上,本项目符合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相关要求。图1.2-4项目与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划位置关系示意图1.4与“三线一单”相符性分析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相符性本项目与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相符性分析详见1.2.2章节,通过分析可知,项目建设符合海南省生态保护红线管理规定的要求。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相符性本工程采取了针对性污染防治措施,各项污染因子能够达标排放,不会改变区域环境质量等级,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相符性本工程运行期不涉及能源、水及土地资源的消耗,符合资源利用相关规定要求。4、与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的相符性根据中共海南省委办公厅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琼办发〔2021〕7号),本项目所在区域属于一般管控区,项目与海南省海域环境管控单元分布的位置关系图详见附图7,本项目《关于海南省“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相符性分析见下表1.4-1和表1.4-2:表1.4-1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全省总体生态环境管控要求表1.4-2五大片区生态环境管控要求澄迈、文昌31.5与《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的符合性分析根据项目范围与《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叠加图(详见图1.5-1),项目区域尚未规划,现状为海域,其中项目范围内2077.36规划地类为城镇建设用地,但通过现场勘查及卫星图历史影像查看得知,该区域现状一直为海域。本项目为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新建水上巴士码头、水域疏浚、配套水电设施,不包含陆域。施工结束后水质、沉积物、生态等环境在短时间内恢复原状,对海洋环境影响较小,不影响生态保护红线环境管控要求。项目建设符合《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相关要求。图1.6-1项目范围与《海口市总体规划(空间类2015-2030)》叠加图1.6与《海口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符合性根据《中共海口市委办公室海口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关于海口市“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简称《实施意见》海口将全市国土空间按照优先保护、重点管控、一般管控三大类划分为150个环境管控单元。项目与海口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海域)详见下图1.6-1,由图可知本项目位于一般管控区域。一般管控单元主要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加强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本项目为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属于海口市游艇码头规划布局的一部分,项目实施后可为游艇和沿溪观光船提供条件,有利于海甸溪海上观光旅游业的发展。项目采用了相关染物排放控制和环境风险防控,各项污染因子能够达标排放,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基本要求,项目施工期生活污水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运营期施工船舶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排海,生活污水得到妥善治理,不会影响区域环境质量。图1.6-1项目与海口市环境管控单元分布图(海域)的位置关系图地理位置2.1地理位置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东临海甸三西路,南与恒大外滩隔海甸河相望,西距世纪大桥约1.3公里,北临碧海大道。该工程紧邻海警码头,地理坐标为20°03′05.465′′N、110°19′37.997′′E。项目地理位置见下图2.1-1项目组成及规模2.2工程概况2.2.1建设项目名称、性质及规模项目名称: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建设单位:海南广利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原公司名称:海口碧海龙腾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详见附件8)。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东临海甸三西路,南与恒大外滩隔海甸河相望,西距世纪大桥约1.3公里,北临碧海大道。工程内容:本项目主要包括新建水上巴士码头、水域疏浚、配套水电设施,不包含陆域。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约为717.62万元,环保投资20.02万元,约占总投资的2.79%。施工工期:本工程计划工期为2个月,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发出的开工令之日起算。2.2.2主体工程概述拟建的水上巴士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布置21m游艇泊位数为4个(21m双泊位2个50m游船泊位数为1个,共计5个泊位;浮桥长155.9m,浮桥总面积为467.7m2;固定引桥一座,长8.5m,宽3m;活动联系桥一座,长15m,宽2.5m;固定砼平台一座,长4m,宽3.5m;疏浚工程量为3.01万m3,及相应的水电配套设施。本工程位置距新港航道终点650m,设计进出港航道连接港池与新港航道。进出港航道设计底标高为-4.15m。长641m,宽50m。本项目进出港航道依托现有的公共航道,不会改变原有公共航道设计、规模、大小等,工程建设不会对现有的公共航道产生影响,不属于新建、扩建航道工程。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如下表所示:表2.2.2-1主要建设项目一览表台道线程运营期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自带的污水处理装施工期和运营期生活垃圾经收集后由环卫部2.2.3疏浚工程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本项目疏浚工程航道边坡可取1:5,采用8m3的抓斗船,超宽4m,超深0.5m。项目总疏浚量为3.01万方,目前海甸溪正在进行航道清淤,根据测图及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及资料,公共航道低潮时水深可达到6m以上,满足本工程最大设计船型对航道设计水深达到3.1m的要求。因此本疏浚范围主要为港池、回旋水域和进港航道(详见下图2.2.3-1和附图3)。(1)疏浚去向由于本项目海甸溪清淤工程重叠,参考我公司于2020年8月做的《海甸溪清淤工程疏浚物海洋倾倒可行性论证报告》中的疏浚物监测结果。海甸溪清淤工程疏浚物采样站位分布见图2.2.3-1,海甸溪清淤工程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评价结果见下表2.2.3-2。由海甸溪清淤工程疏浚物采样站位分布图(下图2.2.3-1及附件7)可知,本项目位于站位10和站位11附近,由海洋倾倒分类评价结果(表2.2.3-2)可知。站位10和站位11区域疏浚物为污染疏浚物(Ⅲ类),疏浚物生物学检验结果三种检验结果为均通过,疏浚物海洋倾倒可行,疏浚物可由主管部门签发倾倒许可证并按照主管部门指定的区域倾倒。表2.2.3-1疏浚物海洋倾倒分类评价结果110~5√220~5√330~5√440~5√550~5√660~5√770~5√880~5√990~5√0~5√0~5√0~5√0~5√0~5√0~5√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21年全国可继续使用倾倒区名录》,本项目疏浚物可抛至海口海洋倾倒区,海口海洋倾倒区位于本项目西北方向约12km处,以110°14′00″E、20°06′30″N为中心,半径0.5海里的圆形海域,海图深在30-110m之间,平均水49m,水深条件较好,可容纳本工程3.01万m3弃土需求。疏浚泥去向一览表见下表2.2.3-2,抛泥路线详见下图2.2.3-2。抛泥前需按要求办理海洋废弃物倾倒许可证及水上水下活动许可证后方可进行施表2.2.3-2疏浚泥去向一览表区///(2)疏浚去向合理性分析参考《海甸溪渔船避风锚地及防风设施建设项目清淤工程疏浚物海洋倾倒检验评价报告》详见附件7)可知,本项目疏浚区(站位10和站位11附近)疏浚物为午热疏浚物(Ⅰ类),疏浚物粒度主要以粘土质粉砂和砂质粉砂为主,本项目疏浚的土质类型为淤泥质土。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本项目仅对项目泊位、港池和进港航道进行疏浚,疏浚土质类型以淤泥质土为主,淤泥质土的合理性利用难度大且成本高,疏浚范围和疏浚量都较小,因此疏浚物可由主管部门签发倾倒许可证并按照主管部门指定的区域倾倒。2.2.3环保工程本工程为生态类工程,项目环保工程主要是对施工期和运营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进行处理。2.2.3.1施工期本项目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主要为水上施工,不包含陆域。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废水主要为施工期船舶产生的生活污水和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废水。(1)船舶生活废水施工船舶生活污水在船上设有生活污水收集装置,收集后委托资质单位外运处置,处理完毕开具相应接收证明。(2)船舶含油污水项目施工船舶设置油污水收集罐,含油污水收集后,由施工单位委托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处理完毕开具相应接收证明。2、废气(1)施工扬尘的影响本项目码头施工建筑材料的装卸、运输、堆砌过程中也必然引起粉尘洒落及飞扬。(2)施工舶排放废气的影响施工期对环境空气造成不利影响还有施工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需要加强管理,采用符合标准的低含硫燃料。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气主要为以上两种,其产生的废气排放量总体较小,对环境的影响总体而言很小,可以自然排放。3、噪声工程施工期间,噪声主要来自于施工船舶、打桩船等机械,其噪声值一般在70~95dB(A)。项目施工产生的噪声对周边影响很小。4、固废工程施工期间,施工人员在施工船舶工作会产生生活垃圾、港池不满足水深要求的区域进行疏浚土,项目施工场地不对施工船舶进行检修,不产生船舶检修垃圾。施工期船舶生活垃圾统一收集上岸,由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工程疏浚物产生量为3.01万方,疏浚物可抛至海口倾倒区。抛泥时要求建设单位与海洋倾倒主管部门联系,由主管部门签发倾倒许可证并按照主管部门指定的区域倾倒。2.2.3.2运营期码头营运期产生的污水主要包括到港船舶生活污水、船舶机舱油污水等废水产生,项目运营期废水产生情况如下:(1)船舶舱底含油污水项目船舶设置油污水收集罐,含油污水收集后委托资质单位接收处理,处理完毕开具相应接收证明。(2)船舶生活污水船舶生活污水由船舶自带的污水处理装置处理符合《船舶水污染物排放控制标准》(GB3552-2018)要求后排放。2、废气本项目运营后产生的废气主要来源于到港船舶产生的燃油废气产生的少量无组织有机废气。由于排放废气时间短暂,产生的污染物量较小,且项目区沿岸区域开阔,大气流动性较好,排放的废气易被水面的风迅速扩散、稀释,对环境影响不大。3、噪声项目营运后噪声污染主要来自游艇产生的噪声,噪声值范围约为80~90dB(A),游艇噪声为流动声源,产生的影响也只是短暂的,随其远离,噪声影响也逐渐减弱,直至消失,通过采取选用低噪设备,禁止鸣笛等措施,噪声对环境的影响很小。且本项目范围内均为海域,不包含陆域,项目后方即为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道路,采用声屏障的方式会占用部分道路工程,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建设单位海口旅游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不同意,因此无法采用声屏障的方式来减少项目噪声产生的影响。4、固废(1)生活垃圾港口陆域生活垃圾一般为候船过程中产生的生活垃圾,收集后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2)船舶垃圾船舶垃圾主要为船舶生活垃圾,收集后环卫部门定期、及时清运。(3)维护性疏浚土本工程建成后需每年进行维护性疏浚。抛泥时要求建设单位与与海洋倾倒主管部门联系,由主管部门签发倾倒许可证并按照主管部门指定的区域倾倒。2.2.4公用工程(1)供水、供电、通讯、加油本工程的供电、供水、通信等均由陆域后方接入。本项目游艇和游船加油依托周边油船加油,项目建设不含加油及储油设施。(2)地方材料工程所在地砂、石料供应充足,质地优良,价格优惠,可满足码头工程建设的需要。本工程码头平台所需的桩材可从周边桩厂定制加工,混凝土可就近采购厂家商品混凝土或用水上混凝土进行浇筑,根据施工计划分批水陆配合运送至施工现场。(3)施工条件作为沿海发达港区的海口市地区,有施工经验丰富的施工队伍,技术力量雄厚、施工设备齐全,能够满足码头工程建设的需要。本项目主要为水上施工,不包含陆域,施工期不设施工营地。(4)锚地本工程拟建游艇游船泊位仅供本项目游艇游船及外来游艇游船到港后停泊使用,台风期统一安排至集散地锚地避风,本项目不额外布置防台锚地。(5)消防本工程的消防站由附近城镇统一统筹考虑设置。本工程室外消防用水采用独立的低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水源由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给。(6)游艇、游船保养维修本项目运营期项目船舶维修、保养、喷漆等均依托周边大型维修厂,因此运营期不产生危险固体废物,不设废物暂存间。(7)其它依托内容项目暂未设置候船厅,但已在项目附近后方预留了一块候船厅的建设场地,待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建设。岸电设施依托市政供电部门。2.2.5工程地质根据野外鉴别、原位测试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成果,本次钻探最大揭露深度范围内揭示的地层从上至下可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层,即①淤泥质粉质粘土、②粉质粘土、③粉质粘土、④粗砂、④1粉砂、⑤粉质粘土。其综合地层柱状图如下表2.2.5-1所示:表2.2.5-1综合地层柱状图图层序号系统第四系统①②4.30~6.00③④第三系上新统N2m⑤各岩土层岩性及埋藏分布特征分述如下:①淤泥质粉质粘土(Q4ml灰黑色,软塑~流塑状,含贝壳碎屑较多,具浓烈恶臭味。该层分布全场地。②粉质粘土(Q3m黄色,可塑状,该层分布全场地。③粉质粘土(Q2m):灰色,可塑状。该层分布全场地。④粗砂(Q1m灰色,中密~密实状,饱和,石英质,次磨圆状,颗粒级配不良。该层分布全场地。④1粉砂(Q1m灰色,中密状,石英质,饱和,磨圆状,颗粒级配不良。该层揭露于ZK1、ZK2、ZK5、ZK7。⑤粉质粘土(N2m):灰黑色,可塑-硬塑,主要由粉粘粒组成,含薄层粉细砂,岩芯呈土柱状-坚硬薄饼状。该层分布全场地。上述各岩土层的分布、厚度变化及结构特征详见工程地质断面图及钻孔柱状图总平面及现场布置2.3工程平面布置方案2.3.1平面布置根据码头现状,拟定工程所在场址地岸线布置新建浮码头,设计规模为:21m长游艇泊位数4个(21m长双泊位2个),50米长顺岸游船泊位数1个。目占用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向海一侧外边界线100米。游客通过固定引桥与占用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向海一侧外边界线上下船。(1)泊位系泊长度及宽度21m游艇双泊位系泊长度为22m,系泊宽度为7.6m,50m单个顺岸游船泊位系泊长度为61.25m,系泊宽度为11.6m。(2)浮桥布置本工程共布置4座浮桥,浮桥宽度均为3m,总长度为155.9m。(3)引桥布置本工程共布置两座引桥,一座活动引桥,一座固定引桥。活动引桥:材料采用铝合金,长度为15m,宽2.5m,连接浮桥与固定砼平台,设计低水位时活动引桥坡比为1:6。固定引桥:材料采用铝合金,长度为8.5m,宽3m,连后方接陆域与固定砼平台。(4)固定砼平台由于项目位置距离陆域较近,在设计低水位时,单设引桥不满足通行需求,则设置固定砼平台作为中转。同时,待候船厅建好后,也作为浮码头与候船厅之间的中转平台。本工程陆域设计高程为2.8m,由于候船厅的位置与高程未确定,为满足电动车通行需求,则确定平台顶高程为2.8m。固定砼平台采用C40,长4m,宽3.5m,厚0.5m。(5)回旋水域本工程回旋水域直径按1.75倍的设计船长设计,21m游艇泊位共布置两个回旋圆直径为36.75m,设计底标高-3.8m;50m游船泊位布置一个回旋圆直径为87.5m,设计底标高-4.15m。(6)进出港航道本工程位置距新港航道终点650m,设计进出港航道连接港池与新港航道。进出港航道设计底标高为-4.15m。长641m,宽50m。本项目进出港航道是在现有的公共航道基础上,设计了本项目进出港航道的范围,由测图(附图3)可得本区域内设计进出港航道水深满足设计要求,无需疏浚。本项目进出港航道不会改变原有公共航道设计、规模、大小等,工程建设不会对现有的公共航道产生影响,不属于新建、扩建航道工程。(7)疏浚工程量平面方案一设计疏浚工程总量为3.01万m3(含超深超挖量),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工程总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2.3.2设计主尺度1、水域主尺寸参照国内外现有游艇码头设计技术研究成果及《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要求,码头的平面尺度计算如下:(1)码头主尺度浮桥:本工程为水上巴士码头,由于人流量较大,浮桥宽度统一取3m宽。活动引桥:活动引桥是连接浮桥与固定砼平台,长度取15m,宽度取2.5m。固定引桥:固定引桥是连接固定砼平台与陆域,长度取8.5m,宽度取3m。固定砼平台:主要作用是连接活动引桥与固定引桥,长度取4m,宽度取3m。(2)系泊水域长度Lb根据《游艇码头设计规范》(JTS165-7-2014)5.2.9,系泊水域长度应满足游艇安全系泊的要求,系位水域长度可按下列式确定:单泊位和双泊位单个顺岸泊位端部顺岸泊位中间顺岸泊位式中:Lb=L+dpLb=L+2daLb=L+1.5daLb=L+daLb——系泊水域长度(m);L——设计船型长度(m);dp——单泊位和双泊位系泊水域富裕长度(m),取0.5~1.0m,大型游艇取最大值;da——顺岸泊位富裕长度(m),取0.15倍设计船长。由设计代表船型44m游船参照50m游艇设计,本工程共布置两个21m长的双泊位及一个50m长的顺岸泊位。长度尺寸见下表:表2.3.2-1系泊水域长度单位:m----(3)系泊水域宽度W单泊位和顺岸泊位W=B1+d双泊位W=B1+B2+1.5d式中:W——泊位宽度(m);B1,B2——设计船型宽度(m);d——泊位富裕宽度(m)码头平面尺寸计算结果见下表:表2.3.2-2系泊水域宽度单位:m--2、陆域主尺度本次设计分界线为浮桥与护岸交接处,无陆域布置相关内容。2.3.3高程设计本工程拟采用浮码头结构形式,所需考虑高程设计主要涉及固定引桥和后方陆域连接,由于后方陆域高程为2.8m,候船厅高程未定,固定引桥高程设计为2.80m。2.3.4航道1、进出港航道主尺寸(1)航道现状根据《海南省内河航运发展规划(2010-2030年)》,新港航道一号灯浮至海口新港码头段航道,通航里程3.8km,现状维护水深4.9m,维护底标高-4.4m(秀英基准面,下同底宽50m,通航1000t级的沿海轮船。规划航道等级为Ⅰ级,通航3000t级海轮。海口新港码头至人民桥段航道,通航里程1.3km,航道尺度为1.2m×20.0m×150m,通航100t级沿海轮船,乘潮可进入300t级船舶。规划航道等级为Ⅳ级,通航500t级海轮。本工程位于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海甸岛,本项目区域内设计进出港航道外与新港航道相接,天然水深条件较好。由测图(附图3)可得本区域内设计进出港航道水深满足设计要求,无需疏浚。目前海甸溪航道清淤施工已基本完成,根据测图及有关部门提供的信息及资料,公共航道低潮时水深可达到6m以上,满足本工程最大设计船型对航道设计水深达3.1m的要求。根据规范要求,本项目设计航道宽度需49.2m,设计水深3.6m,设计底高程-4.15m。新港航道(海甸河航道一号灯浮至海新桥)设计航道底宽50m,现状维护水深4.9m,底高程-4.4m(秀英基准面),满足本工程船舶通航需求。本工程设计船型(设计最大船型为50m游船)无法通过人民桥行驶向上游,故本码头为始发站点,同时进出港在港池同一侧(向海侧)。本工程位置距新港航道终点约650m,本工程设计进出港航道连接港池与新港航道。项目港区形势图详见附图12。设计航道与新港航道连接详见下图2.3.2-2及附图12。图2.3.2-2设计航道与新港航道连接示意图(2)港池、航道设计底标高游艇港池、航道设计水深按下式确定:D=D0+Z3D0=T+ΔZΔZ=Z0+Z1+Z2Z2=K1H4%式中:D—航道设计水深(m),即疏浚底面对于设计通航水位的水深;D0—航道通航水深(m),不宜小于1.3倍通航最大设计船型吃水;Z3—备淤深度(m),应根据两次挖泥间隔期的淤积量计算确定,备淤深度不宜小于0.4m,淤积较严重时应适当加大;T-航道通航最大设计船型的满载吃水(mΔZ-最小安全富裕(m),对于内河游艇码头,河床为土质时可取0.3-0.4m,河床为石质时可取0.4-0.5m,流速和风浪较大的水域取大值;对于沿海游艇码头,应按上式计算,且不宜小于0.6m;Z0-游艇航行时船体下沉值(m21m游艇取0.15m,50m游艇取0.3m;Z1-龙骨下最小富裕深度(m可取0.4-0.6m,硬底质取大值,当船长大于24m时,可适当加大;Z2-波浪富裕深度(mK1-系数,顺浪取0.3,横浪取0.5;H4%-累计频率为4%的波高(m),重现期宜取2年一遇。经计算,码头前沿设计底标高见表4.4-3。港池、航道设计底高程按下式确定:底高程=设计低水位-D。表2.3.2-3游艇码头航道底高程计算表单位:mTD港池内底高程由该区域内所布置的泊位的船舶吃水控制。(3)系泊水域底标高系泊水域设计水深可按下式确定:D=T+Z1+Z2式中:D—系泊水域设计水深(m)T—设计船型满载吃水(m)Z1—富裕深度(m沿海游艇码头取0.4~0.6m,硬质底取大值;当船长大于24m时,可适当加大。Z2—备淤深度(m),备淤深度不宜小于0.4m,淤积较严重的港池应适当加大。表2.3.2-4游艇码头系泊水域底高程计算表单位:mTD为提高船舶靠泊的适应性,21m泊位的系泊范围按2.6m水深运营,设计底高程-3.8m,50m泊位系泊范围按3.1m水深运营,设计底高程-4.3m,对于不满足运营水深的区域需进行疏浚。2、疏浚工程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本航道边坡可取1:5,采用8m3的抓斗船,超宽4m,超深0.5m。本工程按照平面方案一设计的疏浚工程总量为3.01万m3(含超深超挖量)。2.3.6设计船型本工程设计船型主尺度详见下表:表2.3.6-1设计代表船型主尺寸表单位:m2.3.7施工场地平面布置本项目不单独设施工营地。施工人员约20人。施工方案2.4施工方案2.4.1主要施工方案游艇码头主要供游艇停靠,因游艇的船型相对来说较小,干舷高度低,水位变动适应性小,常规的码头不适用,所以选择用浮码头作为游艇靠泊码头,并以定位桩定位。本设计游艇码头主要组成部分:a、主栈桥、面板:铺防腐木板;b、固定引桥及活动引桥:铝合金结构;c、浮体码头:主框架采用热镀锌钢结构,浮箱为采购聚乙烯浮箱。项目设计码头主要组成部分来源均为外购之后在水上施工进行安装,不涉及喷漆等方面的工艺。2.4.1.1码头结构方案(1)码头结构方案本结构方案浮桥主浮桥采用聚乙烯浮箱浮体,主体结构采用热镀锌钢结构框架,沿浮桥布置橡胶护舷。主浮桥结构分段长度为12m(本次设计为参考取值,待确定厂家以后根据厂家浮箱具体尺寸进行调整),主浮桥分段间为固结连接。(2)定位桩浮桥定位桩采用φ800PHC桩,配套相应的抱桩器。平均每隔12m设置一道定位桩,详见码头立面图和断面图(附图4-附图6)。定位桩桩顶标高为5.0m,地质资料参考《海口市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核工业江西工程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2021年1月)中游艇码头用海区域内钻孔资料,定位桩桩底标高为-20.0m。(3)活动引桥活动引桥连接浮桥和固定砼平台。活动引桥的设计坡度在设计低水位时为1:6,并做防滑处理,活动引桥长15m,采用φ800PHC桩桩基。(4)固定砼平台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长4m,宽3.5m,厚0.5m,采用φ600PHC桩桩基。(5)固定引桥固定砼平台与接岸之间架设固定引桥,实现人员的上下行走,固定引桥长8.5m,宽3米,设计坡比1:10。(6)护岸浮码头后方建有相应的护岸,护岸即为占用的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向海一侧外边界线,长度为100米,不设构筑物。由固定引桥搭接固定平台与护岸。2.4.1.2码头附属设施本码头21m机动游艇作业区选用D200×200×1000标准反力型橡胶护舷,44m游船作业区选用D300×300×1500标准反力型橡胶护舷作为防冲设施。2.4.1.3疏浚工程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根据《海港总体设计规范》(JTS165-2013),本航道边坡可取1:5,采用8m3的抓斗船,超宽4m,超深0.5m。本工程设计疏浚工程总量为3.01万m3(含超深超挖量)。本项目主要工程量见下表2.4.1-1:表2.4.1-1主要工程量表4151m22m3件4m5套86套37件8件9m2m3m2m37kg2.4.2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2.4.2.1码头工程施工方法(1)浮桥施工方法:本工程浮桥采用“聚乙烯”浮箱结构箱结构,浮桥均通过采用16根φ800PHC桩定位。施工所需的φ800PHC桩路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打桩船水上沉桩,之后安装浮箱。主要工艺流程:施工准备→桩船定位→水上沉桩→浮箱安装→验收;(2)引桥和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施工方法:固定引桥和活动引桥采用铝合金活动引桥,其中活动引桥通过采用φ800PHC桩定位,固定引桥连后方接陆域与固定砼平台,施工所需的φ800PHC桩路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打桩船水上沉桩,之后安装固定引桥和活动引桥。固定钢筋混凝土平台采用水上混凝土进行浇筑,通过采用4根φ600PHC桩基定位;施工所需的φ600PHC桩路运至施工现场,采用打桩船水上沉桩,之后通过采用水上混桩入龙口打桩测量定位锤击沉桩打桩船吊装凝土进行浇筑。桩入龙口打桩测量定位锤击沉桩打桩船吊装其它:定位桩按设计图委托专业工厂制作,由水路运至施工现场,用相应的打桩船实施水上沉桩,建议采用D125型或D100柴油桩锤施打。基桩施打完成后即进行夹桩稳定,再进行上部平台结构施工,码头上部预制构件也应安排在专业预制厂生产,由水路运至现场,采用起重船安装。项目码头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图2.4.2-1项目码头施工工艺流程图(3)PHC桩施工海上PHC施工施工工艺可以为:施工准备→桩的驳运→船舶驻位→打桩平台(船)吊桩→测量定位→打桩→验收。施工工艺流程详见下图2.4.2-2。PHC桩运输打桩船、运桩船就位调整打桩架记录、自检图2.4.2-2海上PHC施工工艺(4)沉桩使用静压沉桩的可行性由于液压锤(静压沉桩)属于冲击式打桩锤,其特点为有较小的锤芯重量、较高的冲击速度、较短的锤桩作用时间,冲击能量大,最适合打钢桩。柴油锤的冲击力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不需从外部供应能源。而本项目使用PHC桩,定位桩桩底标高为-20.0m,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沉桩工程区域土类主要为底层中砂,土质较硬,因此本项目使用柴油锤更合适。2.4.2.2疏浚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时,抓斗挖泥船采用纵挖法施工,通过锚缆固定船体,从中间向两端开挖。挖泥船采用导标法施工,分别标出终止线、挖槽边线等,挖到设计高程停止开挖。(1)工艺流程本项目在泊位、港池和进出港航道采用抓斗挖泥船施工,抓斗船施工主要采用抓斗船配备自航泥驳的施工工艺。具体施工流程如下图:图2.4.2-3项目疏浚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1开工展布开工展布前,在导航图上标示施工起点位置,按照水深测图在施工区域布设施工计划线;利用施工定位软件,进场开工展布。2抛锚定位抓斗式挖泥船抛设四具锚,船艏抛外开八字锚,船艉抛交叉锚,锚缆长度根据每次抛锚施工范围确定,施工区域比较开阔和地方锚缆较长,一次施工范围可以大,避免抛锚次数多,影响施工时间。抛好锚后,泥驳就位到施工区最边线准备试挖,泥驳靠侧边。抓斗挖泥船施工示意图如下:图2.4.2-4抓斗船挖泥施工示意图3泥驳靠泊泥驳靠驳时应根据水流方向确定靠驳操作,应逆水流方向慢慢靠近挖泥船,避免靠驳时过大撞击挖泥船。4挖泥装驳泥驳靠泊、系缆稳定后,抓斗船根据导航图、施工图、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屏幕显示,进行排斗、下斗、挖泥装驳。挖泥过程中始终保持锚缆处于紧绷状态,船位始终保持在开挖位置,避免因船位变动造成漏挖或叠斗。根据抓斗船深度位置指示器进行挖深操作,严格控制下斗深度,防止超挖,避免欠挖。由于施工范围小或难以开挖的施工范围边线处,不能按正常要求布置船舶时,施工时要特别注意水流情况,确保在水流较小时段进行施工。5泥驳船运泥泥驳船装舱量达到最佳后,解缆离开抓斗船,沿着既定航路运泥至抛泥区。在航行中,确保泥门的密闭性,防止漏泥。6泥驳船空载返回泥驳船抛泥完毕后,沿着既定航路航行至抓斗船,依照装载顺序等待装载。(3)疏浚采用绞吸作业的可行性由于绞吸式挖泥船疏浚作业的施工展布等准备工作时间较长,包括定位、接泥管等;抵抗风浪能力较差,风浪以及流速太大可能会对钢桩定位以及排泥管系的固定产生较大不良影响。而抓斗式挖泥船主要适用于淤泥、粘土、砂土、卵石及爆破后的碎石、块石等土质,与耙吸式和绞吸式挖泥船相比,抓斗式挖泥船最大的优势在于适用于硬质疏浚土方。根据本工程地质资料,工程区域疏浚土类主要为淤泥和底层中砂。且本项目的疏浚范围和疏浚方量的较小,抓斗式挖泥船通常而言主尺度参数相对绞吸式挖泥船较小,更适合本项目疏浚作业。因此,本项目疏浚采用抓斗式挖泥船更合适,采用绞吸作业不可行。2.4.2.3其它配套工程施工本工程配套项目包括辅助建筑、供电照明、给排水消防以及设备安装等,可视相关工程的进展情况安排施工。2.4.3施工设备1、设备安排本工程计划在拟投入安排运输船、起重船、沉桩船、抓斗船各1艘及泥驳船2艘配合进行施工。2、施工船舶配备本工程浮码头施工投入运输船、起重船、沉桩船各1艘配合进行施工。本工程疏浚施工投入1艘抓斗船及2艘泥驳船进行疏浚施工。采用挖泥船“挖、运、抛”施工工艺进行疏浚开挖,疏浚土经装载、运输、外抛至指定倾倒区。本工程码头和疏浚施工时,船舶需加强相互间联系,减小互相干扰,同时确保船舶施工安全。表2.4-2施工主要船舶一览表11213141522.4.4项目施工计划本工程计划工期共计2个月。其中施工前期准备4天,疏浚施工6天,施打定位桩、浮桥和水电配套等安装40天,竣工验收10天。实际开工日期以建设单位发出的开工令之日起算。本项目采用1艘8m3抓斗船,抓斗船的生产能力为240方/h,每天工作24h,日生产能力为5760m3/d;采用2艘500m3泥驳船,每天的运输次数为6船次/天,疏浚施工6天,可以满足项目疏浚工程量为3.01万m3的需求。2.4.5劳动定员本项目施工期施工人员约20人。2.4.6码头作业天数根据该区域的水文、气象资料及实际运营情况统计分析,本工程年可作业天数约为300d。2.4.7项目经营方案设计(1)规划经营船舶本项目规模为4个21m长游艇泊位数(2个21m双泊位),1个50米长游船泊位数。经营包括水上公交、旅游观光、夜游等活动。计划开通定期定点航班,项目具体航行船舶及航次详见表2.4.7-1。表2.4.7-1项目船型及数量41注:本表中的航次为经营规划航次,具体航班航次根据天气情况及客流量做调整。(2)规划航线海口市将先后建设6条水上公交线路,分别是(东线)万绿园——白沙门园——新埠岛——东营镇——桂林洋——红树林;万绿园——假日海滩;万绿园——白沙门公园;万绿园——南渡江——谭门渡口——龙塘;(西线)万绿园——西秀海滩——假日海滩——政府行政区——南港码头——盈滨半岛。本项目作为海口6条水上巴士线路之一,建成后将与海口市的其他水上巴士码头形成呼应与合作,完善全市水上巴士码头布局,丰富海口的旅游项目,同时促进海口市旅游消费产业的发展。本项目规划有2条航线,分别如下:白天航线:海甸港—万绿园—海口假日海滩(约11.8km)。夜游航线:海甸港—海口假日海滩(约10.4km)。运营期活动范围详见下图:图2.4.7-1运营期活动范围图其他2.5项目来源2.5.1原码头情况2013年2月28日海口市十五届三次人大代表会议上,由杨光、李建强人大代表提出开展海口水上巴士项目,题目为关于开通我市水上公共交通、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拥堵的建议的提案,此提案也为响应海口市十二五发展规划“大力发展水上交通及旅游观光产业”,得到人大会议的一致通过,并且被列为当年为民办实事的重点项目之一,确定由交通局主办,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规划局、市旅发委、市水务局等协办,当时市人大要求交通局尽快落实此项任务,并且帮助协调各部门相关手续,由交通局发给各个相关部门征询意见函,得到了各部门的支持同意回函。经过5年的建设,原海口水上巴士项目获得交通局的验收,同时开展了“海上看海口,夜游海口湾”项目3年。原海口水上巴士项目建设单位为海口碧海龙腾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2020年4月20日,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同意海口碧海龙腾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即原建设单位)变更为海南广利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即现建设单位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详见附件6。由于2020年新冠疫情影响被迫使得原海口水上巴士项目停业,而后又因配合市政府对海口湾及海甸溪两岸畅通工程“三通”的建设,对原海甸港码头进行了拆除,导致了原海口水上巴士项目停运。2.5.2现新建码头情况根据《海口市港航管理处关于同意将海甸港处码头作为上落客站点的批复》(市港航字[2019]16号)可知(详见附件2),海口市港航管理处同意将海甸港处码头作为上落客站点。为加快海南国际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根据海口市人民政府《研究海口湾畅通工程(二期—美兰区段)海警码头搬迁选址等事宜》(【2020】415号)专题会议纪要可知(详见附件3),“原则同意拆除海甸港及万绿园游船码头售票中心,海甸港游船浮码头暂时外移海面。请海旅集团会同码头运营单位研究临时码头及售票点方案,既要符合项目二、三期设计方案,也要保障企业合法利益,确保今年底实现三道贯通。海甸港、万绿园游船码头为配合畅通工程三道建设做出的调整不影响原码头运营及企业持有的合法船舶营运航线经营所有权”。海旅集团于2020年11月16日复函(详见附件5)我公司(原公司名称:海口碧海龙腾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准予变更登记通知书详见附件6),同意由我公司向相关部门申请海甸港、万绿园两处码头等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根据《海口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通知书》(海资规海域〔2021〕87号详见附件4海南广利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申请的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用海符合《海南省海域使用权审批出让管理办法》相关规定。2.5.3原码头与现新建码头位置关系本工程按照市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20]451)文件,拆除了原售票中心,浮码头外移海面重新建设,根据海旅集团回函(见附件)及相关单位对本工程的规划,原码头位于本设计码头后方,本工程设计码头与原码头位置详见下图:图2.5-1原码头与现新建码头位置关系图由于海口水上巴士海甸港靠泊码头项目占用海域,项目建设期间,将不可避免地对工程附近海域的水动力、海水水质、沉积物及海洋生态环境等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防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管理条例》等法规的要求,需对本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为此,海南广利水上巴士旅游观光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该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即组织有关人员赴现场进行踏勘、对周围环境进行了调查,并收集有关资料,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技术导则和规范要求,编制了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6项目类别判断拟建的海甸港西秀海滩水上巴士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布置21m游艇泊位数为4个(21m双泊位2个),50m游船泊位数为1个,共计5个泊位;浮桥1座;固定引桥1座,长8.5m,宽3m;活动联系桥1座,长15m,宽2.5m;固定砼平台1座,长4m,宽3.5m;及相应的水电配套设施。本项目进出港航道是在现有的公共航道基础上,设计了本项目进出港航道的范围,进出港航道无需疏浚。本项目进出港航道不会改变原有公共航道设计、规模、大小等,工程建设不会对现有的公共航道产生影响,不属于新建、扩建航道工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21年版),项目所在海域不涉及环境敏感区,项目码头工程涉及的类别为“五十二、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141滚装、客运、工作船、游艇码头”中的“其他”,需要编制《报告表》;本项目疏浚工程量为3.01万m3,疏浚工程涉及的类别为“五十四海洋工程”--“160其他海洋工程”中的“其他”。表2.7-1项目评价类别判定表表表/影响评价管理名程(不含航道工程)取土(沙)等水下开挖工程;爆破挤淤炸礁(岩)量在/生态环境现状3.1生态环境3.1.1主体功能区划根据海南省人民政府2018年3月印发的《海南省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2018年2月)》,本工程位于海口市海岸,为划定的重点开发区域,符合海洋主体功能区规划,项目“1.2.1与主体功能区划专篇的相符性分析”已分析,此处不做详细介绍。3.1.2海洋功能区划海甸港港口航运区”,“1.2.3海洋功能区划专篇”章节已分析与海洋功能区划相符性分析,此处不做详细介绍。3.2环境空气质量、声环境质量3.2.1环境空气质量项目评价范围内主要为居住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特殊特殊敏感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项目评价范围内属于二类大气环境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及修改单中的二级标准。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18),项目所在区域达标判断,优先采用国家或地方环境主管部门公开发布的评价基准年环境质量公告或环境质量报告中的数据或结论。根据《2019年海口市生态环境状况公报》,2019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保持优良水平。有效监测天数为363天,其中,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一级优天数为271天,二级良天数为69天,超二级天数为23天,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AQI≤100的天数)为93.7%。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47,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分别为5μg/m3、13μg/m3、32μg/m3和17μg/m3;一氧化碳(CO)24小时平均第95百分位数是0.9mg/m3,臭氧(O3)日最大8小时平均第90百分位数是144μg/m3。各项指标均满足二类标准,项目区大气环境属于达标区。3.2.2声环境质量由于项目不包含陆域,且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生态影响类试行)》,固定声源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参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技术指南(污染影响类)》(试行)相关规定开展补充监测,厂界外周边50米范围内存在声环境保护目标的建设项目,应监测保护目标声环境质量现状并评价达标情况。已核实项目最近的声环境保护目标为海口市港航管理处,距离项目最近距离为105米,因此项目不需要声监测资料。3.3海洋环境质量现状3.3.1水文动力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1)潮汐海口湾的潮汐系数F=3.86,属于不规则日潮混合潮,一个月内日潮天数为15~18天,其它时间为正规半日潮,且潮汐不等现象显著。对秀英站2008年~2012年的验潮资料统计,潮位特征值如下(秀英高程系统):最高潮位:3.204m最低潮位:0.064m平均高潮位:2.094m平均海平面:1.534m(2008年~2012年)平均潮差:1.21m最大潮差:3.60m(2)海流为了解工程区域附近海流状况,引用海南安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19年4月12日~13日大潮期间所开展的潮流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本次测流站位见表3.3.1-1和图表3.3.1-12019年4月水文调查站位表潮流:分析工程海域潮流有如下特征:①观测海域测站潮流基本为往复流动,H1、H4、H6站往复流特征较明显,其中H1站潮流流向在半潮面以上为NW向,半潮面以下为SE向,H4、H6站潮流流向在半潮面以上为SW向,半潮面以下为NE向;H2、H3、H5站受地形波浪等影响,潮波发生变形,潮流规律性较差,H2站潮流流向主要集中于NW向附近,H3、H5站潮流流向较发散。②从潮流流速平面分布上看,位于较外侧海域的H6站潮流流速明显大于位于近岸海域站位的潮流流速;从流速垂线分布上看,H5站表层流速较小,中、底层流速较大,其余站位底层流速较小,表、中层流速较大。③从规律性较好的H1、H6站来看,实测涨、落潮最大流速大致出现在高、低平潮附近的涨憩、落憩时段,最小流速出现在半潮面附近时段,可认为观测海域潮波传播的类型与前进波较为相似。④潮流最大流速出现在H6站0.6H层,流速为111cm/s,流向为ENE向。各站表层流速介于4cm/s~108cm/s之间,0.6H层流速介于5cm/s~111cm/s之间,底层流速介于4~103cm/s之间。⑤从流速最大值来看,除了H6站落潮流速最大值明显大于涨潮流速最大值外,其余站位涨、落潮流速最大值相差不大;从各站潮流平均流速上看,落潮流流速平均值略强于涨潮流。余流:根据本次观测的海流测量资料,分析调查海区的余流特征如下:各站余流差异较大,季节因素和潮型对其影响较多。从垂线平均来看,H1、H2站余流流向为NW向,H3、H5站余流流向为SE向,H4站余流流向为S向,H6站余流流向为SW向。余流流速最大为20cm/s,出现在H5站,最小为4cm/s,出现在H3、H4、H6站。表层余流流速在4cm/s~14cm/s之间,0.6H层及底层流速均介于4cm/s~20cm/s之间。3.3.2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1)站位布设本报告引用《海口湾畅通工程(三期—龙华区段)项目海洋环境现状秋季调查报告》(海南安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2020年9月在工程附近海域进行水质、沉积物、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其中水质调查站位26个,沉积物调查站位13个,生态调查站位14个,4条潮间带调查断面。调查时间为2020年09月4~6日。采样点位置详见表3.3.2-1及图3.3.2-1。表3.3.2-1海洋环境现状调查站位图3.3.2-1a2020年9月水质、沉积物、生态调查站位图(总图)图3.3.2-1a2020年9月水质、沉积物、生态调查站位图(区域附近图)(2)调查项目本次调查内容包含:水深、透明度、水温、盐度、溶解氧(DO)、pH值、化学需重金属(砷(As)、总汞(Hg)、铜(Cu)、铅(Pb)、锌(Zn)、镉(Cd))、硫化物。(3)分析方法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要求进行。(4)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1)评价标准根据海洋功能区划中的管理要求和海水水质标准中各类水质适宜的功能,2020年9月调查的站位中,各站点所在功能区名称及其海洋环境保护要求见表3.3.2-2。表3.3.2-2监测站点所在海洋功能区及环保要求A2-01区A5-01A2-02区A5-03A5-02A2-03区2)评价方法样品的采集、保存、运输和分析均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T12763-2007)和《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中的规定进行,具体分析方法见表3.3.2-3。表3.3.2-3水质要素分析方法/pHpH计法////////////砷汞铜铅锌镉/(5)评价结果水质各评价因子的监测结果及单项标准指数计算列于附表1~附表2,评价结果表明,本次调查除HK21号站位、HK26号站位部分指标超标外,其余站位的各项指标均满足区域功能区的要求;其中,HK21号站位中COD、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HK26号站位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超标,其余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功能区的要求。3.3.3沉积物现状调查与评价海南安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在工程附近海域布设沉积物调查站位13个。(1)调查项目与分析方法调查项目有石油类、有机碳、硫化物、铜、铅、锌、镉、总汞、砷,共9项。各调查项目的采样、分析方法和技术要求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007)和《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2007)的规定进行。样品检测按照表3.3.3-1的方法进行分析。表3.3.3-1沉积物项目分析方法/《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GB17378.8-2007)-6砷铜铅-6镉铬-6锌........(2)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1)评价标准根据《海南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要求,位于海南岛近海农渔业区的(HK03、HK08、HK11、HK16)站位,位于海口市西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的HK06号站,位于海口市东海岸旅游休闲娱乐区的HK14号站位和位于海口湾旅游休闲娱乐区的(HK17、HK19、HK20、HK23)站位执行第一类沉积物标准;位于新海港港口航运区的HK01号站、位于海甸港港口航运区的HK25号站执行第二类沉积物标准;位于秀英港港口航运区的HK09号站执行第三类沉积物标准。2)评价方法评价采用单因子标准指数法进行,公式如下:Ii=Ci/Si式中:Ii-i项评价因子的标准指数;Ci-i项评价因子的实测值;Si-i项评价因子的评价标准值。(3)沉积物监测结果及评价项目附近海域表层沉积物监测结果见表3.3.3-2,海洋沉积物标准指数见表3.3.3-3。调查结果表明,硫化物、铅、砷、镉调查结果均符合相应功能区的要求。部分站位有机碳、石油类、锌和铜未达到功能区要求,其中HK20号站有机碳超出功能区要求的一类标准;HK06、HK17、HK20和HK23号站石油类超出功能区要求的一类标准,HK25号站石油类超出功能区要求的二类标准。HK20号站位锌、铜、总汞均超出功能区要求的一类标准。HK20号站位锌、铜、总汞超出功能区要求的原因是位于龙珠湾入海口,陆源污染排入比较大,导致超标;HK06、HK17、HK20、HK23和HK25号站所处区域船舶活动较多,可能有含油污水排放,因此导致石油类超标。表3.3.3-2沉积物监测结果表-2)锌铅铜砷镉-6)表3.3.3-3沉积物标准指数表锌铅铜砷镉ndndndndndnd////3.3.4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海南安纳检测技术有限公司于2020年09月04日对工程海域进行生态调查,调查站位见表3.3.2-1及图3.3.2-1。3.3.4.1调查方法:(1)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采样方法是按《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7-2007中有关叶绿素a调查的规定进行。使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a的含量。初级生产力的估算采用叶绿素a法,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荐的下列公式估算:式中:P—现场初级生产力(mg·C/(m2·d));Chla—真光层内平均叶绿素a含量(mg/m3)Q—不同层次同化指数算术平均值,取3.71;D—昼长时间(h),根据季节和海区情况取9月份为12.0小时,4月份为12.5小E—真光层深度(m),取透明度(m)×2.71。(2)浮游植物采样方法是按《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6-2007中的有关浮游生物调查的规定进行。利用浅水Ⅲ型浮游生物网采样,拖网方式为底——表垂直拖。采用5%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种类鉴定及按个体计数法进行计数、统计和分析。(3)浮游动物采样方法是按《海洋调查规范》GB12763.6-2007中的有关浮游生物调查的规定进行,利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样,拖网方式为底——表垂直拖。采用5%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种类鉴定、计数、统计和分析。(4)底栖生物底栖生物的定量采样用张口面积为0.066m2的采泥器进行,每个站采样3次;定性样品采用阿氏拖网采集,拖拽时间为10-15min,拖速为2~3节。采集样品采用75%无水乙醇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种类鉴定、计数、统计和分析。(5)潮间带生物分别在高潮带、中潮带、低潮带布一条断面,作定性定量采样,并采集有代表性,生物量较多的贝类物种供残毒分析。(6)鱼卵与仔稚鱼利用浅水Ⅰ型浮游生物网采样,定性样品采用平行拖网采集,定量样品采用垂直拖网采集。采用5%中性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带回实验室,进行称重、种类鉴定、计数、统计和分析。(7)游泳生物本次调查渔船为单拖网船,大部分站位可用拖网调查,近岸难以作业浅水区,以及港内未能拖网的站位用定制串联倒须笼网补充调查其种类分布概况。3.3.4.2评价方法:用反映生物群落特征指数,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J′)、优势度(D2)对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进行分析。计算公式如下:①优势度(Y):②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③Pielou均匀度指数:N:某站总生物数量(ind.·m-3);fi:某种生物的出现频率(%);S:出现生物总种数。初级生产力采用叶绿素a法,按照Cadee和Hegeman(1974)提出的简化公式估算:式中:P—初级生产力(mg·C/m2·d);Ca—表层叶绿素a含量(mg/m3Q—同化系数(mg·C/(mgChl-a·h。3.3.4.3调查结果1、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①叶绿素a及初级生产力结果初级生产力采用叶绿素a法,按照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推荐的下列公P=Chla*Q*D*E/2计算,其结果见表3.3.4-1。表3.3.4-1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叶绿素a含量(μg/L)注:符号“--”为水深不到采集层次。由表3.3.4-1可见,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范围是(0.78~38.3)μg/L,平均值为8.69μg/L。调查海区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259.09~5652.63)mg·C/m2·d,平均值是1575.75mg·C/m2·d。②小结调查海区叶绿素a含量范围是(0.78~38.3)μg/L,平均值为8.69μg/L;初级生产力变化范围是(259.09~5652.63)mg·C/m2·d,平均值是1575.75mg·C/m2·d。2、浮游植物(1)种类组成根据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样品,调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门37属78种(包括变型及变种)。其中,硅藻29属65种,占浮游植物种类数的83.33%;甲藻门7属10种,占种类数的12.82%;蓝藻门1属3种,均占种类数的3.85%。(2)细胞密度各调查站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介于(0.88~309.61)×104cells/m3之间,平均细胞密度为78.80×104cells/m3。详见表3.3.4-2和图3.3.4-2。表3.3.4-2各站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104cells/m3)细胞密度(×104cells/m3)图3.3.4-2各站位浮游植物细胞密度(3)优势种优势种的确定由优势度决定,计算公式:Y=Pi×fi,fi为第i种在各个站位出现的频率。根据实际调查情况,本次调查将浮游植物的优势度≥0.02的种类作为该海域的优势种类。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Skeletonema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paxillifera)、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tropicum)。结果见表3.3.4-3。表3.3.4-3浮游植物优势种和优势度(4)丰富度、单纯度、多样性指数与均匀度浮游植物多样性反映其种类的多寡和各个种类数量分配的函数关系,均匀度则反映其种类数量的分配情况,可以作为水质监测的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调查期间各站位的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D)介于0.76~1.76之间,平均值为1.33;单纯度(C)指数介于0.11~0.58之间,平均值为0.27;多样性指数(H′)介于1.56~3.88之间,平均值为2.90;均匀度指数(J′)介于0.40~0.80之间,平均值为0.63。结果见表3.3.4-4。表3.3.4-4丰富度(D)、单纯度(C)、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J′)DC(5)小结根据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样品,调查海域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门37属78种(包括变型及变种)。各调查站位浮游植物的细胞密度介于(0.88~309.61)×104cells/m3之间,平均细胞密度为78.80×104cells/m3。调查海域浮游植物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尖刺拟菱形藻(Pseudo-nitzschiapungens)、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curvisetus)、劳氏角毛藻(Chaetoceroslorenzianus)、派格棍形藻(Bacillariapaxillifera)、热带骨条藻(Skeletonematropicum)。调查期间各站位的浮游植物丰富度指数(D)介于0.76~1.76之间,平均值为1.33;之间,平均值为2.90;均匀度指数(J′)介于0.40~0.80之间,平均值为0.63。3、浮游动物(1)种类组成据本次调查所采集到的标本鉴定,调查海域浮游动物共有6类23属26种,不包括水螅水母类有7属8种,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30.77%;毛颚类有2属2种,占浮游动物总种数的7.69%;栉水母类、十足类、枝角类各有1属1种,均占浮游动物总数3.85%;另有7个类别浮游幼体和若干鱼卵、仔鱼。(2)生物量和丰度本次调查浮游动物丰度范围为(1.00~66.16)i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速公路运营期养护管理方案
- 小学《拧螺丝钉的学问》说课稿
- 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家庭写字辅导方案
- 门窗项目预算与施工方案
- 校外辅导机构教学效果评估方案
- 品管组长年终总结
- 城市环卫机械化作业提升方案
- 高校科研管理制度探讨
- 拖车修理行业营销策略方案
- 磷石膏综合利用调查报告
- 防水工程施工报价表
- 生产条件未发生变化情况声明
- 索道年度自检报告
- 二年级数学小故事(课堂PPT)
- 国家开放大学《生产与运作管理》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 《观沧海》说课(课堂PPT)
- SF305无卤阻燃型聚酰亚胺薄膜挠性覆铜板-PCBGlobal
- 政府采购会议领导讲话稿
- 交警大队协勤人员管理制度-规章制度文书
- 内部控制评价的内容内部控制评价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