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5T 758-2007翠冠梨 栽培技术规范_第1页
DB35T 758-2007翠冠梨 栽培技术规范_第2页
DB35T 758-2007翠冠梨 栽培技术规范_第3页
DB35T 758-2007翠冠梨 栽培技术规范_第4页
DB35T 758-2007翠冠梨 栽培技术规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09-28发布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I——DB35/T757—2007《翠冠梨育苗及苗木》 1翠冠梨栽培技术规范NY5101—2002无公害食品梨产地环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199号年平均气温14.0℃~18.0℃,一月平均气温低于6℃,冬季≤7.2℃的低温800h以上,年活动积温不少于4000℃,年降雨量1000mm~1800mm,年日照时数1700h以上,年平均相对湿度60%~80%。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符合NY5101—2002中3.4的要求。要求土壤质地良好,疏松肥沃,有机质含量最好在1.5%以上,土层深厚,活土层50cm以上,地下水位100cm以下,pH值5.0~6.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产地农田灌溉水符合NY5101—2002中3.3的要求。产地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5101—2002中3.2的要求。道、耕作道,形成果园道路系统。主干道贯穿全园并与外界公路连接,宽5m~6m,坡度不大于1/10,最小转弯半径大于10m;支道与主干道相连接,宽3m~4m,并留有回车场所;耕作道与支道相连接,宽2m左右。2hm²。梯台走向应有3%~5%的比降。梯台前有埂后有沟,梯面略向内倾斜。2坡地园顶部、中部设置横向截流沟,截流沟比降3%~5%,深宽(50cm~80cm)×(50cm~80cm)。纵向排水沟设在主干道的内侧,深宽(40cm~60cm)×(40cm~60cm),采用竹节沟,沟边种葡匐性的每33350m²左右设置一个30m²以上的蓄水池,每3335m²~6670m²设置一个5m²~8m²的蓄水池,蓄水池通采用管灌、滴灌等其他灌溉设施。每隔100m~200m距离建一个1m²~3m²的配药池。风方向垂直,林带间距300m~500m。树种选用直立性、生长快、直根发达、寿命长、与梨无共患性病按本标准中3.2要求开垦。3.4栽植地常规园株行距为4m×4m。挖长、宽各1m,深0.8m定植穴,每1m²分层压绿50kg~100kg,石灰1kg~2kg;上层每穴施饼肥2kg~3kg,食用菌废料、厩肥等有机肥20kg~30kg,钙镁磷1kg~2kg,与土壤拌匀后回穴,回填后使种植穴内土层高出畦面0.3m~0.4m,并做好定植墩,定植穴应在定植前2个月~3个月准备完成,待填苗木在茎干的中上部定剪,茎叶用1%等量式波尔多液或波美1度的石硫合剂浸30Sec,取出后根后轻提苗木,用脚呈放射状方式从外向内、由轻到重踩实,栽植深度以穴(沟)土沉实后根颈高于台面34.1土肥水管理幼龄梨园宜在定植后第2年开始扩穴改土,逐年向外扩展定植穴(定植沟)50cm~60cm,改土深度40cm~60cm,3~4年内完成全园改土。初以上对称沟或环状沟,按50kg果50kg肥要求株施有机肥50kg以上;每年或隔年将秋冬基肥沟穴以外幼年期果园在树盘外间作套种豆科绿肥或蔬菜。间作物应为浅根、矮杆季节每年割草3次~5次,控制青草高度,覆盖树盘;每年或隔年结合冬季清园进行一次约20cm深的温或干旱季节,树盘内用秸轩、草料、锯屑、笋壳等覆盖,厚度10cm~15cm,覆盖物与树干保持10cm4.1.1.5pH值调整山地红壤土质偏酸的果园,施用生石灰,中和酸性。生石灰用量参考表1,在深翻改土时施入。表1不同土壤石灰施用量(kg/667m²)5.0以下747应充分满足梨树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多施有机肥(有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50%~70%),合条沟施等方法,在树冠滴水线处挖沟(穴),深度20cm~40cm,东西、南北对称轮换位置施肥。土壤追肥,萌芽肥于萌芽前15d~20d施入,以速效全年4次~5次,一般生长前期2次,以氮肥为主;中后期2次~3次,以磷钾肥为主。叶面喷肥浓度依具体肥料种类和不同生长期而定,并避开高温时间进行,采前20d内停止叶面追肥。幼年树薄肥勤施,以氮肥为主,配合施用磷、钾肥。年施肥量每株施氮0.3kg~0.4kg,kg~0.2kg,钾0.2kg~0.28kg,氮、磷、钾配比为1:0.5:0.7。施用量应从少到多逐年增加。666.7m²施纯氮18kg~25kg,磷13kg~18kg,纯钾18kg~25kg,氮、磷、钾配比为1.0:0.5:1.0。旱季或用有机肥时开沟施,沟深20cm~30cm,长120cm以上,宽20cm以上,施肥时注意肥料和沟土混通过改土保持40cm~60cm的土层疏松。6月底至7月初,横向排水沟每隔10m筑一略低于畦、台面的土墩,使其成竹节状拦蓄雨水;利用作物秸秆、杂草等进行全园覆盖或树盘覆盖;7月~8月久旱不雨,利用各种灌溉设施及时喷灌、滴灌、微灌等,使土壤保持田4.2树体管理4.2.2树形结构干高50cm~70cm,主枝6个~8个,一般分三层着生,其中第一层3个~4个(多为3个),第二层2个,第三层1个~2个;第一层与第二层主枝之间层间距100cm~120cm,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层左右,第二层以上各层主枝相应角度渐小;侧枝第一层主枝配置3个,第二层主枝配置1个~2个,第形似倒伞状。干高50m~70cm,只着生一层主枝,主枝3个~4个(多为3个),主枝基角45°~55°,腰角65°~75”,梢角60°左右;每个主枝上着生2~3个侧枝,水平间距40cm~55cm,侧枝分枝角度较5主干高50cm~60cm,无中心干;在主干上着生3个~4个主枝;主枝基角60°,腰角70°~80°,梢剪、少疏”,增加枝叶量,缓和树势,促进早4.2.3.2修剪4.2.3.2.2初结果树修剪截,辅养枝缩剪,主、侧枝原头改造,或中枝组连年发展培养大型枝组。主侧枝上相距50cm左右配置一个大枝组,大枝组间配置3个~5个中、小枝组;同方向枝组距离保持15cm~20cm;枝组分布中下部冬剪时对主侧枝延长枝后部枝条较强的留30cm、较弱的留20cm短截;中基部枝条较弱的回缩到2理疏花疏果,控制挂果数量,调节生长与结果关系,叶果比控制在20~40:1,防止大小年结果,保持直立性徒长枝,保持叶幕层距离,即疏散分层形第一层距第二层1.1m~1.2m,第三层距第二层0.8m4.3花果管理4.3.1授粉秋末早春在树冠中上部、主侧枝上高接3个~5个带花芽授粉品种花枝。6保持在15cm~20cm,单株留果总量300个~350个。套袋前视病虫害发生情况全园喷药1次~2次。在花后15d~45d果点木栓化前进行套袋,先套上,后套下,以2次性套袋方式为主,第一次套袋选用长×宽为8cm×6cm的过蜡白色专用小纸袋;第二次将铁丝卡反转90°,绕弯扎紧在果柄上,使幼果悬空在袋中不与袋壁接触。7禁止使用剧毒、高毒、高残留农药和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农药(按中告第199号执行);严禁使用基因工程品种(产品)及制剂;提倡使用生物源和矿物源农药;允许使用消灭树上及地面、土壤中各种越冬病虫源。清除枯枝落叶,全园普喷一次3°~5°石硫合剂,对树集中烧毁或深埋,并对刮后枝干及时涂上3°~5°石硫合剂或生石灰水加2%食盐等保护剂,消灭枝干时喷一次1:2:200倍波尔多液,重点防治在芽鳞片中越冬的梨黑星病。4.4.8.2萌芽至开花前(2月下旬~3月中旬)前10d~15d喷一次10%世高水分散颗粒剂3000倍液。4.4.8.4果实迅速膨大至采果前(6月~8月)4.4.8.5采果后至落叶期(9月~11月)喷1次77%可杀得可湿性粉剂(通用名:氢氧化铜)500倍液或氟硅唑或代森锰锌,防治梨轮纹病、梨8梨锈病果园5km范围内不栽植桧柏等柏类,在梨展叶期开始喷药保3次。黑星病轮纹病黑斑病做好冬季清园。落花后至梅雨期结束前,即4月下旬至7月上旬,病炭疽病褐斑病加强田间观测,用氢氧化铜或氟硅唑或代森锰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