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7/04/wKhkGWXyf6qAJxqkAAI-EKMKY2s667.jpg)
![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7/04/wKhkGWXyf6qAJxqkAAI-EKMKY2s6672.jpg)
![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7/04/wKhkGWXyf6qAJxqkAAI-EKMKY2s6673.jpg)
![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7/04/wKhkGWXyf6qAJxqkAAI-EKMKY2s6674.jpg)
![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1/M00/07/04/wKhkGWXyf6qAJxqkAAI-EKMKY2s667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师高中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将装有60mLNO2、NO混合气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反应后气体体积缩小为40mL,则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
体积比是
A.5:3B.2:3C.1:1D.2:1
2、下列变化必须加入其他物质作还原剂才能发生的是()
A.CuO^CuCbB.CO27COC.UI2D.Fe2+^Fe3+
3、下列诗句描述的过程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月波成露露成霜B.雪融山顶响流泉
C.粉身碎骨浑不怕D.爆竹声中一岁除
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化合反应的方法制得的是
①SiOz②睦论③Al(0H)3④Fe(OH)3⑤FeCL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④⑤
3+
5、向30.6gFe2O3,Fe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1molir硫酸40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
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得到的固体质量为
A.22.4gB.21.6gC.18.6gD.26.4g
6、“嫦娥飞天、玉兔登月”,实现了中华民族“九天揽月”的伟大梦想。制造登月车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是
()
A.铝合金B.二氧化硅
C.硅D.铁合金
7、一定属于电解质的是()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B.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
C.熔化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D.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
8、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符合事实的是
A.将浓盐酸滴入后产生黄绿色气体
直流电源
B.通电一段时间后,收集b处气体,可做爆鸣实验
饱和食盐水
出现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
fNaOH溶液
1
试管中产生白色沉淀,较长时间不变色
溶液
手FeCh
9、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与化学反应有关,下列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铜铸塑像上出现铜绿[CU2(OH)2c。3]
B.铁制菜刀生锈
C.大理石雕像被酸雨腐蚀毁坏
D.铝锅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膜
10、下列古诗词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爆竹声中一岁除——黑火药受热爆炸B.烈火焚烧若等闲——石灰石分解
C.蜡炬成灰泪始干——石蜡的燃烧D.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铁的冶炼
11、为了检验某FeCL溶液是否变质,可向溶液中加入()
A.NaOHB.铁片C.KSCN溶液D.石蕊溶液
12、区别硝石(KNO3)和朴消(Na2so4):“以火烧之,紫青烟起,乃真硝石也”——《本草经集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A.KNO3属于钾盐也属于硝酸盐
B.“紫青烟”是NO2
C.“紫青烟”是因为钾元素的焰色反应
D.灼烧朴消会看见黄色的烟
13、我国使用最早的金属材料是()
A.铁合金B.铜合金C.铝合金D.钛合金
14、下列各组中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CU(OH)2+HC1与Cu(OH)2+CH3coOH
B.NaHCCh+H2s04与Na2cO3+HCI
C.NaHCO3+NaOH与Ca(HCO3)2+NaOH
D.BaCl2+H2SO4与Ba(OH)2+Na2sO4
15、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浓硫酸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稀硫酸时,浓硫酸溶于水后,应冷却至室温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B.在进行蒸储操作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即补加
C.实验时常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滤纸片上进行称量
D.对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通一会儿直流电后,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
16、常温下,发生下列反应:
+-2+
@16H+10Z+2XO4=2X+5Z2+8H2O
②2A2++B2=2A3++2B-
③2B+Z2=B2+2Z-根据上述反应,下列结论判断错误的是()
A.A3+是A?+的氧化产物
B.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XO">B2
C.反应Z2+2A2+=2A3++2Z-在溶液中可发生
D.Z2在①③反应中均为还原剂
17、下列物质中,不展于合金的是()
A.硬铝B.黄铜C.钢铁D.金
18、垃圾分类并回收利用,可以节约自然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与废弃矿泉水瓶对应的垃圾分类标志是(
^3*△G
有害垃圾餐厨垃圾可回收物其它垃圾
ABCD
A.AB.BC.CD.D
19、欲配制下列四种无色透明的酸性溶液,其中能配制成功的是()
A.NH:、NO,、A产、ClB.Na\Fe3\OH\NO"
C.MnO:、K\SOj、Na+D.Ca2\Mg2\HCO;、CO:
20、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Mg2\CC广、I-B.H\\。一、Fe2\Br'
C.NH;、K\so:\crD.Na\S2\Cu2\SO-
21、用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如晾晒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其漂白效果更好的原因是
A.漂白粉被氧化
B.漂白粉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了次氯酸
C.有色布条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
D.漂白粉溶液失去了部分水分,浓度增大
22、当光束通过下列分散系时,能观察到丁达尔效应的是()
A.硫酸铜溶液B.氯化镁溶液C.碘酒D.氢氧化铁胶体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矿物A,测定A的组成流程如下:
请回答:
(1)②反应中除了产生D外,还有一种气体生成,请写出该气体的电子式____________
(2)写出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检验E溶液中含有Fe2+的方法是:
24、(12分)漠丁烷是合成医药、染料和香料的常见原料。
BrCH;CH2CH;CH3>CH:=CHCH2CH3-^^
AB
OHCHBf
CH3CHCH2CH3啊°,>CH3cH=CHCH3H>CH3CH-CHCH3
CDE
完成下列填空:
(1)B的官能团名称是,B和D互称为,写出一种B的同系物的结构简式:
⑵丁烷与澳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可反应生成A,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3)写出Cf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的反应类型是o
OH
(4)设计一条由漠丙烷合成「口",口「口口的路线_____o
CH;CHCH;Br
25、(12分)如下图所示的装置中,A是氯气发生装置,C、D为气体净化装置(C中装有饱和食盐水;D中装有浓硫酸),E
是硬质玻璃管装有细铁丝网,F为干燥的空广口瓶,烧杯G中装有氢氧化钠溶液。
试回答:
(1)仪器A的名称是;
(2)C装置的作用是;
(3)D装置的作用是;
(4)E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
(5)烧杯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6、(10分)某研究小组同学欲探究某袋敞口放置一段时间的名为“硫酸亚铁家庭园艺精品肥料”的花肥的主要成分
及相关性质。
首先对该花肥的成分进行了如下假设:
a.只含有FeS0&
b.含有FeS(h和Fe2(S(h)3
c.只含有Fez(SO。3
将花肥固体粉末溶于水中得到溶液(记为X),进行如下实验: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i取2mL溶液X,加入1mLlmol/LNaOH溶液取产生红褐色沉淀
ii取2mL溶液X,加入1滴KSCN溶液显红色
(1)请用文字表述做出假设b的依据是O
(2)对实验i的预期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预期产生该现象的依据是(用化学方
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表达)、。
(3)由实验ii得出的结论是o结合实验i、ii,推测实验i实际现象与预期现象不符的原因可能是
为进一步验证假设,小组同学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iii取2mL溶液X,加入1滴KSCN,再加入1mL水溶液显红色
iv取2mL溶液X,加入1滴KSCN,再加入1mL氯水溶液显红色,颜色比出深
(4)实验iv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o
(5)通过以上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请完整表达该结论是如何得出的
在明确了X的组成后,该小组同学进一步探究X与锌粉的反应。进行实验v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V取2mL溶液X,加入少量锌粉(m克)无明显现象
该实验在操作过程中,发现锌粉漂浮在试管中,影响实验现象的观察,因此未观察到明显现象。该小组同学为确认反
应的发生,查阅资料发现Fe外遇铁氧化钾溶液产生蓝色沉淀;据此对实验v进行了改进,进行实验vi、vii:
实验序号操作现象
vi取2mL溶液X,加入3滴铁氟化钾产生蓝色沉淀
取2mL溶液X,加入少量锌粉(m克),
vii产生蓝色沉淀,沉淀量比vi多
再加入3滴铁氧化钾
(6)由此确认:实验v未观察到明显现象,并不意味着未发生反应。写出实验v中锌一定发生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27、(12分)某班同学用如下实验探究Fe'Fe”的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取一定量氯化铁、氯化亚铁固体,均配制成0.1mol/L的溶液。在FeCL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
(2)甲组同学取2mLFeCL溶液,加入几滴氯水,再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CL可将Fe"氧化。FeCl2
溶液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乙组同学认为甲组的实验不够严谨,该组同学在2mLFeCL溶液中先加入0.5mL煤油,再于液面下依次加入几
滴氯水和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煤油的作用是o
(4)丙组同学取10mL0.1mol•L-1KI溶液,加入6mL0.1mol•L-1FeCL溶液混合。分别取2mL此溶液于2支
试管中进行如下实验:
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1mLCCL充分振荡、静置,CCL层显紫色;
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
实验②说明:在「过量的情况下,溶液中仍含有(填离子符号)。
(5)丁组同学向盛有HzOz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8、(14分)过氧化氢俗名双氧水,医疗上利用它有杀菌消毒作用来清洗伤口。关于双氧水,回答下列问题:
(1)保存过氧化氢的试剂瓶上最适合贴的标签是(填字母)。
(2)下列反应中,H2O2体现还原性的是。
A.Na2O2+2HCl=2NaCl+H2O2
B.Ag2O+H2O2=2Ag+O2?+H2O
C.3H2O2+Cr2(SO4)3+10KOH=2K2CrO4+3K2SO4+8H2O
D.K2Cr2O7+4H2t>2+2H+=2CrO5+5H2O[CrC)5称为过氧化倍,可写成CrO((h)2]
(3)采矿废液中的氟化物(如KCN)一般用H2O2做无毒化处理,化学方程式为:
KCN+H2O2+H2O=KHCO3+NH3?(KCN中N为-3价),生成ImolNIh时转移的电子数为
(4)理。2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理由是。
29、(10分)某工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大量的Fe2+、CM+和SO4*。
I.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图流程以回收铜和硫酸亚铁。请回答:
(1)反应①的离子方程式为。
(2)操作①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是(填序号)。
a.烧杯b.漏斗c.玻璃棒d.酒精灯
(3)固体成分是o(填名称)。
(4)原料②的名称为o
II.回收的铜可用于制备胆研(CuSO4-5H20)。将铜和一定浓度稀硫酸混合后在加热的情况下通入氧气,发生如下反应:
2Cu+2HzsO4+O2高温2CUSO4+2HZO。制得硫酸铜溶液后经过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可得胆研。
(1)请分析2Cu+2H2so4+O2高温2C11SO4+2H2O反应中,氧化剂是,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2)用双线桥标出上述反应的电子得失。
-riSr".'a
2Cu+2H2SO4+O2艇2CUSO4+2H2O
(3)若有147gH2sO4参与反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C
【解析】
设Nth体积为xmL
3NO2+H20=2HNO3+N0AV
32
x60-40
3_2
60-40
x=30mL
混合气体中NO2和NO的体积比是1:1,故C正确。
2、B
【解析】
加入还原剂,元素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详解】
A.CuO-CuCL的过程中,Cu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不需要使用还原剂,A项错误;
B.CO2—CO的过程中,C元素化合价从+4价降低到+2价,被还原,需要还原剂才能发生,B项正确;
c.r-11的过程中I元素化合价从-1价升高到o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发生,c项错误;
D.Fe2+-Fe3+的过程中,Fe元素化合价从+2价升高到+3价,需要氧化剂才能发生,D项错误;
答案选B。
3、D
【解析】
A、“月波成露露成霜”只涉及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不选;
B、“雪融山顶响流泉”只涉及物质状态的变化和水的流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B不选;
C、“粉身碎骨浑不怕”只涉及物质颗粒大小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选项C不选;
D、“爆竹声中一岁除”涉及燃烧类型的氧化还原反应,选项D选。
答案选D。
4、B
【解析】硅与氧气加热生成SiOz,化合反应;硅酸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硅酸,复分解反应;氯化铝溶液与偏铝酸钠溶液
反应生成Al(0H)3沉淀和氯化钠,复分解反应;氢氧化亚铁和氧气、水共同作用下生成Fe(0H)3沉淀,化合反应;铁与
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FeCk,化合反应;不符合化合反应条件的反应有②③,B正确;正确选项B。
5、A
【解析】
向30.6gFe2O3、FeO和Fe的混合物中加入ImoFL-i硫酸400mL时,固体恰好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不含Fe3+,即
溶液中的溶质为FeSOm根据硫酸根守恒,n(FeSO4)=n(H2so4)=lmol・LTx0.4L=0.4mol。若用足量的CO在高温下还
原相同质量的原混合物,Fe2(h、FeO被还原,得到的固体为铁。根据铁守恒,铁元素的物质的量为0.4moL所以最
后得到的铁即为0.4moL质量为0.4molX56g/mol=22.4g□
故选Ao
6、C
【解析】
制造登月车太阳能电池板的半导体材料是硅,答案选C。
7、C
【解析】
电解质是指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且自身发生电离的化合物,据此答题。
【详解】
A.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金属单质或者合金,单质和混合物都不是电解质,A不合题意;
B.水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可能是单质如CL、Na等,或者混合物以及例如SO2等不是自身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B
不合题意;
C.熔化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符合电解质的概念,C符合题意;
D.水溶液中能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像SO2、CO2、NH3等在水溶液中并不是本身发生电离而导电的化合物,D不合题
意;
故答案为:Co
8、C
【解析】
A.浓盐酸与二氧化镒反应需要加热,图中缺少酒精灯,故A错误;
B.b与电解正极相连为阳极,阳极上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氯气不具有可燃性,故B错误;
C.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HCL出现苍白色火焰,集气瓶口有白雾,故C正确;
D.生成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生成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故D错误;
故选:Co
9、C
【解析】
A.金属铜和氧气、二氧化碳、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铜绿,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A
不选;
B.铁在氧气、水存在时发生电化学腐蚀而生锈,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过程,故B不选;
C.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是因为碳酸钙能和酸反应,该反应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铝易被氧气氧化生成氧化铝,该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10、B
【解析】
A.黑火药受热爆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A项错误;
B.石灰石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没有化合价的升降,发生的不是氧化还原反应,B项正确;
C.石蜡的燃烧属于氧化还原反应,C项错误;
D.铁的冶炼过程中涉及了氧化还原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B。
11,C
【解析】
FeCL溶液变质,是由于亚铁离子有强还原性,被氧气氧化为FeCb,即检验某氯化亚铁溶液是否变质,即是检验是否
有Fe3+,而Fe3+能和SCN一生成络合物,使溶液呈现红色;因而,我们往FeCL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若出现红色,
则FeCb溶液变质了,反之没有变质;答案为C。
12>B
【解析】
A.KNCh根据阳离子分类属于钾盐,根据阴离子分类又属于硝酸盐,故A正确;B.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钾元素焰
色反应为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为紫色,贝!1“紫青烟”不是NO2,故B错误;C.钾元素焰色反应为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为紫色,所以“紫青烟”是因为钾元素的焰色反应,故C正确;D.因为钠元素焰色反应为黄色,朴消为Na2so4,所以
灼烧朴消会看见黄色的烟,故D正确;答案:B„
13、B
【解析】
根据大量出土文物考证,我国在公元前16世纪就开始使用金属材料。殷商时代(公元前16世纪至公元前1066年),在
生产工具、武器、生活用具等方面已大量使用青铜。根据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发展史结合实际,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
合金材料,故选:Bo
14、D
【解析】
A、盐酸是强酸,能拆写成离子,醋酸是弱酸,不能拆写成离子,因此不能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故错误;
B、NaHCCh属于弱酸的酸式盐,HCO3一不能拆写,两者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HCO3-+H+4O2T+H2O,CO32+2H
+
=CO2t+H2O,故错误;
2-2+2-
C、前者:HCO3"+OH=H2O+CO3,JH#Ca+2HCO3+2OH=CaCO3i+2H2O+CO3,不符合题意,故错
误;
D、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都是Ba2++SO42-=BaSOJ,符合题意,故正确;
答案选D。
15、A
【解析】
A、容量瓶只能在常温下使用,不能用来盛装过冷或过热的液体,浓硫酸溶于水放热,溶液的温度较高,应冷却后在
转移到容量瓶中,故A正确;B、在进行蒸储操作中,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忘加碎瓷片,应采取的正确操作是立即停
止加热,待冷却后再补加碎瓷片,故B错误;C、氢氧化钠具有吸水性,实验时常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托盘天平左盘
的小烧杯中进行称量,故C错误;D、氧化铁胶体的胶粒带正电荷,对盛有氢氧化铁胶体的U形管通一会儿直流电后,
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故D错误;故选A。
16、D
【解析】
A、2A2++B2=2A3++2BR-中,A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A?+是还原剂,则A3+是A?+的氧化产物,故A正确;
+2+3+
B.@16H+10Z+2XO4=2X+5Z2+8H2O,氧化性:XO4>Z2,②2A2++B2=2A3++2B一,氧化性:B2>A,③2B「
3+
+Z2=B2+2Z,氧化性:Z2>B2,所以氧化性关系为:XO4>Z2>B2>A,故B正确;
3+
C、氧化性关系为:XO4>Z2>B2>A,所以反应Z2+2A2+=2A3++2Z-在溶液中可发生,故C正确;
D.①中Z的化合价升高,则Z2在①中是氧化产物,③中Z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Z2是氧化剂,故D错误;
故选:Do
17>D
【解析】
A.硬铝属于铝合金,是指以Cu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铝合金;
B.黄铜属于铜锌合金;
C.钢铁属于铁的合金,有很多种,分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D.金属于单质,不属于合金。
综上所述,不属于合金的是金,故选D。
18、C
【解析】
废弃矿泉水瓶是可回收物,故C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C
19、A
【解析】
审清题意:无色、酸性,有色离子不能存在,然后每组离子后再加H+,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等判断离子是
否大量共存。
【详解】
A、四种离子均为无色,且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Fe3+显黄色,且H+和OIF反应生成水,故B不符合题意;
C、MnO「显(紫)红色,故C不符合题意;
D、H+与HCO;、CO3z一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为A。
【点睛】
离子共存问题判断中:一色:判断溶液是否有颜色,有颜色的离子是Fe3+黄色、Fe2+浅绿色、0?+蓝色、MnO-l紫)
红色等;二性:判断溶液的酸碱性;三反应:发生复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20、C
【解析】
A.Mg2+、CO32-结合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选项A不选;
B.H+、NO3-、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选项B不选;
C.该组离子之间不反应,可大量共存,选项C选;
D.S2\Ci?+结合生成沉淀,Cu2\SO3?一相互促进水解生成沉淀,不能共存,选项D不选;
答案选C。
21、B
【解析】
A.漂白粉中次氯酸钙具有氧化性,难以被氧化,故A错误;
B.漂白粉溶液浸泡过的有色布条,置于空气中,漂白粉跟空气中的CO2反应充分,生成了具有漂白性的HC1O,故B
正确;
C.空气中的氧气在短时间内不能迅速氧化有色布条,故c错误;
D.漂白粉具有漂白性的原因是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具有漂白性的HC1O,与漂白粉的浓度无关,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22、D
【解析】
A.硫酸铜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A不合题意;
B.氯化镁溶液,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不合题意;
C.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C不合题意;
D.氢氧化铁胶体,是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D符合题意;
故选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3+2+2+
23、:Q::Q::QCu2S+202BElCuO+SO2SO2+2Fe+2H2O=2Fe+SO4+4H取少量溶液E于试管
中,加入铁氧化钾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
【解析】
由黑色固体B与一氧化碳共热反应生成红色固体单质D可知,黑色固体B为氧化铜,单质D为铜,则A中含有铜元
素;由无色气体C与过量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E溶液,E溶液与过量氯化领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可知,C为二氧化
硫,E为硫酸、氯化亚铁、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液,白色沉淀F为硫酸槌,则A中含有硫元素;4.66g硫酸领的物质的
量为0.02mol,由硫原子守恒可知,A中含有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2mol,3.20gA中含有的铜原子的物质的量为
3.20g-0.02molx32g/mol
------5-----------------—2--------=0.04mol,则A中n(Cu):n(S)=0.04mol:0.02mol=2:l,A的化学式为C112S。
64g/mol
【详解】
(1)②反应为氧化铜与一氧化碳共热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为共价化合物,电子式为:0::c::O:,故答
案为:0:C:O
(2)反应①为硫化亚铜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S+2O2
H2CuO+SO2,故答案为Cu2s+2O2B®2CUO+SO2;
(3)反应③为氯化铁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盐酸和氯化亚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2++J+2+2+
SO2+2Fe+2H2O=2Fe+SO?+4H,故答案为SO2+2Fe+2H2O=2Fe+SO4+4H;
(4)E为硫酸、氯化亚铁、盐酸和氯化铁的混合液,因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能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会干扰亚铁离子检验,所以检验亚铁离子应选用铁氟化钾溶液,具体操作为取少量溶液E
于试管中,加入铁氟化钾溶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故答案为取少量溶液E于试管中,加入铁氟化钾溶
液,若生成蓝色沉淀,说明含有Fe2+。
【点睛】
E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能与酸性高镒酸钾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会干扰亚铁离子检验是
易错点。
24、碳碳双键同分异构体CH2=CHCH3(单烯点合理即可)
0H
浓硫酸
CH3cH2cH2cH3+Br2—CH3cH2cH2cH2Br+HBr,CH3CH=CHCH3T+H2O消
CH;CHCH;CH3nor
去反应CH3cH2cHzBrf^CH3cH4氏气“飙\演
【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1-滨丁烷在氢氧化钾的乙醇溶液中发生反应生成1-丁烯;1-丁烯在酸性条件下与水发生加成反应生
成2-丁醇;2-丁醇在浓硫酸的作用下转化为2-丁烯;2-丁烯与漠水在强碱性环境中发生加成反应生成E。
【详解】
(1)B为1-丁烯,其官能团名称为碳碳双键;B和D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互称为同分异构体;B为1-丁烯,属于
烯愚则其同系物也为烯点,如CH2=CHCH3;
⑵丁烷与溪蒸气在光照条件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A,化学方程式为
CH3cH2cH2cH3+Bn光>CH3cH2cH2cH2Br+HBr;
(3)CTD为醇的消去反应,方程式为「口CHCH=CHCH+HO,反应类型为消去反应;
vil;vrivrl-svil;1/uu332
(4)根据题中A到B的转化信息可知,溟丙烷在氢氧化钾的醇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转化为丙烯;根据题中D到E的转化
信息可知,丙烯与滨水在强碱性环境中可以发生加成反应,生成o故合成路线为
CH5CHCH2Br
OH
.学„>=函■»I
CH3cH2cH2BrCH3cH-
HjO.OHCH;CHCH、Br
25、圆底烧瓶吸收氯化氢气体干燥2Fe+C124=2FeC13氯气跟氢氧化钠反应
【解析】
在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镭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镒和水;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导致制取的氯气中含有HC1,HC1
极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中含有氯离子抑制氯气溶解,所以用饱和食盐水吸收氯化氢;D中含有浓硫酸,浓硫酸具有
吸水性,能作干燥剂;在加热条件下,铁丝和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氯化铁;氯气密度大于空气且常温下和空气
不反应,可以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氯气;氯气有毒不能直接排空,可以用碱性物质吸收氯气。
【详解】
(1)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圆底烧瓶;
(2)浓盐酸具有挥发性,制备的氯气中含有氯化氢,要制备纯净的氯气应除去氯化氢,C装置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
体;
(3)从A中出来的氯气含有水蒸气,进入E装置前应进行干燥,所以D装置的作用是干燥氯气;
(4)E中干燥的氯气与细铁丝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氯化铁,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2Fe+Ck普=2FeCk;
(5)氢氧化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烧杯G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l2=NaCl+NaClO+H2O。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明确反应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根据物质的性质再结合物质之间的反应来分析解答,知
道仪器的连接顺序,明确每个装置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在加热条件下,二氧化镒和浓盐酸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镒和水,
根据氯气的性质进行后续实验的设计。
2+
26、FeSO4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z(SO。3Fe+20H=Fe(OH)2I4Fe(OH)2+02+H20=
4Fe(0H)3化肥中肯定有Fez(SO。3(假设a不成立)溶液中存在Fe",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Fe?+
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变化(现象被遮盖等)/Fe。+已全部被氧化为Fe%溶液中无Fe*因此看不到预期现象。
2+3+
Cl2+2Fe=2Cr+2Fe化肥成分含有FeSO、和Fe2(SO3(假设b成立)实验也证明了溶液中有Fe";实验iv
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Fe时增加,也就是溶液中的Fe2+被氯水氧化为Fe*因此证明原溶液中有Fe,,。即可
证明溶液中既有Fe",也有Fe",即假设b成立Zn+2Fe3+=Zn2++2Fe2+
【解析】
(1)由于FeSCh具有还原性,露置在空气中,容易被氧气氧化为Fe2(SO4)3,因此可以做出假设b。(2)亚铁盐与氢
氧化钠溶液混合生成白色沉淀氢氧化亚铁,氢氧化亚铁易被氧化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所以实验i的预期现象是产生
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最后出现红褐色沉淀,反应方程式为
2+
Fe+2OH=Fe(OH)2;,4Fe(OH)2+O2+H2O=4Fe(OH)3=(3)实验ii中溶液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存在铁离子,因此得
出的结论是化肥中肯定有Fe2(SO4)3(假设a不成立)。由于溶液中存在Fe3+,遇NaOH产生红褐色沉淀,因此看不到
Fe2+与NaOH反应生成沉淀的颜色变化(现象被遮盖等),也可能是Fe?+已全部被氧化为Fe3+,溶液中无Fe?+,因此看
不到预期现象。(4)溶液显红色,颜色比iii深,说明铁离子浓度增加,因此溶液中含有亚铁离子被氯水氧化为铁离子,
则实验iv中氯水参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CL+2Fe2+=2CT+2Fe3+。(5)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实验出证明了溶液中有
Fe3+;实验iv中加入氯水后溶液颜色变深,说明Fe3+浓度增加,也就是溶液中的Fe?+被氯水氧化为Fe3+,因此证明原
溶液中有Fe2+,从而即可证明溶液中既有Fe3+,也有Fe?+,因此假设b成立;(6)溶液中一定存在铁离子,铁离子与
锌反应,方程式为Zn+2Fe3+=Zn2++2Fe2+o
3+2+3+
27、防止Fe"被氧化2Fe2++C12=2Fe/2C「隔绝空气(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Fe2Fe+H202+2H=2Fe+2H20
【解析】
(1)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FeCb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
(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
(3)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ImLCCL,充分振荡、静置,CC14层显紫色说明生成L,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
3+2+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I-+2Fe=2Fe+12;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溶液中仍含有铁离
子。
(5)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L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
【详解】
(1)铁和氯化铁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在FeCb溶液中需加入少量铁屑,其目的是防止氯化亚铁被氧化,故答案为防止
Fe2+被氧化。
(2)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氯化亚铁为氯化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h+2Fe2+=2Fe3++2Cr,故答案为
2Fe2++Ch=2Fe3++2Cro
(3)煤油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层后可以隔离溶液与空气接触,排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故答案为:隔绝空气(排
除氧气对实验的影响)。
(4)①第一支试管中加入ImLCCL充分振荡、静置,CC14层显紫色说明生成L,碘离子被铁离子氧化为碘单质,反
3+2+
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2Fe=2Fe+I2;②第二支试管中加入1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随浓度变小,碘离
子在稀的氯化铁溶液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仍含有铁离子,故答案为Fe3+。
(5)向盛有H2O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酸化的FeCb溶液,溶液变成棕黄色,说明过氧化氢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
2++3+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故答案为2F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体育赛事网络直播行业市场现状、前景分析研究报告(智研咨询发布)
- 光纤光学课件第一章
- 赠送2025年度转让合同模板9篇
- 疼痛-疾病、创伤等引起的难受的感觉课件
- 染色体结构课件
- 二零二五版退股协议范本:股东股权退出法律文件汇编
- Unit 6 Have you got any homework Lesson3 Reading part5【知识精研】KET剑桥英语
- 《姚森敬总则及章节》课件
- 《放大电路基础》课件
- 《维克多·雨果》课件
- 遥感图像的分析解译(共34张PPT)
- 中国专业学位文字案例评审标准框架
- 六年级心理健康导学案-10真正的朋友 |大象版
- “花卉栽培”培训教学计划
- 大专建筑工程毕业论文6000字
- 诚信生产经营承诺书 诚信承诺书
- 产品立项管理办法
- 七年级上册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综合训练100题(含参考答案)
- 3dsMax20223维动画制作标准教程PPT完整版全套教学课件
- NXT上的PoP贴装课件
- 常用抗菌药物的特征与注意事项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