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之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一轮复习一诗歌•直宣•专题练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山坡羊•闺思

(元)张可久

云松螺髻,香温鸳被,掩春闺一觉伤春睡。柳花飞,小琼姬,一声“雪下呈祥瑞”,

团圆梦儿生唤起。谁,不做美?呼,却是你!

1.下列对这首元曲的理解和赏析,下无硬的一项是()

A.“山坡羊”是曲牌,标题“闺思”既喑示诗中人身份,又点明诗歌的题材和主

题。

B.“云松”喻女子蓬松的头发,“螺髻”写发型,“伤春”之情实因“闺思”而

起。

C.“小琼姬”指美丽的小丫头,“雪”字运用了比喻手法,巧应上文的“柳花飞”。

D.“生”意为“硬生生”,突出小丫头吵醒女主人团圆梦的无情以及女主人的懊

恼。

2.有评论者认为曲末的“呸”用语粗俗,应该删去,你赞同他的说法吗?请简要说

明理由。(★)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有美堂①暴雨宋•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激池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唤起谪仙泉洒面②,倒倾皎室®泻琼瑰。

【注】①有美堂:在杭州吴山上。熙宁六年初秋,时在杭州通判的苏轼和几位诗友设宴

小饮于此,忽遇暴雨,即兴写下此作。②泉洒面:唐玄宗曾谱新曲,召李白作词。白已

醉,以水洒面,使之醒后,即时写了多篇。③蚊室:神话中海中鲸人所居之处,这里指

海。

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起句突兀,诗人不说雷声从空中来,却说从“脚底”出,说明了雷声离人

之近,衬托出有美堂位置之高。

B.颈联运用比喻,写景与写意交相并用,气势充沛,从视觉上渲染了暴雨中的西

湖湖水几乎满溢而出的神奇景象。

C.尾联用典,以洒泉水唤醒诗仙李白和倾倒鲸屋里满室的珠玉诱人遐想,暗喻奇

妙景物可以诱发诗人的佳句美文。

D.这首即景诗以雄奇的笔调、新妙的语言,前赋后比,有声有色地摹写了诗人于

有美堂所见骤然而至的急雨之景。

4.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是如何表现“暴雨”的。(★)

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各题。(9分)

云阳馆与韩绅宿别司空曙

故人江海别,几度(D隔山川。乍见翻②疑梦,相悲各问年。

孤灯寒照雨,湿竹暗浮烟。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久

[注]①几度:几年。②翻:反而。③共传:一起举杯。

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自从别后,数年不见,山川阻隔,相会不易,首联从时间、空间两个方面突出

了离别久远,相见之难,其间的相思,自在言外。

B.久别相逢,乍见后反疑为梦境,因分离太久而相互询问年龄。“翻疑梦”,把

诗人诧异、自责的神态表现得惟妙惟肖,十分传神。

C.结尾表面上是劝饮离杯,实际上却是总写伤别。“更”字,点明了即将再次离

别的伤痛。“惜”字,表现出彼此珍惜情谊和恋恋不舍的离情。

D.诗人与老友久别重逢,悲喜交加,在孤灯下饮着离别的酒,恋恋不舍,表现出

两人的情谊及对友谊的珍惜。

6.颈联中的“寒”和“暗”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进行赏析。(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9分)

金陵城西楼月下吟李白

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白云映水摇空城,白露垂珠滴秋月。

月下沉吟久不归,古来相接眼中稀。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㈤。

[注]谢玄晖:即谢眺,南朝齐著名诗人。

7.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陵夜寂凉风发,独上高楼望吴越”两句中“金陵”点明了地点,“凉风发”

暗示了季节,“夜寂”概括了时间和环境,“望吴越”交代了登楼的目的。

B.“古来相接眼中稀”中的“相接”是从古至今、由人及己的意思;“眼中”在

结构上有过渡作用,暗示了后面将要写的内容。

C.“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两句话中有“话”,意思是谢腓的

诗我能理解,但今日我写此诗,又有谁能读懂呢?

D.作者笔触所及,广阔且悠远,看似信笔挥洒,未加经营,而读者细细品味,则

会发现本诗以“愁情”为线索贯通前后,脉络清晰。

8.古人评诗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凝练传神的一

个字,你认为这首诗三、四句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简要赏析。(6

分)(★)

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寓壶源僧舍三绝©[宋]吴儆

其二

闷来掩卷已三更,风露涓涓月满庭。闲扑流萤冲暗树,危梢点点堕寒星。

其三

归来闭户还高枕,窗隙微通月影斜。风急忽惊乌鹊起,空阶簌簌堕松花。

注释:淤“壶源僧舍”是寄居的处所。“僧舍”即佛寺。原诗三首,第一首写独坐夜读

《离骚》。

9.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二写诗人被《离骚》打动,掩上书卷,时至午夜,依然思绪万千,不能入眠,

于是步入庭中,展现在眼前的是“风露涓涓月满庭”的夜景。

B.其三写诗人回到室内,“闭户”“高枕”。从全诗看,“高枕”在此表示“安

卧无忧”之意。以下写景,以三个诗句细写安卧之后的所见所闻。

C.两首绝句以一大半篇幅写景,景又着重在光与声的描绘上。诗人通过多种手法

来写光:以“月满庭”“月影斜”直接描绘月光的澄澈;用动词“流”来形容萤光的飘

流无定。

D.两首绝句中的叠词颇具特色。“簌簌”用来绘声,增加了声音的质感;“涓

涓”“点点”用来绘形,增加了物体的形象性。

10.简要赏析这两首绝句在艺术手法上的异同。(★)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五月十日韩派

片月生林白,沿流涧亦明。幽人方独夜,山寺有微行。

野处偏宜夏,贫家-不厌晴。薰风吹老鬓,腐草见飞萤久

[注]①贫家:诗人自指。②“腐草”句:参见《逸周书•时训》“大暑之日,腐草化

为萤。”

1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说自己幽居于深山之中,独白一人,在这美好的夜晚,步出山寺,赏月闲

行。

B.诗人因为颔联的“微行”,才发现首联所说的美景,但两联换位,却是匠心独

运。

C.薰风吹鬓而加一“老”字,表现作者感收没法与自然景观共存、壮志未酬的心

情。

D.本诗抒发诗人夏日山居情怀,前四句即景抒情,后四句寄情于景,全诗情景交

融。

12.本诗语言清新淡雅,看似不甚雕琢,细品实则有味。请以首联为例,赏析诗人

用语的精妙。(★)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⑴〜(2)题。(9分)

酬元九侍御赠壁竹鞭长句Q)刘禹锡

碧玉孤根生在林,美人②相赠比双金。初开郢客缄封后,想见巴山冰雪深。

多节本怀端直性,露青犹有岁寒心。何时策马同归去,关树扶疏敲镣吟。

【注】①此诗写于“永贞革新”失败后,诗人被贬为朗州司马之时。元九,即诗

人元稹,是诗人好友,曾任监察御史之职,众呼为侍御。元稹当时因抗礼当权宦官被贬

江陵(今湖北荆州,古称郢)。壁竹鞭,指用壁州(今四川省通江县)所产之竹制作的马鞭。

②美人:古诗中常代指俊才或友朋。

13、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同处被贬的境地,友人从千里外给诗人寄来壁州竹鞭,饱含牵挂、慰藉、鞭策、

互勉之意。

B.强调“美人”诚挚相赠和“郢客”细心封装,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对友人的珍

重、感谢之情。

C.诗歌虚实结合,从色泽、状貌、适宜的产地环境等方面描绘烘托,凸显了壁州

竹鞭的名贵。

D.尾联悬想他日和友人同行时以竹鞭策马敲镣的逸兴,展现了诗人一贯的乐观豪

健之风。

14、诗的颈联有何深刻含意?请简要分析。(6分)(★)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D〜(2)题。(9分)

最高楼辛弃疾

吾拟乞归,犬子以田产未置止我,赋此骂之①。

吾衰矣,须富贵何时?富贵是危机久暂忘设醴抽身去,未曾得米弃官归。穆先生契

陶县令,是吾师。

待葺个园儿名“俟老”,更作个亭几名“亦好”,闲饮酒,醉吟诗。千年田换八

百主,一人口插几张匙?便休休⑤,更说甚,是和非!

[注]①词人时任福州知府兼福建安抚使,因朝政腐败,奸佞误国,故想退休。②

语出《晋书》。东晋诸葛长民位高权重,贪婪奢侈,后被刘裕所杀。③穆先生:汉代楚

王刘交的门客,因其不善饮酒,每次宴饮,刘交都为他“设醴”(摆上度数不高的酒),

后来有一次主人忘了这样做,他便称病离去。④亦好:语出唐戎昱《长安秋夕》诗句“在

家贫亦好”,借以表达安贫乐道之意。⑤休休:通“咻咻”,指吵闹,乱说话。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须富贵何时•”的“须”与“须行即骑访名山”“须晴日”中的“须”同义。

B.词人尊穆、陶二人为师,是因为两人都不慕名利,坚守气节,双双辞官归隐。

C.“便咻咻”以下三句,语气强烈,表达词人对儿子阻止“乞归”的强烈不满。

D.这首词借“骂子”表明了词人对待财富的人生态度,显示了词人的高贵品质。

16.对《最高楼》这首词,有人评之曰“亦庄亦谐”“亦雅亦俚(俚:理俗,通俗)”,

请任选其中一点,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6分)(★)

九、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感怀刘长卿

秋风落叶正堪悲,黄菊残花欲待谁。水近偏逢寒气早,山深常见日光迟。

愁中卜命看周易,梦里招魂读楚词。自笑不如湘浦雁,飞来即是北归时。

17.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颔联中“偏逢”“常见”表现了诗人因时光易逝而不能建功立业的怨愤之情。

B.颈联出句写诗人愁苦时翻看易经,给自己占上一卦,以安慰愁苦的心灵。

C.颈联虚实结合,对句以虚幻的梦境来表现诗人的愁苦之深,是为虚写。

D.尾联运用对比手法,诗人自嘲自己还不如湘浦雁,进一步突出其命运的悲惨。

18.诗歌首联有哪些作用?请简要概括。(★)

诗歌语言专题练答案

1.D【解析】。D.“无情”是强加之词,小丫头的惊呼是无意中吵醒了女主人的团圆

梦。故选D。

2.不赞同删去。理由:①语言表达上,“呸”字是口语,虽然粗俗,却与前面的文雅语

言相对应,产生文白并用、亦庄亦谐的奇妙效果;②曲词结构上,“呸”字是果,巧妙而简

捷地呼应上文“团圆梦儿生唤起”这个因;③人物形象上,一个“呸”字,既使思妇当时的

心理与神态跃然纸上,又表现了主仆关系的密切;④情感表达上,用“呸”字更能传达出思

妇对小丫头的不满、嗔怪与恼怒之情。⑤曲牌规定了曲子的句数、字数等,删去则与曲牌要

求不符。

赞同删去。理由:①语体风格上,“呸”字是口语,粗俗而突兀,与前面的文雅语言不

和谐;②表达效果上,“呸”字给人以恼怒讨厌之感,用语较重,冲淡了温馨而忧伤的闺思

主题;③人物形象上,“呸”字,破坏了思妇云松螺髻、香温鸳被的形象美,也与其女主人

的身份不合。

3.B【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从视觉上渲染了……”分析不全面,颈联二句具体写暴雨,把西湖比作小小的金樽,把

急雨比作羯鼓声。绘声又状形。故选B。

4.①通感,风是看不见的,苏轼却给它着色,说是黑风,以视觉代替触觉,形象地表

现了暴雨来时疾风挟着尘灰乌云的情况。

②夸张,“吹海立”用夸张手法极言暴雨前的风之迅疾。

③巧用动词,连用三个动作延续性较长的动词“飞”“过”“来”,极为生动地展示出

大雨自远而近、横跨大江、呼啸奔来的壮观奇景。

5.B【解析】B项,“诧异、自责的神态”错,应该是“欣喜、惊奇的神态”。

6.①'‘寒”"暗”二字客观地描写了与朋友深夜叙谈的环境特征,孤灯照雨雨愈寒,湿

竹环绕,烟云飘浮,显得更浓更暗;②‘'寒”"暗"二字真实地表达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刚

重逢又要伤别,心境备感凄暗;③“寒”“暗”二字使情景交融,展现了一幅寒冷、湿暗、

凄清的老友话别图,既渲染了诗人悲凉黯淡的心情,也象征着人事的浮游不定。(共6分,

每点2分)

[白话诗歌]

自从和老友上次别后,隔山隔水已度过几年。

突然相见反而怀疑是梦,悲伤叹息互相询问年龄。

孤灯暗淡照着窗外冷雨,幽深的竹林飘浮着烟云。

明朝更有一种离愁别恨,难得今夜聚会举杯痛饮。

7.【答案】B【解析】B项,“相接”是精神相通、心心相印的意思。

8.诗眼分别是“摇”“滴二(2分)凉风吹来,江水摇动,影子也跟着摇动,让人感到城也

摇动起来;秋月皎洁,露珠坠落,仿佛是从月亮上滴落下来似的。(2分)此二字化静为动,

赋予画面以动感,使静止的画面生动起来,情态逼真;又使本属平常的水、城、露、月等景

物,呈现出不同寻常的情态,异趣横生。(2分)

[白话诗歌]

在金陵一个静悄悄的夜晚,凉风习习,我独自一人登上高楼,眺望吴越。

白云和城垣的影子倒映在江面上,微波涌动,恍若白云、城垣在轻轻摇荡,白露好像是

从秋月上垂落的水珠。

我在月下沉吟,久久不归,思念古人,而古人能与吾心相接者,亦很稀少。

唯有能写出“澄江净如练”这样清丽之句的谢玄晖,方令人长忆不已。

9.BB.“‘高枕’在此表示‘安卧无忧’之意”错误,从全诗看,“高枕”在此只表

示安卧而不含“无忧”之意。结合下联“风急忽惊乌鹊起,空阶簌簌堕松花”可见虽然“高

枕”但并没有睡着,从风猛烈惊飞了乌鹊可见作者内心并非平静无波,兼及能听闻松花坠落

空寂无人的台阶可反衬内心并非安然,应该是彻夜难眠,所以“安卧无忧”曲解诗意。故选

Bo

10.(1)相同处:①都运用了以景写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来表现诗人的郁闷和难眠;

②都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来突出夜深人静与郁闷难眠的矛盾。

(2)不同处:前一首还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点点流萤如寒星坠落;后一首则运用

了视、听结合的手法,表现了动与静、声与静的矛盾关系。

11.C【解析】C.“壮志未酬”于诗中无据,和暖的南风吹动我稀疏斑白的鬓发。主要是

表现作者慨叹岁月消逝的心情。薰风吹鬓而加一“老”字,便表现自己叹岁月消逝、没法与

自然景观共存的心情。

12.①量词的使用精妙。描写的是初十的月亮,是大半个,既不是圆的可称为“轮”,也不

是弯的可称为“钩”,诗人别出心裁,称之为“片”,体现诗人观察细致、用语新巧。②动

词的使用精当。用一''生"字,既给月光以主动性,又刻绘出天渐渐黑,月渐渐明的过程。

用一“沿”字,则化静为动,赋予月光从上而下、又沿着溪涧流淌的流动感。③形容词的使

用传神。用“白”“明”等词写景,体现月光的素雅、皎洁,渣染月夜静谧的氛围,让读者

如沐清辉。

13>C[C项错误点共有两处:一是“适宜的产地环境”错误,壁州竹生长于幽

深的山林、巴山的冰雪中,环境恶劣,故选项说“适宜”不恰当;二是这条壁州

竹鞭之所以名贵主要是因为它是“美人”相赠。]

14、①颈联意为鞭上那段段竹节都蕴含着端直的品性,青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