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_第1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_第2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_第3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_第4页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地理知识点总汇必修I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地球的宇宙环境一、宇宙的组成物质天体类型多样,包括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体、星际物质等。其中,恒星和星云是最基本天体。二、天体系统的层次天体系统概念:距离相近的天体因相互吸引而相互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地月系其他行星系太阳系其他恒星银河系其他恒星银河系河外星系级别:总星系河外星系三、地球的普通性和特殊性地球在太阳系中位置地球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其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与相互关系如下图所示:普通性的表现从运动特征看,地球与其他行星绕日公转方向一致〔同向性〕=2\*GB3②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3\*GB3③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2〕从结构特征看,地球与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似之处。3.特殊性〔1〕表现: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2〕存在生命的条件和原因A.宇宙环境①安全的行星环境:八大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②稳定的恒星环境:太阳光照的稳定B.自身条件〔适宜的温度,适宜的大气,液态水〕①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地表水多以液态存在。②体积和质量适中,引力能使大量气体聚集形成地球大气层,经漫长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辐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2.太阳辐射根据波长X围,分为红外光区、可见光区、紫外光区。3.对地球的影响A.太阳直接为地表提供光能和热能,维持地表温度,为生物繁衍生长、大气和水体运动等提供能量。B.太阳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一种新能源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太阳大气分层与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其中最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周期约为11年,具体下图所示:2.太阳活动的影响〔1〕影响气候;〔2〕影响电离层,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信;〔3〕影响磁场,产生磁暴现象;〔4〕高纬度地区产生极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自转与其地理意义一、基本规律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2.周期: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3.速度〔1〕角速度:每小时15度,除南北极点外,其他地点都相同〔2〕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极点为0〔纬度越高,线速度越小〕二、自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交替:地球自身不发光,不透明,太阳只照亮地球的一半产生昼夜现象〔晨昏线分地球为昼半球和夜半球〕②地球自转2.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赤道上不偏转。〔南左北右赤不偏〕判断方法: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掌心向上,四指指向物体运动方向,大拇指所示方向为水平运动物体偏转方向。3.产生时差〔1〕地方时:因经度不同而不同的时刻,东早西晚。〔2〕区时:全球划分为24个时区,每个时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作为整个时区统一使用的时间,叫做区时。〔3〕计算:求时间〔东八区区时〕或已知时间求其他时区的区时。〔数轴法〕第四节:地球的公转与其地理意义方向:自西向东周期:1恒星年:365日6时9分〔真正周期〕周期:一.公转特征速度近日点快,时间为1月初速度远日点慢,时间为7月初轨道: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一个焦点上二、黄赤交角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黄赤交角:黄道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目前度数23.5°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见图>〔地面垂直接受阳光照射的点,叫做太阳直射点。太阳高度为90°,〕三、公转的地理意义1.昼夜长短的变化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方法:正午太阳高度直射点处最大,离直射点越近,高度越大;远离直射点,高度变小,靠近直射点,高度变大。〔2〕变化规律:纬度变化:同一时刻,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季节变化节气夏至春、秋分冬至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达全年最大值的地区北回归线与其以北地区赤道南回归线与其以南地区达全年最小值的地区南半球无北半球3.四季的形成和五带的划分四、光照图的判读1.标自转方向,判断晨昏线晨昏线:昼与夜的分界线。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分界线,为晨线;反之,则为昏线。2.定日期:⑴北极圈出现极昼〔或南极圈出现极夜〕为6月22日〔夏至日〕;

⑵北极圈出现极夜〔或南极圈出现极昼〕为12月22日〔冬至日〕;

⑶晨昏线与经线重合,为3月21日或9月23日。〔春分或秋分日〕3.时间计算:①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点;

②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点;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由日期定直射点的纬度:春秋分日——0°〔赤道〕;夏至日——23.5°N〔北回归线〕;冬至日——23.5°S〔南回归线〕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第一节:地球的结构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一、地球的圈层结构二、地壳的物质组成1.三大类岩石①岩浆岩成因:岩浆侵入地壳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花岗岩、玄武岩〕、②沉积岩成因:裸露在地表的岩石在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的作用下形成〔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③变质岩成因:地壳中原有的岩石,在高温高压下,矿物成分和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而形成〔XX岩、片麻岩、板岩〕2.地壳的物质循环岩浆岩浆岩浆岩冷凝重熔沉积岩外力作用重熔变质岩变质作用外力作用熔重用变质作第二节: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一、内外力作用分类能量来源表现形式相互关系内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内力作用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使地表趋于平缓外力作用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二、内力作用于地表形态1、板块构造学说2.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常见类型成因地形表现褶皱背斜岩层受挤压向上拱起一般地形倒置山岭山谷〔背斜顶部受X力,岩层断裂,易侵蚀成谷〕〔储油气构造,打隧道〕向斜岩层受挤压向下弯曲山谷山岭〔向斜槽部受挤压力,岩石坚硬,不易侵蚀成山〕〔储水构造〕断层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错动或位移谷地、陡崖、或断块山〔岩层活跃,工程建设要尽量避开〕上图中A背斜,B向斜,C、D断层第三节: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外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作用因素作用形式对地貌影响流水作用侵蚀坡面被冲刷,下切成沟谷,水流汇集使沟谷不断加宽加深常形成峡谷;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堆积流水在搬运过程中,由于流速降低,所携带的物质沉积下来山区山口处洪积扇或冲积扇的形成;河流中下游地区的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风力作用侵蚀在干旱地区风力扬起沙石,吹蚀地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地等堆积风在搬运沙石的过程中,当风力减小或气流受阻时,导致风沙沉积形成沙丘、沙垄等方法指导:1.先判读是侵蚀〔少了物质〕还是堆积〔多了物质〕地貌2.在判读是流水〔湿润地区〕还是风力〔干旱地区〕作用第四节:大气受热过程一、大气垂直分层二、对流层大气的受热作用1.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作用形式参与作用的大气成分波长X围作用特点吸收臭氧〔平流层〕紫外线有选择性,大部分可见光可穿透水汽、二氧化碳

〔对流层〕红外线反射云层、尘埃各种波长同样被反射无选择性,反射光呈白色散射空气分子、微小尘埃蓝色光最易被散射有选择性,改变太阳辐射方向2.大气的保温作用注:大气逆辐射的强弱取决于云层的厚度和空气湿度〔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3.意义: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使得白天的温度不会太高;大气的保温作用,使得晚上的温度不会太低,从而降低了昼夜温差。第五节: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1.形成原理冷热不均热:上升垂直运动冷:下沉水平气压差〔高低气压差〕水平运动〔高压指向低压〕2.常见的热力环流=1\*GB3①海陆风=2\*GB3②山谷风=3\*GB3③城市风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高空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作用,风向与等压线平行。2.近地面风:受水平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共同作用,风向与等压线斜交。方法指导:等压线图上任一地点风向的画法第一步:在等压线图中,按要求画出过该点的切线并作垂直于切线的虚线箭头<由高压指向低压,但并非一定指向低压中心>,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第二步:确定南、北半球后,面向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向右<北半球>或向左<南半球>偏转30°~45°角,画出实线箭头,即为经过该点的风向。如上图所示<北半球>: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与季节移动形成因子①太阳辐射对不同地表纬度加热不均②地转偏向力分布:气压带、风带在全球的分布是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且气压带,风带相间分布,如下图所示:风带:北三撇,南三捺。3.移动规律: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四、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大气活动中心2.季风环流地区东亚南亚,东南亚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风向冬季西北风〔亚洲大陆〕东北风〔亚洲大陆〕夏季东南风〔太平洋〕西南风〔印度洋〕第六节:常见的天气系统一、锋面系统——冷锋和暖锋冷锋暖锋、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天气特征过境前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单一气团控制,低温晴朗过境时阴天、雨雪、刮风、降温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下降,天气晴朗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好降水的分布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后降水一般出现在锋前大气举例北方夏季暴雨,冬春季大风,寒潮,沙尘暴一场春雨一场暖二、低压、高压系统——气旋和反气旋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北方"秋高气爽"天气方法指导: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用右手表示:大拇指向上,表示气流上升,四指弯曲方向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上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拇指向下表示反气旋中心气流下沉,四指弯曲表示气流在水平方向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气旋反气旋中心气压低压高压四周气流低低与中心气流北半球南半球高北半球高南半球低低10101000高10101000高第七节:水循环1.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上内循环2.环节:蒸发、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促进了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3.意义使地表各个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改造地表形态,是地球表层最为活跃,影响最为深刻的动力过程之一A蒸发B降水C水汽输送D降水E地表径流F蒸腾作用G地下径流H下渗I蒸发暖流: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暖流:从温度高的海域流向温度低的海域,一般由低纬流向高纬为暖流寒流:从温度低的海域流向温度高的海域,一般由高纬流向低纬为寒流。第八节:洋流一、洋流的分布规律〔见右图〕1.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东暖西寒2.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逆南无,东寒西暖二、洋流的地理意义全球性大洋环流可以促进高低纬之间的热量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对气候的影响暖流:增温、增湿对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对海洋生物的影响意义寒暖流交汇处:XX道渔场、XX渔场、纽芬兰渔场对海洋生物的影响上升流海区形成的渔场:秘鲁渔场对航运的影响:顺流:省时、省力、更安全,航行比逆流航行速度快对海洋污染物的影响:污染X围扩大;加快净化速度,降低污染程度第三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一节: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含义:组成自然环境的要素〔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生物、土壤〕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2.表现:=1\*GB3①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体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如:黄土高原环境的变迁。=2\*GB3②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对其他地区甚至全球的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全球变暖。第二节:自然环境的差异性1.形成原因纬度位置:热量植被地理位置气候陆地自然带海陆位置:水分土壤2.陆地自然带的分布3.地域分异基本规律=1\*GB3①纬度地带分异规律纬度位置——热量〔从赤道向两极递减〕——景观差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原因〕〔基础〕自然带排列成"三"字=2\*GB3②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海陆位置——水分〔从沿海向内陆递减〕——景观差异〔南北延伸,东西更替〕〔原因〕〔基础〕自然带排列成"川"字=3\*GB3③垂直分异规律海拔——水热〕——景观差异自然带排列呈"金字塔"型〔原因〕〔基础〕第四章: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地形对聚落分布的影响聚落的分类:城市和乡村地表形态对聚落的影响实例类型分布规模平原团聚型、棋盘式集中、紧凑大、人口多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地区山区点状、散状分散、多沿山谷或河流分布,或在山前洪积扇、冲积扇的中下部小、人口少南方低山丘陵区、西南地区、塔里木盆地二、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实例交通线形态限制性因素工程量与造价选线原则地形平原地区一般呈网状分布少小,低充分考虑沿线的自然、经济、社会、交通、技术、生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多大,高川西高原、云贵高原地势影响交通线路的密度,如我国由第三级梯向第一级阶梯交通线路密度逐渐减少三、全球变暖1、原因:二氧化碳〔CO2〕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大量矿物燃料的燃烧;森林的减少。2、危害:全球变暖——两极冰川融化——海平原上升——淹没沿海低地。还会导致: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危害人体健康。3.对策:<1>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如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控制水田和垃圾填埋场甲烷的排放量等>。<2>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如植树造林和采用固碳技术>。<3>适应气候变化<如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建设海岸堤坝等>。<4>政府可能采取的政策手段<如实行直接控制,运用经济手段,鼓励公众参与等措施>。<5>努力加强国际合作。〔重点记1.2点〕四、自然资源1.概念: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存在于自然界中〕和社会属性〔产生经济价值〕2.分类:<1>按自然属性:矿产资源、气候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2>按自我再生的性质: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的前提下〕和不可生资源。〔能够举例判断〕3.当前主要利用的是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我国能源结构煤炭占主导地位,石油天然气的比重不断上升。五、自然灾害1.概念:同时具有自然属性〔发生于自然界中〕和社会属性〔产生危害: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2.类型〔1〕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台风、寒潮〔2〕地质灾害:地震、滑坡、泥石流〔3〕生物灾害:虫灾、鼠灾〔4〕海洋灾害3.中国的洪涝灾害频发的原因〔1〕自然因素=1\*GB3①气候因素:暴雨X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气候异常会加剧洪涝灾害。注:我国降水主要有夏季风带来,洪涝的发生与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有关夏季风强:北涝南旱夏季风弱:南涝北旱=2\*GB3②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的地区易发生洪涝灾害。=3\*GB3③水文因素:河流流域面积大则汇水面积广;河道弯曲,则其流水通畅程度低,排水速度慢;与河流相通的湖泊少,则调节洪水功能低,这些均会造成流域的排水速度低于汇水速度,使堤坝溃决形成洪灾。〔2〕人为因素=1\*GB3①破坏流域内植被=2\*GB3②大规模围湖造田=3\*GB3③占用分洪区〔3〕对策:=1\*GB3①兴建水库,退耕还林,提高对洪水的调蓄能力=2\*GB3②修筑堤坝,防止洪水漫溢=3\*GB3③疏浚河道,加快泄洪速度=4\*GB3④加强监测与预报必修II第一章:人口与环境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合理容量一、人口自然增长与影响因素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衡量人口增长的快慢〕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XX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3、人口增长模式:=1\*GB3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1〕原始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原始社会时期,以采集、狩猎经济为主的极为低下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传统人口增长模式:基本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它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非洲少数国家属此类型〕=2\*GB3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3\*GB3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4\*GB3④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已经进入"三低"型。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1.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人口基数大面临问题: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经济、就业、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对策: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降低过高的人口自然增长率。2.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的主要特点:发达国家普遍面临人口问题是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面临问题: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劳动力不足、青壮年负担过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对策:鼓励生育的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移民典型:西欧德、法国等三、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1.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2.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3、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控制目标应该低于人口容量,并以此作为人口控制的最终警戒线。影响人口容量的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正相关〕、人口的消费水平。〔负相关〕第二节人口迁移地域文化与人口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X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居民从一个行政区进入另一个行政区定居的现象。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XX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XX信仰、种族民族等。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总体表现为从农村到城市和工矿区、从内地到沿海地区、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三、地域文化与人口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文化=物质财富+精神财富〕外国文化与人口:文化的差异对人口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中婚俗〔如初婚年龄、婚姻的稳定程度〕和XX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很大。中国文化与人口:生育——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职业选择——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人口流动——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第二章城市与环境第一节城市空间结构1、区位是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空间关系。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自然因素影响结果原因实例地形平原大多数城市分布在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交通、节省建设投资我国城市大多在第三级阶梯上气候气候适宜城市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沿海地区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湿润区的城市比例高河流供水城市常沿河分布城市需大量的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长江沿岸城市运输河运起点和终点处易形成城市货物在此集聚、转运XX干支流汇合处易形成城市大量人流、物流集聚、中转XX、XX、XX河口处易形成大城市河运、海运的转换处、人流、物流集散XX、XX城市的经济地理区位:交通运输、矿产资源、旅游资源、商业贸易等政治文化地理区位:国家政策、外交、XX、军事、科技教育等。城市的空间分布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多,在人流、物流集聚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2〕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成比较大的城市;3〕在交通运输枢纽处,往往会形成较大的城市;4〕在历史文化胜地、著名旅游胜地、大规模的商品集散地和边境口岸可能形成较大的城市。2、城市土地利用:城市用地可分为商业用地、工业用地、住宅用地、政府机关用地、交通和其他公共事业用地、农业用地、休憩和绿化用地、水面等。3、城市功能分区:①住宅区:为城市居民提供休养生息的场所,是城市最基本的功能区。②工业区:一般分布在城市外围,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③商业区:由商业街和各种商场等组成,大多呈团块状或条状,且多分布于交通便捷的市中心和街道两侧。4、中心地理论:是研究城市空间组织和功能布局的一种城市区位理论。中心地理论提出了关于中心地、服务X围、门槛人口等概念。〔教材P34〕规律:1〕城镇是周围乡村的中心地;2〕城镇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X围越大,服务种类越多。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是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表现和必然结果。城市化的三大标志:城市人口比重持续上升,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水平高低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的主要动力: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导力量,第三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城市化。2、城市化的特点: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许多国家已经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原因:城市环境的恶化,乡村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城市发展不合理。一部分国家出现了"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即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城市总体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比如南美洲;另一部分出现了"滞后城市化",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如印度、孟加拉、印度尼西亚等国。3、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解决措施原因: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问题:"城市病"的变现:交通拥挤;环境污染严重,环境质量下降;地价房租昂贵,居住条件差;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措施:建立卫星城镇,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治理环境污染,扩大绿化面积。第三章:区域产业活动第二节:农业区位因素和农业地域类型一、农业生产概述概念:农业是人类利用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来获得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二、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土壤、地形、气候〔水分、热量、光照〕、水源等"徒弟〔土地〕喝汽〔气〕水"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运输、政府政策、劳动力、土地价格、资金、管理等:"市〔市场〕教〔交通运输〕委争〔政府政策〕着管理老〔劳动力〕兔〔土地价格〕子〔资金〕"3.技术条件:如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良种、机械、化肥注:市场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交通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扩大了农产品的销售X围。三、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1〕自身特征: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2〕分布: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平原和丘陵地区〔3〕区位条件:自然因素:气候全年或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水热条件好,多位于河流中下游的冲积平原上,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市场需求大,历史悠久,经验丰富,单产高。〔4〕生产特点:农户家庭经营〔生产规模小〕;经验丰富,单产高;机械化水平低,商品率低;水利工程量大;科技水平低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类型一、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土地、原料、动力、水源、2.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劳动力、市场、政策3.布局原则:降低成本,提高利润,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二、工业类型与特点工业部门类属名称区位选择的基本原则代表部门原料指向型工业运输原料成本较高〔原料到产品重量大大减轻〕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动〔易变质等〕应接近原料产地甜菜、甘蔗制糖等水果、水产品加工市场指向型工业运输产品成本较高〔体积减少不多或有增加〕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易变质、破碎等〕应接近消费市场家具、印刷、啤酒部分食品动力指向型工业消耗大量电能的工业,应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站〕炼铝厂、冶金工业等劳动力指向型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应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鞋等技术指向型工业技术要求高,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应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的地区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三、工业联系—工业集聚—工业地域1.工业__生产协作、地理空间上的联系〔共用基础设施联系〕、信息上的联系2.工业集聚意义:集聚可以充分利用基础设施;加强彼此间的交流合作,降低运输费用和能源消耗,可以扩大总体生产能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利润,获得规模效益。第四节:交通运输布局与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2.古代,北方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形成。南方以水运交通为主,聚落临水分布。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布局的一般规律。现代,北方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聚落多呈带状的布局形态3.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布局第四章:人类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与表现2.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表现:①由于人类向环境索取过度,目前人类面临的是资源短缺〔水资源、土地资源、矿产、能源〕和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物种减少〕。②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过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污染加重〔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人地关系的演变时期人类思想人地关系采猎文明崇拜自然人地基本协调农业社会改造自然对抗性增强,环境受到破坏工业革命征服自然人地关系全面不协调新技术革命人类谋求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主要思想:环境决定论,人定胜天论,适应论,可持续发展论。4.可持续发展〔1〕可持续发展:它既满足其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它的内涵概括为: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目的〕,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共同组成一个系统。〔2〕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1\*GB3①控制人口增长〔根本途径〕=2\*GB3②转变发展模式:将传统的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为可持续发展模式。〔发展循环经济是一个重要的途径〕=3\*GB3③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4\*GB3④协调人地关系,从我做起。循环经济的意义:循环经济将废弃物回收利用,产生新的产品,延长了产业链,产生经济效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产生环境效益。高中地理必修Ⅲ知识点过关1.1区域的基本含义1区域的概念: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3区域的空间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1.2区域的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区域发展阶段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推进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产业结构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重,以资源型工业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加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对外开放程度低,对外贸易规模小,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高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交通运输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城市化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其他地区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发展阶段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1.3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①四大经济地带的划分:东部: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港澳台等13个;中部:晋豫鄂湘皖赣等6个;西部:XX陕甘宁青新藏川渝云贵桂等12个;东北地区:黑吉辽等3个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8图〕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北方南方区域特征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因素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发展方向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放、改善生态环境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治理污染3、西部大开发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意义:①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②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③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④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4区域经济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东线中线西线调水源地长江下游XX附近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调水线路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上到XX半岛和XX开挖渠道,引水自流到、XX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调水量较大较小大水质差较好最好③西气东输:以XX天然气资源为基础,以长江三角洲作为天然气的目标市场,建设从塔里木盆地至XX的输气管道。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2.调整能源消费结构〔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和酸雨〕主体工程从XX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XX,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XX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XXXX。该工程的建设的意义:对西部:①加快了资源开发,促进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②增加了就业机会;③拉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④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⑤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东部:①缓解了能源紧缺的状况,②优化了能源消费结构;③改善了大气环境;④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⑤缓解铁路运输的压力。④西电东送:源地目的地北线黄河上游的水电晋、陕、内蒙的火电京津唐地区中线长江上游干支流的水电长江三角洲南线红水河流域的水电,云贵坑口火电珠江三角洲地区3.产业转移:企业将产品生产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产地转移到其他地区的现象。产业转移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影响:转入地转出地有利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缓解就业压力;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污染;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不利增加资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失业人口增加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1、荒漠化:荒漠化的定义、表现和主要地区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风蚀作用〕以与半湿润地区〔水蚀作用〕的土地退化。实质是土地生产力丧失的土地退化。表现: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简称三退〕

形式:荒漠化〔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石漠化〔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盐渍化〔灌溉农业区〕、红漠化〔主要发生在我国江南丘陵以红色砂岩为主地区,地表红壤因水土流失,露出光秃秃的红色石山,土地贫瘠,形成荒漠,所以被称为红漠化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荒漠化防治对策和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河流的上中下游地区合理分配〕⑤控制人口增长。⑥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草方格沙障的作用:增加地面粗糙度,截留水分等,但是不宜大X围推广,原因是成本太高〕⑦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营造薪炭林、开发沼气、风力发电〕记5点即可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生态效益〕、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与矿产、能源〔社会经济效益〕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突出问题治理措施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退化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水质污染问题突出防治水污染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