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对比阅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对比阅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对比阅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对比阅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_第4页
2023年高考语文备考:古诗鉴赏“对比阅读”真题汇总+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对比阅读”真题概说

2019年全国卷III,2018年全国卷I和全国卷∏I,均在诗歌阅读中考查了

与课文诗歌的对比阅读,考查了对课本知识的迁移能力,令人耳目一新。

其中,2018年全国卷I和全国卷III,是通过选择题的方式考查的;2019

年全国卷III则是通过主观题考查的。

不管是主观题还是客观题,诗歌"对比阅读"的设题角度和单纯鉴赏一首

诗的命题角度基本相同,都是从诗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语言、表达技

巧和情感等方面设题。无非就是考查所选的两首诗歌在题材相同或相近的

基点上,比较辨别其他方面的异同。

不过,很多同学对这种考查方式感到陌生,不知如何"下手",今天,我

们一起探究。

【答题步骤】

1•读诗一一把握大意。

通读要比较鉴赏的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

背景知识(含注释)。

2.审题一一找准异同。

要结合题干的比较角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来寻求诗词的异

同点。

3.作答---点面结合。

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达时要条理清楚,层

次分明。

高考真题回顾

(2019全国卷IH)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题目。

插田歌(节选)

刘禹锡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隆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丝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咛如《竹枝》。

15.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相比,这几句诗的语言风格有什么不

同?(6分)

【参考答案】

15.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言雅丽平整;

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光和劳动场景,语言

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答案解析】

其实,仅仅从题目上,考生就可以看出两首诗之间的风格差异。"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一首文人之间相互唱和的诗作,所以风格倾向典雅,

迥异于《插田歌(节选)》的通俗易懂风格。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全诗如下: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

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就内容而言,较之《插田歌(节选)》的写景,《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

赠》中的名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与其说是写景,不

如说是说理,因为其中蕴含了哲思。

(2018全国卷I)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题目。

野歌

李贺

鸦翎羽箭山桑弓,仰天射落衔芦鸿。

麻衣黑肥冲北风,带酒日晚歌田中。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

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濠。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迈。

C.诗中形客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为常见。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答案解析】

B项中,"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的解说中,"生活贫穷"

是曲解文意。更具体地说,这是对"穷"这个多义词的误解。"穷"是指

“处境艰难",例如"穷则独善其身"、"穷且益坚"、"人穷则反本"

等等,都是"处境艰难"之意。

C项是对两首诗的"对比阅读"。《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全诗如下: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莫道官忙身老大,即无年少逐春心。凭君先到江头看,柳色如今深未深。

诗中形客春柳的句子是"绝胜烟柳满皇都",与本诗的“寒风又变为春柳,

条条看即烟;蒙濠"是一致的,都是把柳树用"烟柳"来形容。

(2018全国卷III)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相关题目。

精卫词

王建

精卫谁教尔填海,海边石子青磊磊。

但得海水作枯池,海中鱼龙何所为。

口穿岂为空衔石,山中草木无全枝。

朝在树头幕海里,飞多羽折时堕水。

高山未尽海未平,愿我身死子还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因此用提问的方式来开启全篇。

B.诗的第三、四句设想,若有一天海水枯干,海中的鱼龙也会陷入困境

C.第五至第八句着力描写精卫填海的艰辛,不仅奔波劳碌而且遍体鳞伤。

D.这首诗的语言质朴无华,平白如话,与白居易的《观刘麦》一诗相近。

【答案解析】

此题不正确的一项选A,“作者对精卫辛劳填海的动机感到困感"说法有

误,这里表感慨,而非质疑。

D项属于诗歌的"对比阅读",把这首诗的语言与白居易的《观刘麦》对

比。其实,考生即使忘记了《观刘麦》的语言风格,单单看到"白居易"

这个作者,也能判断出《观刘麦》的语言风格是"通俗易懂",就如题干

中所说的“质朴无华,平白如话”。

牛刀小试

诗歌对比鉴赏试题汇编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病起书怀①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京华父老望和銮②。

出师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灯更细看。

书愤③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注]①本诗于淳熙三年(1176)四月作于成都。诗人在被免去参议官之后,移居

成都城西南的浣花村,一病就是二十多天,病愈后写了此诗。②和銮祠"和鸾"。

古代车上的铃铛。挂在车前横木上称"和",挂在匏首或车架上称"銮"。③本

诗于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陆游居家乡山阴时所作,陆游时年六十有一。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首诗均作于陆游闲居之时,前者从衰病起笔,后者紧扣住一"愤"字,抒

发自身感怀。

B.前诗中"位卑"一句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思相近,表现了诗人心系

国家的情怀。

C.后诗选取"楼船"、"铁马""衰鬓"等典型意象,将辉煌的过往与无奈之

现实做对比。

D.后诗中"塞上"句用"长城"的典故自比,该句意在表明作者想为国立功的

昂扬之志。

15.两首诗尾联均谈到了诸葛亮,试分析两诗尾联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

【答案】14.D("该句意在表明作者想为国立功的昂扬之志"错,作者曾以国

家的塞上长城自许,希望能为国御敌立功,不料愿望尚未实现,表明其壮志难酬

的愤懑不平。)

16.同:都给予了《出师表》极高的评价,都赞扬了诸葛亮自请北伐、讨贼报

国的诚志,裴达了诗人欲学诸葛亮出师北伐,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

异:①《书愤》一诗尾联暗讽批判了南宋朝廷苟安偷生,不思北伐。

②《病起书怀》一诗尾联表达诗人想要收复失地的迫切心情和忧国忧民的深沉情

感。(每点2分)

二、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天末怀李白注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螭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李白因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途中遇还至湖南。

戏赠杜甫

李白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15.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耐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诗颔联中"鸿雁"代指音信;“江湖"一语双关,既可指路途,又可指充满凶险的社

ʌ

-ZAO

B.杜诗颈联议论精辟,借李白命运多舛、奸邪小人幸灾乐祸,道出许多才智之士的共同命

运。

C.李诗前两句交代了正午之时诗人在饭颗山上与杜甫相遇的情形,为下文自然发问做铺垫。

D.杜诗沉郁深广,表达感情较为强烈;李诗直白浅易,饱含戏谑意味,有讥笑杜甫瘦苦之

ΛιΛo

16.两首诗是如何表达李、杜之间深厚情谊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15.D"有讥笑杜甫瘦苦之意"错误,李诗结尾两句是作者以此劝慰朋友杜甫,诗

歌当不了饭吃,不要为了写诗太苦了自己,太瘦了不好,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看似玩笑之话,

实为肺腑之言,表明对朋友的关切,极其感人,因而没有"讥笑"之意。

16.(一)杜诗:

(1)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诗人不言自己心境,却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

的寒暄,反表达了对朋友的关切之情。

(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用魅魅喜人过比喻李白长流夜郎,遭人诬陷,表达了对李

白艰难处境的同情。

(3)运用了想象的修辞手法。通过想象朋友遇赦时鸿雁不到,江湖多险,表达了对朋友的

无比思念;还通过想象朋友可能与被谗放逐、自沉汨罗的屈原倾诉内心的愤懑,表达了对朋

友不幸命运的同情。

(二)李诗:运用问答的方式。末两句一问一答,新颖别致,给人以信增亲切之感,似是玩

笑之话而实为肺腑之言,体现了李白与杜甫之间的真挚友谊

三、(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初入淮河①四绝句•其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过淮甸

曹勋

长淮烟静是天津,兵里因循一半分。

尚有旧时鸥与鹭,夕阳归处记南云。

【注】①淮河:南宋时期"绍兴和议”所规定的宋金分界线,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区割让给金

国。杨万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贺正使"(互贺新年的使者),来到淮北后触景伤怀所

写的绝句。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两诗都是因眼前淮河的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但景物各有不同。

B.杨诗"波浪交涉"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

C.曹诗首句写淮河上空烽烟已逝,可惜那河边的渡口已成宋的边塞。

D.两诗用笔微约、风格雄浑,都能在对客观景物的叙写之中怨而不怒。

16.两诗都描绘了鸥鹭的形象,请简要分析其不同作用。(6分)

【答案】15.D("风格雄浑”错误,这两首诗风格都是沉郁的)

16.①虚实相生,杨诗侧重从其可以南北自由飞翔的角度入手,表达作者对国家统一、人民

自由来往的强烈愿望。②反衬手法,曹诗侧重从其尚能知晓在夕阳暮色里,循着南云回归旧

林,批判了南宋小朝廷纸醉金迷、不思故里、苟且避战的现状。(每点3分,其中手法1

分。共6分)

四(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小题。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新柳

杨万里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未必柳条能蘸水,水中柳影引他长。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曾诗前两联直接描写柳之颜色、情态,目的在于为后两句阐发主旨“蓄势”。

B.杨诗写柳由近而远,由上而下,从岸上的柳条,写到水中的柳景,富有情趣。

C.杨诗描摹细腻,清新自然,妙手天成,生面别开,颇能代表其“诚斋体”的诗风。

D.两首诗都写初春之柳,语言表达各有特色,曾诗婉曲有味,杨诗活泼明快。

16.两首诗都是写柳之作,但曾诗状物而寓理,杨诗状物以寄情。请结合两首诗歌简要分析。

15.【答案】B

【解析】项中"杨诗写柳由近而远”错误,应该是"由远而近"。故选

BB0

16.【答案】①曾诗借物喻人,状物讽世,借依仗东风之势便摇摆“猖狂"的柳条,嘲讽那

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天地之间自有清正之气,一时得志的势利小人一定不会长久存在(2

分);柳条在春天刚到的时候,叶子没来得及变为浅淡的青黄色,就依仗东风之势摇摆,气

势猖狂,柳条只会将柳絮飞上天企图遮蔽日月光辉,却不知秋季来临,严寒霜冻的时候,它

一定会枯萎。(1分)

②杨诗通过描写新柳优美活泼的形象(1分),表达了对新柳的喜爱,对春天的热爱,对生

活的深情。(1分)微风吹来,浅黄的柳条轻轻拂动,日光下,柳影"引"着柳条,柳条好

似被引伸到百尺之长,这样水上水下连成一片,画面生动,甚是可爱,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

对新柳的喜爱,对春景的吟赏,对生活的热爱。(1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

题,6分)

五、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各题。

踏歌词四首①

刘禹锡

其一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鹏鸽鸣。

其三

新词宛转递相传,振袖倾鬟风露前。

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②。

注:①踏歌,是指古代流行于长江流域民间的一种歌调,唱歌者多为青年男女,边跳边唱,

并以脚踏步为节拍。②花钿(dian):女性的一种首饰。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两首诗写川江一带的民俗风情。诗人模拟当地民间情歌,以女性口吻咏唱对爱情的期

待和追求。

B春江月出大堤平"中的"平"字指春江涨满,与江岸齐平,和"潮平两岸阔"中的"平"

有同工之妙。

C振袖倾鬟风露前"以"振袖、倾鬟"两个细节来写舞姿情态,表现出青年男女跳舞至

深夜的疲惫之状。

D.这两首诗风格清新自然,优美动人,富有生活气息,表达感情宛转曲折,含意丰富,情

味悠长,耐人寻味。

16.这两首诗的结句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案】15.C16.其一的结句以景结情,当新词唱尽,四周悄然,只见红霞映树,只闻鹏

鸽和鸣,衬托了姑娘们因唱尽新词无人应对而产生的惆怅、失落之情,耐人寻味;其三的结

句侧面描写次日清晨,游童在歌舞场地拾到姑娘遗落的花钿,烘托出昨夜热烈狂欢的气氛,

情味悠长。

【解析】1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C表现出青年男女跳舞至深夜的疲惫之状”说法错误,应为"表现出青年男女跳舞时热

烈的情绪和狂欢的情景"。

故选U

1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两首诗是一组组诗中的诗歌,两首诗都是写川江一带的踏歌民俗风情,但两首诗在具体的写

法上却有着很大差别。两首诗的结句就体现出这种差别。

第一首中的"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鹏鸽鸣”是写景,此处是以景结情,且是一个特写

镜头,它表现的并不是全部的女郎而是其中的某一个,在别人都凭歌声为媒介而会到自己所

"欢"的时候,她却是"唱尽新词欢不见",尝到了失望的滋味。但她仍旧怀着希望,一直

等到"红霞映树”的早晨,小伙子最后是否来了?"鹏鹄鸣"声似乎有所暗示。“眄鹃"是

古诗中常用的意象,代表悲苦,诗中通过"鹦鸽”这一典型意象,衬托了姑娘们因唱尽新词

无人应对而产生的惆怅、失落之情,耐人寻味。

第二首中的结句"月落乌啼云雨散,游童陌上拾花钿","月落乌啼云雨散"是说他们歌舞

竟夜,直至天明。从意思上讲,狂欢之夜的情景已经写完,但作者又用"游童陌上拾花钿"

一语又寸狂欢之夜做了无声的渲染。次日游童们沿路去拾取女郎遗落的花钿(女子的首饰),

花钿遗落满地而不觉,可知当时歌舞女子是如何沉浸在歌舞狂欢之中。这种从侧面的、启人

想象的写法,其含意的丰富和情味的悠长,更胜于正面的描写。通过侧面描写,烘托出昨夜

热烈狂欢的气氛,呼应了上一句"振袖倾鬟风露前",意味悠长。

六、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各题

念奴娇•赤壁怀古

【北宋】刑S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

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橘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

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赤壁

【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0.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这两句总结上片,带起下片,前句对大自然发出由衷的赞

叹,后句则由“江山"引出"豪杰"。

B.《念奴娇・赤壁怀古》整首词环环相扣,一气呵成,气势磅礴,格调清新,上片侧重写景,

下片因景生情,极豪放之致。

C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这两句描写看似平淡实为不平,点出了历史风云,

暗含着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的感叹。

D."铜雀春深锁二乔"不直接铺叙政治军事情势的变迁,而是通过间接描绘二乔将要承受

的命运,把战争胜负写得含蓄蕴藉。

11.《念奴娇•赤壁怀古》与《赤壁》中作者都借用周瑜的典故,各有何用意?

10.Bll.(1)苏词借此引发对英雄业绩的仰慕之情,反衬自己年华老去却未能建功立业

的感伤;

(2)杜诗蕴含造化弄人的意味,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

【解析】10.本题考有学生理解赏析诗歌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

B."格调清新"错误,本词应该是“格调雄浑"。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作者创作意图的能力。

苏轼词中极写周瑜的年轻英俊,而功业盖世,塑造出其风度翩翩又年少即建功立业的儒将形

象,其实是为了反衬出自己已近中年,却被贬黄州,可以说“一事无成"的怅然失意,表达

自己年华已逝而“早生华发",难以实现壮志的伤感。

杜牧诗中是借周瑜火烧赤壁之战是因借东风之天时方得成功,倘若当初没有这阵东风,或许

吴国便会战败。作者是借此表达自己怀才不遇的感受,自己缺乏的正是周瑜当初的这阵"东

风",生不逢时,以至于无法施展才华。

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第15-16题。(9分)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溢蒙祭①。新桥倚云板,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镀。

题落星寺(其三)

【宋】黄庭坚

落星开士②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注】①淹(ke):依傍;蒙:指女萝;≡(Iu):草名,叶近似竹。②开士:和尚。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瞬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首联写诗人整个傍晚绕山而行,感受到浓浓的秋意,颔联写出

了阪际生云、朴间凝露的景色。

B.《题落星寺》颔联是警句,“小雨藏山"的"藏"字将雨和山都写活了,那远接天涯的

长江上时有星星点点的风帆慢慢驶近,但终因相距太远,像是永远也驶不到跟前。

C.这两首诗的题目详略有别,"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时间、地点、行为俱全,俨然一句

精洁的日记文字;"题落星寺”则较为简短,留下了更多待填补的空白。

D.两首诗歌都善用比喻,《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中将莎草比作"短镀"以表现时令变化;

《题落星寺》将开着窗户的僧房比作"蜂房",以表现寺院之大、僧房之密。

16.这两首诗歌都流露出了"孤独"之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6分)

【答案】15.A项。"一夕绕山秋,香露溢蒙蒙"是写诗人早晨进入太行山,发现仅仅过

了一个晚上,太行山就已披上秋色。A项有两处误读,"整个傍晚绕山而行"明显是不懂诗

家语;"浓浓的秋意"不合诗题,与“七月一日"初秋的季令不符合。

16.【答案】①"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一句写自己离家己远,晚上只能独自拥"越

衾"而眠的孤独。②"宴寝清香与世隔"一句,写自己入住佛寺便室,主动选择与世隔绝的

孤独生活。③"画图妙绝无人知”一句,借着寺僧画作无人欣赏,来表达知音难觅的孤独。

(以上三点每点2分,如有同学以其他句子如"石气何凄凄""小雨藏山客坐久”等来分

析"孤独",只要言之成理,也可给分)

八、(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15~16题。

秋日三首

秦观

其一

霜落邪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蔡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

月团新碌渝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5.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辗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16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15【参考答案】C.【解析】两诗时间前诗是夜间,后诗是白昼。注意"月团”是茶饼名,

不是指夜晚的月亮。末句"青虫相对吐秋丝”,也能佐证此为白昼所见。16【参考答案】

①第一首诗主要以声响之动衬托环境寂幽。诗人先勾勒有星无月的秋江夜景,接着妙用"疑"

"忽",意外发现水草深处有人家,借人家笑语的声响效果,衬托夜色的宁静;②第二首诗

主要以生活场景之动衬托逸趣闲情。诗人先写砚茶烹茗、课儿读书之动,表现家庭闲适情趣,

接着写在风停树静之时观赏小虫对吐秋丝,更显诗人心境之恬淡。【解析】概括诗中展现的

动态情景,并点明其衬托出环境和诗人心态宁静的作用。每答出给一点3分,意思答对即

可。其他合理答案,酌情给分。

九、(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

【唐】李贺

一夕绕山秋,香露濡蒙蒙①。新桥倚云阪,候虫嘶露朴。

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石气何凄凄,老莎如短锻。

题落星寺(其三)

【宋】黄庭坚

落星开士②深结屋,龙阁老翁来赋诗。

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

宴寝清香与世隔,画图妙绝无人知。

蜂房各自开户牖,处处煮茶藤一枝。

【注】①淹(ke):依傍;蒙:指女萝;禁(山):草名,叶近似竹。②开士:和尚。

15.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首联写诗人整个傍晚绕山而行,感受到浓浓的秋意,颔联写出

了阪际生云、朴间凝露的景色。

B.《题落星寺》颔联是警句,“小雨藏山"的"藏"字将雨和山都写活了,那远接天涯的

长江上时有星星点点的风帆慢慢驶近,但终因相距太远,像是永远也驶不到跟前。

C.这两首诗的题目详略有别,"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时间、地点、行为俱全,俨然一句

精洁的日记文字;"题落星寺”则较为简短,留下了更多待填补的空白。

D.两首诗歌都善用比喻,《七月一日晓入太行山》中将莎草比作"短镀"以表现时令变化;

《题落星寺》将开着窗户的僧房比作"蜂房",以表现寺院之大、僧房之密。

16.这两首诗歌都流露出了"孤独"之感,请结合具体诗句试作分析。

【15~16题答案】

【答案】15.A16.①"洛南今已远,越衾谁为熟。”一句写自己离家己远,晚上只能独自

拥"越衾"而眠的孤独。②"宴寝清香与世隔"一句,写自己入住佛寺便室,主动选择与世

隔绝的孤独生活。③"画图妙绝无人知"一句,借着寺僧画作无人欣赏,来表达知音难觅的

孤独。

十、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九江口作[注]

王昌龄

洪洪江势阔,雨开潺阳秋。驿门是高岸,望尽黄芦洲。

水与五溪合,心期万里游。明时无弃才,谪去随孤舟。

鹫鸟立寒木,丈夫佩吴钩。何当报君恩,却系单于头。

[注]此诗是王昌龄被贬为龙标尉赴任途中经江州九江口时所作。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

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妒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求田间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可惜流年,忧愁风雨,

树犹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