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PAGE1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二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24小题,共48分,请将答案填入下面括号中)1.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促使这个部落联盟逐步强大,他曾率领部落打败黄河上游的炎帝部落和南方的蚩尤部落,黄帝因而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在黄帝生活的年代()①是以打制石器为主的旧石器时代②人们共同占有生产资料③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生产者④氏族长可以靠强制手段管理氏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黄帝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因此这一时期是新石器时代,①说法错误。④:在氏族制度中,人们通过氏族议事会管理集体事务,一切大事都在议事会上由全氏族成年人共同讨论决定,氏族长没有特权,不可以靠强制手段管理氏族,④错误。②③:黄帝是大约4000多年前,生活在黄河流域原始部落的部落联盟首领,他提倡种植五谷,驯养牲畜,说明处于原始社会的新石器时代,生产资料人们共同占有,人们从食物的采集者变为了生产者,②③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在原始社会,为了获取食物,求得生存,人们不得不共同劳动,并平均分配劳动产品,满足维持生存的基本需要,即便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但是依然不是理想的社会,这说明()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还处于蒙昧野蛮的状态②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发展低下,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③剥削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④奴隶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优于原始社会的生产资料公有制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原始社会尽管采取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形式,人与人之间结成了平等互助的关系,但依然不是人类的理想社会。这是说明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的生存环境恶劣,在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还处于野蛮蒙昧状态;故①②符合题意。③:剥削阶级社会取代原始社会只是一个发展趋势,并不能证明原始社会不够理想的原因;故③不符合题意。④:奴隶社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只能说是原始社会的公有制的下一个阶段,并非优于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A。3.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序,其顺序正确的是()①个体劳动盛行②阶级的出现③生产力的发展④国家的建立⑤私有制的产生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④→⑤→② C.③→①→⑤→②→④ D.①→③→④→②→⑤【答案】C【解析】【详解】③:原始社会末期,出现金属工具等新的生产工具,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③排在第一。①: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逐渐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①排在第二。⑤: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为家庭私有。最早归家庭私有的主要是生产工具和牲畜,后来土地也变成私有财产,这标志着私有制的确立,⑤排在第三。②:后来,随着贫富分化的加剧,使氏族成员的地位越来越不平等,漫长的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了,出现了两大地位不同的集团——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②排在第四。④:国家的产生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这是国家产生的标志,④排在第五。故本题选C。4.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这表明奴隶制国家()①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②是奴隶主与奴隶共同利益的维护者③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④是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暴力机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④:奴隶制国家则是伴随着奴隶的反抗,以及奴隶主对自身利益的维护而建立的,是奴隶主与奴隶之间阶级斗争的产物,是奴隶主镇压.奴隶反抗的暴力机关。故①④符合题意。②: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奴隶制国家是奴隶主阶级统治奴隶的工具,不是共同利益的维护者。故②错误。③:国家是暴力机关,并不是奴隶主与奴隶阶级利益的调和者,故③错误。故本题选B。5.《吕氏春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吕氏春秋》中记载:“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一记载反映了()A.阶级社会演进的历史必然性 B.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C.生产工具的改进提高劳动生产率 D.当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答案】B【解析】【详解】A:材料不涉及不涉及阶级社会演进,A不符合题意。B:“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这强调干公田偷懒,而把地分了,各人干各人的,倒是积极的很,这反映了私有制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B符合题意。C:材料的主旨强调的是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而不是讲生成工具的改进,C不合题意。D:从材料描述中可以看出,干公田偷懒,而把地分了,各人干各人的,倒是积极的很,这没有体现当时对经济发展规律的初步认识,D排除。故本题选B。6.古代社会的变革发展,既是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又是充满矛盾和斗争的过程。下列诗句能够反映封建社会剥削性质的有()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②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③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④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表达了思念之情,眷恋情深,没有体现封建社会剥削性质,①不选。②: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体现的是富豪人家悠闲地欣赏歌舞,怕下雨导致乐器受损不能尽兴,讽刺了那些只顾自己享乐不管人民死活的封建统治,②入选。③: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之情,没有体现封建社会的剥削性质,③不选。④:典桑卖地纳官租,明年衣食将何如,指典当桑园,出卖田地来缴纳租税,反应了封建社会的剥削性质,④入选。故本题选D。7.最早的资本主义,应该追溯到14、15世纪,当时地中海沿岸的某些城市(例如威尼斯)已经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具备的基本条件有()①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②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③新兴资产阶级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④需要有马克思主义这样的先进理论来武装无产阶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一是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二是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故①②入选。③④:“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的提出和用先进理论来武装无产阶级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无必然联系,③④与材料不符,故不选。故本题选A。8.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和《大卫·科波菲尔》等作品,都无情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①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②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③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④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很多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并没有体现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①不选。②④: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很多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贪婪、凶残,描写了下层民众的悲惨处境,反映了劳苦大众的抗争,这表明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绝不是一个田园诗般的过程,也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②④入选。③:通过材料,我们知道,在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时期,资本主义社会是贪婪的、凶残的,并没有体现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③不选。故本题选C。9.相对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A.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力B.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C.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D.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答案】D【解析】【详解】D:相对于奴隶制和封建制剥削,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无偿占有了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这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对立的根源,D符合题意。A: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工人的劳动力这是一个表面现象,掩盖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秘密,A与题意不符。BC: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BC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0.以下是某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时期一个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据此完成下面问题。——小孩问:“妈妈,天这么冷,我们家为什么不生火?”——妈妈答:“因为爸爸失业了,我们买不起。”——小孩又问:“那爸爸为什么失业了?”——妈妈答:“因为煤生产得太多了,卖不出去。”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反映了()A.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绝对过剩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是工人购买力降低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偶然现象【答案】A【解析】【详解】AB:矿工的儿子和他母亲的对话反映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相对过剩,A正确,B排除。
C: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C排除。
D: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的必然现象,D排除。
故本题选A。11.下列事件与社会主义运动对应错误的是()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②巴黎公社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③十月革命胜利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共产主义不一定会实现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①入选。②:巴黎公社没有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②不选。③: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飞跃,③入选④:随着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出现严重曲折,但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趋势看,共产主义一定要实现的信念是不可动摇的,④不选。故本题选B。12.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①是以巴黎公社建立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为标志的②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标志③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④重重地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钟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并不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诞生。①错误。②:以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为标志,社会主义制度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向世界宣告了一种新的社会制度。②正确。③: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将马克思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变为现实,实现了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历史性性飞跃。③正确。④:《共产党宣言》敲响了资本主义的丧种。④错误。故本题选C。13.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的是()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C.空想社会主义 D.德国古典哲学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答案】A【解析】【详解】A:唯物史观与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石,使社会主义实现了由空想到科学的伟大飞跃,A正确。B: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另一个历史前提,B不符合题意。C:空想社会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源头,是科学社会主义产生的一个历史前提,C不符合题意。D: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理论来源,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14.2022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174周年。《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共产党宣言》()①预见了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②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③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④表明无产阶级根本利益与共产党特殊利益相结合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②③:《共产党宣言》科学论证了人类社会发展必然趋势,阐述和描绘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故②③符合题意。①:《宣言》的科学力量和价值魅力在于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共产党宣言》没有预见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故①说法错误。④:共产党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故④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15.1992年邓小平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上述谈话说明了()①社会主义制度在曲折中前进②社会主义出现了严重的失败③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④社会主义制度抵挡不住强大的资本主义制度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①③④:材料“从中吸取教训,将促进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不可逆转的,①③正确;④错误。
②:由材料“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可知社会主义运动出现了挫折,而不是失败,排除②。
故本题选A。16.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以下说法错误的是①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愿意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③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和革命纲领④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①④:在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走不通,原因是多方面的:帝国主义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决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中国的封建势力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①④正确但不符合题意。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不能承担起而不是不愿意领导中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②错误但符合题意。③:资产阶级没有自己的政党和革命纲领,③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之所以行不通,是由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①帝国主义入侵中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它们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维护其在华特权,它们绝不允许中国通过走资本主义道路强大起来,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外因)②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帝国主义相勾结,严重阻碍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内因)③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十分弱小,并且与封建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特点,不能承担起领导中国人民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使命。(内因)17.五四运动的爆发犹如一声惊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先进的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新民主主义革命迎来了伟大开端,这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下列关于五四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五四运动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②五四运动的爆发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③五四运动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④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①④:五四运动,以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追求救国强国真理的进步性、各族各界群众积极参与的广泛性,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①④符合题意。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历史,②说法错误。③:五四运动为新的革命力量、革命文化、革命斗争登上历史舞台创造了条件,不能提供精神力量,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B。18.某老师在讲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一课时,讲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在课件上展示了具体意义,并启发学生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新”在哪些方面。下列能正确回答该内容的是()①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②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斗争有了主心骨③中国人民开始有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④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新的革命道路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标志,①错误。②④: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斗争有了主心骨,中国共产党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的革命道路,②④符合题意。③:材料未讲述中国人民开始有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而是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D。19.中国共产党在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A.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 B.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C.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D.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答案】A【解析】【详解】ABCD: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大法宝,A正确,BC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20.毛泽东把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比喻为文章的上篇和下篇。“两篇文章,上篇与下篇,只有上篇做好,下篇才能做好。”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物质准备②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③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④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③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社会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社会主义的社会。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只有完成前一个革命才能完成后一个革命,这两个革命阶段必须相互衔接,③④正确,①错误。②:材料强调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联系,不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各有其特点,②不合题意。故本题选D。21.习近平说,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下列能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的是()①中国成功实现“一化三改”,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严重曲折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③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事业获得长足进步④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成为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D【解析】【详解】①: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而中国成功实现“一化三改”,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①排除。②:“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过严重曲折之后,迎来了改革开放新时代”是在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②排除。③④: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我国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农业方面初步满足了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基本生活需求,建筑、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较快发展,教育医疗事业得到长足进步,人们的精神面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变,科技发展取得重要突破,独立研制出“两弹一星”,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③④正确。故本题选D。22.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指出,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③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答案】B【解析】【详解】①: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帝国主义同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①不选。②③:中共八大最重要的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做出了规定。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不再是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而是人们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③正确。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是这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1981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来的,④不选。故本题选B。23.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指出:“在中国这样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先例,犹如攀登一座人迹未至的高山,一切攀登者都要披荆斩棘、开通道路。”关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②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初步探索,有利于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③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曲折,是因为没有吸收借鉴苏联经验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没有任何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①②:社会主义建设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必须根据自身国情选择合适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以苏联经验教训为鉴戒,结合中国具体实际,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为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积累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和物质基础,①②正确。③: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了严重曲折,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③说法不准确。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同样存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抗性冲突和矛盾,④错误。故本题选A。24.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不懈奋斗,胜利实现了中华民族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伟大飞跃,从而以铁一般的事实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飞跃”的历程是()①新民主主义革命②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④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A.①→④→③→② B.④→①→③→② C.④→③→①→② D.①→③→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ABCD:1919年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①排第一位;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④排第二位;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③排第三位;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指的是1956年到1966年,②排第四位,正确的排序为①→④→③→②,A正确,BCD错误。故本题选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黄仲舒“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材料二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马克思(1)材料一是董仲舒和李绅描述的社会时代的生产关系特点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2)材料二是马克思描述的社会时代的生产关系特点如何?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什么?【答案】(1)①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凭借对土地的占有,使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2)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解析】【小问1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体现类试题,可从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角度作答,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说明地主占有生产资料,地主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的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一部分自己支配,但严重剥削之下,农民留存的产品很少很少,可联系相应的教材知识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及产生根源。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小问2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属于原因试题,可从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角度作答,注意知识限定不要用错,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除掉劳动的手和头,再没有别的东西可卖了。说明“他们”指工人,工人失去了生存资料,只能靠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获取生存资料,可联系相应的教材知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信息等相结合。26.资本主义未来将经历长期的、痛苦的瓦解过程。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目前,发达工业国家普遍存在三大长期趋势:首先是经济增长持续下滑,2008年后这一现象更加严重;其次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负债持续增长,无论是政府、还是金融机构都背负上沉重债务;最后是收入和财富不平等状况恶化。长期以来,稳定的经济增长、良好的货币政策和社会平等被视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体系获得合法性的前提。这些条件如今都在逐步消失。“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请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这句话。【答案】(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2)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不可避免,并且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因此,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要依赖外力,会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解析】【分析】背景素材:资本主义的瓦解考点考查: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能力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科学精神【详解】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本题的设问主体为资本主义社会,需要调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分析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有效信息①:运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有关知识→可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有效信息②:它的瓦解不需依赖外力,而是被自身的问题压垮→可联系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有效信息③:这些条件如今都在逐步消失→可联系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得分点①: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得分点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生产社会化的程度越高,资本、生产资料、劳动产品就越集中在少数资本家手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不可避免,并且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这一基本矛盾。得分点③: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尖锐化、资本主义社会自身无法解决+资本主义的瓦解不需要依赖外力,会被自身的问题压垮,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点睛】回答分析说明类问题,主要按以下思路进行:第一步,分析材料,把握主题,联想相关知识(本题知识角度已经给出)。第二步,围绕主题,回归教材,确认知识(细化知识要点并确认)。以试题反映出的问题为中心与教材联系,找出材料与教材的“结合点”。第三步,紧扣题意,合理作答。通常,我们只要将教材中的基本原理与材料一一对应,用理论分析材料即可。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空想社会主义,又称乌托邦社会主义,是产生于资本主义生产状况和阶级状况尚未成熟时期的一种社会主义学说,但“处处突破幻想的外壳而显落出来的天才思想萌芽和天才的思想”,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徽光”。空想社会主义者拒绝一切政治行动,特别是一切革命行动,始终幻想通过思想宣传、典型示范、社会劝导等方式来实现他们的救世方案。他们对资本主义的批利局限于道德上的谴责,对社会主义的论证局限于价值上的判断。结合材料,运用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正确认识和评价空想社会主义。【答案】在资本主义到来之时一些先进分子看到了资本主义的弊端,纷纷对资本主义进行揭露和批判,同时表达对未来理想社会的诉求。空想社会主义体现了不少“共产主义思想微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者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设计未来社会的美好蓝图。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没有找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和建立新社会的强大力量,也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解析】【分析】本题以人类社会发展进程和社会发展阶段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角度设置相关问题,考查考生对科学社会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管理人员合同管理制度规定
- 2024-2025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附参考答案
- 2025保险公司担保合同范本
- 2025济南市汽车租赁合同模板济南市汽车租赁合同格式
- 2025个人二手车交易合同
- 2025塔机租赁合同签订要点与防范工程骗局
- 2025年购房合同范本模板
- 高血压的生活护理
- 2025年室内粉刷装饰班组承包合同
- 2025政府采购设备租赁合同范本
- GB/T 3785.3-2018电声学声级计第3部分:周期试验
- GB/T 28462-2012机织起绒合成革基布
- 接触网工复习题库及答案
- 儿童泌尿道感染(课堂PPT)
- 全国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名录
- 特变电工-财务报表分析课件
- 人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规划人才队伍建设五年规划
- 一年级语文下册课件-21 小壁虎借尾巴24-部编版(15张PPT)
- 患者随访率低原因分析以及对策
- 计量认证实验室程序文件(全套)
- DGC型瓦斯含量直接测定装置使用说明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